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上好一節幼兒園音樂課
實踐表明:孩子們通過科學的音樂教育,不僅能學到了一些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像力和表現力,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質,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其智力的開發。因此在幼兒園音樂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應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發展規律,利用多種形式,突出一個「活」字來進行音樂...教學,注意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使幼兒將各方面的內容結合起來,通過多種感觀的參與,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他們想學、愛學、肯學;最大程度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使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怎樣上好一節音樂課呢?作為幼兒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一、建立和諧的師幼兒關系,讓幼兒喜歡上音樂課。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主要是看教師與幼兒之間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在雙方之間架起相互溝通的橋梁。在教學中傾注愛心和耐心,尊重孩子,走近孩子。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具體的形象、生動的語言來進行授課。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激勵的語言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以此來縮近教師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讓幼兒能積極地、主動地接受音樂活動。 二、創設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 要讓幼兒對音樂感興趣,就要為他們創設一個良好的音樂的環境。讓孩子每天都能接觸音樂,生活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使每個孩子的音樂潛能都能得到驚人的發揮。經常播放一些悅耳動聽的曲目,讓幼兒傾聽這些歌曲的美妙,和幼兒一起根據音樂的內容布置教室的環境,投放一些音樂材料。讓幼兒孩子們耳濡目染地接近音樂,熟悉音樂,從而喜歡音樂、樂意主動地參加與各類音樂活動,激起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三、合理的選擇內容,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 恰當的選材是幼兒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多年來,幼兒音樂活動的目標、內容、形式都是由教師根據自己的意願再稍稍考慮一些孩子的特點來制訂,發展水平不一的孩子按照一份教學計劃進行活動,要唱一起唱,要跳一起跳,沒有選擇的餘地和機會。這樣忽略了幼兒間的個體差異,不能滿足所有幼兒在音樂能力發展上的需要,單一的集體教學不能為幼兒提供自我發展的空間。孩子對音樂內容的需求是從本能需要的立場出發的,他們追求天然的、游戲的、趣味的音樂作品作為學習的對象。教師在明確音樂教育目標的前提下要善於從幼兒的生活范圍里選取適當的內容,幫助幼兒運用音樂的手段加以表現。如動植物類、自然現象類等這些都是幼兒有一定感性經驗的事情,引導幼兒用藝術的手段(繪畫、樂器演奏、唱歌、敲擊節奏等)再現,會大大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另外在教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幼兒的實際水平和需要提供相應的學習內容,提出合適的進度要求,使教學個別化,讓每一個幼兒都能按各自的步調向前發展,使每個幼兒能在「最近發展區」內獲得提高,取得成功,培養自信。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活動發展的平台,使幼兒通過參與活動能認同自己、接受自己、認為自己能行,在能力提高的同時,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四、做好音樂課的常規訓練 課堂教學的組織工作是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所以,教師應建立課堂教學常規,使幼兒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作為一位幼兒園音樂教師,能有計劃並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音樂課的常規訓練,對上好以後的音樂課,培養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幼兒園音樂課的常規訓練和其它學科相比,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不同點在於音樂常規訓練既要對幼兒進行站、立、坐及排隊、進出教室的訓練,又要把這些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幼兒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松愉快地完成相關練習。課堂上的每一個動作、眼神,每一個坐姿、站姿都要求是美的。上課時我要求幼兒頭要正、肩要平、背要直、兩眼平視、面帶微笑、雙手自然地放在腿上。這樣的要求看似簡單,幼兒做起來卻總不是很好。於是,我讓幼兒隨音樂進教室,坐下後聽音樂拍手安定情緒,聽音樂起立、坐下,用歌聲進行師生相互問好等。這樣的訓練,把幼兒進入音樂室的所有活動都放在了音樂中進行,體現了語言的音樂性,動作的音樂性以及課堂活動的音樂性。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音樂課的常規就自然建立了。五、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增強音樂的趣味性。 幼兒的思維形象、直觀,有的音樂比較抽象。把抽象的音樂用直觀的圖片、教具表現出來。在教學中加強內容的趣味性,利於孩子的學習。在教學中將唱唱、跳跳、畫畫、敲敲、聽聽有機的結合,將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形式呈現於幼兒面前,讓幼兒通過觀察、思考、探索,積極的體驗音樂。 (1)將故事和情景表演融入音樂教學之中。 故事、情景表演是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常用到的方法,也是幼兒最樂意接受的形式,同樣在音樂活動中也可以滲入其中。教師把歌曲的內容設計成一故事,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輔以幼兒喜歡的情景表演形式,讓幼兒在演的過程中熟悉歌詞、旋律、風格、形象等,然後,教師有目的地讓幼兒脫離表演進行演唱。能充分調動起孩子們的興趣;如中班歌曲《拉拉鉤》,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幼兒先兩個一組交朋友,扮演朋友之間生氣的情景,從熟悉歌詞到表演唱,看似簡單的過程,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歌曲旋律,記住了歌詞。不僅增強了歌曲的趣味性,也讓孩子們學的更主動更輕松。這兩種方法在同樣在欣賞樂曲時也能起到很有效的作用。 (2)將教具材料融入到音樂活動中。幼兒的思維發展尚處在直覺形象階段,加之受到年齡和生活經驗等方面的限制,在一些音樂活動特別是欣賞樂和打擊樂活動中,如果不藉助一些形象的教學輔助材料,要理解和表現音樂材料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在音樂活動用中利用圖片的方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幼兒看到圖片上的內容,就明白了所表示的含義。另外在欣賞,打擊樂等教學當中,圖譜也是經常被利用到的教具,它採用圖片和象徵性的符號這一形式,這樣能夠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歌詞。 (3)將多媒體融入到音樂活動中。音樂是積聚靈感、催發情感、激活想像的藝術。多媒體教學可以化靜為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各種直觀形象的展示,有助於幼兒更好地體驗音樂的情感。同時,將視聽完美地結合,有助於開發智力,特別是在激活幼兒創新潛能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於教學時,能有效地將視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使孩子們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加深孩子們對作品的理解和對主旋律的記憶。隨著音樂邊聽邊動,能幫助孩子們感知音樂的節奏、速度、力度和情緒起伏,使孩子們更能投入到音樂所展現的情景中。 (4)將游戲活動融入到音樂活動中。幼兒的一日活動貫穿於游戲之中,兒童在游戲中,在活動中學習,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幼兒來說,音樂游戲就是一種娛樂,它讓幼兒充分體驗到「玩」一樣的愉悅感,幼兒沒有絲毫的壓力和負擔,他們自覺自願地,不知不覺地,快樂地,不知疲倦地,投身於活動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從而增強幼兒的音樂節奏感,提高辨別音樂性質的能力,促進動作的協調,還能發展其想像力、創造力,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 (5)將繪畫融入到音樂活動中。藝術是相通的,音樂和繪畫能共同陶冶了情操,凈化了孩子們的心靈。孩子們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運用畫筆,大膽想像,在紙上把關於樂曲描繪的種種美妙景物展現出來,從而完成
❷ 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音樂的原動力,幼兒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教師培養對幼兒音樂活動的興趣,首先是要發現孩子的興趣,其次在活動中激發其興趣,使其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像,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力和創造力。 一、要善於發現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例如,我班的張可欣、紀瀚宇、徐子涵小朋友,喜歡邊玩邊哼小調,陳紫陽、馬晨莒小朋友,聽到節奏明快、活潑的音樂就手舞足蹈、搖頭晃腦起來,臉上的表情就豐富起來時,我就知道孩子們是喜歡音樂的,對音樂是好奇的。而好奇心恰恰是興趣的一個起點。 二、引起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有目的、有計劃地採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精心選擇一些具有鮮明特點,易被幼兒接受的樂曲來誘發和引導幼兒對音樂活動產生好奇心,用客觀事物的新異性吸引幼兒的好奇心,從而對音樂產生興趣。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慾望。讓幼兒多接觸音樂,為幼兒創設音樂環境,並將音樂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 在來園時,我會播放輕柔悅耳的名曲、童謠迎接幼兒,激起幼兒愉快的情感,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 在進餐時,我播放節奏明快的音樂,讓幼兒邊聽邊跟著節奏吃。邊吃邊聽音樂創造了愉快的情緒,增加了食慾。午睡時,我播放柔和、恬靜的搖籃曲,讓幼兒自然而然地入睡,培養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 在給幼兒上音樂活動課「走路」時,用兒歌朗讀和打擊出象徵小兔、小鴨、小烏龜走路的聲音,讓幼兒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節奏。 與各學科配合,以音樂教育為手段,利用藝術的形式進行教育。我選擇了一些和各學科有機結合的互相滲透的游戲活動。在學習兒歌或故事時,我選擇配有音響效果為背景的兒歌或故事,既增強了幼兒語言的表現力,同時音樂促進幼兒大腦半球的活動,提高了記憶效果。如語言節奏「嘰嘰喳喳」「跟誰走」等。 三、以故事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 語言在音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音樂藝術的創造基礎與創造核心。一首活潑、動聽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兒歌、詩歌;一首首優美、詼諧的樂曲都好象講述著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如果在音樂教學中失去了優美、生動的語言,就會使其變得枯燥、無味,失去了藝術的魅力。俗話說:「言為心聲,音為心語。」教師藝術化的課堂導語設計將引發幼兒想學的慾望,把音樂教材編成故事導入新課,使教學過程故事情節化,常能創設一種良好的課堂情境。 四、用律動舞蹈引導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 音樂是時間藝術,節奏是音樂的骨骼。幼兒園的孩子特別好動,如果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坐著不動,他們會坐不住的,所以當孩子對一首歌曲能唱之後,就要選擇適當的動作進行配合。教師根據課程節奏的重難點精心設計律動訓練,不但可強化幼兒的音樂節奏感,而且可減緩教學坡度,為新課的傳授增加情趣。如在《汪汪叫、喵喵叫》中歌詞是「汪汪汪、喵喵喵,汪汪汪、喵喵喵……」我通過邊唱邊模仿小狗叫、小貓叫的動作,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果然幼兒一邊唱一邊表演,特別投入,還特別開心。同時在做動作的時候,孩子們自然會表現出歌曲的強弱與詼諧幽默的韻味,這樣就可以一舉兩得,既鞏固了歌曲的演唱,又找到了歌曲的強弱規律。 五、開展游戲表演使幼兒體驗學習音樂的樂趣 教學中邊唱歌邊游戲是激發幼兒音樂慾望的有效途徑之一。幼兒園的孩子,天生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喜歡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所以,教師要提高音樂活動的質量,就應根據孩子好動的特點,把孩子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游戲,讓孩子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看、想和運動、唱歌、表演、游戲等結合起來,使他們在音樂的世界裡輕輕鬆鬆地獲得知識、技能,受到美的熏陶。 同時,在音樂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寬松、和諧的氣氛,以此來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如在活動中經常看著幼兒的眼睛講話和示範,用表情、動作等去調整幼兒的心理狀態。我還以各種不同的身份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在音樂活動中,我不僅僅是教師,還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小狗、老虎、小蘑菇、蝴蝶等。通過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兒帶入到音樂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音樂家洗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地創造愉悅的學習情境,著力激發幼兒的興趣,盡可能使每一個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善於運用一切美的教學手段來喚起幼兒的美感,使他們在輕松、活潑、快樂的音樂氣氛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音樂知識。這對陶冶幼兒性情,培養興趣,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都有促進作用。
❸ 如何培養幼兒的音樂情趣
音樂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孩子良好審美情趣的基礎。音樂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而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能使其體驗感受節奏在音樂藝術中的情緒,感受到節奏的美,並能准確地再現節奏的能力。但是幼兒因其年齡特點,大腦及身體動作的節律對音樂節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協調,所以節奏感較差。
工具/原料
培養幼兒音樂節奏感
方法/步驟
一、音樂節奏感培養的意義
有人說,幼兒園里沒有真正的學習內容,培養幼兒興趣是第一要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幼兒對某一項活動毫無興趣可言,那麼幼兒很難掌握這方面的能力。還可以尋找日常生活中的節奏,以激發幼兒對節奏的興趣。節奏的概念比較抽象,幼兒難於理解,但幼兒對節奏卻是敏感的,節奏就存在於我們的周圍生活中,因而要讓幼兒理解節奏,對節奏感興趣,必須從現實生活入手,挖掘節奏,尋找節奏。如下雨的嘩啦聲,貓、狗的叫聲、打鼓聲、馬蹄聲,走路的篤聲,拍球的咚咚聲等。在活動中,我告訴幼兒,這些有規律的聲音叫做節奏,並讓幼兒自己去尋找節奏,幼兒對此非常感興趣,很快就舉出各種各樣的節奏:火車的隆隆聲,啪啪的打槍聲,鬧鍾滴答聲等,每當幼兒發現一種新的有節奏的聲音,就感到特別興奮,常會自豪的說:這是我聽出來的。由此,主動地到周圍生活中去尋找各種節奏的興趣更濃了。我將這些聲音組成各種不同的節奏型,用拍手和敲擊物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幼兒反復傾聽,感受和理解,使他們形成節奏意識。雖然幼兒本身對「節奏」並不理解,但是他們已能在模仿中感受並理解節奏,對節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為進一步培養節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音樂節奏感培養的基礎——聽覺
音樂是聽覺藝術,各種音樂活動都離不開聽覺,因此,音樂聽覺能力是形成各種音樂能力的前提條件和基礎。許多音樂能力都是來自聽覺的,如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記憶能力、音樂領悟能力、音樂審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賞能力、音樂表達能力以及節奏感等都與聽覺有著必然的聯系,所以要學會用聽的方法探索節奏的能力,幼兒有了這種能力就能主動積極地學習。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中到處都充滿各種奇妙的聲音:清脆的鳥叫聲;此起彼伏的汽車喇叭聲;悠揚的鍾聲等。讓幼兒仔細聆聽這些聲音不僅能給幼兒一種美的享受和體驗,更重要的是幼兒學會了傾聽,然後將這些聲音用音樂來代替,讓幼兒聽著音樂自由做各種動作,親自感受各種各樣的節奏,慢慢地幼兒就會發現這些聲音在不停的變化,又有一定的規律性,從中體驗了快樂,從而對節奏有更細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音樂節奏感培養的方法——身體動作
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也就是幼兒在有音樂或無音樂伴奏的情況下,把自己對節奏的感受和理解用優美的動作表現出來。動作由幼兒根據自己對音樂的體會自己表演,比較自由、靈活,而不是由教師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師必須加以引導、啟發,循序漸進地幫助幼兒用他們自己的動作表現節奏。
如在訓練| x x x x | x x xx x | 節奏型時,開始時我讓幼兒隨意用自己身體的任何部位來打節奏,只要卡准節拍就行,漸漸的我要求幼兒四分音符用手拍,八分音符用腳來代替,並將此節奏型變成各種形式讓幼兒進行訓練,如:| x x x x | xx x x x || ; | x x x x | x xx x x || ; x x x x | xx x x x ||等等。 孩子們的興趣都很高漲,很多幼兒都能看著節奏譜,手腳並用打出旋律,除此以外我還在活動設計時,注意活動方法的多樣性,讓幼兒的嘴巴、身體及思維都動起來,以保證激發和維持孩子的學習熱情。讓幼兒的身體動起來,可以請幼兒為歌曲編創動作,或在游戲中歌唱,或用身體動作為歌曲伴奏。那些歌詞具體形象、動作性強或敘事風格的歌曲,都可以巧妙地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從而為歌曲創編動作。例如歌曲《小鴨子》、《鞋子嗒嗒響》等。有的歌曲游戲性強,可以讓幼兒邊玩邊唱,例如,歌曲《小雞小雞在那裡》、《吹泡泡》等,老師和幼兒一起捉迷藏,圍成圓圈吹泡泡,邊玩邊唱,多麼快樂呀!用身體為歌曲伴奏,即引導孩子用拍手、拍腿等身體動作拍出節奏,或在前奏間奏處填充,或突出樂句重音。例如歌曲《三輪車》,在間奏處或2、4、8小節加上拍手、跺腳。或者聲音伴奏:叮鈴、叮鈴,哈哈、哈哈,或者重復句末詞語「跑得快」、「老太太」、「真奇怪」,以使演唱更加詼諧有趣,讓小朋友在笑聲中歌唱。在即興創編表演過程中,幼兒體驗到創造和成功的樂趣,獲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四、培養幼兒節奏感應把節奏融於歌曲中
在歌唱活動中,歌唱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總的說來可分為八種:獨唱、齊唱、領唱與齊唱、接唱、對唱、輪唱、合唱、表演唱等。怎樣把節奏和歌唱融為一體呢?唱歌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而節奏是為了學習音樂歌唱服務的,光靠節奏是無法將音樂的美升華的,所以培養幼兒音樂節奏感時讓節奏和歌曲結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幼兒對歌曲速度的理解,也能加強了樂感的理解及體驗。如:在學習《火車開了》歌曲中,按照音樂的節拍、節奏、速度、力度念歌詞,以便更好的掌握音樂的節拍、節奏、速度、力度。同時讓幼兒們在教室里排成長隊,模仿火車開動的轟隆轟隆的聲音和親身感受火車開動的有規律、有節奏的轉動的音響效果,幼兒理解後開始唱,在唱的過程中理解了歌曲的意境。如,歌曲《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活潑、歡快、節奏性很強的歌曲。在學唱歌曲前,我便有意識的在孩子們自由活動時播放這首歌曲,那歡快、跳躍性的旋律,以及那拍拍手、跺跺腳等歌詞,很快吸引著孩子們的興趣,他們一邊哼唱一邊做起了相應的動作。在進行歌唱教學活動時,我嘗試著不用琴來伴奏,而是讓孩子們自由的拍手、拍腿,邊拍邊清唱歌曲,擁有節奏的拍打增強孩子們學唱的興趣。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孩子大膽的創新,獨立的思考,在樂曲伴奏下能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同時也感受出的各種各樣的節奏,對發展幼兒們的智力、個性及能力的發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尋找節奏感教育的有利契機
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節奏,如自行車的「嘀鈴鈴」;門鈴的「丁冬」;下雨時的「沙沙沙」「嘩啦啦」「滴答滴答」等等,為了從小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我就讓幼兒去發現在我們周圍的一些聲音,然後再用小手、小腳以及身體上其它部位進行表現出來,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後,發現幼兒的興趣非常高,他們都願意去捕捉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聲音,同時用節奏來表現,久而久之幼兒的節奏感加強了,同時又發展了他們的觀察能力。無論是音樂還是語言都是以一定的節奏組合和變化,表現作品的情緒情感,引發聽者的共鳴。在平時語言活動,特別是兒歌的教學活動中,我就經常用不同的節奏表現同一兒歌的內容,這樣幼兒在學習兒歌的同時又覺得比較新鮮有趣,更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如在兒歌「嫩芽」的教學中,我就變換了兩種不同的節奏讓幼兒進行表現,為了避免幼兒有一種枯燥的感覺,我就請幼兒從小腳開始到大腿、腰部、肩最後到頭進行表現,並用嫩芽長高的情節吸引幼兒,使幼兒在歡快的情緒中體驗了不同的節奏。
總之, 每個幼兒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音樂的潛能,我認為在節奏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是致力於教會幼兒什麼,而是設法挖掘幼兒潛在的這種能力。通過這些形式,讓幼兒在這些活動中學習音樂,了解音樂,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
END
注意事項
教師不是致力於教會幼兒什麼,而是設法挖掘幼兒潛在的這種能力。通過這些形式,讓幼兒在這些活動中學習音樂,了解音樂,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
這篇文章是幫助爸爸媽媽們來對自己的寶寶進行早期教育的經驗分享,作為一名育嬰師的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分享讓爸爸媽媽們知道簡單而實用的早教方法
工具/原料
平和優美的音樂CD,一定不要是那種節奏太快或者太憂郁哀傷的,比如《愛和樂》
兒童玩的小樂器,比如幼兒電子琴
方法/步驟
早上寶貝醒來時,打開音樂CD,放一些比較安靜,平和的音樂
寶寶玩耍的時候,可以把幼兒電子琴放在他們面前,讓他們自己去玩按
吃法的時候,放一些利於進食的北京音樂,比如:輕音樂,抒情的那種英文歌
4
晚上睡覺的時候,放一些利於安眠的音樂,比如:神秘園之歌,雪之夢,安妮的仙境
END
注意事項
在放一些北京音樂的時候,千萬別放一些感情太成人化的音樂
整個過程都要自然進行,讓寶寶自己慢慢的融入到這種音樂氛圍之中
興趣是幼兒學習音樂的原動力,幼兒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教師培養對幼兒音樂活動的興趣,首先是要發現孩子的興趣,其次在活動中激發其興趣,使其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像,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力和創造力。
一、要善於發現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例如,我班的張可欣、紀瀚宇、徐子涵小朋友,喜歡邊玩邊哼小調,陳紫陽、馬晨莒小朋友,聽到節奏明快、活潑的音樂就手舞足蹈、搖頭晃腦起來,臉上的表情就豐富起來時,我就知道孩子們是喜歡音樂的,對音樂是好奇的。而好奇心恰恰是興趣的一個起點。
二、引起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有目的、有計劃地採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精心選擇一些具有鮮明特點,易被幼兒接受的樂曲來誘發和引導幼兒對音樂活動產生好奇心,用客觀事物的新異性吸引幼兒的好奇心,從而對音樂產生興趣。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慾望。讓幼兒多接觸音樂,為幼兒創設音樂環境,並將音樂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
在來園時,我會播放輕柔悅耳的名曲、童謠迎接幼兒,激起幼兒愉快的情感,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
在進餐時,我播放節奏明快的音樂,讓幼兒邊聽邊跟著節奏吃。邊吃邊聽音樂創造了愉快的情緒,增加了食慾。午睡時,我播放柔和、恬靜的搖籃曲,讓幼兒自然而然地入睡,培養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
在給幼兒上音樂活動課「走路」時,用兒歌朗讀和打擊出象徵小兔、小鴨、小烏龜走路的聲音,讓幼兒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節奏。
與各學科配合,以音樂教育為手段,利用藝術的形式進行教育。我選擇了一些和各學科有機結合的互相滲透的游戲活動。在學習兒歌或故事時,我選擇配有音響效果為背景的兒歌或故事,既增強了幼兒語言的表現力,同時音樂促進幼兒大腦半球的活動,提高了記憶效果。如語言節奏「嘰嘰喳喳」「跟誰走」等。
三、以故事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
語言在音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音樂藝術的創造基礎與創造核心。一首活潑、動聽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兒歌、詩歌;一首首優美、詼諧的樂曲都好象講述著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如果在音樂教學中失去了優美、生動的語言,就會使其變得枯燥、無味,失去了藝術的魅力。俗話說:「言為心聲,音為心語。」教師藝術化的課堂導語設計將引發幼兒想學的慾望,把音樂教材編成故事導入新課,使教學過程故事情節化,常能創設一種良好的課堂情境。
四、用律動舞蹈引導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
音樂是時間藝術,節奏是音樂的骨骼。幼兒園的孩子特別好動,如果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坐著不動,他們會坐不住的,所以當孩子對一首歌曲能唱之後,就要選擇適當的動作進行配合。教師根據課程節奏的重難點精心設計律動訓練,不但可強化幼兒的音樂節奏感,而且可減緩教學坡度,為新課的傳授增加情趣。如在《汪汪叫、喵喵叫》中歌詞是「汪汪汪、喵喵喵,汪汪汪、喵喵喵……」我通過邊唱邊模仿小狗叫、小貓叫的動作,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果然幼兒一邊唱一邊表演,特別投入,還特別開心。同時在做動作的時候,孩子們自然會表現出歌曲的強弱與詼諧幽默的韻味,這樣就可以一舉兩得,既鞏固了歌曲的演唱,又找到了歌曲的強弱規律。
五、開展游戲表演使幼兒體驗學習音樂的樂趣
教學中邊唱歌邊游戲是激發幼兒音樂慾望的有效途徑之一。幼兒園的孩子,天生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喜歡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所以,教師要提高音樂活動的質量,就應根據孩子好動的特點,把孩子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游戲,讓孩子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看、想和運動、唱歌、表演、游戲等結合起來,使他們在音樂的世界裡輕輕鬆鬆地獲得知識、技能,受到美的熏陶。
同時,在音樂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寬松、和諧的氣氛,以此來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如在活動中經常看著幼兒的眼睛講話和示範,用表情、動作等去調整幼兒的心理狀態。我還以各種不同的身份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在音樂活動中,我不僅僅是教師,還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小狗、老虎、小蘑菇、蝴蝶等。通過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兒帶入到音樂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音樂家洗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地創造愉悅的學習情境,著力激發幼兒的興趣,盡可能使每一個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善於運用一切美的教學手段來喚起幼兒的美感,使他們在輕松、活潑、快樂的音樂氣氛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音樂知識。這對陶冶幼兒性情,培養興趣,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都有促進作用。
❹ 淺談幼兒園如何有效的開展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在幼兒園張開音樂教學活動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體會音樂的魅力,進而建立整體的藝術修養。通過對音樂的啟蒙學習,可以調節小朋友們的情緒,給予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由於每個孩子的擁有不同的特點,為了提升音樂教育整體品質,如何盡可能的讓每一個孩子在音樂教學活動中都能夠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是我們面里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依據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開展音樂教學活動
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屬於啟蒙階段的音樂教育,教師應當依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多選取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內容,並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趣味性較強的活動中,因此,教師可以採用游戲活動的形式來開展音樂教學,使幼兒在音樂旋律的伴奏下,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游戲活動中學習音樂。同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擇恰當的音樂游戲活動,如小班的孩子剛接觸音樂,對音樂是什麼尚無概念,喜歡簡單明快的節奏和旋律,教師可以設計生動活潑的音樂游戲活動,如學習兒歌《走路》時,歌詞的內容為:「小白兔走路跳跳跳,小鴨子走路搖搖搖,小烏龜走路爬爬爬,小花貓走路靜悄悄。」教師可以讓幼兒邊唱邊模仿這幾種動物走路的方式,之後教師再出示其他動物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這些動物是怎麼走路的,並模仿出來。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其中,並主動發言和表演,在學會了兒歌的同時,也了解了一些生活常識。再如,教學中班兒歌《尾巴歌》時,歌詞為:什麼尾巴扁?什麼尾巴彎?什麼尾巴好像一把傘?鴨子尾巴扁,公雞尾巴彎,松鼠尾巴好像一把傘。什麼尾巴長?什麼尾巴短?什麼尾巴好像一把扇?猴子尾巴長,兔子尾巴短,孔雀尾巴好像一把扇。 教師可以通過猜謎語的游戲活動使幼兒了解不同動物的尾巴的形狀,使他們在歡樂的游戲活動中了解這首兒歌的結構,記憶音樂的旋律,並為接下來的兒歌創編活動做好准備。
二、精心選取音樂教材
開展有效的幼兒音樂教學,非常重要的一步是選准音樂教材,即音樂教材既要有教育意義,又要具有趣味性,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材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園的教材中雖然選入了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但是並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適合幼兒的認知,有的歌曲太陳舊,有的歌詞太復雜,有的歌曲內容與幼兒的生活沒有太大的聯系,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幼兒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那麼什麼樣的音樂教材是適合幼兒的呢?我認為,只要是內容健康且幼兒感興趣的,能為他們帶來愉快情感體驗的歌曲就是適合的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幼兒音樂教學的內容,除了課本上一些優秀經典的兒歌外,還可以加入一些幼兒熟悉的流行歌曲、影視劇插曲等,如《隱形的翅膀》《外婆的澎湖灣》等,這些歌曲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這些歌曲的旋律和歌詞進行適當的改編,變得更加朗朗上口、簡單易學,以便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了解幼兒學習的難點,如符點音、頓音、音的跨度,以及唱歌時的感情,並能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難點,所以幼兒教師應該有的放矢地為孩子們選擇歌曲,使他們成為「與時俱進」的人。
三、通過音樂欣賞活動提高幼兒的鑒賞能力
音樂欣賞是人根據樂曲旋律的發展,進行形象思維的一種心理過程,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幼兒尚不具備獨立欣賞的能力,他們必須有賴於歌詞的引導和教師的啟迪,才能完成整個欣賞過程。在音樂教學中,我通常情況下會通過以下方式來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作品,以此來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
(一)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幼兒了解音樂
幼兒對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較深刻的,在首次給幼兒欣賞音樂作品時,教師一定應盡量使他們對音樂產生一種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這個過程應能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想像活躍,情感上也有所觸動。例如,在欣賞歌曲《啄木鳥》時,我要求幼兒閉目聆聽音樂,並跟隨教師有感情的配樂講解,在腦中展現出一幕幕啄木鳥為果樹治病,以及果樹除蟲後枝繁葉茂的美麗畫面,使幼兒情不自禁地與音樂融為一體,更深地感受樂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
(二)通過動作演示更好地表現音樂
如在欣賞聖桑的《動物狂歡節》這組樂曲時,我先提出要求,讓孩子們只用動作,不許出聲,聽一至三遍音樂,之後我觀察他們的反應,結果,有的孩子很快用動作表現出了樂曲中個別動物的動作。我抓住時機,鼓勵幼兒隨著樂曲中動物角色的變換,發揮想像,大膽地自編動作,使幼兒在邊聽邊想邊做的過程中感知音樂,表現音樂。
(三)通過圖畫更好地展現音樂
例如,在欣賞《嘀哩、嘀哩》這首曲子時,在孩子們理解歌曲的基礎上,我鼓勵他們大膽想像,運用畫筆在紙上把關於春天的種種美妙景物展現出來,從而完成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總而言之,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最主要的途徑是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但是,我們教師不應該把對幼兒的音樂教育局限在課堂中,應當引入到課外,甚至要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在課堂之外的地方多為幼兒創設音樂學習的環境,為他們提供更多表現和鍛煉的機會,使他們在生活、學習、游戲、勞動中都有音樂的陪伴,進而使幼兒的身心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高。
❺ 幼兒園怎樣培養小班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
音樂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一個學科,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它能給人以美感,並能激發人去積極地創造美和表現美,而美感必須在感受中獲得,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控制力較差,對生活缺乏經驗,對音樂的理解更是沒有經驗,因此從一般情況看,讓幼兒長時間、積極主動去聽一首樂曲是非常困難的。幼兒的音樂素質的培養和能力的提高是幼兒教育總目標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幼兒教育總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幼兒音樂能力的培養。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和提高幼兒的音樂素質和能力呢?下面是我近幾年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一、從節奏入手對幼兒進行教育
小班幼兒剛入園,生活和音樂經驗極少。在教學中,我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首先,我讓幼兒去尋找生活中各種聲音,長的,短的,粗的,細的,讓幼兒來模訪,使他們明白節奏的概念,知道生活中的節奏是千變萬化的。接著,我還將歌曲、舞蹈的節奏用圖表表示出來,同時教會他們學習看圖表,讓幼兒敲擊身體的各部位,或者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示相同的節奏,例如,在做律動《拍手點頭》時,我讓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除了用手和頭來做這個律動外,還可以用身體的哪個部位或者什麼模仿動作來代替先前的動作呢?並讓每個孩子都來試一下,要求和別人做的不同,結果有的孩子拍頭,有的拍臉,有的梳頭、穿衣,還有的孩子拍屁股等。有一幼兒提議用小碗和小勺來敲打,結果,效果也挺好。孩子們通過各種嘗試,玩的可開心了,下課的時候,孩子們還嚷著「再來!再來!」
到了中、大班,我的要求逐漸提高,在進行整體教學法教打擊樂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幼兒看指揮分兩組、三組、五組來演奏,並配上樂器演奏,幼兒由於有了基礎,所以很快的就能掌握一首新曲子的節奏了。
二、豐富幼兒的生活和知識,創設有利的環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將音樂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為幼兒創設一個音樂氛圍,早晨幼兒一入園就能聽到優美、輕松的曲子,在這種情況下,和幼兒的交談也會變得非常的柔和富有情調。當幼兒進行自由活動時,我會播放一些歡快動聽的曲子讓小朋友欣賞,並和小朋友一起游戲舞蹈,用自己的熱情去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使幼兒從不會聽音樂、不愛聽音樂直到喜歡聽音樂,為音樂教學創造了前提條件。在幼兒園,我為幼兒創設音樂氛圍的同時,還和家長配合,請家長在家中為孩子創造欣賞音樂的環境和氛圍。因為幼兒感知音樂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聽—逐漸熟悉—產生興趣—感知音樂的語言、要素—學會分析、理解—促進更深入的感受—形成對音樂終身熱愛的過程。因此,為了加深印象和體驗,好的音樂作品需要反復地聆聽,目的就是要給幼兒創設一個能夠經常聽到音樂的環境,使幼兒熟悉音樂作品,並通過熟悉逐漸產生熱愛,從而提高幼兒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
三、在感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去積極的表現
採用聽覺、視覺同步開放的參與形式,讓幼兒去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使音樂教學活動化、游戲化。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我在選材時首先考慮的是幼兒的水平,盡量選一些能夠使幼兒接納,又適合表現的題材,並根據不同風格的題材進行相應的教學處理。例如,教幼兒欣賞舒曼的《夢幻曲》,由於該樂曲旋律舒緩,優美平靜,不適合表演,我於是用配樂故事的形式進行教學,選擇了一首動聽美好的故事插進去,讓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聽故事。由於故事的內容和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很貼近,使幼兒很容易感受到了音樂所要表現的內涵,引起了幼兒共鳴,收到了較好效果。又如,我在教幼兒聽樂曲《水族館》時,該樂曲是很明顯的二段體曲子,第一段,柔美、飄逸,第二段節奏明顯較快。為了進一步讓幼兒理解這個曲子,我畫了一張圖,邊指圖邊講故事,一邊還合著音樂的順序,同時還採用游戲的形式進行表演,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扮水草,一組扮小魚。第一段設計成水草跳舞,讓幼兒自由表演,第二段設計成小魚與水草玩捉迷藏的游戲。當我剛放第三遍音樂的時候,孩子們已經不需要老師提示,就能區別不同的兩段音樂,這節課我運用看、聽、說、動等形式進行教學,幼兒的興趣很濃。課間的時候,他們還一邊哼著曲子一邊玩游戲呢!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創作慾望,我還根據幼兒已有的水平,為他們設計了整套音樂活動,供幼兒在戶外或課間時欣賞。在這些活動中,我注意樂曲不同風格的搭配,讓幼兒的感受和表現在這些活動中得以延伸,從而使幼兒的音樂素養不斷得到提高。
四、在生活中尋找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事例
我還從幼兒周圍生活現象入手,貼近幼兒生活找音樂,使音樂看得見,摸得著,更具有親切感、共鳴感,更易於接受。如在教切分節奏×××時,學生總是把握不好。我無意中發現娃哈哈的電視廣告詞正是這個節奏,而且這廣告詞幼兒耳熟能詳,於是在課堂上讓幼兒念:甜甜的|酸酸的|……然後再移植到×××上來,幼兒一學就會。此後這種節奏再也不會念錯了。
五、注重培養幼兒將音樂與其他學科相貫通的能力
將音樂教學與各種學科相互滲透,相互運用,充分調動幼兒的聽、想、說、動,進行綜合教學。例如:在幼兒欣賞《化蝶》的曲子時,我讓幼兒先來聽音樂,並為這首優美的曲子配了一則美麗動人的故事,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內容,啟發幼兒用簡短的語言說說他們的感受,並說出為什麼是這種感覺。然後,引導幼兒通過想像來表演這則曲子,並提示幼兒優美纏綿的部分應該怎樣表現,激烈、高昂的部分又應該怎樣表現。重點讓幼兒在表演中突出花和蝴蝶相親相愛的感情,在活動的最後,我鼓勵小朋友用自己喜愛的色彩、線條、圖形、符號等表達他們對音樂作品的感受,畫好後再向小朋友們講述一下畫的是什麼?為什麼這么畫?孩子們很感興趣,這節課除了達到了音樂教學的目的,孩子們在語言、動作、美術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❻ 如何上好幼兒園音樂課課題結題報告
如何上好幼兒園音樂課?一般來說,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音樂課,不能讓幼兒學到音樂知識,還能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想像力和表現力,有利於提高幼兒音樂能力和智力發育。 在幼兒園音樂課中,採用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能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他們想學、愛學、肯學;最大程度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使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那麼,如何上好幼兒園音樂課呢? 一、建立和諧的師幼兒關系,讓幼兒喜歡上音樂課 二、創設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合理的選擇內容,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 四、做好音樂課的常規訓練 五、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增強音樂的趣味性 結語:總之,在幼兒園音樂課中,靈活地採用各種教學手段,為幼兒創設環境、提供材料,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受音樂的節奏、力度和音色,獲得音樂知識,激發審美情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❼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音樂活動
音樂使人產生美感。孩子在幼兒園,接觸音樂的機會很多。晨間活動有音樂相伴,戶外有音樂相隨,作畫時有優美的旋律,音樂課上有動聽的歌聲……每時每刻都有音樂瑩繞在孩子們的身邊。因此,如何在幼兒園中有效地開展音樂教育呢?我園就這個課題進行了園本培訓,深受啟發,談談幾點體會。
一、培養音樂情趣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關鍵。
1.遵循年齡特點,培養參與積極性。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對幼兒進行的音樂啟蒙教育,採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培養和發展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選取適合幼兒的音樂教材,帶孩子在音樂的伴奏下,動手、動腳、動口做一些活潑有趣的活動,如《小手爬》、《捏攏放開》、《拍手點頭》、《拍拍跺跺》等這些律動深受孩子的喜愛。幼兒只有在興趣性較強的音樂活動中才能真正喜歡參與音樂活動,感受音樂的情趣。因此,在音樂教育中,小班可採用活潑愉快的音樂游戲活動,如《走路》。中大班可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情緒,記憶音樂的旋律,使他們真正隨著音樂的內容,情緒變化做游戲,如《找小貓》。幼兒在聽聽、動動、說說中,培養和發展了音樂聽覺能力,音樂的記憶能力和動作的協調能力。
另外,在選取音樂教材時,必須注意既有教育意義又有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幼兒。
2.通過節奏訓練,培養音樂興趣。
幼兒活潑好動,總是蹦蹦跳跳閑不住。節奏性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拍手、拍腿、拍腳等動作來進行節奏訓練;另一方面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在有節奏的身體動作和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如《大鼓和小鈴》、《剪羊毛》、《加油干》,進行這類活動一定要建立一套常規,不然伴有樂器的課堂會顯得太過熱鬧。
3.拓寬知識面,提高唱歌興趣。
幼兒歌曲來自幼兒生活,反映幼兒生活。引導幼兒了解與歌曲相關的知識,不僅可以拓寬幼兒知識面,結合歌曲內容培養動手動腦能力,還有助於對歌曲內容、情緒的理解與感受,提高歌唱的興趣和表現力。還有,如《表情歌》、《親親》、《寶貝在哪裡》、《碰一碰》等這些歌曲還可以讓孩子給其進行創編,把自己編的唱出來是多麼振奮人心的事情啊,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還培養了孩子的創造力。
二、語言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保證。
音樂和語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首活潑、動聽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兒歌、詩歌;一首首優美、詼諧的樂曲都好象講述著一個個有趣的故事。音樂教學不僅能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而且能全面促進幼兒身心和協發展。其中,語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言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保證,我們應該寓語言於音樂教育之中。
首先,我們在進行音樂教育時,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在幼兒聽完一首歌曲或樂曲後,教師應及時鼓勵幼兒講講自己的感受和對作品的理解,可以用這樣的提問語:「你聽到了什麼?」。這樣,既增加了幼兒表達的機會,又滿足了他們表達的願望,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即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時,要正確處理好音樂與語言的關系。如在新授歌曲《小樹葉》時,先和幼兒玩一個語言游戲,讓幼兒扮成一片片小樹葉,教師扮成「秋風」,「秋風」一吹,「樹葉」就到處飄呀飄,當風停止時,讓他們說一說,這片小樹葉離開樹葉媽媽後飄到了哪裡?有的說,我飄到了小河裡,有的說我飄到了草地上……這個游戲是為學唱歌曲服務的,因此玩的次數要恰到好處,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總之,幼兒園的音樂教學不應局限在音樂課中,應滲透在一日活動中,教師應當為幼兒創造多樣化的環境,使幼兒的生活游戲學習都有優美的音樂伴隨。
❽ 如何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淺談小班音樂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的啟蒙
摘要:《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留意和感受生活中的聲、形、色以及音樂、舞蹈美術作品中的美,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自主地多形式地進行表達和創造。其中 藝術領域目標第一條:「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同時,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音樂智力在人類個體天賦中是最早出現的,但音樂天賦要得到正常發展,還有賴於生活和教育的環境。 關鍵詞:興趣日常生活啟蒙傾聽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如果我在早年沒有接受了音樂教育,那我無論在什麼事情上都將一事無成。」所以,音樂在一個人的成長中佔有不可忽略的地位。為了在幼兒園生活的短短幾年中,使幼兒對音樂活動抱積極態度,並使這種興趣得以鞏固、保留、以至成為終生的一種需要,這是一項需要長期時間和堅持的事情,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就才 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首要目標。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是時間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是藉助聲音這一物質材料放映客觀世界和人的心靈的一門藝術。要學會欣賞音樂、表現音樂,首先必須對聲音敏感,敏銳的感知大自然以及人類和社會環境中各種豐富的語言,具備這一種敏感,音樂就會變的親切而容易接近了。要從興趣這個點出發,我覺得要有目的地進行最初的音樂啟蒙,聽是一切音樂活動的基礎,幼兒的聽覺常常要比成年人更加敏銳,首先,我讓幼兒學會傾聽聲音。 音樂一點兒也不深奧,在我們周圍環境中,無論是自然界,還是社會生活中都充滿了各種的音響,我每天都會給孩子提供音樂活動的機會,並在幼兒熟悉的生活范圍去帶領他們發現、探索。並在教學中加以一些適當的游戲來進行啟蒙。比如在散步、戶外活動、走路、上下樓梯等等日常生活中我和孩子們一起聽和討論各種聲音:鳥叫聲、雨水的滴答、行人路過的聲音、汽車經過的聲音、飛機飛過的聲音、風吹過樹葉沙沙響的聲音、還有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等等,有時候,在給孩子講故事的間隙,我會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聽教室內外各種特殊的聲音,當然,只是這些不是不夠的,我還會根 據他們的需求組織一些有趣的游戲。 一:傾聽人體聲音 《聽一聽》這一教學活動中,我和孩子們面對面在一起,讓孩子模仿我發出的各種各樣的聲音,比如拍手聲、拍腿聲、跺腳聲、輕快的跳動聲和各種嗓音……學會這個後, 我就加深難度, 隔著東西一張大紙板,讓孩子看不見我,而依靠聽覺來模仿我發出的各種聲音;在下次游戲的時候,我又找幾個孩子背過身去,也隔著障礙物,就其中一個孩子說話,問障礙物外的孩子:他們其中睡在說話呢?又來加深難度了,讓幾個孩子說話,問:他們之中誰沒有說話呢?游戲是需要不斷更新的,這樣孩子玩起來才會更感興趣,我會在周六日的時候觀看一些綜藝娛樂節目,這樣可以找到更好玩,也貼近孩子生活的一些新游戲玩法,於是我便利用在教學活動中,一次,我讓孩子們圍成一圈,我先對第一個小朋友說一段耳語,讓他們一個挨一個輕輕地把這耳語傳遞下去,到最後一個,我就請他把聽到的耳語大聲說出來,開始的時候,耳語傳得走樣了,但經過多次這樣的游戲,孩子們既感興趣,又能學會傾聽,最後,還是把完整的說出來了,他們既高興又感到自豪。 二:傾聽日常用具的聲音 在《聽聽,找找》這一叫活動中,我會在孩子的生活范圍找出他們熟悉的兩個不同的物品,比如小木棒和開門的鑰匙,讓孩子仔細地傾聽,辨別它們通過敲擊各自所發出的不同聲音,然後,再隔著障礙物,晃動鑰匙串,或者輕輕地用木棒敲大桌子,讓孩子說出是哪一種東西在發出聲音。在增加趣味性時,我還准備一些圖片,讓孩子們根據自己所聽到的聲音去找出相應的發聲體的圖片。當然,孩子回家,還可以在享受到美味的佳餚的同時傾聽家裡廚房裡美妙的「交響曲」,那些都是孩子身邊最熟悉不過的用具。 三:傾聽樂器的聲音 聲音,這就是探索聲音了,不久,他們都能找出自己覺得好聽的聲音,然後我才對他們總結並介紹正確的使用方法,這樣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和尋找的過程,孩子們是開心快樂的。還有我們每天都彈的 鋼琴,就是孩子接觸的最初的西洋樂器,每天,我們都會用鋼琴彈奏一些曲子,孩子們都能根據這些不同的曲子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情了,起床、早操、吃飯、教育活動、上廁所、洗手、喝水、排隊、收拾玩具、安靜休息等等,其實,這也需要一個過程的,首先,必須讓孩子傾聽,然後對孩子講解這首曲子的目的,那麼在每次做這個活動的時候,音樂必須於貫穿這個活動中,等孩子們熟悉並能做好後,再跟他們說第二個曲子,這樣,慢慢積累,孩子的聽覺既受到訓練,又能在音樂中遵守游戲規則。 四:傾聽周圍環境的聲音 動物的聲音、人的聲音、機器的聲音、交通工具的聲音和音樂聲等等,這些聲音在日常生活、周圍環境中隨處可聞,孩子們隨時傾聽這些聲音,體會聲音的各種特性:高的、低的、遠的、近的、強的、弱的、長的、短的、響亮的、輕柔的、優美的、粗俗的等等;《我的周圍有什麼》的教學活動,我會在孩子不同時間段和孩子一起探索。休息的時候,我會讓孩子閉上自己的眼睛,問他們聽到什麼聲音,活動室里、活動市外,或更遠地方的聲音;每天,我們都有帶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讓孩子傾聽自己周圍環境中各種動聽的聲音, 回來的路上可以讓孩子們重復、回憶、模仿他們聽見的聲音,孩子既在過程中體驗快樂,也在其中學到一些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小就培養他們對周圍生活中的各種聲音有敏銳的感覺和細微的邊被能力,就能為他們欣賞音樂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傾聽音樂作品 音樂本身是獨具魅力的,它有一種奇異的、感染人的力量,我經常讓孩子去接觸,去傾聽這些美的音樂,使他們通過音樂本身去體會音樂的美好與崇高。孩子們常常是在周圍環境中聽到什麼歌就唱什麼歌,現在流行歌曲到處可聞,我還經常聽到孩子們的嘴巴里聽到「我愛你,愛著你,就象老鼠愛大米」「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我會變成童話里,你最愛那個天使……」, 雖然, 我不排斥流行歌曲, 但是這些歌曲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我盡可能的在音樂活動和日常活動中提供欣賞的機會,讓美妙的音樂滲透在幼兒平日的活動中,能提高幼兒的對音樂敏感程度。於是我就准備了中、外不同風格的歌曲、音樂的光碟和磁帶,在孩子不同的活動時間段給他們播放,比如:起床、功能室活動、點心、入餐、休息等時間選擇一些適當的音樂如:蕭邦的夜曲、 輕音樂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接觸一些優秀作品。教孩子彈鋼琴時許多教師和父母都有這樣一個經驗,如果這首曲子孩子以前看過或聽過別人彈奏,那麼他(她)就會學比別的曲子快。因此,現在有許多家長和老師會買來VCD、CD給孩子作準備。依次類推在某些音樂活動的前幾天也可有意無意的讓孩子接觸即將進行的新內容,這樣能讓幼兒更快的熟悉音樂。讓他們在這種無意的意識下,音樂走進了他們的心靈。 在每次組織欣賞音樂,或者介紹音樂節目之前,我都要給他們提要求,要他們遵循一些原則,那就是保持整個活動場所自始至終非常安靜。作為我自己是星海音樂學院畢業,自己就非常喜愛音樂,本人也是從小就在父母的音樂熏陶下走進音樂,班級教學老師也是非常喜愛音樂,我也深深明白作為教師喜愛音樂這對孩子音樂啟蒙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孩子們會不知不覺地被老師對音樂的熱情有所感染,從而對音樂產生一種濃厚的,發自內心的興趣,有時候,老師為他們演唱或者演奏一些歌曲、樂曲,孩子們會得到莫大的享受和滿足,比如,在孩子欣賞了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後,我就在鋼琴上給他們彈奏,他們一聽
❾ 如何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
摘要:隨著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幼兒園音樂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但是隨著音樂教育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單純的音樂教育很難讓孩子享受到它的快樂,音樂是生命的旋律,有了音樂,生命才如此豐富、厚重;有了音樂,生命才如此美妙動人。因此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音樂素養,在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達到較好的音樂教學效果,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音樂素養 誤區 解決辦法
一、音樂活動中存在的誤區與解決辦法
(一)誤區:注重音樂知識、技能的獲得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在評論一堂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成功與否的重要的標准之一是孩子有沒有學會老師教的這首歌,節奏打得准不準,會不會表演老師教的舞蹈等等。忽略了幼兒對音樂感受力、欣賞力、表現力和理解力的獲得,而這些往往都是隱性的,有一個量的積累過程,不是立即就能表現出來的,但是這些往往對於培養幼兒真正的藝術能力和素養都是不可或缺。更有甚者,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常常會把一些樂理知識灌輸給孩子。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很多音樂活動中老師會不厭其煩的對幼兒說「這叫做2/4拍,小朋友跟我一起說」等等,縱然是孩子當時記住了,他能理解「2/4拍」的真正含義嗎?當然簡單的樂理知識是可以教給幼兒的,但老師要學會探索教的方法和藝術性,而不是一味的傳授。
(二)解決辦法:尊重兒童,激發音樂慾望
幼兒音樂教育其實質是音樂啟蒙教育。啟蒙教育需要形象、直觀,採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來培養和發展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不同年齡段孩子應選取不同的音樂教材。小班可選用游戲歌曲來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拍手跺腳的全身運動中領悟和掌握音樂的節奏感。中大班可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情緒,記憶音樂的旋律,使他們真正隨著音樂的內容、情緒變化來完成游戲的過程。
選取音樂教材,必須注意既有教育意義又有趣味性,這在國外稱為加上「糖衣」,這便於吸引幼兒。音樂取材的趣味性既表現在歌詞中,也表現在旋律中,應當說表現在詞曲結合之中。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活動能力的增強和求知慾的發展規律,可選一些謎語歌曲,幼兒邊唱邊猜想,增添了情趣。還可以選一些有情節、有角色的歌曲,如《山羊踩痛小公雞》,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受歌曲的內涵,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體諒和謙讓,禮貌待人,友好相處,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
(三)誤區:過分強調音樂教育活動過程的表現形式
記得曾看過這樣一個音樂教學活動:在一個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首先讓孩子學盤腿(大概5分鍾),而這一過程與後面學習的內容卻毫無關系;然後教幼兒盤腿坐在椅子上表演音樂律動(大約10分鍾);接下來又讓孩子做聲勢練習(6分鍾);在給幼兒將音樂欣賞的故事大概(2分鍾);教幼兒脫鞋,引起孩子爭吵(5分鍾);最後讓幼兒學畫圖譜,進行表演(6分鍾)。小班的教育活動上了接近35分鍾,但是整堂課下來參觀的老師都在問這堂課的內容究竟是什麼?重點和難點又是什麼?
我認為這堂課的最大不足就是:過分看重教學活動過程的形式,整個教學過程在盲目的「整合」,而忽略了活動的主體學科是什麼,沒有做到其他學科的科學合理的滲透。而這堂教學活動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只是過程表現出來的熱鬧,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並沒有得到很好地實現。
(四)解決辦法:運用手段,培養音樂情趣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方法不當,幼兒易對音樂失去興趣,這會扼殺他們的求知慾望。反過來說,獨特的教學手段,新鮮誘人的教學方式是培養兒童音樂情趣的前提條件。通常有以下幾種辦法:
1、以游戲引入,學習科學發聲。
在學習歌曲《小雞出殼》時,我先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講述「小雞出殼」的故事,幫助幼兒了解歌曲的內容,然後在第一遍清唱歌曲時,運用「小雞出殼」的玩具進行生動形象的演示,以激發幼兒學習的愛好。當歌曲唱到「圓圓的蛋殼里鑽出一個小腦袋」時,我忽然將裂縫的「蛋殼」打開,裡面立即鑽出了一隻可愛的、毛茸茸的「小雞」的腦袋。豐富有趣的道具演示,立即吸引了幼兒的注重,孩子馬上進入了學習歌曲的情景,睜大眼睛,一邊認真地聽一邊入神地看,欣賞著老師的表演。
2、進行節奏訓練,培養音樂情趣
對一些童話故事般的歌曲,如小兔乖乖、數鴨子、等歌詞形象口語化強的,可讓幼兒邊唱邊表演,邊唱邊游戲,從而激發幼兒對音樂的愛好。幼兒只有在愛好性較強的音樂活動中,才能真正喜歡參與音樂活動,感受音樂的情趣。為此,在音樂教育中,應採取愉快樂潑的音樂游戲活動。如《動物的叫聲》,讓孩子模擬動物的叫聲、走路的姿勢,使他們有愛好符合音樂的節奏合拍地做游戲。引導幼兒准確地隨音樂變更做游戲,使他們感受動中的歡喜,靜中的美麗。幼兒在聽聽、動動、玩玩中,培養和發展音樂聽覺能力,音樂的記憶能力和動作的協調能力。
3、聯系生活,提高唱歌興趣
幼兒歌曲來自幼兒生活,反映幼兒生活,引導幼兒了解與歌曲內容相關的知識,不僅可以拓寬幼兒的知識面,結合歌曲內容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還有助於對歌曲內容和情緒的理解,提高歌唱的質量。如在教《泡泡不見了》這曲歌曲之前,教師為幼兒製作多種不同形狀的三角形、梯形、圓形等小模型,繫上小繩,讓幼兒放在裝有肥皂水的盆里進行實驗,取出後,一個個小模型像鏡子一樣透明,立體感強,然後啟發幼兒動腦想想,什麼東西加上水能吹出泡泡來,並做實驗,得出的結論是肥皂、洗衣粉、洗發水、洗滌液加上水,都能吹出泡泡來。然後讓幼兒拿著自己製作的玩具,玩吹泡泡,在此基礎上學習《泡泡不見了》,既拓寬了知識,感受到自己動手做玩具的成就感,又感受到唱《泡泡不見了》這首歌的歡樂情緒。當然,在教學時間中往往不是一種單一的模式一用到底,而是多種手段的有機結合,互相滲透,這既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又使幼兒多方受益。
二、讓孩子享受音樂的快樂
找出誤區,是為了能更好的改變我們現階段的音樂教育活動形式,更多、更好的培養具有良好音樂素養的人才。因此作為學前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加強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科研探索
作為幼兒園音樂活動的施教者,老師們要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在一定的學前音樂教育理論和教育原則的指導下,積極探索適合音樂教學活動設計的教學結構,將其與相關的教學策略等因素進行優化組合從而形成相對穩定而又概括的幼兒園音樂教學課程模式。
作為,要積極參加進去,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改革和探索進行大力的支持、鼓勵和調研,並展開相關音樂教學活動的評選活動,包括徵集音樂教學活動改革的論文和教學案例等。從整體上形成重視幼兒園音樂教育科學探索的良好氛圍,促進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課程模式的不斷改進,引導幼兒園音樂教育科學探索向更先進的方向發展。
(二)注重教師音樂素養、理論知識的不斷更新
可以說教師對音樂的態度決定著幼兒音樂素養和能力的發展。因此積極提高幼兒教師的音樂素養和音樂理論知識對於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為幼兒園,要積極鼓勵老師走出去進行深層次的進修和學習,多向幼兒音樂教育專家、幼兒園音樂名師學習,提高幼兒園教師整體的音樂素養。同時要組織教師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培訓和音樂教學觀摩,只有從理論上接受了先進的幼兒園音樂教育,才會有的放矢的進行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才能指導和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幼兒園可以通過定期組織一次全園音樂教育觀摹活動,評選優秀教師等方式方法,檢驗音樂教學活動的發展和改革成果。
(三)積極進行教學反思,提高教學水平
反思性教學以及如何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是近年來教師培養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中經常被專家和園長們提到的問題。教師在學習了先進的音樂教育理念之後,要會「揚棄」,要會進行積極的教學反思。反思,是讓幼兒教師提高自己專業素養、改進教育實踐的必經之路。因此教師要學會在幼兒園先進音樂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積極藉助於行動研究,不斷對自己的音樂教育實踐進行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努力提升幼兒園音樂教育實踐的合理性,並使自己逐漸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過程。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是引導幼兒表達心靈和心理感受的語言。對幼兒來說,音樂能促進智力、社會性、身心的健康發展,能提高對情感的感受和體驗能力,陶冶幼兒的情操,提高幼兒的文化和音樂修養等。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積極探索未來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課程模式,並發掘一切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種種因素,使孩子成長為具有良好音樂素養、適合未來社會需要的人。
❿ 如何培養幼兒的音樂興趣論文
一、引導幼兒崇拜著名歌唱家
家長與幼兒教師可以給幼兒講述一些著名歌唱家小時候的趣聞軼事,說明他們經過刻苦學習、勤奮練習,終於奮鬥成功的事例,他們的歌聲優美動聽,振奮感人,把歡樂帶給人間,深受人們的愛戴。並且指出,現在有不少小朋友都很喜歡他們,喜歡他們唱的歌曲,尤其喜歡學他們唱歌。
二、陪同幼兒一起欣賞美音樂
家長與幼兒教師可以在幼兒面前播放輕柔優美的音樂,陪同幼兒一起欣賞美音樂,同時根據音樂的意境與旋律給幼兒講解音樂所表達的故事情境,或者隨著優美的音樂旋律翩翩起舞,給幼兒做好示範,邀請幼兒一起來欣賞音樂。
三、獎勵幼兒一點一滴的進步
俗話說:「懲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家長與幼兒教師對幼兒的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要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說在嘴邊,及時地表揚獎勵,幼兒就會歡呼雀躍,興趣大增。眾所周知,音樂教育對幼兒發展具有眾多價值,只要採取適宜的教育措施,是可以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