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音樂有啟迪智慧,促進智力發展的特殊功能。研究表明:常聽音樂能提高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發展思維。每當人們欣賞音樂的時候,大腦總要產生不同的生活聯想:或一幅幅生動的圖畫;或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或某種帶有幻想性的思維活動;或帶有哲理性的反映。所以,欣賞音樂是人們打開智慧大門的鑰匙之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早在本世紀初,美國著名兒童音樂教育學心理學學者詹姆斯·默塞爾就在其音樂教育心理學名著《學校音樂教學心理學》一書中反復強調指出:在普通學校中,音樂教育就是欣賞教育,就是為欣賞而進行的教育。由此可見音樂欣賞對學生的重要性,因此教師要通過音樂欣賞的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欣賞能力。
一、激發學生聆聽的興趣, 養成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它不像繪畫、電影、戲劇那樣是直觀可見的造型藝術,而是通過人們的聽覺引起人們的聯想,從而獲得一個彷彿可以感覺到的聽覺形象。音樂欣賞是指以具體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的方式及其它的輔助手段來體驗和領悟音樂,從而得到精神愉悅的一種審美活動。近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認為:成人,特別是音樂修養水平較高的成人,他們在欣賞音樂時,可以通過無外顯行為的內部操作來設置期待和獲取期待的滿足。而缺少音樂經驗的小學生只能更多地通過可見的外部操作來產 生期待和追求期待的滿足。欣賞主體企圖從音樂中獲得某種體驗的期待是欣賞熱情產生的最原始的動力,而期待的不斷滿足則是欣賞熱情不斷保持並增長的強化劑。因此,沒有期待和期待的不斷滿足就不會有欣賞熱情的激發、保持和增長,也就不會有真正主動和持久的欣賞行為。喜歡聽音樂的人遠比喜歡唱歌演奏樂器等音樂表演的人多。一是因為耳朵比眼睛更易於動情,另一方面是音樂欣賞不受其它音樂形式、設備、技術和生理條件的限制。只要有一定聽力,每個人都可以欣賞音樂、享受音樂。科普蘭曾說過: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可見培養學生良好的聆聽習慣,是學生理解音樂的重要前提。1、選擇有特點的音樂,激發學生欣賞興趣。
興趣是一種特殊的追求與探索,它是一種啟動人類智慧的特殊途徑。對音樂感興趣的人,在學習中就會全神貫注,積極思考,他們會有很大的積極性和很強的求知慾。孔子說: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所以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激發他們內心不同的情感體驗。對於普通學校中絕大多數缺少音樂經驗的小學生來說,熟悉度過低的內容,無論就音樂價值評論體系來說其品位多麼高,就音樂知識體系來說其體系多麼完善,小學生若不能很好地接受,其所有的 價值都將得不到充分的實現。因此,我們在選材上、設計上都必須努力確保兒童對所將關注的音樂有必 需具備的冗餘度。要做到這一點,在選擇欣賞作品、安排教學內容時就要根據兒童原有的生活經驗和音樂經驗 ,以兒童的經驗為基本的出發點。在選擇欣賞方法、設計教學程序時,也要依據學生對該作品中各種因素的熟悉情況和兒童音樂操作能力的實際發展水平來進行。例如在《鳥店》的欣賞中可以讓學生體驗到生動、精彩的音樂形象;在欣賞《苗嶺的早晨》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優美中國民族音樂;歡快活潑的《打棗》,依戀思念的《小背簍》,耐人回味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都深深的吸引著孩子們.。這些具有不同風格特點的音樂作品,感染著學生,引發著學生的共鳴,激發了他們欣賞音樂的興趣。2、引導學生溶入樂曲的角色、培養欣賞音樂的習慣。
學會傾聽音樂是理解音樂的重要前提。在聽音樂中學生被要求安靜地傾聽他們所不熟悉的音樂時,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往往都會很快感到迷茫和厭倦 ,希望能盡快結束或退出這種活動。對此,我在欣賞音樂前給學生講述一些動人的音樂背景故事引導學生進入樂曲的角色中去。首先,讓進入樂曲的角色學生好好地欣賞樂曲;其次,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和理解樂曲;最後,讓學生把對樂曲的感受表達出來(語言表達、或動作表達)。循序漸進的引導使學生成為音樂的主人,從而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習慣。
二、通過欣賞音樂,增強學生的想像力,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
音樂是一種高尚的聽覺藝術,它是通過人的聽覺引起聯想而產生形象。這種形象是通過欣賞音樂而產生的。欣賞音樂應具備感受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音色及節奏、速度、力度、配器、織體等變化的能力.音樂欣賞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學會聆聽音樂、體驗音樂、理解音樂的重要手段, 能較快地提高學生音樂的鑒賞力和表現力的一項重要實踐活動。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和積極思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還能通過感受音樂語言的變化,培養他們的想像力。
想像力是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大腦的思維加工過程,表現為創造新的形象的能力。音樂能給孩子們的想像力提供一個廣闊的天空。他們在音樂中能聽到很多東西,做到心領神會、身臨其境,同時產生一種表現的慾望。這時,教師對學生啟發和引導,孩子們就能夠充分發揮想像力。但由於音樂的表情內容有顯著的不確定的特點.同一樂曲,由於它沒有詞義,沒有特定畫面,所以它可因時間、地點、情緒的不同,使欣賞者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同時這種情感體驗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因此我在欣賞教學中,努力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嘗試讓學生在欣賞音樂後,將內心的體驗轉化為外在的語言表現出來。在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中,不斷擴展學生的想像空間。通過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加深對樂曲的理解,從而提高欣賞音樂的能力。
三、讓學生在音樂欣賞的教學中發展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發散性思維,音樂思維不具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徵為發散性思維提供了大量的鍛煉機會。二是情感的作用。創造性思維離不開豐富的情感.大文學家托爾斯泰說: 我們的創作沒有激情是不行的音樂思維不僅能表達情感,更能激發情感,有助於創造思維的發展。欣賞教學中,努力給學生創造一種受感染的氣氛,使他們置於某種情境下,以縮短與作品的時間距離,產生共鳴, 受到感染和啟發,獲得真、善、美的真諦。並通過音樂劇的創作和表演,使學生運用音樂語言、肢體動作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在欣賞課中讓孩子們根據樂曲創編律動。那律動是什麼?律動是兒童隨著音樂節拍,進行有節奏動作的一種活動。律動能幫助兒童藉助身體的動作來理解音樂的內容、風格和情緒,訓練孩子的韻律感。欣賞課中的律動不僅滿足了孩子們好動的特性,而且幫助他們感受到了樂曲的內在情緒、風格特點。除了律動還可以讓學生進行音樂劇的創編和表演,可以使學生積極的自我展示,使學生們各抒己見、發散想像,利用集體思維,使思想互相激盪,發生連鎖反應,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合作能力有著很好的效果。通過音樂劇創編和表演,孩子們不但對作品進行了再創作,還運用自己特有的表達方式加深了對作品的理解,這樣也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在欣賞音樂的教學中,對學生的音樂欣賞進行了有意識有目的的培養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能力。通過音樂欣賞豐富了學生的聽覺感知,擴大了他們的音樂視野,積累音樂語匯,發展音樂思維,從而達到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的目的也大大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
Ⅱ 打棗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
嗩吶
嗩吶音樂《打棗》是河北民間樂曲,根據河北梆子《趙連代借閨女》這出戲中回的一段唱腔衍變而來答.樂曲熱情豪爽,表現了北方金秋時節,一樹樹果實累累的紅棗很逗人喜愛,男女老少,一手提籃,一手執竿,邊打棗,邊風趣的談笑,歡聲笑語此起彼伏、連綿不斷.也有人傳說這首曲子描寫了宋太祖趙匡胤私訪民間,想吃棗子身邊又沒帶分文,於是和打棗姑娘發生了一段有趣口角的故事.
Ⅲ 打棗用什麼樂器演奏的
打擊樂器
* 太鼓
o 太鼓(釣太鼓):鼓體直徑55公分、厚12公分;演奏時以裹上皮革的兩支木內制「撥」(鼓槌容)敲擊;正式名稱為釣太鼓。
o 大太鼓:舞台上表演舞樂時使用,鼓面直徑超過兩公尺。
o 荷太鼓:道樂'(行進式的雅樂)時使用。
* 鉦鼓
o 鉦鼓:打面直徑15公分,雅樂器中唯一的金屬樂器;演奏時以尖端如水牛角的兩支「桴」(鼓槌)敲擊。
o 大鉦鼓:舞台上表演舞樂時使用,鼓面直徑超過兩公尺。
o 荷鉦鼓:道樂(行進式的雅樂)時使用。
* 羯鼓:鼓面直徑23.5公分,是打擊樂器中的首席,演奏時以尖端如棗的兩支「桴」敲擊。
* 三之鼓:鼓面直徑42.5公分;演奏時左手持鼓,右手持「桴」。
* 笏拍子:長35.5公分、厚1.2公分,一組兩片。
* 船樂(在船上演奏)時使用的太鼓及與舞樂的小道具:壱鼓、雞婁鼓、振鼓。
* 釣太鼓、大太鼓、荷太鼓、船樂用太鼓,總稱為「樂太鼓」。
* 釣太鼓、鉦鼓、鞨鼓合稱為「三鼓」。
Ⅳ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音樂書內容
第一單元:童趣 唱歌有:《快樂寶貝》和《對鮮花》、《打鞦韆》,欣賞《在鍾錶店裡》和《鳥店》;
第二單元 :可愛的家 唱歌有《小船》和《可愛的家》,欣賞《內依巴河》;
第三單元:農家孩子的歌 唱歌有:《小瓜棚》和《冬瓜和南瓜》;欣賞《森林水車》和《打棗》、《嘎妞妞》;
第四單元:綠色的夢 唱歌:《少先隊植樹造林歌》,欣賞《苗嶺的早晨》,音樂情景劇《森林的故事》;
第五單元:小樂隊 唱歌《法國號》;欣賞《紫竹調》和《小樂隊》;活動《自製小樂器》;
第六單元:歌聲中的回憶 唱歌《賣報歌》;欣賞《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小背簍》和《竹馬游戲》、《陀螺》;
第七單元 五十六朵花 唱歌《幸福花兒開心上》;欣賞《金瓶似的小山》和《嗯嗨呀》;
第八單元 七彩的生活 唱歌《白鴿》;欣賞《小松樹》、《哦,課間十分鍾》和《藍天白雲跟我來》
拓展資料:
在具體的音樂教學設計中,傳統的 「教學目的」同現在的 「教學目標」有著根本的區別:前者帶有濃厚的 「學科本位」和 「教師中心」痕跡,其設計體現為 「教什麼」,「怎樣教」,「通過教達到什麼目的」,等等;後者則體現了從 「教師中心」到 「學生本位」的轉變。「教學目標」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根據課程標准和教材來設計目標要求及目標水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人的成長歷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引導人健康向上、樂觀積極的精神基石。
傳統的課程觀由於過分強調認知而忽視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中的功能,致使該項目標形同虛設,從而導致把豐富、生動的教學活動局限於狹隘單調的認知主義框框中。這種缺乏情感內涵、充滿理性的課程設計,不僅使學生普遍感到學習的枯燥和單調,甚至恐懼、苦惱,喪失了學習興趣,而且極易造成學生的 「情感營養不良」、「情感偏枯」等現象。
Ⅳ 打棗的音樂
嗩吶音樂《打棗》是河北民間樂曲,根據河北梆子《趙連代借閨女》這出戲中的一版段唱腔衍變而來.樂曲權熱情豪爽,表現了北方金秋時節,一樹樹果實累累的紅棗很逗人喜愛,男女老少,一手提籃,一手執竿,邊打棗,邊風趣的談笑,歡聲笑語此起彼伏、連綿不斷.也有人傳說這首曲子描寫了宋太祖趙匡胤私訪民間,想吃棗子身邊又沒帶分文,於是和打棗姑娘發生了一段有趣口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