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相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位媽媽都曾經為孩子的學習,生活付出過很多心血。但有些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逐漸逆反了,學習積極性差了,為什麼呢?
孩子從幼兒園畢業後,進入小學,會面臨種種考驗,一些重要的品質也是在這個時期行成,因此小學是孩子人生的重要階段。
小學的學習生活與幼兒園截然不同,孩子們的社會性人格初步形成。在小學中、高年級,考試會排名,小升初會擇優錄取。
小學中、低年紀的孩子,一些慢性格,愛天馬行空幻想,思維跳躍性強的孩子,會對課堂學習,出現種種不適應。
這時如果沒有家長的悉心陪伴,還以幼兒園的心態、方式對待、要求孩子小學學習、生活,相信孩子每次考試後班裡的排名,都會讓脾氣再好的家長不淡定起來。
孩子都是聰穎,善良,友好樂觀的好孩子。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分化的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呢?
那些身邊優秀的孩子,縱觀他們,都是自信心強,學習主動性強,生活能力強,傾聽能力好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究竟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呢?我覺得,這與家長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家長又該如何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怎樣的小學時期陪伴,是有效的陪伴呢?
當孩子考試沒考好時,平時對孩子不管不問的家長,看著試卷上簡單的錯誤,家長的暴怒,譏諷,挖苦會引起孩子不良的心理活動。
其實,家長對考分的不良情緒,只會使孩子會變得更沮喪,於事無補。試問,誰喜歡在沮喪之後,還信心滿滿呢?
真正會陪伴孩子的家長,這個時候不會打擊孩子,而是共同分析問題,查漏補缺,態度堅決而認真。
只盯著孩子卷子成績,作業質量的家長,只是做好了表面工作。真正做好陪伴的,是抓平時的懶散、拖沓的學習、生活習慣。
比如,孩子英語成績落後,一定是平時讀的少,孩子不肯張嘴。父母是把孩子推給輔導班,還是與孩子一起共讀呢?
一人一句,分角色閱讀,共同度過孩子的英語學習入門期,而不是簡單的把孩子交給社會上的輔導班。
父母培養小學時期的孩子,從自己的切身經歷來看,真的是自己陪著孩子,重新預習,復習,重新學習一遍小學語數外的過程;是自己事必親躬的用時間,精力,愛心的陪伴。
1.
外婆的澎湖灣
2.世上只有媽媽好
3.藍精靈
4.愛我你就抱抱我
5.小兔乖乖
6.讓我們盪起回雙漿07.打電話
8.生日快樂
9.拔蘿答卜
10.兩只老虎
11.數鴨子
12.蝸牛與黃鸝鳥
13.小燕子
14.健康歌
15.小毛驢16.蟲兒飛
17.三隻熊
18.葫蘆兄弟
表19.我上幼兒園
20.采蘑菇的小姑娘
21.白龍馬
22.我愛洗澡
23.爸爸媽媽聽我說
24.爺爺為我打月餅
25.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26.春天在哪裡
27.紅星歌28.字母歌29.小星星英文版
30.我的好媽媽
31.好爸爸壞爸爸
32.小螺號
33.小龍人
34.爸爸媽媽最愛我
35.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③ 小學音樂欣賞課概述
一、課程概要
通過講授本課程使學生從音樂的表現手段、聲樂、樂器與樂隊、演奏類型和器樂體裁上了解音樂的基本常識,從而在整體上做到對音樂的全面認識。對音樂欣賞的概念和含義的闡述,使學生從理論層面對音樂欣賞有了初步的了解;再結合具體的例子對音樂欣賞的不同層面進行具體的分析,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音樂不僅僅是感性的體驗,它還是一種審美追求,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對其進行理性上的認識,將會獲得更美好的享受。從而讓學生認識到音樂欣賞的重要性以及學會欣賞音樂的必要性。增進學生們對相關文化的了解,增強學生們對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採納和包容的意識。
二、課程成果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如下要求:
1、了解音樂的表現手段,聲樂,樂器與樂隊,演奏類型和器樂體裁。
2、了解音樂的基本常識,從而在整體上做到對音樂的全面認識。
3、掌握序曲的基本結構特徵。
4、掌握協奏曲的藝術表現形式。
5、了解序曲與協奏曲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的相關內容。
6、掌握學此課究竟要實現什麼價值?
7、交響詩與交響曲歷史發展的演變過程。
8、了解西洋器樂中鍵盤類、弦樂類、管樂類獨奏和重奏的經典作品。
9、了解西方歌劇、舞劇、音樂劇等。
10、了解交響詩和交響曲的歷史與發展規律聆聽。
11、掌握西洋器樂的分類,熟知其各自的代表作
12、在音樂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
13、掌握經典作品的時代背景及作者介紹。
④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影像庫中都有哪些內容
6.誠實守信有擔當。保持言行一致,不說謊不作弊,借東西及時還,做到知錯就改。
7.自強專自律健身心。堅屬持鍛煉身體,樂觀開朗向上,不吸煙不喝酒,文明綠色上網。
8.珍愛生命保安全。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
9.勤儉節約護家園。不比吃喝穿戴,愛惜花草樹木,節糧節水節電,低碳環保生活。
⑤ 如何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
音樂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開發兒童智力、陶冶兒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養兒童良好氣質修養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能夠欣賞、懂得音樂,是審美修養的標志之一,離開這一點就談不上完美的音樂教育」。然而,傳統的欣賞課教學只是「講講」(簡介作者生平及作品內容)、「聽聽」(單純的聽音樂)而已,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當然,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有相當的難度。首先,音樂是表現情感的藝術,欣賞者必須用自己曾經歷過的生活知識和感情去感知、體驗所聽到的音樂音響,可是小學生生活閱歷淺,感情積累少,這是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的一大難題。其次,音樂欣賞不僅需要生動、具體的感性體驗,而且還需要准確、深刻的理性認識。也就是說,欣賞音樂,不僅需要形象思維能力,同時也需要抽象思維能力。可是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尚處於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抽象思維能力較差,這是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的又一難題。認識困難是為了克服困難。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採用一些適合小學生掌握的方法,音樂欣賞課是完全可以上好的,是可以達到喚起學生的美感共鳴,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高音樂素養的目的的。筆者在多年的音樂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從具體到抽象 音樂作品可分為聲樂和器樂兩類。聲樂作品有歌詞,其音樂形象比較具體、明確,欣賞時教師稍加點撥,學生便可領會。因此低年級欣賞教學中,應從歌曲入手,如《勞動最光榮》、《鈴兒響叮當》等。器樂作品由於沒有文字的參與,音樂內容就比較抽象。在兒童初次欣賞器樂作品階段,可以《龜兔賽跑》、《彼得與狼》等帶解釋詞的音樂童話故事開始,以解釋詞作拐棍,幫助兒童理解;然後再欣賞直接模仿或近似模仿自然音響的作品,例如模仿鍾聲的《在鍾錶店裡》、模仿鳥叫聲的《百鳥朝鳳》等。這兩種直觀性的聽覺形象,兒童容易理解和接受。通過上述過渡,再逐步引導兒童欣賞純音樂作品,就水到渠成,不為其難了。 二、由近及遠 由於兒童的生活接觸面小,脫離兒童生活實際的作品,兒童往往不易理解。欣賞時應從兒童的日常生活和他們所喜愛的、感興趣的內容開始,逐步由近及遠地擴展他們的視野。教學中,常以兒童歌曲入手,逐漸過渡到其他歌曲;由富於兒童情趣的器樂曲擴展到其他方面的器樂曲;由中國的音樂作品擴展到外國的音樂作品,使欣賞教學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看聽動結合 藉助視覺的直觀來幫助聽覺感知,有利於兒童對音樂形象的理解。例如欣賞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鵝舞曲》時,可播放芭蕾舞劇《天鵝湖》讓學生邊聽邊看。這種視聽結合的方法,對兒童感知舞曲的形象及情緒頗有裨益。 音樂的旋律和節奏都體現了一定的流動性。讓兒童跟音樂邊聽邊動,有利於兒童對音樂情緒的感受。例如在欣賞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鳳》、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時,應鼓勵學生根據各自的理解自由地律動,允許他們搖頭晃腦,模仿吹奏等動作,並隨樂曲情緒變化作時大時小的擺動,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樂曲的理解。 四、藉助聯想法創造意境誘發美感 貝多芬說:「當我作曲時,總是心理描著一幅圖畫,順著那個輪廓前行。」可見,音樂作品是與一定的現實形態聯系在一起,與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聯系在一起的。在音樂欣賞中讓學生投身其中,誘導他們通過心理活動設身處地地構思,以獲得鮮明生動的意象聯覺,這就是聯想法。關鍵是讓學生體驗音樂作品所抒發的感情,並對作曲家描繪的「音畫」展開想像和聯想。例如在欣賞約翰·斯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後,教師可告訴學生:這是一首贊美春天的圓舞曲,樂曲把我們帶到了充滿春意的大自然中,你們一定對春天充滿了美好的遐想,腦海中會呈現出怎樣的情景呢?讓學生自己展開想像回答,有的說:「我彷彿在郊外散步,溫暖的陽光照在綠草地上,花兒在點頭,鳥兒在歌唱……」;有的說:「我彷彿看到同學們迎著春天的朝陽,到學校去學習文化知識……」,他們把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都表達出來了。大家的想像雖然不同,但又都符合作品標題的含義,都統一在作者塑造的音樂形象中,這就是聯想產生的創造教育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的欣賞教學,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引導,尋求最恰當的教學途徑,全面提高音樂素質,使學生具有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
⑥ 人音版小學音樂欣賞課的講課技巧都有哪些
音樂欣賞是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開發學專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屬和培養學生氣質修養等方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但是現在的音樂欣賞課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欣賞只不過是放放磁帶、聽聽歌而已,大部分教師把「音樂欣賞」上成了「聽音樂」,教學方法陳腐,模式單調,導致多數學生反映音樂欣賞課「沒興趣」、「沒意思」、「聽不懂」,課堂效率低。
音樂欣賞在開發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和培養學生氣質修養等方面都起著積極作用。然而當前音樂欣賞課教學效率低,必須講究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動起來、玩起來、想起來,在欣賞過程中理解音樂內涵、體驗音樂樂趣、領略音樂的獨特魅力,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讓學生堅定不移地愛上音樂欣賞課。
⑦ 小學音樂的欣賞課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重視學抄生的情感體驗,把握課襲堂教學節奏,使教學設計藝術化 音樂課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通過審美活動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以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情感體驗產生於每個教學環節,有強弱之分,有起伏美好的體驗會使他們保持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生實踐。在教學中如果把學生比喻為琴,教師就是彈琴的人,而教學設計就是樂譜。會彈琴的,琴就會發出優美的聲音,優秀的教學設計,會使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這種體驗會導致積極的思維活動。所以教師進行教學五一節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感體驗,對學生可能產生的情感體驗做出預測。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方式、方法進行調整。課堂教學始終令人昏昏欲睡固然不好,讓學生始終處在高度亢奮也不是太好。優秀的課堂就像一篇好文章、一部好電影,開始部分抓住人心,激起興趣,中間部分精彩分呈,結尾達到高潮,令人回味無窮,並且所有環節之間的轉換是自然、連貫流暢的。因此教師在照顧學生情感體驗前提下還要抉擇課堂的教學節奏,做到有收有放,把一節課變成一首動聽的歌曲,這首歌有著優美的旋律。
⑧ 小學的音樂賞析課可以聽哪些歌曲
可以給學生聽交響曲、流行歌曲、民族歌曲等不同種類的音樂。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來上好音樂賞析課:
1.巧設問題,幫助學生感知樂曲
高爾基說過:「在聽音樂時,要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去補充……」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知識少,這些都給他們欣賞樂曲帶來了困難。教師為豐富學生的知識,常常會在欣賞樂曲時給學生介紹與樂曲有關的如作者、創作背景等知識。但如果教師一味地把自己所了解的東西像背書一樣灌輸給學生,那麼學生會覺得乏味枯燥,對教師介紹的知識也不會留下深刻印象。在欣賞樂曲時,遇到粗淺的知識可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廣為人知的樂曲可讓學生向大家介紹,也可用提問的方式使學生自己動腦,拓寬思路,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如在欣賞器樂合奏《瑤族舞曲》時,先讓學生說一些聽到的或看到的關於瑤族的知識,在學生敘述的基礎上,教師加以補充介紹瑤族風土人情,並出示相關的
圖片。其次,讓學生欣賞、感受歡快熱鬧的情緒,想像樂曲描繪的是怎樣的情景。再次,讓學生給樂曲劃分樂段,說說是按什麼變化來劃分的,並根據樂曲旋律、節奏情緒的變化,描繪不同的情景。通過一個個問題的解答,使學生了解瑤族,熟悉樂曲,感知樂曲。
2.視聽動結合,激發學生欣賞興趣
在欣賞歌曲時,學生還能藉助歌詞基本理解,但欣賞樂曲就比較吃力了。有時樂曲已經結束,學生還是一頭霧水,只能用「好聽」或「不好聽」、「活潑」或「優美」來評價樂曲。這是因為音樂比較抽象,不像美術那樣直觀。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直觀的事物如錄像、投影片、學生作畫、實物等,幫助學生感知音樂,激發興趣。如在欣賞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時,我先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自己家裡在售公糧時的情景,然後讓學生欣賞第一遍音樂,聽完再讓學生談樂曲中描寫了一個怎麼樣的場面?學生們講得繪聲繪色,有的說糧食豐收了,農民心裡很高興,在把多餘的糧食出售給國家。也有的同學說是把自己家的糧食運到災區,去救災。甚至連運糧路上怎樣走,回來又是怎麼做也講得有聲有色,生動逼真;我再讓他們講出各自的理由。於是,我進行第二遍邊欣賞邊出示有關圖片:樂曲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一張。學生通過圖片,在音樂聲音中彷彿進入了當時情緒,感受那種熱烈歡騰的情景。在第三遍欣賞時,我讓學生帶著課後思考題,然後用自己的話來把樂曲編成一個配樂故事。最後還請學生用豎笛吹奏了這首樂曲的重點樂段,從中體驗到了樂曲中所描繪的三個不同的場景。由此可見,通過利用與教學相關的事物,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樂。
3.對比欣賞,指導學生分析理解
在對比欣賞中,找些可比性強,富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可以從旋律、節奏、體裁、力度和音色上進行對比欣賞,同時要明確對比的目的和意義,更應突出重點、難點,以便獲得好的教學效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欣賞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還可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概括地說,用對比欣賞教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1、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提高審美素質;2、降低聽辯難度,易解決重難點;3、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和記憶。如:在欣賞《小白菜》與《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兩首歌時,前一首描寫的是生長在黑暗的舊社會,窮人過著十分貧困的日子,它的情緒是充滿嘆息和悲傷。而第二首描寫的是生長在新社會的兒童感到非常幸福和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基本情緒是親切、優美、抒情。我先讓他們聽第一首歌曲,聽完後,根據自己的想像,畫一幅畫(臉譜),畫出歌曲中小白菜的形象,然後讓他們聽第二首,聽完再畫一幅生長在新社會的兒童的臉譜。最後兩首聯起來聽,並把自己畫的臉譜,拿出來對比看一下。這樣學生就學得很輕松,看起來直觀,掌握較快。
4.語言渲染,激發學生欣賞情趣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是一種藉助聲音來表達人類思想情感的藝術,要想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教師也要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在熟練掌握專業知識提高素養的同時,還需加強文學修養。在各種音樂作品的導入、分析、講解中,歡快活潑的歌(樂)曲要用輕松愉快的語言來導入;憂傷哀婉的歌(樂)曲可用深沉凝重語氣來導入,如果教師在語言能做到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甚至用喜、怒、哀、樂的表情來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這樣才能具有感召力。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時,要以高昂飽滿的情緒,深沉而有力的語氣,把作者的創作過程及作品的時代背景、音樂特徵給學生分析講解:「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的象徵,表現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揭露了敵人的殘暴,控訴了人民遭受的沉重災難,勾畫出了人民群眾抗擊敵人,保衛祖國的壯麗情景…… 」這時學生就情不自禁地進入了意境。然後讓學生觀看錄像,就更能使學生在那排山倒海的雄壯氣氛中,感悟到中華民族同仇敵愾、不屈不撓、團結對外的民族精神,這不僅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上等幾種不同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體驗、理解音樂,提高音樂鑒賞力、表現力,陶冶學生情操,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
⑨ 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包括哪些內容
一、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內容
音樂教學評價,就是針對學校音樂教育目標和音樂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技術對音樂教師的教學工作質量進行整體的價值判斷,也為音樂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導。課堂音樂教學,是音樂教師評價內容中的一個主要方面,通過課堂音樂教學評價,能檢驗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專業知識水平、音樂能力的高低、職業風范、人格魅力等各方面的素質。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應該圍繞音樂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否能實現有效的音樂學習,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有效的音樂學習來展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評教學目標,注重全面性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首先,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課程標准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在教學各環節的實施中,教師不僅能夠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隱性與滲透性目標的達成,也特別注重「過程與方法」顯隱兼顧目標的貫穿,更注重「知識與技能」顯性目標的落實,在把握尺度、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音樂學習興趣、體驗學習音樂快樂,在著眼於學生四個音樂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方面,能夠做到讓三維互伴互隨,相互滲透,體現出教學目標具體化、可行性、可操作、可檢測強的特點。
(二)評教材處理,注重創造性
首先要看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教師是否能根據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與充實,是否加強了方法、應用、探究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學科間的整合和綜合。
(三)評教法運用,注重有效性
從教師對教學方法選擇與運用的角度,評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採用的方法是否能從本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評價教師對來自課堂中的各種信息做出了何種評判,形成了何種反饋,又是如何處理這些反饋的信息的。
(四)評學法指導,體現學科性
評課除了要觀察教師怎麼教之外,還要看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學。例如,考察教師能否從學科內容與特點著眼,針對學生的年齡差異、心理特徵、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思維特點、學習修養、學習環境和條件等方面對學生學習進行相應的指導。再如,考察課堂能否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化地學習。
(五)評教學過程,突出合理性
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程序完成的。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實踐是否科學。教學程序評價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2.看課堂結構安排
(六)評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重要因素。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板書。2.教態。3.語言。4.專業: 5.操作。6.評價。
(七)評學生能力培養
在評課過程中,還要注意考察教師對學生能力培養的狀況。在具體實踐中,要注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問題情境,強化了問題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是否注意挖掘學生內在的因素,並加以引導、鼓勵;是否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教會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等。
(八)評教學效果,注重實效性
評價教學效果,要看教學內容的完成程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能力的實現程度、學生思維的發展程度等。進行評課,著重要看教學是否注意聯系學生生活的實際,從而使學習變成學生的內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結合,使學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是否堅持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其原有基礎上的最好發展。同時,每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還應該關注教學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關注學生的和諧發展,是否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課堂評價的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
音樂課程評價應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現和發展自己的音樂潛能,建立自信,促進音樂感知、表現和創造等能力的發展,為進一步提高其文化素質及價值判斷能力,樹立社會責任感,培養人生規劃意識等提供有益的參照;有利於教師總結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有利於學校加強、改進、提高音樂教學工作,促進課程改革朝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
(二)科學性原則
評價指標的確定和評價方法的選擇,應以音樂學科的特點和不同教學模塊的內容標准為依據,體現普通高中音樂課程的性質,符合高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音樂審美教育的客觀規律。
(三)整體性原則
無論是評價學生、教師,還是學校音樂教育工作,都應從整體著眼,涵蓋課程目標的各個層面和教學的各項內容。對學生、教師、學校的評價,要用科學的態度、發展的眼光,從不同階段的回顧和對比中,肯定其進步與發展,指明其努力方向,使評價起到激勵和促進作用。
(四)可操作性原則
評價的指標和方法要簡便、明晰、易於操作和推廣。根據音樂教學的特點,應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把評價融進教學的全過程,使自評、互評和他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良好評價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