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培養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創造性思維
開封市金明區水稻鄉孫庄小學 一,優化環境,誘發興趣 興趣的產生和發展是和人們的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的.優美的視覺環境和美好的藝術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首要條件,所以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如我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布置教室,牆上掛著他們自畫的樂器和音樂家的圖片,教室的角落裡布置一個音樂快訊專欄,讓學生能夠了解音樂的最新動態消息,每逢節日,同學們也會自製一些與節日相關的音樂飾品,自此每當他們步入由自己親手布置的優雅環境,傾聽那悅耳動聽的音樂時,學生能充分感受到環境與音樂所帶給他們的快樂,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由此而 二,多種導入,引發興趣 導入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適當而貼切的導入是學好歌曲的關鍵.在小學音樂課中,很多作品都可以藉助故事形式和肢體語言形式去表現,對於幫助學生理解作品,進行審美教育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教《歡樂頌》時,我先講述貝多芬悲慘的一生,但又絕不向命運低頭的偉大精神,引起了學生們的極大的同情和崇拜,欣賞起《歡樂頌》這一首曲子時,個個都情緒高漲,為了解作品的內涵奠定了基礎.又如在《夢幻曲》的教學中,我先示範做了一個覺睡的動作,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後問道:"你們做過美麗的夢嗎是一些什麼樣的夢呢"學生立刻發表自己的感想,然後我再讓學生聽《夢幻曲》,學生也用各種肢體語言去表現曲子中的意境.這樣,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而且還使課堂氣氛異常的活躍,大大引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聽看結合,增加興趣 在音樂課堂中,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有利於教師節省時間去講授一些豐富的內容,而且可以將圖片,重要的譜例,歌詞,引入學生視野,對學生產生視覺上的刺激,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僅僅依靠講解而脫離了多媒體的輔助手段,即學生的"聽"與"看"不能有機地結合起來,那麼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提高,從而對音樂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就無法得到增強. 例如:我在給學生講解《北京喜訊到邊寨》這首管弦樂曲時,我便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一邊讓學生觀看小夥子和姑娘們此伏彼起,縱情歌舞的場景,一邊讓學生傾聽樂曲,使學生體會樂曲所表現出北京喜訊傳到南方邊寨時引起各族人民歡歌跳躍的熱烈情緒.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已被樂曲深深地感染,不由自主地模仿著畫面上的人物進行舞蹈動作,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增加,對樂曲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也得到了提高,長期以往,對促進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四,貼近生活,提高興趣 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師只有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積累,把生活融入課堂,讓學生帶著一份真情和一種興趣去體驗音樂,感悟人生,才會使他們享受音樂的無窮樂趣.如在×××××—這一節奏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先叫學生模仿母雞下蛋時的聲音,然後再把學生對動物叫聲的感受巧妙地遷移到歌曲節奏中去,變成××××× 咯咯咯咯蛋這一節奏形式,使學生用生活中熟悉並喜愛的各種動物的叫聲讀節奏,在快樂的小動物的叫聲中把生活經驗音樂化,音樂問題生活化,使學生在游戲般的生活情境中成了整首歌曲的節奏教學.又如在歌曲《小放牛》的教學中,當學生唱會了歌曲後,又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給歌曲創編或改編歌詞,經過小組討論後,有的同學將歌名改為《我是一個放羊郎》《我是一個讀書郎》等等,學生唱著自己改編的歌詞,創造力頓時被激發出來了,個個同學都爭先恐後地要求上台表演自編的歌曲,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又提高了學生演唱新歌的興趣.總之,我們只有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
2. 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巧妙激發學生的興趣
音樂課標明確指出:音樂教學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貼近學生生活,創設情景,培養學習興趣根據兒童心理特點,營造讓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環境小學生天生好玩、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他們總是喜歡通過肢體的動作和語言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教師應該培養孩子們表達的能力與膽量,讓他們大膽的「說起來」、「動起來」、「跳起來」。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動腦,愉快的邁進音樂的殿堂,營造一個輕松而愉快的學習樂園,讓孩子們不僅學到音樂知識、技能,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學《春天音樂會》時,我首先把學生帶進春天的意境中,讓學生感受「春天」體驗「春天」的美,充分感受春天帶來的暖意,帶來的笑聲,聆聽大自然的音樂,用耳朵、眼睛抓住春天的美好,在課前把音樂教室提前布置了以「春」為主題的場景,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充分被這美麗的環境所吸引,在開課之前就牢牢抓住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春天的氛圍,積極參與討論春天的種種趣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聆聽優美的聲,在《春天音樂會》去發掘春天的美。經過前面的體驗,學生很自然的進入角色,曲唱得異常動聽。這個環節使全體學生在充滿興趣而愉快輕松的狀態下,主動去激發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體驗到快樂。所以創造寬松、活躍的教學環境,這是引導孩子喜歡音樂課、對音樂課感興趣的環境基礎。2、抓住學生好奇心,創設感興趣的音樂意境我們都知道好奇心是兒童十分寶貴的內在素質,他們天生就有對動聽、悅耳音響的好奇心,成人司空見慣的現象,對兒童來說很可能完全是新鮮的。我們教師要通過良好的身體語言,動作語言、神態語言去創設學生感興趣的音樂情景,在音樂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產生對音樂的美感與興趣,讓他們自然的參與體驗,使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形成良好的興趣。在學唱曲《動物園》教學中,為了達到上述效果,我精心繪制圖片及播放多媒體課件,太陽、小鳥、美麗的大樹和各種動物頭飾,教師在美妙的音樂伴奏下,以其生動而富於情感的語調,豐富的表情激發學生:「同學們,從我們學校開往森林王國的開心汽車馬上就要出發了,」老師的一切語言和情景演示,都隨著音樂的展開而同步進行。此時,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美麗、神奇的大森林,許多動物在迎接他們,還有漂亮的蝴蝶姐姐翩翩起舞地飛出,學生聆聽著優美的音樂,看著栩栩如生的畫面,感受著教師形象生動而又富於情感的表情和語言,他們完全沉浸在審美的情境之中。來自情感、視覺、動覺、想像等一切可感的審美因素,從各種渠道綜合的作用於學生的情感,達到了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審美效果。通過前面環節的鋪墊,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的調動,他們都豎起了小耳朵,用愉悅的心情去聆聽和感受音樂所傳遞的美。通過這一教學片段,來自情感、視覺、動覺、想像等一切可感的審美因素被教師充分地調動起來,學生彷彿身臨其境地溶入到音樂意境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把音樂知識趣味化、形象化,引發學習興趣傳統教授音樂知識對學生來說枯燥、難記、易忘。所以,教師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尤其是小學生好奇心強,善於模仿,求知慾強的身心特點,在加深感情認識的基礎上,逐漸上升為理性認識。將枯燥、抽象、難記、易忘的理論知識形象化,根據各種音樂知識的不同特點,編制一系列的小故事、順口溜,讓學生在朗朗上口的兒中充分調動學習興趣。在教授四分音符時,我這樣講解:在奇妙的音樂王國里,一個名字叫四分音符的小姑娘唱最好聽,大家都誇她,於是她驕傲了,也瞧不起小夥伴,後來大家因為她的驕傲都不理她了,於是她一個人一拍一拍的唱著單調的音。小夥伴給她編了一段順口流:「四分音符太驕傲,夥伴朋友全不要,光桿司令一個音,只唱一拍哈哈笑。」這樣學生通過故事和順口溜能容易的記住四分音符的形狀是光桿司令,時值是一拍。再如:頓音記可編順口溜:「頭戴三角帽,活潑又靈巧,唱得快而輕,短促又跳躍。」學生就可以記住頓音記是在一個音符頭上頂著一個三角,演唱時短而又跳躍。漸強:漸強像只小喇叭,嘴巴越張口越大。漸弱:漸弱喇叭倒著拿,聲音越來越小了。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講述,加上老師在黑板上簡單的勾畫,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引入准確的音樂術語,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三、選擇吸引學生入勝的教學方法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中教師能否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制約著學生興趣的培養和思維的發展,英國教育家皮斯博曾說:「如果你想要兒童變成順從而教條的人,就會採用注入的教學方法。而如果想要讓他們地思考,並賦有想像力和創造力,你就應當採取加強這些智慧品質的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和啟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使他們積極主動投入到富於活力與的音樂課堂中。在欣賞《玩具兵進行曲》的教學中,。全班同學都笑了,不等教師提問,大家都紛紛舉手,爭先恐後的說:「樂曲熱鬧歡快的時候是他們在跳舞」、「音樂慢下來是他們在散步」……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學生再次聆聽音樂,並在音樂中大膽地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紛紛模仿玩具兵的樣子,哼著旋律搖晃腦袋,還有的在模仿演奏樂器的樣子……此次教學中,我不再採用欣賞課學生聽老師講的模式,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自主的探究學習。在教師的啟發下,自己開動腦筋去體會、理解樂曲要表現的東西,這樣既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樂曲的歡快,在愉悅的情緒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四、改革評價方法,激發學習興趣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應用形式多樣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完一首新時,老師可以用小組競賽的方法來熟悉和鞏固曲,小組競賽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曲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競賽前老師要求學生要認真聆聽其他小組的演唱,並提供評分標准,讓學生自己擔任評委相互評議。然後引導他們從曲的情感、音準、速度、力度等方面進行評價,最後還評出一位最佳評論員。這樣,學生在歡樂激烈的氣氛中,不僅提高了音樂表現力、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知道了自己的優缺點,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在評價中最重要的是對學生音樂成績的評定,大多數的老師都以一首或一個曲子來評定學生的音樂成績,而這也必定要挫傷一些學生的積極性。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不同特長的學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老師可以讓學生組合,按教材內容選用唱、奏、跳等方式來進行表演,學生自己選出代表組成評委,分組進行比賽,在分組比賽後進行個人才藝表演。實踐證明,用這種方法可以減輕學生對音樂考試的恐懼心理,讓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考核過程中同學們十分投入,課堂既輕松活潑又井然有序,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的培養和提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綜上所述,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只有重視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才能順利地、很好地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才能真正使學生感受美、體現美,在藝術的空間中盡情邀翔,馳騁。
3. 小學音樂課堂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的社會發展步伐,社會需要更多的身心健康、愛好廣泛、品學雙優的人才。所以近年來,我國也在不斷開始深入進行教育改革。新課程改革提出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再提倡傳統的應試教育。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生音樂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而我國傳統的老師講解、學生死記硬背等教學方式顯然不能很好地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反而可能導致學生對音樂學習失去興趣,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要想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還需要改變教學方式,不斷嘗試教學創新。
4. 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的品格和關版鍵能力而且是高權級能力,不是普通的能力。是所有學生應具有的最關鍵、最必要的共同素養,是知識、能力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作為教師不但要教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學會生活更要培養健全的人格、優良的品質做一個陽光向上快樂的人。
5. 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音樂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音樂教師肩負著傳承人類文論。並發人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審美素質的使命。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點,保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音樂教學中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教學內容要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的不同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為他們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教學觀念
學生應是教學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也是教師服務的對象。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應將重點放在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指導和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上。不應是教師唱「獨角戲」,而學生很少參與,成為被動的聽眾,並機械地模仿,喪失自主學習心理,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實踐的過程,不同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想像力都存在差異。陶行知先生說過「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可見民主方式是促進學生進行創新的先決條件。老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生活環境及閱歷,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學生個性,擺正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把教師從「教書匠」的角色轉變成音樂實踐的主體,採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增強學生信心、勇氣,激發學習熱情,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有效達到教學目標。
二、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愉悅和積極參與為出發點,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修養為目的的基本素質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創設和諧愉悅的心理環境,使學生敢於創新。因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敢問、敢於發表意見。教師在音樂課中應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學生的表演欲,巧妙應用激勵性語言、動作、神態激發每位學生的創新慾望,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努力揭示音樂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當學生的創造性想法明顯不對或不夠完善時,教師也應首先肯定他們的創新意識,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維持創新的熱情。
愛迪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離開了對音樂的興趣和感情,就達不到音樂教育的目的。只有當學生對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時,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進而主動地、不怕困難地學習音樂。因此在課堂中,要營造愉快和諧的教學氣氛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被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勵,使創新意識得到很好的激發。
三、重視和運用創造性的音樂教學活動
1.創造性的歌唱
歌唱本身就是二度創作,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歌曲的背景、題材的內容、作者等有關內容進行分析、想像來處理歌曲。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可直接根據畫面來處理歌曲的演唱。絕不能把「唱會歌就行」這單一的項目當作課堂重點。
2.創造性的音樂欣賞
欣賞教學是讓學生感知,體驗和理解藝術的一項實踐活動,欣賞教學除了培養學生感受和鑒賞的能力外,還要學生將感受到的美用表情動作進一步表現出來。其實好動和愛美是學生的兩大性格特徵。他們好動,喜歡將思想感情藉助一定的動作表達出來。欣賞時讓他們把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嘗試著用文字或語言表達出來,將視覺、聽覺、動作與創作結合來理解和感受音樂。有助於提高學生對音樂欣賞的敏捷度和對樂曲旋律、節奏的感知,培養了創造美的能力。
3.創造性的藝術實踐
在聯想、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流暢度。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類似聯想、對比聯想、因果聯想等思維方式,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流暢度。例如:可以根據學生活潑的特點,選擇短小的歌曲,讓他們發揮想像力去表述歌曲的意境和內容,根據音樂的發展想像音樂的形象,編講故事,隨歌曲來設計動作。
在求異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變通度。在音樂教學中可以用同一節奏或同一歌詞創編不同的曲調,讓學生在求異中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游戲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多層次度。在音樂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一些音樂游戲活動,當學會一首歌曲時,可以讓學生自編動作上台表演,扮演與情景相適應的各種角色,使音樂更為形象、富有真實感,讓學生在探索中不斷發現新的思路,在「玩」中認識、體驗創造音樂,培養他們的各種表現力。
四、創設合作交往的群體環境,培養學生合作創新能力
每個學生都要在一定的群體中學習,即使是個別學生的獨立創新活動,往往也離不開其他人的幫助和影響。因此,群體對創新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視,它有利於群體創新能力的開發並能產生一系列效應,主要是合力效應和互補效應。合力效應是指學生的創新能力聚集起來的合力,產生更大的效果。互補效應可以包括知識互補、能力互補、性格互補、優勢互補等很多方面。在一個合作交往的理想集體中間,個別學生和群體的創新能力都有可能得到充分的開發。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有足夠的自學時間,享有廣闊的聯想空間,一起配合,不受老師「先入為主」的觀念限制,讓他們一起不時地迸發出新的火花。
其實我們的音樂課堂教育可把過去居高臨下的做法改為與學生進行談心甚至打成一片,了解他們的思維特徵、興趣、個人愛好等特點,在教學中運用鼓勵語言,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保護他們的各種創造慾望來激發創造沖動從而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總之,面對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認識自己的作用,在開拓、培養創新人才的同時,選擇良好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教育中實施。突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大力開發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及參與合作的能力,使音樂教學變得輕松愉快,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可以為現代化事業作出貢獻的創新人才。
6. 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詳細
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藝術教育] 魏曉麗 約2687 字 音樂是人類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精神文化。音樂教學是基礎教育的必修課。音樂藝術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智慧,是學生的精神食糧,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喜歡音樂課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音樂教學的關鍵。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教師要發揮音樂的魅力,讓學生享受音樂,真正喜歡音樂課。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保證一節課的教學效果。師生溝通是建立在和諧關系的前提下,教師要愛學生,平等地看待每個學生,使師生心靈溝通,產生共鳴。1.尊重學生的情感。在音樂課上,小學生一般比較活躍,有的老師怕亂、怕吵,喜歡中規中距的學生,這樣就壓制了學生的情感需求,不符合他們的心理發展。教師要營造開放、自由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個性的存在,發揚民主、平等的教風,讓學生自由發言,提高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在指正時要引導、啟發和循循善誘,讓學生心理上沒有障礙,有安全感。學生從心裡接受老師的教導,自然會願意接近老師,喜歡老師,產生學習的熱情。2.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發展。評價是教學的手段,有利於激勵教師進取,完善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與學生互相闡述教課和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和存在的問題,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能夠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有益於小學生身心發展,並讓他們學會理解和善待他人。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使他們認識到了自身的優點,增強了自信心,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糾正。音樂課是生動、活潑的,要避免生硬的教學,要讓學生愉快地參與到教學中,激發對音樂的 學習樂趣。 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法國作曲家聖桑說:「音樂不是生理滿足的工具,音樂是人的精神最精緻的產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處有一種獨特的神秘的感覺,即美的感覺,藉助於它,人才能領悟藝術
7. 如何培養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表演意識
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藝術教育] 魏曉麗 約2687 字 音樂是人類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精神文化。音樂教學是基礎教育的必修課。音樂藝術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智慧,是學生的精神食糧,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喜歡音樂課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音樂教學的關鍵。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教師要發揮音樂的魅力,讓學生享受音樂,真正喜歡音樂課。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保證一節課的教學效果。師生溝通是建立在和諧關系的前提下,教師要愛學生,平等地看待每個學生,使師生心靈溝通,產生共鳴。1.尊重學生的情感。在音樂課上,小學生一般比較活躍,有的老師怕亂、怕吵,喜歡中規中距的學生,這樣就壓制了學生的情感需求,不符合他們的心理發展。教師要營造開放、自由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個性的存在,發揚民主、平等的教風,讓學生自由發言,提高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在指正時要引導、啟發和循循善誘,讓學生心理上沒有障礙,有安全感。學生從心裡接受老師的教導,自然會願意接近老師,喜歡老師,產生學習的熱情。2.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發展。評價是教學的手段,有利於激勵教師進取,完善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與學生互相闡述教課和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和存在的問題,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能夠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有益於小學生身心發展,並讓他們學會理解和善待他人。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使他們認識到了自身的優點,增強了自信心,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糾正。音樂課是生動、活潑的,要避免生硬的教學,要讓學生愉快地參與到教學中,激發對音樂的 學習樂趣。 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法國作曲家聖桑說:「音樂不是生理滿足的工具,音樂是人的精神最精緻的產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處有一種獨特的神秘的感覺,即美的感覺,藉助於它,人才能領悟藝術????」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多採用形式主義的教學形式,教師簡單地講,學生生硬地學,簡單的說教體現不了審美教育,不能滿足學生的感官認知,會使學生認為音樂課是休閑課,只是聽幾首音樂而已。因此,教師要讓音樂達到情感、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級心理活動,在感性直覺中積淀著理性內涵的審美體驗。在教學中,要熟悉音樂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教學目標,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節,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詞美、旋律美、力度美????通過教師美妙的演唱、演奏,結合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啟發學生對音樂的認識,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情趣,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音樂教師要選擇健康、高雅的樂曲,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培養高尚情操。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強,辨別能力較低,尤其是一些流行歌曲充斥著情愛曲調,嚴重危害了孩子的心靈健康。教師要利用積極、優秀的音樂作品,讓學生體驗積極向上的美感和思想內涵,引導學生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提高音樂審美的品位,逐步培養學生對高雅藝術的興趣,進而凈化學生心靈,培養高尚情操,讓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開闊音樂視野,讓學生欣賞小提琴獨奏曲、民歌等音樂形式,可利用課外音樂活動,讓學生演奏樂器、演唱歌曲,豐富學生的音樂活動。在寓教於樂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和學習興趣。 三、發揮學生的想像力 音樂不僅展示了優美的韻律,還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像的空間。通過想像力讓抽象的聽覺感官變得形象化,在頭腦中展現鮮活的形象。小學生有很強的想像潛力,通過豐富和發展他們的音樂想像力,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達到審美的目的。「沒有想像的人生是蒼白的人生,而沒有想像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學生時代正是富於想像的年齡時代,用音樂打開學生想像的閘門,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這對音樂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又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捷徑。學生音樂想像力是多方面的。比如,簡單介紹歌曲的創作時代背景,在教《賣報歌》時,給學生講報童無依無靠、忍飢挨餓的艱辛生活,讓學生體會報童小小年紀沿街奔走賣報的情景,學生從內心深處對報童產生同情,學生在唱歌時會融入情感因素。利用多媒體展示,給了學生音樂想像的動力。小學生感性認識能力強,多媒體是最直觀的教學工具,歌曲的內容通過生動的畫面、動聽的聲音,給予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使學生樂於接受,增強了理解,推動了學生的音樂想像力。多媒體營造了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開心。歌詞是音樂的物質基礎,在學唱歌前,應該先了解歌詞的大意,體會歌詞,有表情地朗誦歌詞,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力,能更好地進行想像。在朗讀國歌的歌詞時,節奏鏗鏘有力,意氣風發,引導學生感情上產生共鳴,做到「未成曲調先有情」,在演唱時表現出愛國主義情感。學生在唱歌時,放飛想像的思維,才能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體會音樂的樂趣,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教師要挖掘學生的表現意識,讓學生大膽表現音樂,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 音樂課側重感受和體驗,注重表演和創作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在課上,學生隨著音樂自由運動,通過走、跑、跳來表達與音樂相應的動作,表現了不同的理解力和想像力。學生的表現慾望被充分調動,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習變得生動活潑,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黑格爾說:在音樂中,人們可以把內心世界的自由推向最高峰。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要努力創設自由的感受空間和展示空間,使學生能夠自由選擇、自由參與和自由表現,從而自由發展和自主發展, 成為有個性特色的人才。 四、開展自主探究的學法 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學習,利用音樂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最大限度地激活和喚醒兒童的創造潛能。循規蹈矩的學習習慣遏制了學生的自由想像力、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在音樂實踐活動中,要注重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給他們探究問題、探尋知識的空間,讓他們大膽質疑,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和幫助學生尋找適合個性發展的更好的學習方法,利用各自的優勢去「發現學習」,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積累學習經驗,形成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某一問題和音樂形象,展開自由討論,各抒己見,互相補充,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例如,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即興設計表演片段,學生經過一番認真熱烈的討論,根據各組自身的優勢編排了非常美妙的音樂情景,這種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前提。在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方式手段,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在輕松愉悅中學習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