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教學 > 小學音樂體態律動的作用

小學音樂體態律動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1-19 16:16:02

A. 體態律動對音樂教學有哪些輔助作用

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去,激發專學生的興趣,調屬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能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培養兒童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及獲得音樂知識和技能,使兒童的聽覺和發聲器官得到良好的發展,並使兒。

B. 在幼兒韻律活動中,體態律動和舞蹈有什麼區別

1、目的不同。

體態律動是以訓練聽音樂、感受音樂為主。以身體為樂器,根據音樂的速度、節奏、力度、分句、感情等變化,有控制地作出各種幅度和力度的動作,表達聽到的樂曲。

舞蹈是對為了鍛煉出身體的柔韌度、平衡力、協調力,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開發藝術潛能,改善形態以及氣質。

2、訓練效果不同。

體態律動既培養節奏感,又有助於對音樂的全面感受,加強表演的自信心。

舞蹈啟迪幼兒的藝術天賦,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從而達到培養少兒形體美與藝術氣質的效果。

3、難度不同。

體態律動難度較低,日常學習可以很快見到成果。

舞蹈難度較高,需要進行系統細致地訓練,長久學習可見效果。

(2)小學音樂體態律動的作用擴展閱讀:

少兒舞蹈分為國際舞蹈與形體舞蹈兩種。

國際舞蹈通過規范化、系統化的教學系統,以科學系統的形體芭蕾訓練為基礎,學習世界各國代表性舞蹈、了解世界各國的藝術。

形體舞蹈通過啟蒙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對舞蹈、聲樂的熱愛,提升學生的藝術氣質和藝術視野。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

網路-少兒舞蹈

C. 為什麼小學歌唱教學中要有體態律動

研究目的抄和意義 研究的目的在襲於更好地理解「體態律動」這種音樂教學方法。更好地鍛煉兒童的運動覺、內心聽覺、即興創造的能力,以及鍛煉相關的節奏運動和視唱練耳。 研究的意義在於向人們介紹「體態律動」這種新的教學方法,更好更深刻的了解、掌握和運用。對「體態律動」的研究將有助於兒童的節奏能力發展,通過節奏運動使兒童身心和諧發展,喚醒兒童的音樂本能,抓住了兒童的好奇心,培養兒童全身心地集中注意,鍛煉兒童的靈敏反應,發展兒童的大腦與身體運動的協調性,遵循了兒童的自然發展原則,適應了兒童的實際能力。 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及綜述 研究現狀:國內外對「體態律動」進行研究的學者眾多,研究成果也不斷涌現。1986年由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教育委員會及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編輯的《音樂教育參考資料》中,介紹了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學,同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英國德賴維爾的《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入門》。

D. 幼兒園上課前律動有什麼用 律動教學的重要意義

利用學生殘百存的聽覺鍛煉他們的觸覺、振動覺,發展動作機能,培養學生對韻律的初步感受能力、欣賞能力和表現能力,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即興的音樂活動可以始自兒童音樂學習的第一天。活動中,教師要善於啟發、誘導,使兒童進入狀態、引發興趣,最終使他們能夠出於自發、自然的情緒創造出自己的想像、表現,這是即興音樂活動的目的。從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即興的音樂活動在兒童音樂潛能開發訓練中具有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

搜狗問問

(4)小學音樂體態律動的作用擴展閱讀
達爾克羅茲的音樂教育度特色就是體態律動教學,體態律動的教學活動現在更趨向於綜合化。在教學內容和版理論上通常分別闡述的視唱練耳、體態律動和即興創作等,在教學實踐中則往往是綜合的、緊密聯系的、互為影響和作用的。
柯達伊音樂教育的特色就是歌唱教學,但並不拘泥於歌唱這一種單一的形式。而是將歌唱、動作、游戲、表演、即興創作等形式相結合,給兒童的創造獲權得全面、豐富、綜合的審美體驗和表現表達的機會。

E. 關於《體態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研究目的和意義
研究的目的在於更好地理解「體態律動」這種音樂教學方法。更好地鍛煉兒童的運動覺、內心聽覺、即興創造的能力,以及鍛煉相關的節奏運動和視唱練耳。

研究的意義在於向人們介紹「體態律動」這種新的教學方法,更好更深刻的了解、掌握和運用。對「體態律動」的研究將有助於兒童的節奏能力發展,通過節奏運動使兒童身心和諧發展,喚醒兒童的音樂本能,抓住了兒童的好奇心,培養兒童全身心地集中注意,鍛煉兒童的靈敏反應,發展兒童的大腦與身體運動的協調性,遵循了兒童的自然發展原則,適應了兒童的實際能力。

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及綜述
研究現狀:國內外對「體態律動」進行研究的學者眾多,研究成果也不斷涌現。1986年由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教育委員會及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編輯的《音樂教育參考資料》中,介紹了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學,同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英國德賴維爾的《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入門》。1990年12月,我國在日本學習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的繆力女士,應中國音樂教育學學會邀請,在首都師范大學為部分高師音樂教學法教師及中小學音樂骨幹教師近百人開辦了《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師資培訓班》。繆力還選擇了日本石井亨江崎正剛的《快樂的體態律動——兒童體態律動課例選》介紹到中國。從1986年至1996年,達爾克羅茲的音樂教育體系在各種音樂教學法、音樂教學論、音樂教育學著作及文章中多有介紹。《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一書,是「外國音樂教育研究」專題研究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次研討會都使我們在課題的研究性質、任務、方法的認識上有所提高,在課題研究的進展上有所前進。此外,還有愛國人士、留學生等許多人對課題表示關心與支持,有的捐款,有的寄書寄資料,有的寫文章,利用一切機會促成海內外交流。

發展趨勢:體態律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在小學音樂教育中佔有重要位置,而且在舞蹈、戲劇、歌劇學校,特殊教育及音樂治療中被廣泛採用。由於這個課題的研究具有艱巨性,因此要明確課題研究的長遠目標和現階段任務。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接合外國音樂教育的基本經驗,總結我國的豐富經驗,探討音樂教育的規律,促進音樂教育的改革,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及擬採取的技術路線、試驗方案
本課題主要研究「體態律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怎樣促進兒童能力的發展,如運動覺的發展,內心聽覺的發展,即興創造能力的發展以及相關節奏運動的基本練習,視唱練耳的基本練習。
論文框架:
(1) 體態律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體態律動可以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3) 體態律動可以發展學生內在的音樂感覺
技術路線及試驗方案:
(1) 查找相關的論文資料
(2) 仔細閱讀資料
(3) 跟指導老師共同探討每周要寫的論文內容
研究基礎
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過教育學、教學論等相關的課程,其內容有體態律動的教學方法。在課余時間,看過小學音樂課運用體態律動的教學方法上課的光碟。

閱讀的主要文獻、資料
《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蔡覺民 楊立梅 編著 1999年3月上海教育出版社
《音樂學科教育學》 曹理 編著 2000年12月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教學論新編》 吳也顯 編著 1991年6月 教育科學出版社

F. 音樂教育對小學生身心發展有哪些作用

音樂教育能夠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情操是指高尚的情感體驗。音樂以美的音色、節奏、和聲、旋律構成美的形象,所以能振奮 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音樂正是通過美的音響、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鳴、美化心靈,使人身心愉悅,它以曲動人,以情感人,其感染 力是巨大的。
音樂教育道德情操智力發展身心健康
1 音樂教育對學生道德情操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音樂教育能夠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情操是指高尚的情 感體驗。音樂以美的音色、節奏、和聲、旋律構成美的形象,所 以能振奮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音樂正是通過美的音響、 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鳴、美化心靈,使人身心愉悅,它 以曲動人,以情感人,其感染力是巨大的。
音樂是最具情感的藝術,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方面起著 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知何時起,有許多的學者、作曲 家把一些標準的行為規范,理想的道德行為編成了童謠、譜 成了歌曲讓孩子和學生們傳唱,使學生的情感世界自然而然 的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 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 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 和理解,培養自身態度和價值觀,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裡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音 樂藝術所具有的強烈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動欣賞者的心靈, 陶冶著人們的情操,塑造人的理想和健康人格。
2 音樂教育對學生的智能發展有促進作用
音樂能開發人的智力,這是符合大腦機能活動科學規律 的。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左半球具有語言、 計算等功能,是比較繁忙的半球;右半球具有音樂、繪畫、空 間知覺等功能,是比較清閑的半球。人們一直把大腦的左半 球視為優勢半球。《學習的革命》一書中形象地稱左右半球為 「學術性左腦」和「創造性右腦」。左右腦均衡發展,功能互補, 才是人腦發揮其最大潛能的要點。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傳統教 育模式造成學生左腦超負荷,右腦則呈睡眠狀態。音樂活動 的開展能夠使大腦建立更多、更復雜的神經聯系,因為熟悉 旋律,感知節奏等音樂活動都需要右腦的參與,而對音樂性 質及樂曲之間關系的理解中左腦則起著決定作用,尤其是音 樂技能訓練的工具大部分都是雙手協調活動促使左右半腦 的興奮和思維,從而促進全腦的開發。
音樂教育對兒童的智力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般的智能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維力和 分析判斷能力等。學習音樂需要記住各種音符、節奏等,這自 然會鍛練人的注意力、記憶力,而將無聲無色的樂符演變成 生動的旋律,不僅需要學生手腦等的配合,更需要對音樂作 品的理解和領悟,直至對人生、精神和宇宙世界的認識和理 解,通過音樂教育,有利於培養人腦的抽像思維能力,能促進 人的想像力,有助於啟迪、開發兒童的創造力。
3 音樂教育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
科學實踐證實,音樂有益於身心健康。當悅耳的音樂通 過人的聽覺傳人大腦皮層以後,美麗的旋律能刺激並興奮神 經系統,煥發人的精神,而隨著感情的變化,能使人產生高尚 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質,產生堅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促 使人身心和諧、情緒振奮、心情愉悅,同時起到加強血液循 環,增加內分泌,促進消化,解除疲憊的作用。馬克思曾說過: 「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 楚。」小學實施素質教育重視音樂教育,要通過多種形式,多 種途徑,多種音樂氛圍,開展多樣的音樂課外活動。如我校組 織的舞蹈、合唱興趣小組,通過舞蹈訓練,可以增強他們的體 質,促進學生的骨骼、肌肉、呼吸、神經系統和循環的生理機 能發育,加快身體新陳代謝,使他們的肌體不斷地生長發育, 隨著起伏的旋律,歡快的節奏,學生身心都得到愉悅和鍛煉。 另外,練習歌唱時,做平緩的胸腹深呼吸運動,能鍛煉肺活 量,對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是大合唱,美麗的歌 聲,使學生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不僅能培養學生一種團結協 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更能鍛煉學生有一個身心健康的體魄。
4 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
審美情趣是人的全部情趣的核心,音樂美能使人的多種 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它能培養人豐富的情感、積極勇敢的創 造力、把握事物本質的思維能力及大膽的聯想和想像力,它 使人們獲得趨向美好事物、排斥丑惡事物的心理定勢,培養 人們良好的性格品質,使人們逐步達到自覺地、自由地運用 美的規律去創造客觀事物,改造人自身,在真善美中達到高 度統一。
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它通過美的 音色、美的節奏、美的和聲、美的旋律構成美的藝術形象和對 音樂作品(健康向上的)的演唱、演奏、欣賞等教學活動,把學 生帶進一個真善美的藝術天地,使人們接受審美教育的熏 陶,激發其情感,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構 建和提高整體素質,是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機組 成部分,它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造就一代新人具有 重要作用

G. 音樂教育對小學生身心發展有哪些好處

音樂教育能夠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情操是指高尚的情感體驗。音樂以美的音色節奏、和聲、旋律構成美的形象,所以能振奮 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音樂正是通過美的音響、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鳴、美化心靈,使人身心愉悅,它以曲動人,以情感人,其感染 力是巨大的。
音樂教育道德情操智力發展身心健康
1 音樂教育對學生道德情操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音樂教育能夠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情操是指高尚的情 感體驗。音樂以美的音色、節奏、和聲、旋律構成美的形象,所 以能振奮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音樂正是通過美的音響、 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鳴、美化心靈,使人身心愉悅,它 以曲動人,以情感人,其感染力是巨大的。
音樂是最具情感的藝術,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方面起著 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知何時起,有許多的學者、作曲 家把一些標準的行為規范,理想的道行為編成了童謠、譜 成了歌曲讓孩子和學生們傳唱,使學生的情感世界自然而然 的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 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 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 和理解,培養自身態度和價值觀,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裡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音 樂藝術所具有的強烈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動欣賞者的心靈, 陶冶著人們的情操,塑造人的理想和健康人格。
2 音樂教育對學生的智能發展有促進作用
音樂能開發人的智力,這是符合大腦機能活動科學規律 的。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左半球具有語言、 計算等功能,是比較繁忙的半球;右半球具有音樂、繪畫、空 間知覺等功能,是比較清閑的半球。人們一直把大腦的半 球視為優勢半球。《學習的革命》一書中形象地稱左右半球為 「學術性左腦」和「創造性右腦」。左右腦均衡發展,功能互補, 才是人腦發揮其最大潛能的要點。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傳統教 育模式造成學生左腦超負荷,右腦則呈睡眠態。音樂活動 的開展能夠使大腦建立更多、更復雜的神經聯系,因為熟悉 旋律,感知節奏等音樂活動都需要右腦的參與,而對音樂性 質及樂曲之間關系的理解中左腦則起著決定作用,尤其是音 樂技能訓練的工具大部分都是雙手協調活動促使左右半腦 的興奮和思維,從而促進全腦的開發。
音樂教育對兒童的智力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般的智能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維力和 分析判斷能力等。學習音樂需要記住各種音符、節奏等,這自 然會鍛練人的注意力、記憶力,而將無聲無色的樂符演變成 生動的旋律,不僅需要學生手腦等的配合,更需要對音樂作 品的理解和領悟直至對人生、精神和宇宙世界的認識和理 解,通過音樂教育,有利於培養人腦抽像思維能力,能促進 人的想像力,有助於啟迪、開發兒童的創造力。
3 音樂教育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
科學實踐證實,音樂有益於身心健康。當悅耳的音樂通 過人的聽覺傳人大腦皮層以後,美麗的旋律能刺激並興奮神 經系統,煥發人的精神,而隨著感情的變化,能使人產生高尚 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質,產生堅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促 使人身心和諧、情緒振奮、心情愉悅,同時起到加強血液循 環,增加內分泌,促進消化,解除疲憊的作用。馬克思曾說過: 「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 楚。」小學實施素質教育重視音樂教育,要通過多種形式,多 種途徑,多種音樂氛圍,開展多樣的音樂課外活動。如我校組 織的蹈、合唱興趣小組,通過舞蹈訓練,可以增強他們的體 質,促進學生的骨骼、肌肉、呼吸、神經系統和循環的生理機 能發育,加快身體新陳代謝,使他們的肌體不斷地生長發育, 隨著起伏的旋律,歡快的節奏,學生身心都得到愉悅和鍛煉。 另外,練習歌唱時,做平緩的胸腹深呼吸運動,能鍛煉肺活 量,對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是大合唱,美麗的歌 聲,使學生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不僅能培養學生一種團結協 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更能鍛煉學生有一個身心健康的體魄。
4 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
審美情趣是人的全部情趣的核心,音樂美能使人的多種 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它能培養人豐富的情感、積極勇敢的創 造力、把握事物本質的思維能力及大膽的聯想和想像力,它 使人們獲得趨向美好事物、排斥丑惡事物的心理定勢,培養 人們良好的性格品質,使人們逐步達到自覺地、自由地運用 美的規律去創造客觀事物,改造人自身,在真善美中達到高 度統一。
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它通過美的 音色、美的節奏、美的和聲、美的旋律構成美的藝術形象和對 音樂作品(健康向上的)的演唱、演奏、欣賞等教學活動,把學 生帶進一個真善美的藝術天地,使人們接受審美教育的熏 陶,激發其情感,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構 建和提高整體素質,是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機組 成部分,它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造就一代新人具有 重要作用

H. 什麼叫體態律動

1、達爾克羅斯認為:音樂是時問的藝術,音樂本身又是以聽覺經驗為基礎的,音樂教育應完全立足於聽。所以,他的體態律動除了完成樂理、視唱練耳、和聲等課程的教學外,還著重訓練學生時刻敏銳地、有效地利用聽覺,用身體各部分作為表達音樂的樂器,把所聽到的音樂的各種因素(包括速度、節奏、力度、樂句、情緒等)及其內心感受,用各種動作表現出來。而所有這些表達音樂的動作,都是通過教師精心設計成游戲似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的。達爾克羅斯所要求的用身體反應音樂,與我們概念中的舞蹈動作不一樣。它並不需要有優美、瀟灑的姿態,而要求學生的動作要絕對自然放鬆,協調並充滿信心。在教學時,教師如發現個別學生出現柿神鬆懈渙散時,要及時變換講解方式或更換內容,讓學生永遠處於新鮮狀態。
達爾克羅斯強調,通過即興表演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表現及創作的能力。教師在最初上課時要較少地採用現成的樂曲,而更多地採用即興編寫的聲樂、器樂曲。這樣做便於教師自由地用各種方式來安排各種樂思,以適應不同的風格及各種發音狀態。
現在,人們通常把達爾克羅斯的名字與「體態律動」這個詞聯系在一起,但這位瑞士教育家的教學法實際上是由三方面內容結合而構成的整體,不僅有「體態律動」,還有訓練聽覺記憶和即興的內容。
達爾克羅斯的教學觀點是:喚醒天生的本能,培養對人體極為重要的節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諧,使感情更臻於細膩敏銳,使學生更加健康活潑,激發想像力,促進各方面的學習。在音樂教育中,他以音樂刺激聽覺,產生再印象,以身體動作再現音樂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直接產生對音樂的經驗。

2、體態律動——律動式音樂胎教模塊
根據胎兒自然發展規律,安排歌唱的內容,逐步的加入歌唱、游戲為前提的全身律動體驗,通過母親的全身律動、首腦協調能力訓練,通過身體的骨傳導, 在胎寶寶能聽到音樂的同時感受來自母親身體的律動,可以很好的刺激和幫助胎寶寶的大腦發育,同時建立與外界的聯系,使胎寶寶變得更加敏銳和聰明。達到培養胎兒音樂運動能力、協調能力、敏感力的目的。

I. 體態律動教學的過程與原理可以劃分為幾個階段

一、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的教學原理及其過程
當人們在接受音樂熏陶的時候,往往會藉助體態的運動充分地體驗音樂,這種狀態就是體態的律動,繼而人們將這種體驗轉化為內在的感知直至認可的狀態。它不同於體育運動中的音樂陪伴,不同於在音樂下展開舞蹈動作。這一律動學重視的不是動作重現,抑或外在的形式狀態。它注重重現音樂的重要要素,並將其融入身心,最終使身體節奏與音樂節奏契合,產生情感的交融。
在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最先需要傾聽音樂的律動,繼而才會跟隨音樂發生肢體動作,並陶醉在音樂中,如痴如醉。這種活動過程是基於聽覺與肢體的刺激,從而促進大腦與肢體的協調與溝通。這一教學過程能夠實現機體與樂感的碰撞,實現音樂、肢體、大腦、情感的內在融合。路易斯以及喬治對其教學過程與原理進行了細致分析,概括出了四個階段,內容如下。
1.課題暗示與音響刺激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藉助游戲活動為學生滲透音樂內容,或者藉助表演將節奏表現出來,從而形成一定程度的刺激。這一舉措旨在向學生暗示節奏內容,刺激學生的神經系統以及大腦,促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繼而會積極投入學習之中,為知識的學習做好充足的准備。
2.相互作用以及初步反應
初步反應發生在學生接觸音樂節奏之後,屬於學生的主觀意識。此時的反應較為單一,沒有規則性和系統性,雖然動作較為粗略,但是它能夠為進一步的動作發展做鋪墊。期間,教師向學生強調動作發生的大致時間,肢體的擺放或是尺度以及平衡等問題。教師的語言提示主要出現在連續性較強的活動中。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靈活性均會出現提升。
學生在第二階段的動作雖然單一,但是連續性有所提升。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在於學生自主的聽覺判斷與情感的融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這一時期會出現明顯的提升,由於學生不斷地轉化自己的情感與思維,使其為自己的動作服務。與此同時,教師應積極尊重學生的需求,分析學生對內容的吸收程度,確保訓練項目適合學生。
3.改進反應以及表現
在改進反應的階段,學生要進一步提升肢體動作,藉助肢體展示音樂要素,並且要求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要有所完善。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動作的改進,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因此這一階段對於學生來講,教師的觀察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關鍵。為了增強學生的能力,教師需要對其不斷地激勵,更新學生的動作技能。學生的主要動力來自於教師的激勵以及技術支撐,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豐富動作內涵。
4.綜合反應以及視譜
綜合反應指的是學生的眼睛、聽覺、肢體以及大腦的整體融合,體態律動學尊崇「經驗先於抽象」,意思是動作體驗是理論的前提。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的四個階段是依次發展的,必須循序漸進。因此,讀譜內容的教授需在改進反應之後。若是提前將其引入課堂,會導致學生過度重視樂譜的知識學習,阻礙了學生的創造力發展以及創新思維的塑造。
綜合反應以及視譜旨在藉助學生的視覺訓練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強調音樂在動覺以及聽覺方面的情感體驗,兩者相互融合、相互影響。視覺符號藉助肢體律動展現,細致的肢體變化需藉助視覺的指向功能輔以完成。
二、藉助律動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
節奏本能蘊藏在每個社會個體的身體里,或深或淺,而且是與生俱來的。但是,節奏本能的發揮需要經過外力的激發與培養。同樣,在音樂合唱指揮領域,學生的音樂潛能也需要教師的誘發,最終使其服務於音樂事業。聽覺訓練需要積極依附於學生自身所具有的律動感。引導學生在音樂中實施肢體運動,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在具體的合唱教學中,教師不僅僅需要教授學生用手指揮,還需使其融入音樂的神聖領域中,激情飽滿地感受音樂的魅力。學生要將音樂的激情直觀地展示在指揮的表情、節奏以及動作之中。響度、音色以及節奏都屬於音樂的重要特性,時間維度、空間維度以及能量大小都屬於運動的重要特徵,要實現音樂與運動的融合,就必須教授學生創建其間聯系,感受音樂的情緒所在,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潛能。
基於「經驗先於抽象」,教學方法如下:第一步,訓練學生充分發掘自己的興趣,展示自己的特點,將自己的能力儲備在運動中全然釋放,幫助學生發揮其功能;第二步,激勵學生表達自我觀點,收獲相關見解,繼而在外力的誘發下將見解實施推斷。實踐是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實踐更是學生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激發學生潛能的時候,必須謹記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若學生對音樂不感興趣,對音樂律動的把握還不夠積極,教師應該停止一切行動,尊重學生的心理體驗。待學生的音樂激情迸發之時,繼而進行潛能的挖掘,否則會事倍功半。教師可藉助游戲活動,輔以自然節奏或學生肢體運動,為學生創設有趣的課堂情景,幫助學生收獲豐富的情感體驗,將學生的音樂積極性充分挖掘出來。
三、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在合唱指揮教學中的實施
1.基本技能的訓練
基本技能的訓練是基於人的本能節奏展開的訓練,旨在確保個體在合唱指揮教學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律動感與音樂節奏協調進行。在對學生合唱指揮基本技能進行訓練時,要求學生立足於自己的真實感受,將親身體驗設置為基礎目標。開展音樂律動的訓練中,要求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身體器官,跟隨節拍。
2.身體與頭腦的調控能力
在合唱指揮教學中,教師需要訓練學生對動作的協調和控制。針對合唱中的各種動作,學生要協調頭腦與身體,並能夠在各種動作的轉換中正常進行。協調能力方面的教學,首先需要培養學生放鬆的心態,為多變的動作變換做好鋪墊,同時也是為學生理解和感受音樂奠定心理基礎。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尊崇的理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樂感,通過傾聽音樂感受其魅力,繼而使這種體驗進入自己身體的方方面面,充分調動身體的各個器官,實現全方位的觀感體驗,最終將感情的熱血融入頭腦之中,陶冶情操。由此可見,系統的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能為學生提供專業技能的培訓的理念,幫助學生實現本能意識與後天學習的融合,使學生能夠在肢體的變化中展示自己的音樂情感。
如今,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在音樂領域以外的諸多領域都得到應用,如繪畫領域、舞蹈領域等。實踐證明,在實施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需結合體態律動理念與課堂教學,使課堂內容更全面、更科學。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要積極融合體態律動,才會更有助於推動教學內容高效、全面地發展。

閱讀全文

與小學音樂體態律動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