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教學 > 高中音樂課方法

高中音樂課方法

發布時間:2021-01-09 15:25:17

『壹』 怎樣上好高中音樂課

一、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偶像。我們知道,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有追星的現象,而且還很狂熱。明星之所以被學生追捧,那是明星的才藝吸引學生。學生們會很主動地了解明星的近況,模仿他們的言行。我們姑且不論追星的利弊,但我們從中可悟出一個道理:只要教師成為了學生的偶像,那就可以受到學生的追捧和熱愛,他們就會主動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偶像,必需具備一定的才藝。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不一定是音樂方面特殊人才,但是,必須全面掌握專業知識,有熟練的技能技巧。只有這樣,才能靈活駕馭課堂,開展其它音樂課外活動。音樂教師除對本專業的歌唱、演奏、舞蹈、指揮等技能,還有作曲知識、中外音樂史及重要音樂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樂理論必須掌握外,對文學、歷史、美學、地理、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諸方面的邊緣學科知識也要有所了解,音樂教師只有博學多才,教學時才能運用自如,才能改變那種迂腐陳舊、形式呆滯的課堂教學模式,喚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成為學生的偶像,才能真正勝任高中音樂課的教學工作。
二、巧妙運用音樂教育教學藝術。高中音樂欣賞課內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受閱歷和知識的制約,學生不可能對這些內容都很感興趣。他們往往是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對不同的樂曲採取不同的學習態度。喜歡的就抱積極的態度去欣賞;不喜歡的,就表現出厭煩情緒,以消極的態度去應付,不認真聽,不動腦想。簽於這種情形,在教學中,我就先從導語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導語是教師導入新課的語言,是課堂講課的第一個環節。俗語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教民歌部分時,課前就有聽到同學說民歌沒意思,土裡土氣的,不喜歡聽,沒興趣欣賞。然而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搜集資料,設計方法。上課一開始,我就播放劉歡唱的《好漢歌》,這首歌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他們大部分人都會唱。然後,我再播放民歌《王大娘釘缸》,學生們就議論開了,說怎麼這兩首歌有點相像,我就讓同學們視唱,並分析、比較它們的異同點,然後說明,《好漢歌》是以民歌為《王大娘釘缸》基礎,演變加工而成的。這說明民歌是音樂創作的源泉,它在音樂創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後,教師提出要求,這節課要和大家一起來欣賞幾首民歌,這樣,同學們的興趣被調動起來,課則上得很順利。
三、精心傳授音樂作品欣賞方法。音樂欣賞僅僅停留在興趣階段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進一步深刻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充分體驗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達到欣賞的目的。這就是欣賞音樂的三個階段:直覺(感官)欣賞----感覺(情感)欣賞----理智的欣賞。不同體裁的音樂欣賞的要求、方法也不同:對於歌曲的欣賞:一般可以藉助歌詞較直觀地理解歌曲內容,達到欣賞的目的。對一些歌詞內涵較深或者寓意較朦朧的作品進行欣賞,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學及文化素養。而對於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國的藝術歌曲、歌劇、詠嘆調等作品的欣賞,除了必須具有一定的音樂素質之外,還要對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創作動機、民族習俗、作曲家的個人風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內容。
對於器樂曲的欣賞:對一些近代的、單一形象的輕音樂樂曲,可以根據標題的啟示,通過自己的聯想,去體會樂曲的內容和情緒。如:賀綠汀的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等。對於大型的器樂曲的理解,一般要了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作者情況,尤其是一些無標題音樂;對於一些大型的標題音樂作品,除了了解其時代背景之外,還可以根據樂曲的說明去理解、欣賞作品。如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作品是我國民間傳說梁祝的愛情故事為題材,借鑒民間器樂的表現手法,並以我國人民的欣賞習慣,根據情節的發展順序加以概括而創作成的。在欣賞時,要求學生按照揭示的情節順序:「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共讀共玩----長亭惜別----逼婚----樓台會----抗婚----縱身投墳----化蝶」靈活去理解欣賞樂曲內容。
四、藉助多媒體音樂教學手段。 在教學中,主動藉助有關圖片、幻燈、錄像、電腦進行教學,但必須強調「以聽為主,以看為輔」,以加深學生對作品內容的理解。
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將音樂知識講解與樂曲欣賞相結合。
沒有一定的音樂知識,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而孤立地講授音樂知識,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不容易記。因此,在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欣賞樂曲的同時應結合音樂知識的講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欣賞器樂的時候,可讓學生看一些音樂會的演出,引導學生認識其中樂器的形狀及音色特點;欣賞舞曲的時候,就播放該舞曲的舞蹈表演,讓學生領會演員如何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音樂,還可讓學生模仿或創作來體會音樂。
搞好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任重而到遠。作為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努力探求,在教法上不斷創新,為高中音樂欣賞教學開創新的局面。

『貳』 如何進行高中音樂鑒賞課的課堂導入

音樂教育是美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人的影響是最直接、最動人心扉的。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教育作為塑造人類美好心靈、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將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但是,由於音樂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學生就不太重視,會出現課堂紀律鬆散、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教學任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真思考了如何上好一節音樂課,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喜歡音樂課、愛上音樂課,思考過後,我覺得要想上好一節課,讓學生心甘情願、熱情洋溢的跟隨你走進音樂課,那麼,新課的開端——導入是很重要的。
導入是新課教學的第一步。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優秀的教學導入環節,不但能夠起到畫龍點睛、啟迪思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愛迪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離開了對音樂的興趣和情感,就達不到音樂教育的目的,只有當學生對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時,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進而主動地學習音樂。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重對導入環節的設計,科學、合理地運用各種不同的導入方式,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導入的方法是靈活多樣的,不管用哪一種方法,都必須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的實際進行設計,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年齡特點,他們所需要的、所喜歡的去設計。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會採用以下幾種導入方式:
一、 故事導入法
這種導入法是我根據平時學生們的表現而採用的一種方法,長時間來我發現,雖然他們是高中生,但是不免存在著天真和幼稚,他們接受故事或典故比老師上來就長篇大論要容易和喜歡,於是我就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特點用故事作為新課的導入。比如說,在欣賞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時,我講到:「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長城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從此,山海關被後人認為是「孟姜女哭長城」 之地,並在那裡蓋了孟姜女廟,南來北往的人們常在這兒灑下一掬同情之淚。廟中有楹聯這樣說: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故事講完,我看到了學生們哀傷的表情,接著我不失時機的說:「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歌聲來聽聽孟姜女的傾訴吧。」由此就把學生們引入到了本課主題,最後收到的效果也很好,他們很容易的就總結出這首民歌所要表達的感情。
二、 視頻導入法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在音樂教學領域中已逐漸被廣泛地應用,也為我們的音樂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極大地擴展了音樂課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為師生打開了一個充滿活力、精彩紛呈的音樂世界。音樂課不再是「一張嘴、一本書、一架琴、一台錄音機」了,它集形、聲、色為一體,讓學生在強化聽覺效果的同時,也從視覺上獲得了強有力的支持,這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畫面色彩艷麗,形象逼真,與音響渾然一體,能充分調動學生視聽感官,使學生耳目一新,獲得准確生動的藝術形象。我在上高中音樂鑒賞第二單元第三節《獨特的民族風》——走近藏族歌舞一課時,在課的導入部分,我就播放了多媒體課件,展示了藏族人民在不同的生活場面載歌載舞的場景,同學們看得入神,聽得仔細,不時為他們高亢的歌喉、優美的舞蹈表演而贊嘆,很快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了。
三、 聽辨導入法
聽辨導入法是音樂教學獨有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很快集中起學生的注意力,然後迅速進入主題。在講民歌時,我選取了《送我一朵玫瑰花》和《洗衣歌》兩首民歌片斷,讓學生聽,聽完後告訴我這兩首民歌分別是哪個民族的。他們帶著問題去聽,自然就聽得仔細認真。還比如,讓他們聽樂曲中都使用了哪些樂器或主旋律出現幾次。通過聽辨,學生們有興趣試探一下自己耳朵的靈敏度,注意力自然就高度集中,回答問題准確性高,上課的效果自然就好。
四、 語言導入法
語言藝術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作為音樂教師,除了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認真鑽研教材以外,還必須注重語言修養。因此,教師的語言要親切、自然並富有激情,通過教師富有激情的、親切自然的語言表述,把學生帶入音樂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想像,為之動情,感受其美。在欣賞古琴曲《流水》這首樂曲時,我先放上音樂,然後隨著音樂有感情的說:「涓涓的山泉、奔騰的江河,跌宕起伏的琴聲,演繹出一種百折不回、開拓進取的精神,這就是我們正在欣賞的古琴曲《流水》。」簡短精煉、富有感情的語言導入,讓學生立即沉浸在悠悠古琴之中。
五、 問題導入法
教學過程的深度開放,不等於放手讓學生自學,恰恰相反,和傳統教學相比,對教師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不管是知識儲備上還是課堂駕馭能力上,都給老師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很多實際教學表明,只有在老師合理的、恰如其分的引導下,學生才能順著科學的思路去探索和總結。例如在《非洲歌舞音樂》這節課中,我在引入環節採用了問題導入,設置了幾個問題,「在這首音樂中,你都聽到了什麼聲音?」「它主要使用的樂器是什麼?」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找到答案了就找出了非洲歌舞音樂的特點,也就掌握了這節課的重點。
六、 特長生展示導入法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學校,生源很大一部分來自農村,但是在每個班級里,都會有一兩個甚至幾個有音樂特長的學生,我們一直都在高度提倡不要忽視「弱勢群體」,但是我們也不能浪費這些有利的「資源」,他們是課堂中活活生生的例子,能夠直接影響其他學生對待音樂的態度。比如:在《音樂與人生》這一節課中我們要欣賞琵琶協奏曲《草原放牧》,於是,我就安排本班一名會彈奏琵琶的同學在課前為同學們演奏了一曲,然後給大家介紹介紹琵琶,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以包滿的精神進入學習的狀態,效果很好。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有專長的學生,如唱歌、跳舞、鋼琴、朗誦,還有在其他學科比較突出的學生,如地理、歷史、美術等,我都會不失時機的利用這些「活」資源,這既給了他們自我展現的機會,又增添了課堂氣氛,使音樂課「活」了起來,效果甚好。
七、 教師示範導入法
新的課程標准,要求音樂教師多專多能,善於表演也是我們應該掌握的一種技能。在課堂上,教師的表演不但能起到「示」與「范」的作用,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理解。教師把表演運用在課題導入上,更是一種非常好的手段。在進行《西出陽關無故人》這節課的學習時,我在課間就播放「陽關三疊」為背景音樂,等同學們都安靜的做好後,我就開始有感情的、大聲地朗誦「陽關三疊」這首詩,「渭城潮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語音落下,響起一片掌聲,然後我不失時機的說「這首非常好聽的律詩在唐代時被編成了一首優美的歌曲,大家想不想聽呀?」得到的是急切的、肯定的聲音「想聽。」這樣便自然的引到了本節課中來。同樣,在講京劇這一課時,我並沒有一上來,就講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有著上百年的歷史等枯燥的京劇知識,而是以我范唱的一首現代京劇《唱臉譜》為導入點進行京劇的學習的。這樣的以身示範的導入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能樹立老師在學生心目中良好的形象,對以後的音樂鑒賞學習起到了促進作用。
課堂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豐富多彩,還有像直接導入法、游戲導入法、成語導入法等等,不管什麼樣的方法,只要遵循導入新課原則,結合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等實際情況,經過認真構思、巧妙設計而成的導入方法,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更好的進行音樂的學習。我相信,在新課程的指導下,在我們所有老師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精彩的音樂課課題導入設計會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的,越來越多的學生會發自內心的喜歡和熱愛音樂。

『叄』 如何上好一節高中音樂課

音樂教學主要還在於把握音樂的要素,以學生主動參與為中心,圍繞著傾聽音樂、感受音樂、體驗音樂來展開活動,讓學生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時時保持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讓音樂真正走進學生的心中。
在實際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卻脫離了音樂的本體,片面強調音樂的趣味性,走入了音樂教育的誤區。如在欣賞民族管弦樂曲《春節序曲》時,有位老師先從感情入手,以春節聯歡晚會開場的視聽同步的情景畫面導入,使學生沉浸在過新年的喜慶氣氛中。但下面的環節卻出現了設計偏差:學生一會兒敲鑼打鼓、一會兒放鞭炮、一會兒律動表演,好不熱鬧,可整個過程中學生雖然參與到活動中,但沒有注意聆聽音樂,因而得不到應有的音樂審美體驗。
愛因斯坦說過:美的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是無限的,美的想像是知識的源泉。
音樂是體驗的藝術,對音樂作品的體驗也會因個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教師的講解是無法代替學生本人對音樂本身的體驗的,相反,還會束縛學生的想像,起到消極作用。再說欣賞音樂需要全神貫注,而教師在學生聽音樂時講解,便干擾了學生的聆聽,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破壞了學生的良好心境,使學生不能很好的進行審美體驗,這會給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反感,這可謂是好心辦壞事。因此,教師千萬不要用自己的語言代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一定要給學生留下一個廣闊自由的想像空間,因為語言在音樂欣賞中,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任何語言都代替不了每個人對音樂本身的感受,教師必須尊重學生自身的審美體驗。
二、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
音樂是一門體驗性的學科,只有學生主體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究才能感受學習的快樂並積累學習的成果。教師應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畫卷,每個學生都是一篇生動的樂章。教師應善於體會蘊藏在學生內心中的渴望同外部世界交流的主動性發展潛質,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找答案;給孩子一種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去前進。
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不要經常拋出一連串課前設計好的問題擺在學生面前,可以問問學生,你們最想了解的是什麼?再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最想了解的是什麼?然後,師生們帶著最想了解的問題去聆聽音樂。第一個問題的設計,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是教師能根據學生的情況去靈活的組織教學,而給學生的感覺又是教師理解尊重他們,能根據他們的願意來進行教學,使他們對教學內容一下子充滿興趣。第二個問題的設計表面上是讓學生猜教師的想法,實質上是教師對學生提出了聽音樂的要求,但教師巧妙的運用了猜一猜的教學手段,又激起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師生間的平等交流,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在欣賞音樂後,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解答疑難問題,通過反復的聆聽音樂,師生共同討論研究。在課堂小結時還可以問:你們還有什麼其他的想法?這樣的欣賞課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輕松,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小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的方式更多為游戲式,重在其中他們的注意力;而中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方式更多是探究式的,重在培養學生善學勤思、主動探究的習慣。
三、使學生有正確的學習方法。
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這正是當前開展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課程實施方式的改革,其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改變學生現有的學習方式,使他們學會學習,終身收益。這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掌握各種各樣的與課本相關的信息。教師更要加強知識儲備,拓寬知識視野,以更好的引導學生學習。
學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個學習階段,對已經步入終身學習時代的當今學生來說,掌握學習方法比掌握學習內容更為重要。在教學中,我經常把教學內容提前告訴他們,讓學生自己動手查找文字說明,收集磁帶、光碟等音響資料,然後在課堂上講解交流。
四、正確處理師生關系 。
以教師表演為中心的你教我學的音樂課已不能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了,為上好音樂課,我們的音樂教師不妨變演員為導演。這里說的導演不是我導你演的導演,而應是能導會演的大導演,並不排斥演員的一面,因為一節好的音樂課確實離不開教師的表演能力,經大導演之手的音樂課,主要是教師導、學生演,以學生為中心,一切問題的發現與解決,由學生自主探究完成,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想像力,又鍛煉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集多種角色於一身,建立新型的、現代的師生關系,在平等交流中,教師又是學生的引路人。比如在介紹中外管弦樂隊時,可先讓學生看樂隊的演出實況,提醒他們要特別注意觀察各個樂器的排列座次,然後由學生自己畫出管弦樂隊的座點陣圖,寫出各種樂器的名稱、樂器分類,根據個人在班級的座次說出自己應演奏哪個樂器組的哪種樂器,並模仿出演奏姿勢。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自主探究的解決課堂問題,既有興趣又有樂趣。
教師職責的變化要求教師要有很強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來面對互動的課堂,這就要求教師上課前要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設計有效的和創造性的活動,結合學科自身特點,讓每一個學生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正確引導學生主動走進課堂;指導學生去發現問題並確定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去探索和實踐;引導學生去分析和交流,形成自己新的知識。使學生變學會音樂為會學音樂,為學生終身熱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曾經有人對我說,音樂老師沒有什麼前途,不要那麼認真,可是我回顧這些年的音樂教學,很慶幸學習了這一專業,在這一教學中樂趣不斷,今後我還將一如既往的做好一名合格的音樂老師,我從中所享受到的幸福,使我更堅定一個信念不管這世界如何紛雜,我都要為自己和學生保留這份執著。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就是我嚮往和追求的境界!

『肆』 如何處理高中音樂課堂中的「經典」與「流行

相信很多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上都或多或少有著這樣的疑問和苦惱:學生對通俗音樂更感興趣,學習通俗歌曲的速度令人驚訝,他們對通俗音樂那種痴迷的程度讓人震驚,對古典音樂普遍認為聽不懂,對民族音樂普遍不感興趣。若上課單純教授教材上的內容,學生並不喜歡,覺得離他們的時代太遙遠,有距離感,甚至覺得有些音樂很土氣等等,特別是對老師課堂上所教的歌曲既不願意聽,更不願意學,有些學生甚至直接要求老師教唱流行歌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值得我們每一個音樂工作者深省。教材中音樂素材的選擇都是經過專家審核選擇的一些具有代表性、權威性、並經過了時間考驗而傳承下來的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音樂作品,屬於「經典音樂」。而學生們喜歡的都是現階段流行的、易學易懂、娛樂性強,比較符合青少年口味的「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在現實生活中可以說無處不在,電視、網路、多媒體等等幾乎隨處可以聽到見到,這些都無意中讓「流行音樂」先入為主的佔領了學生的視野,因此,學生們對教材上的「經典音樂」不那麼感冒。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權衡這種「經典」和「流行」的關系,對於課堂教學的開展和教學效果都至關重要,作為一位新時代的音樂教師,應不斷學習、探索、總結經驗,使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發展。
通過與多位音樂教育專家進行交流討論,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建議。
1、更新傳統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
1)更新傳統教學理念,針對教育對象的特點明確教學目標。
音樂教育理念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和針對學生的特點來不斷改進,不能以某些專業音樂教育的標准來衡量,需要讓音樂教育普通話,普及化。首先,要認識到我們面對的不是音樂特長生而是普通的中小學生,甚至是五音不全、毫無音樂天賦的學生,教師要做的不是要把他們都培養成音樂家,而是在他們的中小學階段給予他們更好地音樂指引和學習方向,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學習動力,因此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給孩子們設障礙,不要一開始,就把枯燥的音樂專業知識擺在他們面前,或者是在教學中強制性的進行專業知識的灌輸。對著枯燥的樂理、記譜法、繁瑣的識譜訓練、高深莫測的演唱技巧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再加上老師乏味單一的說教,使整堂課毫無輕松愉悅可言,學生乘興而來掃興而歸,課堂上學生只好以被動接受或心不在焉的方式進行逃避,不但達不到教學目標,還會讓學生有逆反情緒。其次,教師不應該排斥流行音樂,不能把它當作與主流音樂格格不入的音樂風格而一味的拒之門外,也不應該將流行音樂的教學地位無限制地提升,將流行音樂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來講解。我們可以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加入一些「流行因素」來進行創新。例如:在課堂上,可從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樂曲入手,來講授相關的樂理知識。在節奏練習中,除了節奏模仿、打擊訓練等方法外,也可試著將歐美「流行音樂」的「說唱」RAP引進課堂,嘗試著讓學生跟著固定的音樂伴奏,模仿國外的說唱歌手,對教材中的歌詞或者學生自編的歌詞甚至是方言進行說唱練習,這種獨特的節奏感和風格,很容易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而那種近乎於「念歌詞」的演唱方法,更能讓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節奏特點。
2)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今的音樂教材,絕大部分內容都選編了中外經典作品,這些經典音樂往往過於「高雅」或者有某些時代太明顯的特徵,普遍與學生有距離感,也就必然影響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提高教學效果,可以以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為出發點,利用他們喜愛流行音樂的特點,找到兩種音樂之間的共同點來將優秀的「流行音樂」有機地滲透到音樂課堂中並與「經典音樂」相結合,讓學生首先對今天的課堂內容感興趣,也就能更好的帶動學生,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從而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例如:聽賞《吉祥三寶》,激發他們對蒙古族歌曲的興趣,再穿插同樣具有內蒙風格的流行歌曲騰格爾的《天堂》,用那極具現代感的伴奏效果,跌宕起伏的蒙古音調去吸引同學們的聽覺。最後引入《牧歌》,讓學生們對這個「馬背上的民族」的音樂發出由衷的贊嘆。藉助這些流行音樂,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後,再適當地組織學生賞析、品味蒙古族馬頭琴的演奏特色,了解蒙古音樂特有的悠長曲調,感受蒙古族音樂的獨有特點,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來選擇音樂素材。
中小學生因年齡和閱歷的局限,欣賞的音樂的能力也有局限,教師在選擇音樂素材的時候要多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多選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喜聞樂見的音樂素材,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適合他們年齡演唱的具有校園歌曲風格的歌曲,如《橄欖樹》、《三月里的小雨》、《桅子花開》、《踏浪》、《蘭花草》等等;能勵志的一些歌曲如《隱形的翅膀》、《真心英雄》、《陽光總在風雨後》、《海闊天空》、《我的未來不是夢》、《一千零一個願望》等。另外,還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初中學生演唱的英語歌曲,如《Big Big World》、《God is a girl》、《我和你》、《I Will Follow Him》、《We Are The World》等。
2、拓展教材資源,整合教學內容。
1)仔細鑽研教材,拓展音樂素材,提高音樂素材趣味性。
教材對於我們教師來說,是一種教學資源,但是,我們只是「用教材教學」,不僅僅是「教授教材」。教材中的「經典音樂」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有很多被現代的音樂人進行了「改版」,在一些晚會、電視節目中,有些歌曲和樂曲出現了「老歌新唱」,或者加入很多流行因素,形成了一種新的音樂風格。這些樂曲比原本的「經典音樂」更能貼近學生,通過讓學生進行演唱、欣賞對比,能讓學生更好的去比較、體會音樂風格特點。其次,老師可以根據教材上的板塊分類,搜集一些同類型但又更有創新風格、或者更能激發學生興趣的作品,也有利於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例如:京劇選段《打虎上山》、越劇選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有零點樂隊加入了搖滾樂風格的流行音樂版本,歌劇欣賞部分可以選擇《魔笛》中的詠嘆調《復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燒》,這段華麗的花腔女高音能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視聽震撼,這些音樂只要老師們平時注意收集,提高音樂素材趣味性及多樣性,在音樂課堂中都能很好的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借鑒優秀流行音樂作品,使其與經典音樂有機結合。
在音樂教學中,可借鑒優秀的流行音樂作品,把流行音樂和經典音樂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經典音樂」為主,「流行音樂」為輔,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例如:在介紹古典音樂中,我們可以從學生比較熟悉流行歌手的周傑倫、S.H.E入手,周傑倫的《十一月的肖邦》裡面有蘊含肖邦古典音樂的部分,S.H.E的歌曲《不想長大》中有採用了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的旋律等等。在介紹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採用現代技術來進行編曲演唱的新民歌、新民樂,如學生熟悉的超級女聲演唱的《彩雲追月》、《山歌好比春江水》等,民族樂器與流行音樂的融合如林海的《琵琶語》、《歡沁》,女子十二樂坊演奏的《阿拉木汗》、《茉莉花》等等。這些新民歌、新民樂是在傳統民歌、民族樂器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流行音樂元素,不論服飾著裝、表演形式、舞美燈光,還是從樂曲的編配上都有新意、時尚,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
3、淡化「經典」與「流行」的界限,正確引導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認識。
1)「經典」和「流行」既對立也統一。
「經典」與「流行」是對立統一的,它們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經典」是過去的「流行」,「流行」是未來的「經典」。在現在流行的音樂風格中,都或多或少的有著經典音樂的影子,音樂也是順應著外界因素和時間而進行發展的,「經典」與「流行」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們的音樂教學過程中也可以不斷的把這種理念滲透給學生,淡化「經典」和「流行」的界限,讓學生更好的去體會音樂在社會背景和時間的推移下的變化發展,從而更好的去理解「經典」音樂作品。
2)引導學生認識真正優秀的流行音樂,關注好的流行音樂作品。
很多學生對流行音樂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於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認識,音樂教師的責任重大。我們要仔細篩選、查閱資料,以趣味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從聽、唱感受音樂的美,並通過音樂形成的歷史背景學會多角度客觀地評價鑒賞。要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對所聽的音樂有獨立的感受和見解,並有針對性地開展討論,在思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和音樂鑒賞能力。例如:老師可以把每節課的課前五分鍾拿出來交給學生,用多種方式自由展現自己喜愛的音樂,大部分學生自主選取的歌曲或者音樂都是流行音樂,利用這種契機,老師可以採取師生互評來對學生選擇的音樂進行評價或肯定,在課堂活動中也可以起到引導學生對流行音樂的正確審美。
總之,我們通過改進傳統的教學形式,以「以教為主」轉向「以學生為主體」,採取科學、多樣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實踐,通過整合大量的音樂素材,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鑒賞水平,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感受音樂的美,促進「經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真正融合。

『伍』 高中第一節音樂課如何上

先交流。要給大家留下良好的印象。因為高中音樂算是很難教,大家都不肯開口。切記要多鼓勵。

『陸』 第一節高中音樂課我該怎麼上

千萬別緊張
微笑可以使你看起來更美,可以讓你更自信
記住,那天一定要穿漂亮點版,給人的第一印權象是很重要的,說話要親切哦~~~
即時了解學生想知道的音樂知識,給他們幫助,鼓勵······
相信你可以成為學生們心中的好老師,加油哦!!!
我很喜歡音樂的,可惜現在都沒音樂課咯,遺憾,不過支持你哈!

『柒』 高中音樂課程有哪些

第一部分前 言 音樂是人類最占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形態和載體,音樂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和能力。音樂與生活具有廣泛、密切的聯系,對人的全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在當今科學技術和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音樂教育在促進人的發展和推動社會進步方面,更加顯示出它所具有的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制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力求符合素質教育要求,體現普通高中教育的培養目標,確立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課程基本理念,構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體現時代性、基礎性與選擇性相結合的普通高中音樂課程,為每個高中學生音樂文化素養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一、課程性質普通高中音樂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或藝術課程相銜接,是高中階段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中,通過鑒賞與表現音樂,及其他藝術形式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美和蘊涵於其中的豐富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進而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音樂音響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特徵,為學生體驗、理解和創造音樂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作沖動,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豐富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共處能力得到鍛煉和發展。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學習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國民族音樂,有助於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文化;學習豐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樂,拓展音樂文化視野,有益於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尊重。因此,高中音樂課程對於促進學生全面的、有個性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課程的基本理念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感受、鑒別、判斷、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表現特徵,引導學生整體把握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感受音樂、用音樂美化和豐富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根據高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持久而穩定的興趣和愛好。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普通高中音樂課程的基本任務,是提高每個學生的音樂素養,使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普通高中音樂課的教學活動應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普通高中音樂課程在提高全體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還要為具有音樂特長、對音樂有特殊愛好的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因此,普通高中音樂課的內容應該體現多樣化及可選擇性的特點,應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3.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普通高中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的藝術實踐過程。因此,在所有的音樂教學活動中,都應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創造意識,重視藝術實踐,將其作為學生獲得音樂審美體驗和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普通高中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作,目的在於進一步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並進行音樂創作的初步嘗試。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和反映近現代與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音樂作品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感。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賴於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體驗、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珍視人類文化遺產,以利於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三、課程設計思路1.關於模塊的設置根據普通高中教育的培養目標及音樂課程的性質,為體現普通高中新課程體系對課程內容應具有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總要求,全面實現高中音樂的課程目標,滿足學生對音樂的不同興趣愛好和特長需求,高中音樂課程的內容結構由六個模塊組成,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習。這六個模塊是:音樂鑒賞、歌唱、演奏、創作、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音樂鑒賞 主要通過聆聽和感受音樂及對音樂歷史與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評價、判斷能力,是增進學生音樂文化素養的主要渠道。歌唱、演奏 學生通過對音樂表演活動的親身參與和直接體驗,享受音樂表現的樂趣,陶冶情操,提高音樂表現能力。創作 是培養學生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園地,也是學生進一步獲得音樂基礎知識和學習音樂基本理論的模塊。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 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認識音樂與姊妹藝術的密切關系,拓展藝術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表現能力。上述各模塊的教育功能和作用,雖有不同的側重,但對於絕大多數高中學生來說,「音樂鑒賞」作為增進學生基本音樂文化素養的主要渠道,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中應首先得到突出和強調。2.關於學分依照《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方案》規定,學生每完成18學時的學習任務,通過考試或考查評價,可獲得1學分。每個高中學生需在音樂課中獲得的必修學分為3學分。據不同模塊的教學容量和要求,在高中音樂課程的六個模塊中,「音樂鑒賞」為2學分,其餘五個模塊各為1學分。對於具有較強音樂能力並願意在音樂方面繼續發展的學生,在獲得必修學分後,鼓勵選修其他模塊,或繼續深化歌唱、演奏、創作模塊的學習,每修滿18學時,通過考試或考查評價,可獲得1學分。 3.學生選課及不同模塊的實施學校和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選課的指導。在學牛選課前,應將音樂課程不同模塊的內容、性質和開課計劃(包括課時安排、上課地點、教材和任課教師等)及時向學生詳加介紹。在學生選課時,音樂教師應和班主任共同對學生選課給予具體指導,以避免學生選課的盲目性。學校有能力開出的模塊,均應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願並通過教師的指導,選擇符合個人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的學習內容。 從目前師資及教學設備等情況來看,並不是所有地區和學校都具備同時開設六個模塊的條件。各地、各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模塊分步實施。總的原則是:優先開設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模塊——「音樂鑒賞」,以保證學生獲得參與現代社會生活應具備的音樂文化素養。在此基礎上,大力開發課程資源,逐步開設其他模塊,積極為普通高中學生學習音樂提供更大的選擇空間。高中音樂課程結構及教學實施表 模塊學時學分必修學分 教學實施 音樂鑒賞36學時2學分3學分在高中的任一學年開設(通常在高一或高二年級) 歌唱每個模塊18學時學生可跨班選課 演奏各1學分 創作 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音樂課程目標的設置以音樂課程性質的定位為依據。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具體課程日標,內含在以下三個維度的表述中。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學習音樂,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思考並規劃人生,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2.通過對音樂作品的音響、形式、情緒、格調、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裡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3.通過對我國優秀音樂作品的審美體驗,增進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熱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學習了解不同國家的音樂傳統及優秀的音樂作品,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使學生初步具有國際視野,有助於培養學生參與國際交往的能力。二、過程與方法1.體驗。音樂教學過程應是完整而充分地體驗音樂作品的過程。要啟發學生在對音樂形態與音樂情感的積極體驗中,充分展開聯想與想像,愛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2.比較。通過比較音樂的不同體裁、形式、風格、表現手法和人文背景,培養學生分析和評價音樂的初步能力。3.探究。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探究與創造活動,倡導開放式和研究性的學習方法,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4.合作。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以音樂為媒介,加強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增強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三、知識與技能 1.欣賞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體裁和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學習音樂的表現手段,了解音樂的歷史與發展,認識音樂的社會功能。 2.通過對歌唱、演奏、創作、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夠參與教學中的表演及創作活動,培養與其相關的表演、創作能力。 上述課程目標,分為三個維度進行表述,在實際操作中,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捌』 高中音樂教學方法

一、現狀分析

1.對教學目標的現狀分析

我國高中課堂教學對學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夠,缺乏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音樂作品脫離實際,教學目標不明確;而且,音樂教學沒有升學考試的外界動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便成為他們學習音樂的主要動力。 沒有興趣的音樂課,則形同虛設。

2.對教學內容的現狀分析

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繁、難、多、舊,有些教學內容出現過雜、太亂、知識無序的情況,沒有突出音樂的藝術特點;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科之間缺乏綜合性。

3.對教學方法的現狀分析

在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單純的灌輸音樂知識、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方法與形式過於外在和花哨,與教學內容相脫節。而音樂的學習過程則是一種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探究和創造的過程,這些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人們往往採用沒有突出音樂藝術特點、與其他學科相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音樂教學,教學過分知識化、理性化,重視教師的講授,輕視學生的參與體驗;重視教學的結果,輕視教學的愉悅過程;重視知識技能的教學,輕視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不好。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音樂,可卻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

4.對教學評價的現狀分析

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評價與其他學科教學的評價相一致,都是由於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重分數,輕素質,不僅教學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課業負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妨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評價單一,基本以書本知識為核心,忽視對過程的評價,多「以智商式思維」為理論依據,以紙筆測驗為唯一方法的學校評價等等。

二、以多元智能為指導的高中音樂教學對策

教學是學校永恆的旋律,新的時代呼喚新的教育形態,對課堂教學的研究與實踐也將進入新的階段。由於我國傳統的課堂教學已不適應當今社會的迅猛發展,面對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借鑒多元智能理論指導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這幾個方面進行研究高中音樂課堂教學。

1.在教學目標方面

高中音樂課程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目前我國素質教育的本質意義也是人的全面發展教育。高中音樂課程的性質是:促進學生全面地、有個性的發展。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擁有多種智能,都有自己的智能強項和弱項,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方法。只要有適宜的課程和學習環境,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課程目標應該面向全體,追求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興趣,發展音樂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個層面具體表述。多元智能課程的目標就是符合每個學生的興趣目標,學校重視的不是課程開發,而是人的發展。因此,筆者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研究,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即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在教學實踐中,音樂作品應該貼近生活,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表現、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

2.在教學內容方面

普通高中音樂課的內容應該體現多樣化及可能性的特點,應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課堂教學突出音樂的藝術特點。多元智能理論強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理解——為理解而教。因為,教學內容可以促進多種智能的發展;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可以發展某種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強的求知慾,和較廣的知識面,學校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自覺地選擇相關的學習內容,參與各項音樂活動。為學生提供基礎性的、豐富多彩的內容和信息,拓展藝術視野,使音樂學習更有趣、更容易。充分體現課堂教學多元化。培養人們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學方法方面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所採取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師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生的「學」的方法。隨著教學理論的發展和新的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方法還將不斷出現。多元智能課程的方法就是一種努力發展每個學生的智力強項的方法。「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獲得審美愉悅,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論進行的「藝術推進項目」認為:「當我們把音樂當作一種智能來看的時候,我們所進行的音樂教育就和音樂教育課或音樂技能訓練有所不同了。我們應該本著全面發展的原則,通過表演、欣賞、創作及思考等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積極態度,並理解音樂和學習的關系,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多元智能教學是通過盡可能豐富的教學方法、以學生開啟學生的多種智能,已達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學目的。

閱讀全文

與高中音樂課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