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中小學音樂教學設計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小雨沙沙>>。
2、能與他人合作表演<<小雨沙沙>>,從中體驗歌曲表演的樂趣。
3、聆聽童聲合唱曲<<春雨沙沙>>時,能隨著歌曲的旋律,做出相應的體態反應。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表演慾望,引導學生發揮想像,體驗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教學難點:
能自主的創編動作,在表演中表現出種子的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道理,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准備:dvd.教學光碟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1、聽一聽(放錄音)
聽《春天在哪裡》音樂,律動。
2、激情導入
師:春天來了,在上學的路上你看到了什麼?
生:桃花、綠葉、燕子……
師:聽到了什麼?
生:小鳥嘰嘰喳喳地叫、春雷轟隆隆、小雨沙沙……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學唱歌曲《小雨沙沙》。
二、歌表演《小雨沙沙》
1、學唱歌詞。
師:小朋友們,下面跟老師一起來學習歌詞。
(2)師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歌詞。方式如下:
師:「小雨、小雨」。
生:「沙沙沙、沙沙沙」。
師:「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
生:「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
2、學唱歌曲
出示《小雨沙沙》的歌詞,播放歌曲。
(1) 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輕唱歌曲。
(2) 在學唱過程中,老師及時糾正錯誤,反復演唱。
(3) 引導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4) 指導學生注意歌曲節奏。
(5) 師生接龍唱,生生接龍唱。
(6) 師生齊唱。
B. 小學音樂課堂上的教學目標分類可以有幾種
情感模式
是以感知美、體驗美、理解美、表現美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模式,如參與—體驗模式,情境—陶冶模式等.
1.參與—體驗模式
「參與」是指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共同探討、共同研究、共同解決問題;「體驗」是指以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直接親身體驗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
① 理論基礎:音樂美學理論、現代心理學理論是其理論基礎.
②
教學目標:以審美體驗為基礎,以學生主動參與與直接體驗音樂活動為主要形式,促進學生的情感、認知和行為能力的協調發展,使學生身心和諧成長,陶冶心靈,確立健康的審美觀.
③
操作程序:情感喚起——定向激趣階段,情感深入——感知體驗理解階段,情感外化——創造階段.情感喚起階段,以愛美為特徵,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情感深入,即感知體驗理解階段,以鑒賞美為特徵,培養學生高尚健美的審美理想和趣味.情感外化階段,以創造美為特徵,將內在的審美情感體驗客觀化、對象化、形式化.
④
實現條件:參與—體驗模式的實現條件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因為諸如何時讓學生參與教學,以何種方式參與,如何有效利用參與活動等問題,都是需要教師根據具體情況精心設計的.
⑤評價:第一,該模式的優點在於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音樂注意力,增強音樂記憶力,最終達到終生熱愛音樂的目的.第二,此模式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渠道進行參與
(歌唱、演奏樂器、律動、表演、創造等),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發揮通感的作用,提高了學生感受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願望與能力.第三,參與—體驗模式能夠增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情感交流,培養發展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第四,該模式也有利於課內外結合,把音樂課堂延伸至課外、校外、家庭.第五,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封閉式的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使每個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從中獲得許多新鮮的感受,很受學生的歡迎.
2.情境—陶冶模式
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語言、實物、音樂等手段,創設一種生動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個性與審美人格,提高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獲得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① 理論基礎:情知教學論、現代心理學理論和以此為基礎的 「暗示教學理論」是其理論基礎.
②
教學目標:通過情感、認知與行為的多次交互作用,使學生的情感不斷得到陶冶、升華,身心協調成長,個性得到健康發展,同時又學到音樂基本知識和技能,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③
操作程序:包括創設情境——情境體驗——總結轉化幾個步驟.創設情境階段,根據教學目的,教師可通過語言描繪、實物演示、音樂渲染、電化教育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場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情境體驗階段,可通過參與各種游戲、唱歌、聽音樂、表演等活動,使學生在特定的氣氛中進行學習.在總結轉化階段中,教師要作啟發總結,使學生領悟所學內容,做到情理的統一,並使這些情感體驗感受得以轉化為理性認識.
④
實現條件:這一模式中教師是學生情感的 「激發者」和
「維持者」,因此要求教師具有多種能力,並把音樂器材、教具、教學環境布置好.要有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一起進入角色,使情境更加入情入理,達到誘導學生的情感和促進學生認知的目的.
⑤
評價:這種在情境感受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由感受而動情,由動情而曉理,由曉理而實踐.把認識與情感統一在同一情境中,充分利用認識過程的情感因素,與單純感知相比,效果更好.
(二)行為模式
是以動作的和心智的技能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模式,如示範—模仿教學模式,行為—輔助教學模式等.
1.示範—模仿教學模式
①
理論基礎:示範—模仿教學模式是歷史上最古老的,使人類經驗得以產生和傳遞的基本模式之一,也是創造活動的基礎.它是指教師有目的地把示範技能作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學生相應的行動,使他們通過模仿有效地掌握技能的一種教學模式.技能學習著重與學生行為習慣的控制與培養.學習理論是技能學習的基本的理論基礎,諸如動機理論、強化和反饋原則、主動練習原則、集中練習與分散練習原則、整體學習與部分學習原則、學習遷移原則等,都是技能學習應該遵循的.
②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樂表演技能.
③
操作程序:其操作程序是定向——參與性練習——自主練習——遷移.定向階段,以教師對技能的示範為有效的刺激,引起學生相應的行為反應,使他們通過模仿有成效地掌握技能的操作原理和程序.在參與性練習階段中,由教師指導,學生經過模仿、糾正、重復、改進,形成正確的技能行為反應.自主練習階段發生在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動作或操作要領後,學生加大練習活動量,進行自主練習.遷移階段是對模仿的進一步深化,指在學生熟練地掌握了動作與操作要領之後,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於新的學習或創造性的活動中,即形成了某種音樂能力.
④
實現條件:技能的形成主要是學生自己練習的結果,教師對教學的控制量相對較少.
C.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都有哪些急求!!!
常用的音樂教學方法
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
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
語言性音樂教學方法
探究性音樂教學方法
1、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音樂感受體驗為主,通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感受鑒賞音樂美,情感體驗外化等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1)音樂欣賞法
以欣賞活動為主,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藉助 音樂作品進行聆聽、聯想、想像、模仿、分析、比較等激發學生自覺地學習、促其形成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與求知慾望。
(2)演示法
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實際音響、示範、直觀 等方法,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深化學習內容 的方法。
(3)參觀法
2、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音樂實踐活動為主,通過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形成與完善音樂技能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
(1)練習法
將知識運用於實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技巧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
(2)律動教學法
是人體隨著音樂做各種有規律的協調的動作。
(3)創作教學法
培養學生音樂創造性思維、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包括即興創作、表演創作等。
(4)游戲教學法
3、語言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語言 傳遞為主,通過老師和學生口頭語言以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音樂教學方法。
(1)講授法
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活動以及 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講 述、講讀、講解、講演等。
(2)談話法
師生以口頭語言問答的方式進行教學的方 法。包括啟發式、問答式、指導式談話。
(3)討論法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 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通過討論或辯論進行學習的 的方法。
4、探究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探究、發現為主,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觀察 、分析、綜合、比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多角度學習並的出結論的方法。
發現法(研究性學習) :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討論、查閱資料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
D. 中小學常用的幾種音樂教學模式
一、 參與———體驗模式 參與是指在課堂上師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共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體驗是以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直接親身體驗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 這種模式的基本實施程序是: 情感喚起(定向激趣)———情感深入(感知體驗理解)———情感外化(創造) 理論依據:情感喚起階段,以愛沒為特徵,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情感深入階段,以鑒賞美為特徵,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理想和趣味。情感外化階段,以創造美為特徵,將內在審美情感體驗客觀化、對象化、形式化。 如:音樂欣賞教學或音樂綜合課為例,其教學階段可以概括為: 1. 導入------激發興趣,喚起參與願望; 2. 展開------提供多種參與情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體驗願望與機會 3. 深入------師生進行深層次交流,思維充分展開; 4. 拓展------通過練習評價總結等活動,深化情感體驗、知識技能遷移。 二、 情境-------陶冶模式 又稱暗示-------領悟模式。運用語音、實物、音樂等手段,創設生動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對學生進行個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這種模式的基本實施程序是: 創設情境———參與活動———總結轉化 理論依據:創設情境階段,根據教學目的,教師可通過語言描繪、實物演示、音樂渲染、電化教育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場景,以激起學習的情趣。 參與活動階段,各種聆聽音樂、律動、游戲、唱歌、演奏樂器、表演等活動,使學生在特定的氣氛中進行學習。 總結轉化階段,教師啟發總結,使學生領悟所學內容,做到情理的同意,並使這些情感體驗轉化為理性認識。 三、 探索——創造模式 以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獨立鑽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的基本實施程序是: 准備——分析探索——創造解決——遷移 理論依據:准備階段,收集資料分析問題,把握問題。從多角度分析問題的重點、關鍵,建立解決問題的框架順序。 解決階段,創造性解決問題。充分運用創造性想像,在廣闊的思維空間進行發散性思維活動,盡可能提出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的觀點,選擇解決問題最佳方案。 遷移階段,總結、提高、運用。 四、 引導——發現模式 這是意思紅以問題解決為中心,注重學生獨立活動,著眼與思維力和意志力培養的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的基本實施程序是: 導入——探究——歸納——運用 理論依據: 導入階段,將學生從舊知識引向新只是、誘發思維、集中注意、提供研究條件。 探究階段,幫助學生主動地形成概念、理解原理、概括法則、尋求答案。 歸納階段,使學生將舊只是與新知識重新組合、歸納,形成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運用階段,通過練習、反饋強化,使學生知識遷移或鞏固。 註:以上各種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只是提示,僅供參考。請各授課老師把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及中小學音樂教學法的理論融在一體。結合自己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所用的音樂教學模式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持。
E. 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設計中選擇音樂教學方法
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x0d音樂教師要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進行描述,便於在學生大腦里形成表象,有利於學生把這種音樂形象同自己對現實生活的感知進行聯系和想像,去深刻地理解音 樂,從而發揮教學語言的直觀作用.教師講得引人入勝,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都保持高水平,學習效果必然提高.不僅要生動形象,還要幽默風趣,幽默可以調節學生的聽課情緒,減輕學生的疲勞強度,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F. 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
一、 什麼是教學目標?它與《課程標准》、教學任務是一種什麼關系?教學目標是怎樣分類的?二、 為什麼說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當前在確定教學目標上還存在哪些問題?三、《課程標准》中提出的三維目標,其中關於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你是怎樣理解的? 目標是人類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越低。什麼是教學目標?所謂教學目標就是教學中師生所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准。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有所不同。教學任務是以教師為主體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觀期望。教學目標是將教學任務進行量化的規定,可觀察、測量。教學任務僅限教師所用,而教學目標是師生共用的。教學目標的分類:黨的教育方針 課程目標 總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 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2、過程與方法目標 3、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的編制建議1 教學編制目標存在的問題(1)盲目性許多教師平時注重對教材的鑽研,而忽略對《課標》的學習,它是教育工作的「小憲法」,它具有法律效力。而教材是《課標》的具體化,有些教師缺乏對《課標》的學習和掌握,把握不住教學的重、難點,導致教學偏離方向,如;不依據課標教材和學生實際而是根據自己興趣愛好,隨心所欲,自己知道的地方就誇誇其談,自己知道少的地方就講或不講,(2)缺少獨立思考機械照搬有些老師圖省事,不是通過自己勞動編制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把教科書、教案上的設計目標照抄下來,比較籠統空乏。(3)不確切有的教師由於不能系統、全面的掌握教材,制定目標存在要求偏低或過高情況,偏低--對學生已掌握了的東西,還要反復講解,偏高--隨意拔高要求追求難度學生難以接受,沒有抓住重點。(4)不全面三維目標不能完整全面體現2 如何做好編制教學目標工作需要做以下四個層面的工作:(1) 領會《課標》(指導方針)(2) 弄懂吃透教材(加工材料)(3) 了解分析學生(編制依據)(4) 掌握編制方法(操作技術)學習領悟《課標》的方法和策略(1) 精讀:通過通讀、精讀原文,作必要的圈點,重點地方應背記。(2) 結合:以《課標》為出發點,到教材中找落腳點,融為一體。(3) 提醒:一是在自己床頭常放一本《課標》,自然無意的翻著,一是在教案空頁上抄寫《課標》,(4) 對比:與過去《大綱》進行對照,思考為什麼這樣變化。(5) 取經:向別人請教,向有經驗教師請教,在報紙雜志聽講座看觀摩來學習,3、教師在編寫教學目標時應掌握的要點:教學目標包括單元教學目標與課時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是在單元教學目標基礎上編制出來的。(1) 全面-----體現多元化------案例在教學目標編制中,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三維目標是整體不能分開,雖然從編制上可以分開列舉,但實際在教學中是很難分開的,它是在教學同一過程中實現三個目標,而不是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完成。尤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體現滲透。第二,陳述的語言要體現「學」的結果,而不是教的任務,就是說教學目標應表述學生通過教學活動之後的知識技能,情感變化,而不是陳述教師行為。如:「培養大自然保護動物的好習慣。」改為:「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增強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細致的科學態度」改為「做事要一心一意、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的,做什麼事都要認真。」(2) 具體------體現操作性所謂具體就是教學目標編制不籠統抽象,不含糊不清,要清楚明白,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如:「培養學生音樂能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樣語言表述就籠統空乏,缺少指向性,操作性不強,很難在教學中落實。如:「熱愛大自然。」目標分解為「吸一吸新鮮空氣。」為了便於操作和考察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主語最好是學生,謂語最好是可測的行為化動詞。如:感受-----體會------學會------表現(3)恰當-----體現適度性教學目標應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准確恰當的確定。定高達不到,定低不解渴,難易程度體現在適度上,要符合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要求。(4)差異-----體現層次性基本方式是「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教學目標的底線只要求全體學生必須達到最基本的目標。熱身思考(三) 新課程與教學內容設計一、眾所周知,教材內容不等於教學內容,如果教師完全按教材內容來上課,就是照本宣科,教師成了傳聲筒,學生不僅不愛學,而且也學不好。那麼怎樣才能把教材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呢?就需要教師對教材來一番創造性的加工處理。根據你的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教師加工處理教材都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二、什麼是教材的重點、難點、特點、疑點和關鍵?在加工教材時應如何處理這些問題?三、根據《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注重開發大量課程資源。什麼是課程資源?怎樣去開發利用?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和體會?特級教師錢夢龍說:「我認為,判斷一名教師是否成熟,主要看兩條,一看教學思想是否明確,一貫地追求;二看是否具備獨立處理教材的能力。」頗具道理。教材只不過是教學的材料,是教學例子。既然教材只是資料性的東西,是非成品,這就需要加工,需要處理。尤其《課程標准》的頒布,要求開發課程資源,這就給教師以更大的,獨立的、創造性地處理、運用教材的空間。這樣教師處理教材,優化教材內容就顯得更加重要了。什麼是教學內容的優化?優化教學內容設計就是教師科學地藝術地處理教材的過程。也是教師要明確「教什麼」的問題。所謂「處理教材」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對教材進行某種開發、曾減、調整、選擇的藝術處理過程。優化教學內容設計,要體現教師駕馭教材的全過程。見圖示 駕馭教材吃透教材 藝術加工開發教材--------------------------------------教材處理 (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 增刪 調整選擇讀懂 理解 內化 教學思路從圖上可以看到,教師駕馭教材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吃透教材,開發教材。要求教師要讀懂教材,透徹理解教材,並融會貫通,使之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達到讀懂、理解、內化的程度。第二階段是在上基礎上去大膽地對教材進行藝術加工。就是說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科學性、思想性融化在一起,根據需求合理的增刪、調整、選擇處理教材,形成自己的教學思路。這是一個教學藝術再創造的過程。開發課程資源,優化教學內容教師必須要突破三種處理教材的舊觀念:第一、突破教材不能改動的舊觀念,可以根據培養目標的需要,將教材內容做必要的增刪、重組。第二、突破非經典內容不能引進教材的舊觀念,多引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生動有趣的內容。第三、要突破教學內容必須以課堂為中心的舊的觀念。要以課堂為點,課外為線,要能使課堂內的教學內容延伸到課外去。優化教學內容設計建議 教師在鑽研教材和加工和處理教材中的主要任務包括四方面:1、從開發上創新教材舊教材繁難偏舊重復理論脫離實際、不能及時反映現實生活和科學新成果,現進行了調整。但新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按照學科《課程標准》的要求,要優化教學內容,教師在備課、設計教學時,還必須去開發新的課程資源。如音樂學科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文本資源-教科書、歌片掛圖、節奏卡片。 音像資源-音視頻、多媒體vcd、磁帶、電視、錄象素材節奏卡片。實物資源-道具、自製打擊樂器、服裝、專業教室、自然和人文景觀等等。開發課程資源不僅對豐富教學內容和推陳出新,反映最新科技動態是重要的,而且對誘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師上課總是「炒剩飯」、「老調重彈」,也會使學生感煩升厭。而教師注意吸收新信息、掌握科技動態、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學生就會有新鮮感,教師就會常上常新。2、從整體上把握教材 ① 《課標》中學科教學目標、任務、方法及建議 從整體把握教材 ②教材內容所佔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整體結構,主線及縱橫關系 ③ 挖掘教材中育人因素(三維目標) ④ 分析不同學生層次要求,考核教材深度、廣度,設想差異性教學 3、從結構上分析教材 從教學結構上來分析,通常教材包括教學重點、難點、特點、關鍵和疑點。什麼是教學重點 ? 教學重點指教材中最主要的內容,在知識結構中起紐帶作用的知識,他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等。教學重點的確定,主要依據教材來定。以往教師確定重點往往局限於知識技能方面,按現課標要求不夠全面了。教學目標地多樣性勢必使教學重點也呈現多樣性。什麼是教學難點?所謂教學難點是指那些教學內容比較抽象、深奧、復雜,學生學習比較困難的知識。另外,距學生生活比較遠的內容。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兩者之間關系;兩者關系 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重點是知識的關節點,在知識結構中起著紐帶的作用。它具有基礎性、規律性、全局性,因而重點占教材知識總量的比例較大。教學難點多數處在教學重點之中,少數處在教學重點之外,它占教材知識總量的比例較少。教學重點容易被確定,而教學難點不容易被發現。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對重點與難點混淆不清,教學難點有局限性、差異性、局部性的特點。怎樣看待教學難點呢?我們知道,學生學習過程也是思維訓練過程。他易的知識學起來容易,不利於發展智能。沒有問題就無所謂思維,沒有困難也不會有積極探索。而難點恰是教學魅力之所在,在難點上處理好不僅學生能領悟知識,甚至終生難忘。怎樣確定教學難點?教學難點的確定,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掌握情況而定,含義深,難以理解的詞句,已超越學生認知能力的地方也可以確定為難點。教學難點是教學的「明碉暗堡」如果不集中精力攻下來,就不能順利進行教學。突破教學難點應重點抓住三個關鍵:首先要明確什麼地方難;其次要搞清楚為什麼難;再次要善於抓住難的焦點。在教學中突破難點的方法很多。如;啟發點撥,動手操作、節奏模仿、動作示範、聽賞分辨等。4、從藝術上加工教材教師加工教材應做好以下幾件事:① 以簡馭繁,化難為易② 變抽象枯燥為生動活潑③ 課己盡意無窮,延伸教材④ 找出教材內在聯系,理清教材思路新課改教學無模式,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每個教師在課程改革中都應顯示自己的優勢,亮出自己的絕招,又能爆出自己的冷門,演出自己的拿手戲,爭取讓更多有教學個性的老師脫穎而出。
G. 淺談如何設計中小學音樂教學內容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回目的(或稱答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