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音樂:媽媽的心伴奏
酷狗里搜一下就有很多不同歌手唱的都有,選一下自己喜歡的就可以啦
2. 小學音樂如何更深入的備課
上好一堂音樂課,首先就是要備好課。當新一輪課改向我們走來,當新課程的理念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深切感受到了課程改革帶來的新變化。每一位教師確實都已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了出來,進行了角色的轉換,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在一輪又一輪的新教材培訓和各級各類的優質課競賽中,我們欣喜地發現了有許多生動活潑、豐富多彩音樂課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
但是我們還是能切身感受到,在新教材的使用中,不論是公開課還是平時的教學,我們變得越來越注重形式而在教學中顧此失彼,以至使音樂課偏離了正確的軌道。那麼如何靈活有效地來備課呢?
一、作好教材分析的案頭工作:
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明確的教學目標、准確地把握學情、精確的挖掘利用教材等因素,而這些都是備好課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教師只有在課前對教材認真鑽研、思考,結合學情,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有效預設課堂問題等等,才能備出高效、靈活的課來,也才會有精彩紛呈的有效課堂教學。
1、理解課程要求
教師應仔細鑽研課程標准和教材,明確每一單元總體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以及情感、策略、文化等有關目標,理解、分析教材,把握好每一課的教學目標與要求,並正確運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如三年級《媽媽的心》一課,從小愛到大愛,由對媽媽的愛延伸到對祖國的愛,表達了孩子們對祖國媽媽的愛!
2、分析學生知識背景
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教師在備課時應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這主要包括了解學生已經有的知識,如在學習某一知識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如何引入新知識,在引入新知識之前還需補充哪些知識。還要了解學生的興趣、需要、思想狀況,智力發展水平及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以便對教學中以及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有個大致的估計,從而有針對性地組織課堂教學。
3、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的優勢
當我們確定好課題,仔細研究過教材後,如果對所教的內容還有不能確定的地方,這時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網路資源來幫助我們獲取准確的答案,輔助教學。
4、熟悉所教的內容
對我們確定好的課題,通過前幾項的案頭分析准備,接下來我們每一位老師就要做到對所教內容心中有數了,包括對所教的歌曲自己能流利得唱好、對所欣賞的樂曲能清楚地了解其曲式結構、表達的思想感情等等。
二、准確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又是課堂教學的歸宿,是上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動力的方向。由於每堂課教學內容的不同,因此,教師應從具體教材內容和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符合教學大綱的明確的教學目標。一堂課的目的要求一般包括了思想教育,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幾部分,制定教學目標應明確具體。課堂上的各項活動都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具的選擇,都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目標必須具有準確性,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兼顧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標准
課程標准規定了學科教學的目的、任務、內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編寫教材、進行教學、評價教學質量的依據,當然,也是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一方面,我們編制的所有目標不應當超標,另一方面,全部目標的合成,也不能低於標準的總體要求。如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欣賞《森林裡的鐵匠》的樂曲中,初步感知樂曲的情緒,了解同一主題不同風格、題材的音樂作品;樂於與同伴一起交流。勞動生活題材的歌曲和樂曲的感受或見解,分享音樂創作的成果。如過程與方法:學會用體驗、合作學習的方法,在聽、唱、奏、即興表演和創編等多種音樂實踐活動中,感悟「愛勞動」這一主題相關的歌、樂曲的風格特點。如知識與技能:掌握兒童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了解其不同的音色特點,能為樂曲《森林裡的鐵匠》編配伴奏音型,並進行合奏。
2、教學參考
不同教材有其不同的特點,而不同的教學內容也有著不同的教學要求,教參上都有明確的提示。要吃透教材,把握編者意圖,順著編者的思路設計教學目標,要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去考慮目標的側重點。在編寫教學目標時,要緊扣這些文字,努力用具體的目標來落實其要求,並把它們當作中心目標或重點目標來對待。
3、學生實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脫離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對學生年齡特點和實際學習能力必須予以充分考慮,在重視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要兼顧學生已有的知識點,適當地制定教學目標。
三、把握教材的重難點:
每節音樂課都有教學重、難點。一節音樂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與老師對重、難點的准確把握和處理上。音樂課中的重、難點大體集中在節拍、節奏、音準、歌詞處理、歌曲表現等方面。
1、吃透教材,定準目標,是准確抓住教材的重、難點的前提。
2、以舊知識為生長點,突破重點和難點,強化感知。
3、以形式多樣的音樂活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
四、把握課堂教學的主線:
教學主線是教者在反復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形成的比較成熟的教學思路。可以這樣說:凡是成功的課堂教學必定有一條十分清晰的教學主線,凡是不成功的課堂教學也必定是主線不明或思路混亂。課堂中明晰的教學主線就好比一條精品旅遊線。把學生帶進一處處風光秀麗的景點,使一堂課顯得有條有理、環環相扣,而且重點突出、精彩紛呈。課堂的教學主線一般是以課題內容為核心的,各種教學活動總是圍繞這個核心來展開。老師在備課時有了這根教學主線,就要緊緊扣住它、圍繞它來設計各種教學環節,層層遞進地展開教學活動,最終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
五、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對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當明確了教學目的,確定教學目標之後,怎樣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就成了關鍵性的問題。因此教學方法是事關教學成敗的關鍵一步。教師要根據音樂學科的特點選擇教,。在正確的教學策略的指導下,實現教學方法的最優化。
六、靈活地處理預設與生成: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上好每節音樂課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去總結歸納,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靈活應對課堂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培養自己的教學機智。所以在備課時我們應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1、備課時要強調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2、備課盡量備詳案。
備課就是教學活動的設計。備課是展示教師的個性化創造的過程,是形成正確的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的基礎。
新的音樂課標提出了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等要求。音樂教師在設計備課時應該以「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為價值取向,把備課的焦點放在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注重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為此,要求教師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導學生領悟教材的精髓,把教材用活,讓學生學活,從而幫助學生達到「會學、樂學」的境界。
教學手段永遠都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許多好的傳統的教學手段我們不應一概拋棄;現代的教學手段要用,但一定要恰倒好處。一堂好的音樂課,其內容與形式總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3. 媽媽的心 少兒歌曲 小學三年級
媽媽的心裡裝著一個我,我的心裡裝著媽媽的歌。要問歌兒,唱的什麼?唱那五顆金星,一片紅雲朵 。啦啦啦啦,媽媽的歌;啦啦啦啦,兒女的歌;媽媽的歌,兒女的歌,都裝著紅雲飄舞的祖國!媽媽的心裡總愛牽掛我,我的心裡牽著媽媽的歌。一代一代唱下去,唱那五星高照紅雲永不落。啦啦啦啦,媽媽的歌,啦啦啦啦,兒女的歌:媽媽的歌,兒女的歌,都歌唱紅星燦爛的祖國!
4. 小學音樂媽媽的心休止符起到了什麼作用
可以以游戲的形式給他們講。。比如四拍。。一二三四拍。。在哪拍上用個休止。。教他們怎麼用手拍出來。。或者用嘴唱出來。。讓孩子知道休止是做什麼用的。。然後再加音符、變換拍子什麼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5. 三年級上的歌"媽媽的心"歌詞
歌名 媽媽的復心
媽媽的心裡制 裝著一個我
我的心裡 裝著媽媽的歌
要問歌兒唱的什麼?
唱那五顆金星一片紅雲朵
啦啦啦啦,媽媽的歌
啦啦啦啦,兒女的歌
媽媽的歌,兒女的歌
都裝著紅雲飄舞的祖國!
媽媽的心裡 總愛牽掛我
我的心裡 牽掛著媽媽的歌
一代一代唱下去
唱那五星高照紅雲永不落
啦啦啦啦,媽媽的歌
啦啦啦啦,兒女的歌
媽媽的歌,兒女的歌
都歌唱紅星燦爛的祖國!
6. 如何利用圖形譜在小學唱歌中進行教學
現在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運用到「圖形譜」教學,「圖形譜」是什麼呢 ?就我的理解來說,「圖形譜」它應該是利用一些簡單易畫的圖形、線條來高度概括音樂旋律的走向、速度、力度等的一種樂譜。根據「圖形譜」,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欣賞或者學唱歌曲的時候,能直觀地看到音樂進行中的變化、發展、重復等特點。而且,在聆聽中邊劃「圖形譜」邊聆聽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作品、調動注意力。好的「圖形譜」設計還能增加聆聽的趣味性。
說實話,之前,我對這種教學手段其實很不以為然,覺得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很少涉及。只是如果教材中出現「圖形譜」的設計,就蜻蜓點水一樣告知學生這個圖形譜和作品中哪一段對應,然後在欣賞的時候帶著學生畫一畫,草草感受一下這一段的旋律走向、節奏特點,基本就過去了。但是通過參加一系列有關「圖形譜」的教學與設計的活動,再加上本學期我也重視並嘗試著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多多滲入了「圖形譜」的運用,逐漸感受到了「圖形譜」在教學中運用得好,的確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輔助歌曲教學。
一、歌曲教學中的運用
「圖形譜」在歌曲教學中使用,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旋律的起伏、重復、變化,旋律節奏的密集與疏鬆,作品速度的變化,旋律的連貫與跳躍,音樂的漸強與漸弱變化等等。除此以外,「圖形譜」也能輔助節奏的練習。
(一)歌曲旋律學習的輔助手段
「圖形譜」的設計,一般到要考慮到一些音樂的基本要素,比如音高、強弱、音樂進行的連貫或者跳躍、節奏的密集和舒展等,所以設計貼切的圖形譜,有助於學生更快、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旋律,直觀感知音高變化。
例:《黃昏的鍾聲》
《黃昏的鍾聲》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七單元的一首學唱歌曲。歌曲表現的是自然界與音樂的完美結合——歐美地區黃昏的美麗景色與教堂悠揚的鍾聲。歌曲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是嚴格的三度疊置關系,這一課的設計可以是這樣的,「圖形譜」的圖形用了天邊起伏的朵朵小雲彩來代替,雲朵和雲朵間用線連接,起伏狀是表現出歌曲的旋律走向,連線是表現出歌曲旋律的連續性。上課時,先依次出現這兩個樂句的「圖形譜」,然後,藉助課件演示,讓兩句不同音高的「圖形譜」最終疊置在一起,讓學生直觀感受歌曲樂句的起伏一樣,只是在音高上第二句比第一句更高,體現人們在看到黃昏美景時的情緒起伏與激動的心情。歌曲最後一句是鍾聲,音高是重復了六次的「1— —」,和前面起伏的樂句在旋律進行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圖形的對比演示,讓學生一目瞭然,並且同音重復看似簡單,其實學生往往就是唱不好同音重復,通過直觀感受「圖形譜」從而引導學生在歌唱上把旋律唱得平直、延長。
歌曲旋律是:
美麗的黃昏
3/4
1 — 2 | 3 — 1 | 4 — 3 | 3 2 1 | 4 — 3 | 3 2 1 |
3 — 4 | 5 — 3 | 6 — 5 | 5 4 3 | 6 — 5 | 5 4 3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 ||
「圖形譜」設計是:
1
2
3
如上圖所示,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在「圖形譜」的設計上完全一樣,但為了區別,我在連線的設計上給了不同的色彩,這樣在移動時,學生更容易感受到它們的重合效果。第三樂句,我們設計成了黑色、簡單的長方塊,平直鋪開,間隔相同長短的曲線,就如同教堂中鍾聲的綿綿延音,黑色的色調能讓人沉靜下來,並感受到鍾聲的渾厚。然後在課件中通過動畫設計,讓第一和第二樂句進行重合演示,給於學生旋律三度完全疊置的直觀感受。
(二)節奏練習的輔助手段
在節奏的練習中,學生比較難把握的是附點、切分,以往我們多用劃拍的方法,讓學生明確時值的長短,劃拍是上下進行的,如果用拍手練習時,時值的進行過程不易表現,但用「圖形譜」,學生在拍手的時候還可以把長短的進行過程,通過平移來邊拍手邊感知。如:
附點八分節奏
X X X X X X . X X
附點四分節奏
X X X X X X X . X X
二拍時值的切分節奏
X X X X X X X X X
一拍時值的切分節奏
X XXXX XX X
以上這些節奏學生都較難把握,教師通過圖形的演練可以讓學生直觀看到這些節奏時值的長短,以及和一拍時值的關系。直觀的形象更能讓學生理解和記憶,並且通過循序漸進的演變練習能讓學生輕松掌握。
(三)填詞難點的輔助手段
在歌曲的填詞中經常會碰到一字多音的難點,有些一字多音節奏較為規整,學生還是比較快就能掌握,但有一些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比如人教版第五冊第五課中的《媽媽的心》這首歌曲中有許多一字雙音的填詞,都不是很困難,學生一學就會。但是有一處學生總是唱不好,看下面此處的譜例:
5 3. 3 | 2 3 0 |
我 的 心裡
在前一、二個班級,為了讓學生唱好這一句,我的方法是反復帶學生模唱,雖然解決了,但學生就是機械、反復地學唱與鞏固。後來,主要是自己想偷點懶,少用點嗓,我在黑板上畫了這樣的「圖形譜」來提示學生,沒想到學生不僅很快領會,而且基本不用我教唱,按我的手在黑板上的演示馬上就會唱了。
3
5 的
我
二、欣賞教學中的運用
「圖形譜」在欣賞教學中使用得較為普遍。結合「圖形譜」欣賞,可以提高學生欣賞時的注意力。通常情況下,當旋律進行到對應「圖形譜」地方,老師往往會讓學生隨樂曲來邊聽邊畫圖譜,感受旋律進行的力度、起伏、跳躍等,所以學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了。除了提高注意力外,還有助於對樂曲的理解與記憶。小學生主要是以形象記憶為主,邏輯記憶為輔。「圖形譜」它把復雜的樂曲經高度概括呈示給學生,形象、直觀,但又不具象,它只是把樂曲旋律的進行方式展現給學生,從樂曲的進行方式中學生對作品內容與表現力的聯想並沒有被框死,還是給予學生充分寬廣的想像空間,而且還有助於學生更正確的想像作品內容。並且,在隨旋律畫圖譜的時候,還使學生由一個旁聽者轉為一個樂曲演奏的參與者,學生的注意力更為集中,印象也就更深刻。
除此以外,「圖形譜」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體驗,從「圖形譜」的重復與變化中感知樂曲的基本結構。下面有個較為典型的案例可以印證「圖形譜」的這一功能。
例:森林水車
《森林水車》是由德國作曲家艾倫貝格所作的一首通俗的管弦樂曲,有人曾將它與《在鍾錶店裡》、《森林中的鐵匠》並列為三首著名的描繪性標題樂曲。該作品為迴旋曲式。
歌曲的A部主題是這樣的:
1=G 2/4
5#4 | 5#454 5321 | 7 7 0 4 6 | 6 6 0 4 6 | 5. 5#4 | 5#454 5321 | 7 7 0 57 |
2 2 0 2 | 5. 5#4 | 5#454 5321 | 7 7 0 46 | 6 6 0 4 6 | 5.
5#4 | 5#454 5121 | 6 1 0 13 | 5 5 0 5 | 1. 0 |
每一樂句前面連續十六分音符的旋律像是水車歡快的轉動,每一句末出現的帶頓音八分音符就像是水車飛濺出的一朵朵小水花。在A部主題出現時,老師就在頓音出現的地方用手演示出一朵朵不同高低的快樂的小水花。
樂曲第一插部情緒歡快,樂句的旋律中多為連續進行的十六分符,像水車轉動唱著歡樂的歌。所以「圖形譜」的設計是用四條曲線圍成的圓圈表示,每一樂句流暢的旋律用了連貫繞動的曲線圖形,四個樂句畫好剛好用繞動曲線圍成一個圓圈,就像水車圓圓的輪子,即趣味,又形象:
樂曲的第二插部結構工整,富於幽默感,設計的圖形是 「 」,象形於水車水斗的圖形來表現。兩小節旋律畫一個「水斗」,主題第一次出現可以畫四個「水斗」。當旋律第二次出現力度加強時,該圖形也隨之變粗「 」。
為了讓學生初步了解迴旋曲式的特點,最後在完整聆聽時,老師呈現了這樣一項填空作業:
鳥叫聲
序奏 ( ) ( ) ( ) 尾聲
其中,括弧中的就是A部主題,每當出現這一主題時,老師就用手在空中做出一朵朵水花飛濺狀,並貼上小水花圖案。這項填空的完成,讓學生一目瞭然看出這一主題共出現了三次,每一次都間隔了一段不同的旋律,很直觀地就讓學生感知了迴旋曲的結構。
總之,課堂上運用「圖形譜」這一手段來進行歌曲教學與欣賞教學,如果設計充分、運用得當是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與感受的。但是,我們也知道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用「圖形譜」來教學,「圖形譜」更多的時候要老師精心設計或者循序指導。有些老師會讓學生根據旋律來設計一段「圖形譜」,但這種設計要有一些鋪墊過程,而不是直接讓學生邊聽旋律邊來設計。因為小學生他們的音高概念、節奏概念都還沒有建立起來,對旋律的基本進行方式也不清楚。因此,如果我們讓學生隨音樂直接畫「圖形譜」,想讓學生對作品旋律進行個性感知與創造性表現,是沒有什麼成效的。而且我認為對旋律特點的感知是要經過充分聆聽才能掌握,只有熟知了旋律進行的特點才能設計出形象、貼切的「圖形譜」。而我們也知道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要讓學生在一節課里充分聆聽,特別是長一些的樂曲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欣賞作品運用「圖形譜」教學的局限性,也是之前我一直不接受「圖形譜」教學的一個原因之一。「圖形譜」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個性理解與創造性表現上有局限,但是通過設計好的「圖形譜」來輔助欣賞教學還是很成功的。我想,「圖形譜」的作用是大是小,就看我們老師如何運用它並從哪個角度來看待「圖形譜」的功效來決定的吧。
7. 小學音樂教案
鍾聲叮叮當》:即興表演豐滿了悅耳的鍾聲效果,猶如交織成一曲美妙動聽的「鍾聲交響曲」,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樂曲《維也納的音樂鍾》
2、欣賞樂曲《靈隱鍾聲》
3、編創與活動:用1、2、3、5、6六個音編自己的歌
4、選用內容:學慣用豎笛演奏自己的歌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鍾》,感受樂曲誇張而富於童話色彩,又有輕松和滑稽氣氛,深受人們的喜愛
二、引導學生聆聽電子琴獨奏曲《靈隱鍾聲》感受形象鮮明的電子琴獨奏曲。作者以電子琴的豐富音色和寬廣的表現力,並能參與進行即興表演。
三、引導學生學慣用1、2、3、5、6六個音編自己的歌、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四、通過樂器演奏自己的歌,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器樂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維也納的音樂鍾》
1)初聽,(完整聽全曲)(提示學生隨樂曲輕輕拍手)。
2)談談所聽內容;介紹《維也納的音樂鍾》設問:你能否聽到鍾擺的滴答聲?
學生討論:出示:ⅰ5 3 5 ⅰ 0 5 │ⅰ5 3 5 ⅰ│唱一唱主題曲調
設問:A、主題曲調出現了幾次? B、你能想像宮里的情景嗎?
3)復聽全曲,師生交流
4)復聽:結合音樂情緒自由地隨音樂即興律動。每當主題曲調出現時,邊哼唱,賓合著音樂拍手或做動作
2:聆聽《靈隱鍾聲》
1)導入:你們去過寺廟嗎?(學生說說廟里的情景)
師:你們聽到過廟里的鍾聲嗎?請你用聲音模仿一下(學生自由模仿)介紹杭州靈隱寺
2)放錄音,學生聽引子部分——鍾聲(師:這是真的寺廟里的鍾聲嗎?)學生討論
3)看書上譜例學生哼唱(再次聆聽樂曲主題音樂,學生邊看譜例邊聽邊哼唱,邊思考聽了這曲調,想像這是哪裡的場景?師:在寺廟里除了聽到鍾聲,還有什麼聲音?你覺得如何加上木魚伴奏呢?練慣用彈舌模仿木魚聲(隨音樂用彈舌模仿木魚聲為樂曲伴奏)
4)欣賞全曲,學生自由用動作表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5)小結:這是中國佛教音樂中的鍾聲,很有特徵,特別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鍾聲,有很多人前往聆聽
3:用1、2、3、5、6六個音編自己的歌
出示:3/4 Χ — X│X — X│X X X│X— 0║學生拍打節奏
學生分組試編——展示——修改——唱——用豎笛演奏(加即興表演)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美麗的黃昏》
2、表演歌曲《美麗的黃昏》
3、音樂唱名學習。唱准 4、7、1音高,並進行實踐創作活動
5、選用內容:學慣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慣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美麗的黃昏》,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有感情地唱好《美麗的黃昏》。要求學生用親切、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學生體驗歌曲優美抒情的三拍子旋律。
二、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三、復習七個唱名,唱准 4、7、1音高,並進行實踐創作活動,能用七個唱名組成簡單旋律。
四、通過樂器學習歌曲《美麗的黃昏》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鍾聲叮叮當》分聲部唱一唱——二聲部合唱
3:器樂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表演《美麗黃昏》
1、導入:黃昏的晚霞美嗎?請小朋友聽一聽音樂是怎樣來表現的呢?
2、聽錄音——學生談感受——聽音樂,學生說說是幾拍子的?——放音樂——學生試拍——師生隨著音樂一起拍打
3、引導學生用動作即興表演(放音樂,學生自由做動作)
4、跟著錄音輕唱(連唱,注意及時、敏捷地換氣——能夠不同的速度演唱這首歌;)
5、說說表現的意境和情緒有什麼不同?(分組討論)
速度 表達的情緒
稍快 輕松、愉快
中速 寧靜、美妙
稍慢 低沉、壓抑
6、輪唱(聆聽錄音學生感受——將學生分成二組,甲組先開始唱,唱至2時,乙組從頭開始唱——教師指揮,學生輕唱,要求學生既能聽到自己的聲部又能聽到另外一個聲部的歌聲——為三個樂句分別想一個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有感情地進行三部輪唱,注意三拍子的韻律)
7、學唱歌譜——學生用豎笛演奏A、重點唱一唱第一樂句前六小節,並畫圖形譜
1)學生畫出第二樂句的圖形譜
2)連起來唱——進行輪唱
8、選擇三角鐵、串鈴、小鼓、雙響筒在「叮咚」處伴奏
分組嘗試——分組展示——學生評價
用豎笛和三角鐵伴奏,學生自由表演。
第八課 愛鳥(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一隻鳥仔》
2、表演歌曲《一隻鳥仔》
3、選用內容:學慣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慣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一隻鳥仔》,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素材統一,形象完美的音樂作品,有感情地唱好《一隻鳥仔》。要求學生用親切、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學生表現了孩子們的天真、可愛和純潔的性格。
二、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三、通過樂器學習歌曲《一隻鳥仔》,並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進行練習)
4:節奏練習:自選(結合學習作品的節奏進行)。
二:新課學習:
1、初聽歌曲《一隻鳥仔》,聽後說說,這首歌曲給你怎樣的感受?(聽後學生自由說)
再聽歌曲,引導學生發現,在這首台灣民歌中出現了許多襯詞和象聲詞,使得這首歌曲聽起來更加與眾不同。
2、學唱歌譜(音組「5、6、1、2、3」)
1)教師慢速彈琴,學生輕聲跟唱(二遍)(唱譜是不加下滑音記號,注意八分休止符)
找出難唱的地方重點練唱
2)豎笛演奏《一隻鳥仔》旋律
3)讀一讀歌詞(重點讀象聲詞,模仿出鳥的叫聲)
4)輕輕地跟著范唱錄音唱(二遍)
重點練唱:
2 3 │ 2 3 2 1 │2 0 5 5 │2 0 0│
透 早 起來(伊嘟)拐 一 下 拐
2 5 6 │ 5 0 0 │
哮 啁 啁
注意:唱出下滑音,且要唱得自然、唱好襯詞和象聲詞,把歌麴生動有趣的愛鳥心情表演出來、在四分休止符「0」用 ⅩⅩ 拍手
3、識兒童玩鳥行為圖
出示四幅兒童玩鳥行為圖,請學生說說哪一些行為是對的?哪一些行為是錯的?為什麼?
作為少先隊員我們應該怎樣做(增強學生護鳥、愛鳥的環保意識)
4、表演
分小組自己按照樂譜練習——分角色演唱和伴奏——展示——集體分角色演唱和伴奏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2、表演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3、音樂游戲:曲調接龍
4、選用內容:學慣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慣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音樂旋律婉轉、流暢、動聽,歌詞形象生動,,作品充滿深情地敘述了小烏鴉對媽媽的一片愛心。
二、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三、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四、引導學生通過聽辨、曲調接龍等游戲形式,進行師生互動互動交流參加音樂實踐活動。,提高音樂基礎能力與即興創作水平。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進行練習)
4:節奏練習:自選(結合學習作品的節奏進行)。
二:新課學習:
1、導入新課:(放伴奏音樂,同學戴著小鳥頭飾飛入教室)
教師談話後(放錄音范唱)問題:歌曲中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准備給歌曲取個什麼歌名?生:答
⒉、出示大歌片《媽媽的心》聽錄音范唱兩邊,學生輕輕跟著錄音哼唱
師:這首歌曲的節奏有什麼特點?這組節奏型共出現了幾次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Ⅹ—∣讀——拍——唱——吹(豎笛)——交流,一起唱
3、指導學生隨著音樂讀歌詞(有感情地朗讀歌詞,細細體會小烏鴉是如何愛媽媽的。
4、學唱歌詞
1)模唱—講解連音線的唱法——區分 5—3與 5—2 音唱准——有感情地輕聲唱歌
2)表演(完整地唱一邊)分組討論該如何表演?可以加入打擊樂器與豎笛伴奏——展示
三、聽辨活動
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聽一聽曲調的色塊中,老師彈奏的是哪一組音?)
教師彈奏兩邊,學生聽辨——連起來唱一唱——聽辨快的同學給予表揚
四、曲調接龍
1、復習學過的 1、2、3、5、6一起唱一唱
2、將范作唱一唱,讓學生找出接龍的特點(即第二個曲調的開始一個音與第一個曲調的最後一個因是同一個音,曲調與曲調的銜接要按節奏銜接,不能脫節)
3、小組即興接龍(師生接龍。開火車接龍,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接的最好、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