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讓學生對音樂課感興趣
首先提高對音樂課的認識 音樂課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它是開啟學生智力,是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和高雅生活情趣,提高審美能力、樹立遠大理想和樂觀的生活態度的一門重要學科,作為音樂教師 ,首先要重視自己這一課,上好每節課。這些年來,好些農村中小學都沒有專業音樂教師 ,即使有了都留不住兩年,音樂課就成了可有可無的了,學生的音樂基礎很差,也沒有興趣,各級領導應高度重視音樂課的開展,為音樂老師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 其次老師應具備較高的音樂專業素質 作為一個音樂教師,缺乏音樂專業知識,不能理解音樂的內涵,音樂的美,就無從設計好的教學方案,就無從讓學生的理解音樂表達的感情和藝術感染力。老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乏味。如,欣賞課上不好,有些樂曲要求學生演奏,但有些音樂老師一種樂器都不會,如何教呢,有些樂曲要求舞蹈,也無法進行。音樂課就成了單純的唱歌課,學生學習積極性可想而知了。 再次多給學生鼓勵,培養其自信心 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嚮往的,而又是不易實現的,只要看到自己的成功,就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挖掘每個人的最大潛力。我認為,每個人都是喜歡音樂的,一但閑暇時,總想欣賞一段美妙的音樂,即使五音不全,也想唱幾句。不敢放聲唱,當眾唱,那是怕唱不好、沒自信的原因。沒自信無從談成功。作為一個教師這時候因該多鼓勵學生,給他們自信,鼓勵對培養一個人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因此,我總是在教學中,經常表揚學生,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 第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技術越來越充滿活力,將信息技術融合教音樂教學中,可以大大增強音樂教學的效果。音樂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因此,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是最重要的教學任務。教師在教樂理知識,培養音樂表現力和音樂創造力的同時,必須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圖文並茂,聲像並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和豐富的資源,生動直觀地表現歌曲所描繪的豐富的活動場面,因為,美麗的自然風光具有豐富的美育因素。教師還要促進音樂課堂教學的優化,強化音樂教學過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發現美,想像美,創造美。這些對於深化德育有非常好的效果。能讓學生感受到,音樂是怎樣表達豐富的感情的。利用多媒體增大信息容量,這樣,一節課就可以欣賞到大量的音樂,如舞蹈、新歌、歌星演唱等內容,使學生不斷吸收新的信息,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和品德教育,從而,使音樂課變得既生動有趣,又有教育意義。 最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 組織一些文藝活動演出,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是音樂豐富了他們的文化生活,使生活變得更精彩,既開發了智力,增長了才幹,又陶冶了高雅的生活情趣。總之,生活離不開音樂,如果沒有音樂,我們都可以想像這個世界是多麼單調,多麼枯燥無味。作為音樂老師,激發學生學音樂,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優秀音樂文化,任重而道遠。
2. 怎樣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
潛江市澤口小學 龔保麗 廖紅艷 《音樂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我從事小學音樂教學多年,並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音樂課堂學習興趣進行過調查。許多學生反映,他們不愛唱課本中的歌曲,認為課本中的歌曲老套,不好聽,不好唱,而喜歡當今流行的諸如周傑倫、S.H.E、羽·泉組合等歌星演唱的歌曲。那麼,怎樣才能讓我們的音樂課本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我採取各種形式,在課堂上創設良好的情境、和諧的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的走進音樂課堂,喜歡上音樂課本中的歌曲。 一、利用語言來創設情境和氛圍。如在學習《國歌》的時候,我給學生聲情並茂的講述了《國歌》的背景、小故事以及當時的社會情況等等,學生很自然的就進入到學習當中去了,學習的效果也非常的棒。在上《童年時光》這一課,我首先讓學生暢談童年生活中最難忘的事,然後有感情地朗誦了與童年有關的詩歌、散文,師生共同創設出一種空中飄盪著淡淡回憶的情境。學生在這種美好的情境中輕松愉快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內容。 二、利用直觀的圖片創設情境和氛圍。學習歌曲《猜調》時,我准備了一些美麗的雲南風土人情的圖片,引導孩子們觀看,通過圖片讓孩子們直觀的感受傣族孩子的幸福生活場景,學生學習起歌曲就快樂多了,也簡單多了。而在上《天山風情》時,我給學生准備的是哈薩克族和維吾爾族的服飾圖片,讓學生辨認。我還准備了一些新疆的風景圖片讓學生欣賞,學生一邊看圖片,一邊聽老師介紹新疆,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天山風情」的情境,並從中了解了新疆的風俗民情,拓寬了學生的音樂文化知識面,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利用環境的改變創設情境和氛圍。如上《小拜年》時,我和學生一起在教室里貼上許多窗花,教室里立刻就有了新年的感覺,再配上音樂,學生很快就體會到過年的氛圍,並把這感覺溶入到學習內容中去。《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流傳甚廣的優秀敘事歌曲,它是根據抗日戰爭時期放牛郎王二小的英雄事跡而創作的。為了讓學生很快進入故事情境,我在教室的牆上事先掛上一面五星紅旗、抗戰圖片,在桌上擺上紅軍帽、白色小褂子、紅纓槍、紅五星等道具,給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情境,學生認真的學習了歌曲,並充滿激情的參加了表演活動。 四、利用小游戲創設情境和氛圍。在《草原上》這一課中,有一個知識技能的學習:認識附點八分音符,並能准確運用它。我設計了「小馬跑來了」、「誰是小冠軍」、「認識新朋友」、「跟著冠軍跑一跑」、「小馬接力賽」、「萬馬奔騰的那達慕大會」這些小游戲,將包含附點八分節奏學習的《小馬跑來了》這一活動融入草原那達慕大會賽馬的情境,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完成了知識技能的學習,並且很有興趣的學習了蒙古族的歌曲和舞蹈。 社會在變化在進步,我們的音樂教學也同樣需要進步和更新,給音樂課堂教學注入生機活力,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他感興趣的學習中,讓學生不覺得無聊,讓學生不覺得枯燥,能夠自主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之中來,與同學愉快的合作,教師應採取各種形式有效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每每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音樂將真正走進學生的心中,成為其心靈里美好的東西,從而使他們真心地喜歡上音樂課。
3. 讀《如何打造學生喜歡的音樂課堂》有感
暑假,我閱讀了《如何打造學生喜歡的音樂課堂》這本書,張娟老師用經典的案例,情景式的敘述,流暢的語言,充滿感情的評述,發人深省的剖析讓我學到了很多音樂教學的知識。
張娟老師書里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十分深刻:課堂上,教師不是直白地「教」,是智慧的引導者,是平等的合作者;學生也不是被動沉悶地「學」,是主動參與者,是積極探究者,是音樂的享受者。書本上那一個又一個好的建議我覺得在我的音樂教學中也要努力開展,我要學會用教材來創造,讓課堂充滿魅力。要立足教材,吃透教材最後跳出教材,多動腦想想以怎樣簡單有趣的方式讓學生學習音樂,而不是死板地教唱。張娟老師提出的用游戲調劑的方法我覺得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節奏拍拍拍」的方式訓練了學生的節奏感、節拍感,又培養了他們的注意力,應變能力。我自己曾經在三年級的音樂課上嘗試過拍節奏,讓學生模仿我,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模仿激情比我想像中要好。我請個別學生拍,其餘學生模仿,這樣的互動也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那次的授課讓我明白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讓學生作為主體的教學釋放了學生的潛能。「名字變變變」的游戲,其實就是拍手說名字接龍,我覺得學習並且實踐,讓學生輕松愉快認識同學。還有音樂家名字接龍游戲也是非常好的,可以讓學生認識更多的音樂家。
張娟老師書里提到學生要形成音樂課堂的學習習慣,我受益良多。「准備的習慣」提到讓學生形成有準備地上音樂課。經過我自身的思考,我覺得可以在第一節常規課的教學中教授學生課前把書本放在右上角,桌子上沒有其他物品只有音樂書並且坐端正。每節課督促一下,我相信幾周後學生的習慣就會慢慢形成,能相處互相監督和自我監督。之前上音樂課,當我問學生音樂課是干什麼的。有的說唱歌,有的說跳舞。但是沒有人回答聆聽音樂。張娟老師提到的「聆聽的習慣」。我覺得也是一項需要引導學生慢慢形成的非常重要的習慣。引導學生在聆聽中想像,或者可以把長的作品分片段讓學生聆聽,聆聽後說說自己的理解都是非常好的。還有「表達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之前的音樂教學,有的學生膽子偏小,引導他們大膽說,對於他們的一點想法給予鼓勵和引導,學生之後上課的狀態都會有很大的變化。張娟老師書中提到「歌唱習慣的培養」,這也是我需要學習的地方,有時候學生會大聲地喊唱,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可能不會注意這方面的問題。所以也提醒我要多關注學生的歌唱習慣,當學生出現歌唱問題的時候要及時糾正,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歌唱習慣。「自學的習慣」是我之前上課沒有提及過的內容,因為我校學生來自城鎮,家庭對於孩子音樂學習方面的投入不多,所以學生接觸音樂只能通過音樂課。我覺得要形成他們的自學習慣,首先他們要有一定的識譜能力和唱譜能力。我以後會在平常的音樂課上一點一點地增強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讓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
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體會到了張娟老師一顆愛孩子的心,她是一位反思型教師。我要把書本學到的知識慢慢地運用到我的音樂教學中,不斷探索,爭取像她一樣成為一名學生喜歡的優秀教師。
4. 學生喜歡怎樣的音樂課堂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版提」。新課程標准權把這樣的課程理念置於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列為音樂課程的目標之一,足見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才能讓學生喜歡音樂課。
5. 音樂課到底怎麼樣上學生才能更喜歡呢
應該是活潑自由點的吧
6. 如何讓中學生喜愛音樂課
它通過完美的旋律感染著欣賞者。所以音樂課對於學生來說其它的課程相比,本身就是受歡迎的,但如果我們的音樂老師也認為音樂課作為副課,可有可無,單純性的像完成任務一般,音樂課就變得了無生氣了,將會引起學生的厭煩與排斥。時間長了,自然也就談不上喜愛了。 新的課程標准要求我們要實行素質教育,音樂教學內容也要從單純的唱歌教學轉變到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培養,實行上課內容多樣化,充分發掘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強項,讓音樂課成為中小學教學內容的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學生愛上音樂課,怎樣上好每一節音樂課,我認為具體的做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一.巧妙設計導入導入的內容可以是一個小故事,也可以是一個小問題。它的形式可以多樣化,目的是要讓學生產生好奇心,有興趣去學習下面的內容。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音樂課都需要一個好的導入,俗話說擁有一個良好的開始才能保證擁有一個良好的結果。 二.發揮音樂的德育作用 人們常說,音樂可以陶冶情操、凈化靈魂。通過聽音樂,感受樂曲中流露的情感,體會到人間的真情。比如《懂你》這首歌曲深切地表達了偉大的母愛與我們對母親的愛,《星星索》表達了小夥子對姑娘的深情,還有很多的歌曲或樂曲都深深的打動過我們,曾經讓我們熱淚盈眶。在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音樂的引領才能找到心靈的歸處。有一位著名人士說過:當用語言無法表達的時候,音樂就該出現了,所以我們老師應該發揮音樂的德育作用。音樂課上可以加以引導,讓學生從音樂中悟到人生的目標,做人的道理,懂得什麼是對與錯、好與壞,這樣的教育可比平常的大道理要好的多。一堂音樂課可以讓學生受益非淺,你的學生又怎會不接受、不喜愛呢? 三.音樂鑒賞課 音樂鑒賞課在學生看來是比較枯燥的,而中學時期鑒賞課在音樂課中又是必修的,所以鑒賞課怎樣去上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愛是非常重要了。我認為具體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充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有的老師在課堂上總是強調什麼才是正確答案,覺得學生沒有受到過正規的音樂培訓,對音樂知識基本上不了解,就實行滿堂灌,就算找學生回答也說學生回答得不好,應該怎樣才算好。這不但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而且讓鑒賞課變成了老師的演講課,學生變成了不參與任何事的聽眾;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變得漠不關心,就像有句名言說的那樣:「身在曹營心在漢」。更談不上喜愛了。所以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相信學生,鼓勵他們踴躍回答所提問題,不管學生回答什麼老師都不要急於給出判斷,先加以引導,再給予鼓勵,相信這樣音樂課將成為人人參與的課堂。 2.添加課堂的趣味性,發揮學生的特長 在鑒賞課中不要總是問學生一些關於音樂的專業知識問題,要顧及到學生的感受,當然專業的東西不能丟,但有些問題對於他們來說實在太難,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所以我們可以選擇用另一種方式來提問。事例(1):問關於琵琶曲《草原放牧》的第一部分《草原小姐妹》中第一樂章與第二樂章各存在什麼樣情感的問題時,我會這樣問他們:「如果讓你們做小導演,你會分別給這兩個樂章配什麼樣的人物畫面呢,具體的說我們在做什麼事情或有什麼心情時和這樣的音樂是相匹配的呢?可以選擇用自己的生活畫面」。這樣的問題對學生來說就簡單多了,他們也願意思考與回答了。相信我們老師也會從學生的答案中得到想要的答案了,而且這樣的答案來的更加真切。我們的學生又怎會不參與呢?事例(2):問關於帶有戲劇性的藝術歌曲《魔王》中的四個角色在歌曲中存在什麼樣的情感和心理活動時,我是這樣做的:這首歌曲的四個角色分別為敘述者、魔王、父親和兒子,我將翻譯好的歌詞發給同學們讓他們邊聽邊感受這四個角色的不同情感和心理活動,然後推薦四位同學來表演歌中的四個人物,不管表演得怎麼樣我相信這樣的回答都生動與有趣多了,而且學生也得到了互動與鍛煉,我們的學生又怎會不喜歡呢? 3.因地制宜,改革教學內容 現在的音樂鑒賞教材內容偏深,我們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音樂鑒賞課的內容。如果只帶著學生一味地只啃書本,只按部就班的聽賞書上的曲目,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感,所以在課的內容里可以穿插一些與課文有關但很生動的內容。例(1):在欣賞民歌這一章節時,可以穿插給學生講解和欣賞各地區的舞蹈、歷史、語言、服飾裝扮生、活環境與習慣,這些欣賞資料可以包括音像和文字的。這樣做不但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民歌的不同與找到造成民歌不同的各種原因,還增加了學生對欣賞民歌的興趣。例(2):在欣賞著名音樂家—貝多芬這一章節時,可以穿插欣賞《命運》這首學生容易接受的曲子和貝多芬的生平故事,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去了解貝多芬的興趣,這節課自然也就獲得了較好的效果。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在這里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4.恰當引導,不妄加定義 在欣賞曲目前,我們老師不要急於告訴學生所聽曲子表達的是怎樣的情感,就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去思考.讓學生養成主動思考的好習慣.老師則只需在欣賞完曲子後給予恰當的引導即可. 四.採用多種形式,積極參與演唱 歌唱是人類在很多時候表達情感的最好方式,也可以說是常用的手段,所以學生還是比較喜愛上唱歌課的,但有很多地方的音樂老師由於學校領導的不重視,在每節唱歌課上就只教會學生唱某首歌的旋律就行了,沒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怎樣才是真正的學會一首歌,歌曲當中還包括哪些要素。自然在演唱過程中就難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學生就會認為老師教的歌曲讓他們唱都很難聽,時間一長學生就懶得張口唱了.如何才能將唱歌課上的豐富多彩,我認為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 1.歌曲中包含的幾個不可忽視的要素 在前面的鑒賞課中我說過不要總是強調專業術語,但在唱歌課中我覺得以下內容中講到的幾個要素是不可不講的。當然在講這些要素前必須告訴學生:注意這些東西的好處是可以使我們唱歌變好聽,學生當然願意他們唱歌也能得到別人的好評,所以他們自然會感興趣。 歌曲中不可忽視的要素我認為有速度、節奏、表情語言與裝飾音。(1)歌曲速度進行的快慢直接關繫到歌曲的表現效果,例如將任何一首葬禮進行曲的演奏速度提高幾倍都會變成一首歡快的樂曲,悲傷的情感將當然無存了,所以說教唱歌曲前要告訴學生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老師或選拔學生來進行指揮的效果會更好。(2)節奏是音樂的支柱,樂感核心。如果將歌曲的節奏唱亂了,也會將歌曲中所含的強弱拍弄亂,這樣就會像一團亂麻聽起來亂七八糟,效果非常差,所以老師也要將節奏告訴學生。(3)表情語言與裝飾音也是想唱好歌曲不可的重要因素,表情語言告訴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情感和速度來演唱歌曲,例如歡快的 快速、抒情的中速、悲傷的 慢速等。裝飾音則具體到歌曲中,例如強、弱、快、慢、漸強、漸弱、漸快、漸慢等。總之這幾個重要的歌曲要素是不可忽視的。它們會讓我們的學生愛上唱歌。 2.歌曲的選擇(1)選擇的歌曲要多樣化,演唱方法上可以有民歌、通俗、美聲;演唱形式上可以有獨唱、對唱、合唱;歌曲的來源上可以有漢族的、少數民族的、外國的,不停的換著口味自然不枯燥。(2)選擇的歌曲不能太難。太難了學生根本學不會就不想唱了,所以要選擇一些比較朗朗上口的,當然也不是越容易越好了。總之還是要因材施教才對。(3)選擇的歌曲要健康向上。教唱不健康的歌曲會引起學生對老師的不尊重,和諧的師生關系就難以保持了。 五.音樂創造課 在音樂創造課上,(1)我們可以讓學生發揮他們的想像創造一些簡單的節奏,老師幫忙記下來,然後大家一動手來打節奏,也可以編一些簡單的旋律來唱,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把創造出的節奏和旋律製作成卡農的形式來唱,再加上一些簡單的身體語言,比如拍手與跺腳等。(2)我們還可以和學生齊動手來製作一些簡單的樂器,比如用七個杯子來裝水,從第一個杯子裝到第七杯子的水越來越多,這樣就會七個不同的音高產生,用棒子敲起來有很好聽的效果。創作課課會帶給學生很大的成就感,學生自然就喜歡了。 總之,不管我們老師在給學生上哪一種形式的音樂課,都不能忽略學生的感受,不能小看了學生,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如果我們也給學生一個支點,他們又怎麼會不主動去探索音樂的知識與欣賞音樂的美感呢? 最後我想說,作為音樂老師的我們應克服一切困難,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用自己的熱情去給學生上好每一節音樂課,用心靈唱出最美的音符。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就會做得更好,學生就會更加的愛上我們的音樂課,當然還要聽取廣大教育者的意見和指導,才能讓我們的音樂課更加完美。
7. 如何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
最初可選擇一些膾炙人口的名曲,如貝多芬等名家的作品、梁祝、等等學生比較熟悉的作品,同時也要注意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的作品,如某些電影插曲、優秀的通俗歌曲,學生原本就比較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教學。2、音樂的題材和表現方式有很多種,如何使學生能夠區分來並且能夠深入理解音樂表現規律呢? 我認為可以將主題、題材相同,表現形式不同的音樂、器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進行音樂欣賞教學,從不同表演形式的音樂作品欣賞中,集中體會用不同的音樂表現手段產生的不同。例如在欣賞《茉莉花》,將多種演唱形式,獨唱、男女合唱、童聲以及當代黑鴨子和蘇州籍歌唱家程桂蘭的版本先給學生進行欣賞,然後再播放不同的器樂演奏以及民樂演奏的版本,讓學生從這些不同表現形式當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3、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影響了教師和學生,教師過分依賴教材,而學生則壓抑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的遵從教師。 教師首先要改變觀念,教材只是一種材料和資源,一種幫助學習的工具,要正確對待教材。音樂是視聽覺藝術,欣賞教學的根本方法就是傾聽,每個過程離不開。音樂存在人的感覺當中,每個人的音樂感覺都有所不同,音樂是無固定標准答案的,要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思考,把自己體驗到的音樂情感,想像到的音樂形象或意境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心中最原始的情感體驗。要留給學生一些主體參與的空間,讓他們能夠充分的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例如在上《西方音樂的時代特徵古典與浪漫的追憶》欣賞《一個還自己將為我們誕生》的時候,將全班分成四個部分:男高、女高、男低、女低,請他們記住自己的聲部,然後指揮他們將聲部一起唱出來,雖然只有簡單的一句,但是通過這個方式,讓他們體驗到和聲的效果和奇妙。而在欣賞《哈巴涅拉》的時候先放一段音樂,請同學們傾聽之後用自己的方式將這段音樂給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這時有同學用自己的語言很好的組織起來,表達音樂對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學即興跳了一小段舞蹈等等,都很有興趣的參與。4、新課標倡導:音樂課以審美為中心,重視實踐,鼓勵創造,提倡學科綜合,注重個性發展。 ,展示給大家自己收集的成果。這樣他們相互之間有了競爭,也更利於了解欣賞課程內容,並有助於發展他們的綜合能力,此外還會了解到歷史地理方面的知識,在競爭意識下,他們的興趣也大大提高,一舉多得。三、教師方面: 要讓學喜歡愛上音樂課,除了在教學方面之外,教師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情緒,教師不能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勢來教導學生,要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要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始終在輕松愉快換了活潑的狀態下進行學習,以此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要充分的鼓勵學生大膽的自己的想法和所感悟到的東西,並且及時予以肯定,培養他們的信心。學生喜歡一位老師,就會非常認真,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學習課程,所以在課堂之上,要用自己的愛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面帶微笑的授課。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特點閃光點,創建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
8. 如何讓學生真心喜歡音樂課
許多學生反映,他們不愛唱課本中的歌曲,認為課本中的歌曲老套,不好聽,而喜歡當今流行的諸如周傑倫、羽·泉組合等歌星演唱的歌曲。音樂教育由於沒有升學考試的外力推動,再加上有的教師音樂教學走入了誤區,只為了上課而上課,音樂課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彈唱,學生學唱。每節課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學生對音樂課失去了興趣,不再與老師積極配合,音樂課也就成為了一些學生的「休閑課」和「玩兒課」。那麼,?在音樂教學中又如何能讓學生在充分的音樂體驗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 又獲得形式、技能的領悟呢? 一、 發揮教師藝術魅力,師生情感交融 音樂教師從第一節課起,言行舉止就要散發著藝術魅力,充滿藝術激情,深沉地吸引學生模仿、學習、追求和超越。在上課時,教師要做到精神飽滿,尤其是上課的前十分鍾,教師一定要用語言或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學習的慾望。教師在課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識上的平等,而不應居高臨下,整天牽著孩子的鼻子跑。孩子不是老師情緒化的傾瀉對象,他們也有尊嚴,他們不喜歡老師經常用命令式的口氣跟他們說話。比如我們在課堂上就應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說怎麼辦?」一類的話語,這樣,既尊重了孩子們的意見,又激發了他們學習和思考的興趣。在練習演唱歌曲的時候,老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去和他們一起演唱甚至跳舞,尤其在低年級教學時老師應多給孩子一些親密的語言與動作。當他們表現出色的時候,我們可以摸摸他們的頭,貼貼他們的臉,說一聲「你真棒!」;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拍拍他們的肩,說一聲「要加油!」。我們要讓低年級的孩子感覺我們像媽媽,讓高年級的學生感覺我們像朋友。總之,在課堂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一種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課堂氣氛,把關愛和笑容留給學生,從而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改變以唱為主的課堂教學,創立以唱、動結合的課堂教學結構 音樂是情感藝術,要留給學生大量的空間,去想、去說、去聽、去演、去感覺和體驗。本世紀初瑞士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達爾克羅滋說過「人類的情感是音樂的來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體動作表現的。音樂學習的起點不是鋼琴等樂器,而是人的體態活動。」創立以唱、動結合的課堂結構,使學生在唱中感知,在動中展現自己的創造。歌曲《小拜年》充滿著過年的歡樂氣氛,小朋友們又特別喜歡過年。在教學中,學生們情不自禁地會聞歌起舞。在按歌詞內容做各種動作的基礎上,讓小朋友們自由表達過年時的各種情景,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學唱《如今家鄉山連山》時,讓學生當導演,把歌曲編成音樂劇,學生各抒已見,有的編出了割草、播種、趕羊的動作,有的搭起手由低到高表演谷堆越來越高,有的表演家鄉各種動物的叫聲。學生千姿百態和充滿真情的動作,既是他們對音樂的感受,也是他們創造音樂的結果。誠然,動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它應包括游戲律動、演唱演奏、欣賞活動、思維辯析、創作想像等,活動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個人、小組、集體、自由組合、指定安排。「動」符合兒童的特點,有助於學生理解樂曲中的音樂語言和音樂形象,有助於啟迪、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審美力和創造美的能力,而學生在「動」的過程中也更加熱愛自己的音樂課堂。 三、改革評價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中善於應用激勵性評價,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完一首新歌時,我常常用小組競賽的方法來熟悉和鞏固歌曲,小組競賽有利於調動學生的歌曲興趣和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競賽前,我要求學生要認真聆聽其他小組的演唱,並提供評分標准,讓學生自己擔任評委相互評議。然後引導他們從歌曲的情感、音準、速度、力度等方面進行評價,最後還評出一位最佳評論員。這樣,學生在歡樂激烈的氣氛中,不僅提高了音樂表現力、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知道了自己的優點,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更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 評價最重要的是對學生音樂成績的評定,大多數的老師都以一首歌或一個曲子來評定學生的音樂成績,而這也必定要挫傷一些學生的積極性。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不同特長的學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我讓學生自由組合,按教材內容選用唱、奏、跳等方式來進行表演,學生自己選出代表組成評委,分組進行比賽,在分組比賽後進行個人才藝表演。實踐證明,用這種方法可以減輕學生對考試的恐懼心理,讓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考核過程中同學十分投入,課堂既輕松活潑又井然有序,不僅培養了合作意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和編排能力。 四、拓展音樂教育視野,提高學生音樂審美鑒賞能力 學校音樂教育,要把社會音樂教育納入自己的視野,把音樂教育與學生的日常音樂生活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因此,我們應該盡一切可能給學生提供各種類型、風格多樣的音樂體驗,盡力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具有音樂審美鑒別能力的音樂聽眾。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讓學生真正領悟音樂的美,創造美的音樂,民族音樂是必上的一課。然而,對於現今中學生,似乎流行音樂或者具體說是流行歌曲離他們更近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深入學生當中,了解並熟悉他們喜歡的音樂,哪怕是那些不良的。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他們的朋友,進而更准更快地替他們去除糟粕,提高欣賞音樂的能力。若自恃清高,和學生們來個楚河漢界,互不相干,只能讓學生敬而遠之。 總之,採取各種形式有效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每每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孩子們便會「學海無涯『樂』作舟」,音樂課堂便成為了學生精神上的家園。音樂將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為其心靈里美好的東西,從而使他們真心地喜歡上音樂課。
9. 教學活動怎樣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
從事初中音樂教學十幾年來對學生進行過多次調查,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音樂,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喜歡上音樂課。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課堂上的音樂不好聽,或者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喜歡流行音樂,認為音樂課的目的就在於調節緊張。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過於死板,過於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尤其是灌輸式的教育對部分原本不愛好音樂的學生會產生一種課堂壓抑感,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厭學心理。
心理學家指出:良好的心境會使人在充滿情趣、動機勃發和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學習。故而,要使學生在課堂上具有良好的心境,首先要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健康和愉悅的精神環境,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從而變「厭學」為「樂學」。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營造自由課堂氛圍.
孔子曰:師之道,傳道、授業、解惑也。長久以來,教師也總是用這種「佈道式」的方法傳授著知識,在學生時代,我們接受的就是這種教學模式,上課安分守己的聆聽老師講課。當了老師以後,也承襲著這套模式,絲毫也不忘記自己的「主導」地位,平時在學生面前總覺得應該保持老師的尊嚴;教學過程總是小心翼翼地被控制在事先設定的我教你聽的思路中進行;每天不忘保持井然有序的課堂紀律。開始還為自己能管住學生而沾沾自喜,但是漸漸地發現,學生越來越被動,越來越害怕舉手,注意力也更加不集中,這種現象迫使我在教學上改弦易轍。
新的初中音樂課程中課程目標是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個維度來進行表述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理念。強調學生是課程的核心,同時也突出了課程的整合。 在教學方式上,開始嘗試更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在上課時,充分的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音樂課上的「主角」,及時了解學生對音樂課的期望,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興趣導入上貼近學生的需求,滿足學生的需要,盡可能引導學生主觀能動性成為音樂課的主導因素,從而使學生在參與音樂及表現和創造音樂的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愉悅。
在教學方法上,開始更加豐富學生的感官感受。經常性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寬松的課堂氛圍。在音樂欣賞課,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在討論過程中解答問題;採用一種商量式的對話方式;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對於學生的回答及時給予肯定;或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音樂編故事,並進行配樂故事比賽等。種種嘗試中發現,學生的積極性隨之提高了,課堂氣氛活躍了很多。因為此時的教師已從「絕對權威者」變成一個設計者和組織者,成了學生們的合作夥伴。學生們不再有精神負擔,創造火花不斷迸發,音樂教室成了他們展現才能的自由天地。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精神環境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精神環境的前提。要在音樂課里營造民主和諧的環境,關鍵靠老師。因此,作為教師,要做到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想學生所想,以慈母般的真情去溫暖每一顆心,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在關注著他,愛護著他。真誠交流,相互信任。學生如同一棵幼苗,要澆之以愛,才能綻放出嬌艷的花蕾。而教師愛學生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誠的對待學生,並信任他們。教師應拒絕一切非教育因素的干擾,以民主平等的態度與學生保持同一水平線上的心理接觸。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更多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群體中,用真誠的語言去關愛他們。對於淘氣的學生,也不要使用訓斥的方法,而應該多注意他們的進步。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愛的雨露,得到老師的尊重和信任時,他們才會尊重老師的勞動,配合教學活動。
讓我們牢記克魯普斯卡婭的話:「光愛還不夠,必須善於愛。」記得有一次我在上課,有個男生在底下呼呼大睡,甚至呼嚕聲此起彼伏的在音樂教室中回響。學生先是很驚奇,隨後是一片大笑。有的學生幸災樂禍地看看我又看看睡覺的男生,好象在說:「哈哈,看看你怎麼收場。」我也很生氣,但再想想如果是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大聲訓斥這個學生,這個學生的自尊心會受到很大的傷害,也許從此會更加自暴自棄。我想了想走到了他的身邊,摸了一下他的頭說:「怎麼了?昨天做功課熬夜了嗎?」他不好意思地搖搖頭。「哦,那一定是老師今天唱的催眠曲太棒了啊。」他羞紅了臉。是啊,他們還只是孩子。孩子怎能不忘事,孩子怎能不貪睡?作為從孩子走過來的大人,作為教師,你不能對孩子的錯誤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你也不必為學生的過錯大動肝火小題大作。善於愛的教師會小心翼翼,「拐彎抹角」地去啟發、去教育。這樣,學生即便做錯了事,也不必提心吊膽等著挨批;就算挨了批,感受到的卻仍然是教師深切的愛。從那一次以後我驚奇地發現那個上課睡覺的男生變了:課堂上,他搶著回答我的提問,思維非常活躍;打掃衛生時他爭著干著干那,不怕臟、不怕累;每次見到我,他都熱情地大聲問好,而且漸漸把我當成了他最可信任的知心朋友。這個原來這個頑皮、搗蛋的孩子開始變得樂觀、自信、積極起來。
這樣一個:「意外的收獲」使我明白了學生們心靈世界中特有的需求,作為孩子,他們渴望老師真心地關愛他們,尊重他們的獨立人格和自主意識。老師對他們的尊重、贊賞和期待使他們敏感地體察到一種友善的、誠摯的關愛,他們本能地感覺到那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在召喚著他們,那幼小的心靈就會無拘束地處在一種愉快的積極狀態,他們的潛能和個性就會自由而充分地表現出來。相反地,老師的漠視、冷酷和貶責只會使「那種子」在冰冷僵硬的土壤里長久地埋藏,得不到正常發育的機會。 微笑---師生關系的潤滑劑。課堂上,教師面帶微笑,娓娓道來,學生如沐春風,心情舒暢。這樣可以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生疏感、懼怕感,拉近彼此的距離。許多調查表明,學生喜歡一位老師,就會非常認真地學習困難的甚至以前不感興趣的學科;相反,當不喜歡某位教師的時候,他們會放棄這門學科。可見,微笑是開啟師生融洽關系的金鑰匙,而融洽的師生關系則是啟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重要前提。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教師必須根治自己的「不良情緒病」,做到童心未眠,青春煥發,愉快地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在和諧、民主和活潑向上的課堂環境中,收獲著與學生共成長的喜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善於做自我調整,不能把生活中的煩躁、焦慮等消極因素帶入課堂並轉嫁給學生,要努力提高課堂應變能力,妥善處理課堂偶發事件,善於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如發現課堂上搗亂的學生,可以走過去親切的拍拍他的肩膀,用眼神提示他,從而使學生在教師善意的注視中認清問題,並自覺的專心起來,這樣就能使課堂氛圍始終處於一種民主和諧的狀態。
三、改變以唱為主的課堂教學,創立以唱、動結合的課堂教學結構
用豐富多彩的形式激活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減輕精神負擔,舒緩中學生原本緊張的學習壓力,優化課堂精神環境,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關鍵,這應該是音樂課的的優勢所在。要使學生「好學」、「樂學」,教師勢必要採取多種方式方法激活學生的創造力,確保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如果音樂課僅僅是枯燥的練習和呆板的傳授,那麼學生當然會有乏味之感,因為好動是學生的天性。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嘗試著在課堂里不斷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例如在上《熒屏樂聲》這一課時,因為學生們對我國的四大名著非常熟悉,特別是對《西遊記》更是喜愛。我讓他們每個小組根據音樂設計一段音樂劇然後上台來表演。由於他們的競爭意識和興趣被調動起來了,學生們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直到下課還意由未盡……
投其所好,讓流行歌曲進課堂。由於流行歌曲簡單易學,包裝製作華麗,因此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在課堂教學中,我會選擇一些優秀的流行歌曲讓學生來學唱。如零點樂隊的《相信自己》就是一首培養自信心的歌曲,還有周華健的《風雨無阻》也是一首積極向上的好歌,還有許多既好聽又適合學生學唱的歌曲,如《青春日記》、《蝸牛》、《天路》、《我們都是好孩子》等等。
卡耐基說:「生活就象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學生就象是這面鏡子,他們的學習態度是教師教學水平最好的反映。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摒棄陳舊的教學觀,樹立真正的「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觀念,將學生看成充滿活力的生命體、知識的主人,使學生在自由、健康、輕松的課堂環境中茁壯成長。
《音樂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在實行新課程標準的今天,我們要認真解讀新音樂課程標准,採取各種形式有效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每每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孩子們便會「學海無涯『樂』作舟」,音樂課堂便成為了學生精神上的家園。音樂將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為其心靈里美好的東西,從而使他們真心地喜歡上音樂課。
10. 怎麼讓學生喜歡初中音樂課
是啊,我就是對音樂課沒什麼興趣,且聽我說說:第一就是要講些音樂上的名人內讓學生們知道,現在的學生都只知道容流行歌手。鼓勵學生課外查找歷史音樂名人及他的作品。每個人品味都可能不一樣,我比較喜歡聽那種有靈魂很生動的歌。不過我只知道幾首流行歌手的,例如楓,想太多。多放些很有感情色彩的歌給學生聽,一般的課本上的歌,我覺得太沒味,就是有氣勢。以上純屬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