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教學 > 高中音樂課黃河評課

高中音樂課黃河評課

發布時間:2021-01-27 04:08:56

⑴ 四年級下冊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評課稿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黃河的過去和現在,知道黃河變化的原因及其內在的聯系,從中受到啟示,培養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重點語句。
3、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激發保護母親河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的重點:了解黃河的變化過程
教學的難點:理解造成黃河變化的原因
一、揭示課題
1、(板書「河」)生齊讀。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類。中華民族燦爛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條大河。(板書:「黃河」)請同學們充分有感情的朗讀這個詞。
2、老師聽出一種特殊的感情,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黃河從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北麓發源,向東流過一座黃土高原以後,就變成了一條黃色的泥河。同學們請看(播放鏈接1)這就是黃河。(出示幻燈片2)面對滔滔千里,滾滾東去的黃河,你們想知道些什麼呢?
3、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篇寫黃河的課文,(板書並齊讀課題——「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你想強調哪一個詞?(生答:變化、怎樣)同學們再試著讀一遍。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生答,師板書:前、後、原因)
二、速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
1、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課文(播放課文朗讀),讀完後能用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的方法說說課文寫了什麼?
2、誰來說說課文寫了什麼?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課文。
生答: 原來——搖籃
後來——憂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三、再次讀文:
師:現在請同學們默讀閱讀提示和課文,看一看還有哪些問題你不能解決?(學生默讀)
師:誰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原來的黃河是什麼樣的?)
(預設: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
師:你的問題提得很好,也很有價值,能夠圍繞課文的主要內容來提問,還有問題嗎?
(預設:引起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師:你也很會學習,能抓住課文的重、難點進行提問,還有嗎?
(預設:怎樣才能治理黃河?)
師:你真是個有愛心的好孩子,知道保護環境,希望你能為治理黃河提出一點合理化的建議。
師:(出示幻燈片3)下面我們就以課文中這四方面的內容為主題,採用小組合作研究的方式來學習研究。大家可以先從你感興趣的角度確定研究的主題。
(1)黃河原來是什麼樣的?
(2)後來黃河變成什麼樣了?
(3)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4)怎樣才能治理好黃河?
四、全班交流:
1、第幾自然段寫了變化前的黃河的樣子?【板書:前】
A:(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讀了這段話,你的感受是什麼?說說你在文字的背後看到了什麼?(看到了溫暖適宜的氣候,看到了美麗的自然風光,看到了人們在這里安居樂業、看到了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
B:生:學習了這部分知識後我覺得課文中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搖籃」指發源地。
C:生:我感受到原來的黃河就象一位美麗溫柔的母親,用自己的乳汁哺育著自己的孩子。
師:說的真好那就讓我們懷著對母親的愛,深情的讀這一段。齊讀。
師:課文通過與淮河流域作比較寫出了黃河變化前的樣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巧妙的寫出了黃河變化前的自然狀況,你們想看一看今日的江淮流域往日的黃河嗎?(想)(播放幻燈片4-10)一邊看一邊想,今日的江淮流域是什麼樣的?
(氣候溫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師:美嗎?(美)(出示幻燈片11)原來的黃河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板書:搖籃)
2、師:原來的黃河是這樣的美,我們的祖先才選擇在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們才稱它為母親河,那麼黃河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5段,想想黃河發生了那些變化?
(預設:「黃河在近2000年……苦難」) 【板書:後】
A:課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黃河泛濫的具體數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數字是常見的說明方法,這不僅僅是一些數字,從這些數字中我彷彿看到了(黃河兩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掙扎,看到了他們家破人亡,聽到了孩子的哭號)
B:這些數字的背後分明是黃河泛濫地區人民的血淚。
3、師: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麼驚人的數字,黃河每次決口改道都會給兩岸人民帶來巨大的損失,深重的災難,在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這種列數字的方法讓我們具體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黃河帶給人們的災難,這些可怕的數字深深地刺痛了我們的心。(出示幻燈片12)再來讀這段話 「黃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難。」
師:不到兩千年就泛濫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兩年就是一次災難。人們還沒有從第一年的災難中恢復過來,又面臨新的災難,人們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親河成了禍河,搖籃成了憂患。(板書:禍河)
4、師:你還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黃河變壞了?
(預設:「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遊河道中。」(出示幻燈片13)
師:找得很准確,在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舉了很多數字:16億噸、12億噸、4億噸,具體而形象地說明了泥沙大,作者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列數字)
師:對,唐代劉禹錫也曾用「九曲黃河萬里沙「的詩句來說明黃河含沙量大。請男同學一起把這個句子讀一遍。
5、師:黃河還發生了哪些變化?
(預設:問題就出在這4億噸……懸河。)
師:也就是說黃河變成了懸河,那麼,什麼是懸河呢?(出示幻燈片14)解釋:河床高於地面,遠遠看去就像懸在地上一樣,故稱懸河。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怎能不讓我們心痛。我們不禁要大聲問:黃河變成這樣,這是為什麼?
6、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第六自然段,找出黃河變化的原因。
(生讀出課文中兩方面的原因。)(出示幻燈片15女生齊讀、16男生齊讀)(板書:自然 社會)。
師:有人認為黃河的變化變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說是人類的破壞造成的。你怎麼看這兩個原因?這兩個原因之間有什麼關系呢?
A:生:我認為是人類的破壞造成的,人們「無限制」的開墾,想怎麼干就怎麼干。自然氣候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造自然環境,使它向好的方面發展。但是人禍是不能饒恕的。
B:這種人為的破壞太嚴重了,4億噸泥沙,一輛大卡車裝4噸。要一億輛這樣的卡車,這些數據觸目驚心。
師: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C:因為窮。(指名讀第六段最後兩句)
師:你覺得這些人是些什麼樣的人?
D:愚昧的人,正是這些人為的破壞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再加上天災造成的水土流失,現在的黃河滿目創傷已經無力哺育她的兒女。
師:最後這一句用什麼語氣讀,(傷心、憤怒)誰再讀讀。指名讀(2、3名)
7、師:許多曾經輝煌燦爛的大河文明,由於人為的破壞而今已經衰敗,曾經高高屹立的巴比倫城已經盪然無存,我們決不能讓黃河也這樣,我們應該怎麼辦?
8、生齊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師: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家們為治理黃河設計了那些方案?(生回答、板書:治理方案 出示幻燈片17)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這么多方法,課文中用了一個詞「數管齊下」其中都圍繞著治黃的關鍵「管住泥沙」。治理黃河的希望和夢想終將實現(出示幻燈片18)。
師: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什麼感受呢?
生:有歡樂、有憂傷、有自豪、有憤怒,也有自責和反思,更有希望與夢想。
六:總結:
一堂《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讓我們看到了黃河的過去和現在,我們的情感也隨之跌宕起伏,有歡樂、有憂傷、有自豪、有憤怒,也有自責和反思,更有希望與夢想。讓我們再靜靜的看看壯麗的黃河,讓我們和母親河一起跳動。(播放鏈接3)
七、板書設計;
搖籃 禍河
(前) (後)
原因
自然

⑵ 寫一篇對本次音樂欣賞課《黃河大合唱》的學習心得

體會)(一)

一、讀書心得的內容,一般可分為客觀描述與主觀批評。客觀描述的重點在於所描述的書及其作者,如該書的主題、大綱、范圍以及依據該書對作者寫作技巧所下的評語。主觀批評的重點則在於寫讀書心得者本身,即他對該書的反應與評價;對其主題的看法與認識。
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三、一本書的讀書心得,有許多可以發揮的地方,撰寫時宜懂得藏拙,寫知的部份,跳過不知的部份。
四、一本書的內容可能有五萬字,一篇讀書心得可能只有一千多字,當然無法面面兼顧,宜做重點發揮。
五、真正的寫作,與考試寫作有所不同,真正的寫作通常是不限時地可以慢慢經營,不斷構思、尋找資料、點滴累積。
六、 用紙或筆記本隨時記下靈感與想法,逐次整理於電腦,用電腦寫作。
主要寫作方法 :
一、 化整為零:將一篇大文章拆成多個段落,變成在寫多篇小文章。
例:高級中等學校圖書館運用全球資訊網的實務報告與心得感思
與書為友,天長地久。
二、同類排比:不同書籍文章中的相關資料之排比運用。
三、化大為小:寫讀書心得不一定要對整本書的內容面面兼顧,可以選擇熟悉的議題加以發揮。
《苦澀的成長》。朱炎著。爾雅。民國七十三年19版。這本書包括十篇文章,可稱為給青年的十封信,十個主題,每個都有對象:愛、青春、火鳳凰、挫折、孤獨、怨尤、蠱惑、孝道、生活的藝術、人類的母親,寫讀書心得的時候,可以先簡略地進行整體概述,然後切入特定主題加以發揮,最後再拉回整體面加以結論。
讀書心得寫作的類型 :
讀書報告的類型:
一、感發型: 此為常見的讀後感。以個人的直覺,表明對該書的印象與感受。或隨興抒發,或借題發揮。不必面面俱到,但應觀察深刻,文字靈活。
二、論述型: 貫穿全書,提綱挈領,析論該書之內容旨趣,以及結構技巧,並評鑒其價值、地位影響。
三、擷摘型: 摘引書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夾敘夾議,藉以表彰該書之精神特質。
四、比較型: 將該書與同類著作作一比較,衡量其得失優劣。
五、源流型: 評介該書所涉級學科之淵源流變,然後具體剖析該書在該學術范圍之創獲貢獻。
以上諸類型,可隨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讀書心得寫作的重點內容 :
一、 引言:關於書籍本書、作者、或書中議題加以概述。
二、 縱向之歷史性回顧:對此問題的前人研究的回顧與其存在的優劣點。
三、 橫向之生活經驗:可以與書籍內容相啟發的。
四、 個人感思:談談你的個人心得,闡述你的主畏,對前人的褒貶等。
五、 結論:分析前人與你的研究後,提出幾個問題,以及未來值得研究的方向。
寫作程序 :
一、選定項目
二、研擬初步大綱
三、搜集資料
四、 整理資料
五、擬定詳細大綱
六、撰寫讀書心得

⑶ 教師如何做好評課高中音樂

在高中音樂課上,老師也應該積極的教學上,讓他們掌握,他們要學習的知識和動手能力

⑷ 中學音樂課 保衛黃河 怎麼講 過程!!要自己寫的哦

一、教學內容
1、欣賞 黃河大合唱第七樂章《保衛黃河》
2、音樂知識:a.了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b.理解什麼是合唱
二、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保衛黃河》,使學生了解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英勇抗擊侵略者,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的英雄壯舉,體會抗日軍民誓死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全中國的堅強決心和英雄氣概,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通過欣賞及講解,使學生懂得什麼是大合唱,並對音樂家冼星海有所了解。
設計意圖:設計此教學目的在於與初中語文、歷史等學科滲透。
三、教學重難點
1、欣賞《保衛黃河》體會抗日軍民誓死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全中國的堅強決心和英雄氣概。
2、理解《保衛黃河》的三個層次。
設計意圖:設計此教學目的在於深層次理解音樂、理解合唱形式,通過音樂形式理解體會音樂形象。
四、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談話引入新棵,激發學生興趣。
2、介紹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放課件(冼星海簡介)
設計意圖:了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及其代表作品,引入新課。
3、理解「黃河」的象徵意義,播放 歌曲《黃河頌》,展示課件:以黃河壯麗畫面為背景,顯示《黃河頌》的歌詞(見課件)。
意在:情感鋪墊,讓學生以黃河的偉大而自豪,通過音樂感染學生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4、簡述日本的侵略中國的歷史,教師演唱《黃水謠》。展示課件:日本侵略中國的悲慘畫面。
5、顯示文字:但是,黃河的兒女呀,誰能象豬羊般的任人宰割,我們要抱著必死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意在:激起學生對日本侵略中國的仇恨,使學生愛恨交加,把熱愛偉大祖國的熱情推向高潮。
6、播放全曲《保衛黃河》,展示課件:《保衛黃河》的歌詞。
設計意圖:通過對《保衛黃河》整體音樂的欣賞,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愛國熱情,感受到抗日健兒氣勢磅礴、英勇豪邁、團結抗日的英雄形象。
7、分段賞析。
(1)播放第一部分音樂。展示課件:齊唱——是合唱的一種形式,多人同時演唱一個旋律及一個聲部。這部分音樂奮進激昂,反映了全國軍民齊心協力共同抗擊侵略的英勇形象。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齊唱是合唱的一種形式,通過這種音樂手段讓我們感受到抗日軍民團結抗戰,不屈不撓的頑強鬥志。
(2)播放第二部分音樂,展示課件:輪唱——是合唱的另一種形式,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的聲部按不同的先後順序演唱同一個旋律,此起彼伏之感。這部分音樂似此起彼伏的黃河波浪,洶涌澎湃,反映了抗日浪潮此起彼伏前仆後繼的英雄壯舉。隨著合唱隊員的不斷加入,聲音不斷的加強表現了抗日的力量從小變大,由弱到強,由廣大的中國軍民建立起的抗日力量逐漸壯大。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輪唱是合唱的另一種形式,通過這種音樂手段,讓學生感受到抗日浪潮此起彼伏,軍民抗日力量逐漸壯大。
(3)播放第三部分,播放音樂從間奏到結尾
展示課件:間奏與齊唱,隨著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強,樂隊的整齊演奏,以及音調升高等音樂手段的運用,表現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民兵、游擊隊、正規軍等多兵種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不可戰勝的革命力量,徹底消滅日本侵略者。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同樣的旋律,力度的加強、速度的加快、樂隊的加入,同樣是齊唱,但音樂形象的變化,通過音樂形象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到抗日軍民萬眾一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不可戰勝的革命力量,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
8、復聽:《保衛黃河》
課件:歌曲主旨意圖:抗日救國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合唱中齊唱、輪唱的理解,體會抗日軍民誓死保衛黃河,保衛家鄉,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四、課堂小結
展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他養育了我們中國13億人民,過去的人們用自己的鮮血保衛我們的母親河,保衛我們家鄉,保衛我們祖國,現在我們更應珍惜和平,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奉獻自己的力量,才無愧於炎黃子孫。
設計意圖:感情升華感染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發學生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民族。

⑸ 音樂課上,師生正在欣賞《黃河大合唱》,忽見一學生埋頭大睡

音樂課上抄,師生正在欣賞《黃河大襲合唱》,忽見一學生埋頭大睡,老師叫醒他說:「你怎麼把《黃河大合唱》聽成了《搖籃曲》?」學生面帶愧色,卻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
。」
(1)老師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
(2)如果你是那位學生,你自我解嘲的話是:
答案:
(1)你怎麼在課堂上睡覺
(2)我被這優美的音樂陶醉了。

⑹ 音樂聽課優點缺點和建議

優點:

1、教師基本的音樂素養比較好。音樂課首先也是實施美育的重要的課程之一,因此,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是美的使者和傳遞者,教師的教學儀態美、語言美、歌聲美是音樂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2、教師的備課可操作性更強,注重實效性,每一環節的設計能夠緊扣主題,步步為教學目標服務,屏棄了那些形式化的東西及作秀的環節,並且,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培養。

缺點:

學校的不重視直接影響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學生認為音樂課就是游戲課,對於音樂知識、音樂能力的培養亦不夠重視,其學科地位仍需進一步提高。

建議:

1、注重把握學唱歌的「度」。在聽課中發現,教師注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主的學唱歌曲,這種方法無形中減輕了學生學習新歌的負擔。

2、一個好的音樂教師應明確教學目的,把握課堂的時間,有選擇地進行知識穿插,而不是漫無目的,發散性講解,不能偏離了方向,因為學科綜合應體現學科特點,不是本末倒置,而是圍繞教學目的來實施。

(6)高中音樂課黃河評課擴展閱讀

教師要引導學生喜愛音樂,要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要不斷提高音樂教學技能,用自己的歌聲、琴聲、語言和動作,將音樂的美傳達給學生;要善於用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審美為核心是中小學音樂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應滲透在各個不同的教學領域中,通過音樂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豐富審美情感,發展審美想像,深化審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⑺ 音樂課上師生正在欣賞黃河大合唱老師互鑒一學生在埋頭大睡,就叫醒他說,你怎麼把黃河大合唱聽了呀!

音樂課上來,師生正在欣賞《黃源河大合唱》,忽見一學生埋頭大睡,老師叫醒他說:「你怎麼把《黃河大合唱》聽成了《搖籃曲》?」學生面帶愧色,卻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 .」
(1)老師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
(2)如果你是那位學生,你自我解嘲的話是:
答案:
(1)你怎麼在課堂上睡覺 (2)我被這優美的音樂陶醉了.
我原來做過

閱讀全文

與高中音樂課黃河評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