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聽了一節音樂課的感受——作文
我自小從農村長大,對音樂無感覺,可以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音盲,既不會唱更不會品,這次因友人的小孩要去京城應聘,借班上的學生試講,我也隨同一起聽了一節音樂課。
到了新報告廳楊老師將要授課的材料發給學生,然後簡介自己,就進入教學流程中。首先楊老師讓學生泛聽駱玉笙老藝術家演唱的《重整河山待後生》,問其旋律表現出的情緒,學生答出有「激憤、高亢、悲壯」;然後通過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視頻材料深入了解這首歌詞創作的反映社會背景,感受作詞者所反映:在這一歷史時期人民大眾逐漸覺醒的過程和頑強不屈、奮起抗日的精神;再介紹京韻大鼓韻律特點「拖音」與「裝飾音」唱法與識譜,楊老師舉例說明:「裝飾音」就好比是小姑娘頭上戴的頭飾,她示範「裝飾音」的唱法;接下來楊老師通過自己的領唱讓學生感受京韻大鼓韻律;然後逐字逐句教學生唱。
聽了這節課後,我領略了京韻大鼓的藝術魅力,深深地被老藝術家駱玉笙的「駱派」京韻——「字正腔圓、蒼潤開闊、委婉抒情、韻味醇厚」所感染,感受到初中生應該多上上音樂課去陶冶情操,這對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與人生品味有極重要的作用。
我以前也聽過京韻大鼓,也看過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但今天上課後,我對京韻大鼓有了新的認識:知道了京韻大鼓是天津曲藝中的一個主要曲種。京韻大鼓又名小口大鼓,該曲種前身原是怯大鼓,後經多代藝術家的改革,將唱詞改為京口上韻,腔調翻新,變為京音大鼓,最後名為京韻大鼓。
回家後,我再次重看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感覺京韻大鼓的曲調,有了不同以往的觀聽體會。特別是查資料了解藝術家駱玉笙時,知道《四世同堂》主題曲是她已年逾七旬時演唱,而她音色依然還是如此蒼潤、渾厚、開闊,尤其是駱老在高音區的表現力度還是如此之強!老藝術家為藝術獻身的精神是永遠值得我輩學習的精神財富,更應讓我的學生學習繼承。
這次活動中,加深了我對現代大學生就業困難的認識,學生一定要學到知識,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在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一名大學生能在初次走上講台時,講一節難度這么高的音樂課,同時具有了一定的表演天賦,我相信這次楊老師去京城應聘一定能順利通過。
真希望哪天開始也有人教我識譜子,學一門樂器,陶冶一下我的情操,看來這只能等退休時進老年大學了。同學們,你們是幸福的,可一定得珍惜美好的學習時光,錯過了是永遠不會再有的。
┏ (^ω^)=☞
㈡ 請給我一篇音樂課方面的學期上課總結
作為專職音樂教師已有一個學期了,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課堂教學:
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像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高中的音樂欣賞課還加入了一項讓學生自己介紹音樂,表達自己藝術見解的實踐活動,這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
不足之處是側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稍微忽略了對初三、高一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畢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
二、課堂管理:
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不足:對於學生的一些擾亂課堂的行為批評力度不夠。總以為學生不是惡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現。所以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松。致使他們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有恃無恐。因此,今後應特別注意賞罰分明、把握尺度。特別是對於坐在沒有桌子、講台的教室中的一群群倍有優越感的中學生。還有,幽默力量運用不夠。
三、課外活動: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按學校的計劃,在寶賢初中組建了合唱隊和器樂隊。合唱隊的隊員基本上是自願報名參加的。沒周一、周四的課外活動時間訓練。器樂隊的隊員則是由具備器樂演奏基礎的學生組成。每兩周的周末排練。
在這個學期里:舉辦了寶賢中學第一期音樂會(器樂專場);組織學生參加了我校與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交流的聯歡會演出;舉行了附中高中的「三獨」比賽活動;在校領導、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較成功地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寶積山之聲」大型文藝匯演。
不足:沒能實現在高一組建管樂隊的計劃。學習器樂是一種很好的藝術實踐。對於音樂課少、學習緊張的高中生來說,學習演奏一些樂器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市裡很多所中學(包括幾所重點)都有學生的管樂隊。報告已遞交,相信不久我校也能組建自己的管樂隊。沒有參加市裡的合唱比賽,使學生失去了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學習、鍛煉的計會。心裡著實愧疚。
關於「寶積山之聲」文藝匯演。以為只是年末師生同樂、喜迎新年的一個大型活動,在節目把關上不是很嚴格,從而影響了整台晚會的質量和效果,哨顯冗長了。主持人更是不能將就的,應經過嚴格選拔,以保證晚會質量。還應做好文藝匯演前的准備工作。如:場地、音響、工作人員及其負責工作。節目得事先在演出場地綵排。
四、考試:
為了是音樂考試不流於老套、死板,使學生能更自然地表現音樂,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也為了讓我對每位學生有個基本的了解,這學期的音樂考試我採用了:(寶賢初一、附中初三)讓學生選擇一種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來表現。(附中高一)每人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內容是關於音樂的,可以是鑒賞、評論,音樂功能的實驗或調查報告等。
五、少先隊工作:
1.寶賢初一的建隊儀式;2.寶賢初一的音樂會。
六、其他:
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自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學生適當地接觸一下電腦音樂。此外,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如:參加市裡的音樂教研活動;練習專業技能;閱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志;上英特網里上的教育工作站與各地的中小學教師進行交流。但做得非常不足的是聽課太少,使我失掉了很多直接學習的機會。
自覺做事還算細心,但考慮太多缺乏魄力。還有不太會運用學生會、校團委的力量開展活動。凡事都要有計劃,重要的得做詳細計劃。還有一個較重要的是,在交際方面,還應多學習。處理事情要靈活。這寫能力都有待提高。
『PSSP學習問題個性化解決方案是上海復旦科技園啟導教育研究中心集合專家資源,結合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成果,依託PSSP和生涯品牌 ,為幫助中小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所提供的一種教育服務,開創了教育行業教育顧問的先河,這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教育項目。我們還特別推出「教師教研和親友創富計劃」,為教師提供了一個科研和創富的平台,在網站上增設了教師資源專欄,大家可以共享彼此的課件、教案、教學論文、教育案例、教學案例、試題、學科總結等教學資源。讓我們攜手,共同開創中國的學習顧問業。』
㈢ 音樂課感想文章在線等
上周三聽了一節老師的音樂課,雖然對於我這完全沒有音樂細胞的人來說,有聽不懂之嫌,但我還是想說說對於聽這節課的一些感受,聽完整節課,終於明白為什麼學生這么愛上音樂課了,確實,這樣的音樂課,想不愛上也難!
我覺得本堂課最大的優點是教師充分調動了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二期課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在顧老師的課中體現得是如此完美。首先,教師通過兩段集體舞地導入,拉開了這堂音樂課的帷幕,在跳完新疆舞之後,一段土家舞地展示,讓我們欣賞到了不同民族獨特的文化氣息。而之後音樂課所獨具的師生問候也深深吸引了我。之後,隨著自然流暢地銜接,顧老師帶我們進入了美妙的迪斯尼樂園。動畫片的播放,從孩子們的笑聲中,看出了學生喜歡、樂於這樣的學習的學習方式,也初步培養了學生的欣賞音樂的能力。之後的欣賞歌曲環節,教師啟發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情緒的設計同樣有助於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同樣,教師也不忘在學習之時,向學生傳授有關音樂的常識,也讓我好好上了一課。在學唱環節中,顧老師嫻熟的鋼琴技能再次征服了,而學生也深深地陶醉在了其中。最後的小組表演,將整堂音樂課推向了高潮,每個學生的參與與精彩的表演,也博得了底下聽課老師的陣陣掌聲。
雖然,短短的35分鍾很快就過去了,但學生與聽課的我意猶未盡,可以看出,教師為上這一節課確實是做了精心而且充分的准備,充實的教學內容,巧妙的教學設計,以及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的培養和發展的教學目的,都值得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學習與借鑒!
㈣ 對初中音樂課的認識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生成策略
「生成」是「生長」和「建構」,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由於合作對話、碰撞,超出教師預設方案和教材設定內容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維、新方法的一種動態的活動過程。音樂教學中的「生成」是在預設的前提下,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狀態、學習進程中產生的動態的活動過程,具有豐富性和生成性。《音樂課程標准解讀》指出:「在音樂課堂上,允許學生質疑、鼓勵探索、尊重學生對音樂的不同體驗與思考。」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對同一首音樂作品有多樣的理解和表現,學生的表現充滿變數,尤其當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學過程要以比預設的生動而豐富多彩。面臨充滿個性的學生,隨著預設流程的展開,教師、學生的思想和教材文本的不斷碰撞,創造火花的不斷迸發,認知、體驗不斷加深,這就產生了動態生成的音樂課堂。
1、在滿足學生的音樂審美需求中生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引導從根本上說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的。音
樂教學必須密切關注學生的音樂審美需求,使音樂教學在學生得到音樂的審美體驗中得以生成。
2、在學生實踐探究活動中生成
創設主動探究的氛圍,是學生潛力獲得發展的必要條件,是課堂生成的基礎。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在自主探究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在實踐創造活動中得以生成。
3、在對教學內容進行適度拓展中生成
音樂課是充滿活力的,為了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如果僅僅依靠教材上的內容是不夠的,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感悟是不夠深入的,適度拓展,提高學生音樂的審美素養,體現出音樂教學的豐富性和動態生成性。
三、初中音樂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相融的策略
音樂教師課前對教材文本的仔細研讀,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與教師本身的特長,做好教學設計,這就是課前的預設。由於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充滿可變性,不可能將學生參與的各項音樂活動的細節都進行預設,因此,新課程提出了一個與「預設」相對應的概念:「動態生成」。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部分音樂教師對「預設」與「生成」搖擺不定,注重了「預設」教學被「統」的過死,重回封閉、僵化的老路,著眼生成,又陷入隨意、散漫的泥潭。筆者認為教師要在課前預設時,考慮到某種出現的情況而進行彈性預設;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巧用動態資源盡情揮灑教學機智,要摒棄隨意生成,關注生成的價值。讓「預設」與「生成」有機相融,相得益彰
㈤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學習音樂音樂新課標的體會
一、音樂新課標的要求: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
音樂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審美體驗價值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2.創造性發展價值
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徵而充滿魅力。在音樂課中,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造沖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3.表現與社會交往價值
音樂在許多情況下是群體性的活動,如齊唱、齊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這種相互配合的群體音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以音樂為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於養成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樂教育不僅在學校的課堂上,而且也應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進行,對社會音樂生活的關心,對班級、學校和社會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將使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煉和發展。
依據音樂教育的性質和價值,音樂教育所承擔的任務可概括為:通過提供給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並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學習最基本的音樂文化知識技能技巧,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愛好;使學生獲得音樂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歡愉;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表現能力;奠定其終身學習、享受音樂,發展音樂的堅實基礎。與此同時,通過音樂教育,著力培養學生個性,創造精神以及合作意識,陶冶高尚情操,發展創造力,並為其他方面的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對人和生活樂觀的態度。播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生通過學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將會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認識世界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
因為音樂教育承擔著上述任務,因此其教育觀念知道思想及其具體的行為方式沙鍋必須承擔以下幾個特徵。
(1)基礎性。傳統意義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將不在是中小學音樂教育基礎性的全部或主要內涵,使學生熱愛音樂,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奠定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這是音樂教育基礎性的要義所在。這就要求中小學教學內容必須以是否有利於學生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獲得審美愉悅體驗為主要取捨標准。
(2)民主性。音樂教育要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包括弱智、殘疾兒童在內的所有學生都有接受一虐教育的權利,承認和維護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個性差異,為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和自由發展,創造寬松的時空環境。音樂教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欣賞學生在音樂鑒賞和表現方面的才能,真正把學習音樂的幸福和成功的歡愉帶給每一個學生,音樂教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教學內容、方法、評價等都必須以學生主體為主要依據,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學習為本。
(3)開放性。學校音樂教育要把社會音樂教育環境和家庭音樂教育主動納入自己的視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樂教育與學生的日常音樂生活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在內容的選擇、要求的確立、教材的編排等方面不過分追求系統、全面和整齊劃一,為教學留有足夠的介面和創造餘地。要加強音樂課程與學校其他學科課程、特別是其他藝術課程之間的橫向聯系,使之密切配合,互相滲透,共同發展。
(4)科學性。中小學音樂課程必須建立科學地反映出中小學音樂課程為普及的、普通的、音樂基本素質特點的獨立、完整的國民音樂教育的科學體系。要科學地把握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使之切合中小學生的年齡特徵與心理需求,並能更好的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5)實踐性。音樂課程在小學教育中是活勞動、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之一,因此,小學音樂教育不應該理性化、學術化,而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音樂生活化,讓學生在參與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有趣地、令人開心地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技能,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增強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自信,即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從做中學」、「從樂中學」讓音樂充滿人生,讓快樂伴隨終身。正因為有以上的一些特徵,因此音樂教育要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
3.面向全體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個性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5.重視音樂實踐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6.鼓勵音樂創造
中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對音樂創造活動的評價應主要著眼於創造性活動的過程。 7.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
8.弘揚民族音樂
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同樣應納入音樂課的教學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賴於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以利於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10.完善評價機制
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三個層次,可採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評價指標不僅要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更應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以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等諸多方面。應善於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評價起到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完善教學管理的作用。
㈥ 作文《音樂課感悟》六百字左右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有組織的音響實現思想和感情的表現與交流必不可少的聽覺藝術,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小學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
作為一名青年音樂教師,能夠利用自己的所學特長,上好每一節音樂課,讓學生在音樂課上更深層地去欣賞音樂、體驗音樂,享受音樂帶來的藝術美,是我一直追求的教學夢想。9月25日,我有幸聽到了全國音樂名師——劉德昌老師的《小學音樂新課程標准及教材培訓》一課,受益匪淺,並有感而發。
劉德昌老師,出生於音樂世家,投身小學音樂教育事業已有30多年。他執著追求、孜孜不倦,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據主持人介紹,早在2001年,音樂基礎教育權威雜志――《中國音樂教育》刊登了題為《音樂教育,因你而精彩——記著名音樂教育家劉德昌》的文章,全面介紹了這位音樂教育界的「神奇」老師。今天有幸親眼目睹了這位音樂大師的風采,真是讓我崇敬和佩服啊!劉老師雖然已過六旬,但在講學的整個過程中,他精力充沛、神采飛揚,又講又演、又彈又唱,以他深厚的音樂功底和寬廣的藝術涵養,把小學音樂的教學提升到了一個出神入化的境界,讓在座的每一位前來學習的教師都領略到了這位音樂教學大師的風采。在講述方式上,劉老師始終以具體的音樂作品為例,深入淺出,把抽象的理論融於實踐表現當中。他對教材內容、對音樂作品熟透於心,所舉例子生動活潑、示範表演揮灑自如,把兒童歌曲的「生活性、自然性、趣味性、音樂性」詮釋得淋漓盡致,幽默的語言、傳神的體態、動人的范唱深深地吸引著前來參加培訓的每一位老師。劉老師說:「新頒發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2011年版)》,這是在總結近十年課程改革的經驗基礎上和廣泛聽取一線音樂老師和一批專家意見後的創新與改革。新的課標的教學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的三維教學目標,音樂教學中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等的教學理念,讓我們在這輪改革的大潮中獲得了新的感受與收獲,學生的音樂審美、興趣等方面較前有了較大的改觀,音樂教學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劉老師還說:「一堂好的音樂課應該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步,教師在學生的愉快中感受童趣,體驗成功,享受音樂。教師與學生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課堂氣氛,情境交融,共同享受課堂教學,享受音樂。」他寄語:「你們作為新時代的音樂教
師,僅僅有專業技術和知識是不夠的,必須開拓思路,不斷創新,以音樂和育人為本,開展教學」。
在整個培訓活動中,一次次師生間饒有趣味的互動、一次次精彩的熱烈掌聲,還有琴聲、歌聲、笑聲,使整個會場洋溢著無比輕松愉悅的氣氛。這一天的培訓學習,使老師們意猶未盡,活動結束後大家還圍著劉老師討教經驗,久久不願離開。
通過了對新課標的學習,一個嶄新的理念逐漸在我頭腦中形成,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法的選擇,教學目標的確立,都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就像劉德昌老師所說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音樂文化修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這是時代賦予音樂教師責任。」
㈦ 音樂教育讀後感
[音樂教育讀後感]《音樂教育》一個綜合性音樂刊物,所涉及內容包括音樂教育、音樂理論、音樂作品、音樂史料、音樂技術、音樂評論、學術交流、答疑解惑等多方面的內容,音樂教育讀後感。《音樂教育》中刊登大部分國外音樂教育理論都是在原著發表後不久就被中國音樂學家譯介的,這些文章開闊了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視野,對我的教學工作和教學理念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刊載的學術研究文章和對某一主題所展開的討論性文章,則對我的音樂理論與音樂研究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通過閱讀《中小學音樂教育》,使我對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學論的理論觀點又有了新的認識,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也明白了許多,下面談談自己讀後所想到的點滴感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是素質則其人教育的靈魂。興趣是學習的情感因素,參與是學習的行動因素。興趣是參與的向導,參與是吹遍興趣之花的春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把握好興趣和參與這一對孿生的姐妹,其實質就是要確立好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一、激發興趣,引導參與。一節課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心理狀態有著密切的聯系。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教學,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求知興趣,也能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使學生自始至終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和旺盛的精力參與活動。興趣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能推動學生不懈地學習。在音樂教學中,激發興趣的導入方法很多,故事法、游戲法、情境法、討論法、投影法等等,但根據所教的內容做到新穎別致,豐富多彩,運用得好會使學生產生獲取知識的興奮狀態。發聲練習是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首要環節。開場的好壞,往往會對學生的後繼學習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讀後感《音樂教育讀後感》。二、誘發感受、調動參與。從目前音樂教學現狀看,大多數老師都已注意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但個別還存在著滿堂灌的現象,這樣學生處與機械接受理解的地位,體會不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悅。視唱教學一直是音樂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在進行視唱練習時,以往的做法是:教學生認清唱名,視唱前就做一些輔助性的節奏練習等。如介紹歌譜的旋律特點,該注意的某些音樂符號,歌曲中重難點拎出來做預備視唱練習,反復練習直到學會。這樣做的優點是學生對於歌譜的認識和音樂理論知識由陌生和困難逐步了解學會,弊端是學生由於預先知道了教學中的重點,課堂氣氛很不活躍,甚至沒有興趣,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嘗試引導學生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及時評價,積極參與。音樂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是激勵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催化劑。對素質好的學生,因為它們的成功率比較高、自信心比較強,評價他們的學習可以嚴格一點,有利於促進他們更加勤奮,對於素質較差的學要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如個別五音不全的學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豎笛、敲打擊樂比較好,教師應及時的評價很不錯,以後還要多練。激發了後進生的自信心,促進了後進生的參與意識。在教師的幫助下,使學生們在不同的起跑線上自我完善。總之,《音樂教育》以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表達出來,很好地幫助了我們音樂教師整理教學思想,提升了教育理念,並積極探索與實踐的結合,特別注重把教學理論和研究成果運用於實際教學,指導教學工作,同時也注重將教學經驗總結上升到理論層面。讀了此雜志,讓我感觸很深,留給我思考的也很多,我會繼續將讀書進行到底,活到老學到老。〔音樂教育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㈧ 中學音樂老師來談談自己教學一些心得與體會
內容摘要:音樂教學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須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而善於為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童心就像一張白紙,有待於我們去描繪,童心又像羽翼未豐的小鳥,有待我們去哺育。因為教師與學生相互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
關鍵詞:信心激趣 愛心鼓勵 用心啟迪
音樂教學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須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而善於為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童心就像一 張白紙,有待於我們去描繪,童心又像羽翼未豐的小鳥,有待我們去哺育。因為教師與學生相互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在這方面的一點體會:
一、信心激趣
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鑒於這一特徵,「新標准」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可是在現實音樂教學中,也有學生對它興趣索然,這種現象形成,主要是來自於學生對自已學習能力缺乏正確的認識而表現出的信心不足。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習主動性,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能行的一面。
記得在10班一次音樂課上開展了「小歌星擂台賽」,班上有一名膽子特別小的女同學叫田雨晴,平時很少說話,要上台唱歌就更別說了。針對這種情況。我特意安排她和一名歌唱得比較好的同學——雷詩雅一起邊唱邊跳。當他們一曲下來,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時,我看見膽小的雨晴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接著,我進一步引導,「既然他們的歌聲這么美,那麼我們請她單獨再來一曲,好嗎?」面對同學們期盼的眼神,她漲紅了臉,但同時我們也驚喜地聽到了從她嘴裡發出的甜美歌聲。雨晴在她的日記中這樣寫到:「我今天好開心,因為我為班上的同學表演了節目,陳老師表揚了我,全班同學都給了我熱烈的掌聲。其實做什麼事情不要怕就一定能做好!加油吧!」我有了信心作基礎,學生們學習的勁頭更大了。
二、愛心鼓勵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當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教師的肯定、激勵和贊賞時,他們就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人人都積極參與,並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和創新思維,需要教師用愛心鼓勵他們大膽探究,大膽創新。要允許學生根據教學任務有獨立的創作和實踐,讓每個學生的思維不受限制,對學生每一個思維的閃光點都給予充分鼓勵。
在音樂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如《小鹿,小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兒童歌曲,歌詞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對小動物天生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教學中,有個小朋友說:「老師我想把歌詞內容改一改,因為我有一隻可愛的小狗,行嗎?我還能畫給大家看呢。」聽了孩子真誠而幼稚的話語,我欣喜地笑了:「怎麼不行,大家都可以畫一畫、改一改。」於是,課堂氣氛活躍了,或三人一組,或五人一組,紛紛當起了小小音樂家,畫的畫、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學生情緒達到了極點。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敢幹對已有知識提出質疑和修改,從而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三、用心啟迪
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是教育人、培養人,但我們決不是把每個孩子都有培養成音樂家,而是為眾多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著想,鼓勵他們成為積極的,有一定音樂能力的音樂愛好者,使他們從音樂中享受到喜悅、樂趣,從音樂中得到啟迪,使他們的智力得到開發,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並為他們今後的成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我也騎馬巡邏去》一課教學時,學生聽了兩遍錄音范唱便會了,但絕大多數是面無表情地唱。我便啟發他們:「你們去過大草原嗎?你們騎過馬嗎?誰說說騎馬時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來勁了,騎過馬的同學紛紛舉手回答,我又說:「老師今天帶大家去大草原旅行!」於是我扮導游,小朋友扮遊客、當小騎兵,在教室里揚起馬鞭騎著「大馬」,邊玩邊唱剛學過的歌曲,同學們個個情緒飽滿,興奮異常。歌聲中充滿了情感,洋溢著美的色彩。
總之,教師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並讓美的音樂去觸動他們的心弦,讓音樂與孩子的心靈靠得再近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