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胡說歌 微格教學教案設計表怎麼填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管理者、知識的傳授者,教師在版課堂教學中主要有導入教學、告權知學生學習目標、提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講解知識、輔導答疑、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等活動,充分展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對於教學活動的合理設計、程序安排等將具體體現在課堂教學結構流程圖中。
『貳』 如何培養孩子音樂創造力
幼兒園音樂教學主要包括歌唱,韻律活動,打擊樂,音樂欣賞,音樂游戲五大領域,那麼在這五大領域中採用什麼形式來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呢
(一)發揮想像為歌曲創編新歌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幼兒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變部分歌詞,這樣幼兒的演唱興趣會大大提高,同時想像,創造能力又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展.例如:歌曲《胡說歌》圍繞"你把襪子穿在耳朵上嗎 "這樣一句與生活相違背的歌詞,以簡單的旋律展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同時,教師鼓勵幼兒自己來創編歌詞,最後編出了"你的手套穿在腳趾上嗎 ""你的褲子穿在胳膊上嗎 "你的鞋子穿在頭頂上嗎 "等等五花八門,荒誕可笑的歌詞,這樣孩子們在歡歌笑語中不知不覺地體會了音樂活動的快樂,還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大班有一首歌曲叫《秋天多麼美》,這首歌曲是我和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歌曲之一,歌曲學完以後,我突發奇想,秋天美,冬天也很美呀!我們何不創編一首《冬天多麼美》,我的想法得到了全體孩子的響應,最後,在全班孩子的努力下,創編出了"冬天雪花輕輕吹,大地蓋上厚呀厚棉被,小朋友,一起堆呀堆雪人,雪人個個胖墩墩" (二)留住旋律,改編歌曲.
最近,經常聽到我們班的孩子在唱《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2002年的第一場雪》等流行歌曲,這些歌曲如果從一名時尚青年口中唱出時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但若是一名四五歲的小朋友也開始哼唱它時,我們老師和家長不免會有些擔憂和緊張,因為幼兒對流行音樂缺少選擇和辨別能力.針對這些我們我覺得如果我們阻止孩子去唱是不可能的,所以與其去堵,不如去疏,採用留住旋律,改編歌詞的方法是非常可取得.南師大的許卓婭教授,就把孩子們流行歌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改了個面目全非,"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看過來……"成了"對面的兔子看過來,看過來,不要被我的樣子嚇壞,其實我,很可愛……"扮成大灰狼的男孩們邊跳邊唱,向對面由女孩們扮演的兔子發出"邀請",聽到大灰狼如此表白之後,她們迅速還擊:"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來看去你都是個大壞蛋,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做朋友的問題可真難辦……" 就這樣,一首流行歌曲變成了一台饒有興致的兒童音樂劇:《兔子和狼》,孩子們戴著頭飾,完全投入到大灰狼和小白兔的角色之中.結局也改得很巧:流行歌詞中的"愛真奇怪"變成悔過自新的大灰狼終於得到了小白兔的原諒,"你真可愛!"從此被接納成為兔子們的好朋友. 改編,而不是一味拒絕.在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少兒歌曲創作態勢日益衰微的今天,這種改頭換面不能不說是討巧之舉.流行歌曲對孩子來說未必是洪水猛獸,其實有太多資源可以利用.但可惜的是,目前我們在這方面動的腦筋實在是太少了.
(三)為樂曲,歌曲編配動作
邊唱邊表演是幼兒喜愛的一種音樂活動形式,它們喜歡用動作來表達情感.如果歌曲或樂曲是具體的,並易於動作表現的話,應盡量引導幼兒自編動作表演.例如:在學習《兩只小手》這一歌曲時,要求幼兒自由想像動作來表現歌詞.("兩只小手做兩點,雨點從天空落下來""兩只小手做枕頭……")由於大多數幼兒都是隨意,即興創作的,當然不可能期望他們創作出多麼完美的動作.但畢竟是他們自己展開想像編的,對練習這一系列動作也特別有感情,格外認真.不僅調動了幼兒學習歌曲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也使幼兒從中得到了創造的源泉.
(四)在節奏教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充分,自由的演奏空間,鼓勵幼兒利用已經有的經驗展開想像,用配器演奏來表現樂曲.
有一次晨間活動,我們放著音樂,耿春雪突然叫住了我,"老師,你聽這個歌曲裡面好像有鋼琴的聲音".她的這句話讓我感覺孩子不僅聽著歌曲的美,同時還夾雜了他們所熟悉的樂器的聲音.孩子的耳朵是靈敏的想像力是豐富的.如:x x .孩子們就會說像汽車的鳴笛聲---笛―笛;x x x 像小朋友走路;xxxx xxxx像小朋友跑步等.當我們在和孩子做節奏互動時,我每打一種節奏,孩子們就能發揮想像,說出它們像什麼:有的說像雨水的滴答聲;有的說像汽車的笛笛聲;有的說像火車的隆隆聲等.
我覺得對幼兒音樂節奏的培養,是貫穿在一日活動中的,通過不同的音樂性質,把音樂貫穿在常規中,培養幼兒的常規意識.如幼兒聽到《准備好了嗎》的音樂就馬上集中;聽到《拍手點頭》就知道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拍手;聽到《啄木鳥》的音樂就馬上收玩具;聽到抒情的《搖籃曲》就會安靜.孩子對節奏的感受,有時候會出乎大人的意料以外.如在就餐前和起床後是紀律最亂的時候,我會用節奏的變化來集中幼兒和安定幼兒的情緒,我會用鈴鼓拍出一個節奏,幼兒會情不自禁的跟著拍,然後再不斷的變換節奏.孩子們聽到節奏變化了,就會自然而然的豎起小耳朵集中精力來傾聽老師的節奏,並伸出小手來迎合,模仿老師的節奏.這樣聽到的只有整齊的節奏聲,沒有吵鬧聲.這樣的音樂化管理,既訓練了幼兒的聽辨能力,有很好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培養了幼兒的常規意識.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叄』 如何評價大班音樂活動《胡說歌》
《胡說歌》是明天版大班的一節歌唱活動,歌曲內容簡單·詼契有趣,幽默滑稽,曲調明快,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我選擇這節課是最重要是因為,大班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語言的發展,他們對歌曲有了極強表現力,在情感上有了共鳴,最容易通過歌曲來表現自己的感情。並通過這首歌曲的內容和音樂藝術潛移默化地陶冶幼兒的性情和品格。
『肆』 通讀教材,談談如何進行幼兒園歌唱教學
幼兒園教育的內容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大領域。在新頒布的幼兒園新綱要中明確指出藝術領域的作用是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歌唱教學是幼兒園里最常見的音樂教學活動形式,對於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表現力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作實踐中越來越發現,在有些歌唱活動時,孩子們的表現卻有些被動,只是一遍一遍地跟唱,幼兒對老師教、幼兒跟唱這種傳統的、死板的唱歌教學失去了興趣。追其原因,傳統的唱歌教學已違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幼兒失去了對音樂美的感受和體驗,忽視了幼兒創造力的表現。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因而有必要對幼兒園的唱歌教學進行改革,究竟怎麼樣才能使幼兒在快樂的過程中完成設定的活動目標呢? 利用多媒體,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幼兒才會主動去學習。因此,如何讓幼兒一開始就被你的活動所吸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傳統的活動導入方式往往是談話導入或是直接導入。對幼兒來說沒有新鮮感,當然也就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了。這時如能利用多媒體幫忙,讓幼兒不僅從聽覺,更從視覺、觸覺等全方位吸引幼兒,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例如在學習歌曲《秋天多麼美》時,老師利用PPT先讓幼兒欣賞秋天的美景,讓幼兒了解秋天、感知秋天,之後再播放歌曲的動畫音樂視頻,幼兒一下子就被可愛、卡通的音樂形像吸引住了,讓幼兒不僅聽了音樂,更「看到」音樂,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學習和掌握歌曲。當然還可以在活動前准備各種其它道具,如各種圖片、實物、照片等,幫助幼兒在最快的時間里進入主動積極學習的狀態。 利用幼兒的年齡特點,巧妙解決發聲練習和節奏練習。 音樂課中的發聲練習和節奏練習是歌唱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樣的練習應該如何進行呢?難道也像成人上音樂課一樣的「咪…嗎…」「噠噠 噠 」嗎?實踐證明這樣是行不通。我們要利用幼兒喜歡小動物、並善於模仿小動物的特點,巧妙地設計練聲曲和節奏練習曲。如:在讓幼兒練習閉口音「U」時,老師就讓幼兒模仿火車開動的聲音。「嗚— 嗚— 嗚 嗚 嗚 嗚 |。這樣連奏和斷奏的閉口音都練習到了。在節奏練習時,老師讓幼兒模仿不同的小動物進行不同時值的節奏練習。 X — X — X — X —‖ 烏 龜 爬 爬 X X X X X X X — ‖ 大 象 伯 伯 慢 慢 走 X X X X X X XXXX XXXX X — ‖ 小青 蛙 呱呱 呱 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 利用圖譜,解決歌詞難題。 幼兒由於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等特點,在學唱歌詞多、難的歌曲時,往往會出現記不住歌詞的問題。怎麼樣讓幼兒在短短的時間里快速、准確地記住歌詞呢?圖譜是個非常好的小幫手。它以生動、有趣的圖畫代替了枯燥繁瑣的詞語,非常適應幼兒的學習特點。在演唱歌曲《圓圓與彎彎》時,「圓圓桔來圓圓柑,圓圓的葡萄結串串,圓圓的蘑菇它打傘傘嘍,圓圓的糧囤冒尖尖…….」歌曲中的兩段歌詞中包含了大量的水果、蔬菜名稱:桔子、柑、梨、香蕉、葡萄、菱角、柑、蘑菇……大段的歌詞幼兒很難記住。這時老師採用圖譜的形式,按順序把歌詞內容畫出來,圖畫和歌詞相對應,幼兒一看就知道歌詞內容。在圖譜的幫助下順利解決了歌詞難題,這樣很快地就能掌握歌曲了。另外圖譜還能幫助幼兒更好的表情達意。為避免教師單一枯燥的講解,有些歌曲可以通過圖譜中形象事物的表達幫助幼兒理解歌曲性質,正確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表達。比如抒情的歌曲,就可以畫上流水、波浪的線條等形象的事物來表達;歡快、活潑的歌曲,就可以用小兔、小松鼠等輕巧跳躍的形象來表達;要求唱強音的地方可以把圖形畫大些或色彩濃些,弱音的地方則可以畫小些淡些。 創設自由開放的環境,鼓勵幼兒自由創作。 幼兒喜歡自由發揮,自由,更喜歡顯示自己的創作成果,因為這些成果出自已,是自己的創作,最能體現自我價值,因而也最能使他們獲得真正的滿足感。在歌唱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為歌曲改編、創編歌詞是很好的創作形式。我通常會選擇一些歌詞簡單,多重復的歌曲,讓幼兒自由地進行創作、改編。例如在演唱了歌曲《胡說歌》後,幼兒都被歌曲中詼諧幽默的歌詞內容所感染。「你把襪子穿在耳朵上嗎?襪子穿在你的耳朵上嗎?」這時,有個別小朋友開始別出心裁唱著:「你把襪子穿在眼睛上嗎?襪子穿在你的眼睛上嗎?……」其它的小朋友一聽,馬上就開始學樣了。這時老師及時組織幼兒對歌詞進行創編,馬上就有各種各樣的歌詞出來了,穿在鼻子上、手臂上、嘴巴上、鞋子上……小朋友百唱不厭。活動結束後,仍有不少孩子跟我說:「下次還要唱!」看來還真是唱出了他們的樂趣。這樣的活動突出了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幼兒真正體會到唱歌活動的樂趣,並從中受益。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審美能力的重要學科,也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更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歌唱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孩子,當他們高興時,就會情不自禁的唱起歌來,以表達自己輕松、愉快的心情。我想,幼兒園的音樂活動目的不是為了培養音樂家,而歌唱活動更不是為了培養歌唱家,而是要以音樂為手段,培養幼兒心靈的美感,對音樂的興趣,欣賞的能力,激發智力和創造力,使孩子們真正喜歡唱歌。
『伍』 幼兒園大班 教學計劃(急~~~~~~~)
呵呵,第一次寫,是有必要參考一下,至少知道格式、內容等。參考一下這篇吧: 幼兒園大、中、小班上學期班級計劃: http://qq.iyaya.com/93/104798-0.html
『陸』 有關音樂藝術的資料
由於音樂以聲波振動的非語義性組織結構與人類的情感、意志活動直接同構對應,所以音樂中的意志表現形式起著組織與協調社會成員意志行為的作用,音樂中的情感表現形式承擔著傳達與交流社會成員情感體驗的職能,使音樂常能在某種具體的實踐活動中、或具體的社會交往場合發揮某種帶有實用效益的功能。音樂之所以能作用於人類的生理、心理狀態,其最底層的物質基礎是聲波對聽覺器官的刺激會引起人體內的生理反應(如呼吸、脈搏、血液成分、內分泌、腦電波的變化)以及動作、情緒反應;在此基礎上,按一定的結構組織起來的樂音則以其形態樣式的整體對應於社會生活的情景、民族心理的特質、階級意識的顯現等等,因而能把這類反應導入意志行為和社會情感的軌道,並最終導入人格、情操的范疇。因此,音樂所喚起的人類理性並不停留在語言符號的、抽象的、精神性層次(如知識領域里的概念體系,道德領域里的律令訓條)上,而已經落實到調動一整套生理活動的、實踐的、物質性的層次上,是一種充滿熱血激情的實踐理性。原始氏族用於圖騰祭祀、慶功禳災的樂舞,就具有這類組織交流功能;在社會發展早期階段滲透在社會生活各個角落的各種歌曲都有這類實用功能。在漫長的手工業時代,各種勞動號子都以自己特有的節奏、音調、句法協調集體的勞動動作,並起著消除疲勞、鼓舞意志的作用。進行曲和軍歌統一步伐、鼓舞士氣的功能是人所共知的;中國古代有「梁紅玉擊鼓助戰」的故事。各類抒情性的歌曲則以音樂表達與交流情感,使社會成員的思想感情互相引起共鳴,達到一致。各種嚴肅的頌歌、贊歌和儀典音樂表達了社會成員共同的慶祝、歌頌、祝願、憧憬;葬禮上的哀樂和悼歌則表達共同的悲痛哀思。
音樂的審美教育功能對社會的影響最為深遠。由於音樂能把千錘百煉、高度發展的社會理性凝聚呈現為明顯直觀、靈活多姿的感性形式,因此它在提高審美感受能力的同時就給人以教育,不僅對智力開發給予有力的促進(提高聯想、幻想和創造性想像能力,提高抽象思維、敏慧推理的智能,提高對於外來信息的記憶、反饋能力),而且對各種非智力因素(如自製力、毅力、細心、 專注、 適度)的培養,以及性格、情操方面各種良好素質的塑造,都具有深遠持久的作用。在原始公社時期形成而以後保存在奴隸主子弟教育項目中的「樂」,是音樂發揮其審美教育功能的古老而樸素的形態;它是古代樂教思想產生的土壤,在古希臘柏拉圖和古中國儒家的政治理想中都包含這一成分。在歐洲,自從啟蒙思想家盧梭提出審美教育主張以來,教育中的審美教育因素更廣泛發展。中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和音樂學家王光祈也都提出過美育和樂教的主張。在當代生活中,高尚音樂的演出和傳播,是以社會教育形式出現的審美教育活動,它可以對社會成員發生道德倫理的陶冶和教化作用;如果這些演出和傳播不按照健康的審美理想加以規范,音樂對社會成員行為的塑造將發生反面的效果。萎靡、粗野、醜陋的音樂,只可能導至社會精神生活的貧乏、低級以至於混亂。
音樂還可以提供有教養的娛樂,有文化的休息,通過鬆弛的審美享受來積蓄精神的素養和活力。從原始氏族的集體歌舞,後來的兒童唱遊,到各民族現存的集體歌舞,群眾聚會上表演的歌舞節目,都發揮這樣的功能。通俗輕松的娛樂音樂,在古代社會中常作為宴飲音樂出現,在後工業文明的條件下,則常作為餐廳、茶座、商場、候車室等及其他休息場所的背景音樂來播放,以增強日常生活中的某種情趣。從這種社會功能的反面表現來講,娛樂音樂中格調低下、趣味庸俗的部分可能對人類精神生活產生消極影響和腐蝕作用,這是有必要抵制和克服的。
音樂的另一種實用功能是用作保健和治療的手段。無論在古中國或古希臘,還是在中世紀的阿拉伯,都曾有著名的學者醫師用音樂治病,提倡音樂治療。有些民族長期以來保持著用舞蹈、歌唱和演奏打擊樂治療精神抑鬱症的風俗。在工業生產條件下,在一些雜訊很大或過於寂靜的勞動環境中,勞動者特別需要佩戴附有耳機的耳罩,邊勞動邊欣賞音樂,這種文明保健設施對勞動者的身心健康頗有裨益。隨著工業文明走向成熟,音樂治療在近幾十年來已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音樂治療的診所、書刊、協會、專科學校紛紛成立
『柒』 怎樣培養和提高孩子對音樂的領悟力
幼兒園音樂教學主要包括歌唱,韻律活動,打擊樂,音樂欣賞,音樂游戲五大領域,那麼在這五大領域中採用什麼形式來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呢
(一)發揮想像為歌曲創編新歌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幼兒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變部分歌詞,這樣幼兒的演唱興趣會大大提高,同時想像,創造能力又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展.例如:歌曲《胡說歌》圍繞"你把襪子穿在耳朵上嗎 "這樣一句與生活相違背的歌詞,以簡單的旋律展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同時,教師鼓勵幼兒自己來創編歌詞,最後編出了"你的手套穿在腳趾上嗎 ""你的褲子穿在胳膊上嗎 "你的鞋子穿在頭頂上嗎 "等等五花八門,荒誕可笑的歌詞,這樣孩子們在歡歌笑語中不知不覺地體會了音樂活動的快樂,還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大班有一首歌曲叫《秋天多麼美》,這首歌曲是我和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歌曲之一,歌曲學完以後,我突發奇想,秋天美,冬天也很美呀!我們何不創編一首《冬天多麼美》,我的想法得到了全體孩子的響應,最後,在全班孩子的努力下,創編出了"冬天雪花輕輕吹,大地蓋上厚呀厚棉被,小朋友,一起堆呀堆雪人,雪人個個胖墩墩" (二)留住旋律,改編歌曲.
最近,經常聽到我們班的孩子在唱《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2002年的第一場雪》等流行歌曲,這些歌曲如果從一名時尚青年口中唱出時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但若是一名四五歲的小朋友也開始哼唱它時,我們老師和家長不免會有些擔憂和緊張,因為幼兒對流行音樂缺少選擇和辨別能力.針對這些我們我覺得如果我們阻止孩子去唱是不可能的,所以與其去堵,不如去疏,採用留住旋律,改編歌詞的方法是非常可取得.南師大的許卓婭教授,就把孩子們流行歌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改了個面目全非,"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看過來……"成了"對面的兔子看過來,看過來,不要被我的樣子嚇壞,其實我,很可愛……"扮成大灰狼的男孩們邊跳邊唱,向對面由女孩們扮演的兔子發出"邀請",聽到大灰狼如此表白之後,她們迅速還擊:"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來看去你都是個大壞蛋,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做朋友的問題可真難辦……" 就這樣,一首流行歌曲變成了一台饒有興致的兒童音樂劇:《兔子和狼》,孩子們戴著頭飾,完全投入到大灰狼和小白兔的角色之中.結局也改得很巧:流行歌詞中的"愛真奇怪"變成悔過自新的大灰狼終於得到了小白兔的原諒,"你真可愛!"從此被接納成為兔子們的好朋友. 改編,而不是一味拒絕.在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少兒歌曲創作態勢日益衰微的今天,這種改頭換面不能不說是討巧之舉.流行歌曲對孩子來說未必是洪水猛獸,其實有太多資源可以利用.但可惜的是,目前我們在這方面動的腦筋實在是太少了.
(三)為樂曲,歌曲編配動作
邊唱邊表演是幼兒喜愛的一種音樂活動形式,它們喜歡用動作來表達情感.如果歌曲或樂曲是具體的,並易於動作表現的話,應盡量引導幼兒自編動作表演.例如:在學習《兩只小手》這一歌曲時,要求幼兒自由想像動作來表現歌詞.("兩只小手做兩點,雨點從天空落下來""兩只小手做枕頭……")由於大多數幼兒都是隨意,即興創作的,當然不可能期望他們創作出多麼完美的動作.但畢竟是他們自己展開想像編的,對練習這一系列動作也特別有感情,格外認真.不僅調動了幼兒學習歌曲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也使幼兒從中得到了創造的源泉.
(四)在節奏教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充分,自由的演奏空間,鼓勵幼兒利用已經有的經驗展開想像,用配器演奏來表現樂曲.
有一次晨間活動,我們放著音樂,耿春雪突然叫住了我,"老師,你聽這個歌曲裡面好像有鋼琴的聲音".她的這句話讓我感覺孩子不僅聽著歌曲的美,同時還夾雜了他們所熟悉的樂器的聲音.孩子的耳朵是靈敏的想像力是豐富的.如:x x .孩子們就會說像汽車的鳴笛聲---笛―笛;x x x 像小朋友走路;xxxx xxxx像小朋友跑步等.當我們在和孩子做節奏互動時,我每打一種節奏,孩子們就能發揮想像,說出它們像什麼:有的說像雨水的滴答聲;有的說像汽車的笛笛聲;有的說像火車的隆隆聲等.
我覺得對幼兒音樂節奏的培養,是貫穿在一日活動中的,通過不同的音樂性質,把音樂貫穿在常規中,培養幼兒的常規意識.如幼兒聽到《准備好了嗎》的音樂就馬上集中;聽到《拍手點頭》就知道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拍手;聽到《啄木鳥》的音樂就馬上收玩具;聽到抒情的《搖籃曲》就會安靜.孩子對節奏的感受,有時候會出乎大人的意料以外.如在就餐前和起床後是紀律最亂的時候,我會用節奏的變化來集中幼兒和安定幼兒的情緒,我會用鈴鼓拍出一個節奏,幼兒會情不自禁的跟著拍,然後再不斷的變換節奏.孩子們聽到節奏變化了,就會自然而然的豎起小耳朵集中精力來傾聽老師的節奏,並伸出小手來迎合,模仿老師的節奏.這樣聽到的只有整齊的節奏聲,沒有吵鬧聲.這樣的音樂化管理,既訓練了幼兒的聽辨能力,有很好地集中幼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