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通俗音樂在中國現代音樂中的地位和意義
哈哈~~答案見星期一的論文~~給個最佳吧~!!!嘎嘎嘎嘎~~
B. 中國通俗音樂的產生
通俗音樂(Popular Music)——把專業音樂創作的傷口稱為「嚴肅音樂」,把不表現重大體裁和思想內容的作品稱為輕音樂,習慣上人們把通俗易懂、情調輕松的音樂,例如小斯特勞斯的那些圓舞曲等歸屬這個名詞之下,以後,爵士樂、搖滾樂團、輕歌劇情、迪斯科等層出不窮的群眾性的歌舞形式愈來愈多,而這些音樂雖然帶有自娛的色彩,但有時亦有針貶時事,抨擊現實的作品,原先的輕音樂的概念很難把這些都涵蓋進去,有一些媒介把這些都為流行音樂,但這樣就混淆了深受群眾熱愛的古典與這些音樂的界線,。現在,理論家們一般都用通俗音樂一詞概括這些音樂現象.
什麼是通俗音樂
1、通俗音樂的源流
人類的音樂生活可以追溯到遠古,人類社會的音樂藝術是豐富多彩的。當我們審視整個音樂藝術天地,可以發現,它大致呈現為兩個部分:一是民間音樂(在很大程度上是傳統久遠的鄉村音樂),一是藝術音樂(或曰嚴肅音樂、古典音樂)。在這中間,有一個廣闊的地帶,那便是通俗音樂(或者叫做流行音樂)。我們很難給通俗音樂劃定一個明確的界限,它與藝術音樂以及民間音樂之間互相滲透、互相結合,組成一個五彩紛呈的音樂世界。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它們三者之間的分野還是十分清楚的。
早期通俗音樂的創作和演出多是商業性的,在城鎮中進行,因而有別於鄉村色彩濃郁的民間音樂;同時,它不具有藝術音樂的那種規范性與穩定性。它的早期,在多種情況下只是口頭流傳。故此,有人說,通俗音樂乃是有別於藝術音樂和民間音樂,泛指一種通俗易懂、輕松活潑、易於流傳、擁有廣大聽眾的音樂。更有人說,它即是「大眾的音樂」。
據國外的音樂史家們研究,在公元前的古羅馬、古埃及一帶,以音樂為生的行吟歌手們說在興起的城市集鎮間流動,遍及劇場和街市的「擊」歌現象,為廣大平民們所喜愛。到了中世紀,通俗音樂幾乎覆蓋了廣大的社會生活和藝術天地。
通俗音樂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據稱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歐洲的報刊上。到了二十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通俗音樂名目日益繁多,風靡世界各地。電聲樂器的出現和一系列現代科技手段,更使它插翅飛翔,無處不達了。
2、通俗音樂的特色
通俗音樂由於是「大眾的音樂」,故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尤以愛情歌曲居多,也有描寫理想、倫理、思鄉、友誼、感喟等人之常情的種種內容。它富於娛樂性,手法和風格均較自由。
通俗音樂的結構,大多比較短小精練,許多作品富於即興性,在旋律上力求易記易唱,音域不寬。總之,十分注意通俗性。
通俗音樂的演出,十分強調群眾性,強化交流。所以,大型演出甚多,燈光、美術、服裝、舞蹈、音響等綜合運用,往往造成十分強烈的效果。
通俗音樂在其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和新的電子科技手段相結合。除了現場演出外,它的各種傳播方式無不十分現代化。
3、通俗唱法
通俗音樂的無比豐富性,也決定了其組成部分通俗歌曲演唱的豐富性,所以,有人認為,「通俗音樂的演唱千差萬別,並不統一」;也有人說,「流行歌曲的演唱,幾乎是沒有確定規律可言的事情。它的聲音表達方式,就是讓你覺得具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就越好」;甚至有人說,「只要能隨心所欲地哼上幾句,唱上一曲,這就是通俗唱法的特點」。實際上,當已形成一種唱法之後,在具體演唱操作上,還是有其一定的規律的。
可以說,通俗歌曲題材的廣泛性與平民化,音樂的娛樂性與簡易化,演唱者大多為非專業人員,自娛自唱者居多,因此,很自然地形成了這樣一種唱法,即多用自然嗓音,音域一般不寬,吐字清晰,親切隨意。這種因通俗歌曲而產生的唱法,即可稱之為通俗唱法。
應該提到的是,通俗唱法因通俗歌曲而生,而在實踐中,它又具備了一種獨立性。已經有許多這樣的例證,即用通俗唱法演唱正宗的藝術歌曲或民族民間歌曲,但,這只是一種派生現象。
C. 中國音樂史教案
你要上哪課的?~意思是你要教,還是要學?~?~
D. 中國有哪些音樂學校有教通俗演唱的
星海的通俗專業
沈陽的沈陽音樂學院
四川也可以不錯
川音的通俗也很不錯
E. 中國通俗音樂的分類
01.什麼是Trip-Hop?
Trip-Hop是英倫/歐洲跳舞音樂的一種,它的名字來源是「 Trip+ Hip Hop"=Trip-Hop",因為它發源自英國的Bristol,因此最早時稱作"Bristol Hip-Hop".。由於把把Hip-Hop(其實很多音樂都是架構在Hip-Hop上的...不知啥是Hip-Hop的去看看跳街舞的人, 他們多半是用Hip-Hop音樂來跳的.)節奏變慢(有時很慢很慢),加入一些迷幻的味道,如很陰沉,肥厚的Bass,輕微但迷幻的合成音效,或是些唱片的取樣,有時可能連唱片的雜音都會被"故意"取樣進去.所謂「 Trip",指迷幻,氤氳的葯物「旅程」,所以,Trip-Hop是種慢板的迷幻的、有 Jazz感覺的、迷糊的、帶點 Hip Hop節奏的 Break beat音樂。它雖然隸屬跳舞音樂類,但其迷幻迷糊特色已令它跳一般跳舞音樂所有的明確節拍特色相去很遠。
外國 Trip-Hop代表人物: Trip-Hop中公認的鐵三角:Portishead, Tricky, Massive Attack. Mandalay Moloko Coldcut
02.什麼是World Music?
World Music是西方角度觀點的詞彙,意思指非英、美及西方民歌/流行曲的音樂,通常指發展中地區或落後地區的傳統音樂,例如非洲及南亞洲地區的音樂,有些地區如拉丁美洲的音樂,則能普及到自成一種類型。今天大家說的World Music通常是指與西方音樂混和了風格的、改良了的傳統地區音樂。
非洲的 King Sunny Ade,東歐的don Byron,中國的朱哲琴,巴基斯坦的 Nusrat Fatehali Kahn等是西方樂迷較熟悉的 World Music樂手。
03.什麼是New Age?
New Age是種寧靜、安逸、閑息的音樂,純音樂作品占的比重較多,有歌唱的占較少。 NEW AGE可以是純Acoustic(即以傳統自發聲樂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電子化的,重點是營造出大自然平靜的氣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覺,洗滌聽者的心靈,令人心平氣和。
New Age很多時與音樂治療有關,不少New Age音樂說可以治病,也有不少與打坐冥想有關,這與 New Age思潮哲學有莫大關系。 New Age音樂通常被目為頗為中產階級的音樂,WINDHAM HILL是最具代表性的New Age唱片公司。
New Age代表樂手有 Enya,George Winston, William Ackerman, Yanni, Kitaro等等。
04.什麼是Dream-Pop?
Dream-Pop是種「夢」般的流行曲,它有一種迷離的氣氛,多*Synthesizers(電子合成器)造成,加了ECHO效果的電結他也是重要的成分,歌唱部分往往很 』Breathy』即呼吸聲重,歌詞也往往有夢般的詩意色彩。
代表樂隊有 Cocteau Twins, Lisa Germano, St.Etienne, This Mortal Coil, My Bloody Valentine, Mazzy Star和 Dead Can Dance等。
05.什麼是Classical Pop ?
Classical Pop是指帶古典響樂味道的流行曲,多用弦樂伴奏的歌曲都可列入此類,例如 The Beatles的 "Eleanorrigby"就是。澳洲樂隊 Crowded House的一些作品也可列入此類。如果說 Classical Pop,則是指經典的流行曲。
F. 音樂老師教案範文
作者單位:北京海淀實驗小學 馮琳
年級:二年級1班
課題:《阿細跳月》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舉例說明哪些民族是我們所熟悉的,從中使學生了解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
2、從視覺上使學生了解彝族這一民族的風格特徵。
3、從聽覺上使學生深入了解彝族民歌《阿細跳月》的樂型,掌握五拍節奏的特點及我國特色民族樂器的認識。
教學重點: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掌握民樂合奏《阿細跳月》所帶來的旋律,介紹樂曲是由哪些民族樂器所演奏的。
教學難點:5/8節拍的掌握及民族樂器的分辨。
學生分析:
創造學生的想像空間,使學生的想像思維大於生活中固有的一切事物。發揚我國傳統民間
樂器的知識與文化,是小學音樂課程重要的因素之一,讓學生查閱和搜集有關我國五十六民族的文化特徵,使學生在課堂中充分自我展示。
教材分析:
《阿細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於雲南彌勒西山彝族阿細人之中。在節日或農閑的月夜裡,阿細人喜歡在松林或空曠草坪上舉行「跳月」。參加者多為男女青年。小夥子們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樂器,邊奏邊舞;姑娘們則隨著音樂,邊拍手邊舞,至興高采烈時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點,全曲由do、mi、sol三個音組成,採用5/8節拍。演唱時,在每小節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兩旁吸氣。旋律活潑跳盪,富於動感,特色鮮明。作曲家秦鵬章就採用了彝族「跳月」的這一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寫成了這民樂合奏曲。
教學准備:「哈利·波特」 的魔杖、音樂課件、演奏的樂器、彝族服飾
教學設計:
1、由「哈利·波特」的魔杖引發了同學們的討論,設計用有趣的魔杖給予學生神秘的暗示並激發學生的興趣,「請根據魔杖的提示尋找哈利·波特想了解中國民族音樂知識的線索,看看同學們誰的運氣最好,在准備的民族知識中和哈利想得是一致的。」
2、教師提前藏在學生教室里一些提示,讓學生趕快找到並揭開謎底,學生找到一些提示卡片,如:「樂器、音樂、舞蹈、服飾、民族」等,找到教師提早准備的彝族素材。並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准備的民族知識。
3、通過音樂使學生了解到彝族民歌《阿細跳月》的旋律,並進行詳細的段落分析,樂曲開始是彈撥樂、鑼鼓的輕輕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現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開始了,竹笛領奏出熱情奔放、歡騰跳躍的主題:這段主題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彈撥樂、弦樂及全奏多次反復出現,表現了多變的舞蹈姿態。第二部分作者將主題樂段作了移調處理,並進行幾次反復,與前面調性形成鮮明對比,好像健壯的小夥子們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樂又轉回原調,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後,整個樂隊全奏,樂曲進入高潮,在樂隊全奏中展現了宏大的舞蹈場面,彷彿狂歡中的人們忘記了疲勞。最後的短小尾聲,是採用了主題樂段的最後兩拍 擴充發展的,在漸強中結束全曲。
4、通過樂器使學生了解這首旋律活潑跳盪的《阿細跳月》,是由哪些樂器演奏的,教師准備一樣實物樂器,其餘的樂器可用課件代替,准備的樂器可以讓學生輕輕地用手嘗試,使學生體驗拿到實物的樂趣。
5、通過服飾使學生了解彝族的文化特色。並延續「哈利·波特」的魔杖使學生在教室找到關於彝族的服飾及裝物品,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通過舞蹈使學生掌握5拍節奏型,先可以用簡單的手來表示,123拍不動,45拍拍手;然後加上腳,123用腳來表示,1左2右3左45拍手;逐步較強難度。
7、結束,同學們安靜的等待和傾聽彝族舞曲的旋律「火把節之夜」,教師用「哈利·波特」的魔杖變出篝火放在教室中間,請同學們聽著《阿細跳月》的旋律,穿著彝族服飾,跳著彝族特有的舞蹈步伐,請一位同學代表「哈利·波特」也和大家跳起來,融入到我們團結的大家庭里。
8、弘揚民族文化精神。
G. 請從你所知道的角度,介紹中國通俗音樂的產生和發展
起步曲折期(20世紀初)
1927年,黎錦暉創作的《毛毛雨》、《妹妹我愛你》等歌曲,標志著中國通俗歌曲的誕生。由此開啟了中國通俗歌曲創作的第一個歷程。黎錦暉成為中國通俗音樂的奠基人。
當時,中國的歌曲創作大致分化為兩大潮流:一、以聶耳、冼星海為代表的大眾進步歌曲。二、以黎錦暉為代表的城市商業化的流行歌曲。
總體看,早期中國通俗歌曲作品題材狹窄,演唱矯揉造作。隨著抗日救亡的時代要求和救亡歌曲的興起,當時的通俗歌曲很快退出了歷史舞台。
再生模仿時期(20世紀80年代初)
改革開放以後,通俗歌曲才悄悄回到中國音樂生活中來,「抒情歌曲」迅速取代了「隊列性群眾歌曲」成為當代歌曲的主要體裁。歌曲的音樂語言也漸漸向人們的心靈貼近。1980年,「歌星」成專稱。以李谷一、鄭緒嵐、成方圓等為代表,他們的演唱形成了抒情歌曲、通俗民歌或藝術性通俗歌曲唱法的新風格。
這一時期港台歌曲的大量輸入,成為最重要的音樂文化現象。首先是鄧麗君歌曲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波,對內地通俗歌曲發展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一批通俗歌謠體的台灣校園歌曲走紅內地。
獨立發展時期(80年代中期——末期)
1986年是中國流行音樂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年份,標志著內地通俗歌曲的崛起。最突出的標志有兩個:一是里程碑式的作品《讓世界充滿愛》。二是具有中國氣派的「西北風」的盛行。
由中央電視台主辦的第二屆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首次單設了通俗唱法,正式確立了通俗唱法和通俗歌曲在音樂領域的地位,使通俗歌曲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探索深化時期(90年代上半葉)
一、搖滾樂在北京獲得較大的發展;
二、電視劇音樂成為一個特殊的創作領域;
三、電視晚會成為繼大型歌會、歌手大賽之後最具影響力的通俗歌曲推廣形式;
四、亞運會征歌活動取得一定成效;
五、港台歌曲沖擊大潮和大陸青少年崇拜偶像追星族浪潮的興起。
開放分化時期(1996年至今)
內地通俗歌曲受歐美通俗歌壇的影響越來越大。淡化旋律、強化節奏。更加另類、時尚、超前。通俗歌曲樣式和消費口味多樣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表演模式上各種演唱組合成為一大亮點。通俗歌曲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大,與國際通俗歌壇的交流越來越頻繁。
通俗歌曲的定義:
一般來說,是指那些用富於個性的自然的嗓音演唱為主的,主要用以表達普通人的思想情感、反映平民日常生活的,旋律相對易記易唱、結構短小簡練,節奏具有現代感的,一般用電聲樂器伴奏、表演大多比較自由誇張的音樂歌唱樣式。
影視音樂
影視劇是現代文化生活中最具大眾性和社會影響力的藝術樣式。電影、電視劇因情節發展、人物情感傳達的需要,常常藉助音樂特別是通俗音樂來強化藝術感染力,來調動現代觀眾的情緒。影視歌曲能更好地抒發影視中人物情感,烘托畫面的情緒與氛圍,加強畫面的視覺形象效果。因此,影視插曲成為通俗歌曲大顯身手的地方。影視劇歌曲中的一些佳作,既反映生活又貼近大眾,通俗易唱,煥發著動人的藝術光彩。許多著名詞曲作家,如喬羽、谷建芬、徐沛東、三寶等人都為影視劇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
校園歌曲
「校園歌曲」一詞最早見於1978年4月的台灣雜志。它是針對低級、污穢的通俗歌曲與洋歌而創作的。這種內容健康、立意新鮮、曲調優美、形式簡單的歌曲一經出現便傳遍各個校園。內容以寫景較多,借景抒情,或愛國懷鄉、思友念舊。如《童年》、《橄欖樹》、《鄉間小路》等。由於台灣校園歌曲具有自然、清新的氣質且格調高雅,得到有關人事的首肯。作曲家谷建芬作了《清晨我們踏上小道》、《腳印》、《校園的早晨》等具有內地特點的校園歌曲。1994年後,以高曉松、老狼為代表掀起了在校大學生自創自唱的第二次校園歌曲的高潮。此時校園歌曲被稱為「校園民謠」。主要作品有《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文科生的一個下午》等。
《綠葉對根的情意》
1987年第四屆貝爾格萊德國際音樂節通俗歌曲大獎賽上,由王鍵作詞、作曲家谷建芬專門為參加比賽而創作、毛阿敏演唱的大獲成功。歌曲獲作品獎第四名,毛阿敏獲得演唱和觀眾獎第三名,這是我國通俗歌曲和歌手在國際大賽中首次獲得較高名次。這首歌於己於1989年問世,時過多年,現在聽起來仍然魅力不減,成為專業創作中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的作品。
港台流行歌曲
80年代初港台歌曲的大量輸入首先是鄧麗君的歌曲對內地通俗歌曲產生而深刻的影響。許多內地女歌手都模仿鄧麗君的唱法。同時進入內地通俗歌曲市場的還有徐小鳳、齊豫、蔡琴、羅文等。香港電視劇也進入內地市場,如《霍元甲》、《上海灘》、《萬水千山總是情》等電視劇的主題歌都成為那個年代最火
H. 誰能說說中國通俗音樂特點
額.. 這個問題么.. 得參考一下他的歷史.. (當然你如果懶得看直接跳過也行不過看了更易懂一些) 歷史: 如你所知.. 美聲(嚴肅音樂) 民族 通俗 這三種音樂形式 當然是通俗最年輕, 個人認為它與電聲的出現是息息相關的..(可能這個詞用的不太好吧..) 通俗音樂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據稱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歐洲的報刊上。到了二十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通俗音樂名目日益繁多,風靡世界各地。電聲樂器的出現和一系列現代科技手段,更使它插翅飛翔,無處不達了。至於最早,要追溯到公元前的羅馬 埃及一帶勒.. 不過那個時候的「通俗音樂」還不成氣候,不說也罷.. 廣義的通俗特點: 通俗音樂由於是「大眾的音樂」,故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尤以愛情歌曲居多,也有描寫理想、倫理、思鄉、友誼、感喟等人之常情的種種內容。它富於娛樂性,手法和風格均較自由。 結構,大多比較短小精練,許多作品富於即興性,在旋律上力求易記易唱,音域不寬。總之,十分注意通俗性。 (簡單而言就是聽得懂) 演出,十分強調群眾性,強化交流。所以,大型演出甚多,燈光、美術、服裝、舞蹈、音響等綜合運用,往往造成十分強烈的效果。 通俗音樂在其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和新的電子科技手段相結合。除了現場演出外,它的各種傳播方式無不十分現代化。 中國通俗: 個人覺得沒多少說頭.. 個人感觸最深的是: 商業化.. 極其的嚴重..很喜歡到小酒吧挖掘那些有實力的創作型歌手..那是真正的通俗音樂.. 再有嘛.. 就是總體不夠專業.. 你聽聽美國的通俗.. 人家那和聲.. 我啥也不說了.. 中國通俗的寫作絕大多數都是隨口哼哼.. 好聽就記下來做出來出品.. 運用專業音樂技能的不多.. 再有嘛.. 一個字: 亂 !! 有些人說現在是個音樂盛世.. 我看是個音樂亂世.. 好作品有.. 但更多的是湊熱鬧的瞎作品.. 由於數量過多.. 好的作品反倒出不來了.. 反正我覺得中國通俗最大的特點還是: 商業化! 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