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詩教案怎麼寫
給個例子給你
教材簡析
《牧童》、《舟過安仁》兩首詩以輕松、詼諧的筆調描繪出悠然自得、無憂無慮的牧童和兩個張傘使風的頑皮兒童,凝練的詩句中充滿了童真、童趣。《清平樂•村居》以輕快、流暢的語言,徐徐鋪開一幅恬淡、愜意的農家生活圖,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設計理念
吟誦,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應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指導學生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和情感。在破解文義的設計中,重點抓住描寫動作的關鍵字眼,勾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調動多種感官體驗,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韻味,輕松地理解詩意。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像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並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
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前准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牧童》)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像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激發興趣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嗎?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岩」,是唐代人。呂岩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後來唐代暴發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時局動盪,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後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並質疑。(師適時板書並回答學生的質疑)
鋪,鋪開。
弄,逗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卧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你讀懂了什麼?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像畫面,體會情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像。
2.學生反饋,把所想像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麼,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詩人嚮往寧靜淡泊,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第二課時(《舟過安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像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像的詩沖情景。
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藉助拼音讀准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准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准,最流利。
3.自讀理解,藉助課後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迴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藉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隻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藉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像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像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像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像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並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第三課時(《清平樂•村居》)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像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重點難點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並不是題目。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名稱叫詞牌。「清平樂」的「樂」要讀成「lue」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後來才用來當做詞牌。
「村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村閑居的人家」。《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讀,正音
1.自由讀詞,注意讀准字音。
2.難字正音,引導學生讀准:茅、檐、相、媚、翁、媼、亡賴、剝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
4.且讀且點評,讀出韻律節奏。
(三)再讀,解意
1.自由讀文,自主理解詞語意思
2.自由匯報自己第一次讀課文的收獲,老師引導學生解釋重點詞語: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後,微微有點醉意。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
翁媼:老翁、老婦人。
鋤豆:在豆田裡鋤草。
無賴:音同「無賴」,這里指頑皮、可愛。
3.小組合作,結合插圖和注釋,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4.再讀全文,學生質難問疑
(營造民主課堂,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爭議之處,還可以展開討論)
(四)精讀、悟情
1.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目想像畫面。
2.請學生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
3.學生配樂自由讀,邊讀邊悟。
4.請學生自由談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寧、悠閑、快樂、恬靜、幸福的平淡農村生活讓人陶醉使人嚮往。
(五)熟讀,成誦
1.小組內互讀,把所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
3.熟讀成誦。
⑵ 古詩黃鶴樓教案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朋友 建議你到網路文檔去
裡面關於中小學的教案
基本上全部有的
你可以去隨便下載的
⑶ 小班古詩教案《草》
小班古詩教案 ,草
⑷ 古詩明日歌教案
明日歌
【作者】錢福 【朝代】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回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答,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世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
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⑸ 古詩所見的教案怎麼寫
一、課文概述
《所見》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3課,是一首古詩,屬於精讀課文。袁枚的《所見》寫的是「意欲捕鳴蟬」的情趣,它簡短的文字中蘊含著無窮的意境,讓人產生無盡的遐想,回味無窮。它貼近學生的生活,從不同側面表現了夏天的情趣,與本單元 「快樂的夏天 」主題相吻合。
二、教學理念
古詩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精華,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詩言志,詩傳情,古詩凝煉,魅力無窮。常吟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像,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有益於培養他們的詩學素養。應當說古詩就像一杯陳年醇香的佳釀,滋養著炎黃子孫的血脈;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著民族的魂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古詩教學,並力求探索出教學古詩的新思路:立足詩詞,放眼於培養學生的詩學素養;淡化詩意,品析誦讀,尊重個性化理解;多元教學,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
三、學生認知基礎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在學前就有一定的古詩積累,詩歌特有的韻文形式利於學生朗讀,教材為詩歌選配的畫面生動、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內容的難度。詩句中的文字注音,對於有一定自讀能力的孩子來講難度不大。但教者應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以利於學生對詩句內容的理解感悟。古詩詞源於生活,引導學生把在生活中觀察到、體驗到的東西用古詩詞進行表達,也能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與感悟。
四、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二類字,能正確認讀書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2、過程與方法: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通古詩。鼓勵學生用動作,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生字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古詩的學習,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進面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4、學習重、難點:學會生字,有感情的吟誦古詩。
五、教學方法
1、課前准備,搜集一些贊美夏天的小詩。
2、強調課前預習,了解古詩 ,認讀生字 。
2、談話法、合作交流法。
3、感悟法: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的過程中,營造學詩氛圍。
4、誦讀法:多形式誦讀,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
4、想像法:讓學生開啟想像的閘門,進入古詩意境。
5、聯系生活法:將課堂與生活有效整合,知道夏天是美好的,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從而熱愛夏天,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六、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多媒體課件。
七、課時設計
13、古詩《所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新人教版第二冊第四組教材:《所見》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詩、林」等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激發學生朗讀古詩的興趣。
重、難點:學會生字,有感情地朗誦、背誦古詩。
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方法:1、強調課前預習,了解課文,認讀生字,並學會組詞。2、談話法、合作交流法。3、閱讀感悟法: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交流的過程中感悟課文內涵,提高語文素養。4、學習探究法。5、想像法:讓學生開啟想像的閘門,揣摩作者內心,產生情感共鳴。6、聯系生活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引導學生背誦有關春天的古詩。(師:小朋友,你們會背有關春天的古詩嗎?誰來背背?今天我們來學習有關夏天的古詩。板書:古詩)
(設計意圖:激發起學生對再次學習古詩的興趣)
2、(出示課文插圖):古時候有個大詩人叫袁枚,他在一個夏日去樹林里,樹林里的畫面吸引了他,於是他把他所看見的畫面寫成了一首小詩《所見》(板書課題)
(請大家伸出小手跟老師一齊來寫課題《所見》,並齊讀兩次。)
(設計意圖:揭題,讓學生了解作者創作《所見》的情境。)
二、初讀古詩、識字
1、引導學生看課文情境朗讀視頻後說話:
詩人看到了什麼?師根據生回答板書:牧童 黃牛 林 蟬
2、師: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所見》。(播放音樂,師范讀課文)
(多麼有意思的一首小詩呀,你們想讀嗎?請小朋友打開13課,自由讀課文《所見》)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接觸課文、感受課文。)
3、學生自由讀古詩,遇到不會的生字多讀幾次,要求將古詩讀正確、讀通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在教學中,初讀課文,引導學生通過讀題質疑,圍繞課題提問題,帶著自己的問題自由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然後,根據學生的問題及時地去梳理,整理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初讀課文之後,交流解決問題。著重體現自主與探究式學習,增強學生讀書的目的性。)
4、(看到同學們讀得津津有味,生字寶寶也跑出來跟你們見面了。看,它們來了)
學習生字詞(出示課件):
古詩、所見、林樾、牧童、黃牛、閉口、立正
自由拼讀--看拼音個別讀--去拼音讀--開火車讀--齊讀
(字詞理解指導:「牧童」、「蟬」出示蟬的圖片、「閉口」、「立正」用動作來表達)
5、學會了生字,那我們有什麼好辦法把生字記下來呢?
出示生字:詩、林、立、童、黃、閉)
讓學生兩人一組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識記較難的生字。
(1)同桌說 (2)指名說
6、寫一寫:(出示課件:把我們寫漂亮:詩、林、立、童、黃、閉)
(1)、 師重點范寫「林」、「童」、「黃」三個生字,生書空。然後生在書上描1個。
(2)、同學間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時,盡量使學生在寫字的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因此,主要採用多媒體直觀展示法,讀字、讀詞、讀句到讀文的漸進式語文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訓練。在詞語教學中,首先抓住課文中的新詞和重點詞讓學生反復的認讀,對難寫的字給予適當的指導,容易寫錯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和比較,幫助學生讀准字音。並輔之以認字方法,以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辨別、理解能力。)
三、圖文結合,再讀感悟
師:生字學會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把古詩讀得更好。
1、課件出示畫面: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快樂地唱著歌兒。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動情地)你們看,小牧童坐在黃牛的背上走來了,他搖呀,晃呀,就像坐在搖籃里,真舒服呀!小牧童忍不住地放聲歌唱,響亮的歌聲傳遍了整個樹林。我們來讀一讀這兩行詩。
出示第一、二行古詩:「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越」,引導學生讀
(學生自由練讀──點讀──點讀──男生讀 齊讀)
師:牧童騎著黃牛的心情怎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情來讀?
(1)學生自由練讀一到兩次──(2)指名讀後,師:「牧童的歌聲響亮嗎?他響亮的歌聲傳遍了整個樹林,所以振字要讀得重些」。(出課件解釋:傳遍了樹林)──(3)師范讀──(4)齊讀──(5)師:牧童騎著黃牛的心情怎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情來讀?──指名讀──(6)(師:你們都是快樂的小牧童,那麼牧童騎在牛背上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和動作呢?──男生讀 (7)請同學們一起來讀第一、二行古詩,)有感情、配以動作齊讀。
2、師:牧童唱歌這么高興,他有沒有一直唱下去?有沒有,(引出課件古詩: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學生齊讀
師:牧童唱著唱著,他的歌聲突然停止,「噓!他想干什麼?」
(1)你從第三行詩哪一個詞哪個看出來牧童很想捉蟬?(師:對,「意欲」就是心裡想要的意思。並出示課件解釋:「心裡想要」)
(2)指導學生讀好此句:意欲捕鳴蟬 師:要用怎樣的心情來讀?
3、師:我們讀第四行時要小聲點,千萬不要驚動樹上的蟬。引導學生讀好第三、四行古詩。
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配動作齊讀
4、師:你們能根據古詩描述的畫面,說說詩意嗎?
看圖,指名學生說說詩意--師再引導全體學生看詩句說說詩意。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欣賞能力和感悟能力。)
5、想像說話:
牧童有沒有捉到樹上的蟬呢?
6、課件出示全詩 (師:你們喜歡這個小牧童嗎?那我們記住這個可愛的小牧童。把這首古詩讀熟)
(1)師范讀
(2)兩人一組互讀
(3)齊讀
(設計意圖:整個教學過程突出以讀代講、層層深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突出教學重點、抓准探究點,拓展教學深度,讓學生經歷強烈的情感體驗。同時把問題交給學生,培養其自主學習意識,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7、背誦古詩:
1、師:看來小朋友把古詩讀懂了,現在你們能看著板書,老師讀前一句,你們接後一句嗎? (結合板書,師生合作背詩句)
2、引導看圖,練習背誦。 引背--自由背--齊背
四、知識延伸:
1、為課文插圖配上古詩。
2、學唱古詩。
(師:你們為插圖配上了小詩,真了不起!那我們現在也來做一回快樂的小牧童,聽著音樂做做動作吧!)播放課件音樂
3、搜索有關夏日的古詩。
(設計意圖:在學生記憶古詩、深刻體會古詩的基礎上,抓住時機,因勢利導,設拓展思維,提高學生閱讀理解、創新思維等方面的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