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淺談幼兒園如何有效的開展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在幼兒園張開音樂教學活動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體會音樂的魅力,進而建立整體的藝術修養。通過對音樂的啟蒙學習,可以調節小朋友們的情緒,給予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由於每個孩子的擁有不同的特點,為了提升音樂教育整體品質,如何盡可能的讓每一個孩子在音樂教學活動中都能夠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是我們面里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依據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開展音樂教學活動
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屬於啟蒙階段的音樂教育,教師應當依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多選取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內容,並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趣味性較強的活動中,因此,教師可以採用游戲活動的形式來開展音樂教學,使幼兒在音樂旋律的伴奏下,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游戲活動中學習音樂。同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擇恰當的音樂游戲活動,如小班的孩子剛接觸音樂,對音樂是什麼尚無概念,喜歡簡單明快的節奏和旋律,教師可以設計生動活潑的音樂游戲活動,如學習兒歌《走路》時,歌詞的內容為:「小白兔走路跳跳跳,小鴨子走路搖搖搖,小烏龜走路爬爬爬,小花貓走路靜悄悄。」教師可以讓幼兒邊唱邊模仿這幾種動物走路的方式,之後教師再出示其他動物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這些動物是怎麼走路的,並模仿出來。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其中,並主動發言和表演,在學會了兒歌的同時,也了解了一些生活常識。再如,教學中班兒歌《尾巴歌》時,歌詞為:什麼尾巴扁?什麼尾巴彎?什麼尾巴好像一把傘?鴨子尾巴扁,公雞尾巴彎,松鼠尾巴好像一把傘。什麼尾巴長?什麼尾巴短?什麼尾巴好像一把扇?猴子尾巴長,兔子尾巴短,孔雀尾巴好像一把扇。 教師可以通過猜謎語的游戲活動使幼兒了解不同動物的尾巴的形狀,使他們在歡樂的游戲活動中了解這首兒歌的結構,記憶音樂的旋律,並為接下來的兒歌創編活動做好准備。
二、精心選取音樂教材
開展有效的幼兒音樂教學,非常重要的一步是選准音樂教材,即音樂教材既要有教育意義,又要具有趣味性,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材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園的教材中雖然選入了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但是並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適合幼兒的認知,有的歌曲太陳舊,有的歌詞太復雜,有的歌曲內容與幼兒的生活沒有太大的聯系,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幼兒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那麼什麼樣的音樂教材是適合幼兒的呢?我認為,只要是內容健康且幼兒感興趣的,能為他們帶來愉快情感體驗的歌曲就是適合的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幼兒音樂教學的內容,除了課本上一些優秀經典的兒歌外,還可以加入一些幼兒熟悉的流行歌曲、影視劇插曲等,如《隱形的翅膀》《外婆的澎湖灣》等,這些歌曲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這些歌曲的旋律和歌詞進行適當的改編,變得更加朗朗上口、簡單易學,以便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了解幼兒學習的難點,如符點音、頓音、音的跨度,以及唱歌時的感情,並能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難點,所以幼兒教師應該有的放矢地為孩子們選擇歌曲,使他們成為「與時俱進」的人。
三、通過音樂欣賞活動提高幼兒的鑒賞能力
音樂欣賞是人根據樂曲旋律的發展,進行形象思維的一種心理過程,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幼兒尚不具備獨立欣賞的能力,他們必須有賴於歌詞的引導和教師的啟迪,才能完成整個欣賞過程。在音樂教學中,我通常情況下會通過以下方式來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作品,以此來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
(一)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幼兒了解音樂
幼兒對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較深刻的,在首次給幼兒欣賞音樂作品時,教師一定應盡量使他們對音樂產生一種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這個過程應能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想像活躍,情感上也有所觸動。例如,在欣賞歌曲《啄木鳥》時,我要求幼兒閉目聆聽音樂,並跟隨教師有感情的配樂講解,在腦中展現出一幕幕啄木鳥為果樹治病,以及果樹除蟲後枝繁葉茂的美麗畫面,使幼兒情不自禁地與音樂融為一體,更深地感受樂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
(二)通過動作演示更好地表現音樂
如在欣賞聖桑的《動物狂歡節》這組樂曲時,我先提出要求,讓孩子們只用動作,不許出聲,聽一至三遍音樂,之後我觀察他們的反應,結果,有的孩子很快用動作表現出了樂曲中個別動物的動作。我抓住時機,鼓勵幼兒隨著樂曲中動物角色的變換,發揮想像,大膽地自編動作,使幼兒在邊聽邊想邊做的過程中感知音樂,表現音樂。
(三)通過圖畫更好地展現音樂
例如,在欣賞《嘀哩、嘀哩》這首曲子時,在孩子們理解歌曲的基礎上,我鼓勵他們大膽想像,運用畫筆在紙上把關於春天的種種美妙景物展現出來,從而完成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總而言之,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最主要的途徑是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但是,我們教師不應該把對幼兒的音樂教育局限在課堂中,應當引入到課外,甚至要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在課堂之外的地方多為幼兒創設音樂學習的環境,為他們提供更多表現和鍛煉的機會,使他們在生活、學習、游戲、勞動中都有音樂的陪伴,進而使幼兒的身心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高。
Ⅱ 淺談音樂對幼兒的影響
如果你有點常識就應該知道「孟母三遷」,環境決定小孩的成長傾向,你要陶冶出他的高尚情操你就給他聽一些交響,要是想他狂野就聽搖滾,要是你要他感情豐富就給他聽陳奕迅!
Ⅲ 淺談音樂教育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性的論文引言怎麼寫
舞蹈,在幼兒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增強幼兒的節奏感,提高辨別音樂性質的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想像力、創造力,促進幼兒動作的協調性,使幼兒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我國少兒舞蹈藝術教育,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已成為不可缺少的教育門類,怎樣才能把幼兒舞蹈做好,是每個幼教工作者應該深思熟慮的問題。.一幼兒舞蹈的特點兒童舞蹈的動作應形象、直觀,不能追求難度。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弱,在表達自己的意願時,往往需要藉助於自然的形體或肢體動作。他(她)們喜歡手舞足蹈,動作稜角突出,同時,受身體比例的限制,動作短促,節奏快,為了讓幼兒對舞蹈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留意、細心地觀察,去捕捉兒童動作的造型並進行提煉,逐步豐富幼兒的舞蹈語匯。二、幼兒舞蹈的編排1、選材的針對性。選材內容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才能被幼兒所理解,舞蹈動作要簡明,活潑,形象。這樣才能激發兒童學習舞蹈的興趣。可以在教幼兒舞蹈時,首先將舞蹈內容以故事敘述給幼兒聽,便於幼兒理解舞蹈的內容並增添興趣,促使幼兒在跳舞時能創造性地表達各種舞蹈姿勢。告訴幼兒自己在舞蹈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樣才能在舞台上生情並茂。幼兒喜歡游戲,喜歡角色互動,很多舞蹈會選擇有矛盾沖突的舞台形象讓幼兒來扮演,比如《貓鼠之夜》還有一些表現當代社會特點的舞蹈,能夠發人深省的選材,比如近年的留守兒童的社會問題,作品《遠方的爸爸媽媽》就表現了這樣的形態。如果選擇這樣的內容,就要讓幼兒首先去感受留守兒童的生活與內心。爸爸媽媽不在身邊,那種思念與期待。另外,就是與時事相關的題材,例如2008年的512大地震,在09年的小荷風采比賽中,作品《四年二班》表現得就是那樣一個觸目驚心的畫面。這樣的題材與時事緊密相連,能夠瞬間抓住觀眾的注意,但相對只能有短期效應,一般不能夠重復使用。相對空間比較小。最後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表現家鄉的風情,這樣的題材,例如曹爾瑞多年前憑借河南特色,嗩吶和鼓,創編舞蹈《妞妞的嗩吶娃娃的鼓》一舉走進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例如部隊幼兒園這樣的選材發揮空間比較大,而且創作出來會比較有特色。2、舞蹈動作的創編。幼兒身材嬌小,胳膊腿都短,即使你讓他再怎樣伸展,也達不到成人的效果,選擇孩子的動作,首先要貼近生活,要具體形象,可以速度快,幅度大,但是一定要「看著像」,要「好玩兒」。選擇幼兒的動作,需要一個主題動作貫穿,讓觀眾看過之後能記住,或者有印象這就成功一大半了。3、舞蹈的基訓。(節奏基本功感情)舞台上幾分鍾的光鮮,我們都明白那是台下成年累月的積累,培訓幼兒更需要踏踏實實,不能馬虎。首先就是幼兒的節奏訓練,如果一個孩子對音樂沒有感知能力,沒有節奏感,就是老和別人踏不到一個點兒上,這樣的孩子寧願勸告家長給孩子換個專業吧。不然孩子難受,老師也難受,將來觀眾看著更難受。這樣說的意思就是說,音樂是舞蹈的靈魂,節奏是音樂的骨骼,所以節奏感對舞蹈來講至關重要,而有的孩子的節奏感與生俱來,有的是需要後天不斷培養的。咱們教孩子跳舞,最起碼的就是要培養孩子明確的節奏感。例如作品《迷彩兵娃》就是以幼兒能夠將音樂的節奏融合進每一個動作贏得觀眾的掌聲。之後就是基本功訓練,對幼兒的基本功訓練,多採用於地功,也就是在地面上練功,壓跨,壓前腿,旁腿,抬腿,踢腿,包括跪撐腰,跪下腰,拱腰等等,都可以利用地面的平坦來促進幼兒的軟開度,成人不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外力,例如搬腿,拉腰之類高強度的訓練,對於幼兒都不可取。其實孩子學習舞蹈,重點是對情商,對美,對身體協調性這些方面的培養,舞蹈基本功只是一種基礎,對於軟開度一定要隨著幼兒年齡的增加慢慢加強。孩子如果准備進舞蹈專科學校,依舊還是從壓腿開始學,俗話教「正范兒」,而考舞蹈學校時候,考官看的是孩子的模仿能力,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肢體的協調能力和模仿能力。主要是看孩子跳舞的時候有沒有「感情」。談到「感情」,其實就是表情,這是不同的孩子情商也各具高低的體現,對作品對角色對音樂理解的越透,表現能力就會越容易到位,從小就要教育孩子跳舞時候「要有感情」,不能只注重動作,不提醒孩子的表情,這樣出來的作品無疑是缺少靈魂,宛如行屍走肉。例如作品《遠方的爸爸媽媽》這樣的作品就是極需要在感情方面下功夫的。三、舞蹈對幼兒一生的影響舞蹈作為表現性藝術,有著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魅力;同時舞蹈也是一切藝術的本源,是對兒童的身心進行美的培育和熏陶。通過與音樂、語言、戲劇表演等多種形式的結合,並寓教於樂,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素質教育觀念的普及,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幼兒藝術方面的早期培養,幼兒舞蹈在幼兒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這些都需要我們幼教工作者不斷的探究,實踐與努力。
Ⅳ 談談如何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滲透民族音樂
一、多聽,如午餐時,課間10鍾都可以定期播放優秀民族音樂 二、多唱,重視幼兒園音樂課程多唱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優秀民族歌曲
Ⅳ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
音樂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孩子良好審美情趣的基礎。音樂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而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能使其體驗感受節奏在音樂藝術中的情緒,感受到節奏的美,並能准確地再現節奏的能力。但是幼兒因其年齡特點,大腦及身體動作的節律對音樂節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協調,所以節奏感較差。
工具/原料
培養幼兒音樂節奏感
方法/步驟
一、音樂節奏感培養的意義
有人說,幼兒園里沒有真正的學習內容,培養幼兒興趣是第一要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幼兒對某一項活動毫無興趣可言,那麼幼兒很難掌握這方面的能力。還可以尋找日常生活中的節奏,以激發幼兒對節奏的興趣。節奏的概念比較抽象,幼兒難於理解,但幼兒對節奏卻是敏感的,節奏就存在於我們的周圍生活中,因而要讓幼兒理解節奏,對節奏感興趣,必須從現實生活入手,挖掘節奏,尋找節奏。如下雨的嘩啦聲,貓、狗的叫聲、打鼓聲、馬蹄聲,走路的篤聲,拍球的咚咚聲等。在活動中,我告訴幼兒,這些有規律的聲音叫做節奏,並讓幼兒自己去尋找節奏,幼兒對此非常感興趣,很快就舉出各種各樣的節奏:火車的隆隆聲,啪啪的打槍聲,鬧鍾滴答聲等,每當幼兒發現一種新的有節奏的聲音,就感到特別興奮,常會自豪的說:這是我聽出來的。由此,主動地到周圍生活中去尋找各種節奏的興趣更濃了。我將這些聲音組成各種不同的節奏型,用拍手和敲擊物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幼兒反復傾聽,感受和理解,使他們形成節奏意識。雖然幼兒本身對「節奏」並不理解,但是他們已能在模仿中感受並理解節奏,對節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為進一步培養節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音樂節奏感培養的基礎——聽覺
音樂是聽覺藝術,各種音樂活動都離不開聽覺,因此,音樂聽覺能力是形成各種音樂能力的前提條件和基礎。許多音樂能力都是來自聽覺的,如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記憶能力、音樂領悟能力、音樂審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賞能力、音樂表達能力以及節奏感等都與聽覺有著必然的聯系,所以要學會用聽的方法探索節奏的能力,幼兒有了這種能力就能主動積極地學習。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中到處都充滿各種奇妙的聲音:清脆的鳥叫聲;此起彼伏的汽車喇叭聲;悠揚的鍾聲等。讓幼兒仔細聆聽這些聲音不僅能給幼兒一種美的享受和體驗,更重要的是幼兒學會了傾聽,然後將這些聲音用音樂來代替,讓幼兒聽著音樂自由做各種動作,親自感受各種各樣的節奏,慢慢地幼兒就會發現這些聲音在不停的變化,又有一定的規律性,從中體驗了快樂,從而對節奏有更細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音樂節奏感培養的方法——身體動作
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也就是幼兒在有音樂或無音樂伴奏的情況下,把自己對節奏的感受和理解用優美的動作表現出來。動作由幼兒根據自己對音樂的體會自己表演,比較自由、靈活,而不是由教師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師必須加以引導、啟發,循序漸進地幫助幼兒用他們自己的動作表現節奏。
如在訓練| x x x x | x x xx x | 節奏型時,開始時我讓幼兒隨意用自己身體的任何部位來打節奏,只要卡准節拍就行,漸漸的我要求幼兒四分音符用手拍,八分音符用腳來代替,並將此節奏型變成各種形式讓幼兒進行訓練,如:| x x x x | xx x x x || ; | x x x x | x xx x x || ; x x x x | xx x x x ||等等。 孩子們的興趣都很高漲,很多幼兒都能看著節奏譜,手腳並用打出旋律,除此以外我還在活動設計時,注意活動方法的多樣性,讓幼兒的嘴巴、身體及思維都動起來,以保證激發和維持孩子的學習熱情。讓幼兒的身體動起來,可以請幼兒為歌曲編創動作,或在游戲中歌唱,或用身體動作為歌曲伴奏。那些歌詞具體形象、動作性強或敘事風格的歌曲,都可以巧妙地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從而為歌曲創編動作。例如歌曲《小鴨子》、《鞋子嗒嗒響》等。有的歌曲游戲性強,可以讓幼兒邊玩邊唱,例如,歌曲《小雞小雞在那裡》、《吹泡泡》等,老師和幼兒一起捉迷藏,圍成圓圈吹泡泡,邊玩邊唱,多麼快樂呀!用身體為歌曲伴奏,即引導孩子用拍手、拍腿等身體動作拍出節奏,或在前奏間奏處填充,或突出樂句重音。例如歌曲《三輪車》,在間奏處或2、4、8小節加上拍手、跺腳。或者聲音伴奏:叮鈴、叮鈴,哈哈、哈哈,或者重復句末詞語「跑得快」、「老太太」、「真奇怪」,以使演唱更加詼諧有趣,讓小朋友在笑聲中歌唱。在即興創編表演過程中,幼兒體驗到創造和成功的樂趣,獲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四、培養幼兒節奏感應把節奏融於歌曲中
在歌唱活動中,歌唱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總的說來可分為八種:獨唱、齊唱、領唱與齊唱、接唱、對唱、輪唱、合唱、表演唱等。怎樣把節奏和歌唱融為一體呢?唱歌是人們表達情感
Ⅵ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目標應該包括哪幾個方面
1.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目標 (1)培養幼兒參與歌唱活動、韻律活動、欣賞活動等幼兒園各種音樂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2)學會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技能。 (3)能夠用聲音、節奏、動作、樂器等手段去創造性地表現音樂,有一定的表現力。 2.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主要包括音樂欣賞活動、歌唱活動、打擊樂演奏活動和韻律活動四個方面。具體而言,音樂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學習理解音樂,包括音樂的形式和內容、思想、情感。 (2)學習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3)學習理解歌曲的歌詞、內容、曲調,學唱歌曲。 (4)學習仿編歌曲。 (5)學習關於各種樂器的知識。 (6)學習使用樂器表現音樂。 3.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方法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方法靈活而豐富多樣,其中情境創設、示範模仿、講解、多感官與(語言、動作等),都是音樂學科本身的特點以及幼兒感知、理解音樂的特點所決定的。 (1)情境創設法。 情境創設法是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樂內容思想情感而採用的創設相關情境的方法。常用故事、美工、多媒體等手段。比如在「小樹葉」的歌唱活動中,利用美工創設秋天樹葉飄落的情境。 (2)示範模仿法。 示範模方法是為了幫助幼兒學習歌唱、韻律多種或樂器知識和演奏,採用教師示範幼兒模仿的教學方法。這也是音樂教育常用的、基本的教學方法。 (3)節奏朗誦法。 節奏朗誦法是在學習曲調之前用有節奏的朗誦歌詞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掌握歌曲節奏的方法。 (4)直觀提示法。 使用圖片、動作等多種直觀手段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學唱歌曲的教學方法。 (5)聯想仿創法。 聯想仿創法是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歌曲、情境,通過聯想、想像,富於創造性地表現和創造音樂的方法。比如聽音樂想像故事、聽音樂編動作、聽音樂畫圖畫、跟隨音樂演奏樂器、創編新動作、新歌詞。
Ⅶ 如何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開展節奏教學
一、日常生活中尋找節奏,激發幼兒對音樂節奏的興趣 讓幼兒感受不同長短和強弱的音,可以這樣做:1、模仿動物的叫聲:小雞 |嘰嘰 |嘰- |;小貓 |喵— |喵— |;青蛙 |呱呱呱呱 呱 |„..2、自然界的聲音:下雨了, |淅瀝瀝— |;刮風了, |呼啦呼啦;3、交通工具;火車,嗚— |嗚— |;汽車,嘀嘀嘀嘀等等。通過老師的引導,孩子們會找到身邊各種各樣的聲音,比如,老人,年輕人和小孩走路的腳步,故事《三隻羊》里大羊、中羊、小羊上山的腳步聲,通過模仿,幼兒極易對節奏產生興趣。 二、引導幼兒用耳傾聽 音樂是聽覺藝術,幼兒的音樂節奏能力與他們的聽覺發展有密切的聯系。活動中,一定要引導幼兒傾聽節奏,發現節奏。如:媽媽切菜時的「噠噠」聲;走路時的「踏踏」聲;在幼兒感知聲音節奏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聽辨節奏。如在學習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樂曲時,讓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拍手,一邊拍手一邊唱,一邊跺腳一邊唱。 三、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 在教學中,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一首樂曲,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用動作表演出來,然後通過動作鞏固節奏,在課堂上,啟發幼兒用拍手,拍頭、跺腳、捻指等動作表現節奏。身體的大肌肉運動是感知音樂節奏的最重要媒介。伴隨樂曲或歌曲的身體動作按其難易程度可分為以下幾種。 1.自由節奏。這種活動一般適合於小班上半學期,指讓幼兒自由的用自己感到最舒服的節奏來表現動作,這種動作和節奏沒有規律,沒有限制。可以拍手、拍肩,跺腳;一拍拍一下、還可以一拍拍兩下或三四下,只要身體的某個部分在動,就和節奏有關系,這就是自由節奏。 2.均勻節奏。這種活動一般只適合小班或中班。指按照樂曲的拍號,要求幼兒一拍一次或兩拍一次用動作均勻的打出節奏。這種節奏沒有變化,始終如一。 樂曲或歌曲編排的節奏。這種節奏比前兩種稍復雜些,適合中班下半學期和大班幼兒。相比較而言,這種節奏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更具有趣味性。比如《小毛驢》「我有 一隻 小毛 驢我 從來 也不 騎 |、,„„」通過身體動作一拍一次的「跺腳、拍腿、拍手、捻指」幼兒很容易記住歌詞,並掌握四四拍節奏;比如《柳樹姑娘》通過一拍一次地拍腿、拍手、拍手讓幼兒感受三四拍子的強弱和旋律的優美。 3.雙聲部節奏。就是兩個聲部同時進行的節奏。這種節奏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如一個聲部拍曲調的節奏,另一個聲部均勻的一拍一次的打拍子,即頑固節奏。獨立完成是一個人同時完成兩個聲部的動作,即又拍手又跺腳。合作完成是指一部分幼兒做拍手聲部,一部分幼兒做跺腳聲部,兩個聲部同時完成。 4.用打擊樂器拍打節奏。這是幼兒最喜歡的拍打節奏的方式。適合大班幼兒演奏。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三角鐵、碰鈴、沙錘、圓舞板、鈴鼓等等,將幼兒分組藉助節奏圖譜來完成節奏練習。比如一個蘋果表示一拍,半個蘋果表示半拍,幼兒一次就能記住,而且不會忘。節奏樂《木瓜恰恰恰》,用蘿卜—圓舞板,西瓜—三角鐵,西紅柿—碰鈴,一籃水果—齊奏,這種圖形譜具體形象,易於理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演奏中,一方面,幼兒需要探索何種樂器演奏時發出的聲音與圖形譜相匹配,另一方面,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將演奏效果相似的樂器進行了歸類。如碰鈴、大鼓、鈸演奏時都有拖音,圓舞板、木魚、演奏時聲音很乾脆等。可見,圖形譜的利用可以自然降低教師對幼兒學習的干預程度,同時也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創編節奏。幼兒掌握了一些節奏後,可以引導幼兒來創編節奏,這時就需要老師提供一些必要的道具來啟發幼兒,也可以藉助身體動作來完成,一些簡單的圖形符號也可以幫助幼兒完成創編。如節奏樂《鮮花開》我就為幼兒提供各種各樣的花,讓幼兒進行創編節奏,幼兒可以按花朵的大小來編節奏,按花的位置高低來編節奏,按花的顏色來編節奏,按花辨的多少來編節奏。所以同樣是一朵花,按其不同,有的把它當作四分音符,有的把它當作八分音符符,信號各異,百花齊放,幼兒積極主動地創編出了自己喜歡的節奏。 音樂是一門藝術。學前期的節奏教學,不但使幼兒的音樂節奏感,音樂表現力大幅度提高,也使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發展。節奏是一種最有力的音樂快樂的源泉,我們在生活中可能多少都有過這種感受與體驗,走步時忽然聽見了輕快的音樂聲,自己的步履也隨之變得矯健起來,當圍著圓圈集體跳舞時,會因動作的一致,合拍的感到集體的力量與歡樂,這正是因為人們的動作是在有節奏的音樂聲中進行的,動作與音樂的節拍同步了。由此可見,節奏能力的提高,不斷能培養幼兒表現美,感受美的能力,更有助於促使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
Ⅷ 為什麼說節奏活動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
節奏是孩子理解音樂的基礎,如果連點都打不出,還怎麼聽音樂啊,我家寶寶節奏感很好,雖然她還很小,只有3歲,我現在給她報了一個音樂集體課,課上就有一個環節是節奏練習,小孩現在一上課就跟老師敲敲打打的,可興奮了,因為幼兒園沒有開相應的課程,我們只能在外面加課,還好這個課比我預期要好很多,如果有和我一樣情況的家長可以去www.nysbj.com紐約音樂學校去看看,我覺得他們還是挺專業的:)
Ⅸ 淺談小班音樂課教學怎樣滲透游戲情境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過一句名言:「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我愛音樂、孩子們更愛音樂,他們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悅的心情。幼兒時期的音樂活動對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不僅在上課時進行,也可以在幼兒進園後的日常生活中進行,使幼兒經常生活在音樂環境之中,如在幼兒進餐、活動前,入廁後,以及游戲時間等,都可以根據時間的長短配以不同的活動。這樣的安排,給我帶來了以下好處:(1)在新出的《綱要》中提倡我們在安排一日活動時減少隱形的浪費,生活環節中安排音樂活動可以減少幼兒的等待時間。(2)有利於各個活動環節過渡緊湊,避免教師過多的說教。(3)能豐富幼兒的音樂經驗。那麼,如何在一日生活環節中安排幼兒的音樂活動呢?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些我的做法:
(一)選一些優美的樂曲給幼兒欣賞如果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我會先選出一些曲子,然後根據樂曲的音樂形象用編故事的形式講給幼兒聽,使幼兒了解樂曲表達的意思,當音樂響起時,幼兒來創編各種動作。如在欣賞聖桑的《動物狂歡節》這組樂曲時,我先提出要求,讓孩子們只用動作,不許出聲,聽一至三遍音樂,並觀察孩子們的反應,他們的第一個反應是動作,如拍手、點頭,搖身體等,有的孩子還能很快用動作表現出樂曲中個別動物的動作。因此,我抓住時機,鼓勵幼兒隨著樂曲中動物角色的變換,發揮想像,大膽地自編動作,使幼兒在邊聽邊想邊做的過程中感知音樂,表現音樂。就這樣,發揮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之後再提高幼兒的欣賞層次,讓他們思考,並用語言表達出來。嘗試讓幼兒聽著音樂編一個故事,這樣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又會提高一個層次。又如,《趕花會》,我根據樂曲內容改為《小鴨看花》的故事,幼兒邊聽音樂,邊創編出:小鴨走、小鴨游,及各種姿態美麗的花。幼兒對於這個活動興趣很高,通過欣賞樂曲及創編動作,提高了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及表現力。幼兒對於這個活動興趣很高,通過欣賞樂曲及創編動作,提高了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及表現力。
另外,還可以欣賞音樂與活動同步進行。如在幼兒進餐時,給幼兒放一些曲子讓幼兒欣賞,如《天鵝》、《蝴蝶》等,有助於幼兒愉快進餐的同時,對於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也很有幫助。
(二)拍打一些節奏,提高幼兒的樂感1、拍打生活中的節奏,使音樂生活化。我在這方面借鑒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教學思想,將節奏放在首位,利用身體做打擊樂器(如拍手,跺腳,拍膝蓋等)。結合語言,藉助這些形體動作來進行練習,激發幼兒的興趣。
如 下 雨 了 :║ 來 請坐請坐 :║X X X -X- X X X X幼兒先反復朗誦,感受節奏的長短,然後再拍打節奏。
2、拍打一些幼兒熟悉的歌詞節奏。如:拍打歌曲《走路》中的歌詞節奏:
小兔走路 跳 跳跳X X· | X X· | X- | X- | X- |小鴨 子 走路 搖搖 搖X X X | X X· | X- | X- | X- |由於這些歌詞幼兒很熟悉,節奏拍打起來也比較容易。
3、幼兒自己創編一些節奏型。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將兒歌,童謠等編成具有一定的節奏進行教授,從而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有創編節奏的慾望。幼兒一開始創編時,往往節奏型很混亂,不大成型,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後,幼兒可以創編出一些簡單的節奏。這樣,教師一方面及時了解了幼兒掌握節奏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幼兒創編的能力。
(三)用游戲的形式教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學習舞蹈動作不能都在音樂課中進行,這里教師可以利用入廁後、活動前及戶外活動的短短的時間,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手部動作和基本舞步,豐富幼兒的舞蹈語匯。教師也可以用做游戲"跟我學"的方法,請幼兒自己創編動作,別的幼兒向他學習,發展幼兒的創編能力。這個活動幼兒也十分感興趣,常常創編出意想不到的動作,幼兒在邊玩邊學中得以發展。如帶幼兒到戶外散步時,教他們一些有。關美麗大自然的小舞蹈,《可愛的太陽》、《樹葉飄飄》、《風吹大地》等。又如在進行勞動以後,教他們《洗手帕》、《摘果子》等。這些舞蹈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以及周圍熟悉的環境,因此他們很容易理解接受。經常利用短小、生動形象、動作性強的舞蹈來吸引幼兒的興趣,不僅使他們感到親切可信,易學易記易模仿,而且也能為他們今後創作舞蹈動作打下基礎。
Ⅹ 如何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開展節奏教學
音樂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園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孩子們萌發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通過音樂學習,能夠調節幼兒的情緒,給予他們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帶給他們美的享受,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但是,幼兒教師如何根據孩子們的特點,有效地開展音樂教學活動,使幼兒在理解音樂作品的同時感受到到音樂的魅力,進入到優美的意境中,是我們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將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在本文中談一談如何有效開展幼兒音樂教學活動。
一、依據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開展音樂教學活動
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屬於啟蒙階段的音樂教育,教師應當依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多選取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內容,並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趣味性較強的活動中,因此,教師可以採用游戲活動的形式來開展音樂教學,使幼兒在音樂旋律的伴奏下,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游戲活動中學習音樂。同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擇恰當的音樂游戲活動,如小班的孩子剛接觸音樂,對音樂是什麼尚無概念,喜歡簡單明快的節奏和旋律,教師可以設計生動活潑的音樂游戲活動,如學習兒歌《走路》時,歌詞的內容為:「小白兔走路跳跳跳,小鴨子走路搖搖搖,小烏龜走路爬爬爬,小花貓走路靜悄悄。」教師可以讓幼兒邊唱邊模仿這幾種動物走路的方式,之後教師再出示其他動物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這些動物是怎麼走路的,並模仿出來。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其中,並主動發言和表演,在學會了兒歌的同時,也了解了一些生活常識。再如,教學中班兒歌《尾巴歌》時,歌詞為:什麼尾巴扁?什麼尾巴彎?什麼尾巴好像一把傘?鴨子尾巴扁,公雞尾巴彎,松鼠尾巴好像一把傘。什麼尾巴長?什麼尾巴短?什麼尾巴好像一把扇?猴子尾巴長,兔子尾巴短,孔雀尾巴好像一把扇。 教師可以通過猜謎語的游戲活動使幼兒了解不同動物的尾巴的形狀,使他們在歡樂的游戲活動中了解這首兒歌的結構,記憶音樂的旋律,並為接下來的兒歌創編活動做好准備。
二、精心選取音樂教材
開展有效的幼兒音樂教學,非常重要的一步是選准音樂教材,即音樂教材既要有教育意義,又要具有趣味性,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材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園的教材中雖然選入了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但是並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適合幼兒的認知,有的歌曲太陳舊,有的歌詞太復雜,有的歌曲內容與幼兒的生活沒有太大的聯系,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幼兒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那麼什麼樣的音樂教材是適合幼兒的呢?我認為,只要是內容健康且幼兒感興趣的,能為他們帶來愉快情感體驗的歌曲就是適合的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幼兒音樂教學的內容,除了課本上一些優秀經典的兒歌外,還可以加入一些幼兒熟悉的流行歌曲、影視劇插曲等,如《隱形的翅膀》《外婆的澎湖灣》等,這些歌曲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這些歌曲的旋律和歌詞進行適當的改編,變得更加朗朗上口、簡單易學,以便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了解幼兒學習的難點,如符點音、頓音、音的跨度,以及唱歌時的感情,並能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難點,所以幼兒教師應該有的放矢地為孩子們選擇歌曲,使他們成為「與時俱進」的人。
三、通過音樂欣賞活動提高幼兒的鑒賞能力
音樂欣賞是人根據樂曲旋律的發展,進行形象思維的一種心理過程,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幼兒尚不具備獨立欣賞的能力,他們必須有賴於歌詞的引導和教師的啟迪,才能完成整個欣賞過程。在音樂教學中,我通常情況下會通過以下方式來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作品,以此來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