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教學 > 小學音樂的重要性教育理論

小學音樂的重要性教育理論

發布時間:2021-01-29 20:45:08

❶ 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樂器課堂hiyue
樂器課堂hiyue
2016年07月28日
音樂對人的素質的影響是極深遠的,在培養人的問題上,音樂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為了上好音樂課,根據當代學生的心理特點,並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音樂課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是至關重要的。如何開展職業中專學校的音樂教學,將音樂課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音樂教育對於人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不乏科學家創造發明受益於音樂的趣事。我們在進行素質教育時,沒有音樂教育是不可行的,再加上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自偏遠農村,從小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有的連基本樂理都不知道,更不用談高深的交響樂。有的學生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曲作者是誰都不知道,嚴重欠缺的音樂教育對學生成長、成才是不利的。進行音樂教育是一項勢在必行的工作。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是小提琴愛好者,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也是音樂愛好者,前任副總理李嵐清是歐洲音樂史的專家,這些事例說明一個人的成功是離不開音樂教育的。

二、組織情趣教學

音樂教育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對陶冶情操提高科學素養,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推進素質教育為音樂教育的發展開辟廣闊的天地,音樂教育正面臨著建國以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國經濟的不斷繁榮,為音樂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音樂教育愈來愈被全社會重視的今天,音樂工作者要不斷地提高自我的素質,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們常被抽象的音樂知識性和單調的技能訓練所困擾,學生就喪失對音樂的興趣,我們可以使用一些音樂律動,使他們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對於刻板的音樂節奏訓練,就可把節奏訓練設計為「有聲」練習,節奏配合拍手、跺腳、捻指,拍肩等輔助動作,把枯燥變為豐富,學生自然而然的在游戲中就掌握了應該掌握的節奏。

三、寓教於樂

音樂教學要兼顧學生的興趣愛好,盡力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作為一個教師,最終的目的是要教書育人。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是板著面孔的政治說教和強制高壓,而應該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寓教育於娛樂之中,作為一個音樂老師尤其如此。本人在音樂教學實踐中,除了正常的音樂教學外,為了密切配合學校的中心工作,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每當新生到校,我總要教新生學會唱由我作詞作曲的「校歌」,以便讓新生了解學校,愛校如家;培養學生「令行禁止紀律嚴明」的氣質,我總要教《軍中綠花》、《軍營男子漢》等歌;讓新生到新環境安心學習和睦相處,我總要教新生學會電視劇《紅十字方隊》主題歌「相逢是首歌」;讓學生樹立社會公德,知榮明恥,我總要教學生唱會胡錦濤作詞的《八榮八恥歌》;營造全校學生尊師重教的氣氛,我總要教唱《師頌》;當將要走上就業崗位時,我要教學生唱吳奇隆首唱的《祝你一路順風》,送上老師對學生的念念不舍之情和深深的祝福!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情感體驗

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它是人對待外界事物的態度,是人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從藝術價值上看,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是最容易激發和調動情感的,並能很好地體現個人的修養。情感體驗是可以獲得和培養的。情感體驗是引導式與自然流露相配合,與音樂緊密相聯,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產生了情感的呼應,就有了對音樂知識內容的積累,對音樂興趣的提高,從而尋找到適合於自己,並與自己性格相吻合或有差異的音樂去聆聽,感悟。音樂雖然是聽覺藝術,然而在音樂欣賞中如果能結合視覺功能,發揮視聽能感的作用,創設音樂情景,那麼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會更容易些,更深刻些。視聽結合,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不僅感受到音樂美,還享受到劇情美,背景美,語言美,形體美。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和情感同步。老師要走出單純演講的角色,成為學生的激勵者、促進者、指導者、協調者,而不是一個好與壞,錯與對的評斷者。才能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創新,才能做到積極參與教學。學生的求知慾望極強,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

五、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

通過科學的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激勵教師進取,完善教學管理,推動音樂課程的建設與發展。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隨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的「優」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欣賞樂曲《瑤族舞曲》時,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因材施教,給每一個學生創造得「優」的機會。對於表現出色的學生,教師會問一些很專業的問題「:樂曲的主題旋律是什麼?三個主題旋律的速度是怎樣的?」而對於平時不喜歡回答問題的同學,教師就會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請同學們注意傾聽樂曲的速度變化,聽到用手勢表示,如:漸慢時伸出一個手指,漸快時伸出兩個手指。」一旦發現學生能夠正確表達樂曲的意思,教師立刻送給學生一個激勵性的動作或肯定性的語言。採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既使學生系統的掌握了所學知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音樂大門的開啟,要靠教師選擇好鑰匙。情感的調動和培養則是教學中最好的選擇。音樂教學要貼近學生,音樂教師則應同學生一起享受喜怒哀樂。音樂教育對人們的智能開發、性情的養成所產生的綜合影響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是可以培養人積極向上的精神,純潔優雅的風格,能使人心靈得到凈化,人格得到提升。

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音樂教育為什麼把培養興趣作為重要理念

【英盛觀察】興趣是人對事物或活動所表現出來的積極、熱情和肯定態度,並由此產生參與、認識和探究的心理傾向。興趣是引起和維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對感興趣的事物,人們總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動過程或認識過程不是一種負擔。因此,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是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意義,應該說早已被人們所認識,愛因斯坦的「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在基礎音樂教育中,把學生的音樂興趣培養作為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和目標,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就教育現狀而言,音樂教育由於沒有升學考試的外力推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就成為了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要動力甚至是惟一動力,學生沒有音樂學習興趣,音樂課程就有可能成為虛設;就音樂教學而言,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其基礎性主要不是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是音樂學習興趣,或者說音樂興趣是基礎中的基礎,因為,沒有興趣做基礎,包括傳授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內的音樂教學的基本任務就難以完成;就終身教育而言,音樂興趣是學生在音樂方面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即是學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斷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發展自身音樂能力的動力催化劑。學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個學習階段,已經步入終身學習時代的當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比掌握學習內容更為重要。「學會音樂」為「會學音樂」,更需要把學習興趣歸還給學習者。因此,把音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學習為探索學習,便成為音樂學習中的首要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就不能使學生熱愛音樂,對音樂產生感情。如果通過九年義務教育連個音樂興趣都沒有在學生心中建立起來,那就不能不說我們的音樂教育在某種意義上是失敗了。如果我們的音樂課不能使學生喜愛,不能成為發自學生內心的需求,那麼任何所謂「音樂學習」對孩子們來說都沒有意義。

基礎音樂教育對音樂興趣培養的關注,必將帶來音樂教學內容、方法、評價等方面的革新與變化。諸如改革教學內容過分強調學科體系嚴密性,過分注重經典知識的傾向,加強音樂教學內容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及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學習,被動模仿的傾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索發現等多種音樂學習活動;改革教學評價過分偏重知識、強調選拔的傾向,建立既關注結果更加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等等。這種圍繞著興趣培養的音樂教學改革,無疑會展現出一個音樂教學的新天地。讓學生每每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孩子們更學會「學海無涯『樂』作舟」,音樂課堂便成了學生精神上的家園,音樂將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為其心靈里美好的東西。

❸ 音樂欣賞在小學教育中有怎麼樣的重要性

一、音樂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的重要途經與手段
音樂教育的核心就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並通過它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教師的責任是引導學生用審美的態度去欣賞音樂,並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任人皆知:沒有學習興趣、缺乏學習毅力的人,再好的音樂他也是聽不進去的,這樣的學生又怎麼可能接受音樂審美教育呢?《音樂課程標准》在課程目標中提出:「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於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把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樹立終生學習的願望作為目標提出,可見音樂興趣在整個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學生對因對音樂的興趣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欣賞教學。欣賞音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變成他們的學習動力。
為什麼說欣賞音樂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並且變成他們的學習動力呢?
《音樂課程標准》把感受與鑒賞的內容擺在了首位,的確,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中最富有感染力,音樂知識面最廣的一種形式,它是面向全體學生進行音樂教育的最佳方式。具體來說,由於音樂本身存在著不具象、無語義等美學特徵,所以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賞析過程中,張揚個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豐富審美情感,提高感受與鑒賞能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首先,學生在欣賞音樂時能得到感官上的愉悅,也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與樂趣。例如在給學生欣賞《動物狂歡節》時,隨著音樂旋律、節奏、力度以及音色變化,讓學生展開想像動物們是怎樣過狂歡節的,並根據音樂模仿動物的聲音及動作,這樣不僅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並使他們感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其次,在欣賞教學中,學生的情感與音樂的情感可以直接溝通。這種情感上的共鳴又可以使他們陶冶情操,升華人格。例如在欣賞《春之聲圓舞曲》時,同學們根據優美的旋律展開豐富的想像,並描繪出想像的內容以及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感覺自己漫步在芬芳的草地上,心情無比的快樂;有的說,迎著春天的朝陽,與好夥伴們一起去郊外郊遊,等等。他們把對大自然的愛,對未來的撞景與希望都表達出來了。再次,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他們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提高文化素質水平。例如在欣賞《森吉德瑪》時,結合幻燈片教學,學生在視聽結合的效果下,不僅欣賞到了大草原美麗的景象,同時還了解到了蒙古人民的文化風俗,英雄人物的事跡。由此可見,音樂欣賞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途徑,也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的重要手段。
二、音樂欣賞課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
欣賞音樂自然離不開人的聽覺,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活動都必須依賴於聽覺, 因此聽是參與音樂欣賞教學的關鍵。在音樂欣賞課中既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聽覺感受能力,又需要培養和發展其音樂聽覺感受能力。如何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聽音樂中去, 在聆聽中感知、認識、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呢?
欣賞音樂,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聲音感覺能力,比如:對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音色等能力。一般來說,學生基本上都具有這種能力,但是,這並不能代表他們已經具備了音樂聽覺感受能力。他們還必需學會聽辨旋律、節奏、音樂、調式、速度、力度、和聲、曲式等能力,培養音樂聽覺感受能力,同時也是在培養音樂鑒賞能力。在這里採用提問法聽和對比法聽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的有效方法。提問法聽, 也就是在聽前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給學生提一些簡單的帶啟發性的問題。比如在欣賞《龜兔賽跑》時,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哪種樂器是代表兔子的,表現兔子的音樂是又是怎樣的?哪種樂器是代表烏龜的,表現烏龜的音樂又是怎樣的?學生帶著問題去聽,不僅培養了他們的聽覺能力,還培養了對音樂形象的感受能力。對比法聽是聽的深入,也是音樂欣賞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傾聽中的對比有節拍、節奏、速度、力度、音色、風格、形式等方面的對比,可以在同一作品中進行對比,也可以對不同的作品進行對比。讓學生廣泛接觸音樂作品,多聽各種體裁和形式的聲樂和器樂曲,熟悉和理解更多的音樂作品,對各類音樂作品的情緒、表達內容、曲式結構等進行對比對學生來說,才能真正獲得對音樂風格、特點、形式等要素的感性認識。同時還豐富了他們的音樂經驗。
三、音樂欣賞課可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由於音樂本身沒有特定的形象和語言,對音樂的理解也因人而異,人們在欣賞音樂時往往會透過音樂的節奏、旋律、和聲、音色、速度、力度等,體驗到音樂的節奏美、旋律美、音色美等,更會透過它們去感受音樂的情緒、意境,從而產生各種聯想與想像。我們通過音樂教育不僅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同時更是開發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堅持運用以「發掘想像力、創造力」的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鼓勵學生透過音樂在特定情感基礎上大膽想像,通過那種描繪性的音樂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情與景,並由此而獲得種種審美享受。在啟發學生展開思維的基礎上,根據學生掌握音樂基礎知識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用自由探索即興創作等方法,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感覺音樂、體驗音樂並即興創作音樂,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例如要求學生根據音樂的節奏情緒以及音樂形象給樂曲定標題,以及為樂曲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進行即興伴奏。還可以要求學生根據音樂的情緒,展開豐富的想像,大膽創作繪畫圖。在教學中努力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動起來,把較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去感受、去判斷、去想像、去表達、去創造,讓他們在藝術探索和大膽實踐中提高。根據音樂具有一定模糊性和不確切性的特點在給學生欣賞古箏曲《漁舟唱晚》時,採取讓學生聽音樂與看圖畫相結合,再配上一幅秀麗的山水畫,透過音樂的節奏變化、速度變化,感受旋律的美,讓學生展開想像把音樂描繪景象表達出來。有的學生說彷彿看到了夕陽西下的傍晚,夕陽照映在湖面的美麗景象,有的說好像看到盪槳、搖櫓和浪花飛濺的情景。有的還聯想到了漁民捕魚的情景以及感受到漁民滿載而歸的心情。同一首樂曲,學生根據自己所具有的聯想,對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有著不同的感受和理解,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華。
四、音樂欣賞課可以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古往今來,也有一些相對立的音樂,真善美的與假惡丑的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正因為如此,那些假惡丑的東西往往披著「真善美」的外衣混在其中。好的音樂與次的音樂對學生的人格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於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思維能力不斷提高,但是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還很有限,如何使學生辨別「真善美」與「假惡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音樂欣賞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關鍵要使學生劃清真善美與假惡丑的界限,掌握分辨是非的標准,從音樂作品的題材、內容、體裁、形式、風格、格調等方面分辨出什麼是美的和什麼是丑的。這一切都需要從音樂欣賞課中學會。學生在欣賞各種體裁的音樂作品時,通過對比和爭論,正確的感受、理解和表達,會在全體學生的腦子里紮根,真的、善的、美的會在每個人心中閃光,從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促使學生們得到全面發展,提高藝術修養。
欣賞教學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初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能夠欣賞懂得音樂,這是審美修養的基本標志之一,離開了這一點就談不到完滿的教育。」由此可見,音樂欣賞課在音樂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從而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備課、大膽實踐,不斷總結,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擴大其音樂視野,不斷提高欣賞教學的教學質量。

❹ 小學音樂教育現實意義

1.感受與鑒賞。感受與鑒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應注意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以聽賞為主。教師的講解、提示,力求簡明、生動,富有啟發性。應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引發想像和聯想。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感受與見解,鼓勵學生勇於表述自己的審美體驗,以利於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逐步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積累感受與鑒賞音樂的經驗。
2.演唱。演唱歌曲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表現形式。歌唱技能的練習,應結合演唱實踐活動進行。創設與歌曲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帶聲,聲情並茂。注意變聲期的嗓音保護,避免喊唱。
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合唱教學可從輪唱開始,逐步過渡到多聲部合唱。 唱歌教學要注意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演唱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
3.演奏。器樂演奏對於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器樂教學應與唱歌、鑒賞、創造等教學內容密切結合。例如,可用樂器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賞曲的主題音調等。可採用各種演奏形式,以學生普遍學習樂器的合奏為主,鼓勵學生從實際條件和各自的興趣愛好出發,在普遍參與中發展自己的特長。
課堂樂器應易學易奏,便於集體教學使用。吹奏樂器必須符合衛生標准,發音純正。可因地制宜,選擇學習本地區、本民族適宜中小學課堂教學的樂器。鼓勵和引導學生自製樂器。
4.識讀樂譜。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於進行音樂表演和創造等教學活動,識譜要與演唱、演奏、創造、鑒賞等教學內容密切結合,要以生動的音樂為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可以通過學生熟悉的歌曲或樂曲識讀樂譜,也可以藉助樂器演奏來學習。
簡譜和五線譜是我國現行的兩種主要譜式,各地、各校在教學中可自行選擇。五線譜教學建議採用首調唱名法。
5.創造。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音樂創造是指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即興創造和運用音樂材料來創作音樂的活動。在音樂教學中,處處都有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機會。教師應將創造力的培養貫穿於各個教學領域,要啟發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不要用「標准答案」去束縛學生。同一個練習,可能有多種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種處理方法;同一首樂曲,可能有多種理解。應重視音樂實踐中的創造過程,培養和鼓勵學生的創造精神。

❺ 音樂課的重要性

首先音樂課是作為提高學生素養的一種途徑,有助於學生在了解生活,感悟生活,培養信心和啟發智慧有重要作用,不過現在非專業學校僅僅停留在接觸一下和淺嘗即止,很多畢業班以耽誤學業為借口排除藝術課,這也是現在國家最現實的情況,殊不知這樣也失去了發現人才的途徑和放鬆學生壓力的途徑

❻ 學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可以肯定地說,音樂不但能啟發人們的創造性思維,而且還會使人保持長時間的興奮而不知疲倦。有一位學生原來學習一個小時就感到疲勞,後來邊聽音樂邊學習,堅持3—4個小時的學習,注意力也不致分散,而且也不知疲倦,後來他在不聽音樂的情況下也能堅持長時間地學習了。從這一點上講,聽音樂對學習是有積極作用的。

美國哈佛大學專家在研究中發現,清醒和睡眠都開始於腦神經干,那裡排列著一種特殊細胞———網狀細胞,或稱「清醒細胞」,它經常向大腦皮層發出使之清醒的信號。但是,這種清醒細胞需要有一定壓力,才能長時間處於活躍狀態,而黑暗、安靜和單調的氣氛只能起到減弱壓力的作用,隨著壓力的不斷減弱,睡眠就開始了,這就是為什麼過分安靜與單調容易使人犯困的原因。因此,我認為為了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保持清醒狀態,就應該設法向大腦的「清醒細胞」發出「警覺的信號」,也就是向「清醒細胞」施加壓力,那麼,最好的辦法,當首推音樂。

但是,催眠曲不能採用,因為它旋律單調,節奏緩慢,只能對「清醒細胞」起減弱壓力的作用,容易使人入睡。那些過於輕飄的「靡靡之音」也不宜採用,因為它可使人精神不振。流行歌曲更不能採用,因為它有一定思想意義的歌詞,這些歌詞能引起與學習任務無關甚至有害的思維活動。根據科學實驗,最好是採用那些對大腦「清醒細胞」壓力適中,旋律健康,音質優美,節奏快慢協調的抒情性較濃的輕音樂。這種音樂能促使大腦「清醒細胞」處於活躍狀態,而不使人思睡,而且能使人情緒愉快,精神振奮,有益於學習,有益於身心健康。實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根據學習原理、心理學、心理生理學來解釋。
首先,學習是一種積極的腦力勞動,學習需要一個可以提供頭腦積極運動的環境。過於吵鬧的環境會使人的感覺遲鈍,同樣,過於安靜的環境也不利於學習。一般說來,比較理想的學習環境,要求聲音不可以超過50分貝,比較理想的是在睡眠環境下,即30——40分貝。那麼太安靜了,以到於一點背景聲音都沒有了好不好呢?不好。因為過於安靜的環境會使人產生一種潛意識的恐懼,反而會影響學習。
第二,學習需要較多的腦力資源,聽音樂也要佔用一定的腦力資源。試想,如果你用心聽音樂,那麼,你還能全心全意地學習嗎?當然不能。那是不是就不能放音樂了呢?也不是這樣說。其實就像剛才所說的。音樂可以作為一種背景聲音。但並不是很來「聽」的,而是作為一種背景聲音。因為,同樣的背景聲音,和諧的聲音比無規律的聲音更能促進學習。
第三,從生理上來說,人體處於輕快和諧的聲音環境中,人的身體會隨之放鬆,會感覺到兩個情況:一種是昏昏欲睡,一種是精神怡爽。不同的人,不同的條件下會有不同的反應,不能一概而論。根據生理心理學,人的生理會影響人的心理,當人處於精神怡爽狀態時,思維會比較清晰;當人處於昏昏欲睡的狀態時,思維會比較慢,並且准確性不高。
第四,輕而稍慢的音樂佔用人腦資源較少;激烈的、快的音樂佔用人腦資源較多。還有就是兩種腦力活動同時發生時,兩者會相互影響。同樣表現為兩種情形:相互促進和相互干涉。當兩種腦力活動性質過於同一或相差過大時,會相互干涉。只有當兩種腦力活動關系中等時,兩者才會相互促進。
第五,還要注意一點就是「潛意識學習」,也就是說,在我們有意識地學習的同時,我們的潛意識也參與了學習。這種學習不為我們所意識,但在再現和再認的時候越起了很大的作用。學習時放音樂,有可能會干擾「潛意識學習」。
第六,學習和回憶之間遵循一種原理——「情境的熟悉性」。當人回憶時的情境和學習時的情境有較多相似之處時,回憶較容易。學習時放音樂,考試時當然不能放音樂了。這樣就人為地創造了兩者情境的不一性。從理論上來說,當然是不利於學習的。不過也有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因為音樂不是學習時的唯一情境因素,再有就是這種情境的熟悉性當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回憶的質量,如果學習時放音樂使學習的質量提高了,那麼,即使在回憶時有這么一點不同,但綜合起來,卻可以促進學習的效果。
綜所上述,放不放音樂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而要看環境、學習的性質、音樂的性質、人的心理特點、學習習慣等方面來確定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放音樂可以促進學習,而有的人卻得到相反的效果的原因了。

❼ 小學音樂教育的意義

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愛好。

閱讀全文

與小學音樂的重要性教育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