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班音樂活動《為什麼》教學反思
在對活動的不斷調整和演繹過程中,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和收獲:
一、對知識的梳理要把握時機、選准形式
活動中所涉及的六種動物,它們的外形特徵分別與獲取食物、抵抗外敵、適應氣候有關聯。整個活動中我們一直跟隨孩子們的選擇,根據他們的發現來協助他們獲取經驗。當孩子們對所有問題都有所了解、並有了一定的經驗時,教師再對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這時孩子們才有話可說、有物可想,對知識的掌握起到了鞏固的作用。
大班孩子雖有了抽象思維的萌發,但仍處於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活動中我們藉助動物外形本身及語言來梳理不同動物生存的需要,如大象和長頸鹿長了長鼻子和長脖子是為了吃到食物等。最後藉助「吃到食物、身體不受傷」等關鍵字的提取來幫助孩子理解動物外形與生存的關系。圖文並茂的梳理形式可幫助大班孩子直觸經驗的核心,建立清晰的思考路徑。
二、活動環節的設置流暢而有邏輯性
有效的課堂教學一定既如行雲流水,又能環環相扣。環環相扣的教學設計體現為教學中學習邏輯的層層遞進。我們的教學由這樣幾個環節組成:找找「為什麼」(回憶再現問題)→想想「為什麼」(通過討論和思考獲取問題的答案,梳理小結「為什麼」的原因,學習對問題本質的歸納和提升)→看看「為什麼」(繼續尋找問題,獲得答案)。這些環節在難度上不斷提高,在思維上逐步推進,使整個教學由淺入深,有序地展開,保證了活動的流暢。
三、教學資源的運用動態與靜態相結合
動靜相宜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是因為幼兒園孩子注意保持時間短,有意注意容易轉換。這一原則也同樣適用於對教學資源的分配和利用。
活動中我們有時利用圖片讓孩子進行觀察,有時運用動態的視頻供孩子猜測、傾聽,選用不同的教具,都是從動物的特徵出發。
學習中孩子的思維會不斷有新的生成,為了滿足孩子學習的需要,加深他們的理解,我們還選用了動態的體驗活動,如當孩子們討論大象是否一定要長長長的鼻子這個問題時,我們讓孩子們來模仿大象,做「沒有鼻子的大象」的游戲。孩子們學大象笨重地走路,但卻需要摘樹上的香蕉。孩子們使勁抬頭、伸脖子卻拿不到香蕉。「累壞」了的孩子們嘆息說:「這樣下去,大象一定會餓死的!」動態的體驗使孩子們可以親身體會長鼻子對於大象生存的意義和作用。
動靜交替的活動,讓孩子們有松有弛,對活動的順利開展和對知識的掌握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Ⅱ 幼兒園我不能說慌教學反思
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我在本課的教學中,與孩子們共同探討關於誠實的話題。既可以啟發家長自覺地加強言傳身教,給學生良好的榜樣作用,也可以促進家長對自己教育的方式進行反思、加以改進。在這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地與父母溝通,給予正確的導向。
Ⅲ 如何上好《幼兒園音樂課》教學反思
音樂是一門藝術,它以有組織的樂音為形式,以豐富的思想感情為內容,把人們帶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聯想,發人深思,給人以精神力量,引導人們熱愛生活、嚮往美好的未來,激勵人、鼓舞人駛進高尚的境界。《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總的培養目標,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潑的成長,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而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內容豐富,包括:唱歌、音樂欣賞、音樂活動(音樂游戲、舞蹈、律動),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有意識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較差,具有好動不好靜,注意力易轉移,抽象思維還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維和無意注意佔優勢的特點。所以,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做游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他們想學、愛學、肯學。 一、童化自己,拉進與孩子的距離 教師與幼兒之間配合得是否默契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那麼孩子和老師之間就必須架起相互溝通的橋梁。要保證橋梁的正常溝通,讓幼兒能積極地、主動地接受教師接受教師的授課內容,教師首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離,「以童心喚童趣」。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來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覺得老師親切的象孩子們的好朋友對老師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二、創設唱歌的情境,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 唱歌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在音樂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現情意的好工具,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創設這個情境呢? 1、講述故事,引發興趣 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能力,此時若採用傳統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於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把歌詞變化為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作為教授新歌的導語,或者以故事情節貫穿整堂課,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或者將歌曲融入故事情節當中。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隨之高漲。 2、教師范唱,感染幼兒的激情 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達的不同內容和情感,他們或高亢、或低沉、或歡快、或抒情,如何讓幼兒感知這一切呢?這時就需要教師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風格特點進行有感情的范唱。范唱可一次,夜課兩次,第一次范唱是清唱並藉助於動作,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美妙、歡快活潑及有趣;第二次范唱是邊彈邊唱,讓幼兒根據歌曲演唱的內容展開豐富的想像,在腦海中描繪出歌曲中的有趣畫面;也可以通過豐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讓孩子們體會抒情敘事歌曲的溫馨情境-這樣,使孩子們對歌曲有了一個較完整的藝術形象,從而激發了幼兒學唱歌曲、急於表演的慾望。 3、教師教唱,提高幼兒歌唱能力技巧 唱,是一項重要的音樂實踐活動,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達方式,通過唱可以使幼兒在音準、吐字、唱詞、節奏等方面得到訓練和提高。由於幼兒園的孩子尚未具備一定的視唱的能力,不能獨立處理關於音準的高低、節奏的快慢等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能採用模仿演唱的方法來學唱歌曲。在教學中,多採用錄音帶。在幼兒初步了解歌曲的基礎上,通過三個步驟來幫助幼兒進行模唱:第一步,要求幼兒耳聽錄音,感受歌曲的意境;第二步,要求幼兒隨錄音進行輕聲哼唱;第三步,要求幼兒跟隨錄音,反復進行歌唱練習,直至幼兒能夠基本跟上錄音的速度為止。 4、藉助律動,抒發幼兒的情感 律動,是一種根據歌曲的內容創設動作,隨著旋律的發展進行表演的一種藝術形式。由於孩子們好動,尤其喜歡隨著音樂的節拍動,而律動正好符合他們這一年齡特點,因此也就成為他們唱好每一首歌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 三、通過欣賞,提高鑒賞能力 音樂欣賞是人根據樂曲旋律的發展,進行形象思維的一種心理過程,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班幼兒尚不具備獨立欣賞的能力,他們必須有賴於歌詞的引導和教師講述的啟迪,才能完成整個欣賞過程。在教學中,我一般這樣引導幼兒: 1、通過講解、了解音樂。幼兒對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較深刻的,給幼兒欣賞音樂作品時,一定應盡量使幼兒對音樂產生一種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這個過程應能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想像活躍,情感上也有所觸動。要求幼兒閉目聆聽音樂,並跟隨教師有感情的配樂講解,在腦中展現出美麗畫面,使幼兒情不自禁地與音樂融為一體,更深地感受樂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 2、通過動作,表現音樂。要抓住時機,鼓勵幼兒隨著樂曲中情節的變換,發揮想像,大膽地自編動作,使幼兒在邊聽邊想邊做的過程中感知音樂,表現音樂。 3、通過圖畫,展現音樂。孩子們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鼓勵幼兒運用畫筆、大膽想像,在紙上把關於樂曲描繪的種種美妙景物展現出來,從而完成這一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總之,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講,教師只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發展規律,利用多種形式,突出一個「活」字來進行音樂教學,才能激發他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實踐表明:孩子們通過科學的音樂教育,不僅學到了一些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像力和表現力,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質,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其智力的開發。
Ⅳ (我不上你的當)兒童舞蹈教案,急
人的一生是漫長的,我們總在不停遇見與離別之間徘徊、反復。很榮幸地遇見某些人,彼此相識、熟悉、牽掛、思念,到了最後,隨著時光的推移,有一些人來了,又去了;有一些人留下,又走了;然而,我們要懂得珍惜每一次的遇見,珍惜所有踏過生命里的足跡。
Ⅳ 兒歌《我不上你的當》詞譜
不上你的當 演唱:小斯韻 版權所有:星娛文化 我不上 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不上 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星期天的早上 我陪媽媽買菜 媽媽說我真聽話 我越來越乖 媽媽有事兒離開 叫我在原地等待 過了一會 一個叔叔向我走來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們之間 沒有什麼話好講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看...你就是 傳說中的大灰狼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他們都誇我是 一個聰明的小孩 再好吃的東西 我也不理不睬 如果家裡沒人 只有我一個人在 陌生人來敲門 我怎麼也不開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們之間 沒有什麼話好講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懷疑你是 傳說中的大灰狼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們之間 沒有什麼話好講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懷疑你是 傳說中的大灰狼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們之間 沒有什麼話好講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懷疑你是 傳說中的大灰狼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們之間 沒有什麼話好講 我不上不上 我不上你的當 我懷疑你是 傳說中的大灰狼 不開不開我不開 媽媽沒回來 我就不開
Ⅵ 幼兒園教師如何寫《貪吃的小熊》音樂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1.熟悉音樂的結構,重點對B段中的長音、重音做出匹配動作。
2.知道要有禮貌,學會尊重他人。
活動准備:
1音樂;吃蜂蜜圖譜;3個大的蜜罐圖片;蜜蜂頭飾等。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師:森林裡住著一隻胖小熊。有一天,它睡醒了肚子好餓。就到森林裡去找吃的,它走著,走著,突然發現了一個房子,門上寫著「蜜蜂小屋。小熊往屋裡瞧了瞧,呀,裡面放著好多蜂蜜罐,它高興極了。「哐!」,它闖了進去,准備偷吃蜂蜜。好多蜂蜜啊,又香又甜,小熊一抬頭發現高處有三個不同顏色的罐子,小熊想這三個罐子里一定裝著特殊味道的蜂蜜。
師:「小朋友,你們猜一猜這三罐蜂蜜會是什麼味道呢?讓幼兒自由猜想。
2.動作與音樂匹配
(1)教師扮演小熊,依次品嘗三罐蜂蜜(辣椒味、胡椒味、酒味,教師出示小熊吃蜂蜜 )
(2)幼兒猜想蜂蜜味道,分別做出品嘗後相應動作,教師揭曉答案,動作與音樂匹配。
3.幼兒模仿表演
(1)請個別幼兒創編動作,集體跟隨音樂表演,提示幼兒第四遍音樂拍手拍腿喊口號並且回到座位上。
(2)調換蜂蜜罐的順序,讓幼兒能跟隨音樂按調換後的順序完成相應動作。鼓勵幼兒大膽自主創編。
4.互動游戲
(1)教師扮蜜蜂姐姐,幼兒扮小熊。A段音樂,分別模仿小熊和蜜蜂的動作;B段音樂,長音準備,重音出現時,蜜蜂出擊,小熊把熊掌藏起來,快要接近小熊時小熊將熊掌舉起來表示道歉。
(2)讓幼兒扮演小蜜蜂,互換角色游戲。
5.結束活動
師:「蜜蜂姐姐接受了小熊的道歉,並對他說,下次如果想吃蜂蜜可以給蜜蜂姐姐打電話,不要偷偷摸摸到家裡來偷吃蜂蜜啦。這樣做是很不禮貌的」小熊紅著臉點點頭。
蜜蜂姐姐邀請小朋友一起到森林裡去做游戲,我們趕緊出發吧。隨著音樂退場,結束活動。
Ⅶ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反思《拍手踏腳》
學校一開學就三令五申,一再強調校規校紀,提醒學生不要違反校規,可我卻沒有把學校和老師的話放在心上,沒有重視老師說的話,沒有重視學校頒布的重要事項,當成了耳旁風,這些都是不應該的。也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應該把老師說的話緊記在心,把學校頒布的校規校紀緊急在心。 事後,我冷靜的想了很久,我這次犯的錯誤不僅給自己帶來了麻煩,耽誤自己的學習。而且我這種行為給學校也造成了及其壞的影響,破壞了學校的管理制度.在同學們中間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由於我一個人的犯錯誤,有可能造成別的同學的效仿,影響班級紀律性,年級紀律性,對學校的紀律也是一種破壞,而且給對自己抱有很大期望的老師,家長也是一種傷害,也是對別的同學的父母的一種不負責任。每一個學校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做到品學兼優,全面發展,樹立良好形象,也使我們的學校有一個良好形象。每一個同學也都希望學校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來學習,生活。包括我自己也希望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靠的是大家來共同維護來建立起來的,而我自己這次卻犯了錯誤,去破壞了學校的良好環境,是很不應該的,若每一個同學都這樣犯錯,那麼是不會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對違反校規的學生給予懲罰也是應該的,我在家也待了半個月了,自己想了很多,也意識到自己犯了很嚴重錯誤,我知道,造成如此大的損失,我應該為自己的犯的錯誤付出代價,我也願意要承擔盡管是承擔不起的責任,尤其是作在重點高校接受教育的人,在此錯誤中應負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我真誠地接受批評,並願意接受學校給予的處理。 對不起,老師!我犯的是一個嚴重的原則性的問題。我知道,老師對於我的犯校規也非常的生氣。我也知道,對於學生,不觸犯校規,不違反紀律,做好自己的事是一項最基本的責任,也是最基本的義務。但是我卻連最基本的都沒有做到。如今,犯了大錯,我深深懊悔不已。我會以這次違紀事件作為一面鏡子時時檢點自己,批評和教育自己,自覺接受監督。我要知羞而警醒,知羞而奮進,亡羊補牢、化羞恥為動力,努力學習。我也要通過這次事件,提高我的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措施。
Ⅷ 幼兒舞蹈 我不上你的當 語言語言動作解說
你是想要分解動作嗎?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Ⅸ 中班音樂我的進步有多少教學反思
一、准備不充分。
雖說是精心准備,但是有些地方准備還不是很充分,環節與環節之間銜接比較生硬,感覺每個部分特別的孤立。過渡語言使用不恰當,有點生拉硬拽的感覺。此外,在講課的時候有忘詞的現象,這更加說明了我在准備的時候不夠充分,沒有自己多演練一下。
二、課前准備活動設計不合理。
在講課前,我設計了一個小活動,就是讓學生跟著視頻齊唱《幸福拍手歌》。我原來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在正式上課前活動一下,體驗一下幸福。課後, 李梅老師給我指導的時候說這個活動與講課內容關系不打,特別是放在最前面。如果調整一下,將這首《幸福拍手歌》放到結尾的地方會稍微好些。學生有了進步感受到了快樂和幸福,同時也能給別人快樂,當學生洋溢在這種幸福中時再來唱這首歌效果會更好些。聽了李老師的指點,自己也覺得原來的設計不太合理。
三、最後的詩歌拓展難度過大。
本教案的設計在結束內容之前我設計了一首小詩,讓學生體驗別人的幫助帶給我們的樂趣,同時告訴孩子們要懂得感恩。可是,課堂上學生的反應告訴我詩歌的難度有點大,出現了一些學生不認識的字,在讀的時候出現了卡殼現象。而且課後也發現詩歌的內容與本課主題關系不大。正好這個地方可以換成原來的課前准備活動,這樣開頭結尾也能很好地順起來。
四、課堂中沒有關注到全體學生。
講課中,我注重了個別學生的回答,沒有考慮到全體學生,所以課堂中個別學生交流的時候出現了暫時的混亂,好像交流的學生是說給我一個人聽的,沒有引起全體學生的注意。在小組交流的時候,我深入了解不夠,有些准備很充分的學生我沒有發現,他們沒有得到展示的機會,失去了繼續學習的興趣。
五、在教學中忽略了學文。
課文中的內容我了解,但是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了解,所以在講課的過程中我只注重了聯系生活實際,沒有帶領學生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學習了解。這應該是本課設計的最大的漏洞。所以在修改設計的時候應該尤其注意。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在設計的時候總覺得很不錯了,但是當設計真正用到課堂上,有了活生生的學生時,一個個的問題也都暴露了出來。另外,聽課老師的一句話也點醒了夢中人,讓我的設計思路豁然開朗。
我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己聽課老師的指點修改我的教案,爭取讓下一堂課能上升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