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班區域觀察記錄20篇
中班區角觀察記錄(一):
1、區域名稱:手工區。
2、觀察對象:嵐嵐。
3、記錄者:顧麗亞。
4、觀察重點:樂意與同伴交往。
5、幼兒活動情景記錄:
嵐嵐是個很內向的女孩子,喜歡到手工區做一些安靜的區角游戲。
今日我看到她拿著自我的進區卡來到了區域角,我看到她從進去後就一向坐著看旁邊的小朋友折紙,我想她肯定沒紙,所以沒辦法折,這時我走過去輕輕的問她怎樣了她過了好久才回我一句很輕的話我沒有紙。
聽完我告訴她你拿不到能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下讓他們遞給你就好了。她點點頭,我發現她愣在那還是不折,我又問她怎樣了這次被我一問她的眼淚都快要出來了,用發抖的聲音告訴我,我不會折。這時我看到旁邊的嵐嵐我說:
「嵐嵐你教下好嗎」,
當我再次看她們時她們成為了好朋友。
6、行為分析:
嵐嵐是一個內向的女孩子。平時與小朋友之間的交流就不是很多,所以她的語言交流本事很差。遇到事情她只會坐在那裡看而不會主動地與別人交流。
在這時教師在旁邊去引導讓旁邊語言交流本事強的幼兒去帶動她,讓她在其他幼兒面前敢說敢做,做一個勇敢的小朋友。
7、教師後續的支持:
多鼓勵她多和同伴交流,肯定她的提高,讓孩子自信,並願意與別人交流。
中班區角觀察記錄(二):
1、區域名稱:生活區。
2、觀察對象:昊昊。
3、記錄者:顧麗亞。
4、觀察重點:能安靜參與游戲,有良好的游戲習慣。
5:幼兒活動情景記錄:
昊昊和幾個要好的同伴在活動室的一角玩。玩著玩著有一個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別的地方去了。昊昊一看急了趕過去想把她拖回來。
那個孩子見昊昊追來急忙快速躲閃,一來一去結果變成了你追我逃,她們倆在孩子中竄來竄去好幾個孩子差點讓她們撞倒。
見此情景我忙阻止了她們,要她們注意安全,聽了我的話她倆又到一邊玩去了,於是我就設法轉移她的注意力。
6、行為分析:
也許是昊昊覺得一逃一追好玩,也許是剛才玩得還沒有盡興,總之一會兒昊昊又提議玩起追逃的游戲來,看來今日她對捉人的游戲發生了興趣。
我想光提醒或阻止、批評都不是好辦法,孩子可能會口服心不服,說不定還會產生逆反情緒。
7、教師後續的支持:
昊昊各方面本事較強,我在表揚陽陽是教師的小幫手的同時,向她指出剛才奔跑的不足,並請大家討論,室內為什麼不要奔跑,室內奔跑會有什麼後果,昊昊聽了連連點頭。
教師注意運用有效的策略,讓孩子在愉快理解的同時不露痕跡地投入與另一個活動中去,孩子不但能愉快的理解,還能在以後都做的很好。
中班區角觀察記錄(三):
1、區域名稱:建構區。
2、觀察對象:小琸。
3、記錄者:顧麗亞。
4、觀察重點:觀察幼兒與他人的交往情景。
5、幼兒活動情景:
我們班的孩子對搭積木是很感興趣的,在本次的區域活動中,我選擇了軟體積木、雪花片等積木讓幼兒進行拼搭。
這次我讓小琸也玩積木,小琸平時在這方面本事比較弱,所以我安排他多動手拼搭來鍛煉自我的本事。在活動中,他跟往常一樣一個人開始拼搭。
看著其他幼兒能夠跟自我的同伴一齊拼搭,但文博卻常常一個人,不會主動和同伴一齊拼搭,就算不會拼搭了,也不會主動和同伴一齊拼搭。
6、行為分析:
孩子們對建構是很有興趣的,但在活動中,由於小琸年齡較小,並且膽子也比較小,所以缺少與同伴合作的機會。對於他的要求不能過高,應當慢慢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本事。
7、教師後續的支持:
在任何活動中要及時地引導幼兒合作,鼓勵幼兒合作來促進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合作本事。
中班區角觀察記錄(四):
1、區域名稱:表演區。
2、觀察對象:小雨。
3、記錄者:顧麗亞。
4、觀察重點:能否進行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有必須的交往本事。
5、幼兒活動情景記錄:
又到了區域活動的時間啦,在今日的活動中,孩子們顯得異常有興趣。一走進表演區,孩子們就立刻拿起區域角內的表演器材開始了他們的游戲活動。
孩子們先拿起了服裝進行打扮自我,然後帶上了動物頭飾進行了動物晚會,孩子們的動作也做的形態各異,有的模仿小動物,有的模仿一些奇怪的動作。
這時,小雨穿上了環保服裝,開始了她的表演活動。玩著玩著她又當起了小教師,做了小主人,帶領著其他小朋友開始了他們的表演游戲。
6、行為分析:
在一次次的區域活動中,我發現表演區的孩子越來越多。另外,孩子們十分喜歡帶著那些頭飾、服裝進行表演。
從中我發現孩子們十分喜歡模仿小動物或者成人。活動中,小雨當起了小主人能夠帶著小朋友一齊游戲。教師應當多鼓勵幼兒當自我的小主人,大膽地和同伴一齊游戲,促進幼兒的合作本事。
7、教師後續的支持:
應當多鼓勵幼兒當自我的小主人,大膽地和同伴一齊游戲,促進幼兒的合作本事。
(1)幼兒園大班音樂區觀察記錄擴展閱讀:
總結:
區域活動充分的體現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可滿足幼兒的活動和游戲的需要,更好的促進了幼兒自然、自由、快樂健康的成長。
幼兒園通過創設多種多樣的區域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滿足了孩子的認知,情感,動作,技能和社會性發展的需要。
在自由,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體驗快樂,體驗成長。有效的把環境創設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課程模式的構建要素,從不同方面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
B. 幼兒教師如何撰寫觀察記錄
怎樣寫觀察記錄
1.確定觀察目標。
觀察前,幼兒教師要圍繞幼兒身體動作、語言表 達、智力發展、情緒情感與社會性互動等發展領域,對自己的觀察范圍和目標進行明確界定,弄清自己為什麼觀察、觀察什麼、想發現什麼和期望解決什麼問題。
2.掌握觀察記錄要點。
觀察目標、觀察時間、觀察地點、 觀察者、觀察對象(性別、年齡)、 觀察實錄、觀察分析、反思、措施等。
3.恰運當用觀察的基本方法。
隨機觀察:是指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任何時間、場合、環節都可以進行觀察。
有目的觀察:主要是根據事先設定的幼兒各種行為的發展水平指標,進行有針對性的觀察。
4.觀察記錄須找准問題的「眼」。
教師要做好觀察記錄須找准問題「眼」——所研究問題的由來,惟有如此,教師才能有的放矢地對幼兒進行觀察記錄。但有些教師不能找准所要觀察記錄的問題的「眼」,致使所做的觀察記錄難以在教學中發揮作用。
以兩則觀察記錄片斷為例,來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
【案例一】 2013年6月25日下午,媛媛翻了會兒書,又去玩沙區看了看。最後,她去了音樂活動區。
【點 評】 教師觀察記錄的僅僅是幼兒單純的物理行為,對其 在活動過程中是否有興趣、如何進行活動、結果如何等全部忽略不記。而恰恰正是這些信息,最有助於教師發現研究問題的邏輯起點。
【案例二】
上海市某幼兒園老師在2013年12月17日下午3時50分 對Alice 的活動記錄。
當時正在美工區用一次性餐盤做撥浪鼓。Alice 坐在他喜歡的黃椅子上,右手拿著水彩筆,左手按住紙畫星星和大樓。他用積木做模板描出了一個三角形,然後轉動紙張,在紙的另一邊畫了一個較大的長方形。在給三角形塗紅色時,Alice 笑著對老師說:「這是媽媽的大樓。」在 塗長方形時,Alice 告訴好朋友Mary:「爸爸在這里書。」
【點 評】 現場討論
5.詳盡記錄觀察情況。
記錄觀察過程和結果可以採用文字描述或敘事、表格與圖表、圖文結合等方式,還可以藉助錄像、照相、錄音、作品分析等輔助方式,對幼兒的行為表現進行記錄。
記錄應做到:
一是要原始、客觀、真實;
(1) 真實 記錄的內容一定是真實發生的事件,不要因為要完成記錄的篇數,隨便編造或根據孩子反應的情況瞎寫,這樣的記錄沒有任何意義。真實記錄觀察到的情境,包括觀察對象的神態、語言、動作、表情、情 緒等多方面的內容;
(2) 客觀 客觀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記錄時要客觀描述幼兒行為、動作、語言表情等真實情況,不要從自己角度給幼兒貼標簽。如,某某是個淘氣、攻擊性強、不會與同伴相處的孩子,這種描述就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是不可取的。二是分析要客觀,策略要具體、得當,表明針對問題的做法,而不僅僅是一些虛話、套話。如,不要只說「幼兒自理能力有待加強」等套話,要對具體用什麼方法提高幼兒自理能力有思考和闡述。
二是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三是要及時准確記錄,一般用現在時態;
四是記錄語言要具體、清 晰、簡練、准確。
(3) 深入 觀察到各種現象後,要分析幼兒行為背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並在實施策略的過程中,進一步觀察驗證策略是否得當,從而使觀察層層深入。分析問題切忌就事論事,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入分析幼兒的特點、需要和問題,而不僅僅是表現化、形式化地記錄和進行無關痛癢的分析。
6.科學分析觀察記錄資料。
一是分析觀察的過程,包括幼兒能夠做什麼,達到了什麼水平。
二是對照《指南》,從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角度解讀幼兒的行為,分析幼兒的需要和經驗,以及促進幼兒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三是圍繞觀察目標,結合文化、生理、心理、社會、環境以及幼兒成長經歷等方面,分析幼兒行為的原因,明確幼兒的深層需求。
四是將觀察得到的發現和自己的工作實踐聯系起來進行分析。
7.制定科學的教育措施。
教師依據觀察記錄分析,反思自己現行的教學 策略,深入思考如何更好滿足幼兒的興趣、需求和可能,如何為幼兒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指導和支持,如何從內容、方式、策略、環境、條件等方面 來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決策和行為,並以此為 基礎,制定出支持幼兒發展的科學措施。
C. 如何在區域活動中進行有效的觀察記錄
1、定人觀察,班上兩位教師每次各可選取5名幼兒作為觀察對象,教師跟隨他們更換區域內容,了解他們參與活動的自主性、創新性、專注性及興趣等方面的情況
2、定點觀察,班上兩位教師分工負責,各參與到某個區域中,以幼兒個人或自然形成的小組為對象進行觀察記錄,主要記錄該區幼兒合作和使用材料等的情況,詳盡了解幼兒在特定區域活動中的具體行為表現,從而方便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和提供更適宜的材料。
3、幼兒自我記錄法,各區域張貼一張幼兒活動記錄表,用來記錄幼兒在該區完成活動的情況,教師通過表格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幼兒在這里做了什麼,是分幾次完成的。
4、多種記錄形式結合。
教師對區域活動中幼兒進行觀察以後不能忽視進行記錄,如果只是單純的觀察,很多重要的細節、很多的教育契機會因為過了一些時間而被遺忘,失去了引導和教育的時機,所以在觀察的同時教師要把觀察的情況詳細的記錄下來,在記錄時可以採用多種記錄形式結合。
文字的形式。用文字地形式詳細地記錄幼兒活動情況,一些特殊的表現行為,幼兒的情緒態度等
表格形式。這種形式比較的方便,班級幼兒人數比較多的時候想在短時間內了解幼兒的情況時,只靠文字觀察記錄就比較難,就可以藉助表格形式進行記錄。如:幼兒的進區情況就可以用這種表格,教師可以清楚的了解娃娃家有誰?各個區域中都有些誰?誰哪個區域不經常去的等等。
照片或DV的形式。這種形式更加具體形象的記錄了幼兒在活動中地一些情況,這樣的方式是幼兒活動情況地再現,採用這種形式在對幼兒活動後的評價能起很大的作用。
教師對指定區域觀察時,把幼兒在該區時對某個材料的使用情況詳細地記錄,然後在最後評價中再現給全班幼兒看,可以把別人的經驗進行分享轉化成為自己的經驗。
(3)幼兒園大班音樂區觀察記錄擴展閱讀:
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對幼兒自主學習重要性認識的日益加深,集體教學模式不再統一於幼兒園教育活動形式,區域活動以其獨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成為幼兒園所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
《幼兒園工作規程》(修訂稿)第五章第二十六條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當將環境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提供豐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兒讀物,支持幼兒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
一、活動中存在的共性不足:
有的班級區域空間沒有體現。
班級的區域材料比較單一、不豐富,沒有體現層次性。操作價值不高。
幼兒在區域中游戲操作時,教師觀察不夠,多個班級沒有記錄表,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
老師對本班幼兒當前的培養目標理解和把握度不夠,沒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對於個別幼兒的需求教師沒有及時介入給予幫助和支持。
教師在區域評價中比較籠統,沒有針對性,啟發式引導幼兒進行評價。
建議措施
教師可以利用班級的活動空間進行合理的規劃,用玩具櫃、地墊將區域空間區分開來,也可以利用到走廊、過道進行創設空間。
1、區域設置,適合幼兒
根據幼兒的認知、情感、動作、語言、社會性等發展的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我們可以為孩子創設了角色區、探索區、美工區、音樂區、閱讀區和運動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並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
如小小的「自然角」里,盛開的月季、君子蘭,嫩綠的蒜苗、胡蘿卜苗,再加上奇形怪狀的小石子,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豐富而鮮活的微型自然界;「探索區」里,天平、量杯、地球儀、放大鏡等都成了幼兒了解自然、認識世界的操作器材。
尤其是師生共做的「天平」,吸引了不少幼兒的注意,它是由一個飲料瓶和一個舊衣架巧妙組合而成,讓幼兒在操作中感知平衡、並且幼兒通過多次活動逐步發展出「比重量」、
找支點」、「做平衡物體」等內容,因此擴大了平衡的內涵和外延,從這里可以更多的發現孩子們智慧的萌芽、創新的火花。
2、區域創設,具有彈性
創設活動區要有一定的計劃性,要根據近期的教育目標和孩子發展水平有意識地選擇和投放一些材料。如學習《物體的彈性》,我們應該為幼兒准備一些氣球、皮筋、彈簧、皮球、棉花、和海綿等東西,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彈性的秘密。
D. 幼兒園管理音樂人員的工作內容和要求
幼兒園教育工作主要內容
幼兒園教師對本班工作全面負責:
1、教師對本班幼兒的安全負責,嚴格執行安全制度,防止事故的發生。
2、依據幼兒園教育工作計劃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制定教育工作目標、計劃,並組織實施,做好教育筆記。
3、觀察分析幼兒發展情況,認真填寫觀察記錄。
4、指導和配合保育員管理好幼兒的生活和做好幼兒衛生保健工作。
5、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物質和精神環境,發揮環境教育作用。
6、積極參加業務學習和教研活動,積極進行教改實驗的立項與研究。
7、做好家長聯系工作,了解幼兒家庭教育環境,商討符合幼兒特點的教育措施。與家長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務。
8、定期向主管園長匯報工作,並接受其檢查與指導。
幼兒園教師工作內容
幼兒園教師對本班工作全面負責:
1、教師對本班幼兒的安全負責,嚴格執行安全制度,防止事故的發生。
2、依據幼兒園教育工作計劃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制定教育工作目標、計劃,並組織實施,做好教育筆記。
3、觀察分析幼兒發展情況,認真填寫觀察記錄。
4、指導和配合保育員管理好幼兒的生活和做好幼兒衛生保健工作。
5、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物質和精神環境,發揮環境教育作用。
6、積極參加業務學習和教研活動,積極進行教改實驗的立項與研究。
7、做好家長聯系工作,了解幼兒家庭教育環境,商討符合幼兒特點的教育措施。與家長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務。
8、定期向主管園長匯報工作,並接受其檢查與指導。
E. 幼兒教師怎樣進行區角觀察記錄鵝卵石搬家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手、腳和身體各部位在鵝卵石上活動的感覺。 2、發展幼兒探索性身體運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活動前與幼兒一起認識過鵝卵石,知道在鵝卵石上運動有保健作用。 2、五彩的鵝卵石可嵌在幼兒園操場中的小路上;也可放在容積大的面盆里,讓幼兒赤腳在上面玩。 3、錄音機、磁帶若干、椅子人手1把。 活動過程: (一) 准備運動:聽音樂做身體動作 1、幼兒脫掉鞋襪,坐在小椅子上,邊唱《十個寶》的歌曲,邊隨著音樂節奏做手指操和腳趾操。 2、每個幼兒扮一個寶,跟著音樂的節奏,隨著變化自己身體的動作。 (二) 幼兒嘗試在鵝卵石上活動。 師:看我們幼兒園的操場上新鋪了一條鵝卵石的路,你們想不想在上面玩一玩呀? 1、幼兒赤腳在鵝卵石路上隨意地走。 2、提問:你在鵝卵石路上是怎麼玩的?在鵝卵石路上走和平時走路有什麼不一樣?(硬、冷、痛)除了可以向前走外還可以怎麼玩呢? 3、鼓勵幼兒克服困難,堅持到底。 (三) 教師示範,鼓勵幼兒玩出多種花樣。 師:小朋友真勇敢,我也來玩一玩,誰和我一起玩? 1、教師在鵝卵石路上做跳的示範動作(往前走、倒退走、側身走),幼兒四散練習。 2、提問:我們的腳在鵝卵石路上除了走以外,還可以怎麼玩? 3、教師提示,鼓勵幼兒
F. 幼兒園小班區角游戲觀察記錄表(沙池、建構區)
目標:
1、通過鏟沙,拍沙等動作,促進幼兒上肢動作的發展。
2、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3、在玩沙中讓幼兒自由結伴,培養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
准備:l、幼兒每人一頂帽子,一雙拖鞋。
2、玩沙工具(鏟子、小桶)
3、每人自製插塑小樹若干。
過程:
(一)引題
1、師講故事:小鳥住在樹木林里很快活……,後來樹林被人砍光
了。
2、提問:樹被砍完了,小鳥能生活在樹林里嗎?
3、激發幼兒再造樹林的願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鏟子要小心,顧前又顧後,鏟子別舉太高,以免沙子揚起,
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丟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請老師幫忙。
3、玩好以後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三)幼兒玩沙,教師 指導
1、鼓勵幼兒自由結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種堆沙山的辦法,如鏟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
沙拍得緊緊的,不會塌下來。
3、在造好的山上種樹木,變成樹林。
(四)結柬部分
1、表揚幼兒的造樹林行為,體驗為小鳥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著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