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寫小班幼兒音樂教案的設計意圖與反思
小班剛入園的幼兒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老師、同伴,一時難以適應,為了讓他們輕松愉快地記住同伴姓名,減少心理恐懼,盡快適應新環境,特設計此活動「誰在敲門」,這一歌曲簡短有趣,我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徵,並利用新穎的游戲方式引導幼兒學習對唱歌曲,在激發幼兒興趣的同時讓幼兒初步學會有禮貌地交往。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對唱歌曲,並愉快地參與游戲。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學習有禮貌地交往。 活動重點: 愉快參與游戲,並學會歌曲的對唱形式。 活動難點: 讓幼兒集中注意力記住同伴姓名。 活動准備: 小猴及小熊的貼絨、布偶、頭飾若干,節奏卡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導入活動(1分鍾) 請幼兒聽老師拍節奏,猜猜是什麼小動物來了。 (小猴出場,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通過欣賞、表演、游戲等形式,掌握樂曲基本旋律,並初步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從中感受參與游戲的愉悅)(18分鍾) (一)引導幼兒掌握節奏(××1×××—1)(4分鍾)、 1、出示貼絨小猴及節奏卡(××1×××—1)。小猴是按這個節奏跳出來的:「小猴,跳跳跳。」 2、出示貼絨小熊,引導幼兒按節奏說「小熊,走走走」。 (這個環節重點練習節奏。貼絨小猴、小熊隨著節奏在節奏卡上跳躍,能使幼兒獲得直觀印象,自覺把歌詞與節奏聯系起來,為後面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二)欣賞歌曲(通過欣賞歌曲,理解如何對唱歌曲)(3分鍾) 1、咦!小猴、小熊怎麼豎起了耳朵?它們聽到什麼聲音了嗎? 2、兩位教師分別扮小猴、小熊對唱,幼兒完整欣賞。、 3、這首歌幾個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兒的興趣調動了起來。兩位教師的表演使幼兒很好地理解了什麼是對唱。) (三)學唱歌曲(幼兒學唱歌曲,並掌握基本旋律,通過替換幼兒名字,使幼兒體驗活動的樂趣)(3分鍾) 1、幼兒分句學唱一遍,重點練習「你是×××」這一句。(為使幼兒准確地掌握旋律,教師教唱時採用單手旋律伴奏。) 2、幼兒整首跟唱兩遍。教師提示幼兒最後一句要唱得輕巧、活躍,表達高興的心情。整首跟唱時每次都替換填入幼兒的名字,能保持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良好的情緒體驗。 (讓幼兒輕松掌握基本旋律,使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聯系生活經驗,擴展幼兒交往的能力) (四)游戲:神秘的客人(通過角色表演對唱樂曲,進一步掌握歌曲旋律,同時初步學習有禮貌地接待客人)(4分鍾) 1、教師扮客人敲門,幼兒扮主人,師幼對唱。 2、請幾名聲音較響亮的幼兒扮客人,與全班幼兒對唱。教師伴奏,並用眼神、手勢提示。(表演時,客人與主人不同的空間位置較易使幼兒分清角色,多樣的對唱方式,再加上教師眼神、手勢的提示,能使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本環節注重變換演唱形式,使幼兒在體驗歌曲旋律的過程中更感受到了活動的樂趣所在) (五)表演布偶(通過欣賞布偶表演,又與一這下的生活經驗聯系,使幼兒在音樂中進一步學習有禮貌的交往方式)(4分鍾) 1、小猴和小熊聽了這么久,也學會了,我們來看他們表演好嗎?(當幼兒感到疲勞時,布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兒的注意,並使他們在欣賞中得到休息。) 2、小熊請小猴進屋後還可以怎樣招待客人?(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用布偶表演。) (本環節設計提問並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表演,既給了幼兒聯系生活經驗、積極思維的機會,又豐富、擴展了幼兒的交往經驗。) 3、集體表演(一半幼兒扮小猴,一半幼兒扮小熊邊對唱邊表演,兩個教師也各扮一種角色,與幼兒一同游戲。) (活動結束) 活動評價: 此環節屬於本次活動的結束部分,把幼兒從活動室帶入實際生活,使幼兒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學會了基本的交往方式,本環節又體現了藝術領域與社會領域的整合。 活動延伸:(2分鍾) 小結:今天小朋友不但表演了歌曲,咱們也學會了這方面的本領,還記住了許多小朋友的名字,也學會了要有禮貌地招待客人,小朋友回家後,也自己當一回小主人,招待一下家裡的客人吧!(幼兒隨音樂,開動小火車,離開活動室。)
㈡ 幼兒園小班音樂落雨大教案反思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版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權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㈢ 小班音樂活動hello,大家好的教案及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1. 小班的孩子禮貌用語的運用不成熟,而且會說的禮貌用語太少
2. 有些幼兒性格比較內向,很少跟人溝通,通過禮貌用語的學習逐漸改變內向幼兒的性格。
3. 使幼兒從小樹立良好的禮貌習慣,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活動目標
1. 欣賞故事《你好》,知道你好是表達禮貌的一種方式。
2. 嘗試用「你好」來表達對他人的禮貌。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幼兒懂得你好的含義,並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會運用它
2.調動幼兒興趣,使其在課堂中充滿積極性。
活動准備
1. 幼兒故事磁帶《你好》.
2. 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 通過提問引入故事
詢問幼兒見到朋友和老師,長輩的時候要怎麼來打招呼。
1、小朋友們來到幼兒園見到其它的小朋友時應該怎麼說呀?
2、肯定及表揚幼兒給出的答案然後說:老師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聽聽故事中的小動物們都是怎麼做的好不好?
二、 欣賞理解故事《你好》
1、 先放磁帶,然後教師講述故事《你好》同時配以相應的動作。
2、 提問:故事當中得小動物見到新的朋友時說的是什麼?
三、 找朋友
1、播放磁帶音樂《找朋友》
2、在音樂中小朋友自由找夥伴並用「你好」來打招呼。
3、請小朋友們放學回家後對自己的家人用「你好」來打招呼。
教學反思
1、 引入部分有些欠缺,詢問幼兒見到小朋友時應該怎麼說,這時幼兒很有可能說出稀奇古怪的方式,以至於教師很難反悔本堂課的主題。
2、 本堂課有利於幼兒語言、認知、情感等方面。
3、 以游戲讀結束本堂課,不會讓幼兒覺得突然與無聊。
4、 如果重上本堂課,我會吧引入故事緩解稍作調整。
5、 除了引入緩解少有些出乎意料之外,本堂課的其它環節都非常自然、流暢、師幼配合極好,幼兒興趣勃勃,總體來說效果還算良好。
㈣ 幼兒園音樂 大掃除
菊次郎的夏天
㈤ 小班音樂《干凈的小手》教案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版學設計)權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