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分類
中國民間音樂可以分為如下六個類別:
1、民間歌曲簡稱民歌。
是中國各民族人民在長期勞動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集體創造出的、最能直接反映現實、被子人民群眾普遍掌握、廣泛流傳的一種短小的歌唱藝術。
2、歌舞音樂
指的是伴隨著民間舞蹈的歌唱和器樂演奏。各地的民間舞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在漢族地區普遍淬的有龍舞、獅舞、秧歌、花燈、花鼓、打蓮廂、跑旱船、車燈、太平鼓、竹馬燈、高蹺等。
少數民族的歌舞更是多樣,如:蒙古族有安代舞、鄂爾多斯舞,朝鮮族有農樂舞、維吾爾族有乃賽姆、多朗舞,藏族有果諧、弦子、堆諧、囊瑪,瑤族有長鼓舞,苗族有蘆笙舞,侗族結合;曲調明朗活躍,旋律線條較為樸直,稜角鮮明;節拍規整,節奏明快有力,富有動作性;結構更為勻稱,多對稱曲式等。
3、說唱音樂
說唱藝術又稱曲藝,是說(白)、唱(腔)、表(作)古位一體的藝術。說唱音樂大致有:與語言緊密結合,富有地方色彩,伴奏樂器簡便,敘事與代言相結合等特點。
4、戲曲音樂
戲曲是音樂、舞蹈和戲劇三者緊密結合的綜合藝術。戲曲音樂作為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善於以其抒情性功能、敘事性功能和節奏功能來刻畫人物形象,渲染戲劇氣氛,統一協調舞台節奏。
5、民族器樂
中國傳統民族器樂樂種如按其演奏形式進行分類的話,大致可分兩大類,即:(1)獨奏音樂,包括管樂器獨奏、拉弦樂器獨奏、彈弦樂器獨奏、打擊樂器獨奏和其他樂器獨奏;(2)合奏音樂,包括弦索樂、絲竹樂、鼓吹樂、吹打樂、鑼鼓樂。
中國民族器樂具有與聲樂緊相關聯、與習俗密切結合、注重旋律的橫向發揮和樂器之間的音色組合等特點。
6、綜合性樂種
兼具民歌、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器樂等四種類型於一身的綜合性樂種。
(1)少數民族民間音樂教案擴展閱讀:
民間音樂(Folkmusic),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於國際民間音樂協會(IFMC)之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
民間音樂由廣大人民群眾在漫長歷史過程中,通過口口相傳而流傳下來的音樂形式和音樂作品。它無論從使用的樂器、演奏的樂譜還是演奏形式,都有著極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與當地的民俗習慣相融合,與當地的民俗活動相結合。
㈡ 概述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分類以及主要特徵 要800字左右
狹義地講,所謂中國民族音樂就是祖祖輩輩生活、繁衍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從古到今在悠久歷史文化傳統上創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體現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樂。而廣義上,中國音樂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聲調式特徵的音樂。
中國的民族音樂藝術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種藝術形式。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文明中,創造了大量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形成了有著深刻內涵和豐富內容的民族音樂體系。這一體系在世界音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我們要認識中國音樂,不能僅僅會唱一些中國歌曲,聽幾段傳統樂曲,還必須從民族的、歷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國音樂,了解中國音樂,從而真正理解中國音樂的內涵,了解它在世界音樂體系中的地位和歷史價值。
中國民族音樂分為:民間歌曲、民間歌舞音樂、民間器樂、民間說唱音樂和民間戲曲音樂。
從現在的情況看,民歌分類法有:音樂體裁分類、歌詞題材分類、地區分類、體裁題材結合分類、民間原生分類、結構形成分類、場合分類、語言分類、歷史年代分類、色彩區分類等幾個主要分類法。
以體裁形式劃分為九大類。即:號子、山歌、田歌、小調、舞歌、漁歌、禮俗歌、兒歌、生活音調。
在各大類之下又分成若干小類。如號子劃分九類:
1.工程號子;2.林業號子;3.船工號子;4.農事號子;5.礦業號子;6.石工號子;7.搬運號子;8.海洋船漁號子;9.作坊號子。
在各小類之下又分成若乾子項。如林業號子細分為以下六種:
①採伐號子; ②抬木號子; ④流送號子; ⑤撬漂號子; ⑥排工、放簰號子
1.在類別名稱上,既有原生稱謂又有漢譯的,多將漢語稱謂放在前面,而將原名稱放在後面的括弧內,如蒙古族民歌。有的民族的民歌,原生稱謂已通用,則將原生稱謂放在前面,如侗族南部方言區的民歌。
2.在類別名稱上,只有原生稱謂的,按各省卷類別照錄。如四川康巴、安多方言區的藏族民歌。
3.有些少數民族民歌的類別通用漢語稱謂,在編入資料庫時即尊重該民族的習慣,仍採用漢語稱謂。如貴州苗族民歌。
4.個別民族的民歌,在編撰省(區)卷時,未予以分類,在編入資料庫時也沒有分類。如新疆維吾爾族民歌。
一、創作的口頭性和集體性
民間音樂是勞動人民自發的口頭創作,並主要藉助口頭形式傳播。在世世代代傳播過程中,經過了無數人的加工和改編,凝結著我國歷代人民集體的智慧,是中國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進程中不斷積累、沉澱、篩選而形成的思想感情的體驗和藝術表達手法的結晶。
二、 鄉土性
鄉土性,又叫做地方性或地域性。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共同性之下,各地區的地理氣候、自然生產條件、社會變遷、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等等都有不同的特色,人們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性格氣質以及審美情趣也各有差異。
三、即興性
我國民間音樂的基本傳播方式是口傳心授,傳播者憑借演奏,學習者憑借聽覺和記憶而不以書面樂譜為主要傳承方式。即興發揮是民間音樂的一種創作方式,創作者即表演者。雖然即興變化只是相對固定的曲調中的局部變動,但經天長日久祖祖輩輩的積累,還是推動了民間音樂的發展。
四、 流傳變異性。
民間音樂口傳心授的傳播方式,以及鄉土性、即興性、的特點、導致了它在流傳過程中的變異性。
第一、地域性變異。一支民間曲調在異地流傳時,會因唱詞方音的變化而導致旋律的變化,也會因各地人們性格特徵的不同而發生曲調情緒上的變化。
第二、體裁間相互交叉、滲透的變異。有些民間小調吸收了說唱音樂的表現手法,增強了敘述故事、展開情節的表現能力。
㈢ 少數民族的民間歌謠
r《小燕子》
小燕子,吱吱吱,
面對房主竊細語:
「不吃你穀子,
不吃你糜子版,
在你房檐下抱一窩兒子權。」
《喜鵲傳信》
花喜鵲,站樹杈,
開口叫,喳喳叫:
「你媽帶了個花針扎,
綉花針,花衣線,
綉個荷包你媽看。」
《針》
稀奇古怪牛,
耳朵大過頭;
頭在前頭走,
耳朵在後頭。
《九九歌》
頭九二九,關門閉口。
三九四九,凍破碴口。
五九六九,精尻子娃娃拍手。
七九鴨子八九雁,九九耬鏵滿地躥。
《小孩羞羞》
羞羞,把臉摳,
摳個壕壕種豆豆;
羞羞,把臉摳,
埋臉躲進懷里頭;
羞羞,把臉摳,
你說浪浪他(她)伸手。
(註:浪浪,平川方言,意為出門玩)
《蜘蛛》
先修十字路,
後修轉花台;
老爺當堂坐,
吃頭自己來。
《灰斑鳩》
咕咕等,咕咕等,
姑姑出門急匆匆。
侄女呼喚姑姑等,
忘了耳環和手巾。
嗓子喊啞不迴音,
咕咕等,枉操心。
(註:咕咕等,平川方言,即灰斑鳩)
㈣ 少數民族的民族班音樂課怎麼講
不知道不要誤人子弟好不好,
交大民族班只是掛了個民族班的名號而已,如果你不說誰也不知道。
上課、活動什麼的都是和普通自然班在一起的
㈤ 少數民族民間歌舞音樂怎麼分部分介紹
在我國各民族的民間舞蹈中,載歌載舞、歌舞樂三者結合的形式更具有代表性,因此,過去常以「民間歌舞音樂」的名稱來指稱我國民間舞蹈音樂。 一、民間舞蹈是音樂與表演結合的藝術,它分: 1.民間歌舞是一個以歌與舞相伴隨的形式,或邊歌邊舞,或歌、舞交替。 2.民間樂舞是不帶歌唱而以樂器味伴奏的的舞蹈形式 3.民間歌舞樂是歌舞和樂舞的結合形式 二、民間歌舞音樂的分類有三種: 1.單歌式:用同一首曲調演唱或演奏多短歌詞。 2.復歌式:把兩段或多段具有派生關系或性格相近的曲調有機的結合,形成較大型的音樂結構形式。 3.組歌式:只有多段相對獨立的樂曲,按較為固定的規律組織起來的、成套的大型音樂結構形式。
中國民間舞蹈音樂的特點
1.民間舞蹈中的歌舞音樂,一般採用當地的民歌小調,結合歌舞的特點加以發展而成。歌與舞的結合,或者是載歌載舞中的民歌更加富於節奏性和韻律感、或者是某些歌與舞交替進行的歌舞形式中的民歌贈交了音樂手段,擴大了音樂表現力。 2..民間舞蹈中的樂舞音樂,其樂器伴奏部分也常常採用民歌、小曲的音樂。當打擊樂加入時,打擊的動作豐富了舞蹈的語言,而且復雜的古典和振奮人心的鼓聲又更易於引起觀眾的共鳴。 3.器樂伴奏在歌舞音樂和樂舞音樂中,均佔有重要的地位。 4.民間舞蹈音樂往往採用規整的節拍。 民間舞蹈音樂與我國其他民間音樂類別具有怎樣的關系 我國民間舞蹈音樂最主要的來源是各地的民歌小調。而民歌進入舞蹈音樂之後,又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提高。許多民間歌舞形式在音樂篇幅擴大、音樂表現力增強的基礎上,開始向帶有清潔的傳說、故事的表演過渡,孕育出了說唱形式,更多地形成了小戲。我國許多地方的小戲正是在民間歌舞中孕育並開始獨立發展的。不僅是地方小戲,我國的傳統大戲如崑曲、京劇等,也吸收了民間歌舞中的精華,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歌舞劇形式。在民間舞蹈音樂中,樂隊不僅有為民歌、舞蹈伴奏的形式,與戲曲中的文、舞場面和民間器樂中的曲牌有著同樣的發展途徑和方向。
編輯本段漢族民間歌舞音樂的代表種類
1.秧歌:流行於我國北方漢族地區,主要於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在廣場上表演,是一種集歌、舞、戲為一體的綜合藝術。 具有代表性的秧歌有河北的冀中秧歌、冀東秧歌,山東的鼓子秧歌、海陽秧歌、膠州秧歌,山西的祁太秧歌,以及陝北秧歌、東北秧歌等。 2.花燈:主要流行於我國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省。除漢族外,在當地的侗族、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也流行。 在發展過程中,花燈形成了兩種主要類型:一類偏重於舞蹈,由青年男女載歌載舞或對唱對舞;另一種偏重於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向民間小戲發展。 3.採茶:流行在我國南方產茶區,如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雲南、貴州等省的漢族地區,又叫做「茶歌」、「燈歌」、 「採茶燈」、「茶籃燈」等。 4.花鼓:流行於安徽、湖南等地。其特點是一男執鑼,一女背鼓,以鑼鼓伴奏,邊歌邊舞,有代表性的是鳳陽花鼓和湖南花鼓。
㈥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分為哪幾種
參考 與時俱進的步伐 團隊
中國民族音樂分為:民間歌曲、民間歌舞音樂、民間器樂、民間說唱音樂和民間戲曲音樂。
首先,從音樂的構成上來說,中國音樂是以五聲調式為基礎的音樂。所謂五聲調式,是由指宮、商、角、徵、羽這五個音組成的調式,類似於現在簡譜中的「1、2、3、5、6」。民族音樂中的六聲調式和七聲調式是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其次,在音樂的表現形式上,中國音樂注重音樂的橫向進行,即旋律的表現性。與中國的書法、繪畫等藝術一樣,在藝術風格上,中國音樂講究旋律的韻味處理,強調形散神不散。傳統的中國音樂作品在旋律進行上常常以單旋律的方式進行,對和聲的運用較少。
再次,中國傳統音樂與舞蹈、詩歌等姊妹藝術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古代,音樂一般都離不開舞蹈,如遠古時期的《六代樂舞》、唐朝的歌舞大麴以及唐宋以後興起的戲曲音樂都體現了音樂與舞蹈結合古代的詩歌一般分為詩、詞、曲三類,開始都是用來演唱的,只是後來詩歌的功能有了分化。從現代音樂角度來看,歌曲的歌詞大都是押韻的,一首好的歌詞本身也是一首好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