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誰有創意作畫大班《樹葉暢想》公開課的教案,詳細的,小朋友畫畫時可以放點什麼音樂,在線等,謝謝!
因人而異,藝術這東西來自於靈感,有的人喜歡靜,還有的人喜歡唱戲,當真正的投入到一幅作品當中天塌了也不會看一下的
㈡ 怎麼寫幼兒音樂教育的現狀調查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一、 問題的提出 隨著素質教育理論的深入發展,特別是頒發後,人們普遍認識到,學前教育是為整個人生奠定基礎的教育。學前教育隨著幼兒教育的重點必須是為了整個人生的發展,必須以奠定幼兒良好的素質基礎為落腳點。其中,作為開發幼兒潛能的重要一環——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她的任務是從人的整體發展出發,使人的整體人格與社會、自然協調一致,從而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發展。而音樂教育是我國幼兒園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的程度直接影響到整個幼兒園教育的發展水平。 目前,幼兒園藝術教育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同時也面臨著藝術教育改革的挑戰:區別於傳統的、普通的幼兒教育特色的幼兒教育開始嶄露頭角;藝術、體育、外語等為特色的幼兒園相繼開辦;主題活動在藝術領域的滲透等等。縱觀其發展現狀,各幼兒園在辦學的硬體條件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標准,但在至關重要的軟體建設上水平如何,尤其是在課程設計、培養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處於什麼階段,尚無准確可循的關於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現狀的調查資料,也就無法了解幼兒園藝術教育改革的落實情況,以及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另外,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其幼兒園音樂教育理念與實踐對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的幼兒園音樂教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力。因此,為了全面客觀地了解音樂教育現狀,為我國幼兒園音樂教育改革提供現實依據,促進我國幼兒園音樂教育水平在現有的基礎上邁上一個新的台階,我們進行了此次調查與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抽樣 從北京市七所幼兒園(包括一級一類、一級二類、政府機關幼兒園)中隨機抽取大、中、小、托(部分幼兒園)班各一個班,對其音樂教育活動現狀進行研究。研究者發現,通過對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直接觀察有利於了解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實際情況,另外,涉及音樂教育觀念層面上的基本價值取向和音樂教育教學實踐層面的基本思路等問題,可以通過對幼兒教師、幼兒園領導的問卷與訪談來作為相應的補充,這樣可以較全面地把握幼兒園音樂教育現狀。 (二)收集材料——採用觀察法、問卷調查、訪談法 研究對象確定後,在幼兒園領導和老師的幫助下,研究者進班對音樂教育活動進行觀察,並用攝像機攝下活動的全過程作為研究資料;活動後,對每個組織音樂教育活動的幼兒教師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隨機對所研究的幼兒園領導和家長進行訪談,訪談時間為半小時,訪談過程採取筆錄,筆錄期間盡量做到詳細。事後,整理所收集的音像資料和書面資料。 三、研究的結果與分析 結果表明,幼兒園的音樂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幼兒園平時開展音樂活動的內容、形式以及課時數都很有限,而且從應我們的要求教師專門組織的音樂教育活動來看,從音樂教育觀念層面上的基本價值取向到實踐層面的活動內容的選材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都存在較大的問題。這次調查帶給我們的啟示是深刻的。 (一)選材上存在的問題 1、教材過於陳舊,內容缺乏新意,音樂作品缺乏美感; 在我們觀察的教育活動中竟然有3位老師的開場是一模一樣的,不論大班還是小班,都是千篇一律的「小貓怎樣叫?喵喵喵喵;小狗怎樣叫?汪汪汪汪」。唱了幾十年且並無多少美感的兒歌,今天的孩子還在唱. 教師們也說教材還是自己當年上幼師使用的80年代的教材。音樂教育的核心應該是用美的音樂培養孩子審美的能力,如果音樂作品本身不美,或者不夠美,那麼孩子的美感從哪來?已經進入信息化的今天,媒體傳播迅速發展,我們的孩子生長的環境也在隨之改變,身邊決不只是小貓小狗這樣簡單,如果我們不用經典的作品教孩子,不用真正美的作品去熏陶他們,那麼我們的音樂教育只能讓孩子去迷戀流行歌曲,而這正是音樂素養低落的表徵。 2、選擇的音樂作品過於德育化 所選擇的兒童音樂作品中多數都有著思想教育的內容,如《三隻猴子》「三隻猴子在床上跳,有一隻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教師總是不失時機地教育幼兒,要遵守紀律,否則就要像那三隻猴子一樣摔得都是包了。再如音樂律動活動《白胖鴨》,教師也要用「小朋友們要愛護動物」作為整個活動的結束語。我們觀察到多數教師採用的是天真幼稚型的乏味的作品,像《動物狂歡節》、《彼得與狼》等經典的音樂作品卻很少見。即使有些作品卻包含了大膽新奇的想像、准確動人的音樂形象、豐富的節奏、和聲與旋律,經過教師的再詮釋,音樂所應有的浪漫、幻想、等特點也被忽略,而成為思想教育內容的載體 3、音像資料匱乏 我們所調查的幼兒園音樂活動區,音像資料的數量很有限,就其質量來說,配器、錄音效果也粗製濫造,很少有高水準的兒童音像製品作為配套的教學的示範性資料。了解中得知,由於幼兒園使用的音樂教材,很多是沒有配套音像資料的,所以很多資料是幼兒園教師自己購買或翻錄,隨意性較強,差別也很大. 4、教師的音樂修養有待提高 教師們缺乏音樂修養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比如,教師們所掌握的兒歌很有限,大多歌曲還是在幼兒師范學校學的;很多人沒聽過《獅王進行曲》,更不知道這是選自聖桑的《動物狂歡節》,類似的世界名曲掌握很少;選擇的音樂作品不優美,幼兒歌曲伴奏單調,范唱呆板沒有激情等等,這些都直接關繫到幼兒園音樂活動質量的高低。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較大問題 1、藝術教育不藝術 調查中發現,教師大多並沒有採用藝術的方式來教孩子音樂,而採用「科學嚴肅」的方法。如中班的音樂活動《小樹葉》主要目的是讓孩子會拍歌曲小樹葉的節奏。老師彈唱《小樹葉》和小朋友一起復習兒歌《小樹葉》,然後,老師說:「今天我們學習打節奏,我們來看看這個節奏。」老師拿出圖示,一張大白紙上寫著好幾行x xx xx x 這樣的節奏符號 。老師又說:「一個一個小叉子打一下,兩個小叉子打兩下……叉子下面有橫的快一點兒,沒有橫的慢一點兒.。」老師像講解數學題一樣,教孩子認符號,可是底下的小朋友一臉的茫然,一邊念一邊拍手,連續幾遍還不會,一些淘氣的小朋友開始東張西望,搞起小動作了。老師說:「下面我們分組來做。」這下更散了,那些乾巴巴的符號已經引不起孩子們的興趣了,老師滿頭大汗地進行小組指導。最後,老師彈琴,集體按節奏念兒歌拍手,效果可想而知。這里,儼然一個識別符號的課堂,藝術的氛圍已經不存在了。 2、重知識與技巧 輕感受與創造 試行綱要注重培養兒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全面發展,就藝術領域的表述,字里行間透出了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注重培養幼兒感受性、表達和創造能力。調查中發現,教師們往往重視結果——孩子們能不能准確地唱一首歌、打節奏,卻忽視了孩子能用多種方式來表現音樂,忽視了孩子是不是感受到了音樂的風格。比如,中班音樂活動《冬天》,把難唱的歌詞先讓小朋友唱會,這樣後面教起來就比較順利。老師也提問小朋友「冬天有什麼特點呀?」有的說:「很冷。」有的說:「很安靜,因為小動物的都冬眠了。」這時候,完全可以把表演游戲加進來,表現冬天的安靜。這樣,把這種情緒融在歌曲的教唱時,就不必一邊一遍練習,而孩子還是不理解什麼是漸弱、什麼是漸慢了。在結尾時,老師說,我們在唱一遍歌曲《冬天》,其實,之前孩子們已經唱過很多遍了,歌詞曲調也基本掌握了。這時,讓孩子創遍一些新的歌詞,來表達他們對冬天的不同感受不是更好嗎?這樣,孩子的感受力和創造力會都有所提升。 3、模式單一,環節連接不緊密。 我們所調查的音樂活
㈢ 幼兒園音樂課(小樹葉找媽媽)教案怎麼寫
一、說設計意圖 秋天到了,孩子們在園內經常看到掉落的樹葉,小班孩子天真、可愛,對周圍事物充滿著好奇,樹葉飄落現象就在孩子們的身邊,孩子們也感興趣,但這種大自然的自然現象,孩子們看到了,卻不一定了解和理解,他們只停留在看到樹葉落下來了,樹葉變黃了這些層面上…… 一、說設計意圖 秋天到了,孩子們在園內經常看到掉落的樹葉,小班孩子天真、可愛,對周圍事物充滿著好奇,樹葉飄落現象就在孩子們的身邊,孩子們也感興趣,但這種大自然的自然現象,孩子們看到了,卻不一定了解和理解,他們只停留在看到樹葉落下來了,樹葉變黃了這些層面上,如果結合季節的變化進行一節科學活動,一定會吸引幼兒。於是,我設計組織了小班科學活動《小樹葉找媽媽》。利用幼兒撿的樹葉作為活動中的主要材料,通過觀察、比較、想像,鞏固幼兒對楊樹葉、梧桐葉、銀杏葉特徵的認識。藉助幼兒自主探索的發現、認識,以游戲的形式,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為小樹葉找"媽媽",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從中體驗大樹"媽媽"與小樹葉的親情及幫助別人的快樂。 二、說活動目標 1、感知秋天裡樹葉的變化,知道有的樹葉會變黃飄落。 2、根據樹葉的外形特徵尋找相應的大樹。 3、體驗用樹葉做游戲帶來的樂趣,體驗大樹媽媽與小樹葉的親情。 三、說活動准備 1、銀杏葉、梧桐葉、楊樹葉若干。 2、自製大樹媽媽:銀杏樹、梧桐樹、楊樹各一棵,上面貼有幾片樹葉。 四、說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秋天到了,天氣涼了,北風一吹,小樹葉紛紛從樹上飄落下來,今天樹葉寶寶來到了我們這里,想讓小朋友幫個忙,好嗎?(好)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每人拿一片樹葉,看看它是什麼顏色的?像什麼? (目的:活動一開始,我直接請幼兒觀察小樹葉,簡潔明了,同時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幼兒觀察樹葉,了解樹葉的不同特徵。 師:誰來說說,你手裡的小樹葉是什麼顏色的?它像什麼? (幼兒發言) 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誰也是拿這樣小樹葉的舉起來,這種小樹葉它的名字叫楊樹葉。誰拿了不一樣的樹葉? 師:我們看,這個小朋友的樹葉是黃色的,它是梧桐葉嗎? 師:誰知道它是什麼樹葉?(銀杏葉) 師:拿銀杏葉的舉起來。 小結:小朋友們說的真好,楊樹葉是綠色的,像一顆心;梧桐葉是枯黃的,像小朋友的手;銀杏葉是黃的,像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