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班鈴兒響叮當教案用三維目標怎麼寫
如何寫幼兒園教學目標首先要了解領域的特點,再從能力,知識,情感態度,三方面去制定,教學目標最好是幼兒的發展目標,就是目標制定的主體是兒童,盡量避免從教師角度去提出的目標!
在導案、學案的設計過程中,教學目標該如何設計
(一)課堂教學的本質是什麼課堂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組織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不同的教學理念,會帶來不同的教學活動,不同的學習效果。在我看來,只要強調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學習任務適應學習者,教師為學生服務,是天經地義的。強調這一點,是為了讓我們對學校教育的現狀,對課程教學的現狀,有一個清醒的估計,從而在設計課堂教學計劃時,能夠更多地調查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與實際興趣,能夠更客觀、更冷靜地分析學生的實際反應與教學效果。這樣才會使教學、教學計劃立足於一個比較實事求是的基礎上。
(二)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方式,是讓學習者有可能從個人實際需要與可能展開學習活動。因此,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是教師設計教學的出發點。從這個角度說,所謂的備課,實際上就是備學生,就是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所謂的教學設計,就是為不同的學生,起碼是不同類型的學生,設計出符合他們需要的學習計劃、學習方式與學習進度。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學生之間的差異會顯著增大,進度統一、任務相同的課堂必然會讓位給類似復式教學的課堂。不同組別的學生學習不同的內容、完成不同的作業、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或許將會成為課堂教學的常態;而統一的講解、答疑、點拔、指導,只能是學生自主學習討論的必要補充,是應學生的實際要求而安排的活動。
(三)教學設計要從學生的問題出發教學的任務是組織學生學習,教學設計敦要從學生的真實問題出發,而不是從教材或從教師假想的問題出發。著名的物理學大師狄拉克有一次去作學術報告,報告之後有人提問說,他不明白怎麼可以從公式2推導到公式5。狄拉克不答,主持人提醒道:「教授,請回答他的問題。」狄拉克說:「他並沒有問問題,只說了一句話。」狄拉克的這一著名回答,揭示了問題這一概念的本質。真正的問題,應該是固有認識與新現象、新事實的矛盾。那位提問者並沒有講出自己對「公式2」的理解及其與「公式5」的矛盾所在,狄拉克當然就無法為他作出解釋說明。所以,從問題出發設計教學,關鍵之處在於把握學生固有認識與新現象、新事實的矛盾,在於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或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發現這一矛盾,這樣才會引發真正有效的學習活動,才能真正讓學生學有所思。
(四)學習方式應該多樣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為我們認識學生和認識學生的學習傾向,提供了一個可資參考的理論框架。不論你是否完全同意他對人的智能的分類,要關心學生的不同特點,要用多種方法來強化學習效果……都已成為實驗學校教師的共識: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生們主要是「聽中學」和「看中學」——學生聽教師講解,學生看教師提供的教具、圖片或錄像,在聽或看的過程中思考記憶,如此等等。新課程提倡「做中學」,這是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家杜威倡導的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在操作實驗或深入實際生活的過程中字習.讓學生從自己的直接經驗中學習、或者是從他人的經驗(例如對某些事實或現象的介紹資料)中通過再發現來學習。當然,「做中學」也並不完全是新東西,人類的技能學習一直是做中學的,體育老師教學生游泳、打球,也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模仿.在做(練習)中學的,把「做中學」拓展到認識領域,拓展到智能學習領域,是本次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極其重要的要求。但是,除了「聽中學」、「看中學」與「做中學」以外,人們還可以「想中學」、「讀中學」、「聊中學」(討論中學習,又說又聽又想),等等。特別是在每位學生都有一冊系統傳遞信息並體現著培養要求的教科書,每位學生都可以及時上網或到圖書室或到家庭藏書中去瀏覽查閱的條件下,怎樣在學習活動中讓有閱讀能力的學生充分利用教材、書刊、網路,實現自主學習,實現在教師指導下的閱讀學習.應該是每位正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教師要格外關注的事。從這個角度看,對於一切有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教師、學生而言,其實並沒有什麼「新課」,教師的教學,應該建立在學生閱讀學習的基礎上,應該從解決他們的閱讀學習中的障礙開始教學。
(五)教學設計實際是教學構想教學設計應該只是一個教學構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藍圖。施工藍圖要十分細致周全,不能留下任何空白死角,雖然在建設中免不了「洽商」修改的煩惱,但它畢竟要求按計劃施工。教學則不然,教學設計是教師為學生規劃學習過程,規劃主要發生在不同學生頭腦中的事情,即使教師進行了深入調查,我們也無法完全弄清所有學生的情況。所以,在教學中,改變甚至完全拋開事先寫好的教學步驟,是常有的事,而且事先設計得越具體,越周詳,有可能需要改變的就越多。有些有經驗的教師,甚至完全放棄了寫詳細的教案(例如特級教師孫維剛就宣稱自己十多年來未寫過教案)。當然,課前,他們在依據自己對學生知識、經驗以及思維習慣、學習方式等了解的基礎上,對教學進行了具體的、充分的設計與構想,並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問題,憑借已有的經驗,在構想的基礎上展開教學活動。
② 中班科學雪花的秘密教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 感受歌曲《歡樂的小雪花》三拍子的韻律, 指導學生用優美、柔和的聲音演唱。
2. 通過「雪花飛舞」的創編活動中,啟發學生的想像力和表現力.
3. 能夠辨別並表現《歡樂的小雪花》和《鈴兒響叮當》這兩首不同情緒音樂作品,
教學重點:感受歌曲《歡樂的小雪花》三拍子的韻律,唱出柔美的情緒和天真的童趣。
教學難點:准確把握演唱中休止的停頓。
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曲《鈴兒響叮當》
1、學生即興律動(加入打擊樂器)
創設小朋友乘著雪橇在雪地里滑雪、玩耍的歡樂情景。
2、師:從《鈴兒響叮當》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冬天?
(歡快、活潑的)
二、學唱歌曲《歡樂的小雪花》
導入語:讓我們再來聽一首歌曲,聽聽這首歌曲帶來的冬天,又是怎樣一種感覺。
1、 初聽
對比體驗: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
2. 復聽
①感受三拍子的節拍、韻律。
②揭示課題。
4. 創編 「雪花飛舞」的情景
①情景啟發
師:現在把你們的雙手,伸向天空的雪花飄舞的方向,潔白的小雪花翩翩而下······
②讓學生在音樂中自由的想像。
師:想一想你心中的雪花是怎樣飄舞的?用動作怎樣來表現。
③單個學生示範
④集體創編表演
開一個浪漫的「雪花舞會」。
5.用la模唱旋律
6.視唱字母譜
導入語:你們瞧!那是什麼?是小雪花,它們化作了音符寶寶,飛進我們的教室里來了!
① 出示字母譜,提出疑問。
師:為什麼有幾朵小雪花的下面,出現了紅色的圓圈記號呢?為什麼有的小雪花後面拖著「小尾巴」,而有的小雪花後面又沒有「小尾巴」呢?
②教師范唱
學生在聽老師范唱的過程中,針對疑問對有休止的地方,進行觀察和思考。
③范唱完畢,師生共同總結。
④難句對比、指導:
2 1 7 0 | 6 7 1 0
|
2 1 7 0 | 6 7 1 |
先單個,再集體。
⑤完整的視唱
一邊唱,一邊用手指畫一畫小雪花飛舞的路線。
7.朗誦歌詞
師:請小朋友和我一起有感情的把歌詞念一念。
我念「白色」的,你接「綠色」的。
8.學唱歌詞
① 輕聲跟唱歌詞,打打節拍。
②師生接唱歌詞。
② 難句鞏固。
④男.女生輪唱,及相互評價。
要求學生唱好有休止的地方,並注意表情和音色,如有問題出現,可反復。
⑤完整的演唱歌曲(加入打擊樂器.)
三、簡單對比《鈴兒響叮當》和《歡樂的小雪花》這兩首歌曲的音樂特徵。
1、歸納兩首歌曲不同的音樂情緒。
師:兩首同樣都是表現冬天和小朋友的歌曲,為何它們在情緒、風格會有這么大的差別?
2、從「速度」和「節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
情緒 速度 節拍
《鈴》—— 活潑 —— 偏快 —— 2/4拍
《歡》—— 抒情 —— 偏慢 —— 3/4拍
四、擁抱冬天
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音樂中,盡情的唱跳,快樂的和冬天擁抱······
他們根據自己個性和喜愛,既可以選擇表演歡快、活潑的《鈴兒響叮當》,也可以選擇表演優美、抒情的《歡樂的小雪花》。
五、「說一說」、「猜一猜」、「補充補充」
1、小朋友兩個兩個之間輕聲地「說一說」,交換心得、分享快樂。
2、師:讓我先來「猜一猜」你們的快樂和收獲是·····
3、學生對老師沒有「猜」到的,進行補充。
六、下課
學生在《鈴兒響叮當》的音樂中,歡快的離開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