❶ 音樂老師一個月收入有多少
專業音樂學院鋼琴專業畢業的老師通常100一個小時。課時通常都是周末,平時的晚上,所以假如所有時間都排滿學生的話是一周大概22節課(平時每天2節課,周末6節課,這是非常滿也會非常累的安排),一個月大概80節課,也就是說一個剛畢業的鋼琴老師一個月工資上限8千左右。
如果是在某個培訓中心教學的話,會被抽取一定課費,比如鋼琴城裡面就給老師55%的課費,排滿課一個月差不多5千左右。如果是在幼兒園課費只有20一個小時左右,那麼一個月則2千左右。如果是在小學等其他地方教則要看如何分配課費,有些是給工資的話一個月2千左右,如果是根據學生多少來分配的話可能會多些,但是不穩定。
如果自己找學生的話則很難排滿課,畢竟光靠自己的宣傳很難找到一定量的學生,而且學生也會定期流失。綜合一下也差不多是5千左右。
如果長期從事鋼琴教學,有一定成績,學生國際獲獎,到音樂學院教課,聘為教授(至少20年努力),課費能達到一個小時300-500,這樣每個月差不多可以達到3萬左右。
東部地區:1100左右
中部地區:800左右
西部地區:基本沒有音樂老師
❷ 宣漢縣育才小學2016年音樂老師有哪個
沒說哪個地區,不太好回答,我盡量說的清楚一些。必考科目是:教育綜合知識(含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規等內容),有的地區另外要考:公共基礎(含馬哲鄧論、公文、省情時政、英語、計算機等內容),比較規范的地區不會考公共基礎,而是考:學。
❸ 1.英國,法國,美國。這三個地區的音樂教育在19世紀有著什麼樣的發展變化
英國,法國的音樂都是維持著古典音樂,美國吸收了外來音樂文化,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音樂文化
❹ 小學教師資格證都有哪些科目可以選
小學科目分為語文、英語、社會、數學、科學、音樂、體育、美術。小學教師資格證的筆試是沒有分科的,到了面試才有這些分科。
所以小學的筆試科目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都是一樣的,面試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考試內容才會根據考生選擇的科目決定。考生只有通過了小學教師資格證的筆試,才能報考面試,所以考生通過筆試之後,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人能力水平,再決定面試報考科目。面試報考了某一個科目並且通過考試,最終認定成功可以拿到相對應科目的小學教師資格證。
對於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而言,筆試的考試題型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選擇題是得分點,難度相對來說較小,所以考生切不可在選擇題上丟分過多。非選擇題包括簡答題、論述題、解答題、材料分析題、課例點評題、診斷題、辨析題、教學設計題、活動設計題。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考生應該以細心、耐心為主,多展現正能量,多角度思考。先做自己會做的題目,確保不會因為粗心而失分。
面試採用結構化面試、情景模擬等方法,通過備課、試講、答辯等方式進行。考生著裝正式一些,在整個講課過程,都已經注重自己的儀容儀態,講課思路保持清晰,講課過程流暢,語音語調、語速保持最舒服的狀態。
需要提醒的是,報考小學教師資格證,需要有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筆試成績可以保留兩年,面試成績可以保留三年。
教師資格分(自上而下兼容):
(一)幼兒園教師資格;
(二)小學教師資格;
(三)初級中學教師和初級職業學校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以下統稱初級中學教師資格);
(四)高級中學教師資格;
(五)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以下統稱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
(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實習指導教師資格(以下統稱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
(七)高等學校教師資格。
(八)成人/大學教育的教師資格,按照成人教育的層次,依照上款規定確定類別。
❺ 我特想考鋼琴教育方面的研究生,不知有沒有這個專業呢北京地區的哪些音樂學院有這個專業呢。,請高人指
兄弟,我跟你情況一樣,我也喜歡鋼琴,但是你可以試一下鋼琴即興伴奏的研究生,考這個方向的研究生比鋼琴教育的要好的多,而且就業方面也會理想一點,現在找工作,鋼琴即興伴奏很重要的。不妨試一試這個。
❻ 為什麼農村貧困地區中小學音樂基礎教育薄弱
因為音樂教育設施,教育器材的投資都不夠,再加上重視都不夠,所以音樂教育落後咯~
❼ 音樂美術納入中考,你怎麼看
現在學生的學業壓力越來越重,各種體育課音樂課什麼的也被其他正課壓縮地越來越少,所以如果能夠將音樂美術也納入中考的話,我相信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強老師和學生對音樂美術這些所謂副科的重視程度。
我弟現在上初中,他們現在音樂美術就已經納入了中考,以百分之多少的分值計入了中考。並且他們考的東西也都是基礎性的,都是在一本書里把大體知識都整合了一下,但如果想通過這個政策來提高孩子們的「藝商」,我覺得還是有點兒距離的。因為即使是把它們納入了中考,但分值佔得畢竟還不是很高,而且都是些比較簡單的東西,孩子們也不會過於重視,基本上也就是在臨考試前抓緊背背保證不給自己拉分就行了。那麼平時那,到了快期末等正式大型考試的時候這些音樂美術課估計還是得停,因為在老師們的眼裡上這種課就是在玩兒,對所謂的學習一點兒用都沒有。
但要說這種措施一點兒用也沒有也不盡然。最起碼學生在背誦接觸這些藝術作品的時候,會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再是只在其他所謂正課的課本上學習到各種公式各種字母,可以多少提高點兒自己的藝術審美。而且對於學生們來說多少也是一種放鬆吧,有時候也可以用這個當借口在網路上瀏覽一些小資料吧。說不定真有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並發展下去了那,有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畢竟現在高考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不用再像以前那樣死圖書了,也能藉此多發展一下自己的興趣特長。
總之,這個措施的初心是好的,是為了孩子們不再像以前那個只知道埋頭讀書,也希望這個措施能好好實施下去,讓孩子們能夠得到真正的放鬆。
❽ 誰可以提供浙江紹興地區92年-98年小學,9年制義務教育音樂課本中的歌曲名字大全。
難,但打擊了不少麻煩,或致電客戶服務的快速,我以前玩QQ三國密碼通常與網路,你可以去內的客戶服務投容訴,一步一步按照提示填寫,當然,如果你要玩就不會理會,但你發揮去年,又有新的區建議你玩,遍地跑的人的神寵。
❾ 全球音樂教育聯盟覆蓋哪些地域
全球音樂院校校長交流季重要議程——「全球音樂教育聯盟」近日在京成立。該聯盟成員回覆蓋亞洲答、北美洲、歐洲、大洋洲,全球范圍內30餘所世界一流音樂院校。
與此同時,聯盟還將實現成員單位之間的優質資源共享、學生聯合培養、教師互派互訪、並推動實現院校間文憑、學分互認以及開展聯合科研等。
❿ 華語流行音樂的發展歷史
第一發展階段:1917-1936年(上海時期)
從中國流行音樂先軀黎錦暉先生從事音樂活動算起,中間以其反封建的明月歌劇社為線索,先以兒童歌舞劇如《三蝴蝶》、《麻雀與小孩》歌舞表演《可憐的秋香》、《寒衣曲》等開始,繼而創作了中國第一批家庭愛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愛你》、《桃花江》、《特別快車》等。本期終止於明月歌劇社音樂團體的解散,眾歌星大都進入電影界為止。
第二發展階段:
前期:1937-1949年(上海時期)
本期從周璇進入電影界後,在影片《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兩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傳遍全國。由她開創一代歌風影響整個中國歌壇。
此期歌壇整個情況是沒有歌舞表演團體表演。專門靠灌唱片和電台播音來演唱的歌星是少數,大多數歌星都以拍電影為主,演唱電影插曲的影歌雙棲形式出現。本期到共和國成立後,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轉移到香港發展為止。
後期:1950-1969年(香港時期)
本期從姚敏、姚莉兄妹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轉移到香港發展開始。最初還是以影歌雙棲為主,隨時間推移,靠演唱和錄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影片中不是由演員本人唱插曲,請專業歌星配唱的情況也多起來,但仍無明顯有影響的歌舞團體表演。
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國語流行歌曲在香港漸趨衰落,粵語歌曲中興,在歌壇上占據主導位置。主要代表人物是許冠傑。
第三發展階段:1970-1981(台灣時期)
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台灣的流行音樂逐步發展起來。取代了國語流行歌曲漸趨衰落的香港歌壇的位置。其標志是謝雷的《曼麗》紅遍東南亞,奠定了台灣流行歌壇的領先地位。
之前,台灣歌壇所演唱的歌曲有漢族及各少數民族民歌(包括閩南語歌曲);上海時期和香港時期的國語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響的創作歌曲。後來逐步創作出處於上海時期流行歌曲與現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間具有自己特點的時代曲。這種風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才漸趨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台灣曾出現過著名的校園民歌運動。由學生首先發起創作、演唱,影響深遠,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內地歌壇。直到八十年代前期,才匯入了流行音樂,融合在一起發展,為流行音樂注入了新鮮血液。
第四發展階段:1982年以後(重心多元化時期)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台灣的國語流行歌曲開始衰落,由於羅大佑一張《之乎者也》專輯,緊跟著蘇芮一張《搭錯車》專輯,改變了台灣歌壇的風格,奠定了新城市流行歌曲的基礎。
本期歌曲風格遠離了中國原有的傳統,受歐美影響更深,以台灣為首的華語流行音樂發展迅速。因為在此期間隨科學不斷發展,高科技手段應用到音樂製作中,加之商業化趨向更為明顯,這都對流行音樂的發展起到了推進作用。出現華語流行歌曲在世界上遍地開花的景象。加上內地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政策,流行音樂也有所發展。這樣其市場更加廣闊,形成了重心多元化格局。
在此期間聽眾有明顯的分化現象,流行音樂幾乎成為年青人的專利,多數老年聽眾不能接受。這與上海時期的流行音樂同民間音樂、嚴肅音樂都沒有很嚴格的界限,形成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情況截然不同。
商業性的中文流行音樂是與留聲機同步出現的,後者最早是由法國人Labansat帶至上海西藏路的。百代是創建華語流行音樂工業的最早的唱片公司之一。
20世紀20年代,華語流行音樂被稱為時代歌曲。它們被視作華語流行音樂的原型。從地域上說,上海是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被視為「中國流行音樂之父」的黎錦暉是該種音樂體裁的創始者。他創作於1920年代的作品《毛毛雨》被視為最早的中文流行音樂。
20世紀30、40年代,在上海,一大批真正意義上的華語流行音樂作品涌現了出來,眾多音樂人成長了起來。藉助唱片、電影、歌舞、播音等傳播媒介,在當時的中國乃至遠東地區掀起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式的歌曲傳唱熱潮。有專家認為那個年代的上海老歌已經彰顯出一種現代性。
中華民國時期最初的「七大歌星」奠定了華語流行音樂在亞洲社會中的地位。這些歌星在演唱中結合了中國傳統的小曲、日語流行音樂等的演唱技巧,其演唱風格與之前任何中文音樂均不盡相同。此時,處於襁褓之中的中國電影工業正在成長,並網羅歌手擔當電影演員或電影歌曲配唱工作。
由於其成功的歌唱和電影表演生涯,周璇被視為這一時代中最具代表性的華語流行音樂明星。這一代人見證了女歌手在輿論中從「歌女」一躍成為「明星」的歷程。她們甜美的歌聲也通過位於各大城市的廣播電台傳到家家戶戶的收音機里,而唱片則在唱片公司的包裝下成為極具吸引力的娛樂商品。該時代由於中國抗日戰爭中日本軍隊佔領上海而遭到干擾,但最終仍延續至1940年代末期。
(10)小學音樂教育的地域特點擴展閱讀
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從奠基人黎錦暉先生從事音樂活動算起,至今已有八十餘年的歷史。根據歌曲風格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第二發展分階段中間出現了重心的轉移分為前後兩期,加上中國流行音樂發展史前的學堂樂歌,這樣共有六個部分。
在流行音樂出現之前,只有在學校里學生演唱的學堂樂歌。先在學生中演唱,後來也在群眾中廣泛流傳。可以說是沒有出現流行歌曲之前的流行歌曲。主要詞曲作家代表為李淑同(弘一法師)、趙元任和沈心工。
參考資料網路——華語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