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職業素養
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音樂教育事業的精神品質、熱愛學生的深厚情感、良好的道專德修養、復合的音屬樂專業技能。
中小學音樂教師應在具備扎實的「唱、彈、跳」的專業技能之外,通過自學、培訓的方式,努力去探索其它有關的技能領域,使自己成為一名具有復合的音樂專業技能的綜合性教師。
B. 音樂教師應具備哪些能力,為什麼
音樂教學的方法、手段都面臨著重大的改革,新的音樂課程必須採用民主的、開放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注重探究的教學方法。新的形勢對中小學音樂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良好的職業道德
新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尊重學生人格,培養身體強健、心理健康、知識豐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材。這就要求教師做到以人為本、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因此,教師的職業道德對學生來說就好比絲絲春雨,有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每一位教師都應具備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應當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有著強烈的教育事業心和使命感;更應當具有熱愛學生的深厚情感。
(1)熱愛音樂教育事業的精神品質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首先要熱愛音樂,對音樂有一種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飽滿的情緒,欣賞要有濃厚的興趣,只有教師本身受感動,才能引導學生受到感染,進而達到教學目的;其次,要熱愛音樂教育事業,著名音樂教育家繆裴言,雖然未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但卻非常熱愛和喜歡音樂教育事業。他在音樂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對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些都緣於他對音樂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緣於他對教育事業的畢生追求。實踐表明,許多教師之所以能夠成功,首先是因為他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願意為下一代的成長奉獻自己的畢生精力,不畏艱辛,不計得失,勤於耕耘,因此成績卓著,受到人們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熱愛他所從事的事業,缺乏對事業的責任感,那麼他就失去了動力,也不可能勝任培育下一代的責任。
(2)熱愛學生的深厚情感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師只有以自己的愛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才能搭起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梁。當然,這種愛並不是順從、溺愛,教師的愛體現在公平對待每個學生,體現在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信任、尊重、期望和正確的評價上,它要求教師徹底拋棄只教書不教人,以師為中心的舊觀念,而必須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新思想。
所以,音樂教師要熱愛音樂、熱愛音樂教育事業和熱愛學生,才能使自己在新課程的理念下迅速進入角色,發揮最大的創造力,為學生創設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愛學和會學的能力。
(3)良好的道德修養
教師勞動的主要手段是「言傳身教」,示範性極強。對於可塑性,模仿性很強的青少年起著直接的影響和熏陶作用,決定了教師在思想、品德和作風上必須成為學生的表率。學生往往是「度德而師之」,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確立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該首先做到。我國歷史上許多著名教育家都主張和倡導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而且身體力行。春秋時期偉大教育家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西漢時期教育家董仲舒說:「善為師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在近代,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師應以身作則」,「以教人者教己」。教師只有自己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否則,教師不僅喪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資格。
二、復合的音樂專業技能
在音樂學科領域中,「唱、彈、跳」是所有音樂教師應具備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彈自唱能力。「唱」在音樂教學中具有很強的示範性和激勵性。歌唱教學是訓練學生的音樂感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聲情並茂地范唱能給學生帶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彈」即鍵盤彈奏能力和即興伴奏能力。只有具備嫻熟的、能為各種風格的歌曲伴奏的即興能力,才能組織好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課標》強調師生的互動性,使整個課堂處於一種輕松、愉快、活潑的氛圍中。音樂教師的舞蹈表演能力對於小學音樂課堂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抓住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的特點,從而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來引導學生體會音樂、表演音樂,建立一種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音樂是一門技能性較強的學科,因此音樂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
然而,音樂是一種十分特殊的藝術,它不像圖畫呈現的是造型藝術,也不像電影戲劇那樣是可聽可見的綜合藝術,而是一種由聲音運動作用於人的聽覺從而引起聯想而獲得一個彷彿可以感覺到的形象。因此,《新課標》已經改變了原先以「唱歌、音樂知識與欣賞」為主的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提出了以「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為主的新的內容標准。所以,原來那種能「彈琴、唱歌」就能當音樂老師的觀點是片面的。音樂教師除了要重視原來的專業技能之外,還要逐漸掌握合唱指揮、樂器演奏以及音樂創作等復合的專業技能。教師單一的技能是不能滿足學生**益膨脹的音樂需求的,同時,一名音樂教師也絕不只是上好課就完事了,他們的任務還在於課外藝術實踐。幾乎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管樂隊、民樂隊、鼓號隊、舞蹈隊、合唱隊等等,這些團隊組織不僅培養了學生們的專業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而平時指導組織這些活動團體進行排練的任務就不由分說地由音樂教師來承擔,如果一名音樂教師不具備鼓號隊組建訓練能力、舞蹈隊編排能力、合唱隊組織排練能力等這些復合的專業技能的話,怎麼能算的上是一位合格的音樂教師呢?這也是高師音樂教育為啥要開設合唱指揮、舞蹈編導、管樂合奏等專業選修課的原因。
因此,中小學音樂教師應在具備扎實的「唱、彈、跳」的專業技能之外,通過自學、培訓的方式,努力去探索其它有關的技能領域,使自己成為一名具有復合的音樂專業技能的綜合性教師。
C. 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
幼兒教師,要全方面都涉及到,跳舞,唱歌,畫畫 要是小學音樂教師的話,你的音樂方面要有一技之長。。。拿到鋼琴6級在說
D. 音樂老師應該具備哪些技能
一、中小學音樂教師應具有教學的實踐能力 (一)要有教學研究的理念和能力.音樂教師要有標新立異意識.要有突破教參教材學生這一固定的程序和模式,要善於肢解教材,重組教學內容,以獲得教育實踐的新穎性和高效率,要能夠設計充滿新意、具有教學實效的音樂課堂的教學方案,要能夠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善於總結自己的經驗、借鑒同行的成果,提煉有價值的教學研究能力. (二) 有實際教學能力,要有使音樂課堂教學成為蘊涵審美價值、洋溢審美情緒的立體動態藝術的能力.即課堂教學的能力. 1、深刻理解、全面掌握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正確地分析處理中學各年級的音樂教材. 2、在教學中能體現以美育為主導,以發展學生智能和培養創造能力為目標,完整地完成音樂教育的任務. 3、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有音樂藝術的獨特風格,並富於感染力.能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及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和表現力,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藝術情操. 4、需有較高水平的范唱或演奏能力,能吸引和啟迪學生,提高教學效果.演唱、自彈自唱、伴奏是音樂教師的基本功.大多數教師在演唱、彈奏等基本功方面還顯得薄弱、困難,必須要加強這些方面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能力. 5、能積極承擔校內外公開教學的任務,對其他教師能起示範指導作用的能力. (三)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識.要教好學生,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的功力.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池水,而且是一池活水.面對時代的挑戰,教師和其他行業一樣,時時刻刻在發生著變化,競爭體系的引進、評價體系的更新、學生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要等等,學生們在飛速地進步,如果我們還是止步不前,最終等待我們的是被淘汰的命運.教師必須重視科研,要做到以科助教,只有兩項齊頭並進,我們才會快速達到時代的要求,才配得上專業化、規范化的人類工程師這個稱號. (四)能熟練運用的網路信息的技術的能力,現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現,未來全球信息基礎設施網的開通,無疑需要我們音樂教師對信息傳播基礎設施幾相關科技知識具有了解和掌握的能力,從而熟練地從網路的各種載體中獲取信息,並有效地應用到自己的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去.運用計算機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參與音樂體驗: 二 、中小學音樂教師應具有教學的創新能力 大量事實證明: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思維力、記憶力、想像力、創新能力及促進人際交往能力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音樂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這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傳統的音樂教學將學生看作是一個容器、是存儲燃料的罐子,而教師更像是學生思維的保姆,不會也不可能給他們提供創造思維的時間、空間,教師只教教材授人以魚.現代教學強調用教材教授人以漁,因此,音樂教師必須有教學創新能力. (一)對教材的再創造的能力 過去,我們只考慮教什麼,對於怎樣教的問題未給予重視.而後者則是更重要的.因為不同的教學方法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同樣一首歌曲就可以有多種形式的教法.如只教會歌曲是一種教法;又學歌曲,又表演是一種教法;又學歌,又表演,又改編歌也是一種教法.教法不同,學生的收獲當然也就有差異.因此,教師在准確理解教材的基礎上,一定要對教材進行再創作,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音樂教師要有培養學生創造意識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常發現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很強,而且思維敏捷,他們的創意出乎教師的意料之外,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創造良好學習氛圍,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並表達與眾不同的見解,啟迪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與思維能力;教師應培養學生創造個人音樂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參與音樂生活,學會根據生活需要選擇音樂,探索創造個人的音樂生活,啟發學生的創造意識.
E.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應具備哪些專業素養
通過學習《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讓我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師專業素養:指的就是通常所說的教師的教學態度及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能力"。1、 教學態度:敬業愛崗,責任感強,具有學習研究的精神與實踐能力。2、教學能力:教學語言表達能力, 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自彈自唱的能力,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使用多媒體設備的能力,教學調控與應變能力,教學反思能力 (二)、關於教學語言表達能力: 一個好的音樂教師在教學中的語言一定是有所設計的,正如我們在欣賞一部音樂作品時所感受的那樣:有對比,有起伏,抑揚頓挫,節奏感強,只有這樣才能使聽者賞心悅目,欣然接受。 (三)、關於組織教學: 教師能否有效、合理的組織課堂教學,這不僅是一種能力的表現,更是教師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藝術的體現,同時也是教師是否具有良好素養既有無責任心的體現。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講好課,更要時時關注學生的動態,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才能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教師應該積極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營造和諧有序的教學環境,為學生學習音樂提供良好的條件。 (四)、關於自彈自唱:自彈自唱是音樂教師的專項基本功之一,是音樂教學中很重要的手段。教師富有激情的自彈自唱, 可以引起學生對音樂教學,音樂作品的關注和興趣,可以對學生起到引導、啟迪、激勵、感染、熏陶等作用。 (五)、關於正確使用多媒體: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極大的改變了音樂教育的傳統模式。先進的視聽技術、音響、聲像技術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在時間、空間和地域上的限制,大大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和空間,極大地豐富了音樂學科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也為教師的備課上課提供了極大的便捷服務。音樂教師在享受並運用這些高科技便捷方式的同時,不要丟掉音樂課堂教學的根本音樂性。多媒體的使用要適度、適時、恰到好處,起到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是畫蛇添足。 (六)、關於教學調控與應變: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在倡導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動態的教學過程,更需要教師積極主動的進行教學調控。如何保證音樂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取決於音樂教師能否對課堂教學實施有效的調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教學過程張弛有致、興趣盎然,充滿活力,使得整個教學流程呈現出預定的、有序的、最佳的效果。 (七)、關於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以探究和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動力,它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是教師教學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礎。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是區別經驗型教師與專家型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
F. 做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應具備什麼能力
一、中小學音樂教師應具有教學的實踐能力 (一)要有教學研究的理念和能力。音樂教師要有標新立異意識。要有突破教參教材學生這一固定的程序和模式,要善於肢解教材,重組教學內容,以獲得教育實踐的新穎性和高效率,要能夠設計充滿新意、具有教學實效的音樂課堂的教學方案,要能夠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善於總結自己的經驗、借鑒同行的成果,提煉有價值的教學研究能力。 (二) 有實際教學能力,要有使音樂課堂教學成為蘊涵審美價值、洋溢審美情緒的立體動態藝術的能力。即課堂教學的能力。 1、深刻理解、全面掌握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正確地分析處理中學各年級的音樂教材。 2、在教學中能體現以美育為主導,以發展學生智能和培養創造能力為目標,完整地完成音樂教育的任務。 3、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有音樂藝術的獨特風格,並富於感染力。能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及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和表現力,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藝術情操。 4、需有較高水平的范唱或演奏能力,能吸引和啟迪學生,提高教學效果。演唱、自彈自唱、伴奏是音樂教師的基本功。大多數教師在演唱、彈奏等基本功方面還顯得薄弱、困難,必須要加強這些方面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能力。 5、能積極承擔校內外公開教學的任務,,對其他教師能起示範指導作用的能力。 (三)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識。要教好學生,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的功力。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池水,而且是一池活水。面對時代的挑戰,教師和其他行業一樣,時時刻刻在發生著變化,競爭體系的引進、評價體系的更新、學生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要等等,學生們在飛速地進步,如果我們還是止步不前,最終等待我們的是被淘汰的命運。教師必須重視科研,要做到以科助教,只有兩項齊頭並進,我們才會快速達到時代的要求,才配得上專業化、規范化的人類工程師這個稱號。 (四)能熟練運用的網路信息的技術的能力,現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現,未來全球信息基礎設施網的開通,無疑需要我們音樂教師對信息傳播基礎設施幾相關科技知識具有了解和掌握的能力,從而熟練地從網路的各種載體中獲取信息,並有效地應用到自己的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去。運用計算機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參與音樂體驗: 二 、中小學音樂教師應具有教學的創新能力 大量事實證明: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思維力、記憶力、想像力、創新能力及促進人際交往能力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音樂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這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傳統的音樂教學將學生看作是一個容器、是存儲燃料的罐子,而教師更像是學生思維的保姆,不會也不可能給他們提供創造思維的時間、空間,教師只教教材授人以魚。現代教學強調用教材教授人以漁,因此,音樂教師必須有教學創新能力。 (一)對教材的再創造的能力 過去,我們只考慮教什麼,對於怎樣教的問題未給予重視。而後者則是更重要的。因為不同的教學方法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同樣一首歌曲就可以有多種形式的教法。如只教會歌曲是一種教法;又學歌曲,又表演是一種教法;又學歌,又表演,又改編歌也是一種教法。教法不同,學生的收獲當然也就有差異。因此,教師在准確理解教材的基礎上,一定要對教材進行再創作,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音樂教師要有培養學生創造意識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常發現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很強,而且思維敏捷,他們的創意出乎教師的意料之外,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創造良好學習氛圍,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並表達與眾不同的見解,啟迪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與思維能力;教師應培養學生創造個人音樂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參與音樂生活,學會根據生活需要選擇音樂,探索創造個人的音樂生活,啟發學生的創造意識。 21世紀是一個充滿未知的時代,是一個創造的時代,是一個人才、智慧競爭的時代。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音樂教師,首要任務就是為眾多的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著想,幫助他們積極參加音樂活動,能夠從音樂中享受到樂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實施以培養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大力開發學生的創造、想像能力,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去創造音樂。 三、中小學音樂教師應具有把握學生心理特徵進行音樂教學的能力 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三個方面。 認識過程包括感知、記憶、思維、想像等;情感過程是指人對事物的喜怒哀樂的情緒表現和愛憎好惡的情感流露,如激情、熱情、心境等;意志過程則是把想像、理想設法變成現實的心理過程。 少年兒童的心理發展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並能引導和控制學生的心理過程,即要引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引發他們豐富的情感,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體現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就是要教給學生感受、理解與掌握音樂內涵的本領,要把握不同年齡學生的不同心理特徵,合理安排音樂教學的程序和方法。 小學低年級,這時的孩子活潑好動,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對簡單具體的事物易於接受,易被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和色彩鮮艷的活動的教具所吸引,以機械記憶為主,思維主要是根據直觀形象的外在屬性進行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要注重創設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讓他們在游戲與娛樂中學習初步的音樂知識。 小學中年級,不再單純追求主要作用於感官的感覺上的需要,這時的學生開始需要比從前更進一步的得到知覺上的滿足。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要運用歌(樂)曲所表現的典型的意境與情緒,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和想像,注意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要掌握和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進行簡單的分析、綜合、比較與分類能力的培養,使其逐步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維與概括能力。中年級是從兒童期向少年期過渡的階段,在音樂教學方法的運用上,既不可完全沿用低年級的方法,也不可全盤舍棄那些在低年級有效又適用於中年級的教學方法。要根據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圍繞著學生的興趣,選擇有利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並能強化其參與意識的教學方法。 小學高年級,由於年齡增長和身體發育,學生在心理上有了較大的變化。就認識過程而言,有意注意逐漸上升到主導方面,使抽象思維有了發展的可能性。理解記憶能力越來越強,思維方式由以具體思維為主的形式逐漸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形式過渡。情感和意志方面也都有所發展。在這一時期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性意學生的情緒,可適當講一些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故事,如名人與音樂、音樂家軼事、名曲誕生的趣事等。如果學生處於變聲期,可多安排一些器樂教學和欣賞教學以及能夠調動學生內心活動的教學內容,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參與意識和創作慾望等。高年級的唱歌教學應從重視外在的表現(如律動、游戲等)向重視內心情緒的表現方面轉變,更要強調唱歌的藝術表現效果,但其先決條件是學生喜歡音樂和愛唱歌。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進入中學,新陳代謝旺盛,身體發育處於高峰期。主要表現在學生興趣廣泛,成人感強,自尊心、榮譽感和好勝心強。意志品質有了突出表現,自我意識有明顯發展,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逐漸占優勢。這一時期學生心理發展表現的主要特點是:好爭論、好懷疑、情感變化決而不穩定等等。但是少年朝的心理發展是受社會、家庭、學校制約的,尤其是社會與家庭的影響更突出一些。所以,作為一名中學音樂教師,不但要鑽研教材,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同時還要了解社會上的流行音樂及其在學生中的影響等情況,以便有的放矢地發揮學校音樂教育的特殊功能,引導和培養學生健康的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學校音樂教育如果能與學生的心理過程相符合,則能夠促進學生具有音樂感的願望得到健康的發展。反之,則容易產生兩種後果:一部分熱衷於升學的學生(或在各種壓力下只注重文化課而排斥其他一切活動和愛好的那部分學生)具有音樂感的願望受到抑制;另一部分喜歡音樂而學校又不能滿足他們愛好音樂的願望的學生,則會向追求社會上流行歌曲的方向發展。由於缺乏基本的音樂常識和鑒賞能力而不辨良莠,學生的身心健康往往會受到某些不良影響。 所以,音樂教師除了要具有符合要求的各種音樂素質以及音樂教育教學的能力,還必須具有把握學生心理特徵進行音樂教學的能力。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教師素質的重要方面。同樣教材,兩名教師可能教出不同的教學效果,這就是教師的教學能力決定的。音樂教師也只有具備以上的教學能力,才能完成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任務。 綜上所述,音樂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