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活動
: 唱遊課是小學音樂課堂中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陳舊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依照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❷ 小學音樂綜合實踐課主題和方案
在教完新的知識之後,讓同學在課本上做一些練習,並抽幾個同學演唱一首歌。
❸ 主題:如何在小學音樂課中開展有效創編活動
新課標賦予了我們的音樂教學新的活力。它要求我們的教學是創新的教學、靈性的教學,它鼓勵音樂創造,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於是,創作、創編便成了當下課堂中的時尚用語。大家紛紛躍躍欲試,創編歌詞、即興舞蹈、編排情景短劇等等環節,似一朵朵五彩斑斕的花兒,把我們的課堂點綴得絢麗多姿。那麼,創編活動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到底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它能夠起到怎樣的作用,我們該如何去運用它,以優化我們的教學呢?[主題內涵]新課標解讀中明確指出:1、音樂是創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因此,音樂教育在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優勢,也為學生發展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礎。2、創造教學是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力、發掘創造性思維的音樂教學領域,也是引導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的重要學習領域。3、在關注對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同時,還要關注音樂教育方式的創新。要把音樂創作教學融在經常性的音樂藝術實踐活動中,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順帶地學習音樂創作方法。創編教學是音樂新課標「創造性」基本理念在課堂上的具體體現,是時下流行於音樂課堂中的一種「時尚」的教學活動,它以場面的歡樂、多領域的綜合、表現形式的豐富營造了一個全新的教學氛圍。但是,透過其時尚的現象,我們應該看到一個更為靈性的本質。創編活動旨在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創新能力,我們的創編教學安排應緊緊地圍繞這個主旨。但是,對於創編教學,大家都處在實踐與探索的階段,不少的創編活動都流於表面的喧嘩,或者是為了運用「創編」這一時尚而刻意地安排類似的教學環節。所以,如何把這種時尚的教學教得深、教的有靈性、教得成為實在的時尚、教得成為有效的時尚,是我們需要思索與研究的。在本文的案例描述與分析中,通過「時尚」與「靈性」的思考,希望能夠理性地回顧並且展望音樂教學中的創編活動。關鍵詞1 時尚追求時尚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進步的表現。當創編教學作為一種新事物被隆重推上教學舞台的時候,我被深深地吸引了,並且迫不及待地想走進它,誰知道,它跟我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案例描述]這是一次教學評比活動,課題是省編教材第四冊最後一課《夏天》,由輕音樂《潛海姑娘》與歌曲《夏》組成,表現了人們在夏天盡情地享受大海與陽光的安逸與舒適。我設計了一堂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並且在課的結尾安排了一個表現夏天海灘的創編與表演環節。在學生愉快積極的學完歌曲之後,我滿懷信心地對學生說:「下面我們來表演一下夏天的海灘好嗎?」學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我:「好!」師:夏天的海灘,人們在干什麼呢?生:游泳、休息、跑來跑去……師:誰想來表演一下?學生呼啦上來一大片。師:除了歡樂的人們,還有什麼也是很歡樂的?生:浪花、大海、小螃蟹……師:誰願意來演浪花?又是呼啦一大片,還包括一部分剛才想演「人們」的。師:還有好多小動物,它們在干什麼呢?學生馬上開始在座位上開始了各種各樣的動作。師指導:浪花拉起手,做浪花翻滾;浪花的前面是在海灘上玩耍的人們;浪花的後面是在大海里游泳的人;還有小螃蟹、小海螺、小烏龜穿越在大海與海灘之間。師:好,讓我們合著優美的音樂開始我們的表演吧!《潛海姑娘》播放起來了,學生們卻像聽到了運動賽場中起跑線上的槍響一般,霎時教室就真的成了歡鬧的海灘,笑聲、叫聲、打鬧聲、還有在地上演小螃蟹的同學被人家踩到後發出的叫聲,聲聲入耳,就是沒有了音樂的聲音。這與我設計時的想像差別太大了,我的教學期待是:聽著輕柔的音樂,海浪在輕輕的翻滾,以這條海浪為界,前面有人兒在海灘上漫步,後面的人兒排著隊暢游在大海的懷抱里,小動物三三兩兩的,好像也在感受著美妙的海灘,當音樂結束的時候,我不讓學生回座位,而是輕輕地圍在我的周圍,輕輕的談話,結束,一切是如此的安逸……最後音樂停止了,學生還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就不要說可以安靜地聽老師說話了。這一節課就這么草草收場,留給了我深深的遺憾。[案例反思]1、創編活動的音樂性音樂課中的創編首先是要以音樂為前提的,是在音樂感染下的創造活動。本案例中的創編活動之所以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之一原因是因為脫離了音樂,是離開了音樂的游戲活動。當學生接收到「開始」的信號時,他們的大腦所傳遞出來的信息是與參加體育活動中的「老鷹捉小雞」、「捉迷藏」等游戲是一樣的。而教師播放的音樂,沒有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到一個基本的烘托氣氛與感染學生的作用。學生對音樂無暇顧及,從而使這一音樂創造活動缺少了音樂性。2、創編活動的循序漸進性首先,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的心理年齡決定了他們能反映出來的,都是與他們的生活最貼近的東西。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創造出高於生活的內容,需要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其次,音樂活動的創編,在很大的范圍內是需要同伴之間的相互幫助與合作的,但是現在的社會條件及家庭環境使得我們的孩子都有很強的個性。如何讓每一個個體在這些活動中能融入群體,在發揮自己能量的同時顧及同伴,並從和同伴的合作中獲得樂趣,也需要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本課的不成功因素之二就是在學生基本上沒有接觸過類似活動的狀態下,進行急功近利的創編活動,導致所謂的創編只是流於表面的喧嘩。3、創編活動的可操作性無論是情景模擬創編,或是想像創造創編,還是對歌曲原本進行歌詞創編,都應在該課的教學過程中進行行之有效的滲透與鋪墊來打開學生的思路,並且根據創編活動的內容以及學生的能力水平等因素來確定所需的時間,以確保活動的可操作性。像剛才案例中的創編活動,它的參與面是全體學生,它的內容是分層次表現一個場景,它的實現首先需要學生理解音樂的情緒。所以,操作這樣一個創編活動,首先就應該有充裕的時間保障,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分層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輕松並且有目的地參與活動,並且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各種相關能力。本案例中在短短的幾分種內,要求學生表現相對來說比較大的一個創編活動,操作起來比較困難,也會給人以為了創編而創編的感覺。階段小結:如果創編活動是時尚,那麼這種時尚的精華就是更好的鞏固與延伸課堂。我們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今天的時尚終會成為明天的過去。如果我們只取時尚的外衣,流於表面,那我們終將被時代淘汰。關鍵詞2 靈性靈,在詞典里有很多體現人聰穎靈秀的註解,靈活、靈巧、靈感等,但是組成詞語「靈性」的時候,它的註解是:動物經過訓練而具有的智慧。人作為高級動物,當然更應具有靈性。教師的靈性體現在教學上,那麼我們的教學也應具有靈性。創編教學是運用學生相關知識儲備加上靈感的音樂活動,更要求教學設計有靈性,教師有靈性,同時要培養學生的靈性。我們把這種靈性具體的理解為:在創編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媒體,巧妙地調動學生,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體現個體與集體的智慧,逐漸培養學生的創造習慣,發展其創造性思維。[案例描述]這是我設計的一堂四年級的音樂綜合課,課題為《天南地北*對花》。教材分析:省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的欣賞以中國民歌為主,讓學生了解中國民歌基本上可以分成勞動號子、山歌、小調三大類,並學會辨別區分。對花是小調中一種問答式的以花為線的歌曲,在民歌教學中插入該課的學習,是對民歌學習的一個深化與補充。教學設計:該課為第二教時。在第一教時中已將歌曲學會,第二教時是第一教時的延伸,通過聽天南地北的「對花」,使之產生新奇感,引發學習欲。本課主要有三大塊內容:A、小小演播廳:主要是將學過的《對花》以歌表演的形式來表現出來。B、音樂百花園:欣賞天南地北的「對花」。C、音樂工作室:在已學歌曲《對花》的基礎上進行各種創編。教學過程:1、運用拉歌、對歌、賽歌等多種歌表演形式鞏固歌曲,為下面的欣賞與創編提供一個主體對象。(十分鍾)2、運用多媒體課件,視聽結合,欣賞天南地北的對花,體會民歌的豐富多彩。在欣賞的同時,選取有代表性的內容進行模唱。師:聽聽山東的對花,它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生:有很多七不楞登噌那個八不楞登噌師出示樂句「七不楞登噌那個八不楞登噌那就噌噌噌」,邊念邊做敲鑼打鼓動作。生:是鑼鼓的聲音啊。師:加進了它們後歌曲的情緒起了什麼變化?(聽)生:歌曲更加熱鬧歡樂。師:如果把它加到我們的對花呢,試試看。生嘗試……師:在演唱浙江對花的時候,你聽出來有什麼特點嗎?引導學生發現用方言演唱。師:說說你是怎麼理解這樣的演唱的。引導學生感受地方特色。師:如果用我們的方言來唱我們學過的對花呢?生嘗試……小結:對花的特點:1)有問有答,突出「對」;2)以花為媒,借花發揮,突出「花」;3)與當地民俗相關。(十五分鍾)3、對歌曲進行創編。師:我們聽了這么多的對花,也用很多方式唱了對花,那我們能不能來編編對花?學生興致很高:好啊!師:那我們以學唱過的《對花》為基礎來編吧,你想怎麼編呢?生1:我想把它的歌詞改變一下。生2:我想給它加上很多襯詞,把它編的熱鬧一點。生3:我想先編歌詞,再用家鄉話把它唱出來……師:編歌詞,是個好主意,誰先來一個?現場即興對歌。師:真好,如果再動動腦筋,把它編得像詩一樣朗朗上口就更好了。好,分小組試試看吧。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對於能力較好的小組進行提前滲透:除了大自然的花,還有那些花我們可以唱?並且在作品展示的時候請他們談談他們是怎麼理解的,以幫助能力較差的學生和小組更好的融入集體的創作。師:我們已經編了很多的對花歌詞。剛才還有同學說要給歌曲加上一些很有意思的襯詞,像「七不楞登噌那個八不楞登噌」、「龍個隆冬嗆」等等,還有同學想用方言唱《對花》,下面我們給編好的歌曲加加花,把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你們小組會怎麼做?小組合作,教師指導,並且根據學生需要提供鑼鼓等打擊樂器。這時候有一組學生提問了:「老師,可不可以不對花,我們想對水果!」師:「當然可以,老師迫不及待地想聽聽你們地『對水果』了,快試試吧!」匯報表演異彩紛呈,學生的投入為這堂課劃上了圓滿的句號。教師小結:勞動人民是勤勞智慧的。我們是勞動人民的後代,是花的兒女。今天我們學習探討的只是中國民歌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希望大家都做有心人,收集更多的資料,編出更多更好的對花,並且我們可以把自己編的歌曲裝訂成一本小冊子,你們看,這是老師給你們准備的封面,下次跟其他班級比賽對歌好嗎……(在歌聲中結束)這堂課上過以後好長一段時間,都有學生反饋回來關於對花的信息,我想這樣的活動已經慢慢在學生心中留下了省略號……[案例分析]1、創編活動前 「潤物細無聲」我們不能讓學生憑空去進行所謂的創造,一切創編、創造都是以學生的知識儲備為基礎的,所以,要想讓學生能在每一次的創造中發展自己、提高自己,就應在活動前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本案例的創編前准備有:了解中國民歌;學習歌曲《對花》,並進行歌表演;各地《對花》的欣賞,感受豐富的表現形式;即興對歌曲《對花》的改編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已經對這種藝術形式有了多層次的了解,並且產生了「想試著編一編」的慾望,在這樣的心理環境下進行創編活動,就有了「水到渠成」的效果。2、創編活動中「枝頭春意鬧」創編活動的過程,應該是一個教師充分信任學生、鼓勵其進行音樂創造的過程。只要給他們一個舞台,學生的創造力是無限的。案例中,教師在做好鋪墊後就放手讓學生進行各種嘗試與創造,並且有鼓勵有不同的想法。最後展示出來的,是對歌曲進行了二度、三度、甚至四度創作之後的成果,可以說這些是屬於學生自己的藝術作品了,這不僅滿足了學生當時的求知慾與表現欲,從更大范圍講,是發掘了學生的音樂潛能,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3、創編活動後「千樹萬樹梨花開」 學生通過這些活動,又在自己的記憶庫里填充了新的信息,如何讓這些信息真正消化在學生的身體里,這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做為教師,就有必要、也有義務給學生提供必要的途徑和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去接觸與運用這些信息。案例中教師的「裝訂成冊、並和其他班進行對歌賽」的提議,就給學生提供了課外延伸的平台,課後學生的反饋,說明了學生已經接受了這些信息,並願意去嘗試它。希望可以有拋磚引玉的效果。階段小結:靈性應該是一次次的靈感加上長期的全身心投入的結晶。時尚的精神,再加上靈性的運用,我想這就是我們的創編教學。[延伸]1、就教學內容而定是否該安排創編教學不是任何內容都適合運用創編的。有位老師在教完兩聲部合唱的第二聲部後,要求學生即興創編歌詞,結果學生像在語文課中造句一樣將樂句填滿。雖然我們也提倡學課綜合,但是合唱教學就是應該以讓學生體會聲部間的關系以及它們所產生的音響效果並且能掌握合唱技巧為主要教學目的的,教師應該運用各種媒體來激發學生對合唱藝術的興趣,並且用新穎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較好的參與合唱。歌詞創編在這里的運用是沒有價值的。2、創編教學應體現在教學中的各個細節里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創編教學發展下去,應該是我們教學中無處不在的一種精神,它應該體現在教學的各個細節里。比如在上歌曲《過新年》的時候,對於最後樂句的難點解決,教師採用的策略是將這句話做為一個線索貫穿始終,用它的旋律即興填詞來提問,學生即興用它來回答,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這個難點解決。又如在一年級學生在學習四分休止符的時候,教師安排了一個木頭人的游戲:跟著音樂做動作,並且在每個樂句的結尾休止處,讓學生即興造型,看誰聽得最准確、做得最豐富。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游戲中做著各種造型,輕松的接受了這個知識點。[思考]1、在我們轟轟烈烈地進行音樂創造的同時,如何給學生營造一個安靜的聆聽與感受的空間,讓學生從音樂作品的本身獲得美的享受?2、創編教學所涉及的范圍廣,層次深,從知識涵蓋面到教學機智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為音樂教師該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來適應這一多元化的教學?[總結]有一位哲人說過:歡樂的名字是創造。我們的學生在創造中取得快樂,在快樂中創造著心中的夢想,在快樂與創造中發展著自己,豐富著自己。創編教學是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的產物,是適應社會需求的教學,更是符合學生天性的教學。通過案例的分析與探索,我們發現,合理有效的開展創編活動,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增強所學知識的彈性,更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發散性、創造性思維。我們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學生的發展是我們共同的目標。願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教學可以達到更優化,我們的學生可以更出色。
❹ 如何整理《小學音樂社團活動》材料
資料的加工整理是科研的重要輔助工作。為了便於對資料的分析研究,把搜集的片斷、零亂的資料按不同的研究任務和性質,採用核對考據、挑選淘汰、匯總統計加工的方法進行加工整理,是特別需要的。核對考據是把資料進行核實、鑒定,了解它的真實性、科學性、整體性和可比性等。之後,應對搜集的資料進行選擇、淘汰。在此基礎上,把大量分散、零亂的、片斷的同類資料綜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有系統的,一目瞭然的統一體,以便對資料進一步研究分析。最後,對加工整理出來的資料分門別類地登記保管。
所謂資料,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理性認識價值和學科特定內容的信息形式,廣義的資料包括文字、數字、圖表、符號、錄音帶、錄像帶、計算機磁碟等,狹義的資料一般僅指文字或印刷品內容。
二.資料和文獻的搜集和整理
(1) 通過圖書館搜集資料
(2)通過個別交流來搜集
(3)通過個別交流來搜集
①通過相關詞運用搜索引擎查詢相關網頁、網站,再查詢相關資料,並把有用的下載,編輯整理成文檔,存於磁碟或列印
②訪問一些專門的網站,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點擊所需相關內容,查詢相關資料並選擇下載、保存。
二)整理
整理資料是繼搜集資料之後,作為科學研究操作程序的繼續,是一種對於有價值信息的自覺的加工與管理。整理資料的目的是為了便於保存與應用。其通常步驟為:
1. 分類
分類是管理的開始。這里指的是在特定的專題中,建立資料的種屬關系。資料的整理工作是科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研究結論最終是從觀察、調查、測量中獲得的事實資料中分析並推論出來的,被整理的事實資料是否真實、可靠、准確,將直接影響到結論是否正確、可靠,所以說,做好資料的整理是做出科學結論的前提。而資料整理的核心工作就是資料分類。要進行資料分類首先解決按什麼標志分類,而分類標志就是資料分類所依據的特徵。它有兩條原則:
首先,應根據研究課題的目的來確定分類標志。
其次,是對資料進行質量分類和數量分類。
資料分類時,還要注意把反映人們主觀意見、感受的資料和反映客觀事實的資料分開,把反映特殊情況資料和具有總體特徵資料區分開。
2.排序
排序也稱賦序。是指使資料在資料庫中有一個固定的位置,便於查找。小額資料可依時間順序往下排列。額資料可分年度
3.編目
編目可使繁多的資料成為有序集合,便於查找運用。每份資料均應及時填入目錄,並註明有關項目,一般指:類別、編號、資料名稱、作者、發表日期、資料來源、入檔日期。
(三)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
科學研究的任務是從表面上雜亂無章的現象中,通過偶然的、零亂的現象去看清事物的面貌。發掘和研究被掩蓋了的規律,認識和掌握事物的本質。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就需要對經過整理的豐富事實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當前教育科研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強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結合,數量資料和非數量資料的結合。為此,在研究資料的分析中,注重採用統計分析和邏輯分析兩種方法。統計分析是把大量的、散亂的數量資料,依據統計的理論和思維方式,對它們進行描述和推斷,將研究對象的本質、特徵揭示出來。邏輯分析是運用抽象和概括、歸納和演繹等方法,對豐富的現象資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規律的目的。
(四)整理資料的具體方法
資料的內容、形式與應用方式不一,因而整理資料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1.卡片 部分形式的資料,如提綱、片斷、語錄等,常用抄錄卡片的方式。因字數不多,閱讀時隨手製作,應用也很方便。
2.剪貼 過期的報紙刊物中的有用資料,應用這種方法最為合適。既可保留全文,又很簡便省事,也是一種很有效益的利用。
3.列印 一式多份的資料,應用列印件散發保存,是最經濟可行的方法。
4.復印 資料內容比較重要、需要復制保留全文的完整形式,而且所需份數不多,以此方法最為理想。只要條件允許,可適當應用。
5.電子文檔保存於磁碟。
三.資料和文獻中應注意的問題
1.全面性
無論橫向還是縱向,要使佔有的資料具有一定的廣度。資料既要有一定數量,更要有一定質量、有典型意義。從效率觀出發,爭取以盡可能少的資料,包容盡可能多的內容,提高資料利用效率,為研究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
2.獨創性
推動研究的因素,是資料中的獨創性因素。這是每份資料的主要價值所在。獨創性是指對問題的認識能有新的水平。否則,全然重復性的資料,原無必要重新進入交流,只能增加閱讀者的無謂的信息負擔。
3.批判性 任何文獻資料,都是一定社會條件下的產物,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撰寫者的立場、觀點和學識水平。因而,搜集材料的過程,同時也應是一個判識材料的過程
後下載
文獻資料的整理加工
一、文獻資料初步整理加工指導
文獻資料初步整理加工應怎樣進行?
(1)做文獻資料的目錄登記,要求盡量完整和准確,最好用卡片式登記,便於攜帶、保存、分類、歸納、查找和使用。
(2)根據資料與專題的相關度確定取捨分類形式。
(3)根據確定的保存形式進行初步整理加工(分類保存)。
(4)對多次出現在不同目錄書中或多次被其他文獻引用的新觀點、新資料要重點查閱。
(5)對孤證資料尤其要慎重,不可輕易舍棄。
二、文獻資料的進—步整理加工指導
文獻資料進一步整理加工應怎樣進行?
分類建立了卡片庫後,緊接著應將有用的信息一一記錄在卡片上。
1.寫評語做記號
對所讀資料寫上自己的看法、解釋或質疑,這就是寫評語。讀者在資料上對重點、難點、妙處及感興趣的地方做上各種標記,如直線、墳浪線、雙直線、雙波浪線、圓圈、問號、括弧、驚嘆號等自己約定意義的符號。日後根據符號可方便查詢。如果書是自己的,評語和記號可直接寫在書上;如果書不是自己的,評語和記號只可寫在復印件或卡片上。
2.做簡要記錄
對資料上重點、難點、妙處及感興趣的地方及時做好簡要記錄。這樣可為今後寫作提供論證、引證之用。做簡要記錄時,不得改動原文,也不得斷章取義。還要標明書名或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出版單位、出版時間、版本、頁碼等。
3.編寫摘要
把原文的基本內容、主題思想、觀點、獨到之處或其他數據,用自己的話或引用原文的話進行簡明扼要的總結。
編寫要求如下: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的重要內容的短文,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字數一般在400字以內。
1)中文摘要
(1)編寫時要客觀、如實地反映一次文獻,切不可加進文摘編寫者的
主觀見解、解釋或評論。
(2)要著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觀點。
(3)不要重復本學科領域已成常識的內容。
(4)不要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5)書寫要合乎語法,盡量同文稿的文體保持一致。
(6)結構要嚴謹,表達要簡明,語義要確切。一般不分段落。
(7)要用第三人稱的寫法。
2)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應是中文摘要的轉譯,字數以250個實詞為宜。
(1)盡量使用短句子,但要避免重復單調。
(2)應用過去時態描述所進行的工作,用現在時態敘述結論。
(3)盡量避免使用長系列形容詞或名詞來修飾名詞。
(4)適當地應用主動語態代替被動語態。
(5)應用重要的名詞開頭,避免使用短語或從句開頭。
(6)盡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稱(we,I)的形式為主語的句子。
例如,在查閱了「冬季教室空氣質量對學生疲勞的影響」的研究報告之後,編寫摘要如下:
作者發現:冬季教室長時間封閉,學生極易疲勞。作者認為:學生極易疲勞是因為教室空氣質量下降的影響。
作者通過測量教室內通風和不通風兩種情況下的空氣中二氧化碳、氧氣、硫化氫等氣體含量和溫度、濕度、微生物等,對空氣質量進行了評估,並測定了學生的視敏度、反應速度等疲勞指標。大量數據表明:在不通風的情況下,二氧化碳含量高出通風良好時的4倍,此時學生相應的視敏度、記憶廣度、瞬時記憶力、反應速度、注意力集中的下降速度為通風時的1.5倍、2.5倍、5.3倍、2倍和1.25倍。這表明:教室空氣質量下降時,學生疲勞速度加快。
作者通過實驗,找到一種經濟有效的解決方案:在教室安裝排氣扇,課間進行5分鍾左右的強制通風,即可有效地遏制由於封閉引起的空氣質量下降,減緩學生的疲勞速度。
作者認為:該研究為中小學冬季教室封閉使學生極易疲勞找到理論依據和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對教育投入較少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有借鑒價值。
4.寫綜合評論
按分類對收集的某一類別所有資料進行歸納、分析後,對他人的觀點或方法可能認同,也可能產生一些自己的想法,從而對自己正在研究的專題提出新的方案。這樣寫成的類似研究報告的文章叫做綜合評論(實際上就是一篇科研論文,這種寫綜合評論的方法就叫做文獻研究法)。通過寫綜合評論,可將這一類資料的精髓內化為自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長期堅持,你可能博古通今,可為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東西。開始學寫綜合評論時,可能會感到很難,故可以寫得簡單些,不要面面俱到。寫得越多,也就會寫得越好。
❺ 小學生做活動是最適合以什麼音樂做背景
要是純音樂的話 我可以推薦幾首歌!
《卡農》《悲傷還是快樂》《he is a pirate》這是加勒比海盜的插曲很好聽
還有愛麗絲漫遊仙境的插曲《the technicolor phase》還有owl city的《fireflies》
中文的煽情的歌還有《明天會更好》筷子兄弟的《我一定要得到你》
還有咱們中國出名的 笑傲江湖 琴簫合奏!
很多歌呢!主要是看你搞什麼活動啦!你要是多提點要求 我就知道你要什麼歌了!
希望上的能有所幫助!具體什麼活動說一下 我可以再幫你想想!
❻ 歌曲比賽的活動策劃
舉個例子,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開展廣州市中小學「南腔粵調」演唱比賽
天河區小學選拔賽活動的通知
區屬各有關小學:
根據本學期我區小學音樂教研活動的總體安排,為認真做好市中小學「南腔粵調」演唱比賽的准備工作,定於12月上旬開展廣州市中小學「南腔粵調」演唱比賽天河區小學選拔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時間
12月4日(周四)下午14:20開始。各比賽隊的簽到時間:
1-4號:13:50報到候場;
5-10號:14:30分進入比賽場地簽到並候場;
11-16號:15:00簽到候場。
二、地點
先烈東小學藝術樓三樓管樂室(前舞台、後觀眾)。
三、主要程序
1、16支代表隊按順序出場(順序見附表);
2、比賽由市有關音樂專家現場打分,按照由高至低的原則,現場統計、公布比賽結果;
3、領獎:比賽後各校領隊留下領獎,其餘人帶領學生回到各自學校。
四、工作人員的職責分工
總負責:蔡芸芸(各片長請於13:30到先烈東學校協助簽到工作等)。
1、主持人:學生(鄧雪紫)。
2、舞台總監:鄧雪紫。
3、後台監督:王潔(負責演出隊簽到、安置候場隊伍、催場等)。
4、何志清、鄭海洋負責拍錄象、照相、寫獎狀等。
五、注意事項
1、各參賽學校要強調出入安全、注意衛生、不要喧嘩、文明禮貌,並派1-2名主抓合唱與豎笛器樂教學的音樂教師參加。
2、停車問題。星海音樂學院前門有停車場,師生隊伍可從後門進場,屆時有工作人員專人安排位置(停車費為20元/輛,停車場具體位置見附表)。
3、紀律要求。各參賽隊伍提前三支隊伍候場。因比賽場地所限,不能安排學生觀看比賽。
六、主辦單位:天河區教育局教研室;協辦單位:先烈東小學。
❼ 如何組織中小學班級音樂會活動
「班級音樂會」作為一種值得推廣的課程模式,能夠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給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音樂氛圍,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凝聚班集體的智慧,使師生情感能夠得以進一步溝通交流,使教學效果得以提高。
「班級音樂會」是學生發展音樂興趣,參與音樂藝術實踐活動的舞台。學生們可以用任何屬於自己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音樂特長,張揚自己的個性,他們可以進行歌唱、舞蹈的表演、可以進行各種器樂的演奏,可以一起合唱,表演音樂劇、音樂故事,也可以進行音樂知識競猜比賽等。班級音樂會在激發學生參與意識與表演慾望的同時,還有助於老師發現並培養音樂骨幹學生。在班級音樂會中,各班的集體凝聚力得以大幅提升,還能體現同學間的互幫互助。
音樂會是一種富有情緒性的活動,學生能否在愉快、活潑的氣氛下演唱,會直接影響表現效果。通過教師的指導,同學們自發組織、策劃班級音樂會,撰寫主持稿,對自身能力是個很好的鍛煉。班級音樂會還關注個體的處境和需要,學生們在心情愉快的時刻盡情抒發情感,在「班級音樂會」中歌聲不斷,笑聲不斷,同學們沉浸在歡樂之中。正如贊可夫說過:「好的情緒使學生精神振奮,而不好的情緒則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
「班級音樂會」可以體現最新的評價思想和方法,促使學生從被動等待向主動參與評價發展,激發積極主動的態度,使每個學生最大可能地實現自身價值。老師可以定期舉辦「班級音樂會」,給各種層次的學生提供平台,最大程度地體現「個性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