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組織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有什麼意義
一、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標與原則 (一)《綱要》中的藝術領域目標及解讀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綱要》的這種表述使我們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幼兒音樂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音樂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音樂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改變使音樂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這是必須深入領會並在實施中進行貫徹的基本理念。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目標: 第一層次目標--藝術教育終極目標 第二層次目標--音樂教育總目標 第三層次目標--各年齡段音樂教育目標 第四層次目標--具體音樂教育目標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原則 1、"以美感人"--以"審美"為核心的幼兒音樂教育 用美好的音樂感召幼兒,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生活環境和音樂中蘊含的美,熏陶自己心靈世界的美,插上想像的翅膀,進入音樂美妙的境界。 2、"以樂施教"--以游戲為手段的"愉悅性"的幼兒音樂教育 讓幼兒與音樂一起玩,在快樂的游戲中自主探索音樂的奧秘,學習並大膽嘗試用個人喜愛的方式來抒發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動人"--以幼兒作為"教育主體"的幼兒音樂教育 在幼兒喜愛的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智慧與靈感,滿足幼兒活動與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兒的人格,提升幼兒的生活質量。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歌唱活動 2、韻律活動 3、音樂欣賞活動 4、打擊樂器演奏活動 三、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組織結構 1、"三段式"結構:即把音樂活動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這種組織結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所普遍採納,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音樂活動組織結構。一般在開始和結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復習性質的活動內容。開始部分最常見的程序是律動進教室-練聲-復習歌曲或韻律動作,結束部分最常見的程序是復習韻律活動、歌表演或音樂游戲。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動。 2、"一桿子式"結構:既沒有明顯的三部分劃分界限,而是圍繞新內容來組織安排活動結構。突出主題,激發兒童興趣為導入目的,遞進式的進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學習活動。這種組織結構目前在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運用得較多。 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設計及教學方法 ※幼兒園歌唱活動教學 (一)幼兒園歌唱活動的價值與目標 幼兒園歌唱活動的主要目標是指導幼兒學慣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正確演唱歌曲,嘗試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情感體驗。歌唱活動中幼兒的自主表現、情感體驗的抒發與正確歌唱技能與方法的指導同樣是必不可少的。 (二)有關歌唱的簡單知識和技能 1、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指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唱歌,都應保持身體和頭部的正直、放鬆;兩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兩眼平視,兩肩放鬆;口型保持長圓形,嘴唇的動作要求自然,正確的歌唱姿勢,可以使幼兒在歌唱時保持最佳的氣息通道狀態,有利於用美好自然的聲音唱歌。 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歌唱時有氣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長歌聲,歌唱中正確的呼吸方法應該是自然地吸氣,均勻的用氣。 3、發聲:正確的發聲方法是使歌聲優美、動聽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兒童學會用"自然美好"的聲音來唱歌就必須用一定的發聲技巧。對於幼兒來說,首先要告訴幼兒的是用自然的聲音歌唱--下巴放鬆、嘴巴自然打開、不大聲喊叫,也不過分的剋制音量。 (三)新授歌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模式一:示範--模仿--練習的模式 1、引出主題。 2、范唱新歌。 3、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和記憶歌詞。 4、用全曲帶唱的方式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時用教唱的方法幫助兒童掌握新歌中的難點。 6、採用各種不同的演唱組織形式,不斷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在反復練唱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新歌。 模式二:先分解後累加的模式(案例分析) 1、教師將歌曲中的節奏、歌詞、曲調分解出來,作為節奏活動、語言文學活動、節奏朗誦活動、韻律活動等材料分別加以使用,使幼兒初步掌握歌詞或旋律。 2、採用按節奏朗誦歌詞並同時傾聽曲調的過渡方法,最終由幼兒自己將歌詞填入曲調唱出。
Ⅱ 淺談幼兒園如何有效的開展音樂教育
音樂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樂教育對幼內兒來說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園開容展音樂教育活動的目的在於「初步萌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在音樂教育活動中,要讓幼兒理解音樂作品,就應該讓他們聽聽、講講、動動,通過他們的聽覺及身體的動作來感受音樂,從而把他們帶進優美的音樂境界中完成音樂教學任務。(剩餘1808字)
Ⅲ 幼兒園音樂活動對幼兒身心有哪些促進作用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傾聽音樂的興趣 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一個人只有在情感方面發展是健全而豐富的,他的智力、體力和品德才能協調一致地發展。陳鶴琴先生很早就發現音樂教育、音樂活動對兒童的重要性,他說:「幼稚園應該有音樂的環境,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發展他們的欣賞能力和音樂技能。需引導兒童在藝術的環境中,有興趣的與環境發生互動, 充分激發其主動性、積極性,才能更好的培養和提高兒童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體驗和表現能力。」陳鶴琴先生的這句至理名言,充分說明了每個孩子其實都是熱愛音樂的,只要給予他們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每天都接觸音樂、傾聽音樂,生活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那麼每個孩子的音樂潛能都能得到驚人發揮。 音樂家冼星海也曾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每名幼兒都有一雙音樂的耳朵,因此,我們藉助錄音磁帶讓幼兒欣賞傾聽悠揚的歌聲、優美的旋律,在每個孩子的腦海中形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把孩子帶入詩一般的意境,為孩子創設了一個個欣賞的天地。如每天入園、進餐、午睡前、起床、離園等時間都播放優美的音樂,讓孩子時時生活在音樂的環境中,讓音樂充滿著幼兒的生活,從中誘發孩子傾聽音樂的興趣,當他們聽到各種美妙的旋律、優美的歌曲時,就會情緒安定,心情始終保持愉快,甚至會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同時他們對歌曲也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聽久了歌詞就能很清楚地唱出來了。 實踐中我們看到,孩子非常熱愛音樂,他們會以極大的熱情和高度的注意力去聽、去想,去感受歌曲愉快高興的情緒。通過耳濡目染,漸漸地熟悉了音樂的旋律後,他們就會在平時不由自主地哼唱出來,所以在我們的歌唱教學中,教師已不再急於一時間馬上讓孩子唱出來、有成果,只要幼兒當時喜歡傾聽,情感得到滿足就行,以後逐漸就會唱了。 二、在豐富多樣的音樂區中,激發幼兒表演的興趣 近幾年來,我園在改善辦園條件,優化幼兒生活、教育環境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室外是塑膠活動場地、嬉水池、大型玩具、飼養角、種植園地等,整潔幽雅、安全衛生,讓幼兒盡情玩耍;進入一樓大廳,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卡通形象使人彷彿走進了一個充滿情趣的童話世界;走廊里的每一個牆面、每一個空間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一級級的台階,被巧妙製做成幼兒認知教育區域;二樓走廊的拐角,被開辟成為美容美發廳、「我行我秀」服裝設計和模特表演區;三樓樓梯拐角處,是小朋友們下棋、投球、編織京劇臉譜的好地方……類似這樣利用現有條件創設的教育環境還有很多,通過對一個個不起眼角落的利用、一塊塊空白牆壁的精心設計和巧妙布置,使這些原本閑置的空間擴充成為幼兒教育園地,讓幼兒在不經意間感受到知識的存在,進而汲取知識,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為了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自信地參與到活動之中, 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滿足自我表現的需要,在活動區布置上我們遵循藝術化的原則,在創設的「小劇場」、「小舞台」等區角內,放置了各種道具及一些適合幼兒使用的小樂器、頭飾、綢帶、錄音機等材料,為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現活動提供機會,並隨時向幼兒開放,盡情讓幼兒游戲、 自由探索,自由玩耍,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為幼兒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 活動區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孩子們在音樂聲中敲敲、打打、玩玩、樂樂、說說、唱唱、動動、跳跳,各自展現自己的表演才能。有的幼兒用小樂器為歌曲伴奏,為大家表演節奏樂,有的小朋友擔任小指揮,還有的在邊歌邊舞。每次活動,孩子們都樂不思蜀、盡情表現,陶醉在音樂的海洋中。由於在音樂區中,自始至終都是孩子來跳、孩子來舞,是孩子即興創造性地發揮,而不是機械、呆板地表演,能夠充分激發了幼兒對音樂表演本能的喜愛,因此,幼兒在這片天地里,玩中樂、樂中玩,真正做到樂在其中,其樂無窮。由此可見,音樂是孩子離不開的夥伴,孩子的發展需要音樂,音樂可以促使孩子的發展,良好的音樂環境,能使孩子在濃厚的音樂興趣中,一點點、一天天逐漸的聽懂音樂、學習音樂、表演音樂。 三、利用本土文化資源,讓音樂教學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 陶行知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美存在於生活之中,生活是藝術教育取之不盡的源泉。「回歸兒童生活世界」也是這些年來教育界最為熱切的呼聲。這既是幼兒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是幼兒作為一個生命體應該享受的權利。 1、加強生活體驗,讓音樂活動源於生活。 藝術的核心是審美,審美又是以體驗的方式存在的。體驗是主客體高度融合的狀態。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體,有不同的氣質、性格和生活史。同樣的事物或作品,會激活不同幼兒獨有的鮮活體驗。這種體驗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如形象的、聲音的、肢體動作的等來加以表達。對於每一個幼兒來說,都具有寶貴的發展和享有的價值。我園正是將體驗做為音樂教育的核心,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感官、雙手、心靈去感受和活動。例如:在《奶牛——牛奶》主題活動中,我園組織了課題班的幼兒來到升泰牛奶加工廠,孩子們在飼養場看到了鮮活的奶牛,通過區分與比較,他們直觀的感知了澳大利亞奶牛、種牛和三個月之內牛犢的特點,通過介紹與觀察,幼兒形象地感知了奶牛的生活習性與動態。來到加工車間,通過透明的大玻璃孩子們親眼看到了牛奶從煮沸、滅菌、消毒,到包裝、裝箱等一系列的生產程序,最後品嘗了廠家送給小朋友們的禮物——鮮牛奶。在這之後開展的一系列音樂教育活動中,幼兒由於有了生活體驗,那些來自每個孩子內心的情感表達就顯得真實、生動、別具匠心了
Ⅳ 幼兒音樂給幼兒園的小朋友帶來什麼作用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傾聽音樂的興趣 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一個人只有在情感方面發展是健全而豐富的,他的智力、體力和品德才能協調一致地發展。陳鶴琴先生很早就發現音樂教育、音樂活動對兒童的重要性,他說:「幼稚園應該有音樂的環境,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發展他們的欣賞能力和音樂技能。需引導兒童在藝術的環境中,有興趣的與環境發生互動, 充分激發其主動性、積極性,才能更好的培養和提高兒童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體驗和表現能力。」陳鶴琴先生的這句至理名言,充分說明了每個孩子其實都是熱愛音樂的,只要給予他們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每天都接觸音樂、傾聽音樂,生活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那麼每個孩子的音樂潛能都能得到驚人發揮。 音樂家冼星海也曾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每名幼兒都有一雙音樂的耳朵,因此,我們藉助錄音磁帶讓幼兒欣賞傾聽悠揚的歌聲、優美的旋律,在每個孩子的腦海中形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把孩子帶入詩一般的意境,為孩子創設了一個個欣賞的天地。如每天入園、進餐、午睡前、起床、離園等時間都播放優美的音樂,讓孩子時時生活在音樂的環境中,讓音樂充滿著幼兒的生活,從中誘發孩子傾聽音樂的興趣,當他們聽到各種美妙的旋律、優美的歌曲時,就會情緒安定,心情始終保持愉快,甚至會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同時他們對歌曲也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聽久了歌詞就能很清楚地唱出來了。 實踐中我們看到,孩子非常熱愛音樂,他們會以極大的熱情和高度的注意力去聽、去想,去感受歌曲愉快高興的情緒。通過耳濡目染,漸漸地熟悉了音樂的旋律後,他們就會在平時不由自主地哼唱出來,所以在我們的歌唱教學中,教師已不再急於一時間馬上讓孩子唱出來、有成果,只要幼兒當時喜歡傾聽,情感得到滿足就行,以後逐漸就會唱了。 二、在豐富多樣的音樂區中,激發幼兒表演的興趣 近幾年來,我園在改善辦園條件,優化幼兒生活、教育環境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室外是塑膠活動場地、嬉水池、大型玩具、飼養角、種植園地等,整潔幽雅、安全衛生,讓幼兒盡情玩耍;進入一樓大廳,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卡通形象使人彷彿走進了一個充滿情趣的童話世界;走廊里的每一個牆面、每一個空間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一級級的台階,被巧妙製做成幼兒認知教育區域;二樓走廊的拐角,被開辟成為美容美發廳、「我行我秀」服裝設計和模特表演區;三樓樓梯拐角處,是小朋友們下棋、投球、編織京劇臉譜的好地方……類似這樣利用現有條件創設的教育環境還有很多,通過對一個個不起眼角落的利用、一塊塊空白牆壁的精心設計和巧妙布置,使這些原本閑置的空間擴充成為幼兒教育園地,讓幼兒在不經意間感受到知識的存在,進而汲取知識,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為了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自信地參與到活動之中, 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滿足自我表現的需要,在活動區布置上我們遵循藝術化的原則,在創設的「小劇場」、「小舞台」等區角內,放置了各種道具及一些適合幼兒使用的小樂器、頭飾、綢帶、錄音機等材料,為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現活動提供機會,並隨時向幼兒開放,盡情讓幼兒游戲、 自由探索,自由玩耍,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為幼兒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 活動區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孩子們在音樂聲中敲敲、打打、玩玩、樂樂、說說、唱唱、動動、跳跳,各自展現自己的表演才能。有的幼兒用小樂器為歌曲伴奏,為大家表演節奏樂,有的小朋友擔任小指揮,還有的在邊歌邊舞。每次活動,孩子們都樂不思蜀、盡情表現,陶醉在音樂的海洋中。由於在音樂區中,自始至終都是孩子來跳、孩子來舞,是孩子即興創造性地發揮,而不是機械、呆板地表演,能夠充分激發了幼兒對音樂表演本能的喜愛,因此,幼兒在這片天地里,玩中樂、樂中玩,真正做到樂在其中,其樂無窮。由此可見,音樂是孩子離不開的夥伴,孩子的發展需要音樂,音樂可以促使孩子的發展,良好的音樂環境,能使孩子在濃厚的音樂興趣中,一點點、一天天逐漸的聽懂音樂、學習音樂、表演音樂。 三、利用本土文化資源,讓音樂教學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 陶行知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美存在於生活之中,生活是藝術教育取之不盡的源泉。「回歸兒童生活世界」也是這些年來教育界最為熱切的呼聲。這既是幼兒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是幼兒作為一個生命體應該享受的權利。 1、加強生活體驗,讓音樂活動源於生活。 藝術的核心是審美,審美又是以體驗的方式存在的。體驗是主客體高度融合的狀態。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體,有不同的氣質、性格和生活史。同樣的事物或作品,會激活不同幼兒獨有的鮮活體驗。這種體驗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如形象的、聲音的、肢體動作的等來加以表達。對於每一個幼兒來說,都具有寶貴的發展和享有的價值。我園正是將體驗做為音樂教育的核心,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感官、雙手、心靈去感受和活動。例如:在《奶牛——牛奶》主題活動中,我園組織了課題班的幼兒來到升泰牛奶加工廠,孩子們在飼養場看到了鮮活的奶牛,通過區分與比較,他們直觀的感知了澳大利亞奶牛、種牛和三個月之內牛犢的特點,通過介紹與觀察,幼兒形象地感知了奶牛的生活習性與動態。來到加工車間,通過透明的大玻璃孩子們親眼看到了牛奶從煮沸、滅菌、消毒,到包裝、裝箱等一系列的生產程序,最後品嘗了廠家送給小朋友們的禮物——鮮牛奶。在這之後開展的一系列音樂教育活動中,幼兒由於有了生活體驗,那些來自每個孩子內心的情感表達就顯得真實、生動、別具匠心了
Ⅳ 音樂活動教案對幼兒發展有什麼價值
音樂游戲是一種以發展幼兒音樂能力,並且通過游戲的方式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教學活動,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和內容。教師在游戲中教,幼兒在游戲中學,教學過程中貫穿生動、活潑、童趣的氣氛,大大提高幼兒學習興趣。 一、音樂游戲的內涵 關於游戲的定義,中外學者說法不一,他們認為游戲是一種...傾向、是一種行為、一種情景,游戲是生活的本質,游戲是幼兒的生活與工作等等。綜合國內外學者對游戲本質及特徵的認識,可以看出遊戲具有源於內在動機、重過程輕結果、自由選擇、主動參與、非實際性、具有積極情感等特徵。《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些提法都確定了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地位。音樂游戲是以歌唱、律動、演奏、欣賞等手段為主要形式的音樂教學活動,它將音樂和游戲緊密結合起來,以游戲的方式學習音樂,以音樂的內容進行游戲,促使幼兒擁有輕松、積極的學習心態,從而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音樂游戲的發展價值 在音樂游戲中,音樂和游戲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它將教育教學的要求以生動有趣的形式表現出來,幫助幼兒具體、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樂,獲得一定的情緒情感體驗,使孩子們在樂此不疲的游戲和玩耍中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滲透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它的發展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的發展 音樂是音樂游戲的靈魂,貫穿音樂游戲活動的始終。幼兒在音樂游戲中可以伴隨音樂的流動、旋律的起伏、節奏的跳躍、音色的異同、情緒的變化與發展感受音樂的情緒情感、體裁、形式以及音樂風格與流派,進而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通過游戲的方式鍛煉自己,用手中的樂器或是身體表現和創造音樂。幼兒的音樂創造能力是以音樂感知能力為基礎,是表現能力的升華。通過多樣化的音樂游戲可以幫助幼兒通過音樂認識自我、認識世界,進而激發孩子的音樂潛能,幫助孩子用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來表現音樂。 (二)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以及現代動機心理學關於內在動機的研究和對兒童行為的觀察,兒童具有三個層次九種需要。驅使兒童去游戲的需要主要有身體活動的需要、與環境保持平衡與協調的需要以及社會性交往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游戲可以滿足兒童在生理、認知、社會性發展和自我實現自我肯定等方面的需要。各種需要發動了游戲,游戲使各種需要得到滿足,需要的滿足帶來快樂,快樂作為強化物使兒童對游戲活動本身產生興趣,興趣和快樂這兩種情緒體驗相互作用,相互補充,如此循環反復,游戲就成為兒童穩定的興趣,成為兒童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活動形式。 在音樂游戲中,幼兒可以通過發聲訓練鍛煉肺活量以及聲帶和嗓音的柔韌性,通過舞蹈和律動鍛煉手腳協調能力,通過打擊樂器鍛煉手持樂器的技巧以及腦中樞神經系統的配合能力等身體基本素質。音樂是幫助幼兒學習語言不可或缺的工具,一首首歡快活潑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通過音樂律動游戲學習單詞、短句,積累語言經驗,現如今許多智障兒童通過音樂治療來刺激語言的發展,也是音樂對語言發展功能的體現。在音樂游戲中,幼兒對音樂的聆聽可以提高幼兒的專注力,音樂中不同形式的音樂刺激幼兒分辨不同類型的聲音以及聲音中包含的情感,幫助幼兒培養注意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游戲讓幼兒在情感體驗中獲得美好的生活經驗,利用音樂游戲活動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不僅會使幼兒在音樂活動中體驗積極快樂的情緒,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還可以培養幼兒的審美感知,提高幼兒的審美理解,從而對幼兒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及審美能力產生積極影響。音樂游戲還可以多途徑幫助幼兒形成獨立的音樂個性,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對游戲規則的遵守等還有利於幼兒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的形成,提高幼兒同伴交往的能力,幫助幼兒各種社會性特徵得到鍛煉和培養。 三、音樂游戲的教學指導策略 (一)選擇合適的活動材料 選擇合適的音樂作品是開展音樂游戲的關鍵。選擇的作品既要富有音樂性,也要富有游戲性。音樂游戲分為歌唱類音樂游戲、律動類音樂游戲、演奏類音樂游戲和欣賞類音樂游戲四種主要類型。歌唱類的音樂游戲在選材時應該選擇歌詞內容簡單有趣、易記且易被幼兒理解,節奏和旋律比較平穩,歌曲速度適宜,結構簡單多重復,適合幼兒用動作表現歌詞內容,適合自發自由編唱的。例如《我愛我的小動物》這首歌,結構短小,節奏簡單,歌詞內容通俗易懂,孩子在學唱時可以用動作表現不同的小動物,還可以角色扮演並變換角色,邊做動作邊學唱歌曲。律動類的音樂游戲應該選擇節奏感十分強的音樂,幼兒很容易通過身體律動或模仿性的動作來表現的,例如《泡泡不見了》這首歌,歌詞部分可以用模仿性的動作表現,間奏部分可以用拍手拍腿等動作表現。演奏類的音樂游戲應該選擇節奏感強,高低、強弱、長短、快慢對比強烈的,適合幼兒用不同樂器配器的音樂材料。欣賞類的音樂游戲應該注重選擇音樂情緒情感變化強烈的,比如悲傷、高興、調皮、緊張等。幼兒通過對音樂的喜怒哀樂的感知會幫助他形成對音樂的理解,也為日後建立豐富的音樂情感打下基礎。 (二)制定適宜的音樂游戲活動目標 適宜的音樂游戲目標是有效開展音樂游戲的基礎,教師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應該根據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總目標和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來確定。比如根據小班幼兒律動能力以模仿為主、以單純大肌肉動作為主、持續時間短的特點,因此在活動目標上大多以情感為主、動作為輔,發展小班幼兒在律動游戲中積極參與的態度,感受律動給他們帶來的快樂。而大班幼兒由於動作的抽象性增強,動作與音樂的協調性增強,活動時間也較長,對動作的記憶力增強,因此在設計活動目標時可以對幼兒動作協調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目標要求的不同,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時側重點就不同,就能夠根據不同孩子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游戲活動方案。 (三)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 游戲環境的創設包括物質環境,也包括心理環境的創設。物質方面應提供幼兒參與音樂游戲的材料和場地,律動音樂游戲應保證每個幼兒都有活動的空間,演奏類音樂游戲應保證每個孩子都有參與配器的合適樂器。同時要注重寬松、自由、和諧的人際環境的創設,包括良好的師幼關系以及同伴關系。 (四)游戲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游戲指導和規則設定 游戲具有「自然性」和「教育性」雙重屬性,因此,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在注重培養幼兒游戲的自主性的同時,也應加強指導,給予幼兒游戲自由的同時強調規則意識。在音樂游戲活動中,老師應該仔細觀察幼兒表現,在幼兒成功嘗試後給予肯定的評價,在幼兒嘗試失敗或遇到困難止步不前時適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音樂游戲的有趣性決定了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容易出現過度興奮、人際沖突等現象,而通過規則的設立幫助幼兒保持適度興奮狀態是音樂游戲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應鼓勵幼兒自己設立游戲規則,引導幼兒增強游戲活動中的自律意識。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這些活動中體驗到集體創造的快樂,學會理解、接納、欣賞他人,學習與同伴的交流和合作。 (五)給予具體有針對性的評價 評價是了解幼兒發展水平,檢測教育活動有效性的重要途徑,針對幼兒在音樂游戲中的表現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以便我們調整活動計劃,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例如
Ⅵ 為什麼要學習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指導
藝術教育 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 藝術活動 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藝術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和促進作用,改變使藝術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而教師是《綱要》與幼兒發展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貫徹《綱要》的關鍵在於教師。回顧傳統的音樂教育活動,教師在指導策略上存在著如下幾個問題: 1 .教師是活動的絕對主宰者。教師引領多,幼兒模仿多,給幼兒發展和表現的空間不夠。 2 .幼兒對音樂活動大都停留在喜歡的層面上。教師缺乏對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3 .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表達不能完全得到滿足。 4 .雖然活動形式比較活躍,但教師缺乏對關鍵經驗的理解和把握。 那麼,如何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優化教師指導策略,切實發揮音樂教育活動在各領域活動中的中介作用,提高音樂教育的美育作用呢? 將教師「教」的策略轉化為幼兒「學」的策略 在以往的音樂活動中,教師大多考慮的是以怎樣的方式教會幼兒。而這種方式幼兒是否感興趣、能否幫助幼兒獲取關鍵經驗,以及是否考慮幼兒特有的學習特點等,難以兼顧。只有將教師「教」的策略轉化為幼兒「學」的策略,才能使學習得到真正的優化。 1 、抓住本次活動的關鍵經驗 整合課程的運用,似乎將各自學科的特點逐漸淡化,但是無論哪種學科課程,部有其獨特的關鍵經驗。音樂活動也是一樣。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前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目標的設定以及環節的確定方面緊緊圍繞幼兒將要獲取的關鍵經驗,才能保證活動中幼兒發展的有效性。 在確定關鍵經驗後,運用多種手段來充分體驗,幫助幼兒理解作品,獲得經驗。如《與媽媽共舞》 ( 德沃夏克的《浪漫曲》 ) ,在確定了感受「短短長」樂句的目標後,我們就採用了肢體動作、呼吸感應、綵帶拉動以及游戲表演等各種方式來感受「短短長」樂句這一目標。 2 、以體驗為前提,為幼兒的學習搭建台階 藝術作品是抽象的、概括的,尤其是一些國外優秀的音樂作品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缺乏聯系。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共鳴,教師的引導也沒有目的性。因此,我們在欣賞活動中,將幼兒難以理解的作品曲式、風格,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相結合,通過游戲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如:欣賞義大利歌曲《纜車》時,將整個歌曲設計成幼兒登山的活動,通過聞一聞花、喝一口水、休息一下、擦一擦汗等場景來感受樂句,並讓幼兒體驗樂曲中的特有節奏。將「富尼古利富尼古拉」作為自我加油的口號,配合圖示和各種身體的動作,幫助幼兒很快理解了曲式,並發展成為一個喜聞樂見的游戲。 3 、引導幼兒間相互學習 在傳統的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的示範比較多,而給予幼兒的空間不夠。實際上,每位幼兒天生就是藝術家,他們的想像和創造遠遠高於成人。因此,我們要求教師從活動的主宰地位上退下來,把舞台交給孩子,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現音樂。如在《精靈進行曲》活動中,我讓幼兒嘗試用身體做打擊樂為樂曲伴奏,提出了「身體的哪裡能夠響起來」的問題,結果,幼兒發明了拍手、拍腿、拍膝/肚皮/屁股、碰膝蓋等多種方法,其中僅拍手就有手背互拍、手心拍手背、手心拍拳頭、兩手掌錯開拍、上下拍等多種音效,加上多種形式的跺腳、響舌、親嘴、吸氣後手拍的噗噗聲,幾十種音效都來自於幼兒的創造和相互學習。因此,如何激發幼兒的想像、創造與合作,給幼兒更多的表現機會,達到幼兒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學習,是教師專業技能的一項重要指標。 給予幼兒情感支持 幼兒藝術活動是精神創造活動,是幼兒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有人說:打動人的並不是音樂本身,而是包含在音樂中的感情。因此,我們在進行活動之前,非常注重給予幼兒充分的情感鋪墊。如:《小枕頭》就是讓幼兒在感受搖籃曲恬靜、優美的曲風之前,讓幼兒動手製作枕頭娃娃。當幼兒懷抱自己的「寶貝」時,自然流露的深情與專注是最能夠打動人心的。 其次,在活動的過程中強調對幼兒進行激勵。如在《小螞蟻》活動中,老師會說:「能乾的小螞蟻,你們還能想出哪些搬運木材的方法?」「你們是世界上最能乾的小螞蟻 ! 」以此來鼓勵幼兒繼續探索。 教師的角色身份隨著活動開展不斷轉換 《綱要》提出,教師要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但在活動開展的不同階段,教師的身份是隨著活動的進行而不斷調整和轉換的。 1 、教師要用激情帶動孩子 在活動初期,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激發幼兒情緒。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情景,通過簡潔的問題引領幼兒傾聽音樂,讓幼兒馬上進入到游戲的情境中。教師的身份就是一個引領者,其問題提出的准確程度和各種提示性手勢的運用,關繫到幼兒能否准確地把握住音樂中的重點元素,順暢地進入音樂的大門。 2 、多樣性的示範激發幼兒創造的慾望 教師的示範要有所選擇,不能僅靠隨機進行。如在《小螞蟻》活動中,在讓幼兒肢體感受運木材之前,教師就提供了前拉、後拉、前推、側推等多種動作造型。所以幼兒在實際的表現過程中,就創造了扛、頂、背等多種搬運木材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體驗的深度,開闊了思路。 3 、教師要及時退出,觀察幼兒的表現 在活動進行中,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與幼兒同樂的水平上,還要針對幼兒的表現促使其發展,因此,教師的角色要從合作者轉移到觀察者的身份上來,為最後的總結提升和有效引領打好基礎。特別是在幼兒創造和表現的過程中,要做到眼裡有孩子和孩子的表現。
Ⅶ 試析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的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標 目標的結構及其分析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標,包括音樂教育的總目標、分類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單元目標和具體的教育活動目標幾個層次。 總目標: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總的任務和要求,它提出通過對周圍環境和音樂作品中美的感受,通過歌唱、韻律活動、欣賞音樂和樂器演奏...等形式的音樂活動,以及韻律活動中的自我表達、人際溝通、協調,來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培養幼兒健全和諧的人格。它體現了《幼兒園工作規程》中關於美育的精神,即「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它是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目標最概括的表述。 分類目標:從歌唱、韻律活動、樂器演奏和欣賞這四個不同內容的角度描述,每種內容中又包含認知、情感態度和操作技能三個方面的具體要求。認知目標包括各種有關知識的掌握和認識能力的發展兩方面;情感態度目標包括情感的體驗、表達能力的發展和對有關活動的興趣、愛好的發展;操作技能目標包括運用身體動作進行認識的能力和運用身體動作進行表達的能力。這樣的目標表述,有利於使教育者明確,一切音樂教育活動的設計、組織都必須以促進幼兒心理整體協調發展為基本出發點。 年齡階段目標:是幼兒音樂教育分類目標在幼兒各個年齡階段的具體分解和落實,即分別以小、中、大班歌唱、韻律活動、樂器演奏和欣賞這樣的邏輯順序來分別加以描述。這種表述,有利於教師把握住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具體的教育活動材料、教育活動內容、教育活動模式及教育活動的組織、領導方法。 單元目標:包括以時間為單元的目標(一般為一個月或一周內所要達到的目標)及以主題為單元的目標,即一組有關聯的活動全部結束後所要達到的目標。
Ⅷ 音樂教育活動教師指導的重要性
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2013年12月3日上午,我參加了在中心園舉行的「縣級示範性幼兒園互動研討」活動,觀摩了林老師的音樂活動《對面的兔子看過來》。結合今天的教研議題《幼兒園音樂活動有效開展策略》,我說說我的想法。
幼兒藝術教育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藝術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藝術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和促進作用,改變使藝術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而教師是《綱要》與幼兒發展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貫徹《綱要》的關鍵在於教師。回顧傳統的音樂教育活動,教師在指導策略上存在著如下幾個問題:
1.教師是活動的絕對主宰者。教師引領多,幼兒模仿多,給幼兒發展和表現的空間不夠。
2.幼兒對音樂活動大都停留在喜歡的層面上。教師缺乏對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3.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表達不能完全得到滿足。
4.雖然活動形式比較活躍,但教師缺乏對關鍵經驗的理解和把握。
那麼,如何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優化教師指導策略,切實發揮音樂教育活動在各領域活動中的中介作用,提高音樂教育的美育作用呢?我認為選擇適宜的音樂教育內容與方法是最為關鍵的。
首先是節奏訓練。節奏是音樂的骨骼,是音樂情緒與風格的重要表現手段。節奏訓練有助於培養幼兒的節奏感,使幼兒感受節奏美,並體驗節奏在音樂藝術中的情緒表現功能,從而促進幼兒音樂感的發展。可以這么來設計:一是在音樂伴奏下讓幼兒進行基本動作的訓練,要求幼兒准確合拍。教師示範,從模仿小鳥飛,小兔跳,逐步發展到拍手、拍肩、拍腿、跺腳、走步及更復雜的動作。感受節奏的基礎是運動覺,我們重點讓幼兒在聽覺中產生印象,在運動中表現音樂節奏。二是運用奧爾夫教學法,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滑稽音樂作品如《豬八戒吃西瓜》等,讓幼兒在歡笑中按樂曲節拍、速度做拍手、走步等基本動作和舞蹈動作的合拍練習,以使幼兒的動作不僅合拍而且富有韻律感,能夠把音樂的情緒、速度、力度等都表現出來。
其次是音樂聽覺能力訓練。一是培養幼兒聽辯樂音的高低、快慢、強弱,同時要求幼兒張開嘴輕輕地唱,達到聽得准、唱得准、反應靈敏的目標。二是練習聽唱短句,以培養幼兒注意傾聽和記憶音樂的能力。三是在電子琴上變換不同的音區彈奏,以培養幼兒聽辯音區高低的能力。我們用電子琴變換出鋼琴、風琴、提琴、小號等音色,讓幼兒在比較中聽辯不同樂器的聲音,提高聽音辨別能力。四是欣賞不同風格的曲子,如歡快的《七色光》、安靜的《搖籃曲》、雄壯的《進行曲》、優美的電子琴曲等,以此豐富幼兒的欣賞經驗,幫助其積累音樂知識,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感受和理解音樂的能力。
生活離不開音樂,音樂源於生活,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歡樂,音樂用自己特有的語言對幼兒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它促使幼兒在唱、跳、玩、樂的活動中加強了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同時其個性與品德也得到了健康有益的發展。我們堅信,優美動聽的歌曲與樂曲會給孩子們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並把他們引向光明燦爛的未來;我們也堅信,根據音樂藝術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的音樂教育,因為始終堅持以培養幼兒的音樂興趣為核心,注意讓幼兒在傾聽與欣賞音樂的基礎上有感情地對待音樂、理解音樂,因此也是富有成效的,確實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與素質的發展。
幼兒藝術教育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藝術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藝術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和促進作用,改變使藝術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而教師是《綱要》與幼兒發展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貫徹《綱要》的關鍵在於教師。回顧傳統的音樂教育活動,教師在指導策略上存在著如下幾個問題:
1.教師是活動的絕對主宰者。教師引領多,幼兒模仿多,給幼兒發展和表現的空間不夠。
2.幼兒對音樂活動大都停留在喜歡的層面上。教師缺乏對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3.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表達不能完全得到滿足。
4.雖然活動形式比較活躍,但教師缺乏對關鍵經驗的理解和把握。
那麼,如何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優化教師指導策略,切實發揮音樂教育活動在各領域活動中的中介作用,提高音樂教育的美育作用呢?我認為選擇適宜的音樂教育內容與方法是最為關鍵的。
首先是節奏訓練。節奏是音樂的骨骼,是音樂情緒與風格的重要表現手段。節奏訓練有助於培養幼兒的節奏感,使幼兒感受節奏美,並體驗節奏在音樂藝術中的情緒表現功能,從而促進幼兒音樂感的發展。可以這么來設計:一是在音樂伴奏下讓幼兒進行基本動作的訓練,要求幼兒准確合拍。教師示範,從模仿小鳥飛,小兔跳,逐步發展到拍手、拍肩、拍腿、跺腳、走步及更復雜的動作。感受節奏的基礎是運動覺,我們重點讓幼兒在聽覺中產生印象,在運動中表現音樂節奏。二是運用奧爾夫教學法,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滑稽音樂作品如《豬八戒吃西瓜》等,讓幼兒在歡笑中按樂曲節拍、速度做拍手、走步等基本動作和舞蹈動作的合拍練習,以使幼兒的動作不僅合拍而且富有韻律感,能夠把音樂的情緒、速度、力度等都表現出來。
其次是音樂聽覺能力訓練。一是培養幼兒聽辯樂音的高低、快慢、強弱,同時要求幼兒張開嘴輕輕地唱,達到聽得准、唱得准、反應靈敏的目標。二是練習聽唱短句,以培養幼兒注意傾聽和記憶音樂的能力。三是在電子琴上變換不同的音區彈奏,以培養幼兒聽辯音區高低的能力。我們用電子琴變換出鋼琴、風琴、提琴、小號等音色,讓幼兒在比較中聽辯不同樂器的聲音,提高聽音辨別能力。四是欣賞不同風格的曲子,如歡快的《七色光》、安靜的《搖籃曲》、雄壯的《進行曲》、優美的電子琴曲等,以此豐富幼兒的欣賞經驗,幫助其積累音樂知識,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感受和理解音樂的能力。
生活離不開音樂,音樂源於生活,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歡樂,音樂用自己特有的語言對幼兒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它促使幼兒在唱、跳、玩、樂的活動中加強了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同時其個性與品德也得到了健康有益的發展。我們堅信,優美動聽的歌曲與樂曲會給孩子們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並把他們引向光明燦爛的未來;我們也堅信,根據音樂藝術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的音樂教育,因為始終堅持以培養幼兒的音樂興趣為核心,注意讓幼兒在傾聽與欣賞音樂的基礎上有感情地對待音樂、理解音樂,因此也是富有成效的,確實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與素質的發展。
Ⅸ 幼兒時期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是什麼
(一)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同小學教育不同的是,幼兒教育主要是讓幼兒可以根據感知來展開學習。所以,不管是開展品德行為、思想意識教育,還是認知理解、知識技能等教育,均需要幼兒具備相匹配的感知能力。而通過開展音樂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和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和感知能力。學前音樂教育內容主要包括一些與幼兒生活息息先關、比較熟悉的動畫片歌曲和兒歌,此類音樂作品不僅節奏簡單、旋律優美,並且很多都是對一個故事進行描述,非常具有畫面感[2]。音樂教師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可以真實的還原音樂作品的內容,極大程度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比如說《數鴨子》兒歌,利用多媒體技術生動活潑的展示出音樂內容,一個個歡樂的畫面浮現在幼兒眼前,刺激了幼兒的視覺感受,通過兒歌不僅學會數學知識,還愉悅了心情。通過開展音樂教育,對於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具有深遠影響,對音樂作品中的藝術美進行感受,體驗到美的感覺,從而可以對一些事物的美與丑、是與非進行辨別,學會認知事物。
(二)有助於對幼兒進行積極的情感教育
對於兒童音樂作品來講,必須具備健康活動、積極向上等特點。利用音樂開展激勵情感的教育,通常都會比直接說教更加具有效果。比如說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主題曲,幼兒可以聯想到動畫內容,從而通過對兒歌的學習,不由自主的模仿動畫中羊兒們的團結和勇敢、友愛與合作等精神,促進了幼兒能力的提升。此外,音樂作品中的節奏可以促使幼兒展開相應的身體動作,可以培養幼兒的肢體表達和情感表達能力,對於幼兒日後成長具有重要作用。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幼兒能夠通過音樂得到情感的平衡,進而實現情緒的表達,豐富幼兒的心理世界;且幼兒在接受音樂教育時,能夠增強自身的集體榮譽感,在教師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與教師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得幼兒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認知並提高集體榮譽感。
(三)對幼兒生活教育起到輔助作用
在學前教育中,幼兒的生活教育屬於重要組成部分,生活教育主要有孝道教育、人際交往教育、以及生活習慣、行為准則教育等等。生活教育對於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重要影響,同時關繫到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音樂教育是展開生活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比如說《好媽媽》兒歌,唱出了幼兒如何表達最媽媽的尊敬和愛意,一些被溺愛的幼兒在學習此歌曲之後,都會模仿歌曲的內容作出尊敬和愛護媽媽的一些行為,通過此種行為,可以看出幼兒學會了如何尊敬父母,如何關心關愛家人。通過學前音樂教育,能夠促進幼兒在音樂方面的智力發展,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進而幫助幼兒提高記憶力,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所以說,音樂教育可以有效的為生活教育起到輔助作用。
Ⅹ 幼兒園奧爾夫音樂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
兩者各有利弊,復主要看制你孩子所在幼兒園里的老師對蒙特梭瑞教育和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教育手段,為了孩子,建議去幼兒園查詢下,以及別的小孩子,在哪裡的幼兒園的教育情況。
個人認為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比蒙氏更注重孩子的天性,自然。(*^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