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問幼兒園音樂教育論文:如何在歌唱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表現能力
歌唱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在音樂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歌唱也是表現情意的好工具,但在教學中我們有時會發現,有些幼兒唱起歌來卻只是一種機械性的背唱,聽起來總覺得乾巴巴的,沒有感情色彩。有些歌曲孩子們在開始學唱時還有點樣子,可等一段時間再去聽他們唱時,一首優美的歌曲就面目全非了。如何培養幼兒對歌曲的表達力呢?在實踐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體會: 一、創設意境,理解歌詞。 在實踐中我體會到,幼兒不能到位地演唱歌曲,跟他們對歌詞的理解非常重要。所以,我覺得可以從歌詞下手。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能力,此時若採用傳統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於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我通常把歌詞變化為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作為教授新歌的導語,或者以故事情節貫穿整堂課,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如在教授《小籬笆》這首歌時,我先繪聲繪色地講述:「春天來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啊!瞧!有誰在迎接春天的到來?聽!是誰在為春天歌唱?美麗花兒、嫩綠的草兒、漂亮的小籬笆」。或者將歌曲融入故事情節當中,如戲歌《蟈蟈和蛐蛐》,我就是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將歌曲通過角色對話演唱出來的。這樣,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唱起來積極性就會非常高。 二、范唱感染,激發慾望。 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達的不同內容和情感,他們或高亢、或低沉、或歡快、或抒情,如何讓幼兒感知這一切呢?這時就需要教師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風格特點進行有感情的范唱。例如在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的范唱中,我通過豐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讓孩子們體會天色暗了,星星亮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趕著心愛的羊群回家的美麗畫面------這樣,使孩子們對歌曲有了一個較完整的藝術形象,從而激發了幼兒學唱歌曲、急於表達的慾望。 三、模仿演唱,提高能力。 唱,是一項重要的音樂實踐活動,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達方式,通過唱可以使幼兒在音準、吐字、唱詞、節奏等方面得到訓練和提高。由於大班孩子不能獨立處理關於音準的高低、節奏的快慢等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能採用模仿演唱的方法來學唱歌曲。在教學中,我多用錄音帶。在幼兒初步了解歌曲的基礎上,通過三個步驟來幫助幼兒進行模唱:第一步,要求幼兒耳聽錄音,心裡默唱;第二步,要求幼兒隨錄音進行輕聲哼唱;第三步,要求幼兒模仿錄音,反復進行齊唱練習,直至幼兒能夠基本跟上錄音的速度為止。 四、教師引導,激發情感。 幼兒演唱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語、過渡語非常重要,因此,教師應採用優美動聽的語言,喚起幼兒的情感。 如歌曲《媽媽的眼睛》的引導語:美麗的天空,不知疲倦的小星星眨著眼睛,美麗的天空、光亮的小星星讓我們想起了什麼?(媽媽的眼睛)。過渡語;你們的歌聲把天空打扮得更美麗,聽了你們的歌,老師越來越感動,感到了你們愛媽媽的心,是啊,媽媽給了我們生命,媽媽哺育我們長大,媽媽是最偉大的,讓我們用歌聲來擁抱媽媽吧! 有這么多充滿深情的話語的渲染,孩子演唱時會更加地投入。 五、輔助律動,融入情感。 律動,是一種根據歌曲的內容創設動作,隨著旋律的發展進行表演的一種藝術形式。由於孩子們好動,尤其喜歡隨著音樂的節拍動,而律動正好符合他們這一年齡特點,因此也就成為他們唱好每一首歌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在孩子們初步學唱歌曲後,如果能引導幼兒用動作加以表現,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這個活動中,在幼兒學唱歌曲後,我就引導幼兒通過梳頭、穿衣服、系鞋帶、疊被子等一系列動作的編配,使幼兒在邊唱邊做的過程中,理解性地記憶歌詞,並能把疼愛媽媽的感情付注於演唱當中。 總之,對於大班孩子來講,教師只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發展規律,利用多種形式,突出一個「活」字來進行音樂教學中的歌唱活動,才能激發他們對歌唱活動的興趣。孩子們通過這樣一種科學的音樂教育,不僅學到能一些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像力和表現力,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質,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其智力的開發。
『貳』 如何提高大班幼兒對音樂的表現能力
幼兒音樂教育是對幼兒進行的音樂啟蒙教育。《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總的培養目標,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潑的成長,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由於幼兒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所以應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充滿美感的音樂意境,建立師生間的一種默契,啟迪幼兒的思維,運用具體形象的教具,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培養和發展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幼兒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在積極的情緒體驗中豐富情感,提高對音樂的表現能力。具體我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的: 一、拉近距離,建立默契,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主要是看教師與幼兒之間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在雙方之間架起相互溝通的橋梁。如要保證橋梁的正常溝通,讓幼兒能積極地、主動地接受教師的活動內容,我認為關鍵是教師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離,「以童心喚童趣」。大班的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我在活動中就常常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以此來縮短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久而久之,孩子們很自然地就對我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喜歡和我交流,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同時,他們就會把對我的這種感情遷移到對我的音樂教學活動中,逐漸對音樂產生興趣,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 在與孩子們拉近了距離後,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默契也至關重要。在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幼兒,平等地對待每個孩子,讓幼兒在師生互動中輕松愉快,主動積極地學習,並善於捕捉幼兒發現,創造的苗子,及時給予鼓勵。 在日常活動中,我經常讓孩子聽不同的樂曲,發揮自己的想像並即興用動作表現。在我的鼓勵下,孩子們想像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在聽了歌曲《小燕子》後,開始大多數幼兒只會表現小燕子捉蟲子,飛來飛去的動作,我又用語言啟發孩子,「小燕子,還會找哪些朋友?」在我的啟發下,在孩子們相互的影響下,每個幼兒都投入到了自己的嘗試活動中,表現小燕子的內容就更豐富了:有的在表現小燕子跟白雲姐姐跳舞,有的孩子表現燕子媽媽用蟲子喂養小燕子寶寶,有的表現一群小燕子在快樂地游戲……我以鼓勵和肯定孩子們的每一個動作。孩子們都會熱情洋溢地邊跳邊向我介紹他們的動作。我則會想出各種辦法來贊許他們。 師生之間建立起這種平等、互動的情感關系後,就能達到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熱愛,教師才會在教學活動中注意傾聽幼兒的願望,並滿足他們的要示,讓每個幼兒有充分表現和樂意表現自我的機會,使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二、創設意境,啟迪思維,提高歌曲表達力。 黑格爾說過:「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使幼兒處在形象活潑的音樂氛圍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樂熏陶,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根據教學需要,創設適於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幼兒通過動腦、動口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把幼兒帶入情境之中。幼兒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創設形象逼真的情境,採用直觀具體的教具,能使內容更充實、更形象、更生動、更具有吸引力,從而給幼兒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為積極、主動地學習創造條件。 例如:如在學習歌曲《春天》前,我先帶著幼兒走出教室,引導在園內觀察春天景色,並引導幼兒說說春天周圍環境的變化,春天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孩子們在看看、聽聽、說說中調動了視覺與感知覺,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有的孩子情不自禁地在草坪上跳起了舞,還有的孩子學著柳樹姑娘的樣子隨風擺動。他們有的說:「迎春花開了,好像一個個小喇叭!」有的說:「許多小動物也出來了!」有的說:「春天來了,太陽變得很暖和。」還有的說:「小河裡的小蝌蚪在游來游去!」孩子們有了這一系列的情感體驗,到了學唱歌曲時,就有了豐富的實際感受,孩子就能用表情和動作來確切地表現歌曲了。 三、利用教具,培養興趣,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興趣是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動幼兒去探索知識並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是人對學習的一種積極認識傾向和情緒狀態。幼兒用意識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較差,學習積極性直接受興趣支配,因此應把激發幼兒的興趣放在首要位置,在激發興趣的基礎上,讓幼兒學習最基本的技能技巧。幼兒年齡小,思維能力弱,但感性認識相對較強,生動、鮮艷的教具格外被孩子們所喜愛。因此,在教學中,運用與內容有內在聯系的直觀教具,既形象直觀,給孩子留下清晰的表象,為感知、理解知識創造條件,又可激發孩子學習的濃厚興趣,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想像力。 如:利用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歌聲去看、去聽,充分調動孩子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讓孩子充分發揮想像力,擴大音樂視野。教師隨時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善於摸索、分析心理,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音樂氛圍,引導孩子抓住音樂特點,「讀」懂音樂,感受音樂。 如在欣賞《獅王進行曲》時,我首先讓幼兒邊看圖邊聽音樂,視聽結合感知音樂形象,接著,我請幼兒討論音樂里有些誰,孩子們聽聽猜猜,說出了音樂里有一個很兇猛的動物,有的說是老虎,有的說是獅子,有的小朋友聽出了吹號的聲音,於是,我就以音樂為背景,編了一個「猴子報到→獅王來了→吹號歡迎→獅王觀看小動物表演→獅王大吼」的故事,然後,我就引導幼兒用手腳等器官表現音樂描述的內容,讓幼兒以運動覺感知音樂意境。孩子們自發地分成了三組,有的表演獅王,有的做吹號的小動物,有的做表演節目的小動物,我也參與到了游戲中,表演報告「獅王駕到」的小猴子。-我和孩子們盡情地表演著,連平時很少喜歡表演的孩子也積極投入到了活動中。在這里,我利用生動有趣的圖譜,動聽的音樂,抓住了一系列的契機,從而使幼兒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感知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即提高了孩子們音樂欣賞的能力,又發展了其他能力。 四、精選教法,快樂學習,提高音樂教學實效。 幼兒如同一株花苗,要澆之以愛,灌之以鼓勵,她才能綻放美艷的花蕾。因此,教師應該優化教學方法,應有意營造一種非常寬松、活潑、自由的氛圍,以民主的態度,商量的口吻,指導孩子進行音樂活動。放手給孩子一個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為他們營造一個「自由王國」,使孩子的思維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活躍狀態。這樣,就可以充分激發孩子的主體意識,使他們學得主動、學得開心。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就在於激勵幼兒。激勵是音樂活動中的一個秘訣。教師必須抓住幼兒學習狀態最好的時機,逐漸引導他們較有把握地當眾表達,並促使他獲得成功,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 在韻律活動《洗手帕》中,我事先請幼兒在家參加洗手帕活動,在活動中我先啟發幼兒回憶洗手帕時的情景,並請孩子們說說他們是如何洗手帕的—(擦肥皂、搓手帕、洗手帕、絞干手帕、晾手帕)。然後給幼兒欣賞一段歡快的音樂,引導幼兒邊聽邊想邊嘗試用動作表現,鼓勵幼兒聽著音樂創編洗手帕動作。我邊巡視觀察著幼兒創造的情況,去發掘好的苗子,邊鼓勵表揚著幼兒。我會對一些膽小內向的孩子說:「試試看,行不行。」「你的動作真美,比昨天又有進步了!」我會對一些能力較強的孩子說:「你想得真好,太棒了!」接著說:「請再想想有沒有其他辦法,那樣會更好。」這
『叄』 幼兒園基本技能的運用及特點
教材是實施課堂教學的最基本依據。幼兒園的教材不統一,可供選擇的比較多,所以說教材時一是盡量說清說透選擇教材的目的,(如主題活動的需要、幼兒認知 發展水平的需要等);二是教材的來源(如來自幼兒的用書、或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等);三是說清教材的難易程以便確定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即:知識的難以理解之 處、技能的難以掌握之處,便於選擇的針對性的教學方法。
如歌曲《雪花和雨滴》這一教材可以這樣分析:這首歌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第一、三句,二、四句基本相似,便於幼兒記憶和掌握,整首歌曲運用了擬人的手 法,將小雪花和小雨滴擬人為孩子的朋友,使人倍感親切。兩段歌曲有不同的情緒,輕柔、優美、活潑、熱情,使得小雪花、小雨滴的形象更加鮮明生動,同時也寓 德育教育於音樂之中,教育幼兒養成活潑、熱情、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
對於目標的制訂我們都會從認知、能力、情感幾方面來考慮,在說活動目標時就是要說清認知、能力、情感等幾方面的要求和層次,把握活動目標是說課的重要環節,正確理解、分析、把握目標是教學活動成功的基礎,說活動目標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析:
(1)說目標的來源的依據。
是根據國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還是根據本地的課程標准、或是某一年齡段幼兒普遍的年齡特徵和發展規律,還是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而定的,如「學習 棉簽畫」的目標之一 「有控制地變換方向畫線條」就是根據小班的幼兒的年齡特徵和發民兵規律而定的;而目標之二「養成物歸原處的良好習慣」就是選自《小班素質教育目標》。
(2)說對目標的理解和分析。
要說出選擇目標的原因和理由、說清目標的重點和難點,對目標的理解和分析要有理有據。如:「有控制地變換方向畫線條」,有一個教師就是這樣分析的:我班孩 子是小班後學期,他們已有了初步的繪畫經驗,較好地掌握了基本線條的練習,但由於他們年齡小,他們的腕骨和指骨還未得到很好地發展,為了更好地發展幼兒的 動手能力以及靈活性,我選擇制定了符合本班年齡特徵和實際水平的目標,即「有控制地變換方向畫線條」,這是一個在原有基礎上有待於進一步熟練的活動,遵循 循序漸進的原則,我主要以有趣的活動進行設計,使幼兒有興趣主動參與到活動之中,變原來無控制地亂畫到視覺上有控制地塗畫,從無目的無方向地畫到有目的變 方向地畫線條。
要說出為完成教學目標要進行的知識經驗准備和物質准備的理由。經驗的准備就是幼兒與新知識相關的生活經驗的准備和與新知識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准備。物質的准備是環境的創設、教具的准備和學具的准備,但要注意幼兒的參與性。
在准備教具與學具時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講究教具與學具的利用價值和實用性,不要追求教具的多樣性和變化性而偏離方向,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有些教具 准備得十分精美,但在活動中只展示一下,沒有操作和利用的價值,這樣即浪費時間又效率不高,對完成目標沒有很好影響的教具我們盡量避免使用。二是提供的教 具和學具要反映幼兒不同層次發展水平的要求;三是避免教具過多、過新奇、過刺激;四是提供的教具和學具便於幼兒主動探索和主動學習。
幼兒園教學活動准備有別於中小學,教師在說課中,教學准備應從環境創設、材料提供、知識經驗三方面考慮。環境創設指的是怎樣與環境互動,內容包括創設牆 飾、設計情境、布置場地等;材料提供指物質准備,包括教具、玩具、實物等,如,「人手一個皮球,每人一張圖畫紙……」;知識經驗指幼兒已有相關知識的儲備 程度。
教師在說課中,大多隻對材料提供較為關注,對環境創設也有一定的意識,但對知識經驗准備往往重視不足。事實上,不關注幼兒的原有經驗會導致活動無法進行 甚至失敗,尤其是科學活動,活動前的預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需要提出的是,幼兒原有經驗的鋪墊也不可過度,實踐證明,幼兒在對某一事物似懂非懂時會 最感興趣,此時教育,收到的教育效果更好。
闡述幼兒身心發展狀況、幼兒年齡特點、原有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分析大多數幼兒接受此內容有多大難度,難點在什麼地方,以適當地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並 創設相應的游戲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此外,還要說明教師是怎樣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預想幼兒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的辦法。
重點是學科教學的核心知識,是幼兒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難點是幼兒在掌握核心知識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重點針對教材而言,難點則針對幼兒而言。說課中,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須考慮教學內容的主題,考慮幼兒的認知程度。
如,說課內容為製作活動「小動物怎樣過冬」。材料為兩張紙,第一張紙畫面上畫有幾個對稱、不對稱的泥洞,第二張紙上畫有冬眠的小動物,將兩張紙重合,剪 開泥洞,就會露出冬眠的小動物。由於畫面洞口未設計在紙的邊緣,幼兒要想剪開洞口並保持洞口完好,必須解決從哪裡開始剪的問題,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考慮到 幼兒製作中的困難,教師將此難點提出,鼓勵幼兒嘗試「不把洞剪破的方法」,並請剪好洞的幼兒將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同伴,通過同伴之間的討論使幼兒獲得經驗, 同伴間相互影響,有效地解決了製作的難點。教師不僅說出了難點解決的方法,而且說明此難點的解決不是教師教的,而是通過引導幼兒積極探索、為幼兒提供學習 的機會得出來的,體現了教師的教育意圖。
說教法,就是根據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教學目標要求,說出選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說教法不是單一的方法介紹,更不是機械的拼湊和組合,它解決的是「怎樣教 的問題」,回答的是「為什麼這樣做」的理由和依據,我們知道教學方法很多,如:觀察法、操作法、游戲法、演示法、情景表演、多媒體、嘗試教學等,但「教學 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如《有趣的蘿卜》就是這樣進行說課闡述的:《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可愛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還採用了適宜的教學方法:(1 )、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後第一次操作,主要是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獲得感 知。第二次操作是對蘿卜進行分類,分類活動是觀察活動延伸和應用。
學法就是幼兒學習的方法。不僅要說明教給幼兒什麼樣的學習方法,(積極思考、專心聽講、動手操作、獨立活動等)培養哪些能力(觀察力、表達力、想像力和 閱讀能力等)還要說明做的益處是什麼。如在完成目標「向上拋接球時」老師發現幼兒接不住球,有的幼兒不敢接而向後躲,於是老師分析這是幼兒懷有恐懼心理, 便從解決幼兒恐懼心理入手,先採用拋較輕的物體——氣球,經過一段時間後,孩子掌握了「接」的方法,老師就讓孩子接稍重一點的物體,最終使目標得以順得完 成。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學的目的是達到不需要教,由有師自通自會,達到無師自通自會,這不僅僅是教與學的共同方 向,也是教與學的共同目的」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就是這個道理,這樣做可以給幼兒學習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學法指導突出一個方向,——培養「自能」能力,最終實現 一個目標——由「學會」到「會學」。所以說重視學法的指導下功在教師,受益在幼兒。
說教學過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一是說教學環節。教學分幾個環節進行,每個環節解決什麼問題,環節之間是什麼關系、每個環節要達到什麼目的;二 是在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教師針對問題准備解決的教學方案;三是如何面向全體,因人因材施教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四是如何體現師生的雙邊活動 等。說教學程序時,各環節環環相扣,目標層層遞進,由易到難。如《有趣的蘿卜》先是激發興趣(情境:小兔的蘿卜豐收了)——再是自由探索(看小兔的蘿卜) ——接著是操作分類(情節:幫小兔分蘿卜)——繼而是游戲體驗(體驗蘿卜的生長過程)——然後是品嘗交流(情節:小兔請大家品嘗蘿卜食品)——最後是審美 延伸(蘿卜小製作展示),這樣六個環節將整個活動連穿起來,使活動完整且豐滿。
附:說課時應注意的問題
說課教師對所說課的內容應作詳略取合,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面面俱到,說課側重於所依據的理論闡述,重點難點及突破難點的方法、預想的指導策略、理論依據要詳說,對一般問題要略說,若不分詳略、主次,必然會使聽者感到茫然或厭煩。
教師在實際說課中,很容易出現理論與實際相脫離。一是理論與實踐脫節,不能做到有機結合,如在說教學方法時過於詳細,面面俱到,有的環節怎樣做說得多, 而不說為什麼要這樣做,缺乏理論分析。二是理論空洞,無具體內容。如「依據《綱要》和我班幼兒實際水平,確定本次活動的目標為……」,這樣的表述沒有說具 體的依據是什麼,這種說理只是個空架子,沒有實際內容。
教師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冷靜、沉著、有信心;精神飽滿,端莊大方,狀態積極;語言流暢、表達自然,聲音有輕有重、速度有急有緩,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與聽者有眼神交流,應富有激情與感召力等。
『肆』 幼兒園老師技能培訓的學習評價怎麼寫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 幼兒園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當一名教師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是不易的,通過這次培訓,我有幾點體會 : 一、教師必須具備創新觀念與創新思想。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的社會屬性,教育的價值在於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統一,這就是新的教育觀。創新教師教育觀的基本內涵包括: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的傳統教育觀,形成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的新教育觀;改變嚴守紀律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營造主動探索、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鼓勵創新性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要敢於打破常規,激發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慾望;尊重學生個性,善於發現和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身潛能;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尊重學生人格,以寬容、保護、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生;注重實踐,打破封閉式教學。傳統教育中之所以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就是教師思想上重知識輕實踐造成的。一個大學物理教師不會修簡單的收音機就是一例。要把教學活動延伸到相關聯的現實生活中去,改變封閉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親身感受具體而豐富的客觀世界,從而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其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 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 (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 (2)有較高的管理藝術。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班級的整體管理,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指導。 (3)有豐富的情感。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熱情洋溢的贊賞以及在與學生接觸時的儀態、表情和舉止所表現出的積極情感能隨時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教」,變苦學為樂學,單純的知識傳授變成了雙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樂、學者亦樂。 三、教師要有敬業精神。 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首先在於有無敬業精神,是否喈嘆這項職業。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代辦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於有一種精神。從一個人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自我超越的境界。我們每個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心理層次,培養教師的敬業精神,弘揚好的風氣,鼓勵教師為神聖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會使每個人通過自我的修養,約束本我的不正當慾念,達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師敬業精神的培養,素質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樓閣,只有培養出良好的教師敬業精神才能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因此,欲興事,先興人,鑄造愛崗敬業的高尚形象,並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條件,使每個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有了這個基礎,教師的教育觀、質量關、人生觀等就比較容易調整到位,跟上時代的步伐,他們才會自覺地站到素質教育的前列,成為合格教師。 四、力求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認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養的是社會需要的人。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都有成功的願望和需要。通過教育,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取得發展。成功教育強調,通過教育的改善,促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成功,激發其形成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學習動力機制,自我開發潛能,成為學習的成功者,從額為其成為社會的成功者做好基礎素質的准備。 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又有改革教育方法的意義。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在於:教育的本職任務、教師的本職任務原本就應該為社會培養成功者,使每一個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主動發展。成功教育把激發、形成學生的內部學習動力機製作為培養目標,強調為學生修身發展的長遠需要服務。改革教育方法的意義在於:改變傳統的外壓式的強制教育,通過教師創造成功機會,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方式,使學生產生成功體驗,改變消極的自我概念,主動內化教育要求,自我開發內在潛能,主動發展個性。
『伍』 幼兒園鋼琴課教育總結
本人通過自身體驗,覺得學鋼琴時彈歌曲是享受,而彈練習曲簡直是受罪!
『陸』 淺談如何提高教師進行幼兒音樂創編活動的能力
(參考範文)
一、幼兒園教師的音樂素質是關鍵
根據研究顯示,幼兒園教師的音樂素質對幼兒音樂創編教學活動有重要的影響,幼兒教師要做好幼兒音樂創編教學,所需要的音樂素質是綜合的,幼兒音樂創編教學在實際音樂教學中難度較大,需要教師的音樂素質也較高。教師除了要加強基本的樂理知識和演奏技能外,還應該有正確的教育觀念,這些教育觀念也是教師音樂素質的一部分,在幼兒音樂創編教學中,我認為教師應具備以下教育觀念:
1.給予所有幼兒平等的機會,發掘其內在潛能。
2.了解每一名幼兒的特點,為其制定符合其特點的目標,促進其在原有水平上發展。
3.掌握音樂藝術的表現規律,以多樣化的音樂教育內容、方法和手段促進幼兒創造能力的發展。
一名合格的幼兒音樂教師要經常鼓勵幼兒進行音樂創作表演。音樂是表演的藝術,表演被稱為「二度創作」,音樂的演唱、演奏是極富個性魅力的。教師必須對音樂的美有充分的感受、認識和欣賞能力,了解音樂藝術的表現手段和特點,把握音樂藝術的表現規律,允許幼兒在音樂活動中以他自己個人化的方式來表達他對音樂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只有教師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他才會充分尊重幼兒各自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才不會以自己主觀的、唯一的、以成人為中心的「好」和「不好」的模式化標准去評價和衡量幼兒的藝術表現,更不會以此作為唯一的准繩去要求,甚至苛求幼兒。
二、幼兒教師要把握好進行音樂創編的態度
在音樂創編教學中,教師的態度對教學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鼓勵幼兒的創造行為,肯定幼兒的創造成果,充分調動幼兒的創造熱情,激發幼兒的潛在能力,並使幼兒在創造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促進了幼兒思維獨特性和自信心的發展。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做肯定性評價的一種心理狀態,它是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巨大動力。在進行音樂創造力教學中,通過有效的鼓勵方式,調動幼兒的創造興趣和熱情,對激發幼兒的音樂創造潛能和發展創造性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對音樂創編教學應該持積極的態度,要用鼓勵的態度對待幼兒音樂創造活動。
三、幼兒教師應明確音樂創編的目的
教師進行音樂創編活動,主要應該從幼兒出發,以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主要目的,重視幼兒的音樂體驗,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新《綱要》頒布後,把藝術教育定位在「審美教育」的范圍內,強調對幼兒審美感受和審美情趣的培養,《綱要》指出:藝術領域的「目標」「內容與要求」「指導要點」三部分中蘊涵的基本理念是:幼兒藝術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所以我認為,教師應重新審視音樂活動,重新審視音樂活動中的幼兒,幼兒園的音樂活動應讓幼兒真正享受到音樂的快樂。
四、教師應積極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加強交流
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發現和搜集教學素材和道具。在音樂區或者幼兒音樂創編活動中,各種樂器,表演服裝,相關的玩具,紗巾,綵帶,節奏棒等成為道具。道具作為教學的輔助材料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對音樂的理解。
有的教師提出現在所用的幼兒音樂和歌曲都較為陳舊,幼兒音樂創編可參考的案例確實不多,但是教師也不能簡單依靠現有的素材和案例。通過案例要舉一反三。自己根據歌曲的特點進行一些創編活動。道具可以通過一些廢舊品製作,比如打擊樂器和音樂表演的裝飾道具。
五、幼兒園應對教師提供園內支持
對幼兒教師的音樂知識和技能進行再培訓。幼兒教師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基本是在學校進行學習,大部分教師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只是普通水平,特別是對音樂知識和新理念的了解,幼兒園應注意對幼兒教師音樂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再培訓,要注重教師各方面音樂能力的提高。
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師音樂創編的各種能力,提高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幼兒園也可以在全園長期進行幼兒音樂創編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教研活動,教師在參加這類課題的同時,也能增強對音樂創編的了解,所獲得研究結果可以用來更好地提高音樂創編教學。
總之,教師要提高自己進行幼兒音樂創編活動的能力,是一個長期的努力的過程。不僅要從自身出發,也要懂得尋求各種支持,多學習,多思考,多實踐。教師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養,就能更好地進行音樂創編教學,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柒』 幼兒園關於如何讓教師提高教學技能研討會總結
淺析幼兒教師如何提高教學反思能力 (廣州開發區第二幼兒園,宋艷萍,510730) 摘要: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培養幼兒教師的反思能力來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為幼兒園教師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反思氛圍、加強理論學習、自我反思、集體研討、學習觀摩等策略來提升他們的教學反思能力。 關鍵字:幼兒教師 教師反思 自我反思能力 策略 一、問題提出 幼兒園教師從事的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活動,要求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適當的反思是有道理的,但是有些教師對於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為了什麼,教學反思的內容是什麼,是否所有的教學反思都是有價值的等問題認識不明確。這種認識上的不足必然導致實踐中幼兒教師反思的盲目性。有的幼兒教師自覺反思的意識不強,反思能力還較低。雖然大部分幼兒教師能認識到教學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其反思還停留在被動反思階段,大多是為了完成幼兒園制度的要求,為了完成任務而被動的反思,相當數量的幼兒教師還未達到自覺思考並調控自己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的程度,還有的幼兒教師認為教學反思就是對過去教學行為的檢討,總是帶著一種失敗者、檢討者的心情進行教學反思。這對教學反思的種種錯誤認識必然會造成教學中的不良影響。此外,幼兒教師還缺少教學反思的機會。工作在幼教第一線的教師們工作較鎖碎,工作量大,一天忙著應付備課、製作教玩具、環境布臵、各種比賽等等,耗費了教師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外出參觀學習的覆蓋面較小,老師能舒心地坐下來進行教育研討的機會很少,反思實踐的機會自然也很少,造成教學理論和實踐的脫節。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他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能有什麼改進。 每一個教師的成長與成功,都離不開對自我和他人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反思。教師通過反思,經驗越來越豐富,教學越來越生動活潑,教學質量越來越高,在以後的教學中可以減少盲目性,少走彎路,從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養和能力,促進自我成長和進步。因此,在當前的教育改革中,教學反思對於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教師反思 教師反思是指教師立足於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對自己已有的觀念、已作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師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以自我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的「異位」解析和修正,進而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校能和素質的過程。其主要特徵有三:一是自省性。即自己對自己的覺察、分析和評價,自身既是反思的主體,又是反思的客體,離開了自己,也就無所謂反思;二是反觀性。無論是何種反思,它總是指向過去,是對自己已經做出的決策、行為及其結果進行的反觀和思考;三是研究性。反思是教育研究者對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評價、修正和改進,實現「以研促思」。 那麼,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幼兒教師,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學反思能力呢? 三、提高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策略 (一)為幼兒教師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反思氛圍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離不開適宜的客觀環境。幼兒園作為教師工作和學習的主陣地,對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幼兒園要在教會幼兒教師反思、促進教師見的反思、評價教師反思上搭建平台,形成制度。如:科學合理的分配教學任務,定期組織教研與培訓活動,完善聽課、評課制度等;同事幼兒園為教師教學反思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一種溫馨、團結、向上的「家」的氛圍的幼兒園環境,以及民主、信任、協作的同事、師生關系,這是教師主動發現、勇於承認教學中的問題並虛心向他人學習的重要外在環境保障和支持。只有在這種和諧、民主、寬松的氛圍中才會出現教師人人都反思、人人都交流、人人都改進的新局面。 (二)加強幼兒教師教學反思的理論學習 理論知識不等於教學活動本身,但它卻對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幼 兒教師在長期一貫的實踐中往往難以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或者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表現出困惑的狀態,這反映了幼兒教師理論素養的缺乏或對理論理解的淺陋和偏離。只有將實踐方面的問題上升到理論層面加以剖析,才能找出根本的、深層的原因。因此,對理論的學習和思考也有助於幼兒教師將外部理論轉化為現實教學實踐。教學反思對幼兒教師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較高,只有教師自身理論知識的加強和自身知識儲備的豐富,具備豐富的學科內容知識,學科本質知識等,才能更有效的實施教學反思。 (三)加強幼兒教師教育教學活動中的自我反思能力 對幼兒教師而言,最主要的是反思教育教學活動,即對活動方案的設計、實施、效果進行反思,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 1.反思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設計 在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設計上,主要可以反思四個方面:第 一,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是否以《規程》、《綱要》所提出的各領域目標為指導,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確定;目標是否具體、明確、切實可行等等。第 二,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否與本班幼兒發展水平相適應,同時又促進幼兒發展;是否貼近幼兒的生活和經驗,同時又有助於拓展和提升幼兒的經驗;是否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諸方面的和諧發展,並為幼兒終身發展打基礎;是否為幼兒提供了與活動目標相一致的經驗等等。第 三,教育教學活動的准備是否圍繞活動目標和教育內容來創設相應的學習環境;投放的活動材料是否安全、衛生,便於幼兒操作、觀察、嘗試、探索;是否為幼兒做好與活動內容相關的知識准備等等。第 四,教育教學活動環節的設計是否注意教學過程每一步驟的有效性,每一環節目的是否明確,所起的教育作用是否達到一致等等。 2.反思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實施過程 關於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實施過程,可重點反思四個方面:第 一,教育活動組織形式的選用是否因時、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地運用小組活動、集體活動和個別活動的形式。第 二,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是否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是否注意各領域內容之間的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是否注意寓教育於游戲活動之中等等。
『捌』 如何培養幼兒的音樂能力發揮音樂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作用
一、從節奏入手對幼兒進行教育
小班幼兒剛入園,生活和音樂經驗極少。在教學中,我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首先,我讓幼兒去尋找生活中各種聲音,長的,短的,粗的,細的,讓幼兒來模訪,使他們明白節奏的概念,知道生活中的節奏是千變萬化的。接著,我還將歌曲、舞蹈的節奏用圖表表示出來,同時教會他們學習看圖表,讓幼兒敲擊身體的各部位,或者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示相同的節奏,例如,在做律動《拍手點頭》時,我讓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除了用手和頭來做這個律動外,還可以用身體的哪個部位或者什麼模仿動作來代替先前的動作呢?並讓每個孩子都來試一下,要求和別人做的不同,結果有的孩子拍頭,有的拍臉,有的梳頭、穿衣,還有的孩子拍屁股等。有一幼兒提議用小碗和小勺來敲打,結果,效果也挺好。孩子們通過各種嘗試,玩的可開心了,下課的時候,孩子們還嚷著「再來!再來!」
到了中、大班,我的要求逐漸提高,在進行整體教學法教打擊樂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幼兒看指揮分兩組、三組、五組來演奏,並配上樂器演奏,幼兒由於有了基礎,所以很快的就能掌握一首新曲子的節奏了。
二、豐富幼兒的生活和知識,創設有利的環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將音樂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為幼兒創設一個音樂氛圍,早晨幼兒一入園就能聽到優美、輕松的曲子,在這種情況下,和幼兒的交談也會變得非常的柔和富有情調。當幼兒進行自由活動時,我會播放一些歡快動聽的曲子讓小朋友欣賞,並和小朋友一起游戲舞蹈,用自己的熱情去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使幼兒從不會聽音樂、不愛聽音樂直到喜歡聽音樂,為音樂教學創造了前提條件。在幼兒園,我為幼兒創設音樂氛圍的同時,還和家長配合,請家長在家中為孩子創造欣賞音樂的環境和氛圍。因為幼兒感知音樂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聽—逐漸熟悉—產生興趣—感知音樂的語言、要素—學會分析、理解—促進更深入的感受—形成對音樂終身熱愛的過程。因此,為了加深印象和體驗,好的音樂作品需要反復地聆聽,目的就是要給幼兒創設一個能夠經常聽到音樂的環境,使幼兒熟悉音樂作品,並通過熟悉逐漸產生熱愛,從而提高幼兒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
三、在感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去積極的表現
採用聽覺、視覺同步開放的參與形式,讓幼兒去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使音樂教學活動化、游戲化。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我在選材時首先考慮的是幼兒的水平,盡量選一些能夠使幼兒接納,又適合表現的題材,並根據不同風格的題材進行相應的教學處理。例如,教幼兒欣賞舒曼的《夢幻曲》,由於該樂曲旋律舒緩,優美平靜,不適合表演,我於是用配樂故事的形式進行教學,選擇了一首動聽美好的故事插進去,讓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聽故事。由於故事的內容和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很貼近,使幼兒很容易感受到了音樂所要表現的內涵,引起了幼兒共鳴,收到了較好效果。又如,我在教幼兒聽樂曲《水族館》時,該樂曲是很明顯的二段體曲子,第一段,柔美、飄逸,第二段節奏明顯較快。為了進一步讓幼兒理解這個曲子,我畫了一張圖,邊指圖邊講故事,一邊還合著音樂的順序,同時還採用游戲的形式進行表演,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扮水草,一組扮小魚。第一段設計成水草跳舞,讓幼兒自由表演,第二段設計成小魚與水草玩捉迷藏的游戲。當我剛放第三遍音樂的時候,孩子們已經不需要老師提示,就能區別不同的兩段音樂,這節課我運用看、聽、說、動等形式進行教學,幼兒的興趣很濃。課間的時候,他們還一邊哼著曲子一邊玩游戲呢!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創作慾望,我還根據幼兒已有的水平,為他們設計了整套音樂活動,供幼兒在戶外或課間時欣賞。在這些活動中,我注意樂曲不同風格的搭配,讓幼兒的感受和表現在這些活動中得以延伸,從而使幼兒的音樂素養不斷得到提高。
四、在生活中尋找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事例
我還從幼兒周圍生活現象入手,貼近幼兒生活找音樂,使音樂看得見,摸得著,更具有親切感、共鳴感,更易於接受。如在教切分節奏×××時,學生總是把握不好。我無意中發現娃哈哈的電視廣告詞正是這個節奏,而且這廣告詞幼兒耳熟能詳,於是在課堂上讓幼兒念:甜甜的|酸酸的|……然後再移植到×××上來,幼兒一學就會。此後這種節奏再也不會念錯了。
五、注重培養幼兒將音樂與其他學科相貫通的能力
將音樂教學與各種學科相互滲透,相互運用,充分調動幼兒的聽、想、說、動,進行綜合教學。例如:在幼兒欣賞《化蝶》的曲子時,我讓幼兒先來聽音樂,並為這首優美的曲子配了一則美麗動人的故事,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內容,啟發幼兒用簡短的語言說說他們的感受,並說出為什麼是這種感覺。然後,引導幼兒通過想像來表演這則曲子,並提示幼兒優美纏綿的部分應該怎樣表現,激烈、高昂的部分又應該怎樣表現。重點讓幼兒在表演中突出花和蝴蝶相親相愛的感情,在活動的最後,我鼓勵小朋友用自己喜愛的色彩、線條、圖形、符號等表達他們對音樂作品的感受,畫好後再向小朋友們講述一下畫的是什麼?為什麼這么畫?孩子們很感興趣,這節課除了達到了音樂教學的目的,孩子們在語言、動作、美術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玖』 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音樂教學能力
如何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能力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育的發展日新月異,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頒布和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又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是否能夠更有效的、更扎實地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而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力度、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促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我園工作的重點。在此目標的指引下,我們立足於幼兒園實際、教師實際與教學實際,以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加大了聽課、說課、評課、上課的力度,努力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為幼教改革的縱深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立足教師實際,注重解決教師實際問題,努力以「研」促教。 觀念的更新需要扎實地紮根於實踐。我園把立足點放在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上,注重結合本園實際及當前幼教改革動態與《綱要》精神,從教師教育、教學及一日保教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入手,積極開展研討,尋找最佳教育策略。如「如何導入課堂教學,吸引孩子參與活動」、「如何圍繞目標提問,使問題層次清晰」、「怎樣調控課堂秩序和突發問題」、「如何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開展教學」等等。由於問題來自於教師的教育實踐,教師們研討的積極性高,紛紛闡述自己的見解,解決的問題針對性強,實效性強,而且從研討中可以看出,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正在悄然地轉變。《綱要》的新思想、新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師們不再把目光鎖定在問題的表面,而是通過問題反思自己當前的教學行為,分析幼兒的行為動機,解讀幼兒的心靈世界,充分體現了尊重幼兒、一切以幼兒為本的教育思想。近期,我們還嘗試結合《綱要》開展教學案例研究,注重從教學過程的微小處入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幫助教師自我反思、自我成長。 二、以課堂教學研究為切入點,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技能。 (一)多聽課,促教師認真備課。 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園領導多聽推門課,利於促進教師認真備課。我們要求教師聽課時,不僅把主要內容記錄下來,而且要在重點環節有旁評,最後有簡單的總評,把自己對教學設計的看法進行描述,這些都納入評價教師教學工作內容當中。 1.聽研究課:組織教師聽市、區級研究課,回來後結合聽課內容集體交流反思,達成共識。 2.聽師傅課:徒弟每學期至少聽師傅課3節,聽完後師徒共同說課。 3.聽骨幹教師課:青年教師有時間可以聽園內骨幹教師的課,課後教師間答疑解惑。 4.聽徒弟課:我們根據每個教研組的實際,採取一幫一結對子的方法,加強對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指導,以跟蹤聽課的方式,從主題產生到教學內容生成,從教學目標的設置到教學方法選擇,從如何組織教學到如何關愛學生……從提問的設計到提示和引導,逐步培養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的具體做法是:第一步:師傅先聽推門課,聽課後,教其如何備課、寫教案(重點如何確定教學目標),教其掌握課堂教學基本結構。第二步:選擇內容幫助備課,結合內容具體指導如何寫教案,聽課後,師徒一起自我反思與師傅反思。第三步:經過改進後,再在其他班上課,以自我反思為主。第四部:教研組內集體備課,幫助其寫教學設計,在組內上課,教師們聽課後,集體說課評課,幫其掌握基本的教學方法。 (二)多指導,促教師規范教學。 1.學舌課:青年教師外出聽課後,在教研組內上學舌課。課後傳達聽來的精神,教師們再結合本課集體討論交流。 2.研究課:根據區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作為自治區示範幼兒園,我園每學期需向區屬幼兒園、學前班教師展示開放五節示範課。我們牢牢抓住這一契機,以疊彩區展示課為手段,把上研究課的任務輪流交給青年教師,為她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時機。我園具體採用課前備課交流,認真寫好教案,課後先由本人談教學設計中的幾個為什麼及教學後自己的感受,再由聽課老師認真評課,肯定優點,指出不足,提出改進方案。使她們在教研活動中不斷成長,促進其課堂教學技能和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三)多反思,促進教師正確地認識自我。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教師,不能及時地進行課堂教學反思,把反思當成負擔,寫教學反思流於形式,因此,沒有達到反思目的。為了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了專題講座,堅持集體反思與個人反思相結合,通過教研組內集體反思交流,使教師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從而真正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技能。 三、扎實開展教學觀摩,提高教師業務基本素質。 幼兒園內組織的教學觀摩是教師互相學習、交流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幼兒園開展教學研究、探索教學方法和規律的一種重要形式。為了讓我園教師盡快適應新課程靈活、彈性大的特點,理解網路教學的含義,了解它的實施程序,我園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通過討論、交流的互動形式,加大每個人的信息量,促進思考,提供機會接觸不同的觀點。 1.活動區域活動觀摩。各班教師根據要本班教學目標,以及幼兒水平,結合主題開展情況,設計組織區角活動,在活動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觀摩中,相互學習。 2.教學觀摩競賽。整個活動由參賽教師講述設計意圖、組織教學活動、現場即興反思三個環節組成。從比賽情況可以看出,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價值觀在不斷更新,對新課改充滿了熱情。表現在比賽之前,教師之間就進行了無數次的學習和交流,對新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參賽活動的內容和設計均能順應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以游戲這一幼兒喜歡的形式貫穿活動始終,多數教師還注重了各學科的互相滲透和隨機進行品德教育。小朋友也樂於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情緒愉快,表現出一定的想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教學觀摩在一定意義上使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得以傳播和推廣,這對改進教師的教育行為,提高專業能力,促進保教質量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取得的成效。 1.趣味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廖紅艷、馮嬋老師展示的英語課雙雙榮獲一等獎的好成績。2008年6月方敏、莫淋荔、廖艷霞老師代表疊彩區參加桂林市音樂教學展評活動。 2.課堂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人文性。課堂上充分體現了實踐性、開放性、活動性,教師們從重視合作學習的形式逐漸向合作學習的質量轉變,使合作學習的效果有了長足的進展。 3.教師們的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論文參賽率為100%,撰寫的論文獲自治區、市級一二三等獎。 4.教學成績有顯著的提高。通過期末測查,小朋友各方面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實現了「三滿意」,即:幼兒園滿意、孩子滿意、家長滿意。 五、體會和思考。 我們堅信,教師駕馭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是提升全園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學工作中,我們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建立並完善了有效的園本教研製度,在落實各項制度的過程中,力求在活動方式上體現「多樣性」,在活動過程中體現「實效性」,在制度管理中體現「人文性」,從而,調動了全體教師們的教學積極性,使教師們的課堂教學能力、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穩步提高,普遍具有了主動觀察、發現兒童興趣、需要的能力;「動態設計」與「隨機生成」課程的能力和收集資料、記錄與整理案例的習慣和能力。 在培養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的過程中,我們深深的感到:教師的教育觀念和課堂教學技能關繫到課程改革的質量,不斷提高老、中、青不同年齡階段的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任務。在今後的工作中,
『拾』 幼兒園駐園研修報告 音樂教育
《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總的培養目標,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潑的成長,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而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所以,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做游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他們願意學、喜歡學、肯學。以下是我多年音樂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
一、拉近距離,引起情感共鳴
一大班的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來進行授課。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以此來縮短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久而久之,孩子們很自然地就對我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喜歡和我交流,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同時,他們就會把對我的這種感情遷移到對我所擔任的音樂課的學習上,逐漸對音樂產生了興趣,並有了強烈的學習慾望。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此,我深有體會,因為在我小的時候,喜歡哪個老師,就特別喜歡上他(她)教授的課,並且這幾門課成績也就最優秀。
二、創設意境,提高歌曲表達力
如何培養幼兒對歌曲的表達力呢?1、講述故事,引發興趣 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能力,此時若採用傳統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於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我通常把歌詞變化為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作為教授新歌的導語,或者以故事情節貫穿整堂課,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如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我就是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將歌曲通過角色對話演唱出來的------這樣,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隨之高漲。2、范唱感染,激發慾望 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達的不同內容和情感,他們或高亢、或低沉、或歡快、或抒情,如何讓幼兒感知這一切呢?這時就需要教師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風格特點進行有感情的范唱。例如在歌曲《炒蘿卜》這節課,我進行了兩次范唱。第一次范唱是清唱並藉助於動作,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美妙、歡快活潑及有趣;第二次范唱是邊彈邊唱,讓幼兒根據我唱的內容展開豐富的想像,在腦海中描繪出歌中所唱娃娃廚師切菜切肉、翻炒做飯,用心者飯香菜香味道好,貪玩者飯焦菜焦真糟糕的有趣畫面;而在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范唱中,我通過豐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讓孩子們體會媽媽生病了,小烏鴉不貪玩,捉了蟲兒飛回家,一口一口喂媽媽的感人畫面------這樣,使孩子們對歌曲有了一個較完整的藝術形象,從而激發了幼兒學唱歌曲、急於表演的慾望。3、模仿演唱,由於大班孩子尚未具備一定的視唱的能力,不能獨立處理關於音準的高低、節奏的快慢等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能採用模仿演唱的方法來學唱歌曲。在教學中,我多用錄音帶。在幼兒初步了解歌曲的基礎上,通過三個步驟來幫助幼兒進行 模唱:第一步,要求幼兒耳聽錄音,心裡默唱;第二步,要求幼兒隨錄音進行輕聲哼唱;第三步,要求幼兒模仿錄音,反復進行齊唱練習,直至幼兒能夠基本跟上錄音的速度為止。4、輔助律動,穿衣服、系鞋帶、使幼兒在邊唱邊做的過程中,理解性地記憶歌詞,並能把疼愛媽媽的感情付注於演唱當中。
當然,音樂的選材是很重要的,要能吸引幼兒。有一次我讓幼兒聽一首鋼琴曲,幼兒不感興趣,因此只顧做自己的事,對音樂置之不理。可見,音樂的選材必要貼近幼兒生活,能讓幼兒有切身的體驗,他們才能對音樂產生表現的慾望。
三、提供讓幼兒展示個人音樂見解的舞台,提高幼兒的音樂表現能力。
喜歡音樂的孩子們特別喜歡表演,為此,我經常為幼兒提供表演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音樂中,在廣闊的音樂舞台上展示自己。如。在游戲中為幼兒開辟一塊自由表現的舞台,為幼兒播放幼兒喜歡的音樂,幼兒就會在這片舞台上自由自在的表現自己。當然,音樂的表現手法還有很多,唱歌、朗誦、繪畫、舞蹈等。音樂欣賞激發幼兒了的創新慾望和興趣,針對不同的音樂選擇不同的表現方法。從而更好的發展了幼兒的創新能力。
通過研究發現,幼兒不但喜歡上了音樂,而且在音樂的熏陶下,幼兒的自製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不同音樂的熏陶使幼兒的思維得到了鍛煉,音樂的感受能力得到了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得到了鞏固,幼兒的思維開拓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在其他活動中同樣學會了從各個不同的方法去考慮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師生感情更融洽了。
因此說,教師在活動中要善於引導、善於發現、善於為幼兒提供表現和鍛煉的機會,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身心得到和諧的發展,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