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寫一篇關於音樂欣賞課:小提琴拉奏曲《流浪者之歌》的作品,包括作者簡介和表達的內容,自己對作品的感受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⑵ 《流浪者之歌》為什麼是一部耳熟能詳的樂曲是一首純靈感的作品(四)
弦情飛揚
我第一次聽到《流浪者之歌》是在10年以前的一個夏夜,那夜,我徹夜未眠。我不知道是這部獨奏曲的音樂魅力使我感動,還是這部獨奏曲所表現的流浪者的心聲讓我心動,或許是兩者都有。自這以後,薩拉薩蒂這首《流浪者之歌》成了我常聽的曲子。而每次聆聽,我愈發覺得它魅力無窮,旋律中散發出的吉卜賽風格感人至深,而薩拉薩蒂的演奏把全曲的神韻充分體現了出來。由於薩拉薩蒂本人就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大師,因此他的作品在演奏技巧上有著相當高的要求,而他的演奏在這一方面絕對無懈可擊,尤其在樂曲結尾處那些難度很大的段落,薩拉薩蒂的演奏讓聽者在感到無比精彩之餘又產生出由衷的贊嘆!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把吉卜賽人的放盪不羈的一面體現得淋漓盡致。演奏中,薩拉薩蒂的琴聲質朴、真切,演奏氣息悠長、寬廣,在樂曲高潮處的處理精緻、利落。在全曲中,薩拉薩蒂的演奏無一處不體現出大家風范,他的技巧足以與任何人媲美。
在《流浪者之歌》中薩拉薩蒂還突出了吉卜賽人的悲慘與幽怨的一面,真是高潮處令人激動興奮,凄婉處催人淚下!他以其超乎常人的小提琴技巧入木三分地表現了流浪的吉卜賽人悲慘、幽怨的一面。他的小提琴時而委婉動人地訴說,時而急風暴雨、一瀉千里,令人目不暇接。讓人完全投入到音樂之中,直到結束,彷彿感到自己也加入到了「流浪者」的行列中。如果沒有對音樂的深刻理解和超乎常人的小提琴技巧,是根本做不到這種效果的。在眾多著名小提琴家中,無論在演繹的深度、小提琴技巧的運用以及令聽眾全身心投入等方面,至今未有任何人可以超越薩拉薩蒂。
然而,薩拉薩蒂不僅在技術上占據絕對的高度,他的風格和氣質也有著超凡脫俗之處,正如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教育家奧爾描述的:「薩拉薩蒂總是開朗的,面帶微笑,並是有著高尚情懷的人。正是這一點使薩拉薩蒂成為世界音樂史上不朽的大師級人物」。同時,別人對他是這樣評價的:「演奏時,他站在那裡完美得猶如一尊大理石雕像,他的目光中流露出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今天,我們已經無緣聽到薩拉薩蒂本人再次親身演奏這首樂曲,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佚名)
⑶ 賞析 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布拉格之戀
在電影學院拉片室的幽暗裡帶著耳機看《布拉格之戀》(the 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的感覺,刻在心底很深的地方。除了影像,專注的感覺與坐在電影院里的質量別無二致。沒有把電影與小說作太多的比較,實際上電影無法承載那麼沉重的抽象的哲學意義。就像愛森斯坦無法把《資本論》搬上銀幕。
已經聽很多人批判電影拍沒了小說里的深刻意韻,好萊塢欲蓋彌彰的痕跡太濃。親眼看見那些玄妙拗口又才氣橫溢的詞句變成了一個通俗的愛情肥皂劇,政治和哲學意義成為虛化的背景,有一點失望。後來慢慢喜歡這個通俗愛情故事,在東歐韻味的音樂里迷醉了。總是看戈達爾和費里尼,還是有些疲累的。電影靠什麼,打動觀者或高雅或低俗的心罷了。不管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對愛情、幸福這類詞的渴念是一樣的。托馬斯與特麗莎,特麗莎與薩賓娜,托馬斯與薩賓娜,薩賓娜與弗蘭茨,托馬斯與無數女人,特麗莎與偶遇的男子……雙雙對對或者孤孤單單,都掙扎在愛和情慾里。
意識在忠實與背叛,自省與惶惑中遊走,輕與重的問題伴隨始終。有關於時代的困惑,也有超越時代的思索。
靈魂在肉體上方默默注視,肉體卻服從本體的需要。所以才有托馬斯永遠的不忠和特麗莎永遠的苦痛。薩賓娜雖然也需要情感的歸宿,卻仍然選擇了自由和繼續背叛。當一切沉重的思考迷惘得無從著落,就變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而同時仍感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布拉格之戀》編劇之一讓-克洛德·卡里耶從1968年就認識昆德拉,應該會從語詞掩蓋下摘出情節來。這個故事編得還不算糟糕。
一切遭到壓抑的時候,托馬斯無論是道貌岸然站在手術台邊,還是被放逐擦玻璃,都尋機與各類女子尋歡作樂。此時的自製力,遠不及拒寫認罪書堅定。這樣的堅定,讓他對特麗莎的背叛看起來不那麼可惡。
丹尼爾·戴·劉易斯冰藍色幾乎透明的眼睛,狡黠著放盪著憂郁著,魅力十足,四處搜尋獵物。《純真年代》里,滿臉滄桑的劉易斯孤獨坐在情人窗下,任由窗簾隨風飄盪,窗子由開向關,起身默默離去。另一種詮釋。可惜貌美如花的伊莎貝爾·阿佳妮沒有享受到忠貞一世的愛情,真實的劉易斯只是比托馬斯收斂一點而已。
薩賓娜則永遠戴著黑色男式禮帽,保持自由和遺世獨立。清楚記得薩賓娜說:我不是反對共產主義,我只是反對媚俗。我們都反對媚俗,可媚俗恰恰是人類無法避免的一個部分。沒有人能逃脫人類與生俱來的宿命。我們永遠生活在悖論中,永遠在探索無法解答的問題。
她在瑞士收到寫有托馬斯夫婦噩耗的信,淚流滿面。終結了三個人曖昧不明卻真實可觸摸的關系。電影名字的另一個中文譯法是《沉重浮生》,這個並不高深的俗世浮生,只是因為這樣的世界而沉重。
特麗莎,永遠像一隻乖巧純真容易受傷的小鹿,哀傷地絕望地愛著托馬斯。她說:下次你再去找那些女人,帶著我去行嗎?我幫你給她們脫衣服。無望至此,直教人無奈嘆息。
朱麗葉特·比諾什的美麗,在這里展露無遺。《藍色》裡面的茱麗,已經被賦予太多沉重的意義,不屬於俗世,只可遠觀。此處的特麗莎,在陽光草地上讀書,在游泳池裡魚般滑行,都是屬於塵世的有血有肉的純美少女。有人說,比諾什像春天裡的第一口雪糕。她的美既是天生麗質,又像一架經過精心設計的復雜的裝置,鍾擺在上面弧形的擺動,左側是古典的歐洲,右側是赤裸在深淵上的歐洲。
特麗莎對托馬斯,起初只是單純的愛和依賴。變故讓她內心的力量驚醒。不顧一切對著蘇軍的槍口拍照時,隻身離開托馬斯時,她已經長大了。
好在兩個人終於有過一段無欲無求的日子,桃源仙境里與寵物豬狗做伴的日子。
就像很多年前看了電視劇就把陳曉旭認作林黛玉一樣,覺得特麗莎似乎就是比諾什的樣子了。
電影曾經引起惡評如潮。很多批評家對公開出現在小說里的敘述者的"缺失"感到遺憾,還探討昆德拉小說的"不可改編性",探討文學敘事與電影敘事是否有同一性。記得一次bbs上的討論,多數人都對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嗤之以鼻,認為它難以傳達出小說的神貌。
看施隆多夫的《錫鼓》時,只有看見君特·格拉斯小說《鐵皮鼓》中奧斯卡的驚喜,沒有太多不適。既然是改編,又何必一定沿著一條老路走到黑呢。
後來恰好看見一個叫作帕·卡特里斯的美國人寫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從不同視角看電影改編》。帕·卡特里斯提到了小說與電影中"跨距離"的概念,即敘事意義上焦距層次上的轉換。而另一概念"零度焦距",指不定焦於某一具體人物。這與熱奈特的距離概念有關,指故事與讀者(觀者)之間的喻意距離,敘事者存在越明顯,讀者/觀者與故事間的距離也就越大。二者相比,小說中體現的距離比電影中大得多。因為電影中敘事者是缺失的。而小說中時時跳出來夾敘夾議的敘事者起了很大的間離作用。
其實這篇文章里,印象最深的是他討論影片的音樂,捷克作曲家利奧什·雅那切克的《童話:第三樂章》里的小提琴協奏曲。
一直鍾情捷克的音樂,因為昆德拉小說里描述的捷克民族的載歌載舞,歌舞中的突發愛情(小說《玩笑》里),更重要因為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驟然一聽,驚艷的感覺一直難忘,於是開始了四處搜尋的歷程並幸運得逞。有些音樂會忽然間在人生的某個瞬間打動你,就像你不知道自己聽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會忽然落淚。就像遭遇米蘭·昆德拉故弄玄虛說的"利多斯特(litost)":一個人突然洞察自身的悲慘而產生的一種極度痛苦。
看了文章的第二天,就在學校門口的路上買到了雅那切克弦樂四重奏的cd,覺得很奇妙。後來看見李皖寫的"向雅那切克致敬"的文章。音樂披上世俗外衣,表述方式開始平俗,這,似乎也沒什麼可抱怨的。時代使然。
影片使用了捷克導演詹·尼梅克的資料鏡頭,就是蘇軍坦克(1968年8月20日和21日)入城那段,著名的"布拉格之春"。當時尼梅克正與約瑟夫·斯克沃萊吉拍攝的一部關於布拉格的紀錄片,名為《布拉格清唱劇》(1968年)。影片還使用了曼·雷和比爾·布蘭蒂的攝影素材。
捷克新浪潮電影導演賈洛米爾·吉里斯1968年曾經改編了米蘭·昆德拉的《玩笑》,可惜沒有機會見到。
"人們想成為未來的主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改變過去" 米蘭·昆德拉在《笑忘錄》里說。要命的是這個人太聰明而且很刻薄,象巫師一樣,總是一刀正中要害。電視里channel[v]台循環播放王菲有一搭沒一搭的《笑忘書》,一看即知作詞者大約某天看到了《笑忘錄》的封面。幾乎是個完全小資手冊。10年前出現的電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只是"庸俗化了"的先聲而已。也許此時,已經沒有人願意把它拍成一個哪怕更庸俗的東西,因為關注這種小說的人並不多了。
米蘭·昆德拉在《笑忘錄》里說,"我們寫書的理由是我們的孩子們根本就不屑一顧。我們轉向一個匿名的世界,是因為我們向自己妻子談話的時候他們充耳不聞。"
那年我為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拿《生活在別處》與人互換,結果各自都痛心不已。後來,書的前主人刻了一個小石頭給我,作為永久紀念。將它別在一件紅色外衣上畫的嘴斜眼歪的韓國逃學頑童旁邊。總是有人問我:那上面寫的什麼?仔細看,然後哈哈大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太搞笑了吧?
然後我也笑。有什麼辦法呢,就是覺得這個小石頭和這個小孩和這件衣服很協調。
布拉格之戀(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美國奧里馬影片公司出品(1988 彩色)
導演:菲利浦.考夫曼
主演: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 day-lewis),朱麗葉特·比諾什, 麗娜·奧林
被 評 為 1988 年 美 國 十 佳 影 片 之 一, 獲 戛納 電 影獎
⑷ 小音樂家楊科教案
小音樂家揚科
《小音樂家揚科》為浙江省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第11課,原文作者系波蘭著作家顯克微支。這是一個凄慘的故事:一個酷愛音樂而極具音樂天賦的八歲孩童,僅僅因為摸了一下地主僕人的小提琴,就慘遭毒打致死。讀了令人扼腕嘆息,令人悲憤難平,令人深思不止: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本應該快快樂樂地生活在父母親溫暖的懷抱里,本應該歡歡喜喜地背上書包進學校讀書,本應該蹦蹦跳跳地拉著爺爺奶奶的手入游樂場,逛公園……然而,在資本主義的舊社會,為了生存,迫於生計,不得不寄人籬下,任人擺布,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這在當時主人公的人性完全被人抹殺,人的權利根本談不上保障。在富人的眼裡,主人公就是一隻貓,一隻小鳥,呼之則來,喚之則去,任人宰割到何種程度?
全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泛寫揚科愛音樂:把自然界的一切聲音都當著樂聲,更為小提琴的美妙聲音所傾倒;同時也鋪墊著寫出了揚科家的貧窮,暗示著他悲慘結局的必然。第二部分具體寫了揚科摸了一下小提琴而慘毒打致死的經過,按事情發展的過程分為四個場景:(1)食具間外,揚科眼巴巴望著小提琴;(2)食具間里,揚科不小心觸動琴弦被人發覺;(3)小木棚里,揚科挨了一頓毒打;(4)屋外長凳上,揚科死了。
故事的語言特色相當鮮明,尤其是通過眼睛來刻劃人物的遭遇相當傳神。揚科一出場,「淡黃色的頭發直披到閃閃發光的眼睛上」,眼睛是那麼地明亮,他是一個漂亮而聰明的孩子。揚科在食具間外「眼巴巴地通過開著的門,望著掛在牆上的小提琴,望了很久很久」,小提琴可望而不可及,進不敢進,走又捨不得走,內心是強烈的渴望,而現實又令他「怕」,「不敢動」,那種急切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通過「眼巴巴地望」傳達給了讀者。
揚科被抓住了,他「睜大了驚恐的眼睛」:你們會把我怎麼樣呢,我怕呀!一種孤單無助的形象出現在讀者面前。聽說要「打他一頓」,他「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瞪著眼睛」,揚科嚇壞了,也沒有他說話的權利。他現在是「一隻小貓」「一隻小鳥」,任人處置,任人宰割,「瞪著眼睛」,內心還是有話要說的呀:我真的就是小貓、小鳥嗎?你們怎麼能這么狠心打我呀?你聽,多麼無助,多麼可憐,多麼令人同情啊!
揚科死了,在桃紅草綠、燕歌人舞的春光里,在悠揚笛聲、樹皮提琴的陪伴中悲慘地死了,他「睜著眼睛,眼珠已經不再動了」,他死不瞑目啊!文章結尾哀音余繞,故事結局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縱觀全文,以揚科的眼神為「點」,以「點」帶動全文事情發展的「面」,為我們依次展現了以下四個階段:
故事揚科的眼神折射出的信息
發生眼巴巴地望著柔弱瘦小
發展抬起頭望;睜大了驚恐的眼睛無法抗拒的力量;太小了
高潮只是瞪著眼睛小貓、小鳥
結局睜著眼睛,眼珠已經不再動了死不瞑目
因此,在教學本文時,切勿將文章肢解的支離破碎而作過多無謂瑣碎的分析,而應當抓住「文眼」,抓住「人眼」,牽「一發」而動「全身」。這有助於教師理清思路,把握好重點,充分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努力創設良好和諧的情感氛圍,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深刻領悟其思想內涵,體會其情感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具有較強的音樂性,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感受力。建議教師在教學前准備好一些如施特勞斯《春天的歌》等音樂作品,通過音樂的渲染和教師聲情並茂的誦讀,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悟情。
課文語言形象生動,蘊含著豐富的訓練學生想像力的因素。有的句子中含義深刻,宜於訓練學生理解句子中含著的意思和有感情地朗讀。在第二課時教學中,還要求讓學生適時適地地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抓住「點」,感知人物形象,藉助娓娓道來的故事情節及主人公悲慘的命運結局,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愛」與「憎」, 「美」與「丑」。第二課時重點教學第四、五段(9—17小節),找出有關描寫揚科眼神的詞句,反復誦讀,對比聯想,內化語言文字,使人物形象在腦海里形象化地再「生」。
[設計案例]
第二課時
一、音樂渲染,積累語言。
1、放奧地利作曲家施特勞斯的音樂作品《春天的歌》,師:咱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優美的樂曲,寫一寫你聽到了什麼聲音?能填幾個就寫幾個。(練習紙上)
小蟲()地演奏;麻雀()地歌唱;木叉()地作響;青蛙()地叫起來,啄木鳥()地啄著樹干,甲蟲()地飛著,流水()流著。
2、交流反饋:指名讀——配樂讀,要求讀出歡快的情緒。
3、導入新課: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可見揚科是一個極具音樂天賦的孩子,對音樂痴迷不已,熱愛之極,長大後極有可能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音樂家,但他的願望實現了嗎?請同學們自由輕讀課文的四、五兩段,讀完後告訴大家:我讀懂了什麼?(讀後交流)
[設計意圖:教師先創設一個歡快的音樂氛圍,為與下文主基調的對比作鋪墊,使學生通過鮮明的情感反差更好地體會到資本主義舊社會的殘酷和小音樂家揚科命運的悲慘。同時,回顧上節課已學的舊知,借機很好地積累部分擬聲詞。既鞏固了字詞,又加深對文章的情感體驗,不失為一舉兩得的良策]
二、以點帶面,以情悟情。
(一)自讀第四段
1、師:邊讀邊用「——」劃出揚科酷愛小提琴的句子,並深情地讀給你的同桌聽,讀得好的同桌待會兒向我推薦。
2、同桌互讀互評,師巡視。
3、組織評比交流,每個大組至少兩位學生。教師相機點評,重點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讀出重音,讀出感悟。
4、師范讀,生齊讀。體會文中「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指的就是揚科熱愛音樂的巨大力量,使得膽小柔弱的揚科敢「鋌而走險」。
5、師: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揚科的眼神已經告訴我們他對小提琴的熱愛已超乎尋常,虔誠之至。請你把本段中的有關句子聲情並茂地讀出來。(投影展示兩句話)並談談自己的理解。(師板書)
(1)揚科躲在草堆後面,眼巴巴地透過開著的門,望著掛在牆上的小提琴。(「眼巴巴」說明什麼?)
(2)揚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頭,望著心愛的小提琴。(「跪」、「抬」分別說明什麼?可想他當時是怎樣望的?指名表演,又說明什麼?)
6、配樂練讀這兩句話,體會小揚科當時的心理。
7、揣摹人物心理,想像訓練。師:面對著日思夜想的小提琴,跪著的小揚科是怎樣想的?
8、小結。
師:咱們就是緊緊抓住揚科的眼神,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的。通過他的眼神,我們就彷彿看到了一個孤苦無依,對音樂執著不移的小揚科活生生地站在面前,眼神充滿著企盼,充滿恐懼,充滿著哀求。描寫他的眼神句子在第五段還有,請大家用已學的方法自學13—17小節。
[設計意圖:本文篇幅較長,面面俱到,難免事倍功半。只有抓住文中經整合過的脈絡,才能有效地將整篇課文串聯起來,便於學生體驗讀書心得,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值得一提的是:讀悟課文是非常有效實用的教學手段。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多引導學生揣摩、體會、吟誦等,並與音樂相結合使其迸發出最為絢麗的創造性「火花」。同時,教師也要適時范讀,做到聲情並茂地讀,身臨其境地讀,咀嚼語言的蘊涵,品味語言的妙處,帶領學生齊讀,以心契心,以情悟情,從而與文學作品中的情感載體產生最大限度的共鳴。]
(二)扶放結合,以放為主,自學第五段。
1、找出描寫小揚科眼神的句子,反復品讀,配上小提琴作品《流浪者之歌》深情地讀,把讀出來的感受與同桌交流,暢談心中最想說的話。
投影出示:
(1)這個瘦小的孩子睜大了驚恐的眼睛,彷彿在說( )。
(2)小音樂家揚科睜著眼睛,眼珠已經不再動了,他死得( )。
2、想像訓練:師:有地主管家的眼裡,小揚科就象一隻小貓或一隻小鳥。試填第(1)句話。並大聲讀出來,讀出小揚科的柔弱,讀出對這個黑暗社會的控訴。
3、音樂對比,深化語感。師:課文在描寫揚科快要死的時候為什麼要插入一段美景的描寫?齊讀體會。前後兩段音樂對比再欣賞,使學生明白:對比的手法使文章的主題得以深化。
4、語言訓練:填寫第(2)句話。
5、小結。師:在小揚科離開人世的時候,白樺樹都在為他鳴不平呀!這樣一個活生生的聰明的小孩子,就這樣被殘忍地奪去生命,這還有天理嗎,這還是人嗎?
[設計意圖:當小揚科悲慘的結局赤裸裸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早已想找出最佳發泄心中憤恨的方式。帶領學生潛文入境,發揮想像,讀出,寫出,說出心中話語已顯得多麼必要。揚科的眼睛也是文章的「眼睛」,把握這一點,就能牽一發而動全身。由此,本段教學要放手讓學生自學為主,自讀自悟,自行解決遺留在腦海中的疑難問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動性,培養其想像力、創造力。]
三、讀寫結合,題外延伸。
1、對比朗讀,分兩組同學:一組同學回讀「揚科熱愛音樂,愛聽自然界樂聲」的段落,想像:投入大自然懷抱的小揚科那雙眼睛會是怎樣的?另一組同學,讀小揚科慘遭毒打致死的有關句子,前後對比,不禁使人黯然作神:同一個人,同一雙眼,竟會落得如此慘局!歸根刨底,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學生討論回答。
2、語言訓練(延伸題):練寫一段話,以下題目可供參考:
(1)《揚科,你死得好冤》
(2)《我為揚科鳴不平》
(3)《假如揚科還活著》
(4)《揚科來到我身邊》
3、交流學習心得,師結課。
師:這節課,我們讀出了這個萬惡舊社會的罪惡,讀出了一個波蘭窮孩子的悲慘結局,讀出了一雙孤苦無助的眼睛,那雙死不瞑目的雙眼分明在控訴社會的毫無人性,分明讓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生活。記住那雙眼睛吧,它讓我們更看清了這世界上除了美還有丑,除了善還有惡。
[設計意圖]
《新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學習運用語言」已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可一篇文章到手後,到底該怎麼教?從何處入手?著實讓人絞盡腦汁,費盡心機,可收效甚微。歸根結底,不少教師在教學中東「放一槍」,西「打一炮」,搞「游擊戰」,把文章肢解得七零八塊,毫無情感可言,這實為教學一大忌,因此,要求我們要善於提煉文章的「點」,匯「點」成線,以線串文,理清思路。
其實幾乎在每篇文章中都有這樣的「點」,這樣的「線」,有的就是文章的文眼,有的可從不同的角度理出不同的「點線」。如特級教師王崧舟在教學《鸕鶿》一文時,就緊緊抓住「一抹」一詞,把握住了全文的精神所在,牽一發而動全身,使景語背後的情味躍然紙上。本文教學也就從這一點出發,抓住「揚科的眼神」串聯全文,窺一孔而見全斑。從數學的角度講,「體」是由「面」組成的;而「面」憑借「線」來構建;「線」則由「點」的運動或集合而成。可見,九九歸一,一篇課文的訓練整體,皆始生於「點」。精選訓練點,提煉訓練點,可以極大提高一堂課的效率和效益。
每篇教材都是一個大千世界,字詞句篇、語修邏文、聽說讀寫、知情意行,可謂無所不包,無處不在。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班級實際,從教材中權衡輕重多寡,得失利弊,分化、轉化訓練點,所選的「點」不在於數量的多,而在於是否精?是否能起「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訓練的本質意義不在於接受,更在於發展,光有以兩點還不夠,還需深化、整化訓練點,密切注意各點之間的聯系,使教學如行雲流水,舒展自如,體現出課堂藝術的活力和魅力。如在教學《小音樂家揚科》時,僅以一「點」(揚科的眼神)就牽出了整個悲劇。值得提出的是: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尤其象這類情感性較強的文章,更是如此。鼓勵、指導學生多讀課文,要讀得正確,讀得流利,讀得動情,讀出自已的理趣,讀出自已的思想。在讀寫結合中訓練學生的想像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總而言之,教師要善於提煉文眼,抓住要點,舉一反三,善於引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提倡學生大膽說「我認為」「我覺得」,敢於發表與眾不同的觀點,樂於表現自我。不僅是學生,教師更要多讀教材,熟悉教材,做到駕馭自如,才能在教學中方寸不亂,一氣呵成。
⑸ 《流浪者之歌》為什麼是一部耳熟能詳的樂曲是一首純靈感的作品(二)
在音樂史上,不乏刻畫吉卜賽民族的傑作,《流浪者之歌》便是其中之一。它又名《吉卜賽之歌》,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這部作品的素材來源於匈牙利吉卜賽民族音樂,它以緩慢和飛快的速度輪流出現,以表現吉卜賽民族的性格特徵:哀怨憂郁,奔放豪邁。吉卜賽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廣泛,起源於印度,是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過著清苦而又飽受歧視的生活,但這個民族同時個性活潑、樂觀且能歌善舞。作者薩拉薩蒂運用十分恰當的手筆描寫了這一民族性格的幾個側面,並使小提琴的旋律性與演奏技巧性得到相當完美的結合。本曲中的管弦樂伴奏部分也是作者親自編配的。
全曲共分4個部分:第一部分由強而有力的管弦樂齊奏作為開始,以最強的力度響起扣人心弦的主題,緊接著的卻是精巧輕盈的裝飾,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滿憂傷的旋律。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
第二部分速度徐緩,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種美麗的憂郁,以技巧性極強的變奏和反復奏發展,輕巧的泛音和華麗的左手撥弦顯示出這一主題的豐富內涵。在這部分,管弦樂並不太明顯,始終以小提琴的輕柔旋律為主題。隨著音樂的流動,一幅幅吉卜賽人的生活圖景浮現在我們的面前:漫無邊際的曠野、一輛輛帳篷車、繚繞的煙塵、燃燒的篝火、烏鴉在鳴叫、女郎在抽泣。旋律形象動人,縈繞耳際,牽動著聽者的思緒。
第三部分只有14個小節,堪稱世界上最著名的慢板主題之一,小提琴裝上弱音器,「極有表情地」奏出充滿感傷情調的旋律,悲傷的情緒達到極點,如泣如訴,扣人心弦,簡直是刻骨銘心。這一旋律廣為人知,猶如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千古名句,成為千古絕唱。
第四部分與第二、三部分和前邊的反差很大,對比強烈,形成明顯對比的豪邁性。音符一如沖破堤岸的潮水,引領聽者走進一個完全不同的境界。運用各種小提琴高難技巧演奏出來的洋溢生機的音符,顯露著吉卜賽人的狂歡:在夜色的天幕下,人們圍成圓圈,舉著火把,狂熱地、盡情地歌舞。此刻,悲痛、悲愁都已無影無蹤,反映出吉卜賽民族性格的另一方面——能歌善舞。以管弦樂的強奏作為先導,小提琴奏出十分歡快的旋律,右手的快速撥奏與高音區的滑奏無比歡愉。這一旋律告一段落後,又用小提琴的撥奏開始新的旋律,充滿舞蹈氣氛,然後以更具技巧性的撥奏再現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漸朝氣蓬勃地趨於高潮,最後像閃電般結束樂曲。
⑹ 流浪者之歌的歌曲介紹
流浪者之歌 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們都知道,薩拉薩蒂舉世聞名的代表作也叫《流浪者之歌專》,但兩屬者可謂截然不同。飛兒樂團所詮釋的是一份紅塵滾滾、策馬奔騰、對酒當歌、轟轟烈烈的灑脫的生活態度。另外,它也是最能展現主唱Faye天籟般嗓音、扎實唱功及其獨特個性的一首歌:音色純凈頗有靈性;高低音之間的轉換稱得上完美無缺;加上Faye本身瘦弱的外表下隱藏的巨大的爆發力、震撼力和威懾力所賦予的視覺與聽覺的鮮明對比,以及她與生俱來的吉普賽女郎般神秘詭異的特質,聽後讓人產生想要流浪的沖動.
⑺ 黑塞的作品流浪者之歌
山南的第一個村莊。其實從這里起,我真正開始了我所愛的浪遊:漫無目的的迂迴、烈日下的歇腳、無拘無束的流浪漢生活。我對於靠背囊過活和穿襤褸不堪的襪子是情有獨鍾的。
我坐上一間小酒店的露天餐桌,要了一杯酒。我忽然想起了布索尼,「您穿得真土氣」,這位好好先生對我說,帶點兒揶揄。那是我們上次見面時的事——就在不久前,在蘇黎世。我們倆,還有剛指揮完一場馬勒交響樂音樂會的安德烈,坐在一家我們常去的餐館里。我挺高興又見到布索尼那張幽靈似的蒼白的臉,聽到這位最傑出的市儈氣的死對頭的高談闊論。——我怎麼會想起這件事來了呢?
我明白了!我想起的不是布索尼,不是蘇黎世,也不是馬勒。當我們想起某些難為情的事時,我們的記憶往往有一些遮羞的本事,它會把一些不足道的情景推到前台。事情就是這樣,我完全明白了!那天,在那家餐飲里,還坐著一位妙齡女郎,金黃的頭發,粉紅的臉頰,我不曾同她交談過半句。我的天!注視她是多麼一份享受,又是多麼一份折磨,在那一個小時里,我簡直全心全意愛上了她!我又回到了十八歲,我一下子完全豁然貫通了。美麗活潑的金發女郎!我已記不得你的名字,我愛過你一小時,今天在這山村的陽光明媚的小路旁,我俘虜而不辭。但我到底是個用情不專的人。像所有空談家一樣,我愛的不是一個女人,只是愛情。
我們流浪者天生就是這樣。流浪的沖動和流浪漢的生涯大體上成了我們的愛情和性愛。旅遊的浪漫性一半是寓於尋求冒險;另一半則基於一種潛意識的沖動,它可以轉移和化解兩性之間的情愛之欲。我們流浪者之所以有所愛,往往正是為了愛其難得。我們也善於把原應用在女性身上的愛,以一種游戲的心情分攤到山呀、小村莊呀、湖呀、谷呀、路上的兒童呀、橋邊的乞丐呀、老柳樹的樹皮呀、鳥兒呀、蝴蝶呀等等身上去。我們把愛從不被愛的對象分離開來,只取這愛字本身,正如我們在流浪途中從不去找目的地,而只是享受流浪本身,享受那種身無所屬之感。
容光煥發的女郎,我寧願不知你姓什名誰。我不想留下對你的愛,更不想見到它滋長。你不是我愛情的鵠的,而是它的楔子。我把這愛轉送給路邊的野光、酒杯里的反光和教堂的洋蔥形塔頂。你使我成了一個泛愛世界的人。啊,多蠢的瞎扯!我昨夜在這山莊的茅舍里竟然夢見了這位金發女郎。我神魂顛倒地愛上了她。要是她果真在我身邊,我簡直會為她而獻上我整個的後半生,連同流浪的全部快樂。我今天整天都在想著她。吃麵包喝葡萄酒是為了她,在我的小本子上畫教堂和村景是為了她。感謝上帝也是為了她——感謝世上有她這可人兒,感謝我有幸能與她邂逅。我還要為她寫一首歌,再喝幾盅紅葡萄酒。
大概是命中有定,我在這晴朗的南方的第一站竟在思念山那邊的一位金發女郎中度過。她的櫻唇多麼美!可憐的人生多麼美,多麼可嘆,多麼可咒!
⑻ 我需要小提琴曲的教學視頻或其他教學文件: 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
額,這首曲子我記得以前九級還是十級的考級書里有的吧。。。教學視頻什麼的去買個十級教學dvd裡面能找到的吧。。網上都是些演奏的視頻的說-0-
⑼ 流浪者之歌的歌曲鑒賞
《流浪者之歌》的歌曲歌詞延續以往印象派的散文式新詩形式;歌曲旋律簡單並不枯燥,專且有鋼琴與電吉屬他做為基底的搖滾曲風;由李雨寰擔任編曲,曲調比較獨特,是一首涉及電子、民謠音樂的歌曲 。
《流浪者之歌》表現出所有人在時間的長河中,僅僅是有生命的流浪者。歌手陳綺貞的每個咬字,表現出質朴原始的情感波動。弦樂與鋼琴共同編織一片情感的大網,給聽者不同的感受 。
⑽ 《流浪者之歌》為什麼是一部耳熟能詳的樂曲是一首純靈感的作品(三)
為音樂流浪
雪,潔白無瑕的雪飄灑向大地,映襯黑夜的寂寞,漸有聲起,嗚咽著刺穿夜幕,音聲何尋,側耳細聽,竟愁腸百結,聞者動容。留聲機傳來西班牙小提琴大師薩拉薩蒂感人肺腑的《流浪者之歌》的琴聲,鏡頭一直停留在唱機上,唱針的旋轉宛如人生的輪回,吱吱呀呀的嘈雜讓人介入塵世。對話從薩拉薩蒂的音樂開始,預言著流浪的路程,預言著一個人的未來。
《流浪者之歌》展現的是市井風俗畫卷,它的畫面是寧靜的,而這是爆發前夕的寧靜。聲畫間離效果和超現實主義運用使畫面充滿張力和對未知的詢問。寧靜的海岸,微浪起伏,漁民們望著一個個流浪漢,木訥無語。在音樂聲中,薩拉薩蒂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哀婉動人的故事。
有些音樂會忽然間在人生的某個瞬間打動你,就像你不知道自己聽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會忽然落淚。就像遭遇米蘭·昆德拉故弄玄虛說的「利多斯特」:一個人突然洞察自身的悲慘而產生的一種極度痛苦。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小提琴獨奏曲。第一次接觸它,是手風琴獨奏版,為了更好地理解樂曲就去聽小提琴的原版演奏,只聽了4個小節就被徹底地征服:小提琴的氣質被音符的組合發揮得淋漓盡致:神秘、傷感、優雅、不羈。正如題目所說,這是寫給流浪者的曲子,一支既美妙又灑脫的曲調,穿行於時而陰郁時而光輝的一片想像的空間,進出自如,炯炯有神。第三樂章里有一段廣為人知的旋律,不少電影里主人公遭遇極大的不幸時經常能用到這段音樂,可謂是如泣如訴,如怨如慕。小提琴加了弱音器,表現出一種極其悲涼的氛圍,而悲到極致便是無,可以說這是吉卜賽人無聲的哭泣。樂從悲生,第四段轉回到極快的快板,活潑奔放,每次聽到這兒的時候都想起蘇菲·瑪索在《路易十四的情婦》里初登場時旋轉的裙角和明亮放肆的笑容,雖然她不是扮演吉卜賽人,但氣質相似:能歌善舞、自由樂觀。義大利流浪的音樂天才用一把小提琴宣洩出對音樂、對愛的所有激情,有一種摧枯拉朽的魔力。當時覺得薩拉薩蒂只有和小提琴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完整而奪目的,正因為有了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才使後來的音樂愛好者聆聽到質地像天鵝絨般爽滑而有分量、豐滿而流溢著光澤的美妙弦音。這樣的魔力即使是在戀愛中也不一定有。說得遠了,以一句聽來的話結尾吧:深夜裡,薩拉薩蒂用琴弦謀殺我的耳朵。(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