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的教育內容有哪些
(一)音樂欣賞活動的選材考慮。 音樂欣賞是指懷著由衷的欣喜熱愛之情,自動追求從音樂中獲得自我滿足和自我實踐過程。開 展欣賞活動應該讓幼兒有美、有愉悅的感受。因此,音樂欣賞材料的選擇顯得至關重要。在選擇音 樂欣賞材料時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1、選材時應考慮到材料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 選擇的音樂作品的內容、形式、風格是否豐富、多樣,比例結構是否合理,都直接影響到音樂 欣賞活動的教育效果。因此我們選材時必須始終以其教育價值出發,選擇符合教育要求的音樂材 料。如我們可以選用一些中、大班將要學唱的歌曲作為小班的欣賞材料,也可以選用一些少兒歌曲 作為中、大班的欣賞材料。 2、選材時應考慮到幼兒感知、理解音樂的實際能力水平。 許多音樂作品都很優美,但往往因為某些原因無論在長度上還是結構上都無法為幼兒所接受而 很難成為幼兒音樂欣賞的材料,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分析與思考,根據幼兒的實際能力水平進行 選擇及節選,如可把作品中比較常的樂段或節奏變化比較明顯的樂段進行整理提煉:《梁祝》是大 家所熟知的樂曲,它的幾個樂段分別講述了不同的故事情節,將"化蝶"一段提出來,便可以讓小班 幼兒通過觀摩教具"蝴蝶"的翩翩起舞結合樂曲優美、緩舒的旋律展開想像和模仿,既滿足了幼兒欣 賞的需求,又符合幼兒善於模仿的特點,從動靜交替中達到教學目標。 3、選材時應考慮到幼兒的興趣需要。 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發生興趣。"這說明興趣 是學習的基礎,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也不例外。作為幼兒園一線教師,我們更應該關注到這一點, 在平日里多觀察、多指導,及時發現及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如平日里幼兒很 喜歡玩滑滑梯,我就安排他們欣賞短小活潑的鋼琴曲《滑梯》,讓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再次體驗滑 滑梯的樂趣;在角色游戲中,幼兒總喜歡扮演爸爸、媽媽,可見他們對這兩個角色充滿了興趣,於 是,我就讓他們一邊抱著娃娃一邊欣賞《搖籃曲》,讓幼兒真正地沉浸到音樂中去。 (二)音樂欣賞活動的教師因素。 任何一個教學活動都需要教師進行組織,當然,音樂欣賞活動也不例外。教師在活動中的作用 至關重要。那麼,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我們應該做何努力呢? 1、努力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 音樂欣賞不只含括了音樂知識,還包括了對歌唱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及豐富的舞蹈動作。教師只 有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才能夠對音樂作品進行細致的分析與理解,才能夠通過協調的動作、優美 的歌唱以及精彩的表現來展示音樂的魅力,從而感染音樂中的幼兒,使他們沉浸在音樂的感受中, 並從教師的引導中提高自身的音樂欣賞能力。 2、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欣賞作品打好基礎。 音樂是反映人們現實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欣賞音樂需要一定的藝術修養和生活經驗。生活經驗 是感受音樂作品的基礎。教師在開展欣賞活動前,應事先了解幼兒的經驗基礎,及時為幼兒豐富欣 賞作品時必需的生活經驗。我曾經組織過一次音樂欣賞活動《瑤族舞曲》,由於事先沒有給幼兒以 知識准備,幼兒對瑤族沒有感性上的認識,不知道瑤族人民的生活習慣以及瑤族與其他民族有什麼 不同的民族特徵,導致整個活動的教學效果不理想;而在欣賞歌曲《雪花》前,考慮到泉州這一地 區多年未下雪,班上大部分幼兒沒有見過雪,我結合常識課,通過讓幼兒觀看雪花圖片讓他們認識 雪花,了解雪花的形狀、顏色等有關知識,而後進行欣賞教學,幼兒的內心情感得到了升華,想像 力也充分發揮,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創設良好的音樂氛圍,讓欣賞環境"活"起來。 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創造一個與作品相適應的音樂欣賞環境能有效提高幼兒對欣賞 活動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作品的內容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觸動幼兒的心靈,讓幼兒真正的參與進來。例如,在欣賞音樂作品《秋天》時,我在活動室牆面上 布置了許多表現秋天的圖畫,在地上灑滿了落葉,使幼兒能夠感受到濃濃的秋意,欣賞時自然就更 加投入了。又如在欣賞音樂作品《快樂的小廚師》時,我在活動室內布置了許多食物的圖片,又准 備了許多炊具、廚師的服裝等,讓幼兒感受到廚師的工作,欣賞時也就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了。 (3)適時適度的介入引導,讓幼兒真正自主地參與活動。 在許多的教學活動中,常常存在著教師指導語過多、提問頻繁、直接指導等問題,幼兒常常失 去了思考、創造的時間與機會。要讓幼兒真正自主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教師就必須改變指導策略, 從中心退向邊緣,從控制者的"前台"走向引導者的"後台",適時、適度地介入引導。例如,在音樂 欣賞《瑤族舞曲》時,我在開始部分運用配樂詩引導幼兒欣賞,此時教師是主導者;下一環節運用 色塊圖把美術欣賞與音樂欣賞相結合,教師則是引導者;最後則讓幼兒跟隨音樂自己舞蹈,教師更 應是欣賞者,在旁鼓勵幼兒大膽自由表現,為下一活動做好經驗准備。 (三)音樂欣賞活動的多手段參與。 幼兒欣賞音樂應是一種積極的活動,而不是消極的、被動的感受,應使整個欣賞音樂的過程都能 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其想像活躍,情感有所觸動。因此,我們必須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多種形式參 與滲透,讓幼兒多通道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1、運用語言材料,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 語言材料在這里特指含有藝術形象的有聲文學材料,如故事、散文、詩歌、童謠等。在音樂欣 賞中適當地運用語言材料能把抽象的音樂變得形象化,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與表現音樂作品。例 如,在欣賞《瑤族舞曲》時,我運用配樂詩對音樂進行完整欣賞,配樂詩的內容與樂曲的結構、曲 調、意境相融,較好地幫助了幼兒熟悉樂曲並幫助幼兒感受樂曲所表達的音樂形象。又如在欣賞歌 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時,通過講故事,讓幼兒了解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跡,從而知道了歌曲表達的 內容。 2、運用動作材料,幫助幼兒更好地表現音樂作品。 高爾基說過:"在聽音樂時,得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去補充。"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但 是幼兒感受音樂的能力並不差,且他們都有較強的表現慾望。當音樂響起時,也許他們會情不自禁 地手舞足蹈起來。運用肢體語言與音樂相滲透被視為一種有價值的欣賞形式。例如,在欣賞《運動 員進行曲》時,可讓幼兒隨樂曲打節奏。又如在欣賞《搖籃曲》時,讓幼兒用輕柔的動作哄寶寶睡 覺。 3、運用視覺材料,幫助幼兒更好地欣賞音樂作品。 視覺材料形象具體,即可是在時空中靜止的(如圖畫、雕塑等),又可是在時空中流動的(如 錄相、可活動的教具操作等)。音樂是流動的,稍縱即逝。我們可以通用提供形象具體的視覺材料 幫助幼兒"留"住那一瞬間,讓幼兒不斷地欣賞、感受。例如,在欣賞《瑤族舞曲》時,引導幼兒用 顏色(色塊圖)來表現樂曲
❷ 如何在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通過聆聽的方式及其他輔助手段體驗和領悟音樂的真諦,從而得到精神愉悅的一種審美活動。傳統的音樂教學忽略了對孩子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對幼兒的個性發展及創造力的培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今音樂教育提倡適宜兒童個性,擴展創造性經驗的音樂欣賞教育。我們課題組正是以賞識音樂作品為媒介使幼兒在聽覺和視覺上對音樂產生共...鳴,識別作品反映事物的美與丑,喜與悲,崇高與卑下來領悟事物中的是非正誤,從而培養幼兒正確的審美情趣和愛好,提高幼兒的鑒賞能力的表現能力,陶冶幼兒的性情使幼兒對美好的事物產生情感,對生活充滿熱愛,挖掘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使得全面和諧的發展。 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里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創造需要想像,想像又是創造的前提。現今社會急需創新人才,從小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是我們幼兒教師的責任。我們有意識地在音樂欣賞教育中進行探索研究,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一、 選擇適合幼兒的教材,豐富幼兒的經驗。音樂欣賞要為幼兒創設一個用有意注意去傾聽音樂的樂於聽音樂的心情,創設幼兒留意音樂,發現音樂獨特美的機會,要做到這一點,在選擇欣賞作品時,就要根據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和音樂經驗,以幼兒的經驗為基本出發點。中小班幼兒的年齡較小,無意注意佔優勢,有意注意在逐步形成和發展,在選擇音樂欣賞教材時,我經常選擇一些短小的有趣的或是幼兒感興趣的,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內容與音樂,這樣使幼兒在傾聽音樂時易產生興趣,易接受與理解。這些難易適當的音樂作品,可以讓幼兒在欣賞時聽聽、唱唱、跳跳、演演,《搖籃曲》、《小白船》,等,這些曲目能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如近段時間中央電視台少兒節目正在播發動畫片《哪吒傳奇》,孩子們很感興趣,只要起個頭,他們就高興的唱了起來,並做著各種動作。既然孩子們那麼喜歡,為什麼不通過欣賞活動豐富孩子們一些相關的知識呢?為什麼不讓孩子們對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呢?於是我收集了很多有關的資料,仔細分析了音樂,和孩子們一起欣賞了《哪吒傳奇》片尾曲,取的了好的效果。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可以讓幼兒欣賞一些音樂形象突出,結構完整的中外名曲,如《獅子王進行曲》《口哨與小狗》《梁祝》等。有一次在資料室偶然看到一盤磁帶,回去後發現有一首葫蘆絲演奏的曲子《湖邊的孔雀》,是典型的3段體樂曲,非常的優美,民族味道特別濃厚,很適合孩子們欣賞。人們常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為了讓孩子對我們民族有更深的了解,更熱愛我們的民族,我選擇了這首曲子。二、 搜集資料。豐富幼兒經驗。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是一個由感知表現到創造的過程。幼兒年齡小,他們以形象思維為主,只有在充分的感知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去表現更好的去創造。著名美學家滕守堯先生認為,培養審美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徑是積極引導兒童去親身體驗和感受現實世界和藝術作品,使自己的感知活動逐漸適應對象世界中均衡、節奏、有機統一等美的活動模式,最後形成一種對這樣一些模式的敏銳選擇能力和同情能力。因此,有意識的引導兒童領會體驗和感知是審美活動的關鍵。讓幼兒充分的感知,就要多收集各種資料,帶他們親自感受和體驗大自然的美,讓他們通過看、摸、玩、等方式來感知,會收到好的效果。在欣賞《湖邊孔雀》這首曲子時,我們首先帶孩子到動物園去看孔雀,讓幼兒仔細觀察孔雀的外表和它的各種姿態,並收集了動物世界中的孔雀專輯,針對這次活動的需要重新製作了光碟,為了讓孩子充分感知樂曲的3段體結構,感知優美與歡快的區分,專門在網上下載了不少色彩鮮艷的圖片等等。三。、創設寬松的環境,在音樂中體驗快樂。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有一種先天性的行為趨避傾向——趨向積極的情感體驗而迴避消極的情感體驗,幼兒尤其如此。對於能帶給他們快樂並讓他們獲得成功體驗的活動。幼兒總是樂此不疲並能表現出不凡的創造性。因此,在音樂活動中為幼兒創設寬松環境,讓幼兒感受到輕松和快樂是必要的。在活動中尊重關心愛護每一位幼兒。充分體驗幼兒的自主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我們讓幼兒坐成半圓型,讓每一位幼兒都能直接面對老師,能與老師和同伴自由交往,並有寬敞的活動空間,老師認真准備每一個活動,使活動游戲化,孩子們在活動中或是帶上頭飾,或是拿著自製的樂器,和老師一起游戲唱歌跳舞。忘記了自我,陶醉在優美的音樂中。他們是那麼的開心和快樂,有了這樣的體驗。四、教幼兒掌握必須的技能,為幼兒的創造打好基礎。在新綱要中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根據幼兒的發展裝了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以適時,適當的指導。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為幫助;幼兒年齡比較小他們的經驗不是很豐富,為了幫助幼兒完成創造活動。作為教師應教給他們一些基本的音樂知識和技能1、舞蹈基本動作。如,小碎步、跑跳步、貓跳步。等。為創編肢體動作做准備2、教給幼兒一些基本的音樂知識,像節奏類型,ABA結合形式,讓幼兒能更好地理解音樂,分辨音樂的性質,為創造活動打好基礎五,引導幼兒領悟和表現音樂,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音樂是一門個性極強的藝術,每個人都可對音樂藝術有獨特的理解。我們鼓勵每一個幼兒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方式,讓幼兒自由表現。音樂教學不純粹是音樂方面的教育,它不僅僅是讓每個學生在音樂上得到發展,還肩負著培養和發現其他方面的潛能。音樂是種聽覺藝術。在欣賞活動中讓幼兒聽音樂,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感受,內心體驗通過語言,繪畫,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現出來。投入音樂的情感之中進行自由想像和創造。1.肢體方面。幼兒年齡小,較好動。我們針對這一特點,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如《水族館》《梁祝》等 在歡樂優美的音樂中幼兒學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學小魚和水草一起做游戲,在欣賞哪吒傳奇時,我們特別准備了乾坤圈和混天玲,鼓勵他們用動作來表現,孩子拿著小武器,各個神采奕奕,非常投入,平時不愛活動的孩子也動了起來,並創作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動作來。2、語言方面 在欣賞《小白船》時,讓幼兒聽音樂感受,:「你感覺怎樣?」「看到了什麼?」「彎彎的月亮像什麼?」然後請幼兒閉上眼睛再次欣賞,每聽完一次讓幼兒將感受說出來:「我覺得很舒服,好像吃了一顆糖。」「我看見媽媽抱我,在月亮上飛呀飛」「月亮像小船,像餅干,像棉花糖」同樣的音樂,不同的感受,幼兒盡情享受想像和創造的快樂。 在欣賞《春天來了》這首歌曲後,幼兒按照音樂的旋律,仿編歌詞,他們把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都編進了歌詞中,孩子們帶上動物頭飾,唱著自己創編的歌曲,一個個情緒高昂,樂此不彼,就連平時不愛表現的孩子也沉浸在充滿樂趣的想像創作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3、繪畫方面 音樂和繪畫的關系密切,繪畫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我們鼓勵幼兒把自己的感受畫下來,如在《夢幻曲》——梨子小提琴欣賞活動中,孩子們在欣賞了優美的音樂後,在把音樂畫出來,把聽到和想到的畫出來,有的畫出了小松鼠和小音符,有的畫出了太陽和小鳥,有的畫出了大老虎和一群小兔做游戲,各個畫的惟妙惟肖。 音樂欣賞活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佔有一定的位置。作為教師不能忽略它,不要以為就是聽聽各種性質不同的音樂,而要注重它內在的含義,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注重幼兒創造性的發展是我們教育的宗旨,也是時代進步的要求。希望通
❸ 我想請問一下 幼兒園音樂活動中 音樂唱歌音樂欣賞 音樂游戲 打擊類活動分別是怎麼樣設計活動過程的
先欣賞,在場,最後游戲
❹ 怎樣組織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活動有什麼要求
一、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標與原則 (一)《綱要》中的藝術領域目標及解讀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綱要》的這種表述使我們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幼兒音樂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音樂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音樂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改變使音樂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這是必須深入領會並在實施中進行貫徹的基本理念。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目標: 第一層次目標--藝術教育終極目標 第二層次目標--音樂教育總目標 第三層次目標--各年齡段音樂教育目標 第四層次目標--具體音樂教育目標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原則 1、"以美感人"--以"審美"為核心的幼兒音樂教育 用美好的音樂感召幼兒,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生活環境和音樂中蘊含的美,熏陶自己心靈世界的美,插上想像的翅膀,進入音樂美妙的境界。 2、"以樂施教"--以游戲為手段的"愉悅性"的幼兒音樂教育 讓幼兒與音樂一起玩,在快樂的游戲中自主探索音樂的奧秘,學習並大膽嘗試用個人喜愛的方式來抒發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動人"--以幼兒作為"教育主體"的幼兒音樂教育 在幼兒喜愛的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智慧與靈感,滿足幼兒活動與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兒的人格,提升幼兒的生活質量。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歌唱活動 2、韻律活動 3、音樂欣賞活動 4、打擊樂器演奏活動 三、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組織結構 1、"三段式"結構:即把音樂活動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這種組織結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所普遍採納,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音樂活動組織結構。一般在開始和結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復習性質的活動內容。開始部分最常見的程序是律動進教室-練聲-復習歌曲或韻律動作,結束部分最常見的程序是復習韻律活動、歌表演或音樂游戲。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動。 2、"一桿子式"結構:既沒有明顯的三部分劃分界限,而是圍繞新內容來組織安排活動結構。突出主題,激發兒童興趣為導入目的,遞進式的進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學習活動。這種組織結構目前在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運用得較多。 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設計及教學方法 ※幼兒園歌唱活動教學 (一)幼兒園歌唱活動的價值與目標 幼兒園歌唱活動的主要目標是指導幼兒學慣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正確演唱歌曲,嘗試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情感體驗。歌唱活動中幼兒的自主表現、情感體驗的抒發與正確歌唱技能與方法的指導同樣是必不可少的。 (二)有關歌唱的簡單知識和技能 1、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指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唱歌,都應保持身體和頭部的正直、放鬆;兩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兩眼平視,兩肩放鬆;口型保持長圓形,嘴唇的動作要求自然,正確的歌唱姿勢,可以使幼兒在歌唱時保持最佳的氣息通道狀態,有利於用美好自然的聲音唱歌。 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歌唱時有氣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長歌聲,歌唱中正確的呼吸方法應該是自然地吸氣,均勻的用氣。 3、發聲:正確的發聲方法是使歌聲優美、動聽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兒童學會用"自然美好"的聲音來唱歌就必須用一定的發聲技巧。對於幼兒來說,首先要告訴幼兒的是用自然的聲音歌唱--下巴放鬆、嘴巴自然打開、不大聲喊叫,也不過分的剋制音量。 (三)新授歌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模式一:示範--模仿--練習的模式 1、引出主題。 2、范唱新歌。 3、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和記憶歌詞。 4、用全曲帶唱的方式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時用教唱的方法幫助兒童掌握新歌中的難點。 6、採用各種不同的演唱組織形式,不斷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在反復練唱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新歌。 模式二:先分解後累加的模式(案例分析) 1、教師將歌曲中的節奏、歌詞、曲調分解出來,作為節奏活動、語言文學活動、節奏朗誦活動、韻律活動等材料分別加以使用,使幼兒初步掌握歌詞或旋律。 2、採用按節奏朗誦歌詞並同時傾聽曲調的過渡方法,最終由幼兒自己將歌詞填入曲調唱出。。
❺ 如何指導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
音樂欣賞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基礎,是幼兒感知、理解音樂,體驗音樂情感的一種重要音樂的教育實踐活動。為了提高教師駕馭音樂欣賞活動的能力,現以林虹教師參加市幼兒園教師教學比武,獲得第一名時的大班音樂欣賞活動「水族館」為例,談談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
一、選擇適宜的音樂欣賞作品 選擇適宜的音樂作品是進行有效音樂教學的基本條件,促進幼兒深入感受、主動表現和積極創造的前提。教師在選擇音樂作品時應關注兩個方面的問題。
1、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教師應著重考慮的是結構單純、工整且長度適中的音樂作品,而且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和形象是幼兒所熟悉和理解的,可以讓幼兒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很容易找出音樂中所表現形象。如,音樂欣賞活動「水族館」的音樂選取了法國聖桑的名曲《水族館》,整首樂曲優美愜意,曲式為A間A間B尾。在主奏樂器——鋼琴晶瑩剔透如流水般的音色中,猶如有許多海洋生物在游泳、嬉戲;間奏是一組漸漸下行的音階,猶如魚兒在吐著泡泡玩耍,彷彿讓我們看到小魚們快活地在水草邊游來游去,快活地嬉戲。因此,我們選擇此樂曲開展欣賞活動,是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其趣味性、游戲性很強,非常適合作為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材料。
2、切合幼兒的音樂經驗。藝術來源於生活,切合幼兒生活經驗而開展的音樂活動有利於讓幼兒藉助經驗發揮想像欣賞音樂作品。音樂欣賞活動前,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幼兒豐富相應的生活經驗,並喚醒已有的相關生活經驗,為開展音樂欣賞活動作準備。例如,音樂欣賞《水族館》活動中,教師事先與幼兒討論的小魚生活習性和動作特點,並鼓勵幼兒用動作進行模仿,表現小魚的不同生活情節。教師組織幼兒到「水族館」觀察水草在水中隨波晃動,小魚在水裡游動,讓幼兒觀看了水族館視頻感受有趣的海底世界。活動時,由於有了前期經驗的鋪墊,就使得幼兒的學習重點十分突出,將注意力集中於對音樂的聽辨與理解上,當幼兒安靜地聆聽著時而舒緩、時而快活的樂曲旋律時,教師適時地引導幼兒回憶小魚們快活地在水草邊游來游去的情景……這樣,更容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避免了因學習難點過多而造成幼兒注意力分配的不足。
二、教學過程應優化教學手段
要讓幼兒在欣賞音樂活動過程中始終以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參與,教師可以採取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幼兒各種感官,豐富和深化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與理解。
1、聽音樂的節奏、旋律,有效感受音樂的美。
對於結構工整、簡單的音樂作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幼兒整體感知音樂的節奏和旋律,使幼兒對音樂形成一個初步、完整的印象,然後結合其他方式進行分段欣賞,逐步深入幫助幼兒體會音樂中表現出來的美。在「水族館」的教學中,教師讓幼兒完整欣賞音樂,並用語言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第二遍欣賞時,用合適的線條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這種層層深入的整體欣賞不斷加深對《水族館》旋律美的感知。
2、看圖譜理解音樂旋律,有效表達情感。
面對抽象的、轉瞬即逝的音樂藝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藉助圖象——將抽象的音樂節奏和旋律進行形象化表達。[HTK]如,大班音樂欣賞「水族館」這個教學活動,在平緩的旋律中,教師用一條線代表音樂中的一個樂句,幾個相同的樂句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樂段。波浪畫得比較慢、比較大,它表現各種水草;波浪畫得快、密,它表現魚兒在游戲的狀態;用圓圈代表魚兒吐泡泡的樂句。通過這種具體、形象化的圖譜,幼兒能夠逐漸發現音樂的起、承、轉,聽出它細微的變化,音樂形象也會逐漸豐滿和生動起來。這是教師根據音樂結構、內容、情緒和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以及幼兒的音樂經驗來設計的圖譜。這樣,幼兒能夠更容易理解、感知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
3、做音樂游戲,有效表達對旋律的理解。
在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生動、形象的音樂游戲讓幼兒感知音樂。其形式有:一種是音樂表演游戲,是讓幼兒跟著音樂徒手進行的,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一種是音樂操作游戲,是讓幼兒通過操作道具跟隨音樂進行的游戲。如,在幼兒初步理解《水族館》音樂後,我們以有趣的游戲介入,讓幼兒彷彿置身於海底之中。幼兒佩戴頭飾,扮演「小魚」「水草」,游戲規則是:水草動時小魚不動,小魚動時水草不動的動作。當音樂緩緩響起,請幼兒聽音樂並找出各自的音樂形象。幼兒很快分辨出旋律優美的代表水草姐姐,快樂活潑的是小魚弟弟,孩子們饒有興趣地做小魚和水草嬉戲的場景,幼兒跟著音樂的節奏將「小魚在和水草玩」「小魚和水草跳舞」 等詼諧有趣的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幼兒以極高的熱情一遍又一遍地表演,通過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的旋律,對音樂作品有了更深的體會。
4、藉助於體態動作,使音樂成為看得見的身體活動。
音樂欣賞是聽覺活動,肢體動作的配合對於幼兒感受作品是相當重要。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運用肢體語言來引發幼兒學習興趣,引起幼兒對音樂形象的關注與感受。如,《水族館》教學活動中,B段音樂輕快活潑,律動性強,但速度很快。首次執教時教師讓幼兒自由學小魚,幼兒各學各的:幼兒跳得氣喘吁吁,還是跟不上節奏;對活動進行優化後,我們在地板上貼上圓點,讓幼兒自由地穿梭,用熟悉的小跑步在沿著圓點邊跳,動作與節奏合拍,也能表現出B段音樂熱烈歡快的效果。同時,我們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與水草交往,如給水草施肥、摸摸水草、對水草點頭等。
5、適時的語言引導,有效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恰當運用語言的手段,能夠讓音樂變得更加具體和形象,幫助幼兒感知、理解音樂作品,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如,教師根據《水族館》的旋律特點,嘗試編制一些描述性及明確提示作用的小故事來幫助幼兒感受樂曲的節奏,在A*B*段式音樂中老師是這樣講的:水族館住著許多的水草和小魚,水草在水裡輕輕地擺動,小魚在水草邊游來游去。小魚和水草在水裡成了好朋友,手拉手在水裡游來游去,好朋友抱在一起了。整個故事簡單明了,突出的情節與音樂的結構特點相吻合,在故事的啟發下幼兒很快聽辨出音樂的變化與不同,再通過幼兒集體聽音樂進行表演,進一步感受音樂的特點,為幼兒下一階段的自主表現積累相關經驗。
以上兩個方面,是開展幼兒園音樂欣賞的有效策略,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在不斷地探索。
❻ 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可以用什麼音樂
設計思路: 《挪威舞曲》是一首十分優美、形象鮮明的樂曲。全曲ABA三段式結構明顯,變化清晰,A段輕快活潑,B段緊張急促適合大班幼兒欣賞。在這個活動中,我以情景和游戲貫穿整個活動。賦予音樂小動物在森林中玩樂遇到險情的音樂形象,讓幼兒進行有主題的音樂想像與表現幫助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表現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美感和樂趣. 活動目標: 1、 體驗音樂欣賞活動及參與音樂表演的樂趣。 2、 結合音樂形象,嘗試用語言、打擊樂器和動作表達表現, 在游戲活動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 熟悉《挪威舞曲》曲調,初步感知樂曲的ABA三段式結構和音樂性質。 活動准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課件、動物圖片、音樂符號卡片、打擊樂器(圓舞板、沙球)手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PPT 1)在《森林狂想曲》(能聽出大自然動物的聲音)的伴奏下,激發幼兒到「森林」遊玩的興趣,引導幼兒做動物模仿動作走進活動室,(課件上呈現出森林背景圖)。 二、基本部分 1、引出主題激發幼兒欣賞音樂的興趣。 孩子們, 昨天森林裡的小動物們遇到了一些事情,這些事情就藏在一首叫《挪威舞 曲》的音樂里,我們一起聽聽音樂猜猜看 2、(PPT2)幼兒完整欣賞音樂(教師自然地做拍肩和在音樂速度發生變化的時候一直保持做傾聽的動作引起幼兒的注意),鼓勵幼兒自由表達對樂曲初步的理解,教師進行啟發引導。 提問: (1)、你感覺發生了什麼事情?(老虎、獅子……來了) 你聽到了什麼樣的音樂讓你覺得是……來了。(主要從速度方面引導) 小動物們的心情怎麼樣?(緊張、害怕)它們會做什麼?(逃跑、藏起來) (2)、老虎(假設)沒來的時候小動物們在干什麼呢……?(玩、做游戲、跳舞) 小動物們玩的時候音樂聽起來有什麼感覺?(慢、輕松、快樂、愉快) 小結:結合音樂性質,肯定孩子們的猜測。小結出小動物們玩樂中遇到險情的音樂故事情境。 3、幼兒完整欣賞音樂。(依然放PPT2中的音樂) (這一遍重點是引導幼兒在聽完第一遍音樂的基礎上,對音樂再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初步進入音樂故事情境並梳理故事發展的前後順序,為下一步的分段做鋪墊。老師會啟發幼兒用與音樂故事情境相符的動作進行表現,但肢體表現在這一環節中不是我設計的教學重點,所以不做太多的提升,重點是讓幼兒再次感受輕鬆快樂、與緊張著急的音樂情緒。) 提問:音樂的一開始小動物們在干什麼?(玩)心情怎樣(輕鬆快樂) 後來呢?(假設大老虎來了)心情怎樣(緊張著急) 再後來呢?(老虎走了小動物們又玩了)心情怎樣(輕鬆快樂) 那你覺得這首曲子分了幾個樂段。(有的孩子能說出有三段,但多數孩子不會很明白,老師在這兒並不告訴孩子們答案) 4、幼兒完整欣賞音樂,用符號把音樂畫出來,並用簡單的肢體動作表現。重點引導幼兒感知ABA三段式的音樂結構,感受音樂性質。(PPT3) 老師這兒有兩種符號,請你選出代表輕松玩樂音樂的符號( )和代表緊張躲藏音樂的符號( ) (1)、邊放音樂邊在課件上呈現圖譜。 (2)、教師指導:當聽到、看到輕松玩樂音樂 時請小朋友們拍打自己的身體部位表示歡迎,每當聽到、看到一句緊張著急的 的音樂時,小朋友們就要向它揮手一次。(設計意圖是在感受節拍與樂句的同時為下一步配打擊樂器做鋪墊)
❼ 如何提升幼兒園教師音樂欣賞教學水平
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柏拉圖
音樂教育是兒童美育的內容之一,音樂藝術的美以它的直接性,鮮明性和富於表現力使兒童更加容易去接受,對於培養有美有善的兒童有很大的意義。同時音樂的教育對兒童智力開發也是很有幫助的,學齡前的兩三年,兒童的聽力最為敏感,同時也是兒童性格形成的萌芽期。在這個時期,兒童可以有較為系統的接受音樂教育,那將能在智力、身心健康、性格發展上有很大的幫助。
兒童音樂教育水平的高低取決取決於教師的音樂素質,因此教師的音樂素質提高是當代教育的重點。了解並去實踐這個重點就要了解以下的問題:
一、幼兒的音樂教育是什麼?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在兒童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把音樂的情感表達出來,以感染幼兒,給他們共鳴為目標。在幼兒美育中,音樂可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力、想像力和創造力,能夠提高幼兒的聽覺辨別能力和敏感性①。簡單的說,幼兒的音樂教育就是發現和發展幼兒潛在的音樂能力,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引導他們向美向善。用音樂結合兒童的生活,讓兒童在玩耍中唱唱跳跳,讓他們親身去感知音樂,去與音樂律動,在音樂活動中學習本領;能欣賞,會演奏,懂創造,才能在音樂教育中表現音樂,得到美的熏陶。
二、當今幼兒教師的音樂素質存在什麼樣的問題?
(一)我國幼師音樂教育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是越來越系統: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弱到強。其中幼兒的音樂教育也是如此。1952年,教育部頒發了第一個統一的幼師教學計劃,並於1953年和1956年兩次作了修訂②。裡面的教學計劃大多是借用蘇聯的教材。因此我國幼師的課程結構並沒有建立起來。直到1980年教育部頒發了《幼師教學計劃試行草案》,我國才有比較系統的教學計劃。
草案明確指出:「幼兒師范學校的音樂教學是像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貫徹國教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幼兒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智力開發、培養高尚情操和正確審美觀的形成,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二)幼兒教師在音樂培養中的問題:
縱觀這個時代,師范學校開設學前教育專業越來越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學習的東西很多,美術,音樂,英語,鋼琴……現在重點討論音樂教育,通過一些網路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當前學前教育學生在音樂素質培養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我國大部分幼師來源於初中生,年齡不大。初中文化程度適應幼師學習的需要,但是他們的音樂基礎與文化基礎差距較大。現在的初中為了保
持升學率,取消了音樂課。很多幼兒教師自身基礎差,底子薄,沒有良好的習慣,對於音樂教育更不用說。其次,音樂是一種藝術,是人文科學的重要領域之一,也是實施美育的手段。音樂的技能需要從初步的領悟,到反復的練習直至熟練掌握才能很好的運用音樂。現在幼兒音樂的教育方法基本上是「老師教,幼兒學」、「滿堂灌」等單一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的教教材,不重視審美能力的培養。一些幼兒教師在學校音樂理論知識都是機械式學習,都停留在死記硬背上,學習的遷移能力很差,實際操作能力差。在教小朋友們也僅限於自己學的,沒有擴展。最後,我國培養幼兒教師的方法比較落後,沒能凸顯幼師特色。幾十年來,我國進行了多次的改革,但總的框架還是一樣,沒有重視幼兒教師的實踐能力,音樂綜合素質還有音樂創造力。例如:有個學生聲樂考試唱了「黃河怒」得到高分,在見習中,用聲樂課所學的方法去唱《小燕子》嚇得小朋友直哭。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只是反復練習發聲,識譜,機械記憶等,課堂氛圍單調,死氣沉沉。畢業出來的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滿口專業術語,出了這些就不知道如何去表達,教學缺乏個性。其實出現這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對幼兒教師的培養不合理,脫離實際。
三、解決上述問題,提高幼兒教師音樂素質
(一)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有高尚的師德,要有一定的人格素質,教育素質,不斷使自己得到提升,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與時俱進。放棄傳統課堂,把教師中心轉變為學生中心,將自己所學的知識不斷的深化,不斷的去領悟,並把這些文字運用到實際,與兒童成為朋友。
(二)努力的學習音樂技能。不僅能唱能跳能彈能奏,還要有悅耳的嗓音,和藹的姿態,真正用心用情感去教學。兒童在音樂學習中並不是要去學習音樂理論,也不是去學音樂技巧,兒童是要從音樂中得到情感,得到美與善。幼兒教師的音樂素養直接關繫到兒童的身心發展,因此,教師要把一首曲子表現得完美,這樣幼兒才能在音樂的熏陶下成長。於是要注意:在唱歌時,表現要活潑自然有親和力,感染力;伴隨的音樂動作要生動,以節奏為核心,在音樂的表達上要完整,突出;演奏彈奏樂器時要熟練,有感情。
(三)多去欣賞一些音樂。兒童對音樂是要有興趣才會喜歡。要想希望兒童喜歡音樂,那麼教師本身自己就要喜歡音樂,對不同的音樂要有了解。要做到這點,幼兒教師就應該多去接觸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熟聽,多去看一些音樂的資料,去了解音樂的動向以及推測音樂的發展方向,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音樂的魅力,多聽多記才能更好的表達音樂,這樣情感才會更加豐富,才能更加觸動兒童。
(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教師要培養自己對音樂的興趣,興趣是學習音樂的正能量。小朋友是否能產生並發展音樂的興趣,通常都是受老師的影響。假如老師很喜歡音樂,那麼他的學生也會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相反,老師對音樂態度冰冷,那麼他的學生就難以對音樂產生興趣。因此,幼兒教師除了認真學習,實踐之外,還必須在態度,言語等方面認真對待,用自己的言教和實際去激發,培養兒童的音樂興趣。
(五)增強聽覺的准確性,培養樂感。對於音樂演奏來說,唱不準的關鍵是聽不準,如果一個幼兒想習得如何唱歌,沒有正確的指導那會將幼兒引上歧途。那麼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想解決音準的問題就必須先著力的訓練,有一對靈敏的耳朵,建立正確的音階。很多幼師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因為錯過了最佳的練耳時期,在學習過程中會發現很多錯誤。因此,我們要大力糾正,還要盡量的發現自己的音樂潛力,調動所有的感官去領悟聲音。要練習聽力,,那麼有一個好的
(六)方法:第一,使自己有一個音樂空間。多聽音樂,用心的去欣賞,做到長期的堅持;第二,借用鋼琴練耳,鋼琴音域寬而廣,表現力強,是練耳的好工具。將鋼琴與視唱練耳結合,養成邊唱邊彈,一定會有效果。
(七)學校在培養時用科學的方法,強化音樂綜合能力。學前教育專業出去的學生,在音樂上不是鋼琴家不是歌唱家,而是有創新精神和高素質的合格幼兒教師。所以,幼兒教師的音樂教學,要注重學生音樂的感受力和鑒賞力。學校在培養這方面的人才時要用科學的方法去培養。首先要培養演唱的能力,主要培養聲音是否和諧,吐字是否清晰,情感表達是否到位等幾個方面。幼兒教師聲樂課的教學應注重學生正確的發聲,保護嗓音,這樣學生畢業出去以後還能更好的教學,不至於有太多的錯誤。童聲是世上最美最純的聲音。其次,注重彈奏能力。鋼琴(手風琴)是幼兒教師的基本功,也是畢業後從事工作的教學工具。對於沒有基礎的學生來說如何在短時間內學好鋼琴呢?筆者認為要掌握好正確的演奏姿勢,注重基礎訓練。彈奏一定數量的練習曲和樂曲,使基本功更加扎實。
總之,我們應全面了解所要教育的對象,用科學的方法因材施教,不斷的去提高自己,去成為一個符合新時代具有良好音樂素養的合格幼兒教育工作者。
❽ 怎樣評價幼兒音樂欣賞活動反思
音樂是一門藝術,它以有組織的樂音為形式,以豐富的思想感情為內容,把人們帶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聯想,發人深思,給人以精神力量,引導人們熱愛生活、嚮往美好的未來,激勵人、鼓舞人駛進高尚的境界。《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總的培養目標,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潑的成長,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而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內容豐富,包括:唱歌、音樂欣賞、音樂活動(音樂游戲、舞蹈、律動),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有意識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較差,具有好動不好靜,注意力易轉移,抽象思維還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維和無意注意佔優勢的特點。所以,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做游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他們想學、愛學、肯學。
一、童化自己,拉進與孩子的距離
教師與幼兒之間配合得是否默契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那麼孩子和老師之間就必須架起相互溝通的橋梁。要保證橋梁的正常溝通,讓幼兒能積極地、主動地接受教師接受教師的內容,教師首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離,「以童心喚童趣」。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來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覺得老師親切的象孩子們的好朋友對老師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二、創設唱歌的情境,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
唱歌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在音樂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現情意的好工具,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創設這個情境呢?
1、講述故事,引發興趣
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能力,此時若採用傳統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於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把歌詞變化為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作為教授新歌的導語,或者以故事情節貫穿整堂課,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或者將歌曲融入故事情節當中。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隨之高漲。
❾ 在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中如何促進師幼互動麻煩告訴我
幼兒音樂欣賞活動是幼兒通過傾聽音樂作品進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鑒賞的一種音樂審美活動,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目前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仍然跳不出「幼兒圍著教師轉」的模式,特別在感受、表現音樂的活動中,教師的主觀行為依然起著決定作用,幼兒的所感、所想、所為常常並非源於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認識,而是教師思...想與意志的巧妙強加。那麼,如何通過良好的師幼互動行為,在音樂欣賞活動中調動孩子的自發參與、自主學習、自由表達,從而使孩子喜歡並熱愛上音樂欣賞活動、提高音樂欣賞能力,成為筆者的探索課題。三年來,筆者通過制定一系列教學策略,創設相應環境、氛圍,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表現力。以下是筆者在音樂欣賞活動中促進師幼互動的具體做法。 一、把握教學活動中雙主體的原則,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和思維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同時,教師與幼兒又互為「拋接球」的雙方,在活動過程中相互促進,共同將教學活動推進、延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是雙主體的關系,而在傳統的幼兒園教育中,師生之間通常是建立在以權威教育為基本特徵的互動關繫上的。在這種權威式的教育中,兒童經常處在一種被動的單純受教育的地位,教師處於一種控制兒童的地位,故師生之間難以建立積極、有效的溝通與互動關系,最終使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案或課程趨於失敗,不利於幼兒從小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形成健全的個性品質。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成人化的審美趣味和評價標准,充分地相信和尊重每一位幼兒,提供自由、寬松、信息量大而且充滿創造氣氛的學習環境。鼓勵幼兒自由想像和創造,激發幼兒用情感去體驗美、創造美,接納幼兒所表達的情感,使幼兒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如音樂欣賞《小老鼠舞會》中,筆者帶領孩子們以小老鼠的角色進入游戲情境,重溫《小老鼠舞會》的故事,並引導幼兒大膽想像,表現出「老鼠出洞」「開舞會」「喝醉酒」的不同動態、形象。引導幼兒傾聽音樂的情緒感受、體會「老鼠」處於不同情境時的心情和狀態,並鼓勵幼兒嘗試表現,在充分理解、掌握樂曲結構和情緒後與孩子們相互用眉筆在臉上畫上胡須、塗上口紅、抹上「醉酒」的腮紅,隨著音樂快樂地表演。由游戲貫穿的整堂音樂欣賞活動中幼兒是愉悅的,他們自主參與,處於不斷的思維、想像和創作中。 二、多管齊下,促進幼兒理解音樂語言,提高幼兒音樂審美感知能力 音樂欣賞活動的樂曲作品本是抽象而模糊的,而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的,因此從審美感知結構的整體性出發,結合幼兒缺乏一定的知識經驗和音樂經驗的年齡特點,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筆者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多樣的手段輔助,將聽、想、說、唱、動、奏等方式融合,多渠道、多形式體驗,讓幼兒在與各種教學手段的有效互動中自由表現音樂,從而提升幼兒感受音樂、理解樂曲的能力。 第 一,塑造音樂形象,引導觀察、啟發想像,使幼兒在聽覺感知的基礎上,發揮視覺的作用,營造「故事感」和「畫面感」,幫助其理解樂曲的內容,發展其想像力和創造力。 音樂語言是一整套表達情感的音樂體系。了解和熟悉音樂語言,對幼兒來講要從音樂形象入手,藉助音樂形象,解讀音樂作品,促進幼兒理解能力、想像力的發展。如在大班上學期欣賞音樂《春天的雪人》時,筆者根據樂曲旋律和情緒創編了一個關於小雪人從誕生的快樂到歷經融化的悲傷故事並製作了一個精美的課件。在欣賞中,筆者讓幼兒一邊看課件一邊就畫面內容展開想像並講述。生動有趣的畫面加上講解,創設了形聲並茂的情景,幼兒興趣濃厚。當看到下雪了小動物們在雪地里堆雪人時,他們愉快地點頭微笑;看到雪人們和小動物們愉快地跳舞時,他們歡欣地拍手;看到小雪人融化時,他們憂傷地皺起了眉頭。最後,小雪人融化、水汽蒸發上升凝結成白雲竟又能和小動物們游戲時,他們歡呼了起來。這時,筆者及時引導幼兒:「這個故事被編成一首樂曲,你們聽一聽,這首樂曲可分為幾段,每一段分別在講述什麼情節?為什麼?」由於有先前故事及畫面的鋪墊,幼兒很快地理解了A-B-A三段式的樂曲結構,並熱烈地討論如何結合故事內容運用適當的表情、動作表現出不同的音樂情緒。最後,幼兒自由分工,選擇事先准備好的各種表演小道具,隨著音樂自由創作表演。 第 二,發揮語言表達的重要作用,引導幼兒交流分享對音樂的特殊體驗,從而表達他們的獨創性,促進幼兒理解音樂作品,激發其想像力、創造力。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並積極給予肯定和贊賞,將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激起孩子們表述和表現的慾望。如在欣賞音樂作品《巨人的花園》時,筆者先以童話小故事引入,描述了巨人的花園多麼的美麗,小朋友們在巨人的花園里玩耍時多麼的快樂,可是巨人卻強壯而兇悍,總是趕跑快樂游戲的孩子們。然後引導孩子們傾聽音樂,感受老師提出的問題:「這首曲子可以分為幾段?哪一段表示小朋友們在花園里快樂玩耍?哪一段表示巨人生氣地驅趕小朋友們?為什麼?」「你覺得小朋友們在花園里都在做些什麼?巨人來了他會做些什麼事?」然後,老師啟發幼兒將感受和想法表達出來:「A段非常輕快、有力,我覺得表示小朋友們在花園里蹦蹦跳跳,非常快樂!」「我覺得A段聽起來非常歡快,肯定是小朋友們都在花園里捉迷藏,有的躲在大大的樹叢後面,有的躲在粗粗的樹干後面……」「A段的音樂很輕快很活潑,我好像看到小朋友們圍在一起唱歌跳舞,他們坐在草地上,拍著手……」「B段音樂感覺很沉悶,一定是巨人來了,他正生著氣,握著拳頭,很兇的樣子,瞪大了眼睛向著小朋友們走來……」幼兒依據音樂的旋律,結合筆者營造的童話故事氛圍,自由地說出自己奇妙的想法。這不但有助於迅速理解、掌握音樂的段式結構,更通過交流豐盈了想像,使音樂作品更立體、更生動。通過不斷的啟發、引導、鼓勵、支持和肯定,平時不愛開口的幼兒或者缺乏自信心的幼兒都能逐步參與進來,講述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第 三,體驗式欣賞。用肢體語言感受和展現對音樂的認知和理解,提供讓幼兒展示個人音樂見解的舞台,促進幼兒表現力的提升。 音樂欣賞包含了欣賞性和創造性。筆者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盡量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自主的空間,使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長參與活動,進行自由想像、表現和創作。如在欣賞《龜兔賽跑》樂曲時,筆者除了製作相應的課件,更布置了森林賽道的場景,以帶領幼兒參加「森林長跑運動會」的形式使幼兒自然地融入情境。在欣賞、交流和感知樂曲內容及結構後,讓幼兒自由地扮演角色,在場景中傾聽音樂進行表演,使幼兒在參與表演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樂曲的感知和理解。 第 四,注重區域教學中的個別指導,提供師幼互動的機會。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針對幼兒的特點所採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在區域教學中,由於人數少了,教師與幼兒之間有了更多互動的機會,教師可以有目的地與個別孩子進行交流,傾聽和引導幼兒。為了讓幼兒充滿欣賞樂曲的熱情,滿足幼兒對音樂欣賞活動的期待,筆者專門在區域活動中開辟了「音樂欣賞區」。 在「音樂欣賞區」中,筆者為不同水平的幼兒准備了豐富的表演輔助材料,如在欣賞完樂曲《小小理發師》後,筆者在「音樂欣賞區」中投放了「角色區」中的洗發盆、洗發水、大圍巾和硬紙皮剪刀等易於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在熟悉樂曲後一邊傾聽樂曲一邊相互隨樂曲的節奏、情緒進行表演,為幼兒提供了自由表現的空間。活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