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樂與生活的關系,談談你的看法。120字
音樂與人的生活情趣、審美情趣、言語、行為、人際關系等密切關聯。人類社會從什麼時候版開始有了音樂,已權無法查考。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信息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當人們慶賀收獲和分享勞動成果時,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達喜悅、歡樂之情,這便是原始樂器的雛形。音樂是人們抒發感情、表現感情、寄託感情的藝術,不論是唱、奏或聽,都內涵著關聯人們千絲萬縷情感的因素。為什麼音樂能表達人們的感情呢?因為音與音之間聯接或重疊,就產生了高低、疏密、強弱、濃淡、明暗、剛柔、起伏、斷連等等,它與人的脈搏律動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關聯。特別對人的心理,會起著不能用言語所能形容的影響作用。
2. 如何讓音樂教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音樂是什麼?音樂是數學——幾個簡單數字,卻有無窮無盡的組合;音樂是歷史——每個朝代都有它的足跡;音樂是地理——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音樂文化;音樂是物理——它是聲響的美;音樂是語言——人類萬能的語言……這幾句話概括的很精闢,足以說明音樂具有其他領域所不具有的獨特魅力。我們作為小學音樂教師,如何讓音樂在學生的心靈生根發芽,從小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其責任可謂重大。然而「素質教育」口號的提出、實施已有些年頭了,在要求學生能音、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今天,我們的孩子們到底受到多少音樂教育?學校音樂教育開展的進程又如何?筆者作為一名一線音樂教師,經歷了十幾年的教學工作,覺得有話可說,下面淺談自己的工作所感所悟。
一、回顧小學音樂教學之過去
記得剛畢業那幾年任教於最偏遠的鄉村小學,在那裡當兼職音樂教師。由於當時教學條件差,學校不重視,專職教師缺乏等原因,那時的音樂課很簡單,拎著錄音機走進課堂,一節課一首小兒歌就結束了。即使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音樂課剛打鈴,孩子們個個翹首以待,盼著老師去上課。我們知道,在農村教學中語文、數學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大家很少關注音樂,孩子們成天埋在語文、數學作業中,他們缺乏了應有的生氣與活力。一周一次的音樂課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放鬆,是一種恩賜,所以他們特別期待,而且在課堂上也特別積極主動。記得有一次在教學《春天在哪裡》一課時,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以至於下課鈴響了,大家都不願離開教室,央求道:「老師,能再唱一遍嗎?」再後來,我在辦公室里聽到校園里到處唱著這樣一首歌:「音樂在哪裡,音樂在哪裡,音樂就在那數學試卷里……」剛一聽到,覺得孩子們挺可笑,竟然能創編歌詞,我的音樂課沒白上,我的音樂教學是成功的。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會發現孩子們歌詞里所唱的是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所以,這也給我們音樂教師包括單位領導一個極大的啟示:把音樂課還給學生,給他們一片自由歌唱的小天地!
二、細看小學音樂教學之現狀
在經歷了鄉村小學幾年音樂教學工作之後,我的工作單位發生了變化,音樂教學工作也隨之發生變化。漸趨完善與成熟的教育機制也給現在的音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命。每所學校都配備有音樂教室,裡面設施那叫一個完善:電子琴、鋼琴、打擊樂器、多媒體平台等等,應有皆有。同事打趣地說:「拎錄音機的時代已經out了」。條件設備有了,上級領導也重視了,可在筆者看來,音樂等藝術學科教學並不是如我們所想像的那般樂觀。筆者所在單位屬於「城鄉結合部」,上級領導三令五申把音樂教育落實到實處,可下屬人員卻做不到。原因有二:一是單位里師資嚴重缺乏。在企事業單位人員工作關系凍結及考編制度嚴格控制把關的情況下,致使學校專職音樂教師缺乏,學校音樂教師大多由語、數教師兼職。所以更多的時候教師把音樂課上成了語、數等主課;第二個原因也正如老師們閑聊時討論最多的話題:雖提倡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可現實教學中校級、縣級等各級各類教學評比,令眾多老師叫苦不堪。學校要分數,領導要成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更加促使音樂「主課化」。各班一周兩節的音樂課能上一節就夠奢侈的了。在這種情況下,再多的音樂器材,再完善的設施也都是一種擺設,一種應付上級檢查的硬性條件而已。而據筆者所了解,這種「占課」現象在縣城地區更為嚴重,一位縣城小學朋友說她一周9節音樂課被主課老師要去後,只剩下4節課沒課帶。再看看我們的孩子被沉重的作業負擔所壓,個個高分低能,沒有多少生機,這就是所謂的素質教育嗎?好在,現在上級主管部門經常會組織一些文化藝術活動,只有借這樣的契機,孩子們才有展露頭腳的機會。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在台上載歌載舞那快樂的神情,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這才是真正的童真,這才是屬於他們的童年時光,難道不該把音樂課堂「還」給他們嗎?
三、展望小學音樂教學之未來
音樂家冼星海曾說:「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所以說音樂對人類的影響力是極其深遠的。當現代文化的傳媒工具充實著我們的生活時,音樂就更加絢麗多彩了。教育形勢發展至今,我們看到音樂藝術教育的前景是明朗的。我們期待每所學校至少有2—3名專職音樂教師;我們希望音樂課不再被主課老師「搶走;我們更渴盼走進校園能聽到孩子們天簌般的歌聲,能看見孩子們輕盈的舞步,能將校園里的現代教育設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不再「寂寞靜待」,到那時,校園里將是另一番新面貌。我們也相信,隨著各級各類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程度提高,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能真正實現「孩子個個臉上有童真,校園處處有歌聲」!
筆端至此,感覺一身輕松好不愜意。縱觀這些年音樂教育發展之路,親身經歷音樂教學改革歷程,切實感受到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黑格爾說:音樂是最情感的藝術,親情、友情、愛情、鄉情、人間真情……音樂能強烈地表現和激發人類豐富內在而又深邃的情感,是人類情感的抒發、渲泄。這正是音樂美最本質的特徵。這使我們更加感受到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改革音樂教學,讓音樂走進學生心靈,需要你、我、他,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與關注,相信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我們的音樂教育會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我們期待小學音樂教育的未來更美好!
3. 《音樂與生活》作文(500字)
音樂與生活
音樂就是將幾個不同的音符巧妙的連接起來,就組成了不同的燦爛之章。音樂與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它不以地域而存在,也不以時間而消亡,它彌漫於天地間,參透於人群里。
其實,真正的音樂指的是那些穿著整齊的禮服,坐成六排的藝術家們演奏的諸如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這些樂曲反映了一定時間,一定環境下作曲家們的心聲,是他們對時代的見解,對人生的詮釋。但王朝更迭,江上易改,同樣音樂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以前的樂府到現在的各歌曲,由士大夫的音樂到大眾的音樂,無不能看出音樂的發展史。人們愛把歌曲與音樂分開而論,其實歌曲就是音樂,最大眾化的音樂才是音樂的主流,就流行程度而言,現在的歌曲早已勝過音樂家們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現實生活中的音樂已經不再是那麼狹窄了,只要能對我們產生美感的聲音,我們都可以把它稱之為音樂。
天地悠悠,過客匆匆,多少人隨波逐流,敗於金錢和名利之下,終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當今時代,生活的誘惑太多。須知,金玉滿堂,並不能保得你心情舒暢,身體安康。唯有音樂,才能讓我們心情暢快,陶醉於音樂的波浪之中,站在浪尖上的感覺你領會過嗎?
音樂豐富多彩,其來源也多如牛毛,有來自民間的,有來自藝術家的……雖然來源之廣,但分之就只有兩類,一類是好的,一類是壞的,當然是相對而論。它們有的庸俗、有的高雅、有的乏味、有的新鮮、有的讓人滿懷鬥志、也有的讓人甘心墜落。如果我們說音樂對生活的作用是消遣、療傷、奮進,那麼音樂與生活關系的根源也就是這三點了;沒有音樂對生活產生的作用,那就沒有音樂存在的必要了。
所謂消遣,就是在無聊的時候聽聽音樂,打發時間。消遣的方式是多樣的,但聽音樂是最值得提倡的,它可以讓你在緩緩的音樂聲中忘了自己,投入其中,真正的去享受那種「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的音樂魅力。在悠悠的樂聲中升華自己的靈魂,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自己的靜性。尤其是抒情,繪景的音樂,如果能坐著,閉上眼睛聽一段十五分鍾的《田園交響曲》,聽後腦海里如果能有一片農民在田裡耕種,暴風雨來臨時又急又忙收拾東西在一個草房下避雨的畫面,那你便聽懂了貝多芬創作時的心情。
如果你精神上有負擔,感情上受了傷,那麼音樂就是你療傷的最好膏葯。你為了金錢、名利、地位、弄得兩眼冒金星,那又何必!倒是那破趾道人的《好了歌》唱得好:「……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你為了愛情、親情、友情、傷得遍體鱗傷,那又何苦!要知道感情的東西不是一個人的事,要懂得該放手時就放手。如果這一切你都放不下,那就一個人靜下來聽聽音樂吧!那些抒發離愁別恨,抒發思鄉憶親之情的作品也許會讓你兩眼淚下,但傷心之後卻能留給你一片晴空,一首《松花江上》,一曲《梁祝》也許會以情動人,催人淚下,震撼你的心扉,留給你的不止是傷心喲!年少懂懂的我們都曾感動於那份過來人的滄桑,但從中也學會了不少的東西,人生難免經歷痛苦掙扎,這就是《愛的代價》,就當她是個老朋友吧?也讓我心痛也讓我牽掛……
音樂就像燭光,能照亮一個人,也能照亮無數的人。音樂是作者的心聲,但同時也能讓我們聽眾奮進、進取。眾所周知,革命傳統歌曲是指歷史上那些激發人民革命情感的歌曲。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抒發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保衛祖國的豪情;鮑狄埃所作的無產階級戰歌《國際歌》,抒發了無產者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和永遠革命的戰斗激情。你能說這些歌曲曾經沒有震撼一代人的心扉,沒有激勵一代人奮勇向前嗎?在那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音樂中體會作者的寬闊胸襟,豪情壯志,以及那種感人肺腑的力量;被征服於那種氣勢,那種震撼。所以說那些不朽之作,燦爛之章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價值就在這里。
生活中的音樂無處不在,我們要聽那些健康的,積極向上的音樂,拒絕那些黃色下流小曲,反對毫無音樂性的狂呼;我們為音樂提供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環境,既促進了音樂事業的發展,同時也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4. 通過融入生活元素的音樂教學對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音樂教育對培養幼兒的一個的音樂素養還是有跟他做用,他就非常不錯的
5. 如何實現音樂教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一、以學定教,創設情境,聯系音樂和生活。
有專家指出:脫離兒童生活世界的回間接經驗知識傳授所產答生的結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在學音樂的過程中,既學習音樂知識和技能,又要融入感情的感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所以在教學中,我得常常創設情境積極轉變教師的角色,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一起舞蹈,努力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和課本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二、以學定教,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學生的創編能力。
我們知道音樂教師們都有這樣的困擾,低年級學生,尤其是一年級學生,教學內容主要是學唱歌曲,那麼要是偶爾有創編的任務對他們來說也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們積累的詞彙相對來說很少,而且他們寫字速度很慢,創編歌詞往往要花很長時間。這樣就沒有時間來表演歌曲和拓展歌曲了,所以老師們常常省去了創編歌詞部分,基本上就是老師自己改幾個字就算創編了。我通過思考,其實,藉助生活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難題。三、以學定教,結合生活經驗,解決教學難點
6. 如何實現小學音樂生活化課堂教學
作為小音樂的教育者,我們應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努力探索,尋求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依此發掘學生的潛能。 一、創新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學生的音樂基礎是參差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不僅給學生的學習觀與學習方式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要求,而且對教師的教育觀念、綜合素質以及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1.先形象、後概念 眾所周知,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先概念、後舉例、再練習」。在一次「連線」教學中,我感到學生在分辨延音線和圓滑線時比較困難,所以我改變了這種傳統的作法,試用「先形象,後概念」的做法,效果真是出人意料。 首先我從感性入導,我出示了「︵」。提問;「同學們,看一看,想一想,這條狐線象什麼?」。學生的想像力非常豐富,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這時,我便告訴他們:「在音樂旋律中,它叫連線。」。然後我讓學生聽范唱,再劃拍節試唱,這樣,學生便牢固地認識了延音線。這種教法比糾纏於概念不放而勉強為其死記硬背教起來輕松的多,學生學起來也非常愉快,達到了學生自己嘗試的目的,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2.主體參與,激勵創新 現代課堂教學認為,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動參與是創新教育的真諦所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大膽地去嘗試新知識、新問題,激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從而極大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演唱歌曲《賽龍舟》的過程中,我先提出問題「用什麼表現方法能使歌曲聽起來更熱鬧?」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有的學生提出,可以一半學生唱,另一半學生喊:「加油、加油」。同學們很來勁,個個躍躍欲試,於是我順勢將他們分成兩組,一齊來感受這種形式的實際效果,果然,歌曲聽起來層次感豐富了,熱鬧了許多。接著我又激勵學生暢想:賽龍舟的場面可熱鬧了,大家爭先恐後,一會兒你快,一會兒我快,我問:「同學們能不能試著改變它的演唱形式來表現這激烈的賽龍舟的場面呀?」這樣,學生在初步接觸到音樂和諧、豐富的同時,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培養。 二、提供說的空間,給予表達的機會 1.說想法,談體會 想法也就是感受,是學生對教學過程的一個回味和小結。一個積極的想法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當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教師的肯定、激勵和贊賞時,他們就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人人都積極參與,並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和創新思維,需要教師用愛心鼓勵他們大膽探究,大膽創新。要允許學生根據教學任務有獨立的創作和實踐,讓每個學生的思維不受限制,對學生每一個思維的閃光點都給予充分鼓勵。在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 2.說標題,想內容 作品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體現於歌詞、旋律、節拍節奏,體現於創作的背景,同時也體現於作者付於作品的標題上,可以說,標題是作品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欣賞《揚鞭催馬運糧忙》在告訴學生樂曲標題後,讓學生就題目展開想像,然後說說自己的理解,有學生說:「好像看到一個人趕著馬車、揮著鞭子在運糧食。」「不對,應該是有許多輛馬車,這樣才能突出運糧忙,」教師趁機啟發學生「能想像一下是怎樣的場面?」學生很快就想到了熱烈、忙碌、喜慶的場面。「老師,我還聽到農民伯伯愉快的歌聲。」「農民伯伯糧食大豐收了,心裡樂開了花。」……學生們盡情表達著想說的話,沒想到題目上簡簡單單的七個字竟能引起學生這么一大堆的話語,學生越說思維越活躍,對樂曲的理解也越深刻,象這樣有目的、有選擇地說標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還為下一步的「聽」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三、結合生活經驗,發展創作的空間 音樂創作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在音樂教學中,有好多內容適宜於學生開展模擬性實踐,進行發散性創編,教師必須善於捕捉這種時機,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作嘗試,通過創作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求知,在實踐中創造。 1.結合表演創作 在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小學生好動、愛表現的特點,為他們提供表演的機會,讓他們嘗試自己創編表演,以提高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如可通過歌表演、用動作表現節奏,根據音樂自編動作表演等等形式,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狀態投入情感體驗和形象思維,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創造性地表現音樂。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行為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把自身對歌曲的感受、情感體驗客觀、形象地表現出來。學生體驗到歌曲情感,對內在美就有了一定的感受,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歌曲的情感,內在的美形象地表現出來,這就是創造美的一種表現。 2.結合歌曲創作 有計劃、有意識地安排學生結合歌曲內容中的可換之處進行創編活動,鼓勵學生舉一反三、學會變通、大膽嘗試。邊唱邊表演是小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形式,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更想用動作來表達情感。如果歌曲易於用動作表現的話,應盡量啟發學生結合生活,發揮想像,自編動作來表現歌曲。 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在創新教育成為世界教育一大發展趨勢的今天,我們每一位音樂工作者都應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創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積極自主地接觸音樂、參與音樂、創作音樂中,張開想像創新的翅膀,遨遊於充滿創造快樂的音樂殿堂。 四、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實踐的過程,不同的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想像力都會有一定的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不同的生活環境和閱歷,創設民主、平等的和諧關系,在教學中靈活實際地採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激發學習熱情,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新的課程觀認為「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為了培養專門人才,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而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則是以班級為單位,按學科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組織教材施教,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獨立性受到限制,學生學習的探索性和創造性受到限制,同學間缺乏交流,合作、動手機會少,而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我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很少參與。學生往往成為被動的聽眾和機械的模仿者,主體地位和獨立性受到限制,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便會喪失自主的學習心理,對音樂失去興趣。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學生的個性,擺正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把教師從「教書匠」的角色轉變成音樂實踐的主體,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 五、以課堂為主渠道,從生活取材,展開創新思維 藝術來源於生活,也紮根於生活。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教學服務,將會對創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家裡經常看到爸爸媽媽為他們做飯而忙碌於廚房的情景,我便將它運用到《買菜》一課的教學中,讓孩子們也做一回「爸爸媽媽」,以組為單位結成各個「小家庭」,開展「烹飪大賽」,讓學生以文具盒作為烹飪工具,橡皮當菜來烹制。在報菜名時,則要求學生用「×××」節奏說出,並將這些菜名取代歌中「×××」節奏處的歌詞,以演唱的形式向別人介紹自己家庭的「成果」。在教學中,學生從生活中提取生活經驗,在教師的指導、鼓勵下總結並創造,最後又回到生活。這些設計,將音樂教學生活化、平凡化了,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其實音樂就在我們身邊。
7. 音樂與生活的關系
當你在生活上遇到不開心
或者讓你煩惱的事
你可以聽聽音樂
來舒緩一下心情
8. 實現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要點有哪些
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何以學定教,以學生為本,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立足於學生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需求及發展,有效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他們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開展音樂學習是我一直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的問題。為了組織小學低段學生開展有效的音樂學習,結合一二年級學生的認知和心理年齡特點,對於每節課的設計我都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從編創簡單的生活中的游戲操,到讓學生自己編創小兒歌,小舞蹈,帶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配合音樂課。盡量從分析學生的學情和原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入手,凸現音樂教學生活化、活動化、人文化的特點,使教學切實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為此,我進行了讓生活走進小學低段音樂課堂有效性的嘗試。
一、以學定教,創設情境,聯系音樂和生活。
有專家指出:脫離兒童生活世界的間接經驗知識傳授所產生的結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在學音樂的過程中,既學習音樂知識和技能,又要融入感情的感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所以在教學中,我得常常創設情境積極轉變教師的角色,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一起舞蹈,努力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和課本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二、以學定教,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學生的創編能力。
我們知道音樂教師們都有這樣的困擾,低年級學生,尤其是一年級學生,教學內容主要是學唱歌曲,那麼要是偶爾有創編的任務對他們來說也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們積累的詞彙相對來說很少,而且他們寫字速度很慢,創編歌詞往往要花很長時間。這樣就沒有時間來表演歌曲和拓展歌曲了,所以老師們常常省去了創編歌詞部分,基本上就是老師自己改幾個字就算創編了。我通過思考,其實,藉助生活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難題。三、以學定教,結合生活經驗,解決教學難點
9. 音樂對人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音樂是一種訴諸聽覺的藝術,它通過有組織的樂音來創造音樂形象,表達人的情感。音樂使人們的生活充滿歡樂和幸福,成為文化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