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求幼兒園音樂教案:小小一粒米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歌表演的動作。 2、培養幼兒邊唱邊表演的興趣。 3、個別指導徐慧超等小朋友一起參加活動。 活動准備:頭飾人手一個,錄音。 活動過程: 一、復習模仿節奏動作《走路》 「今天來了這么多客人老師,小朋友心裡真高興,倪老師還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解放軍,老爺爺,還有許多小朋友也來了。」 1、出示「小朋友」節奏卡片,知道小朋友來了,完整做。 2、做解放軍走路,要求打槍有節奏,發出聲響。 3、做老爺爺走路,讓客人老師猜猜是誰?要求做出兩拍的節奏。 1) 幼兒做模仿動作,請客人老師猜猜。 2) 個別幼兒來表演。 二、歌表演:小雞出殼 (一) 復習歌曲: 今天小(2)班這么熱鬧,聽,小小雞在蛋殼里唱起了歡快的歌。 1、「小雞出殼」歌曲復習,用好聽的聲音唱。 2、 唱第一句「小小雞蛋把門開」時,要用點力,出來的歌聲要柔柔地,好聽。——每二遍唱。 (二)「看,有隻小雞真的出殼了,大家要仔細看小雞是怎麼從蛋殼里鑽出來的。」 1、老師戴上頭飾示範動作一遍。 2、幼兒講講,小雞是怎麼出殼的,並學著做這幾個動作。 3、第二遍示範 把未講出的動作講出來並學習。難點:180?轉身跳過來。 4、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一起來出殼。帶上頭飾,其他幼兒看看他們有沒有和音樂一樣,該出殼的時候出殼,要不然太早了,沒長好,太晚了,要在蛋殼里悶死的。 5、再請多點幼兒上來學做。 6、全班幼兒學著歌表演,用歌聲幫助可有力氣出殼。 三、復習律動:小星星 小雞出殼,看天黑了,星星真多真亮呀,讓我們一起去數星星。——復習律動:小星星。 1、第一遍,一起數別漏了。 2、第二遍,小搖籃要搖的柔柔地,輕輕地,天黑了,小雞回家了——結束。
Ⅱ 幼兒園小班教案大全,大象轉轉轉
這里是關於小兔和大象的幼兒園教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小兔和大象 教師:屈老師 活動來源: 小兔和大象音樂形象鮮明、單一,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便於幼兒想像與表達。並且一個輕快、活潑,一個笨重、緩慢,彼此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便於幼兒對比性地感受與學習。 《兔跳》音樂為已感知過的音樂,本次活動的目的是在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大象》音樂緩慢而沉重的特點。考慮到幼兒愛模仿,喜歡和教師一起做音樂游戲、在游戲中學習的特點,我們以音樂游戲的形式開展活動。 因為9月份是小班幼兒人園分離焦慮期,支教團決定本次活動用剛升入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有情節的游戲中,感受兩種不同性質的音樂。 2.根據音樂的變化,嘗試用適宜的方式進行表達和表現。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熟悉《小兔乖乖》的故事,會玩《小兔乖乖》的音樂游戲。 物質准備:背景道具,小兔頭飾,娃娃桌上一部電話;一名教師扮演狼和大象。 活動過程: 1.快樂的小兔子 重點引導幼兒能較合拍地和兔媽媽一起聽著音樂歡快地做動作。
Ⅲ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小貓藏在哪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版認識到自己工作中權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Ⅳ 幼兒園音樂課大象走路教案
設計意圖: 打擊樂器的不同聲音特質常常能吸引孩子們樂此不疲,故事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構建總能激發幼兒廣闊的想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我們在選擇教育內容時既要注意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因此,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及興趣特點,結合他們已有經驗和發展水平,選擇了大象和蚊子這兩種幼兒在生活中熟悉的並在形態上有著巨大反差的動物,將生動有趣的故事人物與樂器的聲音、節奏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幼兒在傾聽、欣賞、敲擊樂器和游戲的過程中自由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及愉悅的進行音樂游戲是我們這個活動的總體設計思路。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認識樂器:刮琴、小鼓、手鈴,感知其強弱、快慢的聲音變化;2、通過故事,感受大象和蚊子不同的音樂特質,了解角色與樂器演奏的匹配關系;3、愉悅的進行音樂游戲活動,體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①打擊樂器:刮琴、小鼓、手鈴 ②背景音樂:舞曲鏈接——小白兔與大黑熊 野蜂飛舞 滑稽舞曲 ③靠墊一個 幼兒人手一對手鈴活動過程一、幼兒隨音樂入場師:寶寶們,跟著我一起去玩吧!——師生聽音樂做動作愉快入場二、認識樂器刮琴、小鼓、手鈴,感知其聲音特點1、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位小客人,他們是誰呢? 2、逐一出示樂器:刮琴、小鼓、手鈴,引導幼兒認識,通過傾聽樂器發出的聲音,感受其不同的音樂特質,並跟隨刮琴一起唱歌、小鼓拍手、手鈴跳舞。 三、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人物與樂器的對應關系1、教師講述故事《大象與蚊子》,在講述過程中,通過小鼓輕聲敲擊表示大象在慢慢的走路,重聲敲擊表示大象生氣的跺腳;;手鈴的搖動輕重表示蚊子的越來越多;刮琴表示大象在不停的甩尾巴趕蚊子等等,展示刮琴、小鼓、手鈴在故事中所體現的系列人物匹配關系。 2、提問,進一步明確樂器所表現的聲音形象 ●師(輕聲敲小鼓)這是誰的聲音,大象在干什麼?(走路)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大象走路吧!——師生一起跟著鼓聲學大象慢慢的走路。 ●師:(搖動手鈴)誰來了,(手鈴聲音由輕轉重)蚊子怎麼了?(越來越多)——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搖動手腕學習蚊子飛 ●師:(刮動刮琴)大象在干嗎?(甩尾巴趕蚊子)來,我們跟著琴聲一起甩甩尾巴吧!——師生隨琴聲做動作 ●師:(重敲小鼓)你們聽,大象怎麼了?(大象生氣了,在跺腳呢!)大象一跺腳,發生了什麼?我們來做做看!——引導幼兒表現蚊子被震暈後倒下的樣子。 四、音樂游戲《大象與蚊子》 1、角色定位:師將靠墊綁在屁股上,變成大象,幼兒帶上手鈴做蚊子;2、師生一起隨背景音樂的不同變化(大象:小白兔和大黑熊,蚊子:野蜂飛舞、甩尾巴:滑稽舞曲),利用樂器愉悅的進行音樂游戲活動,感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 五、延伸活動1、師:今天,我們和三位好朋友做了游戲,他們是誰呢?——進一步鞏固對刮琴、小鼓及手鈴的認識;2、師:讓我們去和更多的樂器朋友一起游戲吧! 3、師生聽音樂做動作出場。 附:故事與樂器有一頭大象,長得可大拉!大大的腦袋,大大的身體,好大好大的屁股,走起路來「咚--咚--咚--」, (敲擊小鼓,聲音沉重而緩慢)很慢很慢。 有一天,大象出門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飛來了,一隻、兩只、三隻……(雙手不停搖動手鈴,由輕到重,由慢到快,表示蚊子越來越多),它們發現了大象的屁股,說,「哇!好可愛的屁屁呀!讓我們來叮叮它吧!」於是,蚊子們們就圍者大象的屁股叮了起來。大象覺得屁股有點癢,就甩起尾巴來趕蚊子,「的兒~~~~~的兒~~~~~」」(刮動刮琴),蚊子被趕走了(手鈴搖動的聲音由大轉小,由重轉輕,表示蚊子飛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剛睡著,蚊子又飛了回來(雙手不停搖動手鈴),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趕,「的兒~~~~~的兒~~~~~」」(刮動刮琴)。就這樣,趕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終於生氣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腳使勁一跺,「咚--!」(用力敲擊小鼓)聲音大得把蚊子都給嚇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