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音樂史與名作欣賞第二十二講國立音專課件ppt
主要課程:演唱、樂理與視唱練耳、和聲與實用鍵盤、曲式與作品分析、中國音樂史與名作欣賞、外國音樂史與名作欣賞、合唱、形體與舞蹈、民族民間音樂、藝術概論
㈡ 為什麼要學習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
一.緊扣音樂學(教師教育)的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強化音樂教師教育的專業化要求。這套教材是在21世紀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編寫的。「為基礎教育服務」是《方案》和《綱要》著力突出的理念,並正逐步成為高校音樂學(教師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在這一教育背景下,教材編寫者根據不同專業課程的特點,在教學材料組織、範例選取、活動設計、練習要求等方面,力求突出教材的「師范性」。
二.教材體現了不同課程自身的邏輯體系,教材構架和教學內容體現了基礎性與時代性的兼容。「師范性」與「學術性」不應該是對立相斥的。這套教材突出強調了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但並不是以降低、削弱課程應有的學術含量為代價。這里的關鍵在於從什麼角度、用什麼標准來衡量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課程教材的學術性。這套教材的編寫者以培養高素質音樂教育工作者的目標為出發點,精選本課程最重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同時關注本課程的發展前沿,將與本課程相關、並在學術界有定評的最新知識成果納入教材中。
三.這套教材具有綜合性的特點,體現了不同學科課程的交叉與融合。《方案》對以往音樂教師教育的傳統課程作了必要的整合,這樣的整合,雖然在一些高師院校已有不同的教學實踐基礎,但一直缺少公開出版的成型教材。這次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樂理與視唱練耳》、《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合唱與指揮》等教材,都是相關學科課程交叉與融合的產物。即便是像《鋼琴》、《聲樂》這樣的傳統教材,也新增了。歌曲伴奏實踐」、「自彈自唱」等教學內容,不同課程內容相互滲透、結合,突出體現了注重教學實效性的編寫理念。
㈢ 為什麼要學習《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課程
學習肯定是有用的
㈣ 以古典樂派為內容,為教學設計相關的問題與教學的方法。(提綱式的教學案例) 這道題怎樣做
、音樂巨人貝多芬
1、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
2、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展示人物生活遭遇、個性氣質和精神風貌的寫作方法。
3、感受貝多芬與不幸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內容,學習運用肖像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內心思想。
難點
理解文中幾個難句的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設氛圍
1、聽一段《命運交響曲》,讓學生談談:這是什麼曲子?是誰寫的?從這交響曲中聽到了什麼?(聽到了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心理歷程:苦悶——絕望——不甘——抗爭)
2、介紹貝多芬其人及音樂作品。
貝多芬(1770-182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交響曲九部:第三《英雄》、第五《命運》、第六《田園》、第九《合唱》;《月光曲》、《雨滴》;歌劇《費黛里奧》。
貝多芬的耳疾起於28歲的時候(1798年),自此至57歲(1827年)逝世,其間二十餘年時光全是聾疾為祟的時期。
被人稱之為「狂徒、苦惱的貝多芬」:貝多芬對於世故人情,疏忽得很,又往往專橫獨斷,藐視一世。表面看來簡直是一個狂徒。所以除了能十分理解他、原諒他的人一一以外,貝多芬沒有知交的朋友。且對於寓居的旅舍的主人,常常沖突,至於激烈,故一年中必遷居數次。評論家形容他這橫暴的性格,有這樣的話:「貝多芬是獨自生活在無人的荒島上,而一旦突然被帶到歐洲的文明社會里來的人。」他曾經為了一盆湯做得不好大動怒氣,拿起來連盆投在旅舍主人的身上,他常常拔出蠟燭的心子來當牙簽用,又在上午街上正熱鬧的時候,穿了寢衣,在靠街的窗口剃鬍須,不管人家的注目與驚訝。有一次為了動怒,拿起一個開蓋的墨水瓶來,投在鋼琴的鍵盤上。他彈琴的時候因為長久之後手指發熱,常常在鋼琴旁邊放一盆冷水,彈到手指發熱的時候,就把兩手在冷水中浸,然後繼續彈奏。然而他的動作很亂暴,每逢彈一回琴,必灑一大堆的冷水在地板上,這冷水從地板縫中流下去,滴在下面的住人的寢床中.樓下的主人詰問這旅舍主人,旅舍主人對貝多芬說了幾句話,貝多芬就動怒,立刻遷出這旅舍。凡此種種強頑怒暴的習氣,都是因了他心中所懷抱的大苦悶而來的。而他的苦悶的源泉,全在於他所罹的聾疾。
他曾在寫給一個知友的信上這樣說:「你所親愛的貝多芬,完全是一個不幸的人,他已經在和自然與神相沖突了!我常常詛咒神明。因為神明在拿他的所造物來當作自然界的極細微的事故的犧牲品。又在破壞人間可成為最美的事業。我所最寶貴的耳,今已聽不出大部
《從宗教走向世俗》教案及課件
課時:一課時
課型:欣賞課
教學目標:
l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了解歐洲音樂的發展歷史
2.認真聆聽西方音樂
3.理解,感受,比較不同時期音樂的美。
l 知識與技能:了解什麼是宗教音樂,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的特點,從音樂的基本要素著手,每首作品都圍繞其展開教學。
l 過程與方法:
比較欣賞這2個時期的音樂風格。能夠隨音樂或鋼琴哼唱本課欣賞樂曲的主旋律。
教學內容:
亨德爾 清唱劇《哈里路亞》
維瓦爾第《四季》之《春》第一樂章
海頓《第101號-時鍾交響曲》
莫扎特《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
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詠嘆調《你再不要去做情郎》
教材分析:
本課分2條線來敘述音樂《從宗教走向世俗》。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其實已經慢慢向世俗音樂發展,這一時期運用較多的是復調音樂,主調音樂液慢慢加入,到了古典主義時期,主調音樂的優美,和諧,歌唱性,在維也納古典樂派三位傑出人物那裡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u 縱向:歷史時間線,早期宗教音樂——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
調性:單聲部音樂-復調音樂-主調音樂
u 橫向:每個時期音樂家的個人風格,以及這個時期的音樂風格
並且從聲樂和器樂兩方面著手,比較巴洛克時期和古典主義時期音樂風格的不同,通過分析每個作品的旋律,節奏,音色,情緒等,使學生在每個作品都能有側重點的了解音樂的基本要素對作品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四季-春》,莫扎特作品《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費加羅的婚禮》
教學難點:區別巴洛克時期和古典主義時期音樂作品的風格特點。以及理解莫扎特音樂的個人風格。
教學准備:自製PPT課件,鋼琴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課前播放巴赫《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
(二) 導入新課
師:課間欣賞的音樂所採取的是哪種樂器?誰的作品?
(管風琴,巴赫的《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
這種樂器,其實在西方,很多時候都是在教堂裡面演奏的,或者獨奏,或者是為宗教音樂伴奏的!
引入課題——從宗教走向世俗
(三) 教授新課
一、 提出問題:什麼是宗教音樂?你所理解的宗教音樂?
宗教音樂又稱「聖樂」,它既傳達上帝給人們的啟示,又表現信徒對上帝的崇敬、贊美、信仰和祈求。
宗教音樂是歐洲藝術音樂的源頭,在18世紀以前歐洲音樂主要以教會音樂為主,而教會音樂則以聖詠為主,聖詠是指單聲調,沒有固定節拍的基督教歌曲。分東方聖詠和西方聖詠,前者例如亞美尼亞聖詠,拜占庭聖詠,後者例如安布羅西聖詠,格里高利聖詠。
西方音樂史的17世紀開始,經歷了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直至浪漫主義時期!
二、 導入到巴洛克時期
1. 問題:什麼是巴洛克?(從巴洛克的建築著手,讓學生說出看到的作品的特點:繪畫,雕塑和建築合為一體,華麗奢華的,庄嚴的,動感的等)
2. 巴洛克音樂及其特點
巴洛克(Baroque)一詞來自法語,意謂形態不圓的珍珠。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創造就是對比的概念 .「對比」可以表現為各個不同的方面:音的高與低;速度的快與慢(快與慢的段落對比或快慢聲部間的對比);力度的強與弱;音色的不同;獨奏(唱)與全奏(合唱)等等。 代表人物:帕海貝爾、維瓦爾第、巴赫、亨德爾。
3.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體裁(聲樂和器樂)
聲樂:歌劇,彌撒曲,經文歌,眾贊歌,清唱劇,康塔塔,受難曲,以及各種獨唱、合唱曲。
器樂:托卡塔,前奏曲,幻想曲,賦格曲,變奏曲,組曲,奏鳴曲(以獨奏奏鳴曲與三重奏鳴曲為主),協奏曲(管弦樂協奏曲、大協奏曲、獨奏協奏曲)。
ü 欣賞聲樂作品:清唱劇《彌賽亞》之《哈里路亞》
感受宗教音樂的情緒(庄嚴,多聲部的,復調音樂,聲樂和器樂結合,內容多為宗教故事)
ü 欣賞器樂作品: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春》第一樂章
(問題:音樂中所用的樂器,描繪的怎樣的一幅畫面?你能說說么?)
學生活動:讓學生在鋼琴上即興表現樂曲中的小鳥,雷電等形象。
(教學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高,低音,力度等在音樂中的不同表現。)
展示:維瓦爾第用詩歌表現的這部作品:
十四行長詩(略)
三、 導入到古典主義時期
1750年巴赫的去世標志著巴洛克時期的結束,西方音樂史到了一個新的音樂時期——古典主義時期(1750-1830年)
古典主義時期還被分為兩個階段:
o初期古典樂派
o柏林樂派——J·S·巴赫的第二個兒子C·P·E·巴赫為中心
o曼海姆樂派——約翰·施塔密茨為中心
o早期維也納樂派——瓦根扎爾和蒙恩,另一個重要代表則是格魯克 。
o維也納古典樂派——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18世紀中葉,隨著工業革命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及法國大革命的沖擊,歐洲的社會發生了深刻變革。藝術已不再僅僅是貴族所欣賞的高雅藝術,新崛起的中產階級也成了劇場和音樂廳的觀眾。因此,來自民間的喜歌劇和平易生動的器樂音樂大量涌現。音樂也慢慢從宗教,復調音樂中走向平民化,世俗化。
我們常說的古典樂派就是以維也納古典樂派——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為代表的三位大師。
ü 欣賞器樂作品:海頓《時鍾》交響曲第二樂章(慢板)
聽辨音色,用何種樂器表現時鍾的「滴答」聲,節奏均衡嗎?
(巴松管表現時鍾的「滴答」聲,音樂風格:清新,自然,均衡統一。)
ü 師生互動:猜謎活動
請說出老師演奏的音樂片斷是誰的作品?
(教師演奏莫扎特根據法國民歌改編的《小星星變奏曲》)
導入到莫扎特作品
ü 欣賞器樂作品:莫扎特《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
思考:這個旋律,你熟悉么,能唱一下么?
(S.H.E 的《不想長大》)
思考:莫扎特的音樂作品體現的是怎樣的情緒?
出示譜例:旋律線的走向,小調的性質,表現的一種悲傷,哀傷,但是這種哀傷並沒有一直持續,歡快的速度,還是表現了莫扎特非常開朗的一面。
ü 欣賞聲樂作品《費加羅的婚禮》
簡要講下《費加羅的婚禮》的劇情:
費加羅要結婚了,新娘就是伯爵夫人羅西娜的女侍蘇珊娜。生性浪漫的伯爵對妻子羅西娜不忠而在追求蘇珊娜,故對費加羅的婚事多方阻撓。羅西娜的前監護人、醫生巴爾托羅及其女管家馬契麗娜也各自抱有個人目的加以阻撓。蘇珊娜既要躲避伯爵的追求,又不便公開冒犯他。後來,在費加羅和羅西娜的幫助下,她運用智慧和膽略,做出許多男子所不能為和不敢為的巧妙的事情,迫使伯爵不得不跪在羅西娜面前為自己種種不名譽的行為陪罪。蘇珊娜自己通過斗爭終於與費加羅結成良緣。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劇情
歌劇第一幕快結束時,費加羅規勸童僕凱魯比諾時的一段詠嘆調。凱魯比諾來找蘇珊娜,求她到伯爵夫人那裡為他說情,因為伯爵把他辭退了。凱魯比諾很想留下,原因是他很鍾情於伯爵夫人。正在他們談話時,門外傳來伯爵的腳步聲,凱魯比諾慌忙藏在大椅子後面。伯爵進屋,向蘇珊娜求愛,這秘密被凱魯比諾無意中偷聽到了,等伯爵發現凱魯比諾時,他惱羞成怒決定讓凱魯比諾馬上離開他的家,到軍隊里去服役。伯爵走後,凱魯比諾很難過,這時,費加羅象大哥哥一樣唱了這段選曲規勸他。
思考:屬於那種演唱形式?情緒如何?男中音獨唱,詼諧,幽默!
學生活動:跟鋼琴唱一唱這段詠嘆調!
思考:莫扎特的音樂作品的風格?
含著眼淚的歡笑,不為生活所難,不管是器樂作品,還是聲樂作品,始終洋溢著激情。
羅曼·羅蘭為莫扎特作出了如下的評價 :
他的音樂是生活的畫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盡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須取悅於精神,而不傷及肉體或損害聽覺。所以,在莫扎特那裡,音樂是生活和諧的表達。不僅他的歌劇,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樂,無論看起來如何,總是指向心靈而非智力,並且始終在表達情感或激情,但絕無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四)教學反饋與小結
反饋知識問題:
1.音樂家的美稱,你知道多少?(略)
2.聽3段音樂,辨別是巴洛克時期,還是古典主義時期?
3.請學生說說,你對巴洛克與古典主義音樂的理解,各有什麼特點?
課件 http://njsjys.njenet.net.cn/Images/20074917925153.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