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教學 > 一堂音樂課信息技術運用的說明

一堂音樂課信息技術運用的說明

發布時間:2021-01-16 02:01:13

『壹』 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幾點感悟

「音樂教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音樂課程在新形勢下應當注重倡導關注學生的發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獨特性,發掘生命的創造性,讓小學生的興趣和嚮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創造在生機勃勃的課堂環境中煥發和飛揚起來。」課堂教學形式的豐富,內容的形象,情感價值的直觀體現是音樂課堂教學的要求,這也是讓學生從音樂中感受,從音樂中體驗美,從而使學生身心得到愉悅,使學生充分領悟音樂的魅力。另外,現在學生的知識來源豐富,不僅僅局限於報刊雜志和廣播電視,所以做為一名音樂教師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不光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開拓,使許多抽象的音符變得簡單明了,便於理解,同時還會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引導學生理解音樂的內涵與意義。
當然,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應該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不能因為用而用。我們常常看到教師一節課僅僅依靠課件、視頻、錄音機來授課,而傳統的示範唱、領唱、指揮、節奏,甚至於板書消失得無影無蹤,使人感到這堂音樂課是不是誰都能來上,教師的個性,教師吸引學生的基本功,教師組織教學引領學生學習的通通都不重要了嗎?這就是,突然沒電了,這課也別上了。所以,信息技術的運用應當有個度,應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
首先,新授課的運用,要有分寸感,要合理。
眾所周知,音樂中歌曲的教學是學習的音樂的基礎,從簡單的音符開始,再到旋律的節奏感,最後到歌曲情感的體驗,歌曲的拓展,這些內容使課堂內容極其豐富,所以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加形象,對於學生理解處理情感有很大的幫助。
比如,教學一年級《小青蛙找家》,如果單一教學這首歌,相信學生也可以很快學會,但是學習的效果不會多好,所以,導課中,課件中傳來各種小動物的叫聲,讓學生猜一猜,之後動畫視頻出現一片美麗的荷塘中,一片又大又圓的荷葉上一隻小青蛙在歌唱。這樣通過課件的導入,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提了起來,課堂的教學有了一個好的開端,之後的教學水到渠成。
接下來,就要談度這個問題,如果教師按照這樣的發展展開《小青蛙找家》這節課,不彈琴,不范唱,不打節奏,不用小樂器練習拍子,完全依靠課件、錄音機,而教師只是一個將這些電子設備聯接起來的人,有什麼意義,學生是否可以真正從內心情感中體會到這首兒歌的可愛呢?所以,教師個人魅力的體現恰恰不需要用信息技術手段。反復的范唱試唱,教師的豐富情感表現直接感染著學生;學生最喜歡的小樂器打擊節奏,還有學生最喜歡的音樂游戲和角色扮演,邊唱邊跳邊表演,這時的課堂教學效果顯著,學生很快就體會到小青蛙歡快的心情了。
所以說,新授課中信息技術的運用不能掩蓋住了學生的表現,更不能掩蓋住教師的教,學生是和人來學習,不是和機器,所以教師的人格魅力,情感價值在課堂上直接影響著學生,使學生真正受益的是教師恰當運用信息技術後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將學習方法滲透給學生,將音樂的美感影響給學生。
其次,欣賞課的運用,要內容豐富,要恰當。
當然,音樂課並非都是新授課,欣賞課也佔了很大比重,這時信息技術手段可以適當的多用一些,尤其是中高年級的欣賞課時,教師的講解只能起到引導與提示的作用,而當學生達到一定認知能力的時候,體驗音樂的美感就有了千差萬別,如同人生的每一個階段讀《紅樓夢》都有不同的感悟一般。
比如四年級《彼得與狼》這一課中,各種樂器的運用是教師拿嘴講不清楚的,而且教師也不一定有這樣的本事,能將每一件樂器都熟練掌握。所以,當比較抽象的欣賞交響樂,配以合適的畫面,信息技術就是最好的幫手。反復欣賞過樂曲後,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聽裡面都會出現哪些樂器,之後,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聽和看各個樂器在單獨演奏的特色與特點,讓學生學著分辨,通過聽和看還體驗樂器的不同點與與眾不同的特色。之後,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體驗樂曲的故事背景、創作情況以及所表現的情感,最後,再聽,再看,從而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與收獲。最後,可以通過引深,來體驗作家其它作品。
所以,欣賞課大可多用來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未知的知識,從而體驗來自於世界知名樂曲帶來的美感和愉悅心情。
因此,基於這兩點,我們可以看出一位音樂教師,應該用個人高超的音樂素養來折服學生,讓學生欣然地接受你音樂上的造詣,喜歡你的課,才能上好你的課,而信息技術手段只是一個助手,僅僅是應教學需要來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僅僅是一樣比較好用的教具而已,所以,音樂教學要處理好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真正做到既使學生得到的美的感受,愉悅身心,獲得知識,又讓教師開開心心上好課,不斷展示個性,激發教學的熱情與積極性,這難道不是我們教學的目的嗎?

『貳』 淺談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怎樣運用信息技術

在信息技術空前發展的今天,教師應該如何把握和提高音樂教學課堂,或者說如何讓信息技術支撐自己的音樂課堂,成為了一項重大的改革,那麼如何讓信息技術支持音樂課堂?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一、信息技術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及其必然性
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直觀學習,分析音樂風格特點等等,這種直觀、准確、有效的學習方式可使聲音、圖像、文字、樂譜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實時、高效地採集、加工處理和播放圖、文、聲、像信息,能夠充分的發揮人和設備的潛力和整體效能,達到教學信息資源和設備資源共享的目的。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的整合,為中學音樂課堂教學提供了極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時時更新的各類知識,並且可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的人才,從而實現教育的創新。信息技術與音樂教育完美的結合,使音樂教學教育水平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給學生的想像力插上翅膀,有足夠的信息支持他們的探索和設想,能力和創新力在探索中悠然而生。
二、目前中小學校所具備的信息技術(數字音樂)設備環境情況
電腦時代的今天,計算機的普及已經達到空前的水平,現在中小學也也都開設有電腦課,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中小學音樂課逐步地改變了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應用現代音樂教育手段成為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許多中小學設有多媒體電腦音樂教學室,但大都未得到充分利用,那麼在時代的需要下,教師必須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和音樂教學思維。
三、信息技術時代背景下音樂教師如何自我成長
在信息技術條件下,教師的積累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環節,而積累的重要途徑就是資源的收集。為此,教師首先要樹立收集意識,平常看到好的資源、有用的信息,就要及時進行保存,以備將來不時之需。否則,我們就會遇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了,明明自己看到過一個材料、一個題目,但真要用時卻又找不到了,其次,教師要講究「收集」的方法,建立自己的「文件夾系統」,把自己看到的不同資源放到不同的文件夾當中,當需要時便可以輕松調取出來,具體而言,每位教師至少要在自己的電腦中建立起這么幾個文件夾:「典型材料」「教學課件」「典型素材」等等。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結合,催生了大量的學科網站。這些學科網站,大小不一,風格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能為我們廣大一線音樂教師提供豐富的學科教學資源,這一方面為音樂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方便,為教師的學習、發展提供了最佳的條件和有效途徑。比如音樂欣賞課,在網上搜集多個版本的音樂,讓學生進行選擇和品鑒,學生不僅可以用耳朵聽,還可以用眼睛觀看音樂片段演奏錄像,在我的課堂上,每次播放音像視頻時,學生都會聚精會神的觀看,而如果只是聽聲音而已,學生的注意力一般維持的時間比較短,大約幾分鍾過後就開始厭煩,對於學生來說,他的想像力有時候需要一點形象思維來提醒或者是開啟,光是單純的聽聲音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課堂狀況。
四、教師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支撐自己的音樂課堂
在了解了信息技術對音樂課堂的重要作用之後,再結合目前學校所配備的配套設施等等因素,教師就要學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教師要做的有一下幾點:
1.首先要學習電腦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的比如說,能夠熟練使用工作表格和金山文字處理等。如果本身對電腦不是很了解,可以利用學校的資源,向電腦老師請教,這也是充分利用資源的一種方式,或者是利用課余時間在學校電腦室進行學習,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2.在掌握了以上一項後,教師要學習和掌握的是比較關鍵的一項,就是課件製作,課件製作包括課件演示,排版,一般都有固定的模板,再是需要進一步設計,比如某一項要突出,某一項要弱化等等,都可以通過課件製作出來,在音樂課堂上,我們經常從網路上收集到的資料有各種格式,那麼教師還要學習格式的轉換,然後在把轉換好的音頻插入課件里邊,上課的時候就可以把知識點和相應的音像圖片銜接起來,應用到課堂上就可以達到相對理想的效果。
3.除了以上兩項外,教師要精心准備每一堂音樂課,原本音樂課對學生來說,學生認為不用考試,所以學習動機就相對比較弱,那麼,音樂教師必須把功夫用在備課上,也就是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興趣點。目前我們的音樂課本上大多都是古典音樂佔大部分,流行音樂相對少,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並不是很濃厚,這就要求音樂教師要進行很多音像視頻進行帥選,那些最新的音樂視頻或者是老歌新唱這種音樂資源就是不錯的課堂資源,也可以拿來做對比學習,比如同一首曲子,50年前演奏的和前幾年演奏的就會有所不同,那麼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也是最近才演奏的音樂,個方面因素都比較相近,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4.就目前來說,音樂教材上會有配備的CD光碟,但是不足的是裡面的音樂是mp3的格式,也就是說沒有圖像可以觀看,這就造成音樂教師必須花大量的時間自己手機資料,各種音像資源等等,在備課的時候適當的應用這些資源,那麼課堂上就進行得輕松得多。

音樂教師掌握以上這四方面的技能,基本可以輕松駕馭自己的音樂課堂,對音樂資源來說,音樂教師還可以進行剪輯,然後進行加工,結合課件展示在學生面前,當然還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在課堂上穿插樂理知識,學生在欣賞感受的過程中,上升到理性認識,那麼學生對這節課就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記憶,每節課都有那麼一點印象深刻的地方,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學生自然就可以熟悉和掌握到基本的音樂知識了,也就是在一定意義上來說,音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給自己的音樂課堂插上了翅膀,帶著學生在音樂的殿堂里翱翔。

『叄』 如何在音樂課中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

多媒體信息技術正以其特有的魅力,給音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但如果不能正確定位,深刻領會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片面追求現代信息技術的視覺效果,則會導致視覺形象過多過濫。給我們的教學造成負面影響。 1,過度使用,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古今中外的音樂作品有很多,給了學生廣闊的思維和想像的空間,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演唱、欣賞,感悟音樂作品的內涵,不同的學生就會有不同的理解、體會和認識。如果教師過度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就很容易會把自己的感悟和認識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認為是藉助直觀的、生動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其實是教師無形中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一種變相的「填鴨」教學。 2,過度使用,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偏離了課堂教學的本質 有些教師誤認為,多媒體用得越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越高,學習效率也越高。於是一節課所有教學環節中都使用了多媒體,使得教學過程變成了電腦操作過程;學生一節課都在觀看和收聽多媒體課件中度過,學生由學習者變成了觀眾。這樣顯然違背了學習的規律,肯定不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如果教師在製作課件過程中,刻意追求表面上彩色的背景、立體的文字、動畫,看起來熱熱鬧鬧、新穎有趣,讓學生大開了眼界,實際上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抑制了深層次的思維活動,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其實,我們並不否定課件在教學中的重大作用,為了更完美的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必須正確的把握音樂學習的特點,擺正多媒體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要明確它只是一種教學手段而非教學本身,它只是教師教學活動的輔助設施,應該處在被支配的地位,而不能喧賓奪主。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教師只有在課堂上對學生總是傾注著愛,努力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才能使學生覺得老師就像媽媽一樣和藹可親,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並「敬而受教」。正是基於這一點,在平時音樂課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有時用引人入勝的故事,有時用多媒體課件,喚起學生響應的情感體驗,使他們自然而然進入特定的教學情境,並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和樂趣。 例如,我在《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的教學導入時,先是用慈愛的語言講述真實的一個平凡母親的故事,並配以精心製作的課件,創設母子情深的意境,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進入角色,用心靈去感受、觸摸詩歌中媽媽的愛,真正體驗歌曲意境中所蘊涵的藝術美。其次,我引導學生回憶想像日常生活中媽媽慈愛的神情、媽媽輕柔的歌聲、媽媽溫柔的愛撫、媽媽溫暖的懷抱對自己的呵護和關愛,從而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極大幸福感和滿足感,達到精神境界上和諧共鳴,進而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課後的作業布置中,我還鼓勵學生回家把這首歌唱給媽媽聽,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多媒體課件精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又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二、利用網路獲取資源,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應當將課堂對知識點講授的環節,變為學生主動探研、發現新知識的過程,利用計算機的網路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學習人音版第十冊《歡樂的村寨》這一單元中,我讓學生利用網路去收集各個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通過網路學生可以更多地領略少數民族音樂豐富的色彩,獨特的節奏,美妙的旋律,侗族大歌濃郁的和聲,感受它那無比的熱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風貌。網路讓學生更感性、更全面的認識和學習音樂,取得課堂欣賞教學難以達到的效果,從而深化音樂鑒賞的學習內容,提高對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大大培養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同時又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的優勢大大擴寬了學生的空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網路資源,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 《音樂課程標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不再是教師「演講」的舞台,而是學生自主探究、自我發展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成為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更有利於探究性學習的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的均衡達成。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時間較短,特別是有意注意的時間不長,可以說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另外每個孩子的注意習慣也不相同,有的傾向於視覺注意,有的則傾身於聽覺等。實踐證明:合理利用計算機,使用網路資源,能夠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從而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四、運用信息技術促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思維、想像是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應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更多想像和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問題,從而產生新的理解、新的假設和結論,從而可能產生創造性的獨到見解。由於信息技術能融聲、光、情、景為一體,沖破時空限制,能藉助文字、圖像、動畫、音樂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材料,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擴大了學生的直接經驗范圍,形象具體地表達教學內容,反映事物固有的屬性。所以,信息技術能將教學內容形象化、明確化,容易將新知與舊知或各知識點合乎邏輯地聯系起來,有利於學生解決問題,能為學生的認知活動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認知由感性向理性飛躍。 如,認識唱名do,mi,so,la,比較枯燥,為了讓學生更好唱准這些音,我用多媒體課件把這些音全部展示出來,並給每個音用小動物來代替,學生興致盎然,do代表小狗,mi代表小貓,so代表小青蛙,la代表小鴨子。然後採用「回家」的形式,多媒體課件會彈奏出各個音的音高,讓學生帶上不同的頭飾,模仿這些動物走路的姿勢,找到他們自己的家,do回一樓,mi回三樓,so回五樓,la回六樓。找到家時並唱一唱這音,這樣學生不僅會知道這些音的位置,而且還會唱好這些音,從而使他們感受到上音樂課的快樂, 嘗到成功的樂趣,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合理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既要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又要遵循音樂課的特點。這樣我們的音樂課堂才會在現代科技的氛圍中,洋溢著濃濃的音樂氣息的風貌。網路讓學生更感性、更全面的認識和學習音樂,取得課堂欣賞教學難以達到的效果,從而深化音樂鑒賞的學習內容,提高對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大大培養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同時又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的優勢大大擴寬了學生的空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肆』 舉一個案例,說明你在音樂教學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的

多媒體教學呀!
課件製作
視頻、聲音合成、製作等

『伍』 音樂課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平常的教學中,要引入大量文字、歌曲、樂譜、圖片和相關的輔助資料,僅僅依靠板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進度和接受的效果,學生也沒興趣,而興趣對學習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教師的督促和簡單的說教。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為音樂教學創設形聲兼備的音樂情境,喚起學生的審美心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如:《春天來了》是一首歡快的歌曲。我先讓孩子們說說春天的景色,然後讓孩子們觀看電腦里製作的春天景象,風和日麗、鶯歌燕舞、山明水秀的大自然展示在孩子們的眼前,孩子們的心一下就被揪住了:哇!多美呀!把他們帶入了悠閑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情境之中。接著多媒體動畫呈現了「融雪」、「桃花」、「小鳥」、「蜜蜂」、「楊柳」等在高興地歡唱著「春天來了」的景象,學生們的歡快情緒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漲了起來,紛紛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旋律表現起春天來了的歡樂舒展的動作情境。看到他們投入的眼神,專注的表情,教師就能輕而易舉地向孩子傳遞了春天的信息,使他們滿懷激情地演唱了這首歌,從悠揚的歌聲中抒發了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二、利用多媒體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
音樂的多元化不僅在於它的表現形式、演唱方法、創作手法,同時它本身也有豐富的文化背景,就拿民歌來說吧,各個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風俗、建築、語言、服裝、舞蹈等等,許多文化都滲透於音樂中。在教學中教師用語言、圖片等方式傳授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的,也達不到目的,而運用多媒體教師可以把所要的資料做成課件,讓學生去體會,這樣既真實又自然,學生也不僅是學會了一首歌,而是了解了這個民族。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擴展,而音樂也真正是作為一種文化讓學生接受。
如:我上二年級教材《彝家娃娃真幸福》這首歌時,把彝族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做成課件,讓學生充分了解這一民族的文化,通過這些學生對歌曲的內容與怎樣表現歌曲也就自然明白了。這樣,既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擴展了音樂文化范疇;又可以讓學生獲取更多音樂信息,把課堂延伸到廣闊的創新天地。
三、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想像美。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審美思維過程最基本的品質,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的想像美,對發展學生個性和智慧,促進創造思維是十分可貴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有聲有形的情境優勢所創設的音樂意境,不僅能發展學生的藝術思維和欣賞能力,更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想像美。

『陸』 如何應用信息技術進行音樂課堂教學

一、現狀分析
在當今這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學校的音樂教育教學也出現了許多新手段、新方法。其中像是VCD、DVD、電腦、投影儀、音響等多媒體現代化教學設備及Authorware、Powerpoint等多媒體教學軟體及網路資源走進了音樂教學課堂,這些輔助音樂教學模式創設了形象生動的教學意境,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大了知識信息容量,也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主宰課堂、手段單一的教學模式,極大地豐富和提高了音樂教學方式,提高了音樂課的教學質量。
二、在音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輔助的優點
信息技術是以通信、計算機技術為基礎,以信息處理為核心,是教育領域一次深刻的技術革命,也是最近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把它用在音樂教學中輔助教學有許多優點:
1.拓展學習的內涵和外延,豐富課程資源
音樂課程資源包括教師資源、環境資源和活動資源等,決不僅僅限於教材、教參。其中教師資源是實施音樂課程的骨幹力量;環境資源主要指學校的教學環境、教學設施設備等;活動資源則是指學校組織、參與或開展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
音樂教師應根據自身的知識結構、興趣特長、智慧、經驗和方法充分開發這些課程資源,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多方位、多角度、有目的的整合音樂課程資源。
現代的信息技術教育改變了過去光靠嘴、鋼琴、錄音機、和黑板,以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而具備了多元化、多樣性,具有突破時空局限,擴大容量的特點。它使音樂所描述的內容由相對單一靜態的審美對象活躍起來,成為動態的審美對象,並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學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
隨著現代網路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路上的資源也越來越豐富多彩,許多音樂教學資料都可以從音樂網站上查找,下載,許多網站都有mp3音樂,而且音效音質都不錯,文件容量不大,適合教師存放在電腦資料庫中,可實現網路共享。Flash動畫歌曲還有與之相配的畫面,歌詞字幕,這使得學生在熟悉歌曲,了解歌曲內涵上有很大幫助。所以教師更要發揮網路作用,為學生打開另一扇窗,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路資源,根據需要,從網路上查找、獲取資料,更好地運用網路資源。
同時教師還應和學生一起共享學生采來的課程資源。現代學生見多識廣,有的學生信息技術水平還相當高,有時教師還需向他們請教。因此,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不僅能補充課本上的知識,還能拓展師生的視野。同時也下降了教師過去「高高在上」的權威,創造了平等、民主、輕松和諧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內心的想法盡情地流露,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氛圍創造了條件。
2.在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應用
學生對生動、直觀、形象、動態的信息比較容易接受,現代信息技術進入音樂教學領域在綜合處理和控制聲音、圖像、影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運用這一特有功能,音樂教師將製作的多媒體課件用於音樂課中,可以使音樂語言變抽象為形象,變靜態為動態,化枯燥為生動,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接觸、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和參與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對人們的活動起著積極的作用。
愛因斯坦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要對某件事產生了興趣,就會表現出積極、熱情和肯定的心裡傾向,而在這種傾向的驅使下,就會推動人們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問題,從而形成一種創新意識與能力的精神力量。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學習興趣來源於求知的需要,而求知慾、好奇心和熱愛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
對於學生而言,音樂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產生情感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在音樂方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上海的二期課改精神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層面:「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其基礎性不是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而是音樂學習的興趣,或者說音樂興趣是基礎中的基礎。」
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有了動力,才會覺得學習是愉快的、輕松的;有了動力,才會去探究,學習才能變被動為主動,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方式。
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加以指導,要始終把學生放在首要位置,但自主並不是放任自流,教師在其中的作用是引導。
3.優化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式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將抽象的音樂語言轉化成形象生動的聲像音畫本身就是一種創造。通過篩選有益於音樂教學的素材,能創設意境,學生感官受到刺激,使它們覺得學習不再是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現成的知識,更能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欣賞能力,更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
想像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造新形象的過程。想像是一種高級、復雜的認識活動,在人的學習中有著重要作用。
想像是智力活動的向導,是個體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想像能夠使學習活動具有創造性。愛因斯坦指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一個很大優勢是教學信息顯示的多媒體化,它能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讓人產生聯想。
亞里士多德就指出:「想像力是發現、發明等一切創造活動的源泉。」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善於創造必須善於想像。因此說,教師在音樂教學活動中要善於挖掘學生的想像力,鼓勵他們大膽想像,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並通過自己的歌聲、琴聲、舞蹈、語言表述出來,也就是說,為他們的想像力插上翅膀,如此才能發展他們創造的才能。
學生的想像力是無窮無盡的,教師應在平時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因地制宜、恰如其分的為他們創設情景,引導他們多角度看問題、思考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創作和創新的能力,改進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
三、運用信息技術作為輔助音樂教學的准備
新音樂課程標准實施建議中強調,現代信息技術極大地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利用其視聽結合,形象性強,信息量大,資源寬廣等優點為教學服務。為此,音樂教師必須要在課前做好如下的准備工作:
1.音樂教師應轉變觀念,努力學習、掌握、使用信息技術。音樂教師要熟悉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探索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的結合點,並用之於教學實踐,還可與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教師或學生合作實施教學。
2. 認真備教材。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我們在備每一節課時,必須確定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廣泛閱讀瀏覽網上信息,找出需要增加哪些教材以外的知識點和教學中需要哪些素材和資源,准備相應的教學內容。
3.仔細備學生。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等情況,既了解一般情況,又了解個別差異。根據他們信息技術的水平、能力來分析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容易掌握的,通過分析學生的差異來進行分組,在分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較好和較差的同學進行搭配,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
4.教學中,師生互動有效使用信息技術,補充和支持教學。教師採用講授、參觀、演示、實習、練習、課堂討論、欣賞、復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學習使他們學會學習的方法和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教師對學習過程進行講評、對共性認識予以總結、對個別問題給予關注。
5.課後拓展,自主探索。課後拓展以學生活動為主,學生圍繞音樂教師提出的具體問題,利用各種媒體提供的信息與資源,根據自己的實際和知識的特點進行獨立的思考、探索,並在教師或同學的協同(師生、生生溝通,小組交流、匯報等)下,探索發現知識規律,分析問題,匯報學習成果,進行自主與合作學習。
四、運用信息技術輔助音樂教學實施結果調查
在所教年級的抽樣調查問卷中,盡管范圍較小,但也能說明一定的問題。
1. 100%的學生喜歡教師在音樂課上運用多媒體設備或課件。他們認為,多媒體讓他們感到新奇。有了好奇心,學習的興趣就產生了,就為以後的學習開了個好頭。現在的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很強,見識很廣,學習的渠道很多,他們都不喜歡教師在課堂上枯燥乏味地一講到底,而是希望能把抽象、艱深難懂的音樂知識具象化。
2. 90%以上的學生認為音樂課應該視聽結合。盡管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但要是配上視覺的精彩畫面,音樂就不再是簡單的音符,而是心與心的交流,更能體會音樂的真正內涵,音樂課也不再是陳年老酒。
3. 4%的學生認為信息技術輔助音樂課硬體設施、軟體還有待改善。現代的信息技術更新和快,為配合教學,一些上課用的硬體設備、軟體也應該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更新。
五、信息技術輔助音樂教學的局限性
在音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輔助教學的手段,現代信息技術進入音樂課堂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但只有環境、軟體環境、教師隊伍和過程實施四個因素都具備下才能充分發揮信息教育技術的作用。
1.在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能提高效率,增加教學的容量信息技術的運用必須因地制宜,恰如其分。如果脫離音樂教學實際,過分強調音樂與畫面的結合,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轉移到屏幕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的情感體驗之中,在這樣的音樂課上,視覺儼然成了欣賞的主角,聽覺反倒成了配角。
2.在課堂中,不能過分強調信息技術的使用,削弱了音樂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忽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沒有情感的硬體設備,它無論如何是替代不了音樂教師的講解。音樂的真諦在於情感的交流,這是冷冰冰的機器設備無法代替的,它必須要靠教師聲情並茂的教學來感染學生。
3.教師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電腦系統突然出現了某些問題,如:聲音沒了,電腦的速度太慢,或者操作上出現了失誤,這就影響教學過程的正常進行,教師的心態會馬上變得急躁起來,影響了接下來的課堂氣氛,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和很強的隨機應變能力。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不是全能的,只有根據課堂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設計,才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最大優勢,一句話:「一切從實際出發。」在這個發展迅猛的時代,音樂教師應該活到老,學到老,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並結合到音樂教學實踐中去。

『柒』 信息技術在音樂課堂中是怎樣展現的

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基礎性不是指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是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或者可以說,音樂興趣才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基礎。在課堂上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再現許多看不到、摸不著的現象和場景,改變以往只使用教科書、樂譜、樂器、黑板、掛圖等簡單教具的狀況,使音樂語言變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比如,在教學《說唱臉譜》一課時,可先向學生出示唱、念、做、打四大功夫的視頻片段,為學生創設一種可看、可聽、可感的教學情境,一下子就能激發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再讓學生跟著視頻念一念有音調的京劇韻白,看一看京劇的武打動作,做一做京劇的表演程式。這樣,學生就能在輕松、有趣的快樂氛圍中投入到學唱京劇中來。再如,在學唱莫扎特的歌曲《渴望春天》時,可先讓學生想像春天的景色,然後用多媒體播出五月鮮花盛開的畫面。百花盛開,小鳥歌唱,樹林換上綠裝,再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學生彷彿置身其間,體會到兒童渴盼春天早日來臨的迫切心情,立刻就能激發起學習這首歌曲的興趣。又如,在教學《喜樂年華》一課時,可先展示「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對接」的視頻及圖片,讓學生感受到因祖國的強大而帶來的驕傲與自豪,學生在心中充滿勝利豪情和成功喜悅時學唱歌曲,學習興趣一定十分濃厚。
引導學生在學習音樂中感受美
眾所周知,中小學音樂教材只能記述文字、符號、樂譜這類可看的內容,而不能表現出它們所代表「音」的可聽的內容。在課堂中,如果僅僅讓學生依賴於課本上的文字、符號、樂譜等內容學習,只能把學生帶入枯燥無味的文字怪圈中,隨之就會產生乏味、厭煩、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態度渙散的現象。因此,教師要將鮮艷的圖片、新穎的譜面、重點突出的文字說明引入學生的視野,並利用計算機對音樂的聲音進行數碼採集、編輯處理,使看與聽結合起來,盡量讓學生處於聲、韻、義融為一體的興奮狀態,加強對音樂的感受,以樂激情、動情生悟。比如,在欣賞《草原放牧》這首琵琶協奏曲時,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將一幅幅草原風光圖展現在學生面前,形象的畫面和教師生動的語言描述,隨著音樂的展開而同步進行。學生一邊聆聽優美的音樂,一邊看著栩栩如生的畫面,感受著教師美好、生動而又富於情感的表情和語言,隨著音樂的起伏、動聽的旋律,學生彷彿置身於優美的情境之中,充分感受音樂的美。再如,在教學《雪絨花》一課時,可先讓學生欣賞《音樂之聲》的片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自然過渡到聽影片中的一首歌曲《哆來咪》,再用圖片引出雪絨花,最後在學生學會唱《雪絨花》後,看電影片段,欣賞其中的《孤獨的牧羊人》,引導學生比較分析三首優美的歌曲,學生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美。
引導學生在學習音樂中想像美
想像力是審美思維過程最基本的品質,培養學生藝術的想像美,可以有效發展學生的個性和智慧。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有利於學生建構知識的教學情境,不僅能發展學生的藝術思維和欣賞能力,更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想像力。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西洋管弦樂隊中的木管樂器組》一課時,藉助多媒體把教學內容整合成「西洋木管樂器王國」,這里有各種木管樂器實物圖片,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了樂器的外形結構。音色辨別時,學生只要點擊任何一種樂器的圖片,便可聽到對應的樂器聲音,同時還有名家演奏這些樂器及名曲的MTV。學生欣賞樂曲時,時而有音無畫,便於他們想像音樂中的情景;時而有畫無音,便於想像畫中的氣氛;時而音畫同步,便於感受音樂情感。信息技術的巧妙運用,把抽象的教學內容賦予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使學生對作曲家描繪的畫面展開想像,從而增強了感知力,培養了對音樂美的想像力。再如,在欣賞小提琴獨奏曲《蜜蜂》時,一位教師首先播放課件,讓學生認識小提琴,了解小提琴的形狀及音色特點,然後在快速、急促的音樂聲中,依次出現一幅幅小蜜蜂活潑輕盈飛舞的畫面,從作品本身的意境出發,再引出一段優美的旋律,讓學生想像靜謐、安詳的森林清晨,小蜜蜂在美麗的花叢中愉快地採集花蜜。活潑的旋律、歡快的音樂牽動著學生的心,他們也不自覺地跟著快樂起來。多媒體畫面的運用,烘託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生動、協調的情境中放飛了想像的翅膀,在音樂的世界裡盡情遨遊。
引導學生在學習音樂中表現美
表現音樂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活動。離開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就是一句空話。引導學生參與音樂藝術實踐活動,除了要選擇有藝術價值的表演曲目外,還要注意活動形式的趣味性以及學生參與活動的廣泛性。其中,活動形式的趣味性是直接調動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最大動力。所以,利用計算機製作多媒體課件,能使學生直觀、清晰地了解歌曲或樂曲,從而調動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在充分欣賞了音樂之後,教師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資源,使學生產生極大的表現慾望,並通過對歌曲的深入理解,使學生能夠准確地表現音樂情感和刻畫音樂形象。比如,在演唱《游擊隊歌》時,可運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地描繪游擊隊員由遠到近,再由近到遠的音樂形象。學生在觀察並學習歌曲後,會很准確地用由弱到強,再由強到弱的方法處理演唱歌曲,並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用靈活的動作表現游擊隊員機動靈活、神出鬼沒的英雄形象。
引導學生在學習音樂中創造美
奧爾夫說過:「讓孩子自己去實踐,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傳統的音樂教育,往往過分強調基本音樂知識的傳授和基礎音樂技能的培養,看不到學生進行創造性音樂活動的潛在本能。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不僅能聽音樂,還能積極地創造音樂。比如,教學《裝扮藍色地球》這首歌曲時,一位教師將景色的視頻錄像製成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一進課堂就被野蜂飛舞、鳥兒歌唱、太陽溫暖、山谷蔥蘢、紫羅蘭開放的大自然景色所吸引,進入悠閑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意境之中。學生們的情緒很快高漲起來,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旋律表現出歡樂舒暢的動作。隨後,教師讓學生進行互相交流,只需輕點滑鼠就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愛的「一景」,通過目視、耳聽、口唱、體動等多種信息渠道自主學習歌詞,去充分欣賞、想像和入情入境地體會歌詞的意境,較好地培養了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有助於擴展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容量,豐富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手段,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作為音樂教師,要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資源寬廣等優點,促進學生音樂素養和人文素養不斷提高。

閱讀全文

與一堂音樂課信息技術運用的說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