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音樂教育對小學生身心發展有哪些作用
音樂教育能夠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情操是指高尚的情感體驗。音樂以美的音色、節奏、和聲、旋律構成美的形象,所以能振奮 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音樂正是通過美的音響、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鳴、美化心靈,使人身心愉悅,它以曲動人,以情感人,其感染 力是巨大的。
音樂教育道德情操智力發展身心健康
1 音樂教育對學生道德情操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音樂教育能夠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情操是指高尚的情 感體驗。音樂以美的音色、節奏、和聲、旋律構成美的形象,所 以能振奮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音樂正是通過美的音響、 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鳴、美化心靈,使人身心愉悅,它 以曲動人,以情感人,其感染力是巨大的。
音樂是最具情感的藝術,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方面起著 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知何時起,有許多的學者、作曲 家把一些標準的行為規范,理想的道德行為編成了童謠、譜 成了歌曲讓孩子和學生們傳唱,使學生的情感世界自然而然 的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 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 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 和理解,培養自身態度和價值觀,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裡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音 樂藝術所具有的強烈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動欣賞者的心靈, 陶冶著人們的情操,塑造人的理想和健康人格。
2 音樂教育對學生的智能發展有促進作用
音樂能開發人的智力,這是符合大腦機能活動科學規律 的。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左半球具有語言、 計算等功能,是比較繁忙的半球;右半球具有音樂、繪畫、空 間知覺等功能,是比較清閑的半球。人們一直把大腦的左半 球視為優勢半球。《學習的革命》一書中形象地稱左右半球為 「學術性左腦」和「創造性右腦」。左右腦均衡發展,功能互補, 才是人腦發揮其最大潛能的要點。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傳統教 育模式造成學生左腦超負荷,右腦則呈睡眠狀態。音樂活動 的開展能夠使大腦建立更多、更復雜的神經聯系,因為熟悉 旋律,感知節奏等音樂活動都需要右腦的參與,而對音樂性 質及樂曲之間關系的理解中左腦則起著決定作用,尤其是音 樂技能訓練的工具大部分都是雙手協調活動促使左右半腦 的興奮和思維,從而促進全腦的開發。
音樂教育對兒童的智力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般的智能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維力和 分析判斷能力等。學習音樂需要記住各種音符、節奏等,這自 然會鍛練人的注意力、記憶力,而將無聲無色的樂符演變成 生動的旋律,不僅需要學生手腦等的配合,更需要對音樂作 品的理解和領悟,直至對人生、精神和宇宙世界的認識和理 解,通過音樂教育,有利於培養人腦的抽像思維能力,能促進 人的想像力,有助於啟迪、開發兒童的創造力。
3 音樂教育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
科學實踐證實,音樂有益於身心健康。當悅耳的音樂通 過人的聽覺傳人大腦皮層以後,美麗的旋律能刺激並興奮神 經系統,煥發人的精神,而隨著感情的變化,能使人產生高尚 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質,產生堅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促 使人身心和諧、情緒振奮、心情愉悅,同時起到加強血液循 環,增加內分泌,促進消化,解除疲憊的作用。馬克思曾說過: 「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 楚。」小學實施素質教育重視音樂教育,要通過多種形式,多 種途徑,多種音樂氛圍,開展多樣的音樂課外活動。如我校組 織的舞蹈、合唱興趣小組,通過舞蹈訓練,可以增強他們的體 質,促進學生的骨骼、肌肉、呼吸、神經系統和循環的生理機 能發育,加快身體新陳代謝,使他們的肌體不斷地生長發育, 隨著起伏的旋律,歡快的節奏,學生身心都得到愉悅和鍛煉。 另外,練習歌唱時,做平緩的胸腹深呼吸運動,能鍛煉肺活 量,對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是大合唱,美麗的歌 聲,使學生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不僅能培養學生一種團結協 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更能鍛煉學生有一個身心健康的體魄。
4 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
審美情趣是人的全部情趣的核心,音樂美能使人的多種 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它能培養人豐富的情感、積極勇敢的創 造力、把握事物本質的思維能力及大膽的聯想和想像力,它 使人們獲得趨向美好事物、排斥丑惡事物的心理定勢,培養 人們良好的性格品質,使人們逐步達到自覺地、自由地運用 美的規律去創造客觀事物,改造人自身,在真善美中達到高 度統一。
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它通過美的 音色、美的節奏、美的和聲、美的旋律構成美的藝術形象和對 音樂作品(健康向上的)的演唱、演奏、欣賞等教學活動,把學 生帶進一個真善美的藝術天地,使人們接受審美教育的熏 陶,激發其情感,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構 建和提高整體素質,是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機組 成部分,它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造就一代新人具有 重要作用
㈡ 論音樂教育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
音樂在教會教育事工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音樂是教導與學習的有效資源。使用音樂做為教學機會的方式可包括以下幾種:唱歌、聆聽、韻律活動、為新歌作詞或譜曲。借著唱唱年代較久遠、為人熟悉的詩歌,可以享受這些詩歌,也能夠獲得滿足。而學學新歌,也可以了解現代人如何表現信仰及生活,以及明白現代的音樂形態。音樂對兒童之所以重要的理由如下:
1.表現的喜樂在童年時期,兒童學習對唱歌有所反應,並借著詩歌表現自己。
而在今天,商業廣播及電視及流行歌曲等,正侵入兒童耳中,以令人生疑的哲學、低下的道德標准及非基督徒的價值觀來影響兒童的心靈。我們同樣的應該使用這些傳達的媒介,來讓兒童的心靈及生活充滿真理,並教導他們以言語表達對神的愛及對人的關懷。由於音樂具有帶給人們喜悅經歷的特性,使得音樂成為滿有功效的教學器材。當有些事情做起來滿有意思時,就很容易學習,而且也易於記得。
2.佈道見證
音樂可以豐富佈道事工。兒童常因為對教會活動的特別興趣,而被吸引到教會,這些活動可能是教會休閑活動、手工藝班以及音樂。以上任何一項活動都是有價值作為與兒童初步接觸,並帶領兒童信主的途徑。當兒童被音樂吸引時,與教會同工接觸的機會就出現了,而且進一步面對救恩的信息。
3.使節目多樣化
一般兒童的注意力的時間都不長。雖然注意力的長短會隨著年齡增長,但年紀較小的兒童很難集中注意力於一件事情達數分鍾之久。而有效的使用一首精心選擇的詩歌,則可以增加節目的多樣化,並能大大強化教學的主題。
4.個人的參與個人的參與能導至個人更直接面對心息。
依統計所得,學生參與活動所得的遠超過被動靜聽所得的。而因為音樂可以成為個人參與崇拜及個人表達的工具,如此一來,可以增強個人掌握真理及接受改變的機會。參與也可以讓人感覺自己是團體的一份子。
㈢ 上音樂課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嗎
人們好習慣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的!孩子通過學習音樂,可以培養學習上的謙虛認真態度、工作上的孜孜以求精神、思想上的冷靜沉著狀態。進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㈣ 舉例說明音樂教育對你產生的積極影響
常聽音樂抄的好處
常聽人說「音樂」可以襲讓人消除工作緊張、減輕生活壓力、避免各類慢性疾病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有醫學根據的。在醫學研究中發現,經常的接觸音樂節奏、律動會對人體的腦波、心跳、腸胃蠕動、神經感應等等,產生某些作用,進而使身人身心健康。音樂無形的力量遠超乎個人想像,所以聆聽音樂、鑒賞音樂,是現代人極為普遍的生活調劑。 音樂到底有哪些神奇的功能呢?對健康有多少幫助呢?下列是一些資料報導:
1. 音樂可以讓身體放輕松,好的音樂可以紓解壓力,避免因自律神經緊張失調而導致慢性疾病的產生。
2. 音樂可以敲開封閉的心靈,紓解憂郁苦悶的心情,甚至音樂還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靈治療。
3. 音樂可以刺激腦部,活化腦細胞,適當的音樂刺激對腦部的活動有很大的幫助,甚至達到防止老化的功效。
4. 音樂可以提升創造力、企劃力以及刺激右腦,尤其是古典樂曲,對右腦的訓練與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5. 音樂可以幫助入眠、提高免疫力、增加神經傳導速率、增強記憶力與注意力,讓人的身心都得到適度的發展、解放。
6. 音樂的旋律可以使嬰兒呼吸平靜、心跳減緩,讓嬰兒不再哭鬧不安,也可以刺激嬰兒的大腦思維能力,讓他更聰明。
㈤ 音樂課學科綜合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1.審美價值。音樂教育的審美價值是將音樂列入中小學課程的一個重要的理由。長期以來我們以科學實踐的方式和方法來教授音樂、學習音樂,使音樂偏離了人類的生活實踐和情感世界,由於受某種思潮的影響我們過分強調了音樂的德育價值,將音樂教育視為促進德育的一種工具。應該說,音樂有德育的功能和作用,但音樂教育的長處在於給人的道德觀念以情感上的支持。所以,音樂教育的重要價值應該是審美教育,我們的課程改革將確立以審美為核心的教育理念,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體驗,使其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人類變得文雅和充滿愛心,這才是我們音樂教育的理想目標。因此無論是課程標准還是教材,乃至教學的全部過程都必須體現這種理念。我們應該盡一切可能給學生提供各種類型、風格多樣的音樂體驗,盡力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具有音樂審美鑒別能力的音樂聽眾。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必須調整音樂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堅持下列音樂審美教育的基本原則:教學中,應充分揭示音樂要素(節奏、旋律、音色、和聲、力度、速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讓學生親身感受到音樂中最激動人心和極具表現力的部分,而不是進行枯燥的、單純的技巧訓練和灌輸死記硬背的知識;應以整體的方式來體驗音樂,理解「整體大於元素的總和」這一心理學原理,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產生情緒的反映和情感的體驗,而不是將音樂的各種構成元素支離破碎地講授。注重藝術實踐的本質,擯棄科學實踐的做法,這正是音樂教育區別其他學科的一項重要的原則,也是我們當前音樂教育中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問題;強調音樂概念應和音響盡量統一,只有這樣我們學到的才能稱其為是音樂,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時間的藝術、聽覺的藝術、情感的藝術,單純的記憶概念對於普通學校的音樂教育來講是毫無意義的。還需要指出的是,學生的技能技巧的學習過程應始終貫穿著學生的情感參與,只有這樣,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才能真正實現審美價值,成為審美教育。
2.創造性發展價值。創造能力的培養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國際競爭的要求。許多國家都把創新人才的培養作為教育發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例如美國在六十年代為了研究音樂對人在創造能力發展方向的作用,在哈佛大學設立了「零點項目」研究部門,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為美國政府將音樂列為核心課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我國也曾經對音樂在開發人的智力給予了較多的關注,許多家長十分重視孩子的音樂啟蒙教育,但我們在教育的目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收效並不顯著,尤其是受某種功利性的影響,使得音樂教育對人的智力開發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因此我們有必要重申音樂教育的創造價值。創造能力的培養雖然被所有學科青睞,但音樂教育在發展學生創造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尤為突出。首先,音樂的產生過程就是全部的創作過程,我們稱其為三度創作:作曲、表演和欣賞。無論學生的表演或欣賞都必然伴隨著創造性的表現和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其次,音樂具有「不確定性」特點,即同一首作品,有多少聽眾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感受,這一特徵對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學科較大的優勢,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我們提出音樂不謀求統一答案,音樂課盡量不結束真理。其三,音樂的情感特徵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造熱情,在主動參與中展現它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我們相信,每個人的表演都是個性化的體現,每個人的聽賞都是獨特的理解。因此,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應該被忽視的。
3.表現與社會交往價值。人們需要盡可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現自己。許多觀點可以通過語言表達,然而語言有其一定的局限,人類的許多經歷和情感還可以通過其他的媒介得到更充分的表達,如舞蹈和音樂等,古人曾說,言之不足詠之歌之,詠歌不足舞之蹈之。對於學生來說,自我表現的機會越多,自我發展的潛力也就越大。例如: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和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咨詢培訓中心合作的「中澳音樂教育試驗項目」,就充分體現了這樣的價值,學生在學習電子琴的過程中,關注的並不是電子琴的演奏技法,而是利用這種高科技的樂器所提供的各種表現的可能性,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表現和即興的表現,在這自由的表現中,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對音樂的興趣,同時培養了自信和勇氣。因此,音樂教育為學生提供了創造性表達個人情感的可能性,是為數不多的需要個人當眾表現的學科,這種表現的價值對人格的發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學生需要通過各種活動的成功經歷發展自信,音樂教育中要求學生能夠「當眾、自信、有表情地歌唱」是這種價值的具體體現。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教學形式常常是以集體的方式進行的,他需要學生牢牢樹立群體的和諧意識,雖然在音樂中常常發展個人的技能,然而大量音樂活動在小組內產生,成就靠集體力量獲得,這種相互配合的群體音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以音樂為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於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有助於人的社會交往能力,這種社會交往價值的體現在人的發展中是至關重要的。
4.文化傳承價值。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學生通過學習中國民族音樂,將會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華夏民族音樂傳播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生通過學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將會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認識世界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
㈥ 音樂課程給你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音樂課給我帶來的最大的影響是,讓我知道了人在情緒不好的時候,音樂可以療傷,可以影響人的情緒。
㈦ 簡述音樂欣賞的作用和意義
1.有益於陶冶情操
優秀的音樂作品,無論是聲樂作品還是器樂作品,都是內容與形式、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一,有著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力量,能夠帶給賞析者藝術造詣的升華,使其道德情操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賞析者在審美的氛圍中會不知不覺受到音樂形象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啟迪,產生樂觀向上的思想情感,剔除思想意識中不健康、不正確的成分,逐漸變得高尚起來,進而形成較高的音樂文化修養及完美的人格。
2.有益於提高審美能力
優秀音樂作品是人類的藝術財富、人文精髓,能夠使審美活動帶有鮮明的傾向性,引導賞析者建立正確的審美觀,消除錯誤的審美觀,從而使其受到教育和啟迪。美的觀念是同人們的道德觀念緊密相連的,它反映著人們的世界觀,所以賞析者進行音樂賞析時,實際上是在接受一種道德觀、價值觀,其影響極為深遠。賞析者通過對音樂作品體裁、題材、形式、風格、內容思想性,作曲家創作意圖,具體的表現手法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入細致地分析,逐漸准確地把握住作品的音樂形象,領會作品中的人文情懷,汲取音樂藝術的精髓,養成審美鑒賞與辨別能力,從而提高審美能力。
3.有益於培育創造性思維
由於音樂語言往往帶有一定的模糊性、求異性和不確定性,總是有意無意地留下了許多空白,因而音樂賞析需要藝術想像力,讓賞析者去延伸拓展,去捉摸思考,否則便難以轉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世界,更不能從賞析中得其境界。音樂賞析不僅需要藝術想像力,而且也發展藝術想像力,它是一種積極主動的藝術再創造活動,而不是被動、消極的感知。音樂賞析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創造的過程,其間所形成的思維方式主要是為了達到對音樂作品內涵的深刻感受、體驗和創造,要藉助儲存的知識和經驗,也要運用聯想、想像等思維手段,這就使賞析者的智力得到開發,思維更加靈活和敏捷,從而培育創造性思維。
㈧ 音樂教育對小學生身心發展有哪些好處
音樂教育能夠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情操是指高尚的情感體驗。音樂以美的音色節奏、和聲、旋律構成美的形象,所以能振奮 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音樂正是通過美的音響、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鳴、美化心靈,使人身心愉悅,它以曲動人,以情感人,其感染 力是巨大的。
音樂教育道德情操智力發展身心健康
1 音樂教育對學生道德情操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音樂教育能夠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情操是指高尚的情 感體驗。音樂以美的音色、節奏、和聲、旋律構成美的形象,所 以能振奮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音樂正是通過美的音響、 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鳴、美化心靈,使人身心愉悅,它 以曲動人,以情感人,其感染力是巨大的。
音樂是最具情感的藝術,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方面起著 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知何時起,有許多的學者、作曲 家把一些標準的行為規范,理想的道行為編成了童謠、譜 成了歌曲讓孩子和學生們傳唱,使學生的情感世界自然而然 的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 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 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 和理解,培養自身態度和價值觀,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裡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音 樂藝術所具有的強烈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動欣賞者的心靈, 陶冶著人們的情操,塑造人的理想和健康人格。
2 音樂教育對學生的智能發展有促進作用
音樂能開發人的智力,這是符合大腦機能活動科學規律 的。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左半球具有語言、 計算等功能,是比較繁忙的半球;右半球具有音樂、繪畫、空 間知覺等功能,是比較清閑的半球。人們一直把大腦的半 球視為優勢半球。《學習的革命》一書中形象地稱左右半球為 「學術性左腦」和「創造性右腦」。左右腦均衡發展,功能互補, 才是人腦發揮其最大潛能的要點。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傳統教 育模式造成學生左腦超負荷,右腦則呈睡眠態。音樂活動 的開展能夠使大腦建立更多、更復雜的神經聯系,因為熟悉 旋律,感知節奏等音樂活動都需要右腦的參與,而對音樂性 質及樂曲之間關系的理解中左腦則起著決定作用,尤其是音 樂技能訓練的工具大部分都是雙手協調活動促使左右半腦 的興奮和思維,從而促進全腦的開發。
音樂教育對兒童的智力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般的智能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維力和 分析判斷能力等。學習音樂需要記住各種音符、節奏等,這自 然會鍛練人的注意力、記憶力,而將無聲無色的樂符演變成 生動的旋律,不僅需要學生手腦等的配合,更需要對音樂作 品的理解和領悟直至對人生、精神和宇宙世界的認識和理 解,通過音樂教育,有利於培養人腦抽像思維能力,能促進 人的想像力,有助於啟迪、開發兒童的創造力。
3 音樂教育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
科學實踐證實,音樂有益於身心健康。當悅耳的音樂通 過人的聽覺傳人大腦皮層以後,美麗的旋律能刺激並興奮神 經系統,煥發人的精神,而隨著感情的變化,能使人產生高尚 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質,產生堅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促 使人身心和諧、情緒振奮、心情愉悅,同時起到加強血液循 環,增加內分泌,促進消化,解除疲憊的作用。馬克思曾說過: 「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 楚。」小學實施素質教育重視音樂教育,要通過多種形式,多 種途徑,多種音樂氛圍,開展多樣的音樂課外活動。如我校組 織的蹈、合唱興趣小組,通過舞蹈訓練,可以增強他們的體 質,促進學生的骨骼、肌肉、呼吸、神經系統和循環的生理機 能發育,加快身體新陳代謝,使他們的肌體不斷地生長發育, 隨著起伏的旋律,歡快的節奏,學生身心都得到愉悅和鍛煉。 另外,練習歌唱時,做平緩的胸腹深呼吸運動,能鍛煉肺活 量,對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是大合唱,美麗的歌 聲,使學生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不僅能培養學生一種團結協 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更能鍛煉學生有一個身心健康的體魄。
4 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
審美情趣是人的全部情趣的核心,音樂美能使人的多種 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它能培養人豐富的情感、積極勇敢的創 造力、把握事物本質的思維能力及大膽的聯想和想像力,它 使人們獲得趨向美好事物、排斥丑惡事物的心理定勢,培養 人們良好的性格品質,使人們逐步達到自覺地、自由地運用 美的規律去創造客觀事物,改造人自身,在真善美中達到高 度統一。
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它通過美的 音色、美的節奏、美的和聲、美的旋律構成美的藝術形象和對 音樂作品(健康向上的)的演唱、演奏、欣賞等教學活動,把學 生帶進一個真善美的藝術天地,使人們接受審美教育的熏 陶,激發其情感,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構 建和提高整體素質,是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機組 成部分,它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造就一代新人具有 重要作用
㈨ 音樂能帶給我們什麼
一首好歌代表一種思想,愛,和平,或者力量。
音樂,由簡簡單單的幾個音符組成,卻展現了它奇特多彩的個性,呈現出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當我悲傷的時候,它可以讓我快樂;當我開心的時候,它可以讓我更開心;當我幸福的時候,它可以讓我感動的流淚;當我孤獨的時候,它可以讓我感覺溫暖。
為了理解音樂,必須學點音樂基本知識,知道一些樂曲的背景,這是非常重要的。對音樂的欣賞應是一種追求美的行為,用你的意識去聽音樂是一種感受,以聽覺對音樂產生的刺激引發情緒的聽音樂,又是一種感受。
這種表情由粗到細、由淺到深、從低級到高級、從生活到藝術,展示著有限生命所升華出無限精神的超越自有的過程。
如純粹為了音樂美的純感覺方式,陶醉於音樂豐富情感的方式,投入到音樂的遐想中的方式,以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求刺激的方式,以及以音樂作品的結構、技巧和演奏手法為主的理性鑒賞的方式等。
聽音樂而不解其語言的音樂愛好者,只有感受,沒有了解。
好的音樂有益於身心健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提高勞動效率,培養健康心理,提高兒童的智商。鑒於每個人欣賞音樂的角度不同,喜愛的音樂類型也不同,所以欣賞音樂有不同的方式。
聆聽大型音樂作品時,最好輔以一些相關知識。經過若干時日的訓練,才能聽出不同演繹者對同一樂曲表現的差異,並能體會作曲家的情緒,那你已踏入音樂殿堂的大門了。
拓展資料:
經常聽歌的軟體有網路音樂、酷我音樂、網易雲等等。
網易雲音樂是一款由網易開發的音樂產品,是網易杭州研究院的成果 ,依託專業音樂人、DJ、好友推薦及社交功能,在線音樂服務主打歌單、社交、大牌推薦和音樂指紋,以歌單、DJ節目、社交、地理位置為核心要素,主打發現和分享。
該產品2013年4月23日正式發布,截止2017年04月,產品已經包括iPhone、Android、Web、PC、iPad、WP8、Mac、Win10UWP、Linux九大平台客戶端[3-5]。2015年1月16日,網易雲音樂榮膺網路中國好應用「年度優秀視覺設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