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做音樂律動的教研
也不知道您要哪方面的,希望下面這篇對你有幫助哦。 小學教學中的游戲教學法摘要 游戲是一種最簡單、最便捷、最為兒童喜歡的一種學習和娛樂方式。但游戲往往被人們所忽略或者是不重視。分析游戲教學法受冷落的原因,指出小學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對小學生教育所應該持有的正確的觀點和教育態度,重視和重新審視游戲在教育中的價值。 關鍵詞 學前兒童 游戲 教育價值 小學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起點,它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如何擺脫應試教育造成的心理桎梏,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成為長期以來人們關注的焦點。實施快樂教育,游戲教學正是通向素質教育的有利路徑。 一、游戲教學現狀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游戲是一個兒童自願參與並滿足他們身心發展需要的活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教學也蘊含著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說過:「游戲是孩子的生命,游戲是孩子獲取知識的基本活動形式。」游戲的過程也是兒童發展自身各個能力和愉悅身心的過程。但是,這項本來是最原始也是最簡單的一種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式,正在慢慢被人們所忽略,被教師所冷落。 家長和教師都將目光放在小學生的成績上,將學習成績的提高當成工作的中心和重心,這就迫使兒童一旦進入教室就必須開始學習,一旦小學生想要玩耍和娛樂,教師或者家長就會給予批評。他們認為游戲是一件浪費時間、精力、消耗體力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在這樣的環境中,兒童慢慢地失去了自由娛樂的時間和享受快樂的機會。當前我國小學教育中漠視游戲的現象極為嚴重,這無疑會使我國低齡兒童的自主創造精神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失,不利於兒童的健康發展和身心健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小學生對周圍的環境等的認識。 對此,筆者認為,小學教育工作者應改變落後的教育觀念,根據小學生愛玩愛動的天性,重新審視游戲在學生發展中的教育學價值,有針對性的尋找行之有效的游戲教學法,為小學生今後的健康發展打好基礎。 二、如何在小學教學中實施游戲教學 1,教師在教學方面。 (1)提供直觀的感性材料,增強游戲教學的吸引力。 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對新鮮的事物容易神情專注、興趣盎然地投入其中。因此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選用適當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樂學並確實得到能力的培養。 (2)優化課堂結構,靈活多樣,富於創新。 導入新課是教學中的起點,雖然它佔用的時間不多,但筆者覺得好的導入是一節好課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它關繫到整堂課的教學效果,能起到先聲奪人,扣住學生心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的作用。 導入的方法也應根據不同課型的特點而定,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利用音樂游戲的形式來完成教學。在課堂教學前播放一段歡快的音樂以提高小學生的興致,使小學生輕松愉快,帶著興趣進入英語課堂;當小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時,可利用音樂吸引學生注意力;做對話練習時使用音樂,可增強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培養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和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在進行情景表演時,配以適當的音樂可以使表演具有律動性和環境真實性,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眼、耳、手、腦、口等多種感覺器官,從而增強課堂吸引力,開發小學生的創造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數學教學中,如教學「認識幾分之一」時,設計「用掌聲表示得數」的游戲,學生們興致大發,師問:「8本書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本?」4聲清脆的掌聲回答了這一問題;「6米長的繩子平均截成3段,每段長幾米?」又是2聲掌聲。「一個大西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個?」掌聲哪裡去了?學生們互相觀望,滿臉疑惑,無所適從。「怎麼啦?」學生們紛紛回答:「每人只分得半個西瓜,不夠1個,不好用掌聲表示。」於是教師借機誘導:「能不能用一種新的數來表示它呢?」在老師的啟迪下,學生們很快投入到分數的學習中。 2,家長在教育認識方面。 家長是家庭教育中的關鍵因素。因此,首先要讓家長意識到小學教育的基本理念應該是「以兒童發展為本」,而學習成績不是一切的根本。小學生教育應該建立在引導他們快樂學習、健康發展的基礎上,而游戲是小學生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游戲能夠完善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給兒童許多快樂。作為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哪些習慣是好習慣,哪些習慣可能會造成終生遺憾。同時,要培養孩於良好的情感,比如怎麼去關心別人、意志力的培養等。家長要時刻關注兒童的發展與變化,扶著孩子跨過溝溝坎坎,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一系列的研究和社會實踐都證明了游戲和教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游戲不僅解決了兒童心理發展問題上的矛盾,而且充分調動了兒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小學生身心的全面適宜發展。因此在現實的生活中,不能僅僅通過課堂教育的方式去教育兒童,而應該學會變通和融合,應用一定的游戲方式,在玩耍的過程中和輕松的氛圍里達到教育的目的。 游戲教學法有其獨特的教學價值和教學效果,我們應當在游戲教學中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將游戲形式置於教學目的之下,發揚游戲易於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優點,規避其缺陷,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熱情與活力,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找到更科學的好方法。
我是非常用心回答的,請加分
mjsdnmbpxs84402247242011-10-13 15:52:45
② 找一首適合音樂課課前律動的音樂
......這很難啊,想想.....嗯
美麗新世界 SHE
菠蘿菠蘿蜜 謝娜
第一天 咕嘰咕嘰 孫燕姿
最想念的季節 酸酸甜甜就是我 張含韻
彩虹的微笑 王心凌
③ 如何在小學音樂課中滲透識譜教學
從多年教學實踐來看,很多小學音樂老師對學生感受音樂能力的培養過重,忽略提高學生的識譜技能,有的甚至根本沒有識譜教學過程,只注重學生對音樂的感性認識,而忽略音樂技能培養,不利於學生更深入了解和掌握音樂;不利於學生運用音樂技能表現和欣賞音樂能力培養;不利於學生主動學習和挖掘音樂內涵。誠然,對於孩子來說,識譜教學過程是一個痛苦而艱難的過程,對於音樂老師來說,是一個急需研究和解決的話題。事實證明,識譜這項技能對孩子而言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技能,甚至對孩子們將來認識音樂、表現音樂、欣賞音樂等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新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音樂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必須有識譜教學痕跡,必須按照對應年級逐步培養識譜技能,靈活運用各種適合孩子們年齡特徵和學習習慣的手段與方法,遵循孩子們在各個階段對音樂學科的認知特點,尋找一切可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孩子們的識譜能力。那麼,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留下識譜教學痕跡並有效提高學生識譜能力呢?通過長期音樂教學實踐,我有以下體會,現跟各位同行交流學習。
一、遵循各階段學生年齡特點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事
第一,識譜教學因枯燥無味和極其繁瑣常常不被學生接受和喜愛,音樂老師要完全遵循各階段學生特點,在課前設計好識譜教學過程,將復雜枯燥的識譜過程簡單化、童趣化。例如,教學二年級《打掌掌》這首歌時,運用學生極易接受的生動形象的「走、跑」代替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進行節奏教學:
6 3 6 | 3 6 3 | 5 5 6 3 | 6 3 6 |
―― ―― ―― ―― ――
(跑 跑 走 跑 跑 走 跑 跑 跑 跑 跑 跑 走)
打 掌 掌 百 花 開 風 吹 楊 柳 過 江 來。
第二,可以在新歌教學前安排三分鍾音樂素質訓練,包括聽旋律短句說歌名、聽旋律短句說拍子、聽旋律短句說音樂各種音樂記號、聽旋律短句說樂器名稱等。再如,可以在新歌教學前安排歌曲中的教學難點進行難點分散教學等。
通過以上教學,學生很有興趣學習音樂並慢慢喜歡上音樂課,因為他們在音樂中得到了快樂。世界著名音樂大師貝多芬曾經說過:音樂可以使人的精神爆發出火花,自由且復雜的音樂知識轉換成學生喜愛的精神食糧,讓這些音樂技能轉換成他們學習音樂並在音樂中獲得快樂的工具,學生一定願意主動學習音樂,並在美妙的音樂中得到熏陶。
二、選擇學生喜歡做的事情
音樂的世界是聽覺的世界,離開了聽覺,學生便沒有絲毫興趣。抓住學生這一特點,教師在課前做好教案的精心設計,並了解這一時期學生喜愛什麼,增強識譜教學效果。
1.視唱歌譜其實就是用一種特殊的符號――音符演唱聲音的高低,也就是旋律,學生最先掌握、最希望掌握的不是音符,而是美妙的旋律,所以想讓學生學會演唱歌譜,得先讓學生聆聽旋律,在喜歡旋律的情況下用什麼符號演唱已顯得不重要了。為有效提高識譜教學效率,教師應在一首歌中選擇一句代表性樂句進行視唱,具體辦法是:聽旋律短句用「一字模唱法」輕聲哼唱旋律,熟悉之後再視譜演唱。
2.通過學習一種學生喜愛且容易掌握的樂器(如豎笛、口風琴、葫蘆絲等),提高課堂識譜教學效率。
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演唱旋律歌詞,再通過樂器演奏鞏固加深對旋律的記憶,不僅很快掌握旋律,而且教學效果極佳。學生厭倦純粹的唱歌教學和識譜教學,但通過樂器教學,他們在自己吹奏的音樂中增強自信,並主動了解識譜方面的知識,這就是因為喜歡所以願意去做的道理。
三、 選擇學生主動做的事情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不管哪個年齡段,不管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學生都希望在音樂課上玩得痛快,在玩中學習音樂,在玩中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通過長時間教學和不斷深入了解,知道孩子們最喜歡體育課、畫畫、游戲等,我主動抓住學生的這些喜好,課前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環節,有效增強音樂課堂教學效果,逐步使學生學會運用識譜技能快樂學習音樂,在音樂中得到最大收獲。如,教學音的高低時,讓學生用畫畫形式按照音的高低形象地畫出各種動物鳴叫的姿態,教學中出示相應的教學掛圖讓學生清晰地知道音高的概念,並聲情並茂地將歌曲旋律分樂句逐一演唱出來。另外,學生都喜歡律動,教學中我利用體育課上的口令:「一 一 一二 一」教學拍子。如,四拍子教學,學生起立邊喊口令「― 一 一二 一」邊演唱四拍子歌曲旋律,一來二去,四拍子的感覺就會在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逐步讓學生感受到四二拍的韻律感;再如,根據各種拍子的強弱特點,教師可在課前設計好規定拍子的游戲方法:根據四二拍的強弱規律――強、弱的特點,第一拍可讓學生雙手拍一下手掌,再用其中一隻手擊打另一隻手的手面,或用手指輕敲手面等。
總之,識譜教學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占著一定比重,教學中教師要科學、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以解決音樂中的所有問題,使學生在音樂課堂真正主動學習和接受音樂,在音樂中受到更多教育和熏陶。因此,進一步研究課堂教學中的識譜教學是每一位音樂老師的重大責任,音樂老師不僅要讓學生感性認識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和欣賞音樂,更要讓學生理性認識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和欣賞音樂,因為音樂是可以永久保存下來的藝術。
④ 小學音樂課教案
你是這個版本的么:
第八課 童 心 教 學 目 標:
1.童心與童趣是連在一起的,他帶給我們無限的歡樂,我們要珍惜這有限而寶貴的「小孩世界」,使其如春天一樣充滿生機。讓我們盡情地歌唱這充滿朝氣、歡樂的時刻。
2.用現代舞為歌曲即興伴舞,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渲染這充滿詩意的童心世界。
教 學 重 點: 1. 音樂的感悟,情緒的調動。 2. 即興表演能力的培養。 教 學 難 點: 1. 音樂中附點節奏的加強與鞏固。 2. 現代舞及打擊樂器伴奏的創編活動。 教 學 內 容:
⑤ 小學音樂課課前律動幾分鍾好
3到5分鍾
希望採納!
⑥ 小學音樂課堂上的教學目標分類可以有幾種
情感模式
是以感知美、體驗美、理解美、表現美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模式,如參與—體驗模式,情境—陶冶模式等.
1.參與—體驗模式
「參與」是指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共同探討、共同研究、共同解決問題;「體驗」是指以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直接親身體驗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
① 理論基礎:音樂美學理論、現代心理學理論是其理論基礎.
②
教學目標:以審美體驗為基礎,以學生主動參與與直接體驗音樂活動為主要形式,促進學生的情感、認知和行為能力的協調發展,使學生身心和諧成長,陶冶心靈,確立健康的審美觀.
③
操作程序:情感喚起——定向激趣階段,情感深入——感知體驗理解階段,情感外化——創造階段.情感喚起階段,以愛美為特徵,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情感深入,即感知體驗理解階段,以鑒賞美為特徵,培養學生高尚健美的審美理想和趣味.情感外化階段,以創造美為特徵,將內在的審美情感體驗客觀化、對象化、形式化.
④
實現條件:參與—體驗模式的實現條件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因為諸如何時讓學生參與教學,以何種方式參與,如何有效利用參與活動等問題,都是需要教師根據具體情況精心設計的.
⑤評價:第一,該模式的優點在於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音樂注意力,增強音樂記憶力,最終達到終生熱愛音樂的目的.第二,此模式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渠道進行參與
(歌唱、演奏樂器、律動、表演、創造等),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發揮通感的作用,提高了學生感受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願望與能力.第三,參與—體驗模式能夠增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情感交流,培養發展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第四,該模式也有利於課內外結合,把音樂課堂延伸至課外、校外、家庭.第五,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封閉式的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使每個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從中獲得許多新鮮的感受,很受學生的歡迎.
2.情境—陶冶模式
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語言、實物、音樂等手段,創設一種生動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個性與審美人格,提高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獲得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① 理論基礎:情知教學論、現代心理學理論和以此為基礎的 「暗示教學理論」是其理論基礎.
②
教學目標:通過情感、認知與行為的多次交互作用,使學生的情感不斷得到陶冶、升華,身心協調成長,個性得到健康發展,同時又學到音樂基本知識和技能,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③
操作程序:包括創設情境——情境體驗——總結轉化幾個步驟.創設情境階段,根據教學目的,教師可通過語言描繪、實物演示、音樂渲染、電化教育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場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情境體驗階段,可通過參與各種游戲、唱歌、聽音樂、表演等活動,使學生在特定的氣氛中進行學習.在總結轉化階段中,教師要作啟發總結,使學生領悟所學內容,做到情理的統一,並使這些情感體驗感受得以轉化為理性認識.
④
實現條件:這一模式中教師是學生情感的 「激發者」和
「維持者」,因此要求教師具有多種能力,並把音樂器材、教具、教學環境布置好.要有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一起進入角色,使情境更加入情入理,達到誘導學生的情感和促進學生認知的目的.
⑤
評價:這種在情境感受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由感受而動情,由動情而曉理,由曉理而實踐.把認識與情感統一在同一情境中,充分利用認識過程的情感因素,與單純感知相比,效果更好.
(二)行為模式
是以動作的和心智的技能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模式,如示範—模仿教學模式,行為—輔助教學模式等.
1.示範—模仿教學模式
①
理論基礎:示範—模仿教學模式是歷史上最古老的,使人類經驗得以產生和傳遞的基本模式之一,也是創造活動的基礎.它是指教師有目的地把示範技能作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學生相應的行動,使他們通過模仿有效地掌握技能的一種教學模式.技能學習著重與學生行為習慣的控制與培養.學習理論是技能學習的基本的理論基礎,諸如動機理論、強化和反饋原則、主動練習原則、集中練習與分散練習原則、整體學習與部分學習原則、學習遷移原則等,都是技能學習應該遵循的.
②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樂表演技能.
③
操作程序:其操作程序是定向——參與性練習——自主練習——遷移.定向階段,以教師對技能的示範為有效的刺激,引起學生相應的行為反應,使他們通過模仿有成效地掌握技能的操作原理和程序.在參與性練習階段中,由教師指導,學生經過模仿、糾正、重復、改進,形成正確的技能行為反應.自主練習階段發生在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動作或操作要領後,學生加大練習活動量,進行自主練習.遷移階段是對模仿的進一步深化,指在學生熟練地掌握了動作與操作要領之後,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於新的學習或創造性的活動中,即形成了某種音樂能力.
④
實現條件:技能的形成主要是學生自己練習的結果,教師對教學的控制量相對較少.
⑦ 音樂課教學環節有哪些
1、信息技術在音樂課課前就可用到。學生通過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網際網路,對教師所指定的主題及范圍進行搜索,從而獲得主題的多種方面的相關知識,為上課貯備書本以外的知識。這樣,學生不僅能實現「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式學習,更能在課堂學習中實現「師生互動,學生互教」式學習。
如在《過新年》中,我切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及學生的信息素養,布置課前網上作業,即讓學生在網際網路上收集有關過年的傳說、習俗及自己最喜歡的新年音樂,為教學作知識准備。當學生對這一主題有了一定的了解認識後,他們是非常自豪的,覺得自己有「料」去教別人。因此,在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是空前踴躍、積極的,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將自己在網上獲得的關於過年的信息告訴同學們,學生在自主積極的學習氛圍中發現了南北新年音樂的異同。在匯報與交流信息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對大量信息進行分析、評價、優選和進一步的加工,獲得了學習能力的培養,體現了音樂教學的開放性。
2、在「感受音樂意境」環節上,信息技術的作用非常大。信息技術的有效介入活躍了音樂課堂的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音樂從單純的聽覺藝術拓展為視聽藝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必須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從而大大地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引發了學習的動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經常有意識地引人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和形象生動的具體場面,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以實物演示情景,以圖畫、錄像,多媒體再現情景,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表演體會情景,以語言描述情景。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促進學生全面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如在《咚咚嗆》中,我用多媒體播放舞獅、舞龍的表演片段,精彩的舞獅、舞龍的表演鏡頭與喜慶的鑼鼓音樂結合在一起,帶給了學生無以倫比的震撼的視聽感受。此時多媒體的應用再度呈現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聞所見,拉近了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距離,增加了親切感,同時彌補了以往傳統教學中掛圖式靜態教學的不足,使課堂充滿動感,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喜愛音樂的興趣及參與音樂活動的強烈願望,學生們唱的帶勁極了。
3、在「聽音樂」的環節用到信息技術手段。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運用多媒體豐富的音響效果,能辨別音的高低、長短、強弱,能知道自己或別人唱得是否正確。所以,通過聽可以幫助學生欣賞音樂。在教學中,首先,我讓孩子們聽多媒體中各種樂器發出的美妙的聲音,使他們了解音樂,喜愛音樂;其次,在課上我選擇孩子們在幼兒園學到的歌曲通過多媒體播放給他們聽,使他們對過去的生活產生美好的回憶;選擇他們喜歡聽的小學生歌曲,使他們對小學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最後,讓他們在每節課剩餘時間欣賞一首兒童動畫片的音樂畫面,使他們感覺到沒有上夠音樂課,盼望下節音樂課早日到來。
4、在「為樂曲伴奏」的環節,我也用到信息技術教學。我設計出簡易明了的圖譜,圖譜中把需要的樂器按音樂的節奏進行排列組合,根據旋律的特點,利用PowerPoint製作平台設計出活動的樂譜來代替板書,圖譜既形象、生動,色彩又鮮艷,然後讓學生們拿著自製的樂器按圖譜為樂曲伴奏。學生一下就接受了,而且圖譜可以在老師的控制下發出聲音,既減低了學生為樂曲伴奏的難度,增加了課堂密度,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在「學生律動」的環節也應運用到多媒體手段。音樂中的「做」包括做游戲、做律動、做表演及節奏樂器訓練等。目的是讓低年級小朋友對音樂的內在理解,通過外在的各種手段加以表現,使學生的內心溢於言表。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的特點,讓他們在多媒體音樂畫面中去模仿、去表演。有時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如:「小鳥飛」、「小魚游」等表現抒情的三拍子音樂;「大象走」、「獅子走」等表現四拍子低沉緩慢的音樂;「小兔跳」、「青蛙跳」等表現二拍子活潑歡快的音樂。有時有節奏的表演小朋友們生活、學習、行為的律動模仿等等。
我認為只要用心設計,信息技術可以應用到音樂教學的各個環節。信息網路的多媒體優勢,能為音樂教學創設形聲兼備的音樂情境,全面增強音樂的時空效應,喚起學生的美感,提高他們欣賞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