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小學 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程的實施,給音樂課堂教學帶來了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音樂課堂教學越來越生動,越來越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拓展,音樂課堂氣氛寬松而和諧。然而靜下心來思考,也難免會有疑問產生。音樂課堂上老師帶給學生的究竟是什麼?怎樣提高教學活動中有效性呢?
一、備好課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前准備很重要,而備課則是重中之重。在備課時要明確目標,注重過程,不能只按照教參照搬照抄。教材分析要和本課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鮮明、具體的特點。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樂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對學生有用的,對本課有用的。備課時首先要反復聆聽,把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觸和理解記錄下來,再用音樂術語進行整理。一旦把音樂作品分析透了,目標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應的水到渠成了。
教材分析做到具體細致,教學目標也要做到准確清晰。在每堂音樂課中,確定好大目標和小目標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有了大目標後,制定小目標時必須注意,若干小目標都必需為實現大目標而服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一定層次劃分,讓學生的思維層層跨越,層層爬高,而不是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也就是說教學中教師除了對整堂課的教學目標要清晰外,對每一個環節的小目標也要清晰。在教學環節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怎樣才能達到我預設的目標?」在學生已知與未知之間架橋設階,以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慾望,開發學生的跳躍思維。只有圍繞目標,環環相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輕松愉悅、簡單直觀的教學手段,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點。
在教學中,我常利用圖片、實物、精美的頭飾等直觀教具去創設情境。如在教學欣賞課《龜兔賽跑》時,運用動畫,讓學生邊看多媒體動畫邊聽故事,設計一些小問題讓學生自己找答案,然後將一些動物頭飾分發到各小組,讓小組之間進行表演比賽,同學們熱情高漲,寓教於樂,豐富了學生的想像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慾望、情緒、興趣,一節課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度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生的思緒富於具體性、形象性、知識經驗較少、注意力不易集中,應多採用直觀實物進行教學。教學中,運用一些直觀實物教具,來輔助我們的音樂教學效果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如在講音樂知識的時候,在單純音符的認識上很枯燥,又難以理解。一次看電視廣告的時候給我以靈感:廣告中八個孩子分吃蛋糕,劃開十字分成四份後,孩子出其不意的攔腰從中分開正好八份。我就把這個設計運用在課堂上,我准備了四個蘋果,一把刀子,上課時,我帶著教具走進教室時,同學們都好奇地問我要干什麼?顯然,實物教具已經讓他們產生了興趣。講解時,我先出示一個蘋果,然後告訴學生,這個蘋果能作四分音符,它唱一拍;兩個蘋果就是二分音符唱兩拍;四個蘋果是全音符唱四拍;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那麼半個蘋果就是八分音符唱半拍;把這半個蘋果再平均分成兩份,那麼其中的一份是十六分音符,這一份是整個蘋果的四分之一,唱四分之一拍。通過形象、生動鮮明的實物教具在同學們的面前展現,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很快掌握了新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師真正放手、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難點。
學習中遇到難點,學生思維受阻時,很多學生懶於自主思考,而是等著由老師的暗示傳遞給他們的信息。長此以往就容易形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對音樂的敏感性自然就差了,一旦老師不作暗示,學生就無所適從了。這個時候要放手給學生,引導學生合作討論。在學習《大河之舞》時,通過完整地聆聽各種節奏,我引導學生從分析每種節奏的音樂要素上的變化,組織分組展開討論進行分析、歸納和交流。這樣的合作學習淡化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固定模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合作意識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四、掌握好課堂節奏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接觸的音樂作品各不相同,課堂氣氛也不盡相同。要麼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異常激動;要麼整堂課學生情緒低落,課堂氣氛壓抑而沉悶。怎樣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學節奏,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有效,從而構成音樂課堂中的一種和諧美呢?
在研究實踐中我體會到,音樂課的課堂結構要動靜有度、充滿美感。這里的「動」與「靜」,是指教學形態的表現而言的。所謂「動」,是指課堂教學活動的一種活躍狀態。如學生積極參與、涌躍發言、熱情舞蹈、愉快歌唱等,是「有聲有色」的教學。所謂「靜」,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相對安靜狀態,如學生靜心聆聽、深入思考等,是「無聲世界」的境界。如果一堂音樂課一直處於動態,「動」多「靜」少,以致於學生興奮過度,容易使課堂處於失控狀態;如果自始至終寂靜,課堂氣氛十分沉悶,「靜」多「動」少,則學生容易疲勞,抑制學生的思維,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使「動」「靜」合理搭配。在低年級要以「動」為主,但也要有適當的「靜」進行調節。讓學生在激烈的活動後靜下來,給他們以舒緩調節的空間和時間,往往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隨著年級的升高,要增加「靜」的次數,延長「靜」的時間,給學生留有充分思考的餘地。總之,音樂課堂教學應該是動與靜的交替與有機結合,這樣才能營造出一種和諧的、美的教育氛圍。
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所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去研究和發掘,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爭取摸索出更多的對音樂課堂教學有用的東西,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扎實、豐富而有效,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爭取為我們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有所貢獻。
❷ 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實效性
一、營造自然和諧的學習氛圍,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必條件。
高尚的道德品質教育在音樂教育中,只有遵循音樂學科的規律,充分發揮學科特點,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情操的培養不能離開音樂藝術形象進行空洞的說教,審美教育不需要對審美對象進行理性的說服教育,營造自然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才會保持主動,自然,愉快的心境,再輔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們在聽聽,唱唱,跳跳,奏奏中就接受了教育,它是音樂教育所特有的功能。如我在教唱《國旗,國旗真美麗》,啟發學生重新編配動作,且歌且舞,以動激情,這樣恰到好處地抓住了愛國主義這個結合點,在庄嚴的國歌聲中學生對國旗崇敬,熱愛的心情油然而生。
二、適時恰當的抒發情感,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有效手段 將音樂教育的重點著眼於引導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抒發。那麼,怎樣利用音樂手段達到情
感的抒發、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投入到音樂中呢?關鍵是一個「愛」字,因為老師的感情對學生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寬松、和諧的氣氛,以此來激發學生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各種不同的身份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在音樂課中,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鴨媽媽、小鳥、烏龜,通過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學生帶入到音樂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樂課前,對教材都要做詳盡的研究和分析,領會每首歌所要表達的情感內容。根據歌詞內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達的自豪、溫柔、高興、自信等幾種感情。對教材的感情做了詳盡的分析,並將這些感情充分表現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簡單的歌曲有了豐富的情感體現。只有教師入「角色」情不自禁,學生隨師「入境」亦情不自禁。當教師對某一作品以豐富的語言,真實的情感進行啟迪、描述,並通過富於激情的范唱,指揮或彈奏,作品之情便會情不自禁地融進學生的心靈深處,歌曲的旋律、節奏、幫助學生有感情地歌唱,使學生在感受表現和再創作中進入角色,用自己的歡聲打動自己。
❸ 小學音樂課中要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需要哪些工具和條件
情感模式 是以感知美、體驗美、理解美、表現美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模式,如參與—體驗模式,情境—陶冶模式等. 1.參與—體驗模式 「參與」是指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共同探討、共同研究、共同解決問題;「體驗」是指以學生主動參與教。
❹ 怎樣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設情境,美化課堂
一堂課要上得讓學生熱愛並感興趣,教師就要像變魔術一樣,創造一種吸引力,來點燃學生的智慧,讓學生發揮自身的聰明與才智,從中獲得認知的成功和喜悅。葉聖陶先生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學生情感的觸發,一般與一定的情境有關。其實教學中創設情境就是一個吸引的過程,學生在這過程中受到感染產生興趣,促使他們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抒發他們的情感體驗,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學中創設各種各樣美好的情境,很容易觸及學生的內心世界,激發他們的情緒想像,使學生在創造和表現的同時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體現了音樂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二、有效性的組織教學
組織教學的方式方法,應注意各階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低段學生應該多用引導、鼓勵、表揚等進行誘導;中段則應多採用啟發、思考、發現等方式進行疏導。另外,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結合自身各方面條件,揚長避短,使自己始終保持一定的權威性、示範性,減少失誤。
1、成功的一半在於良好的開端
在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導入的作用在於中斷學生的日常經驗,喚起其對音樂課的審美注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情感的交流,燃起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渴望。音樂課堂的教學導入就像歌劇作品的序曲一樣,結構雖短小,但正是由它引導人們進入音樂的特定情景。一段充滿新意而又匠心獨具的音樂課堂教學導入,對成功上好一堂課關系極為重大。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不就知欲,進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功性和積極性,長此久往,學生對所學習的音樂興趣濃厚,課堂上學生興致盎然,教者得以應手,學者輕松愉快。
2、巧妙的銜接
教學環節之間,新舊知識之間,銜接巧妙,課堂教學就會流利順暢。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各環節自如地過渡,課堂教學便能保持整體性。直觀的讓學生在興趣中深化到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這樣的銜接,既自然又簡潔,學生接受也不難。
3、發揮教師的個人魅力。
作為一個好老師他能夠用自己特有的魅力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自己的語言。上課時,除了要有洪亮的聲音以外,教師的語言要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在教學時我們應該採取較通俗的、充滿關愛的語言,讓學生更多的感到老師的和藹可親,從而願意與老師相處,形成對老師的信任,這樣他們也就會在上課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中。其次,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現代學生所接觸的事物也越來越多,只靠書本知識已經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的需要。每當在課堂中涉及到一些課外的小知識時,學生的注意力往往會加倍地集中。
4、精彩的結束
一台戲,一部電影,必定有高潮。同樣,一堂音樂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這個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課的結尾。高潮往往是課堂教學的華彩樂段,此時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揮的時刻,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得時機,推敲再三,精心設計,可以在生動的故事中結尾,也可請演唱水平高的學生演唱或全班學生不拘形式的演唱等等。
把一堂課的結尾搞得生動活躍,熱鬧非凡,使學生像聽小說連播,或聽故事那樣撩人心緒的懸念中盼望下周音樂課的到來。
三、提高有效教學的趣味性。
任何新鮮事物對孩子們來說都是值得注意的,而有趣的游戲則能調動孩子們的思維,也能喚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兒童的本性是愛玩好動,對單調的音樂知識,他們就會覺得呆板、遙遠而疲於接受,那麼,通過簡單的故事和有趣的情節融音樂與知識於一體的游戲不但能創造一種有節奏、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氣氛,又會使孩子們覺得音樂並不陌生,他就在自己的身邊。
通過游戲動物音樂會孩子們都能高興的分辨和記寫,哪段音樂是哪只動物歌聲。這個既新鮮又簡單的方法,改變了原來枯燥的聽音記譜,增加了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那種抽象、條文式的灌輸,會直接影響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孩子們的思維特點是形象記憶。那麼就要採用生動的形式將知識內容裝扮起來。孩子們聽到這些維妙維肖的介紹就不會感到枯燥無味了,反而覺得個個音符都是既古怪又可愛的音樂形象,願意和它們交好朋友。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動機,有了學習興趣孩子們才渴望獲得知識。通過音樂游戲不但誘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使他們在趣味中提高了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同時也看到了孩子們的高興和滿足。
四、在因材施教的有效學習
余文森教授曾說過:學生個性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面向全體不是讓每個學生都獲得一樣的發展,而是讓每個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發展。不要簡單地把學生之間的差異看成是教學的問題,而是把學生之間的差異看成是教學的資源,教學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藝術地利用這一資源,使學生之間發生實質性的互動,這是實現教學增值,也是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重要保證。
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涌現出的新感受,新觀點都是豐富音樂教學的共同體的寶貴資源,音樂教師要給予充分的關注,並及時將學生的創見轉化為其他同學共享的音樂學習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有效性地促進音樂課堂教學的進行。
❺ 再談如何有效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提高音樂課的課堂效率作者:張靈羽
如今的課堂,都是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和創造,這也已成為音樂教師的課堂教學准則。一般來說,當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老師的尊重和賞識時,他們就會產生愉悅、積極的情緒,會更熱情、更自信地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那麼,如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音樂課的課堂效率呢?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感受,談一談我對此問題的看法。
一、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無論是在什麼課上,老師與學生之間都需要相互理解與支持。而在音樂課堂上,音樂天賦比較高的學生由於早已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所以他們通常表現得非常自信和活躍。而對於那些自以為是音樂天賦不是很高又有些自卑的學生來說,音樂課讓他們覺得很無聊,甚至不想上音樂課。尤其對於農村學生來說,之前很少上音樂課,所以音樂課堂上出現的所謂的「五音不全」 、「音盲」便更多了。這時候,如果老師選擇放棄,有可能會使這些自以為是音樂「差生」的學生終身與音樂無緣。天賦雖不是我們老師可以選擇的,但我們有為人師表的責任與態度。每位學生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閃光點,當然,有些優點是細微、不易察覺的,作為教師,我們就是要善於發現這些閃光點,音符畫錯了、唱歌跑調了,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勇於改正錯誤,並對他的下次表現做出期待。在老師的信任和激勵下,相信他總有一次會成功,而成功就會給人帶來信心。
二、精心設計音樂課的組織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音樂課也是如此。小學生活潑好動,他們求知慾旺盛、模仿力強,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應採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方法進行教學,方可收到預期的效果。
在一堂課的組織教學中,「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個環節尤為重要,若這三點處理得好,學生便會像觀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影片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1.開頭要巧妙
教師應可根據本堂音樂課的教學內容,將重難點、教學目標、音樂知識等,巧妙地導入到新課中,讓學生新鮮感倍增,產生學習的慾望。
2.銜接要適當
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新舊知識若能適當銜接起來,課堂教學自然就更加流暢。教師應多分析教材,找出新課舊課和新知舊知之間的聯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作出過渡和引導,這也使課堂教學保持了整體和貫通。
3.結尾要生動
一出戲,一部電影,都會有高潮。同樣,一堂音樂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一般音樂課的「高潮」會設在結尾。在課堂教學的「華彩樂段」,教師要抓住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揮的時刻,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時機,精心推敲與設計,製造一個生動的結尾,可以在聽錄音中結尾,也可以全班學生各種形式的演唱,甚至可以在師生對唱,學生的歌舞中結尾。一堂音樂課課的結尾要搞得生動活躍,熱熱鬧鬧,使學生像觀看連續劇那樣期盼下次音樂課的到來。
三、實行各種音樂課講解方法
教學內容是教學的基本任務。所以音樂教師上一堂課,也要首先完成教學任務。若想完成教學任務,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需精心設計各種講解方法。不同的音樂教學內容有不同的講解方法,歌曲演唱、器樂演奏、樂曲欣賞、音樂創作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努力探索,找到各教學內容的最佳講解方法,才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如欣賞管弦樂曲《快樂的小熊貓》時,讓學生兩人配合,手搭肩作抬水狀,伴著樂曲和小熊貓一起歡快地抬水去,隨著旋律的漸漸熟悉,活潑可愛,憨態可掬的小熊貓們匯聚一堂……這樣學生一下子進入了角色,對樂曲所表達的內容也有了初步的理解。
又如,學生免對各種節奏型,往往會出現不懂和混淆。死記硬背的效果肯定不好,教師可根據生活中的不同音響特點將節奏型歸類和比較,讓學生反復練唱和對比。如鍾鬧搖(的嗒的嗒)、機槍(噠噠噠噠,噠噠噠噠)等,這便增加了學生對節奏型的理解。
除了教師的講解以外,教師還可以發動學生,採用思考、討論等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師的有意的提問,能把學生帶入探索的意境中去。
四、要積極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而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數字設備早已走入課堂,我們可以運用各種多媒體設備來表現歌曲的聲音和畫面意境,從而達到單純靠老師講和唱達不到的效果。
總之,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需要教師的細心觀察和努力探索。我們要充分挖掘校園內有效開展音樂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因素,給他們以快樂的感覺和美好的體會。培養他們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挖掘學生的音樂天賦,讓他們在藝術的空間中盡情翱翔、馳騁!
❻ 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中心,課堂教學既有「教」的活動,也有「學」的活動,教師通過一定的途徑把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再通過個體對知識的理解和一定的訓練途徑來獲取信息,掌握知識,因此,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既體現「教」的有效性,更體現「學」的有效性。
然而,在常態教學中,「教師苦教、學生苦學」,音樂課堂教學還如從前一樣——單調、枯燥、繁瑣與壓抑,學生的音樂素養卻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因此,作為一線教師,應該重視起這個問題: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淺談以下幾點: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有效的學習氛圍
羅傑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於積極的情感狀態,使學生主動而愉快地學習。現階段的學生都有著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見解。在音樂課堂上,他們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老師。教師應緊緊抓住這一環節,積極主動地做他們的朋友,要讓他們感到教師是他們的知心朋友。例如在教學《小雨沙沙》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做游戲。教師扮演一粒「種子」,這樣,有很多扮演「小雨」的學生紛紛來把教師這粒「種子」澆灌。此時學生們都感到老師能和他們一起做游戲覺得很開心、很高興。其實老師的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對學生來說都是最好的獎勵。又如在教學節奏練習時,可以把它設計成「找朋友」的游戲,讓學生模仿老師的節奏念歌詞。念對的學生教師就表揚他:「你真是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握握手、擁抱一下。」簡單的一個握手、一個擁抱,使學生的興趣驟然提高。在以後的師生交流中,老師就不像以前那樣嚴肅,而學生也不那麼拘謹,課堂上的師生關系也會變的更加融洽了。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有效的主動學習
孔子曾說:「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樂知。」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有了興趣,就會有學習的積極性,就會由被動變主動,由死記硬背到靈活運用,由乏味變趣味,從而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教師積極引導和教學藝術是分不開的,教師應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用教育的藝術把學生的興趣引向音樂的學習領域。
例如,在教學中可以充分運用簡筆畫、掛圖、實物、卡片、幻燈片等直觀手段,也可以利用實物投影儀、錄音、錄像、攝像或計算機網路等多種媒體設備,以多維的、多樣的、多角度的、高密度的方法充分展示教學內容,通過有聲的語言和逼真的形象來作用於學生的各種感官,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和焦慮感,使其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最後上升為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採用角色表演,做游戲,表演音樂短劇,小樂隊伴奏,打擂台等多種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並使其興趣得到很好的激發。例如:我在教人教版第二冊《十個小印第安》這課時,先以「十個小朋友」的游戲方式引入後又以故事情境的方式展開教學。教師帶著學生「來到印第安部落」,接著課件中出現一所印第安房子,通過尋找「開門暗語」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歌曲、感受歌曲,最終達到學習歌曲的目標。整堂課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生玩的不亦樂乎、學的更是輕松愜意。
三、把握課堂主陣地,保證有效的知識掌握。
小學音樂課的有效教學根據新課程標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其落腳點是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如何向課堂有限的時間要效率呢?我覺得音樂教師應注重以下幾點:
第一:教學目標必須明確、具體,科學簡明;
第二:教學容量應適量適度,做到心中有數;
能根據教育規律、教學原則和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時間,既不「貪多忽效」,也不「求少圖便」。比如:對教學內容的把握,練唱次數,時間的控制,重點難點的把握等。
第三、教學方法靈活有效,選擇恰當;
第四、教學過程充分展開,全面有效;
1、要進行有效講授
對於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易混淆點,要講清、講細。知識點要進行有教學專業性的有效講授,精心設計相關知識點之間的導入和導出。通過對知識點的有效講授,引導學生去追蹤懸念,形成求知氛圍,逐步將課堂推向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的高潮。
2、要進行有效提問
一節課只有40分鍾,時間珍貴,提問要做到避免「是」、「非」的簡單回答,體現問題的層次性和針對性,步步設問,提問和解答相結合。通過有效提問,收集學生的有效反饋信息,及時總結分析問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3、要做到有效傾聽
在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是一種共同學習和共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的探究活動。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善於同學生進行情景轉化和情境共存,注重情感交流。
四、合理運用教學評價, 注重有效的課堂反饋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能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的情緒積極學習。
小學音樂教學往往是由音樂知識、學唱歌曲,音樂游戲中,唱遊表演,樂曲等若干環節優化組合而成,而每位學生的音樂天賦、能力,都有差異,有的學生唱歌條件好些,有的則舞蹈好些,教師要能注意引導學生揚長避短,關注學生的一切表現,隨時隨地發現,挖掘他們的優點,給學生適時適地的鼓勵、評價。那麼有時侯,看似平常普通但確實針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語言,可以有效地起到傳授知識、表達思想、喚醒學生潛能的重要作用。學生在課堂中從老師的及時評價中得到滿足、自信和鼓舞,繼而不斷獲得繼續前進的動力,形成良性循環。
總之,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時代的要求,是音樂課堂教學自身發展的要求,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要想成為真正的、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就必須在「實」上做文章。相信,通過我們各位老師的共同努力,一定會使我們的音樂教學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❼ 淺談小學音樂課堂如何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音樂教學目標是指教學中師生預期達到的結果和標准。它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的作用。 我認為音樂教學目標的確立和表述是每一位音樂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自主行為,必須根據音樂內容來設計切實可行的目標。不必過於追求統一,千篇一律;因為音樂教學本身就是藝術,而藝術是需要個性的,沒有個性就形不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更談不上創新與發展。音樂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踐,應該是三個維度的整合,應該形成一個有機的聯系,所以新課標指出要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注意過程與方法的教學體現。三維目標各有各的規定性,我們要把它統一成有機的整體,來加以關注。 比如《太陽出來喜洋洋》一課,教學目標的兩種設計表述,第一種:1、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會用高亢彈性的聲音演唱。2、以組織學生為歌曲選擇節奏型參與合奏的形式,來提高學習興趣,加深音樂體驗。3、以組織學生即興創作音樂劇的形式,發展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第二種:1、情感態度目標:分析了解作品的形成環境,感受民歌魅力,並能喜歡這些民歌。2、過程與方法:樂於參與小組活動,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音樂作品。3、知識技能目標:了解四川民歌的特點,以及傳統民族音樂的相關知識。 可以看出,同一課目標的設計表述完全不同。第一種從教師的角度出發,第二種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第一種第一條是知識目標,二三條是過程與方法。第二種三個維度有機結合,體現了新課程的要求。第一種屬於傳統音樂教學目標,強調共性,過於追求標准化與規范化,而眼下我們的音樂新課程則首先關注一個「新」字,在新的課程理念指導下,音樂教學目標的設計與表述必然會精彩紛呈,煥然一新。 所以,作為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的設計中,我們必須做到以「學生為本,」從實際出發,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創造精神;以「音樂為本」,緊緊抓住音樂要素,深化音樂審美,運用音樂語言的手段來促成音樂教學,從而科學的整合教學目標。 相信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在師生情感的交融中,一定能愉快地完成音樂任務。
❽ 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性第一階段的小結
一、備好課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前准備很重要,而備課則是重中之重。在備課時要明確目標,注重過程,不能只按照教參照搬照抄。教材分析要和本課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鮮明、具體的特點。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樂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對學生有用的,對本課有用的。備課時首先要反復聆聽,把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觸和理解記錄下來,再用音樂術語進行整理。一旦把音樂作品分析透了,目標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應的水到渠成了。
教材分析做到具體細致,教學目標也要做到准確清晰。在每堂音樂課中,確定好大目標和小目標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有了大目標後,制定小目標時必須注意,若干小目標都必需為實現大目標而服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一定層次劃分,讓學生的思維層層跨越,層層爬高,而不是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也就是說教學中教師除了對整堂課的教學目標要清晰外,對每一個環節的小目標也要清晰。在教學環節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怎樣才能達到我預設的目標?」在學生已知與未知之間架橋設階,以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慾望,開發學生的跳躍思維。只有圍繞目標,環環相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輕松愉悅、簡單直觀的教學手段,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點。
在教學中,我常利用圖片、實物、精美的頭飾等直觀教具去創設情境。如在教學欣賞課《龜兔賽跑》時,運用動畫,讓學生邊看多媒體動畫邊聽故事,設計一些小問題讓學生自己找答案,然後將一些動物頭飾分發到各小組,讓小組之間進行表演比賽,同學們熱情高漲,寓教於樂,豐富了學生的想像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慾望、情緒、興趣,一節課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度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生的思緒富於具體性、形象性、知識經驗較少、注意力不易集中,應多採用直觀實物進行教學。教學中,運用一些直觀實物教具,來輔助我們的音樂教學效果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如在講音樂知識的時候,在單純音符的認識上很枯燥,又難以理解。一次看電視廣告的時候給我以靈感:廣告中八個孩子分吃蛋糕,劃開十字分成四份後,孩子出其不意的攔腰從中分開正好八份。我就把這個設計運用在課堂上,我准備了四個蘋果,一把刀子,上課時,我帶著教具走進教室時,同學們都好奇地問我要干什麼?顯然,實物教具已經讓他們產生了興趣。講解時,我先出示一個蘋果,然後告訴學生,這個蘋果能作四分音符,它唱一拍;兩個蘋果就是二分音符唱兩拍;四個蘋果是全音符唱四拍;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那麼半個蘋果就是八分音符唱半拍;把這半個蘋果再平均分成兩份,那麼其中的一份是十六分音符,這一份是整個蘋果的四分之一,唱四分之一拍。通過形象、生動鮮明的實物教具在同學們的面前展現,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很快掌握了新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師真正放手、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難點。
學習中遇到難點,學生思維受阻時,很多學生懶於自主思考,而是等著由老師的暗示傳遞給他們的信息。長此以往就容易形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對音樂的敏感性自然就差了,一旦老師不作暗示,學生就無所適從了。這個時候要放手給學生,引導學生合作討論。在學習《大河之舞》時,通過完整地聆聽各種節奏,我引導學生從分析每種節奏的音樂要素上的變化,組織分組展開討論進行分析、歸納和交流。這樣的合作學習淡化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固定模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合作意識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四、掌握好課堂節奏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接觸的音樂作品各不相同,課堂氣氛也不盡相同。要麼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異常激動;要麼整堂課學生情緒低落,課堂氣氛壓抑而沉悶。怎樣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學節奏,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有效,從而構成音樂課堂中的一種和諧美呢?
在研究實踐中我體會到,音樂課的課堂結構要動靜有度、充滿美感。這里的「動」與「靜」,是指教學形態的表現而言的。所謂「動」,是指課堂教學活動的一種活躍狀態。如學生積極參與、涌躍發言、熱情舞蹈、愉快歌唱等,是「有聲有色」的教學。所謂「靜」,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相對安靜狀態,如學生靜心聆聽、深入思考等,是「無聲世界」的境界。如果一堂音樂課一直處於動態,「動」多「靜」少,以致於學生興奮過度,容易使課堂處於失控狀態;如果自始至終寂靜,課堂氣氛十分沉悶,「靜」多「動」少,則學生容易疲勞,抑制學生的思維,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使「動」「靜」合理搭配。在低年級要以「動」為主,但也要有適當的「靜」進行調節。讓學生在激烈的活動後靜下來,給他們以舒緩調節的空間和時間,往往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隨著年級的升高,要增加「靜」的次數,延長「靜」的時間,給學生留有充分思考的餘地。總之,音樂課堂教學應該是動與靜的交替與有機結合,這樣才能營造出一種和諧的、美的教育氛圍。
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所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去研究和發掘,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爭取摸索出更多的對音樂課堂教學有用的東西,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扎實、豐富而有效,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爭取為我們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有所貢獻。
❾ 小學音樂課歌曲教學應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標是
7個音調掌握
能夠唱准
見譜能唱
了解音樂里簡單的一些符號
如:反復記號
下滑音
升記號
等
這是大城市小學生都具備的音樂知識
❿ 如何有效提高小學音樂課的教學效率什
作者:張靈羽
如今的課堂,都是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和創造,這也已成為音樂教師的課堂教學准則。一般來說,當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老師的尊重和賞識時,他們就會產生愉悅、積極的情緒,會更熱情、更自信地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那麼,如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音樂課的課堂效率呢?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感受,談一談我對此問題的看法。
一、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無論是在什麼課上,老師與學生之間都需要相互理解與支持。而在音樂課堂上,音樂天賦比較高的學生由於早已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所以他們通常表現得非常自信和活躍。而對於那些自以為是音樂天賦不是很高又有些自卑的學生來說,音樂課讓他們覺得很無聊,甚至不想上音樂課。尤其對於農村學生來說,之前很少上音樂課,所以音樂課堂上出現的所謂的「五音不全」 、「音盲」便更多了。這時候,如果老師選擇放棄,有可能會使這些自以為是音樂「差生」的學生終身與音樂無緣。天賦雖不是我們老師可以選擇的,但我們有為人師表的責任與態度。每位學生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閃光點,當然,有些優點是細微、不易察覺的,作為教師,我們就是要善於發現這些閃光點,音符畫錯了、唱歌跑調了,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勇於改正錯誤,並對他的下次表現做出期待。在老師的信任和激勵下,相信他總有一次會成功,而成功就會給人帶來信心。
二、精心設計音樂課的組織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音樂課也是如此。小學生活潑好動,他們求知慾旺盛、模仿力強,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應採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方法進行教學,方可收到預期的效果。
在一堂課的組織教學中,「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個環節尤為重要,若這三點處理得好,學生便會像觀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影片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1.開頭要巧妙
教師應可根據本堂音樂課的教學內容,將重難點、教學目標、音樂知識等,巧妙地導入到新課中,讓學生新鮮感倍增,產生學習的慾望。
2.銜接要適當
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新舊知識若能適當銜接起來,課堂教學自然就更加流暢。教師應多分析教材,找出新課舊課和新知舊知之間的聯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作出過渡和引導,這也使課堂教學保持了整體和貫通。
3.結尾要生動
一出戲,一部電影,都會有高潮。同樣,一堂音樂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一般音樂課的「高潮」會設在結尾。在課堂教學的「華彩樂段」,教師要抓住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揮的時刻,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時機,精心推敲與設計,製造一個生動的結尾,可以在聽錄音中結尾,也可以全班學生各種形式的演唱,甚至可以在師生對唱,學生的歌舞中結尾。一堂音樂課課的結尾要搞得生動活躍,熱熱鬧鬧,使學生像觀看連續劇那樣期盼下次音樂課的到來。
三、實行各種音樂課講解方法
教學內容是教學的基本任務。所以音樂教師上一堂課,也要首先完成教學任務。若想完成教學任務,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需精心設計各種講解方法。不同的音樂教學內容有不同的講解方法,歌曲演唱、器樂演奏、樂曲欣賞、音樂創作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努力探索,找到各教學內容的最佳講解方法,才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如欣賞管弦樂曲《快樂的小熊貓》時,讓學生兩人配合,手搭肩作抬水狀,伴著樂曲和小熊貓一起歡快地抬水去,隨著旋律的漸漸熟悉,活潑可愛,憨態可掬的小熊貓們匯聚一堂……這樣學生一下子進入了角色,對樂曲所表達的內容也有了初步的理解。
又如,學生免對各種節奏型,往往會出現不懂和混淆。死記硬背的效果肯定不好,教師可根據生活中的不同音響特點將節奏型歸類和比較,讓學生反復練唱和對比。如鍾鬧搖(的嗒的嗒)、機槍(噠噠噠噠,噠噠噠噠)等,這便增加了學生對節奏型的理解。
除了教師的講解以外,教師還可以發動學生,採用思考、討論等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師的有意的提問,能把學生帶入探索的意境中去。
四、要積極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而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數字設備早已走入課堂,我們可以運用各種多媒體設備來表現歌曲的聲音和畫面意境,從而達到單純靠老師講和唱達不到的效果。
總之,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需要教師的細心觀察和努力探索。我們要充分挖掘校園內有效開展音樂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因素,給他們以快樂的感覺和美好的體會。培養他們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挖掘學生的音樂天賦,讓他們在藝術的空間中盡情翱翔、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