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差異化教學的優點
差異化教學是教育體系中,根據興趣導向以及天賦差別的不同,所組回織的人才培養教學活動答。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促進學生特殊才能迅速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採用多種教學方式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差異化是修改或適應教學 ,學校教材,學科內容,課程項目和評估方法的教育實踐,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
在差異化的課堂上,教師認識到所有學生都是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成功。指導適用於各個學科領域,讓學生接受最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這些人包括學習障礙的學生,否則他們可能會落後於傳統的課堂教學。
盡管對差異化教學的支持越來越多,但這並不是沒有缺點和好處。其中一些關鍵優勢包括:差異化對高能力學生和殘疾學生都有效。提供兒童選擇意味著他們承擔更多的學習責任。對學習的參與往往更加強烈,因為它將兒童視為具有平等發展機會的個人。
Ⅱ 求問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儋州市那大第一小學 王 毅【摘要】如今新課程改革提倡有效性教學的策略,現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研究與追求的課堂教學重要目標之一。面對小學音樂教學仍然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效益低等問題。為尋求更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方法與策略。廣大小學音樂教師也積極努力地進行著探索與實踐。,結合我個人的教學實踐,探討了幾點關於此類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有效性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中,音樂課被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種點綴,長期得不到重視,許多音樂課課堂教學缺乏改革與創新的動力,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質量低下。有的音樂教師採用一般知識課的教學方法,非常嚴肅地或者單純使用灌輸性方式來講解注入;有的教師像民間藝人一樣,採用一句一句地口傳心授課;有的教師像專業音樂學校的教學,只強調某些技能的訓練;有的教師則一直採用單純地教幾支歌就算上音樂課了。所以在常態教學中,教師苦教、學生苦學的現狀依然普遍存在著,學生學習狀態低迷,學習興趣漸失,學習能力低下,主動精神與創造力缺乏。課堂上沒有了生命活力的煥發與學習主體個性精神的張揚,課堂上感覺不到學習者的愉悅。
一、創設情境,美化課堂
一堂課要上得讓學生熱愛並感興趣,教師就要像變魔術一樣,創造一種吸引力,來點燃學生的智慧,讓學生發揮自身的聰明與才智,從中獲得認知的成功和喜悅。葉聖陶先生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學生情感的觸發,一般與一定的情境有關。其實教學中創設情境就是一個吸引的過程,學生在這過程中受到感染產生興趣,促使他們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抒發他們的情感體驗,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例如,在學唱歌曲《玩具音樂會》時,我創設了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玩中倘徉。首先,課前先將十個左右的小玩偶擺放在教室明顯的地方,將教室布置成玩具樂園,當孩子們走進教室時,一下就能感受到一個嶄新的環境,直觀的導入,大家來到了玩具城的世界,為歡迎小朋友們的到來,玩具們邀請大家一起來開個音樂盛會。在我激情的引領下,學生一下就提高了興趣,感受著與玩具同樂的狂歡之情。教學中創設各種各樣美好的情境,很容易觸及學生的內心世界,激發他們的情緒想像,使學生在創造和表現的同時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體現了音樂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二、有效性的組織教學
組織教學的方式方法,應注意各階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低段學生應該多用引導、鼓勵、表揚等進行誘導;中段則應多採用啟發、思考、發現等方式進行疏導。另外,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結合自身各方面條件,揚長避短,使自己始終保持一定的權威性、示範性,減少失誤。
1、成功的一半在於良好的開端
在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導入的作用在於中斷學生的日常經驗,喚起其對音樂課的審美注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情感的交流,燃起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渴望。音樂課堂的教學導入就像歌劇作品的序曲一樣,結構雖短小,但正是由它引導人們進入音樂的特定情景。一段充滿新意而又匠心獨具的音樂課堂教學導入,對成功上好一堂課關系極為重大。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不就知欲,進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功性和積極性,長此久往,學生對所學習的音樂興趣濃厚,課堂上學生興致盎然,教者得以應手,學者輕松愉快。
例1、在教《粗心的小畫家》時,我在課件第一張中製作了一張很直觀的圖片,一小男孩的自我介紹,(在熒屏上的動畫很是吸引兒童注意,引發兒童好奇心的最好方式之一),同時問:你們仔細聽聽他都說了些什麼?待學生回答之後,就說:同學們聽得真仔細,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認識這新來的小朋友丁丁。這樣導入既引發了學生好奇心,又直觀的導入了新課的目的。
例2、好奇是兒童的天性,如能抓住教材中的奇點,運用謎語,必然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如:在教學《嚨咚鏘》一課時,我出示這樣的謎語:圓圓一隻大木桶,上下是皮肚裡空,娃娃見了愛打它,一打就說咚咚咚。學生聽後,爭先恐後的回答,當學生說了謎底後,教師再出示實物的大鼓,看到漂亮的大鼓,學生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慾望。這樣的導入使學生感到既新鮮又有趣。
2、巧妙的銜接
教學環節之間,新舊知識之間,銜接巧妙,課堂教學就會流利順暢。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各環節自如地過渡,課堂教學便能保持整體性。例如我上的一堂音樂教學競賽課《風雨雷電的故事》,其中就運用了環環相扣的教學內容(感知認知合作故事表演),先認識大自然中風、雨、雷電的各種自然現象;再以生活中的用品來模仿這些自然現象的聲音,如瓶子裝沙、擊鼓當雷、空瓶吹響如風等等操作;進一步讓學生相互合作,提升對這些自然現象的認識;以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學生親自於之前的合作來給故事內容配上聲響。從中的緊扣環節,讓學生興致勃勃的主動參與,課堂氣氛及為高漲。直觀的讓學生在興趣中深化到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這樣的銜接,既自然又簡潔,學生接受也不難。
3、發揮教師的個人魅力。
作為一個好老師他能夠用自己特有的魅力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自己的語言。上課時,除了要有洪亮的聲音以外,教師的語言要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在教學時我們應該採取較通俗的、充滿關愛的語言,讓學生更多的感到老師的和藹可親,從而願意與老師相處,形成對老師的信任,這樣他們也就會在上課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中。其次,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現代學生所接觸的事物也越來越多,只靠書本知識已經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的需要。每當在課堂中涉及到一些課外的小知識時,學生的注意力往往會加倍地集中。
4、精彩的結束
一台戲,一部電影,必定有高潮。同樣,一堂音樂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這個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課的結尾。高潮往往是課堂教學的華彩樂段,此時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揮的時刻,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得時機,推敲再三,精心設計,可以在生動的故事中結尾,也可請演唱水平高的學生演唱或全班學生不拘形式的演唱等等。
把一堂課的結尾搞得生動活躍,熱鬧非凡,使學生像聽小說連播,或聽故事那樣撩人心緒的懸念中盼望下周音樂課的到來。
三、提高有效教學的趣味性。
任何新鮮事物對孩子們來說都是值得注意的,而有趣的游戲則能調動孩子們的思維,也能喚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兒童的本性是愛玩好動,對單調的音樂知識,他們就會覺得呆板、遙遠而疲於接受,那麼,通過簡單的故事和有趣的情節融音樂與知識於一體的游戲不但能創造一種有節奏、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氣氛,又會使孩子們覺得音樂並不陌生,他就在自己的身邊,如聽音游戲《學動物說話》,主人翁我要舉辦動物音樂會,前來參加的有小貓、小鴨、大公雞,小羊 你聽它們的歌聲美妙動人:小鴨:嘎嘎嘎嘎嘎嘎小貓:喵喵喵喵喵喵喵大公雞:喔喔喔喔喔喔小羊: 咩--- 咩----
通過游戲動物音樂會孩子們都能高興的分辨和記寫,哪段音樂是哪只動物歌聲。這個既新鮮又簡單的方法,改變了原來枯燥的聽音記譜,增加了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那種抽象、條文式的灌輸,會直接影響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孩子們的思維特點是形象記憶。那麼就要採用生動的形式將知識內容裝扮起來。如:音符的學習。有一個小黑臉,住一間房,名字叫四分音符唱一拍。有一個小白臉,住二間房,名字叫二分音符唱二拍。兩個小黑臉,他倆是好朋友,總是搭肩通行,是八分音符唱半拍。孩子們聽到這些維妙維肖的介紹就不會感到枯燥無味了,反而覺得個個音符都是既古怪又可愛的音樂形象,願意和它們交好朋友。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動機,有了學習興趣孩子們才渴望獲得知識。通過音樂游戲不但誘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使他們在趣味中提高了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同時也看到了孩子們的高興和滿足。
四、在因材施教的有效學習
余文森教授曾說過:學生個性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面向全體不是讓每個學生都獲得一樣的發展,而是讓每個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發展。不要簡單地把學生之間的差異看成是教學的問題,而是把學生之間的差異看成是教學的資源,教學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藝術地利用這一資源,使學生之間發生實質性的互動,這是實現教學增值,也是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重要保證。
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涌現出的新感受,新觀點都是豐富音樂教學的共同體的寶貴資源,音樂教師要給予充分的關注,並及時將學生的創見轉化為其他同學共享的音樂學習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有效性地促進音樂課堂教學的進行。
以上是我在音樂教學中一些拙見的體會與感想,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時代的要求,是音樂課堂教學自身發展的要求。音樂課是小學音樂教育的主陣地,可我們不能將音樂教育局限於課堂教學。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所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去探究和發掘。所以,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要想成為真正的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就必須與時俱進。努力與奮斗是我們的台階,有效的成果是我們的目標。
Ⅲ 如何優化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樂理教學
如今新課程改革提倡有效性教學的策略,現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研究與追求的課堂教學重要目標之一。面對小學音樂教學仍然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效益低等問題。為尋求更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方法與策略。廣大小學音樂教師也積極努力地進行著探索與實踐。,結合我個人的教學實踐,探討了幾點關於此類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有效性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中,音樂課被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種點綴,長期得不到重視,許多音樂課課堂教學缺乏改革與創新的動力,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質量低下。有的音樂教師採用一般知識課的教學方法,非常嚴肅地或者單純使用灌輸性方式來講解注入;有的教師像民間藝人一樣,採用一句一句地口傳心授課;有的教師像專業音樂學校的教學,只強調某些技能的訓練;有的教師則一直採用單純地教幾支歌就算上音樂課了。所以在常態教學中,教師苦教、學生苦學的現狀依然普遍存在著,學生學習狀態低迷,學習興趣漸失,學習能力低下,主動精神與創造力缺乏。課堂上沒有了生命活力的煥發與學習主體個性精神的張揚,課堂上感覺不到學習者的愉悅。
一、創設情境,美化課堂
一堂課要上得讓學生熱愛並感興趣,教師就要像變魔術一樣,創造一種吸引力,來點燃學生的智慧,讓學生發揮自身的聰明與才智,從中獲得認知的成功和喜悅。葉聖陶先生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學生情感的觸發,一般與一定的情境有關。其實教學中創設情境就是一個吸引的過程,學生在這過程中受到感染產生興趣,促使他們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抒發他們的情感體驗,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例如,在學唱歌曲《玩具音樂會》時,我創設了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玩中倘徉。首先,課前先將十個左右的小玩偶擺放在教室明顯的地方,將教室布置成玩具樂園,當孩子們走進教室時,一下就能感受到一個嶄新的環境,直觀的導入,大家來到了玩具城的世界,為歡迎小朋友們的到來,玩具們邀請大家一起來開個音樂盛會。在我激情的引領下,學生一下就提高了興趣,感受著與玩具同樂的狂歡之情。教學中創設各種各樣美好的情境,很容易觸及學生的內心世界,激發他們的情緒想像,使學生在創造和表現的同時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體現了音樂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二、有效性的組織教學
組織教學的方式方法,應注意各階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低段學生應該多用引導、鼓勵、表揚等進行誘導;中段則應多採用啟發、思考、發現等方式進行疏導。另外,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結合自身各方面條件,揚長避短,使自己始終保持一定的權威性、示範性,減少失誤。
1、成功的一半在於良好的開端
在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導入的作用在於中斷學生的日常經驗,喚起其對音樂課的審美注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情感的交流,燃起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渴望。音樂課堂的教學導入就像歌劇作品的序曲一樣,結構雖短小,但正是由它引導人們進入音樂的特定情景。一段充滿新意而又匠心獨具的音樂課堂教學導入,對成功上好一堂課關系極為重大。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不就知欲,進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功性和積極性,長此久往,學生對所學習的音樂興趣濃厚,課堂上學生興致盎然,教者得以應手,學者輕松愉快。
例1、在教《粗心的小畫家》時,我在課件第一張中製作了一張很直觀的圖片,一小男孩的自我介紹,(在熒屏上的動畫很是吸引兒童注意,引發兒童好奇心的最好方式之一),同時問:你們仔細聽聽他都說了些什麼?待學生回答之後,就說:同學們聽得真仔細,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認識這新來的小朋友丁丁。這樣導入既引發了學生好奇心,又直觀的導入了新課的目的。
例2、好奇是兒童的天性,如能抓住教材中的奇點,運用謎語,必然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如:在教學《嚨咚鏘》一課時,我出示這樣的謎語:圓圓一隻大木桶,上下是皮肚裡空,娃娃見了愛打它,一打就說咚咚咚。學生聽後,爭先恐後的回答,當學生說了謎底後,教師再出示實物的大鼓,看到漂亮的大鼓,學生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慾望。這樣的導入使學生感到既新鮮又有趣。
2、巧妙的銜接
教學環節之間,新舊知識之間,銜接巧妙,課堂教學就會流利順暢。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各環節自如地過渡,課堂教學便能保持整體性。例如我上的一堂音樂教學競賽課《風雨雷電的故事》,其中就運用了環環相扣的教學內容(感知認知合作故事表演),先認識大自然中風、雨、雷電的各種自然現象;再以生活中的用品來模仿這些自然現象的聲音,如瓶子裝沙、擊鼓當雷、空瓶吹響如風等等操作;進一步讓學生相互合作,提升對這些自然現象的認識;以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學生親自於之前的合作來給故事內容配上聲響。從中的緊扣環節,讓學生興致勃勃的主動參與,課堂氣氛及為高漲。直觀的讓學生在興趣中深化到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這樣的銜接,既自然又簡潔,學生接受也不難。
3、發揮教師的個人魅力。
作為一個好老師他能夠用自己特有的魅力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自己的語言。上課時,除了要有洪亮的聲音以外,教師的語言要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在教學時我們應該採取較通俗的、充滿關愛的語言,讓學生更多的感到老師的和藹可親,從而願意與老師相處,形成對老師的信任,這樣他們也就會在上課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中。其次,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現代學生所接觸的事物也越來越多,只靠書本知識已經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的需要。每當在課堂中涉及到一些課外的小知識時,學生的注意力往往會加倍地集中。
4、精彩的結束
一台戲,一部電影,必定有高潮。同樣,一堂音樂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這個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課的結尾。高潮往往是課堂教學的華彩樂段,此時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揮的時刻,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得時機,推敲再三,精心設計,可以在生動的故事中結尾,也可請演唱水平高的學生演唱或全班學生不拘形式的演唱等等。
把一堂課的結尾搞得生動活躍,熱鬧非凡,使學生像聽小說連播,或聽故事那樣撩人心緒的懸念中盼望下周音樂課的到來。
三、提高有效教學的趣味性。
任何新鮮事物對孩子們來說都是值得注意的,而有趣的游戲則能調動孩子們的思維,也能喚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兒童的本性是愛玩好動,對單調的音樂知識,他們就會覺得呆板、遙遠而疲於接受,那麼,通過簡單的故事和有趣的情節融音樂與知識於一體的游戲不但能創造一種有節奏、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氣氛,又會使孩子們覺得音樂並不陌生,他就在自己的身邊,如聽音游戲《學動物說話》,主人翁我要舉辦動物音樂會,前來參加的有小貓、小鴨、大公雞,小羊 你聽它們的歌聲美妙動人:小鴨:嘎嘎嘎嘎嘎嘎小貓:喵喵喵喵喵喵喵大公雞:喔喔喔喔喔喔小羊: 咩--- 咩----
通過游戲動物音樂會孩子們都能高興的分辨和記寫,哪段音樂是哪只動物歌聲。這個既新鮮又簡單的方法,改變了原來枯燥的聽音記譜,增加了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那種抽象、條文式的灌輸,會直接影響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孩子們的思維特點是形象記憶。那麼就要採用生動的形式將知識內容裝扮起來。如:音符的學習。有一個小黑臉,住一間房,名字叫四分音符唱一拍。有一個小白臉,住二間房,名字叫二分音符唱二拍。兩個小黑臉,他倆是好朋友,總是搭肩通行,是八分音符唱半拍。孩子們聽到這些維妙維肖的介紹就不會感到枯燥無味了,反而覺得個個音符都是既古怪又可愛的音樂形象,願意和它們交好朋友。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動機,有了學習興趣孩子們才渴望獲得知識。通過音樂游戲不但誘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使他們在趣味中提高了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同時也看到了孩子們的高興和滿足。
四、在因材施教的有效學習
余文森教授曾說過:學生個性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面向全體不是讓每個學生都獲得一樣的發展,而是讓每個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發展。不要簡單地把學生之間的差異看成是教學的問題,而是把學生之間的差異看成是教學的資源,教學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藝術地利用這一資源,使學生之間發生實質性的互動,這是實現教學增值,也是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重要保證。
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涌現出的新感受,新觀點都是豐富音樂教學的共同體的寶貴資源,音樂教師要給予充分的關注,並及時將學生的創見轉化為其他同學共享的音樂學習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有效性地促進音樂課堂教學的進行。
以上是我在音樂教學中一些拙見的體會與感想,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時代的要求,是音樂課堂教學自身發展的要求。音樂課是小學音樂教育的主陣地,可我們不能將音樂教育局限於課堂教學。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所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去探究和發掘。所以,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要想成為真正的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就必須與時俱進。努力與奮斗是我們的台階,有效的成果是我們的目標。
Ⅳ 如何讓「差異化教育」點亮孩子未來
科學診斷「差異」,因材施教 「堅持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統一」、「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為了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精神實質,讓學生的個性發展落地,新紀元教育集團長期科學運用現代測量與診斷工具,為學生的身心發展定身量做與保駕護航。 「目前,我們集團下屬各校都在使用我們自己研發的學生基本信息採集量表、學業基礎測試、學習能力測試、學習適應性測試、學生性格測試、學生特長測試等教育診斷工具。」新紀元教育集團差異化教育研究課題負責人吳素琴老師告訴筆者,新紀元學校每年都對新入學新生進行學業基礎、學習能力、學習適應性、個性特長、性格特點、學習背景六個方面檢測,通過綜合分析,形成每位學生的差異化診斷報告。學校針對群體差異與個體差異,設定差異化培養目標,進行分層教學,動態編班,並通過開展科學有效的差異化評價,激發學生潛能,促進他們多元發展。 學業基礎測試,主要對學生入學前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解;學習能力測試,主要對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了解;學習適應性測試,主要對學生的興趣、習慣、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進行了解;個性特長測試,主要了解學生的多元智能發展情況;性格特點測試,主要了解學生的樂群性,性格上傾於內向或是外向;學習背景方面,主要是通過讓學生填寫基本信息採集量表,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和入學前就讀其他學校教育情況。這6個方面的信息,都是與學生學習質量密切相關的重要因素,新紀元教育集團通過借鑒國內外研究成果開發一套教育診斷工具,能夠科學診斷出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以便針對這些「差異」開展因材施教活動。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差異的判斷往往是憑教師的經驗與能力,這不可避免具有局限性。新紀元教育集團通過研發出比較科學的差異性診斷工具,解決了這一難題。「科學診斷,既為學生基礎檔案的建立提供了有效數據,又為老師們進行數據分析、個體差異了解、發展目標制定提供了依據,進而找准了教育的切入點。」談起科學的測評與診斷,新紀元教育集團副總裁謝作黎自豪地說:「我們這個團隊,一直關注與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真問題,是真正做專業化的教育。」 建構差異化課程,滿足多樣需求 在進行差異化診斷之後,新紀元教育集團還從學校的層面,針對不同差異類型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可供選擇的課程,進而讓不同學生得以真正地發展。 按照「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的規定,新紀元教育集團確立了「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人文精神、科學素養、身心健康的現代公民」課程培養目標和「遵循均衡性、加強綜合性、提供選擇性」的課程設置原則,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的課程資源,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採用選擇、改編、新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研究、開發校本課程並逐步形成適應地方、學校和學生特殊需要的,體現學校辦學特點的學校課程體系。 介紹兒童電影的類型與特點;講解兒童電影的藝術與教育價值;組織周末電影沙龍;看電影學習寫作、表達與情感……新紀元教育集團下屬浙江平陽新紀元學校劉子騰老師根據學校寄宿制特點開設「兒童電影欣賞」課程,在差異化校本課程申報表「課程實施」這一欄中安排了詳細的活動流程。平陽新紀元學校為規范校本課程的開發,在集團課程開發顧問李金鳳博士的指導下,專門制定《差異化校本課程綱要》,該綱要分別從課程類別、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作了要求。 在選材上,要體現地域差異;在題材上,要體現學科差異;在內容上,要體現層級差異……教師所編寫的教材要體現出差異。每一個單元要有哪些板塊組成,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能把很多資料堆砌在一起,不能將所有的內容都呈現在教材之中……差異化校本教材編寫要滿足「有利於豐富學生經歷、有利於開拓學生視野、有利於發展學生個性、有利於學生自主選擇、有利於照顧學生差異」的「五個有利」,切實做到了具有核心概念、反映學習過程、體現教育價值、承載學校理念。 「目前,我們共研發出拓展性課程、選擇性課程、外語特色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等四大類校本課程,下屬各校根據集團課程綱要,再進行二次開發,滿足本校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周遠生院長說。 開展差異化教學與評價 「教學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在教學中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較之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效率可提高50%。」正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華國棟教授在《差異化教學策略》一書中所言,差異化地設置課堂教學目標,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無疑具有重要的價值。 在教高中數學選修2-2《導數及其應用》一章時,新紀元教育集團下屬重慶中山外國語學校數學組通過編制近5年高考試題雙向細目表,發現14個知識點中「常見基本初等函數的導數公式」、「函數單調性與導數」、「函數的極值與導數」是高頻考點,於是將教學目標的能力層級確定為優等生「靈活運用」、中等生「掌握」、後進生「理解」,較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的差異化。 為了改變傳統的「教師一講到底、學生被動接受,教師以一對多、不同學生同等對待,優等生吃不飽、後進生聽不懂的局面長期存在」的「滿堂灌」現象,新紀元學校實行了走班制教學。既在原有班級基礎上進行分層重組為A、B、C三個不同層級的班級;實施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發展需求,把數學、英語等主要學科分為A、B、C三個層次,實行分班教學,實現因材施教,非同步達標。 「分層走班是實施差異化教育的重要手段,旨在解決同一學科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差異較大的現實問題。」對分層分班教學,作為語文特級教師的謝作黎副總裁坦言,「這樣就避免了不同層次的學生混雜一起而導致教師在上課中很難做到既讓優等生吃飽、又讓後進生消化得了的矛盾。」 傳統的教學中,依靠學生絕對分數和絕對名次的評價方式,無法客觀公正地判斷學生的發展情況。那麼,如何科學、客觀地判斷學生的成績是否進步呢?在差異化教育的實踐探索中,新紀元人弱化常模參照性評價,強化標准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鼓勵進步,要求達標,做最好的自己。 畢業班考試定位於診斷,非畢業班考試定位為檢驗;學月考試定位於檢驗,期末考試定位為診斷……為了給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新紀元人改變了傳統的「一刀切」的考試,實行了差異化考試。當然,為了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新紀元人隨時都可以對學生進行學業診斷的智能化檢測,這樣,既為教學診斷提供了科學、方便的工具,又為教學提供了「海量」的內容資源,克服了傳統的教學很難有效地篩選出學生未達標的知識點的難題。 長期以來,我們的評價只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而忽視改進與激勵的功能;只注重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全面發展和個體差異;只關注結果、重視當前成就評價,而忽視發展水平評價。為此,新紀元人在教育評價體繫上進行多年探索與實踐,初步從學業水平、個性特長、身心健康、行為規范、學業負擔、實踐創新6個方面構建起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本著「相信每個學生,發展每個學生,成就每一個學生」的評價理念,新紀元人不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學生,而是用良好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 差異化教育,助推學生成長,點亮他們燦爛的未來。
Ⅳ 如何營造開放性的小學音樂課堂
一、教師的自身素質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前提
音樂是一門特殊學科,它不單單是理論與知識,更重要的是實踐藝術。音樂教學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因此,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對於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部門調查顯示:教師談話或授課時音調適中、語氣親切,能根據內容情感調控說話的節奏,學生在這樣的言語狀態下能保持學習興趣;反之就有60%的學生產生反感。因此,音樂要實現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努力將音樂藝術與教育藝術相結合。
二、開放音樂課堂,為音樂知識注入生活氣息
開放音樂教學是指音樂教學的多元性。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天性活潑、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因此,把少兒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結合起來,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覺結合起來。教師要創設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的活動空間,讓他們插上想像的翅膀,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同時受到美的熏陶。
三、有效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年級學生對音樂語言處於感知的初級階段,對較為抽象的音樂表現形式難以理解。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要利用多媒體營造與教學內容相融、相近或一致的情境,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唱《國歌》時,通過多媒體播放我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手捧獎杯,仰望著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的視頻,使學生如臨其境,被這動人心魄、扣人心弦的樂曲所渲染,使他們親身體驗國歌韻律的神聖和庄嚴,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情感。
2.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大量的圖片、掛圖以及密密麻麻的板書,既繁瑣雜亂又浪費時間,而且給學生以孤立、缺乏聯系的印象,而運用多媒體就能克服這些弊端,並且節省板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內能輕松學到更多知識。
3.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多媒體構建的教學環境有利於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調動,並作用於學習過程。在智能化信息刺激下,課堂有了全新的感覺,多媒體按人腦對信息的處理程序,由點及面地把信息串聯起來,突出重點,分析難點,為學生的思維搭設了階梯,為音樂教學帶來了新突破。
四、注重音樂實踐
1.自主性音樂實踐活動。《標准》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音樂課程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給學生參與教學的機會,以實現學生自主地學,創造性地學,使學生真正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成為音樂課堂的主人。
2.合作性音樂實踐活動。合作學習要求全員參與,合理地利用競爭機制,互相合作,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使資源得到共享。 葉聖陶先生指出:「合作,就是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而不能各行其是。」為了增強小組合作,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例如安排二年級《龜兔賽跑》音樂故事表演時,教師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把學生綜合分組,合理安排組內小兔、烏龜、小熊等角色分工。這樣合作學習才能達到師生、生生之間相互配合,促進情感的交流。
3.探究性音樂實踐活動。探究性學習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更大程度上給學生以自由。有助於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促進身心和諧發展、全面提高綜合素質。教師要善於引導,讓學生自主、合作、實踐、延伸探究。比如在一年級《小雨沙沙》中,學生在學習歌詞之後,教師提問:大雨和小雨分別是什麼情形的?下大雨前天空有什麼變化?大家可以分組討論,選派一位代表回答,小組之間進行比賽。讓學生合作學習歌曲,看哪組學得快、合作得好。教師適時拿出各種樂器,讓學生自由為歌曲配樂,進行實踐探究,最後,可讓學生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真正實施了素質教育。
五、注重教學評價
《新課標》明確指出:「評價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這就要求我們要把評價作為課程、教學的有機環節。評價要著眼於提高每個學生藝術能力、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與程度差異的方式。藝術課程的教學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所以,要更關注過程評價,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採用自評、互評,並充分利用學生的藝術檔案加實施過程性評價。只要學生盡力參與,我們就要積極給予肯定。採用這種評價的方式,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要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長期的努力、探索與實踐。創設一個能讓學生學得「多、快、好、深」的課堂,是我們音樂教師長遠的追求!
Ⅵ 如何實現小學音樂生活化課堂教學
作為小音樂的教育者,我們應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努力探索,尋求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依此發掘學生的潛能。 一、創新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學生的音樂基礎是參差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不僅給學生的學習觀與學習方式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要求,而且對教師的教育觀念、綜合素質以及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1.先形象、後概念 眾所周知,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先概念、後舉例、再練習」。在一次「連線」教學中,我感到學生在分辨延音線和圓滑線時比較困難,所以我改變了這種傳統的作法,試用「先形象,後概念」的做法,效果真是出人意料。 首先我從感性入導,我出示了「︵」。提問;「同學們,看一看,想一想,這條狐線象什麼?」。學生的想像力非常豐富,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這時,我便告訴他們:「在音樂旋律中,它叫連線。」。然後我讓學生聽范唱,再劃拍節試唱,這樣,學生便牢固地認識了延音線。這種教法比糾纏於概念不放而勉強為其死記硬背教起來輕松的多,學生學起來也非常愉快,達到了學生自己嘗試的目的,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2.主體參與,激勵創新 現代課堂教學認為,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動參與是創新教育的真諦所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大膽地去嘗試新知識、新問題,激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從而極大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演唱歌曲《賽龍舟》的過程中,我先提出問題「用什麼表現方法能使歌曲聽起來更熱鬧?」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有的學生提出,可以一半學生唱,另一半學生喊:「加油、加油」。同學們很來勁,個個躍躍欲試,於是我順勢將他們分成兩組,一齊來感受這種形式的實際效果,果然,歌曲聽起來層次感豐富了,熱鬧了許多。接著我又激勵學生暢想:賽龍舟的場面可熱鬧了,大家爭先恐後,一會兒你快,一會兒我快,我問:「同學們能不能試著改變它的演唱形式來表現這激烈的賽龍舟的場面呀?」這樣,學生在初步接觸到音樂和諧、豐富的同時,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培養。 二、提供說的空間,給予表達的機會 1.說想法,談體會 想法也就是感受,是學生對教學過程的一個回味和小結。一個積極的想法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當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教師的肯定、激勵和贊賞時,他們就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人人都積極參與,並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和創新思維,需要教師用愛心鼓勵他們大膽探究,大膽創新。要允許學生根據教學任務有獨立的創作和實踐,讓每個學生的思維不受限制,對學生每一個思維的閃光點都給予充分鼓勵。在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 2.說標題,想內容 作品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體現於歌詞、旋律、節拍節奏,體現於創作的背景,同時也體現於作者付於作品的標題上,可以說,標題是作品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欣賞《揚鞭催馬運糧忙》在告訴學生樂曲標題後,讓學生就題目展開想像,然後說說自己的理解,有學生說:「好像看到一個人趕著馬車、揮著鞭子在運糧食。」「不對,應該是有許多輛馬車,這樣才能突出運糧忙,」教師趁機啟發學生「能想像一下是怎樣的場面?」學生很快就想到了熱烈、忙碌、喜慶的場面。「老師,我還聽到農民伯伯愉快的歌聲。」「農民伯伯糧食大豐收了,心裡樂開了花。」……學生們盡情表達著想說的話,沒想到題目上簡簡單單的七個字竟能引起學生這么一大堆的話語,學生越說思維越活躍,對樂曲的理解也越深刻,象這樣有目的、有選擇地說標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還為下一步的「聽」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三、結合生活經驗,發展創作的空間 音樂創作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在音樂教學中,有好多內容適宜於學生開展模擬性實踐,進行發散性創編,教師必須善於捕捉這種時機,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作嘗試,通過創作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求知,在實踐中創造。 1.結合表演創作 在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小學生好動、愛表現的特點,為他們提供表演的機會,讓他們嘗試自己創編表演,以提高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如可通過歌表演、用動作表現節奏,根據音樂自編動作表演等等形式,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狀態投入情感體驗和形象思維,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創造性地表現音樂。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行為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把自身對歌曲的感受、情感體驗客觀、形象地表現出來。學生體驗到歌曲情感,對內在美就有了一定的感受,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歌曲的情感,內在的美形象地表現出來,這就是創造美的一種表現。 2.結合歌曲創作 有計劃、有意識地安排學生結合歌曲內容中的可換之處進行創編活動,鼓勵學生舉一反三、學會變通、大膽嘗試。邊唱邊表演是小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形式,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更想用動作來表達情感。如果歌曲易於用動作表現的話,應盡量啟發學生結合生活,發揮想像,自編動作來表現歌曲。 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在創新教育成為世界教育一大發展趨勢的今天,我們每一位音樂工作者都應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創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積極自主地接觸音樂、參與音樂、創作音樂中,張開想像創新的翅膀,遨遊於充滿創造快樂的音樂殿堂。 四、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實踐的過程,不同的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想像力都會有一定的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不同的生活環境和閱歷,創設民主、平等的和諧關系,在教學中靈活實際地採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激發學習熱情,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新的課程觀認為「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為了培養專門人才,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而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則是以班級為單位,按學科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組織教材施教,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獨立性受到限制,學生學習的探索性和創造性受到限制,同學間缺乏交流,合作、動手機會少,而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我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很少參與。學生往往成為被動的聽眾和機械的模仿者,主體地位和獨立性受到限制,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便會喪失自主的學習心理,對音樂失去興趣。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學生的個性,擺正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把教師從「教書匠」的角色轉變成音樂實踐的主體,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 五、以課堂為主渠道,從生活取材,展開創新思維 藝術來源於生活,也紮根於生活。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教學服務,將會對創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家裡經常看到爸爸媽媽為他們做飯而忙碌於廚房的情景,我便將它運用到《買菜》一課的教學中,讓孩子們也做一回「爸爸媽媽」,以組為單位結成各個「小家庭」,開展「烹飪大賽」,讓學生以文具盒作為烹飪工具,橡皮當菜來烹制。在報菜名時,則要求學生用「×××」節奏說出,並將這些菜名取代歌中「×××」節奏處的歌詞,以演唱的形式向別人介紹自己家庭的「成果」。在教學中,學生從生活中提取生活經驗,在教師的指導、鼓勵下總結並創造,最後又回到生活。這些設計,將音樂教學生活化、平凡化了,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其實音樂就在我們身邊。
Ⅶ 差異化教學和因材施教的區別
差異化教學是指根據學生們的差異進行分類,然後進行教學,使學生學習的更好,而因材施教是根據學生的特長,他能做什麼就教他什麼,這叫做因材施教,這是兩者的區別。
Ⅷ 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設計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音樂教學是師生共同體驗美、享受美的過程。教師應運用藝術性與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慾望;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積極探索,在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精心構思,要讓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得生動、活潑,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在。一、導入方法的藝術性與實效性。導入是上好課的一個重要環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導入是一個關鍵的環節。音樂教學是師生共同體驗美、享受美的過程。教師應運用多樣性與實效性的導入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一節課的開始成為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每一個學生去盡情地享受音樂的美。如在教學《吹起羌笛跳鍋庄》這首歌曲時,課前讓一名女同學學習了鍋庄舞,課開始,這名同學在歌曲的伴奏下邊跳邊邀請同伴,一下子把全班學生的興趣和表現慾望激發出來。這樣既要帶領學生走進音樂,又要讓音樂走進學生。二、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激發學生興趣。音樂課堂教學應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本開展審美教育活動。從審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樂教學活動,並進行卓有成效的教學實踐。在《快樂的哆來咪》教學中,如果單從視唱開始,會使學生覺得枯燥而沒有興趣,特別是前面的休止符,若只單純教唱音符,又顯得單調乏味。我改變了教學方法,先給學生一個完整的音樂形象:即先聲情並茂地進行范唱,然後讓學生分句聽辨旋律,比較異同。一分析,學生覺得學起來容易多了。結尾處的跳音記號我是和歌詞的學唱一起教的,我邊唱,邊做了小鳥滑稽地歌唱時的動作,並問學生為什麼要在這里加跳音記號呢?學生一邊笑一邊爭先恐後的說:「因為春天來了,小鳥又可以出來做游戲,出來快樂的唱歌了。」有的同學則說:「快樂的音符又可以滿天飛了!」這時候我再告訴學生後邊襯詞應該唱的活潑而有彈性,以表現春天人們喜悅的心情,很快歌曲就學會了。學生們的演唱繪聲繪色,一邊唱還一邊晃著小腦袋,好像他們就是樹林里自由高歌的小鳥。音樂是情感藝術,它需要通過人的參與和體驗來達到其教育目的。在以美感人、以情動人的審美活動中,凈化心靈、陶冶情操、豐富情感、啟迪智慧,進而增強審美素質,提高音樂藝術能力。三、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音樂課上教學環節的設計要根據學生情況將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分解成不同知識層次的小內容、小目標,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學習、活動指導。因為各個學生在音樂基礎和音樂天賦及能力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如果注意力經常停留在音樂天賦好的學生身上,差些的學生會慢慢地厭煩音樂課。所以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中,必須了解掌握各個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和個別差異情況,以便心中有數、區別對待。四、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讓學生主動探究。在各個環節中,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自己去找,去感受音樂,去創造音樂。如在教學奧運歌曲時,我讓學生自己搜集奧運歌曲,學生們把自己喜歡的《北京歡迎你》拍成了小小MTV,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學們在模仿、體驗、探究的音樂活動過程中,收獲到的是個體的情感體驗,是任何形式都代替不了的親身體驗。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多學習、多思考、多探討、多挖掘,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編創出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設計,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只有不斷更新新的教學理念,我們的音樂課學生才會願意學,課堂才會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