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鑒賞歌曲《松花江上》
鑒賞歌曲《松花江上》..........
2. 張寒輝《松花江上》的藝術特點有哪幾個方面
論文:探析歌曲《松花江上》的藝術處理論文寫作
-
摘要:歌唱是以人聲來創造音響和形象的藝術,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用以表達思想、抒發情感的一種表現形式。文章以歌曲《松花江上》為例,具體地談了如何在歌唱中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
關鍵詞:《松花江上》 曲式結構 藝術處理 氣息
「聲樂的藝術表現」是聲樂藝術的靈魂和生命,理解作品內涵是表現作品的基礎。拿到一首作品後,不要急於去視唱樂譜,首先要對作品的主要內容及所表現的文化,做個深刻的理解,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該作品的寫作時期和歷史社會背景,分析作品中感情的基調、情緒的起伏、發展和轉折的脈絡。對一些詞義較難理解的古詩詞歌曲,僅在聲樂課堂上的學習是不夠的,應在課前做一些案頭工作,查找相關資料,寫出歌詞的意思及對作品的深層理解。無論是戲劇還是獨唱歌曲都要對劇情及劇中人物的性格、生活環境及日常活動作合理的設想,確立起正確的音樂形象和作品主人公的形象,要像戲劇演員進入角色一樣去身臨其境。把歌曲的基本情緒和意境設想得越具體,表達時就會越真實、生動。
下面就以歌曲《松花江上》為例,來談一下如何進行藝術處理。
一、作者簡介
歌曲《松花江上》是由張寒暉於1937年7月12日創作於西安,後成為廣為流傳的抗戰歌曲。張寒暉(1902—1946),現代作曲家,原名張蘭璞,河北定縣人。他的音樂創作以歌曲為主,共寫有歌曲五十餘首及幾個配合革命斗爭的秧歌劇。他的作品,絕大多數由自己作詞,其代表作有《松花江上》《去當兵》《游擊樂》等,還有《軍民大生產》也是他改編的。其中,他的《松花江上》和《邊區十唱》等優秀歌曲永遠留在了人們的生活中。
二、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
歌曲《松花江上》是作者用特殊的形式對當時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反映。一定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環境,對歌曲作者的藝術創作總有一定的影響,它直接影響作者的創作思想、風格、動機以及創作素材的選擇。《松花江上》這首歌曲創作於1936年11月,當時我國東北被日本帝國主義所佔領,日本還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1936年,被蔣介石驅趕到「剿共」前線的東北軍官兵,攜老帶小,他們被迫流亡關內,有家歸不得,有仇不能報,卻要為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去賣命,人人心中都郁結著悲苦怨憤,要傾吐,要爆發。當時正在西安二中教書的張寒暉,天天見到這種流浪徘徊的慘景,耳鼓充滿嗟嘆痛苦的呼聲,於是便譜寫出了這首感人肺腑的獨唱歌曲,以含著熱淚哭泣似的音調,唱出了悲憤交加的聲音。可見,時代背景和生活環境等因素,對作者的音樂創作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所以要想深刻地了解作品,就必須先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創作背景。
三、歌曲結構分析
這首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具有傾訴性、敘述性兼抒情性的特點。歌詞內容有很強的說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兩個樂段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個樂句構成。這一部分的音調富於敘事與抒情的特點。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得到了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這部分以呼喊似的音調、悲憤的情緒,控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後的滔天罪行,表達了東北人民要求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最後的尾聲,唱出了呼天喚地似的旋律,使歌曲達到了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反抗斗爭的力量。
四、歌曲情感分析
在歌唱的藝術表現中,情感佔有主導地位,它是歌唱的靈魂。深刻而又生動地表達歌曲的思想情感,也正是歌唱表現的目的。因此,我們在進行歌曲藝術表現時,只有準確地分析和把握歌曲的情感,才能用准確的情感來表達作者的創作意圖,才能准確地表現出歌曲的意境,創造出准確的藝術形象。歌曲《松花江上》所表達的情感是人們在日本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反共主義的雙重壓迫下,被迫背井離鄉,逃亡關外的凄慘境遇,以及人們想推倒這兩座大山,重建家園的迫切渴望。這是一首滿懷離鄉之思、國難之痛的悲歌,歌詞中的「我」的遭遇實際就是全體東北人民的遭遇。然而,歌曲的情感與歌曲的內容是不可分割的,歌曲的內容決定了歌曲的情感。因為,在歌曲表現中,情感的根源來自情感所要表現的思想內容,所以,必須把歌曲的思想內容和情感辯證地統一起來,創造出思想內容和情感相吻合的歌曲意境。任何偏離歌曲思想內容的情感表現,都不符合藝術表現的規律,甚至可能對歌曲藝術形象和意境產生破壞作用。
五、聲情並茂是創造歌唱藝術美的完美表現
在歌唱的藝術表現中,運用美的聲音去塑造完美的藝術形象,創造歌唱的藝術美,是歌唱的首要任務。美的聲音內涵是豐富的,它包括音樂作品的內容、情感、意境和演唱技巧等方面的內容,只有把這些因素有機地融為一體,才能產生美的聲音,創造出藝術美。
1.聲音的個性美與效果美
美的聲音是相對的,歌唱中美的聲音具有兩重意義:一是個性美;一是效果美。個性美是指在沒有內容和情感要求下的音色美。效果美是指內容、情感和技巧相結合,能創造出完美藝術效果的聲音美。歌曲《松
論文:探析歌曲《松花江上》的藝術處理論文寫作
花江上》用暗淡、深沉的音色表現的是一種凄慘、悲憤的情緒,而把它用於表現熱情、明朗的情緒,它就不美了,因為它脫離了內容和情緒的要求。所以說,美的聲音不是絕對的,只有與歌曲內容和情緒緊密結合的聲音才是最完美的。
2.聲音的情感色彩
美的聲音必然包含豐富的情感色彩,情感是歌唱的靈魂。只有當聲音和感情同樣完美時,歌唱才可以被稱為藝術。人用聲音去進行藝術形象的塑造,其實是一種思想情感的再現。演唱者在塑造藝術形象時,離不開審美活動,而人的審美活動,也總是和情感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以情帶聲、以聲動情,才能使歌唱表現聲情並茂。演唱者必須把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轉化為自己的情感,再把它傾注到所要表現的藝術形象中去,才能創造出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
總之,歌唱者在深入細致地分析作曲家的創作意圖、作品的時代背景、歌詞的語言規律、音樂風格特點以及結構形成之後,就要將個人對作品的感情體驗融進其內,運用自己的音樂思維展開內心的音樂想像,在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聲音形象。根據作品內容的需要,對演唱的聲音特質、色彩變化、音樂的連接方式、旋律的起承轉合、高潮、收尾以及情感發展的層次變化等等進行整體的設計構思,選擇最佳的演唱手段,達到完美的藝術表現。
3. 求《松花江上》歌曲(1936年的松花江上)及歌曲資料
張寒暉詞曲。 作品創作於1936年11月。
1936年,被蔣介石驅趕到「剿共」前線的東北軍官兵,攜老帶小,布滿西安的街頭。他們被迫流亡關內,有家歸不得,有仇不能報,卻要為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去賣命,人人心中都郁結著悲苦怨憤,要傾吐,要爆發……。當時正在西安二中教書的張寒暉,天天見到這種流浪徘徊的慘景,耳鼓充滿嗟嘆痛苦的呼聲,於是便譜寫出了這首感人肺腑的獨唱歌曲,以含著熱淚哭泣似的音調,唱出了悲憤交加的聲音,張寒暉曾說:「我把北方『娘們』在墳上哭丈夫、哭兒子的那種哭聲變成了《松花江》的曲調了。當然,這也要變一變才成……。」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傾述性的音調貫穿全曲,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真切感人。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引申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當尾聲長處呼天搶地似的旋律時,歌曲達到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抗爭的力量。張寒暉譜成這首歌曲後,先親自教二中學生歌唱,後來傳到東北軍的學生隊里,不久就傳遍了東北軍。1936年11月,「西安事變」爆發前後,西安全城到處可以聽到《松花江上》的歌聲,並迅速傳遍全國,作品在當時起到了喚醒民眾的作用。解放後,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也選用了這首歌曲。
這首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具有傾訴性,敘述性兼抒情性的特點。歌詞內容有很強的說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兩個樂段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個樂句構成。這一部分的音調富於敘事與抒情的特點,傾訴著自己的家鄉東北,有豐富的物產,還有自己的爹娘,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得到了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這部分以呼喊似的音調,悲憤的情緒,控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後的滔天罪行,表達了東北人民要求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最後的尾聲,唱出了呼天喚地似的旋律,使歌曲達到了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反抗斗爭的力量。
《作者簡介》
張寒暉(1902——1946)作曲家、戲劇家。原名張蘭璞,河北保定人。1925年考人北京藝術專門學校戲劇系學習,畢業後,在北京、西安等地從事教育、戲劇及報刊編輯作。1941年去延安,歷任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秘書長、戲劇委員會委員等職。業余時間進行音樂創作,寫下了秧歌劇多種及歌曲五十餘首。他的歌曲絕大部分是自己作詞,其中流傳最廣的有《松花江上》、《游擊樂》、《去當兵》、《為什麼要悲傷》、《紙之歌》,以及根據隴東民歌改編的《軍民大生產》等。
--------------------------------------------------------------------------------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我有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麼時候,
才能歡聚一堂?!
地址 http://www.sy-dj.gov.cn/song/list/0101.mp3
4. 松花江上的歌曲賞析
毛澤東曾經這樣說過,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兩個師的兵力。《松花江上》在日寇大舉版侵華的權緊要關頭,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民眾乃至全國人民的悲憤情懷,喚醒了民族之魂,點燃了中華大地的抗日烽火。
這首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具有傾訴性、敘述性兼抒情性的特點。歌詞內容有很強的說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兩個樂段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個樂句構成。這一部分的音調富於敘事與抒情的特點。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得到了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這部分以呼喊似的音調、悲憤的情緒,控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後的滔天罪行,表達了東北人民要求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最後的尾聲,唱出了呼天喚地似的旋律,使歌曲達到了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反抗斗爭的力量。
5. 我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這首歌曲是什麼背景下產生的
1936年,被蔣介石驅趕到「剿共」前線的東北軍官兵,攜老帶小,布滿西專安的街頭。他們被迫流亡屬關內,有家歸不得,有仇不能報,卻要為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去賣命,人人心中都郁結著悲苦怨憤,要傾吐,要爆發……。當時正在西安二中教書的張寒暉,天天見到這種流浪徘徊的慘景,耳鼓充滿嗟嘆痛苦的呼聲,於是便譜寫出了這首感人肺腑的獨唱歌曲,以含著熱淚哭泣似的音調,唱出了悲憤交加的聲音,張寒暉曾說:「我把北方『娘們』在墳上哭丈夫、哭兒子的那種哭聲變成了《松花江》的曲調了。當然,這也要變一變才成……。」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傾述性的音調貫穿全曲,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真切感人。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引申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當尾聲長處呼天搶地似的旋律時,歌曲達到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抗爭的力量。張寒暉譜成這首歌曲後,先親自教二中學生歌唱,後來傳到東北軍的學生隊里,不久就傳遍了東北軍。1936年11月,「西安事變」爆發前後,西安全城到處可以聽到《松花江上》的歌聲,並迅速傳遍全國,作品在當時起到了喚醒民眾的作用。解放後,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也選用了這首歌曲。
6. 松花江上的創作背景
《松花江上》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由張寒暉作於1936年。
1938年7月7日晚,武漢舉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動,十多萬群眾分乘幾百條木船,舉著火把匯聚在長江之上。這時候,不知是誰領頭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應,十幾萬人的歌聲掀起了巨大的聲浪,匯成了人間罕見的、血淚凝聚的感情的交響。
一直埋頭苦乾的革命音樂家張寒暉,就是這樣代表著人民傾吐呼號,為我們留下了這首不朽的戰斗性的悲歌。
7. 《松花江上》是在什麼時代背景下創作的在當時產生了什麼影響
《松花江上》1935年張寒暉在西安目睹東北軍和東北人民流亡慘狀而創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民眾以至中國人民的悲憤情懷,被譽為《流亡三部曲》之一,風靡中華大地。
創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張學良電令時任東北軍參謀長榮臻保存實力,消極對待日本關東軍的挑釁,致使東北軍官兵被迫流亡關內,心頭都郁結著悲苦怨憤。在西安,張寒暉耳聞目睹了幾十萬東北軍和人民流亡悲痛的聲音與慘景。他到西安北城門外東北難民集中的地區走訪,與東北軍的官兵和家屬攀談,聽他們控訴「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聽他們對失去故鄉、親人的思戀。 以此創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詞,並以北方失去親人的女人,在墳頭上的哭訴哀聲為素材,寫成《松花江上》的曲調。
歌曲賞析
毛澤東曾經這樣說過,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兩個師的兵力。《松花江上》在日寇大舉侵華的緊要關頭,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民眾乃至全國人民的悲憤情懷,喚醒了民族之魂,點燃了中華大地的抗日烽火。
這首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具有傾訴性、敘述性兼抒情性的特點。歌詞內容有很強的說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兩個樂段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個樂句構成。這一部分的音調富於敘事與抒情的特點。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得到了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這部分以呼喊似的音調、悲憤的情緒,控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後的滔天罪行,表達了東北人民要求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最後的尾聲,唱出了呼天喚地似的旋律,使歌曲達到了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反抗斗爭的力量。
社會影響
「西安事變」前夕,西安愛國青年去臨潼請願時,行至十里鋪,張學良將軍驅車趕來,勸導學生勿去臨潼,怕有危險。這時,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歌聲悲壯,令人斷腸。張學良將軍沉痛地說:「請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內,用事實來答復你們。」可以說,這首歌,對「西安事變」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1937年除夕,周恩來在《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與任務》一文中,也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傷心斷腸。」上個世紀60年代,周總理指示,將《松花江上》編進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可見當年這首歌曲的流傳和對中國人民抗戰,有著巨大的影響。
2015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路投票結果,《松花江上》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
8. 歌曲松花江上與嘉陵江上的比較 開題報告怎麼寫
理論意義就來是研究這個課題自 對音樂理論的發展有什麼促進作用、比如說豐富了這個方面(就是這兩個歌曲屬於哪種音樂形式)的歌曲理論的研究、進而豐富了整個音樂理論領域的研究
實際意義就是 研究這個課題 對自己 對社會有什麼幫助、比如有助於自己對這種音樂形式的深層次的理解、把握;有助於這種音樂的更好的流傳和發展什麼的、
根據自己的論文提綱再多說兩句寫作目的 就差不多了吧、
9. 松花江上歌曲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由張寒暉作於1936年。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大舉進攻中國東三省,張學良電令時任東北軍參謀長榮臻保存實力,消極對待日本關東軍的挑釁,致使東北的東北軍官兵,攜老帶子,布滿西安街頭。他們被迫流亡關內,有家不能歸,有仇不能報,從心頭都郁結著悲苦怨憤,要傾吐,要爆發。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張寒暉譜寫了這首感人肺腑的獨唱曲,以含著熱淚的哭泣似的音調,唱出了悲憤交加的聲音。他把自己的這首歌教給學生、群眾演唱,然後,他帶領群眾到西安的城牆上,街頭中去演唱,悲怨壯烈的歌聲深深打動了廣大東北軍官兵的心,竟有數萬名官兵聽後落淚。「西安事變」爆發前後,西安城裡已到處可以聽到《松花江上》的歌聲,並迅速傳遍全國。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這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曾被譽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風靡中華大地的抗戰歌曲《松花江上》。
西安事變前夕,西安愛國青年去臨潼請願時,行至十里鋪,張學良將軍驅車趕來,勸導學生勿去臨潼,怕有危險。這時,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悲壯的歌聲令人斷腸。張學良聽了,沉痛地說:「請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內,用事實來答復你們。」
抗戰開始後,周恩來曾代表中共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出席東北軍軍官會議。會議結束時,周指揮與會軍官唱了這首歌。悲憤的歌聲激起了大家思念故鄉的情緒。當歌聲進入「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時,全場軍官有的熱淚盈眶,有的低頭哭泣,有的舉起了拳頭,「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決心,充溢著歌唱者的胸膛。
《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後流傳東北軍,並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長城內外。當時,這首歌曲並沒有出版,而且誰也不知道作者是張寒暉,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淚卻強烈地感染著愛國的中華兒女們,人們爭相傳抄傳唱,在祖國破碎山河的上空,到處飄盪著歌曲中的呼號。
1938年7月7日晚,武漢舉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動,十多萬群眾分乘幾百條木船,舉著火把匯聚在長江之上。這時候,不知是誰領頭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應,十幾萬人的歌聲掀起了巨大的聲浪,匯成了人間罕見的、血淚凝聚的感情的交響。
一直埋頭苦乾的革命音樂家張寒暉,就是這樣代表著人民傾吐呼號,為我們留下了這首不朽的戰斗性的悲歌。
歌曲賞析
1936年,被蔣介石驅趕到「剿共」前線的東北軍官兵,攜老帶小,布滿西安的街頭。他們被迫流亡關內,有家歸不得,有仇不能報,卻要為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去賣命,人人心中都郁結著悲苦怨憤,要傾吐,要爆發……。當時正在西安二中教書的張寒暉,天天見到這種流浪徘徊的慘景,耳鼓充滿嗟嘆痛苦的呼聲,於是便譜寫出了這首感人肺腑的獨唱歌曲,以含著熱淚哭泣似的音調,唱出了悲憤交加的聲音,張寒暉曾說:「我把北方『娘們』在墳上哭丈夫、哭兒子的那種哭聲變成了《松花江》的曲調了。當然,這也要變一變才成……。」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傾述性的音調貫穿全曲,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真切感人。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引申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當尾聲長處呼天搶地似的旋律時,歌曲達到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抗爭的力量。張寒暉譜成這首歌曲後,先親自教二中學生歌唱,後來傳到東北軍的學生隊里,不久就傳遍了東北軍。1936年11月,「西安事變」爆發前後,西安全城到處可以聽到《松花江上》的歌聲,並迅速傳遍全國,作品在當時起到了喚醒民眾的作用。解放後,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也選用了這首歌曲。
這首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具有傾訴性,敘述性兼抒情性的特點。歌詞內容有很強的說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兩個樂段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個樂句構成。這一部分的音調富於敘事與抒情的特點,傾訴著自己的家鄉東北,有豐富的物產,還有自己的爹娘,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得到了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這首歌以帶尾聲的二部曲式為結構。傾訴性的音調貫穿全曲,並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真切感人。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引伸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當尾聲唱出呼天喚地似的旋律時,歌曲達到了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抗爭的力量。
依據歌詞的內容和感情的脈絡,這首歌分為懷故、漂流、呼喚三個層次。詞的開頭部分:「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訴說了家鄉的美麗富饒和豐富資源。第二部分「九一八,九一八,在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整夜在關內流浪。」概括地描述了國土淪喪後的悲慘遭遇,控訴了日本侵略軍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尤其第三部分是歌曲的高潮。「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爹娘啊,爹娘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那撕心裂肺的旋律,無限感慨地向故鄉的親人發出呼喚,抒發著對早日收復失地的強烈渴望。歌中的「我」那滿含熱淚、悲憤交加的音調,使每個中國人為之動容。
上世紀60年代,我國著名男高音李光羲在大型歌舞劇《東方紅》演唱這首歌曲,受到周總理的親切接見。我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施鴻鄂的演唱堪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