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讓音樂課堂增添魅力
欣賞音樂的教學方法較單調,現在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學生在欣賞音樂時更顯形象和直觀,從而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發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對學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對學生掌握音樂知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 運用多媒體,讓音樂課堂直觀起來
運用電教媒體進行歌曲的教學,大大豐富歌曲的表現力。如我在上《國旗國旗我愛你》一課時,在大屏幕上播放了祖國申奧成功,劉翔獲得冠軍等激動人心的畫面,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祖國的強大和偉大,使歌曲音樂變得形象具體。
利用投影將歌詞內容直觀化。低年級學生識字少,直接讀記歌詞有很大的困難。如:歌詞--太陽天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教師根據歌詞內容,將太陽、花兒、小鳥、小朋友、學校組合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看圖片理解記憶歌詞。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前一節課都記不住的歌詞,現在用半節課就能記下來了。
1、利用網路資源將音樂內容直觀化。
學生以前聽音樂,就是聽個熱鬧,對音樂所表現的內容一點也不理解。如果在播放音樂的同時,提供給學生相關的影視資料,二者結合,就會使學生易於理解。如:《哪吒再生》一課,在欣賞音樂同時,我利用網路資源為學生提供音樂內容所表現的動畫片,把所學音樂與動畫故事結合起來,所學的音樂就變的直觀起來了,學生就能理解音樂中所蘊含的感情,很容易理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
2、利用錄象、VCD將音樂游戲、舞蹈直觀化。
學生對教師語言的理解能力也是很有限度的,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生在下邊基本上都是不知所措。如果先讓學生對動作先有了感知,效果就不一樣了。如:在教學《打花巴掌》一課的舞蹈動作時,先播放舞蹈動作錄象,使學生對與音樂同步的舞蹈動作先有了具體的形象感知,然後通過模仿來學習。這樣學生學的即快又好,同時也給教師省了不少做示範的力氣,也增強了動作的准確性,對於不善舞蹈的教師來說,更是幫了大忙。
在欣賞器樂合奏曲《森林的歌聲》時,如果是只聽音樂或教師的述說,那麼這節課就顯得不生動,學生聽的興趣也不大,但是現在通過多媒體功能的欣賞後,教學效果大不一樣了。屏幕中動人的畫面與美妙的音樂交織在一起,把那些可愛的小精靈們,如秧雞、梟、山羌、飛鼠等與笛子、提琴、吉他等樂器一起奏響了奇妙的森林之歌,五彩繽紛的森林奇景,大自然中的真實音響和各種動物的鳴叫聲,全部都展現在學生們眼前,把學生們帶進了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學生們享受到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無窮樂趣,在愉悅中增強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意識,也激發了學生的欣賞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讓音樂課堂「簡單」起來
音樂教學同其它學科的教學一樣也有重點和難點。我們如果把這些內容在備課時運用多媒體直觀地出現在課堂上,就可以減少課堂上反復學習的時間,增大教學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
《小白兔和小烏龜》是二年級第一學期的一首富有兒童情趣的歌曲.這首歌曲講述了龜兔賽跑的故事。教學目標是通過樂曲的學唱,讓學生了解並練習符點音符的演唱,培養他們想像樂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從而發展想像美的能力。我用《龜兔賽跑》的碟片通過重新編輯組合,配以歌曲,編製成動畫,創設演示情境.上課時讓學生模仿小動物的形象,隨著悠揚的樂曲以律動的形式進入課堂,然後在大屏幕上呈現象的迷面,請學生猜一猜,並模仿烏龜和小白兔走路,接著播放小烏龜和小白兔的動畫。請學生說一說小烏龜和小白兔的走路姿勢(小烏龜走路緩慢,遲鈍,用四分音符表示;小白兔腳步輕盈,用八分音符表示。)於是我抓住這一時機,談話進入新課教學,充分講述歌曲,了解歌詞之後,讓學生看另一段動畫,那就是《小白兔和小烏龜》。這時樂曲和畫面變得輕松活潑,學生一邊跟唱,一邊模仿兩只小動物的動作。學生發揮想像,有的拍手,有的跺腳,還有的小跑……動作各不相同,精彩紛呈,促進他們的想像力,從而做到在「玩中學」,「動中學」和「樂中學」,教學效果非常好。
三、運用多媒體,讓音樂課堂「靈動」起來
在音樂欣賞中,如何讓學生聽得明白,聽出感受?關鍵就在於必須緊緊抓住學生聽覺感知這個先決條件,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靜心聆聽,仔細觀看。以往,音樂教師在欣賞教學時往往要准備好圖片、錄音機、錄音帶……黑板上寫大量板書,既浪費時間又乏味;現在運用多媒體教學,任何樂譜、圖片、實物都可以放大到大屏幕展示,各種樂譜不同的字體、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式凸現在大屏幕上,可以對學生的視覺加強刺激,促進他們對樂曲的領悟、理解;而二胡、鈴鼓、三角鐵、小提琴等樂器的放大投影,使各種樂器的介紹更形象、更准確。
我在引導學生賞析樂曲《雷鳴電閃波爾卡》的開頭、高潮、尾聲三部分片斷音樂中:欣賞前,我引導學生結合音樂和畫面去感受每段樂曲的力度、速度、器樂音色及樂曲的情緒。學生在欣賞樂曲開頭部分音樂時,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雷鳴;高潮部分樂曲速度加快並採用一系列下行音,使音樂氣氛突然緊張起來,似是「山雨欲來風雨樓」,暴風雨即將來臨,但在露天廣場跳舞的人們毫不在意,反而越來越歡;尾聲部分用了兩次長顫音,歡快地結束全曲。學生在欣賞樂曲時非常投入沉浸在電光霍霍、雷聲隆隆的景象和人們縱情起舞的意境之中,腦海里浮想聯翩,將自己和畫面音樂溶為一體,這樣能使學生在課堂中愉快地接受知識。
而為了讓學生更快地熟悉幾種西洋樂器的音色和形狀結構特點時,我通過電腦分別播放每一種樂器的音樂片斷,然後用電腦將每種樂器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學生對每種樂器從音色到形狀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認識。這樣,學生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樂器的音色,從而進一步地去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意境。
在欣賞聖桑的《天鵝》時,首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那鬱郁蔥蔥的森林、碧綠如茵的草地,欣賞那從湖面緩緩移過的皎潔月光,欣賞那天鵝高貴典雅的身姿和安詳自在的神態。鋼琴以清澈的和弦、清晰而簡潔的奏出猶如水波盪漾的引子。在此背景上,大提琴奏出旋律優美的主題,描繪了天鵝以高貴優雅的神情,安詳浮游的情景。中間部分由第一部分主題固定發展而成,猶如對天鵝優雅而端莊形象的歌頌,把人帶入一種純潔崇高的境界。第三部分,鋼琴以優美的琴音表現出天鵝游盪於水面時,水面波動、天鵝高雅悠閑。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漸消失。在這首樂曲里,如果大提琴代表了天鵝,鋼琴就是那波光粼粼的湖水,美麗的天鵝公主期待著王子的到來。那傷感柔情的音樂,那詩情畫意的場景映入學生的眼簾。學生們的心情也隨之活躍起來,產生了豐富的想像力,大大提高和充實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體驗。
四、運用電教媒體,讓音樂課堂「拓展」開來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功能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有利於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優美的音樂體驗中產生情感的共鳴並不斷延伸,從而達到領悟知識的目的。
❷ 如何在音樂課堂中綻放"美
如同水和空氣,音樂滲透在我們人類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作為構成人類和諧社會物質和精神生活元素之一的音樂藝術,它不僅創造了美,更以自身獨特的美感吸引著人、感染著人、塑造著人。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一種素質教育,不是專業教育,不應該、不急於、也不可能向專業方向發展。她的重要任務是在課內外音樂教育中,給孩子營造美的氛圍,沐浴美的熏陶,進行美的導引。中小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音樂教育的關鍵時期,這段時期決不能放鬆和降低音樂教育的標准。因此,我們每個從事音樂教育的教師都需精心打磨自己的課堂,讓音樂美的精彩在40分鍾內盡情綻放,讓每一個孩子饒有興趣地完成真善美的心靈體操。於是,讓音樂課堂張開美的翅膀,應是每位音樂教師畢生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
一、美於韻律,美於體驗
1.在韻律氤氳中品味音樂的藝術美
打開音樂教材,不難發現,美妙的旋律始終是我們音樂課堂的首要內容。孩童總是在蹣跚學步中學會走路,也一定是在無數次旋律的感知中認識音樂。音樂課上,讓音樂本體說話,讓孩子學會聆聽音樂,感悟音樂,品味音樂,應成為我們每個音樂教師的第一要務。通過我們的教學,讓大量的優秀音樂作品在課堂盪漾,讓學生在課堂上遨遊在音樂的海洋,讓孩子在韻律氤氳中品味音樂的藝術美,實在是非常重要的。
為此,長時期以來,廣大音樂教師也在努力尋求與實踐著更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方法與策略,以達到讓學生身心和諧的境界。她們,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各種教學活動、認真實施全面關注策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合作、互動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感受音樂、體驗音樂、欣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獲得音樂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如,教學歌曲《木瓜恰恰恰》時,先讓學生靜靜地聆聽,感知內容;再次聆聽,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音樂特點。在兩次聆聽之後,又讓學生在襯詞「恰恰恰」的地方有節奏的拍手、聳肩,或扭髖,反復體驗音樂的韻律和賣瓜人喜悅的心情。通過聆聽、回味、律動、體驗的教學流程,讓學生沉浸在該歌曲聲律的歡快情景中,實現「音樂文化語境和人文內涵的認知」。同時,學生對音樂美的心理需求也得到滿足。
2.在整體體驗中品味音樂的藝術美
音樂不僅是聽覺的藝術,也是視覺的藝術,全方位整體感知的藝術。讓我們用耳朵聆聽音樂,用眼睛欣賞音樂映照的畫面,身體的各個器官,乃至心靈都可以感知音樂的韻律和動感。如若教師充分鑽研教材,挖掘音樂情感,充分利用作品的內涵來感染學生,這時,音樂便是心靈感應的藝術。教師聲情並茂的演唱、行雲流水的彈奏、婀娜曼妙的舞蹈,便是吸引學生心儀、效仿以及鑒賞的藝術;學生動情的演唱、演奏,有滋有味的演繹就是表現和創造的藝術。這一切都是綜合的、整體的、最直接的學習體驗。這種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體驗,整體地作用於我們的教學對象,其情緒必定是豐滿、到位的,音樂藝術美的熏陶必定是積極而有效的。
生活的范圍有多大,學習音樂的范圍就有多廣。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推進和深入,聯系當今生活實際,運用多媒體、網路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音樂與生活緊密聯系的生動情景,拓展了更廣闊的音樂意境,無疑會成為整體體驗音樂魅力的有力支撐。教學中,我們可以把純粹是音符的旋律,想像製作成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如交響詩《嘎達梅林》的引子,可以將「藍天白雲,美麗遼闊、清新寧靜的大草原上,成群的牛羊,牧民們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畫面呈現在學生面前;有時,我們還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不同的畫面,幫助學生進一步辨析、理解音樂所表現的情緒及意境。如欣賞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響詩《沃爾塔瓦河》時,可依次出示小溪流淌、大河奔騰、優美的村莊、熱鬧的婚禮等畫面,要求學生想像和遴選出合適的音樂表現形式,可以是抒情的木管樂、雄偉寬廣的管弦樂合奏、活潑奔放的弦樂演奏等。這樣,陌生的音樂作品就會象好朋友般走進學生心靈,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所要表達的美好境界中,使他們充分理解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情緒、美感,他們也將會更加愛上音樂課了。
二、美於形式,美於內容
1.感受音樂形式的豐腴美
《新課標》指出,「審美性」是音樂課程重要的性質之一,音樂教學始終綁定著審美能力的培養。一節好的音樂課,會讓我們看到起伏變化的教學節奏、恰到好處的教學情境,會感受到樂曲的旋律美、歌詞的語言美、音響的張力美、表演的形態美、演唱的情感美??無論是歌曲學唱,器樂演奏,還是音樂欣賞,任何形式的呈現都應該是富有美感的。對不同教材的處理,可「梨花一枝春帶雨」般的純凈,如德彪西的鋼琴曲《月光》;可「忽如一夜春風來」般的明快,如新疆民歌《豐收之歌》;可「坎坎砰砰隨手長」般的節奏變化,如美國格羅菲的管弦樂組曲《大峽谷》;可「二十五郎吹管竹」般的統一和諧,如民間打擊樂合奏《鴨子拌嘴》,等等。
倘若我們在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的過程中,更多地著力於教學資源與知識點的結合,深入地、多角度地挖掘教學資源的人文內涵,尋找契合的教學形式,將更有助於凸顯不同音樂作品的個性之美,我們的課堂也將是豐腴而富有個性的。
2.領略音樂內容的情操美
音樂美,美得不空洞。音樂美,除去動人的韻律,更有其內在的美。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是人們內心情感的宣洩和抒發,是靈魂的裸露和體現。當孩子對音樂產生強烈的嚮往時,當「美感發生時,常伴隨著強烈的情感反應」,使他們「產生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舒暢、滿足」,便可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
❸ 如何提高音樂課堂的魅力
一、用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會因為喜愛某位老師而「愛屋及烏」,從而愛上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試想,如果每位老師都具有這種強烈的個人魅力,那麼學生必然時刻是愉悅的,幸福和快樂也必然時刻伴隨著他們。因此,教師在平時的點滴工作中必須時刻尊重學生,關心呵護學生,將學生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及時放大,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差距,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另外,教師還需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教學藝術,不斷通過自己的教學技巧和豐富的教學藝術讓學生愛上音樂課,不斷挖掘材料中蘊含的豐富內涵,不斷激發學生對素材濃厚的興趣。在學生鑒賞、品味中引導他們去思索,感悟,並從中獲得啟迪。此外,教師還必須對音樂教學充滿熱愛,在平時的教學中了解學生,不斷研究初中生的心理發展,准確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通過精煉和富有魅力的教學語言不斷感染學生,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用激發學生內心的評價鼓勵學生
音樂課的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隨時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歌曲教學是初中音樂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因為初中生正處於變聲期,他們對唱歌既滿懷憧憬,又心生畏懼。如何激發他們一展歌喉的勇氣呢?首先,可在課堂上准備相應的磁帶盒CD音樂,給學生以正確、流暢的范唱,將他們引入特定的意境,從而讓他們充分感知自主發現聲音的位置,這是一個不斷感知再悉心體會、從而理解作品的過程,再伴以數次「無聲」的唱,讓學生感覺媒體中的聲音彷彿是從自己的喉嚨中發出來一般,從而增強自信心。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參與,與現實互動,不斷肯定學生、不斷鼓勵學生,增強他們對音樂學習的信心。實踐證明,積極的評價無異於催化劑,它能有效觸發學生內在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讓學生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興味盎然地開展學習。
三、通過給學生展現優秀的作品,內化學生的學習情感
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它承載著豐富的情感因子。音樂教學,既不能依賴空洞的說教,更不能藉助教師生硬的灌輸,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反而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初中學生喜歡模仿,也善於模仿,優秀的音樂作品更能激起學生的創造慾望和表演潛能。因此,教師應給學生盡可能地提供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讓他們感悟,從而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熱情。這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營造了活躍、互動、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品嘗快樂。
四、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彰顯課堂魅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已走進普通課堂,在音樂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以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已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同時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也為音樂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它極大地增加了音樂課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為師生打開了一個充滿活力、精彩紛呈的音樂世界。音樂課堂展現給學生的不再僅僅是簡單的錄音機等設備,取而代之的是集聲、光、電、色為一體,給學生帶來美妙精神享受的多維感官的刺激。另外,多媒體畫面圖文並茂,色彩艷麗,更貼近初中學生的心理,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往往耳目一新,既准確把握藝術形象,又在無形中增加興趣,同時使課堂處於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體會合作帶來的快樂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組合作、相互探究被引入課堂教學,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舞台。在這樣的課堂上,他們彼此合作,共同發展,不管是音樂欣賞還是視唱教學,都可給學生自主的機會,放手讓他們去討論,讓他們自己選擇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課余時間,可由教師或課代表組建課外興趣小組,讓他們自主探究,通過活動的開展,既豐富學生的眼界,又拓展學生的思維,還培養學生彼此協作的意識。因此,教師在平時要多給學生創設這樣的機會,讓他們去演唱,去表演,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在這樣鮮活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學生既獲得了心靈的愉悅,又接受了情感的陶冶,還增長了閱歷,更提高了學習興趣,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之,音樂課堂應該是學生感受美、體驗美、創造美的場所,應該是學生樂此不疲的地方。只要廣大音樂教師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不斷探索,積極思考,開展富有實效的實踐和研究,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不斷凸顯音樂學科的迷人魅力,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放飛身心,張揚個性,使他們時刻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就能讓音樂課堂重放光彩,讓學生流連忘返,樂不思蜀,音樂課堂也必然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❹ 如何使音樂欣賞課堂充滿活力
如何讓小學音樂課充滿活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也一步步深入我們的日常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應圍繞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因此,在課程改革的今天,音樂教學中選擇「快樂教學」作為突破口是一種有益的嘗試。一、教師首先要具備良好的人格魅力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首先,教師要努力加強自身人格修養,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塑造強大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召、帶動和影響學生,使學生的創新人格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即為「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學中,對課堂上個別學生可能出現的「搗蛋」行為,要冷靜對待,保持情緒穩定,努力營造上課期間融洽而和諧的教學氛圍.同時在課後要及時有針對性地主動找到學生談心、交心,理性批評並糾正個別學生的不良行為,充分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其次,教師應主動將自己的為人處事和言談舉止置於學生的監督之下,做到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二、小學音樂課中的意境教學在大量的隨堂聽課和觀摩聽課活動中,經常能聽到老師們這樣的評論:「這堂課比較有意境」。「這堂課把我們帶到美的意境中去了」。「聽了學生的歌唱,使我們身臨其境」。「這堂課如果在歌曲的藝術處理上再細些,則意境可能會更深些。」……。可見,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正在受到廣大音樂教師的關注,從許多報刊雜志上發表的有關小學音樂課意境教學的心得體會文章中,也可以看到,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正在成為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課題。我國音樂理論家修海林認為:音樂意境「既產生於音樂家對對象的審美感覺中,又存在於音樂的表現中。自然,音樂的審美也勢必要求體驗到這一意境,這時意境即是客體的主體化,也是主體的對象化,意境是審美意象性活動的產物」。小學音樂課堂內的音樂意境,存在於音樂教師的音樂表現和學生音樂審美體驗的自始至終。沒有教師主動的音樂表現,就沒有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就沒有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大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挖掘教材的意境因素教師應當認真分析教材內歌曲的歌詞、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樂表現記號、情感標記等,以充分發掘教材的音樂意境因素,並運用它來為意境教學服務。2、用語言來描述意境教師在用音樂語言構築音樂意境後,還必須及時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用口頭語言來描述音樂意境。如:在上音樂欣賞課《彼得與狼》時,先讓學生聽這個交響童話的音樂,在學生隨著音樂旋律的發展漸入佳境後,又及時啟發學生想像,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它,在此基礎上,簡要概括出在這個交響童話故事中貓的饞嘴與狡猾,小鳥的機靈活潑,鴨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陰險、毒辣,彼得的機智勇敢,老爺爺的善良、可親等音樂形象,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交響童話音樂的藝術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進入音樂意境後,必然會對音樂的旋律織體、和聲節奏贊嘆不絕,激動萬分,並有一種急於表述的激情。這時,教師就應當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藝術感受。盡管他們往往辭不達意,但教師還是應當給予鼓勵,並在此基礎上作出總結性的畫龍點睛式的意境表述,這將有助於意境教學的深化。3、用形體來表現意境首先,教師應當運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意境。如:在為學生演奏《碼頭工人歌》的時候,教師可以用沉穩的演奏姿勢,痛苦而憤怒的臉部表情,來表現受盡煎熬的碼頭工人掙扎反抗的情景。其次,教師應當組織學生用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意境。如在教學《走啊走》這首歌時,積極啟發學生創編了老大爺、小朋友、解放軍走路的形體動作,在教師富於表情的鋼琴伴奏下,學生興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個性的老大爺、小朋友、解放軍走路的情景。音樂意境的形體表現,應以教師為主導,在組織學生的積極參與中,促使意境教學的直觀形象化。三、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學校學爿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問內讓學生學到盡町能多的知識,教師就耍多想法、多出點子。例如,我在引導學生欣賞「鍾表占」時,他們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為他們對鍾表的表象認識比較清楚:但是在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時,對「孔雀開屏河邊走.傣家竹樓彩虹繞」的認識就不容易了,因為有的學生町能頭腦中沒有傣家村寨風光的景象,不知道傣家竹樓的模樣,也沒有看見孔雀開屏怎麼美,也就很難通過聯想體會音樂之美。在實際生活中,學生不能事事都親身經歷,所以在教學時,我經常運用各種手段(圖畫、幺J燈、錄音、多媒體等)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四、改善評價方式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每一次所提出的問題或同答問題,都足建立自信心的良好時機。因此,教師耍在評價中精心呵護他們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常用「送星星」等方式對孩子進行評價與鼓勵,讓他們在「數星星」所帶來的快樂而自豪的心理體驗巾產生對學習的信心。在唱歌表演課「小青蛙找家」的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學會了歌曲後,我讓他們分小組自創編動作並戴上頭飾表演,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和同伴進行評價。在評價中不免會仃學生說某某小朋友動作編得不好,歌唱得不好聽或足跳舞不好看,這時我就會讓他們互相幫助.並對願意幫助別人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如獎勵一朵小紅花、一個表示愛心的節果等,讓這個學生看到他自身的價伉,也培養了其他學生學會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然後也有一些會誇自己表現如何如何好的學生.對於這些學生我一面贊揚他們大H開表演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引導他們向別的同學心學習.幫助其形成席心好學的學習習慣。總之,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時刻都感受到教師在關注著他、期望著他.使學生能體驗到愉快、滿足的情緒,促使其養成良好的性格。
❺ 如何讓音樂課堂對學生更有吸引力
一、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增強音樂鑒賞課的動力。 《新課標》指出,普通高中音樂課的教學活動應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提高音樂鑒賞課的教學實效,首先必須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使他們真正成為審美活動的主體。只有這樣,音樂欣賞課實效的提高才有內在動力。本人注意從如下方面著手: 1.帶著問題聆聽音樂,更好感受作品。 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活動都必須依賴於聽覺,因此聽是參與音樂鑒賞教學的關鍵。在聆聽前,教師要注意有意識、有目的地給學生提一些簡單的帶啟發性的問題, 2.引導展開聯想想像,抒說聆聽感受。 在音樂鑒賞過程中,及時引導學生根據樂曲進行聯想和想像,抒說聽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在欣賞教學中讓學生抒說感受。不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有利於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使教師能及時了解教學目標與教學效果間的差距,以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欣賞過程能在理性認識的指導下,步步深入,達到深刻、高級的階段,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3.指導學唱音樂主題,入神體驗作品。 音樂鑒賞是以聽為主,但唱主題是鑒賞作品的基礎。音樂主題是作品的核心,是樂思形成和發展的基本要素,引導學生聽前唱主題,有利於學生把握主題形象,使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准確辨認主題的重復和變化,使學生的音樂思維真正調動起來,更好地獲得音響體驗。通過聽前唱主題,不僅為欣賞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且能使學生在欣賞時能進一步入情、入境地去體驗作品,展開音樂的聯想和想像。 二、精心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增強音樂鑒賞課的吸引力。 《系統論》告訴我們,結構決定功能。要提高音樂鑒賞教學實效就必須精心講究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而「導入」與「結尾」是課堂教學結構的重要構成部分,本文僅以如何講究「導入」與「結尾」為例,說明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對提高音樂欣賞課教學實效的作用。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設計得好,安排得妙,就能使整堂課一開始就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充分運用課內、課外的知識,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找好切入點,導入新課,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鑒賞作品的興趣。例如:問題導入。問題導入是指教師根據作品的內容、創設懸念,並以此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比如在鑒賞《檳榔樹下搖網床》前教師先不說曲名,先播放樂曲片段音樂讓學生聽,然後提問學生判斷這是一個什麼場景?是什麼因素使你產生這種聯想?學生會根據音樂旋律的輕柔、優美、抒情,速度舒緩,節奏給人以搖擺的感覺,說出是搖籃曲的音樂特點。然後導入《檳榔樹下搖網床》。又如:故事導入。教師講述一個與本課話題相關的簡短故事,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該話題上,再通過提問等補充所需的內容。如在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先講述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 導入新課的形式和方法多種多樣,教師設計時不僅要注意知識的准確性、科學性,更要追求生動性、趣味性、新穎性,使之能起到利於組織教學,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強烈的鑒賞興趣的作用。 完美的結尾往往會再次掀起學習的高潮,使整個教學結構緊湊完整,渾然一體,和諧優美,使學生因快樂而忘記課的結束有「樂而忘返」,「完而未完,意猶未盡」之感。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在結束新課時,設計出一種快樂氛圍,或讓學生用一句話小結,或讓全班齊唱,或是拓展欣賞,讓學生感到學習的無窮興趣和快樂,從而更加主動自覺地學好。 三、盡心發掘本地教學資源,增強音樂鑒賞課的親和力。 我國的戲曲藝術繁花似錦,萬紫千紅。眾多的地方性藝術,是我們開拓藝術教育難得的寶貴資源。把地方戲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不但可以使學生對本地區民間音樂進行了解,還能增進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大大增強了音樂鑒賞課的親和力。比如在戲曲篇中本人把本地的戲曲「薌劇」又稱「歌仔戲」引入課堂進行教學,讓學生學唱主要的唱腔—七字調,在學生會唱的情況下自己填詞,然後進行演唱交流。學會了唱腔再讓學生穿上戲曲服裝進行表演。台下的學生看著自己的同學穿上戲服進行表演,興致很高,個個躍躍欲試,課堂氣氛更加熱烈,教學效果頗佳。 四、誠心做好科學教學評價,增強音樂鑒賞課的感召力。 教師評價學生課堂上所回答的問題,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評價時要講究科學不僅要重視智力因素,更要重視非智力因素。教師要飽含感情,用肯定、鼓勵、希望的語言,如「你的答案太棒了,太精彩了!」「你回答得很好」、「你很有創意」「你能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這很好。」以此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更愛思考、愛提問,以增強學好音樂,提高音樂鑒賞能力的動力。 總之,要進一步提高音樂鑒賞課等音樂教學的實效,我們音樂教師必須切實地不斷加強自身素質建設,善於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精心講究新穎有效的提高實效的教學方法,並用自身豐富的情感世界和良好的教學行為感染學生,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裡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為終身學習音樂、愛好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❻ 音樂課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一、激情導入滲透環境 音樂課需要學生心中心情舒暢,精神飽滿,音樂老師一進課堂,呈現給學生一臉的微笑,一腔的熱情,這種朝氣與生動會不自覺地感染學生,使他們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同時,音樂教室的環境,對學生影響也很大,老師可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把教室布置得充滿童趣,又富有音樂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自己行動動手製作一些生動形象的教具,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習效果,讓一些枯燥無味的樂理、視唱教學,形象化、生動化,使學生想學、樂學。如聽力訓練、教師可製作一棵果樹,一個個果子上寫上音符,讓學生頭戴小松鼠的頭飾,提著籃子,聽教師彈琴,然後,摘下相應的果子。又如認識一些音樂符號,教師可把這些符號融進故事講給學生聽,這樣做學生則更易於理解,這樣生動活潑的音樂課,還怕學生不喜歡嗎? 二、首先讓孩子們喜歡你 老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往往對學生的影響是最深刻的,也是不易更改的。如果老師著裝得體、大方、精神飽滿、面帶著微笑、不卑不亢,學生會對這樣的老師充滿新奇,充滿敬畏,他們會不由自主地集中注意力,對老師充滿著期待,而老師開口說出標准、流利、富有感染力及兒童特點的普通話時,學生肯定會補足老師的語言深深地吸引,而如果老師再能唱上著拿手的歌曲,或演奏一曲美妙嫻熟的樂曲,用優美的歌聲與樂曲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有一種想和老師一起唱或一起演奏的慾望,那麼他們肯定喜歡上老師的課,並且也深深地愛上音樂,愛上了這樣的老師給他們上的音樂課。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樣的老師一定會成功。 三、用樂聲感染學生 音樂課,音樂是主旋律。我們教授的歌曲以及讓學生聆聽的音樂能否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就成為學生是否喜歡愛音樂課的關鍵。許多調查研究表明,很多的孩子只要走出校門就不再唱老師教的歌,存在許多原因,如所教歌曲旋律過於復雜;歌曲內容過於陳舊,不貼近學生生活,不為學生所熟悉,學生不感興趣;老師在教學生過程中注意學唱效果,而只一味地要求學生唱會唱准,不帶著學生去用心感受音樂的魅力,感受和諧聲音的美妙等。所以,我們在教學歌曲時,不僅要求學生唱會,唱准,還要讓他們通過和諧,優美雪演唱去感受音樂的魅力。 總之,音樂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及表現價值,教師可利用音樂的這一特性,在課內外搞一些簡單、生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參與和表演,培養他們與人合作的精神,鍛煉他們的表演能力與氣質,同時通過這些活動的參加,讓學生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樹立自信心。如在課堂上,搞一些音樂小品,小組間的歌詠比賽,班級間的聯歡會,在課外組織一些興趣小組,如合唱隊、舞蹈隊,鼓號隊等,也可組織全校性的聯歡會、歌詠比賽、有條件的還可以到社會中去演出。這些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還增強了校園的文化氣息,營造一個充滿藝術性的學習環境,這些活動的開展,也會使學生喜歡上的音樂課,想著上音樂課。當然,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的音樂教師對自己的事業充滿熱情,相信你的學生肯定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