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中如何促進師幼互動麻煩告訴我
幼兒音樂欣賞活動是幼兒通過傾聽音樂作品進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鑒賞的一種音樂審美活動,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目前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仍然跳不出「幼兒圍著教師轉」的模式,特別在感受、表現音樂的活動中,教師的主觀行為依然起著決定作用,幼兒的所感、所想、所為常常並非源於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認識,而是教師思...想與意志的巧妙強加。那麼,如何通過良好的師幼互動行為,在音樂欣賞活動中調動孩子的自發參與、自主學習、自由表達,從而使孩子喜歡並熱愛上音樂欣賞活動、提高音樂欣賞能力,成為筆者的探索課題。三年來,筆者通過制定一系列教學策略,創設相應環境、氛圍,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表現力。以下是筆者在音樂欣賞活動中促進師幼互動的具體做法。 一、把握教學活動中雙主體的原則,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和思維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同時,教師與幼兒又互為「拋接球」的雙方,在活動過程中相互促進,共同將教學活動推進、延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是雙主體的關系,而在傳統的幼兒園教育中,師生之間通常是建立在以權威教育為基本特徵的互動關繫上的。在這種權威式的教育中,兒童經常處在一種被動的單純受教育的地位,教師處於一種控制兒童的地位,故師生之間難以建立積極、有效的溝通與互動關系,最終使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案或課程趨於失敗,不利於幼兒從小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形成健全的個性品質。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成人化的審美趣味和評價標准,充分地相信和尊重每一位幼兒,提供自由、寬松、信息量大而且充滿創造氣氛的學習環境。鼓勵幼兒自由想像和創造,激發幼兒用情感去體驗美、創造美,接納幼兒所表達的情感,使幼兒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如音樂欣賞《小老鼠舞會》中,筆者帶領孩子們以小老鼠的角色進入游戲情境,重溫《小老鼠舞會》的故事,並引導幼兒大膽想像,表現出「老鼠出洞」「開舞會」「喝醉酒」的不同動態、形象。引導幼兒傾聽音樂的情緒感受、體會「老鼠」處於不同情境時的心情和狀態,並鼓勵幼兒嘗試表現,在充分理解、掌握樂曲結構和情緒後與孩子們相互用眉筆在臉上畫上胡須、塗上口紅、抹上「醉酒」的腮紅,隨著音樂快樂地表演。由游戲貫穿的整堂音樂欣賞活動中幼兒是愉悅的,他們自主參與,處於不斷的思維、想像和創作中。 二、多管齊下,促進幼兒理解音樂語言,提高幼兒音樂審美感知能力 音樂欣賞活動的樂曲作品本是抽象而模糊的,而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的,因此從審美感知結構的整體性出發,結合幼兒缺乏一定的知識經驗和音樂經驗的年齡特點,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筆者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多樣的手段輔助,將聽、想、說、唱、動、奏等方式融合,多渠道、多形式體驗,讓幼兒在與各種教學手段的有效互動中自由表現音樂,從而提升幼兒感受音樂、理解樂曲的能力。 第 一,塑造音樂形象,引導觀察、啟發想像,使幼兒在聽覺感知的基礎上,發揮視覺的作用,營造「故事感」和「畫面感」,幫助其理解樂曲的內容,發展其想像力和創造力。 音樂語言是一整套表達情感的音樂體系。了解和熟悉音樂語言,對幼兒來講要從音樂形象入手,藉助音樂形象,解讀音樂作品,促進幼兒理解能力、想像力的發展。如在大班上學期欣賞音樂《春天的雪人》時,筆者根據樂曲旋律和情緒創編了一個關於小雪人從誕生的快樂到歷經融化的悲傷故事並製作了一個精美的課件。在欣賞中,筆者讓幼兒一邊看課件一邊就畫面內容展開想像並講述。生動有趣的畫面加上講解,創設了形聲並茂的情景,幼兒興趣濃厚。當看到下雪了小動物們在雪地里堆雪人時,他們愉快地點頭微笑;看到雪人們和小動物們愉快地跳舞時,他們歡欣地拍手;看到小雪人融化時,他們憂傷地皺起了眉頭。最後,小雪人融化、水汽蒸發上升凝結成白雲竟又能和小動物們游戲時,他們歡呼了起來。這時,筆者及時引導幼兒:「這個故事被編成一首樂曲,你們聽一聽,這首樂曲可分為幾段,每一段分別在講述什麼情節?為什麼?」由於有先前故事及畫面的鋪墊,幼兒很快地理解了A-B-A三段式的樂曲結構,並熱烈地討論如何結合故事內容運用適當的表情、動作表現出不同的音樂情緒。最後,幼兒自由分工,選擇事先准備好的各種表演小道具,隨著音樂自由創作表演。 第 二,發揮語言表達的重要作用,引導幼兒交流分享對音樂的特殊體驗,從而表達他們的獨創性,促進幼兒理解音樂作品,激發其想像力、創造力。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並積極給予肯定和贊賞,將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激起孩子們表述和表現的慾望。如在欣賞音樂作品《巨人的花園》時,筆者先以童話小故事引入,描述了巨人的花園多麼的美麗,小朋友們在巨人的花園里玩耍時多麼的快樂,可是巨人卻強壯而兇悍,總是趕跑快樂游戲的孩子們。然後引導孩子們傾聽音樂,感受老師提出的問題:「這首曲子可以分為幾段?哪一段表示小朋友們在花園里快樂玩耍?哪一段表示巨人生氣地驅趕小朋友們?為什麼?」「你覺得小朋友們在花園里都在做些什麼?巨人來了他會做些什麼事?」然後,老師啟發幼兒將感受和想法表達出來:「A段非常輕快、有力,我覺得表示小朋友們在花園里蹦蹦跳跳,非常快樂!」「我覺得A段聽起來非常歡快,肯定是小朋友們都在花園里捉迷藏,有的躲在大大的樹叢後面,有的躲在粗粗的樹干後面……」「A段的音樂很輕快很活潑,我好像看到小朋友們圍在一起唱歌跳舞,他們坐在草地上,拍著手……」「B段音樂感覺很沉悶,一定是巨人來了,他正生著氣,握著拳頭,很兇的樣子,瞪大了眼睛向著小朋友們走來……」幼兒依據音樂的旋律,結合筆者營造的童話故事氛圍,自由地說出自己奇妙的想法。這不但有助於迅速理解、掌握音樂的段式結構,更通過交流豐盈了想像,使音樂作品更立體、更生動。通過不斷的啟發、引導、鼓勵、支持和肯定,平時不愛開口的幼兒或者缺乏自信心的幼兒都能逐步參與進來,講述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第 三,體驗式欣賞。用肢體語言感受和展現對音樂的認知和理解,提供讓幼兒展示個人音樂見解的舞台,促進幼兒表現力的提升。 音樂欣賞包含了欣賞性和創造性。筆者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盡量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自主的空間,使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長參與活動,進行自由想像、表現和創作。如在欣賞《龜兔賽跑》樂曲時,筆者除了製作相應的課件,更布置了森林賽道的場景,以帶領幼兒參加「森林長跑運動會」的形式使幼兒自然地融入情境。在欣賞、交流和感知樂曲內容及結構後,讓幼兒自由地扮演角色,在場景中傾聽音樂進行表演,使幼兒在參與表演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樂曲的感知和理解。 第 四,注重區域教學中的個別指導,提供師幼互動的機會。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針對幼兒的特點所採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在區域教學中,由於人數少了,教師與幼兒之間有了更多互動的機會,教師可以有目的地與個別孩子進行交流,傾聽和引導幼兒。為了讓幼兒充滿欣賞樂曲的熱情,滿足幼兒對音樂欣賞活動的期待,筆者專門在區域活動中開辟了「音樂欣賞區」。 在「音樂欣賞區」中,筆者為不同水平的幼兒准備了豐富的表演輔助材料,如在欣賞完樂曲《小小理發師》後,筆者在「音樂欣賞區」中投放了「角色區」中的洗發盆、洗發水、大圍巾和硬紙皮剪刀等易於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在熟悉樂曲後一邊傾聽樂曲一邊相互隨樂曲的節奏、情緒進行表演,為幼兒提供了自由表現的空間。活動時,
Ⅱ 為什麼要學習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指導
藝術教育 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 藝術活動 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藝術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和促進作用,改變使藝術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而教師是《綱要》與幼兒發展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貫徹《綱要》的關鍵在於教師。回顧傳統的音樂教育活動,教師在指導策略上存在著如下幾個問題: 1 .教師是活動的絕對主宰者。教師引領多,幼兒模仿多,給幼兒發展和表現的空間不夠。 2 .幼兒對音樂活動大都停留在喜歡的層面上。教師缺乏對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3 .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表達不能完全得到滿足。 4 .雖然活動形式比較活躍,但教師缺乏對關鍵經驗的理解和把握。 那麼,如何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優化教師指導策略,切實發揮音樂教育活動在各領域活動中的中介作用,提高音樂教育的美育作用呢? 將教師「教」的策略轉化為幼兒「學」的策略 在以往的音樂活動中,教師大多考慮的是以怎樣的方式教會幼兒。而這種方式幼兒是否感興趣、能否幫助幼兒獲取關鍵經驗,以及是否考慮幼兒特有的學習特點等,難以兼顧。只有將教師「教」的策略轉化為幼兒「學」的策略,才能使學習得到真正的優化。 1 、抓住本次活動的關鍵經驗 整合課程的運用,似乎將各自學科的特點逐漸淡化,但是無論哪種學科課程,部有其獨特的關鍵經驗。音樂活動也是一樣。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前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目標的設定以及環節的確定方面緊緊圍繞幼兒將要獲取的關鍵經驗,才能保證活動中幼兒發展的有效性。 在確定關鍵經驗後,運用多種手段來充分體驗,幫助幼兒理解作品,獲得經驗。如《與媽媽共舞》 ( 德沃夏克的《浪漫曲》 ) ,在確定了感受「短短長」樂句的目標後,我們就採用了肢體動作、呼吸感應、綵帶拉動以及游戲表演等各種方式來感受「短短長」樂句這一目標。 2 、以體驗為前提,為幼兒的學習搭建台階 藝術作品是抽象的、概括的,尤其是一些國外優秀的音樂作品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缺乏聯系。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共鳴,教師的引導也沒有目的性。因此,我們在欣賞活動中,將幼兒難以理解的作品曲式、風格,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相結合,通過游戲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如:欣賞義大利歌曲《纜車》時,將整個歌曲設計成幼兒登山的活動,通過聞一聞花、喝一口水、休息一下、擦一擦汗等場景來感受樂句,並讓幼兒體驗樂曲中的特有節奏。將「富尼古利富尼古拉」作為自我加油的口號,配合圖示和各種身體的動作,幫助幼兒很快理解了曲式,並發展成為一個喜聞樂見的游戲。 3 、引導幼兒間相互學習 在傳統的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的示範比較多,而給予幼兒的空間不夠。實際上,每位幼兒天生就是藝術家,他們的想像和創造遠遠高於成人。因此,我們要求教師從活動的主宰地位上退下來,把舞台交給孩子,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現音樂。如在《精靈進行曲》活動中,我讓幼兒嘗試用身體做打擊樂為樂曲伴奏,提出了「身體的哪裡能夠響起來」的問題,結果,幼兒發明了拍手、拍腿、拍膝/肚皮/屁股、碰膝蓋等多種方法,其中僅拍手就有手背互拍、手心拍手背、手心拍拳頭、兩手掌錯開拍、上下拍等多種音效,加上多種形式的跺腳、響舌、親嘴、吸氣後手拍的噗噗聲,幾十種音效都來自於幼兒的創造和相互學習。因此,如何激發幼兒的想像、創造與合作,給幼兒更多的表現機會,達到幼兒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學習,是教師專業技能的一項重要指標。 給予幼兒情感支持 幼兒藝術活動是精神創造活動,是幼兒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有人說:打動人的並不是音樂本身,而是包含在音樂中的感情。因此,我們在進行活動之前,非常注重給予幼兒充分的情感鋪墊。如:《小枕頭》就是讓幼兒在感受搖籃曲恬靜、優美的曲風之前,讓幼兒動手製作枕頭娃娃。當幼兒懷抱自己的「寶貝」時,自然流露的深情與專注是最能夠打動人心的。 其次,在活動的過程中強調對幼兒進行激勵。如在《小螞蟻》活動中,老師會說:「能乾的小螞蟻,你們還能想出哪些搬運木材的方法?」「你們是世界上最能乾的小螞蟻 ! 」以此來鼓勵幼兒繼續探索。 教師的角色身份隨著活動開展不斷轉換 《綱要》提出,教師要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但在活動開展的不同階段,教師的身份是隨著活動的進行而不斷調整和轉換的。 1 、教師要用激情帶動孩子 在活動初期,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激發幼兒情緒。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情景,通過簡潔的問題引領幼兒傾聽音樂,讓幼兒馬上進入到游戲的情境中。教師的身份就是一個引領者,其問題提出的准確程度和各種提示性手勢的運用,關繫到幼兒能否准確地把握住音樂中的重點元素,順暢地進入音樂的大門。 2 、多樣性的示範激發幼兒創造的慾望 教師的示範要有所選擇,不能僅靠隨機進行。如在《小螞蟻》活動中,在讓幼兒肢體感受運木材之前,教師就提供了前拉、後拉、前推、側推等多種動作造型。所以幼兒在實際的表現過程中,就創造了扛、頂、背等多種搬運木材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體驗的深度,開闊了思路。 3 、教師要及時退出,觀察幼兒的表現 在活動進行中,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與幼兒同樂的水平上,還要針對幼兒的表現促使其發展,因此,教師的角色要從合作者轉移到觀察者的身份上來,為最後的總結提升和有效引領打好基礎。特別是在幼兒創造和表現的過程中,要做到眼裡有孩子和孩子的表現。
Ⅲ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握緊拳頭》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兒歌的韻律,感受音樂強弱變化。
2、喜歡打擊樂活動,體驗拍打不同位置發出的各種拍打聲。
活動准備:
1、節奏棒每人一副
2、大貓、小貓圖片;磁帶;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1、聽<I love you>音樂做動作進教室。
2、發聲練習:出示玩偶引起幼兒興趣,用<hello>歌歡迎。啟發幼兒變換拍打的部位和動作。
3、分辨聲音游戲
*教師用不同強度的聲音呼喚幼兒。
*啟發幼兒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幸福拍手歌》,並用身體動作和節拍表現。
4、敲敲奏奏
*按教師提示的節拍嘗試敲擊節奏棒的各種方法。
*按兒歌韻律敲擊《孫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嘗試敲擊《大貓和小貓》、體驗節奏的變化。
5、音樂游戲《聽音學走路》:啟發幼兒注意傾聽,根據音樂的變化模仿鳥飛、大象走、解放軍走路。
Ⅳ 尋找一份幼兒園音樂規則游戲 具有玩法 規則 結果
課題生成 小班幼兒運動系統的發發育及神經系統對運動系統的調節功能還不完善,跳躍動作缺乏力量,因而幼兒的動作還不協調,靈活、控制力還較差。只有加強幼兒基本動作的練習,才能促進幼兒身體的正常發充和機能的完善,保持幼兒身體的正確姿勢。針對幼兒年齡特點,利用游戲的形式,選擇孩子們喜歡的動物――小白免進行動作...練習,既能增加幼兒的興趣,又能達到訓練目的,從而使幼兒獲得最基本的獨立運動能力,增加身體素質。 課題名稱 小白兔(小班體育活動)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並攏行進跳,促進幼兒肢體的協調發展。2、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和愛護同伴的情感。 活動准備 1、老鷹抓小雞音樂磁帶,律動磁帶,錄音機。2、小白兔頭飾若干,大狗熊頭飾一個,紙團。3、事先布置好活動場地:草地、小河、小型積木搭成的熊的家。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幼兒分散站在場地上,隨音樂做韻律操;頭部運動、上肢運動、下肢運行、踢腿運動、全身運動。2、基本部分。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小白兔嗎?知道它是怎麼走路的嗎?」(一跳一跳的)「讓列們一起來學學小白兔走路」。1)教師村落講解動作要領:兩腳並攏,膝蓋彎曲,向上跳、行進跳。2)幼兒學習兔跳:教師重點指導跳法,雙足並攏向前跳。3)教師提示引導幼兒進行合作跳: ①兩兩合作向前跳。 ②自由組合跳。 ③集體排隊跳圓。4)教師交待游戲玩法:「媽媽帶著寶寶跳到草地上游戲、玩耍,並告訴寶寶附近住著一隻大狗熊,會經常到這兒來找食物吃。如果大狗熊來了,我們趕快蹲下或躺下別動,或躲進草叢里,笨狗看不見,就吃不到我們了」。第一段音樂:小白兔寶寶(小朋友扮)和媽媽(教師扮)一塊兒跳到草地上,開心地玩耍、做游戲。(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正確跳法)。第二段音樂:隨著旋律的變化,笨狗熊來了(另一位教師扮),抓走了一隻來不及躲藏的小白兔。第三段音樂:小白兔營救同伴活動。教師:「寶寶們,大狗熊抓走了我們的小夥伴,我們怎麼辦呢?」(我們要把它救回來)教師引導幼兒發散性思維,請聰明寶寶幫媽媽想辦法,如:用拳頭打、用腳踢、用石頭(紙團)砸等等。幼兒游戲:當狗熊來的時候,他們用自己想出的辦法齊心協力趕走了大狗熊,救出了同伴。3、結束部分。教師:「寶寶們,你們真勇敢,趕走了大狗熊,還救出自己的同伴,媽媽真替你們高興,讓媽媽親親我勇敢的寶寶們。」(撫愛、親熱的活動)。教師:「今天我們玩了一天,出了許多汗,讓我們一起到池塘邊去洗洗澡吧。」幼兒放鬆活動,游戲結束。 課題評價 效果分析 將教學內容游戲化,這是適合小班幼兒教育的重要特點的。孩子本身對動物就較有親切感,再加上教師參與游戲並且當他們的媽媽,更能增加幼兒的興趣與積極性。活動開始時,將已學的律動插入復習,既能使幼兒做一些游戲前的准備運動,又能復習鞏固已學的知識。音樂貫穿於整個游戲之中,整首音樂既能體現小白兔們輕松愉快、嬉鬧的情景,又能體現大狗熊出來時的那種笨拙、小白兔情景。本活動能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氛圍中鍛煉雙腳跳及行進跳,又能培養幼兒傾聽音樂旋律的能力。教師的引導提問,能擴展幼兒的思維,讓幼兒積極主動地想出各種辦法營救同伴,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和愛護同伴的情感。整個活動中幼兒興趣高,主動積極。 專家點評 以音樂貫穿整個游戲,使小班體育游戲活動更加生動有趣,效果很好。 案例5 快樂的袋鼠 課題生成 「晨風吹,陽光照,小朋友起得早……」伴著歡快的音樂聲,幼兒正在鍛煉身體。 「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小青蛙捉害蟲》的游戲,好嗎?」 「好!」 在教師的組織下,幼兒開始練習青蛙跳的基本動作――雙腳行進跳。在練習時,教師通過觀察,覺得幼兒動作較協調,基本能掌握雙腳行進跳的動作要領。這時開始做游戲。 游戲開始:「小青蛙,呱呱呱,田裡住,水裡劃,看見害蟲吃掉它。」念完兒歌要,「小青蛙」們便蹦跳著去捉「害蟲」。教師發現幼兒在「小青蛙」捉住了「害蟲」帶回家時,兩人能協調一致地完成雙腳行進跳動作。 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設計了《快樂的袋鼠》的活動,來更有效地幫助幼兒掌握雙腳行進跳和合作行進跳的動作技能。 課題名稱 快樂的袋鼠(大班)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行進跳及合作進行跳。2、發展幼兒協調能力,增強其腿部肌肉力量。3、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教師用布袋一隻,幼兒用布袋人手一隻。(布袋分小、中、大三種)。2、錄音機、活動時用的音樂磁帶。3、大積木人手一塊,小樹。(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排成四路縱隊隨教師走、跑交替進場,進入場地後聽音樂做准備活動,讓身體活動開來。 2、基本部分。1)練習單人雙腳行進跳。 ①每位幼兒根據自己的身材選擇大小合適袋,套上一隻布袋做袋鼠,練習單人雙腳行進跳。「今天,媽媽要帶你們出去玩,我們先來練練雙腳向前跳的本領。」小袋鼠們分散自由練習雙腳行進跳,教師注意觀察「小袋鼠」的動作。練習一時間後,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跳得又穩、又快、又輕、並請幾名幼兒來示範。 ②分成男、女兩隊進行比賽(在同一起跑線後,同時向前跳,看誰先到終點,又能跳得穩、輕)。 ③游戲:造新房(可分組合作造新房)。「這里真美呀,我們來造新房子吧!」小袋鼠到指定地方積木,把積木裝進所穿布袋胸前的小口袋裡,跳到樹林里,合作用積木造新房。 ④造好新房後,小袋鼠在草地上媽媽一起玩耍,聽音樂做一些放鬆活動。2)練習兩人合作行進跳。 ①小袋鼠學習新本領,分散練習兩兩合作行進跳:幼兒兩人一組,較協調地一起往前跳,請一些動作協調的幼兒示範。(練習時,能力弱的幼兒跳的距離短些,並提醒幼兒感到累時會自己休息一下。) ②游戲:「種樹(幼兒分成兩隊進行比賽)」「我們一起去種樹,把樹林打扮得美麗。」「小袋鼠」兩個合作搬運一棵小樹,跳到樹林中種下,以先種定的一隊為勝。 ③錄音機里傳出打雷下雨的聲響,小袋鼠跟著媽媽到新房子里避雨、休息。3)練習多人行進合作跳。「天晴了,我們再到草地上去練習新本領。」幼兒多人結伴,進行練習: ①請幼兒商量好以後協調、有節奏地往前跳,並請能力的幼兒表演。 ②幼兒分散練習,教師注意觀察、指導,逐步提高要求,結合的人趙多越好,整齊、協調地一起前進。 ③控制好幼兒的活動量和活動密度,提醒幼兒注意休息,不過分疲勞。 ④請幼兒分別來表演自己的本領。3、結束部分。1)幼兒脫下布袋,疊好放回原處,聽音樂做放鬆動作。2)活動結束後,幼兒和教師一起收拾好積木、樹等物,離開場地。 課題評價 效果分析 大班體育活動《快樂的袋鼠》是以游戲的形式來貫穿,幼兒感興趣,積極參與活動。活動過程中,教師能利用示範、指導、啟發等多種方法來讓幼兒練習雙腳行進跳的動作,便於幼兒接受、模仿和練習。在活動中,因為有了布袋的約束,幼兒在剛開始練習時比較謹慎,慢慢地往前跳,等他們掌握了動作要領後,膽子漸漸大起來了,行進跳時能做到又穩、又輕、又快;在此基本上,進行兩人合作行進跳的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兩人為了協調好動作,開動腦筋,想出了先喊口令「預備――起」,然後再開始一起跳的辦法。這樣,幼兒在自由練習和集體游戲中控制能力,腿部肌肉得到了鍛煉。另外,整個活動安排自然,分散練習與集中練習相結合,動靜交替,而且能游戲的方式來鞏固發展幼兒的動作。 專家點評 通過游戲使幼兒掌握體育動作的要領是一種很有效的體育活動方法。但孩子常出現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因沉浸在游戲情境中而忽略了動作要領,二是怎樣加強幼小兒童對體育活動的較持久
Ⅳ 幾個小孩子把拳頭一個一個疊起來的動作叫什麼名稱
生
Ⅵ 幼兒園的創造性歌唱活動有哪些方式
歌唱教學在幼兒音樂教育中佔主要地位。多年以來,幼兒園集體歌唱教學的方法就是教師示範,幼兒模仿,片面重視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幼兒的所感所想,幼兒只是被動機械地唱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藝術活動的目標是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豐富審美經驗,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的傳授。 那麼,如何在歌唱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呢?我們作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 鼓勵幼兒創編歌詞,即興演唱 在歌唱活動中,我們嘗試讓孩子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編部分歌詞,並能根據原調唱出。對於不同水平的幼兒要求也不同。 在小班的歌詞創編活動中,我們只要求幼兒用少數的替換詞來取代原歌詞中的相應詞彙,以減輕幼兒語言表達的負擔。如歌曲《大貓小貓》活動中,我們運用了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創編活動。 1、幼兒在認識貓的前提下,先學會唱新歌並嘗試用不同的力度演唱關於大貓小貓的歌詞。 2、學慣用其它不同的動物形象創編歌詞,如大狗小狗。 3、學慣用兩種大小不同的動物形象創編歌詞,如老虎、老鼠等。在活動中,我們多採用一人想出相應的詞句,則集體一起唱出的方法,以減輕幼兒情緒方面的負擔。 在中班的歌詞創編活動中,為了確保在進行音樂活動時能有更多的創造氣氛和音樂審美氣氛,我們有時會在語言、科學等相關教育過程中,順帶進行一些必要的知識經驗和語言組織技能方面的准備。如歌曲《我有小手》、《走路》、《理發店》等等,我們事先讓幼兒認識手,知道手的用途;了解動物怎樣走;認識理發店等,讓幼兒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後再進行歌曲的創編。如《我有小手》中,教師問:「我們的手除了可以拍,還可以做什麼事呢?」小朋友們馬上就說:「我有小手我敲敲敲;我有小手我搓搓搓;我有小手我彈彈彈」等。幼兒不僅能把編的動詞講出來、唱出來,而且還可以一邊默唱一邊做相應的動作。 在大班歌詞創編活動中,要求又要比中班稍難。如《胡說歌》,教師在引導幼兒動腦筋編一些違反正常生活現象的滑稽事件的唱詞時,幼兒想出了很多很多。如「你把襪子穿在鼻子上嗎」;「你把襪子穿在小手上嗎」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引導幼兒創編襯詞來代替一、 二、五句末的拍手動作。幼兒想出了「嘰嘰」、「噓噓」、「喵喵」等多種象聲詞。教師還啟發幼兒想出各種滑稽有趣的動作來替代有聲的襯詞。如在一、二、五句末拉兩下耳朵、眨兩次眼睛、摸兩次鼻子等等。 通過讓幼兒增編、改編歌詞,幼兒體驗到了自主探索和創造性參與的快樂,培養了創造能力。 二、鼓勵幼兒創編伴隨歌曲的身體動作 讓幼兒為歌曲創編動作,一方面可以激發他們歌唱的興趣,另一方面又可以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如《聽》這首歌,幼兒唱了幾遍後興趣就不大了。教師就對幼兒說:「你不僅可以用嘴巴唱,還可以用你的身體來唱。」幼兒的積極性馬上調動起來了。有的幼兒邊唱邊高舉雙手左右擺動,有的幼兒邊唱邊旋轉身體,就好象風兒真的吹來似的。如歌曲《小海軍》,它是幼兒十分喜愛的一首歌,特別是一些男孩子,很快就學會演唱了。當唱到「敵人膽敢來侵犯」時,他們一手叉腰,一手握起了小拳頭,一幅憤怒的表情。當唱到「打得他呀海底沉」時,整隻手有力地指向地面,就象真的把敵人的船隻打到了海底。 在創編活動中,我們不規定幼兒按照統一的模式來做,重要的是讓幼兒自主地去感受,去表現,學習過程的體驗。當孩子們富有個性的理解以及創造性的表現方式被教師肯定時,你們體驗到了被尊重的感覺,滿足了自我表現的需要。這種正面的情緒會激勵幼兒更加熱愛音樂。 三、與幼兒共同探討演唱的多種形式 有的歌曲中,兩段歌詞表達了完全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小樹葉》、《小熊過橋》等。在《小熊過橋》中,我們一邊讓幼兒傾聽音樂一邊出示相關圖片,讓他們有豐富的體驗。幼兒感受到了第一段小熊在搖晃的竹橋上行走時緊張害怕的心情及第二段小熊經過媽媽的鼓勵勇敢地過了橋後快樂的心情。幼兒在唱這首歌曲時,都能較自然地把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准確地表達出來。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在歌唱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是行之有效的。它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激發了幼兒的音樂靈感,讓幼兒在愉快的情緒和積極的心理狀態下保持探索的興趣和創造的熱情,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Ⅶ 中班握緊拳頭奧爾夫音樂教案
活動由來:
幼兒由中班升入大班,為了鞏固幼兒正確的使用剪刀,發展幼兒剪紙及鏤空的技能。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正確使用剪刀、轉紙剪及鏤空的技能,初步熟悉基底線。
2、體驗剪紙的樂趣。
Ⅷ 如何在歌唱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歌唱教學在幼兒音樂教育中佔主要地位。多年以來,幼兒園集體歌唱教學的方法就是教師示範,幼兒模仿,片面重視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幼兒的所感所想,幼兒只是被動機械地唱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藝術活動的目標是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豐富審美經驗,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的傳授。 那麼,如何在歌唱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呢?我們作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 鼓勵幼兒創編歌詞,即興演唱 在歌唱活動中,我們嘗試讓孩子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編部分歌詞,並能根據原調唱出。對於不同水平的幼兒要求也不同。 在小班的歌詞創編活動中,我們只要求幼兒用少數的替換詞來取代原歌詞中的相應詞彙,以減輕幼兒語言表達的負擔。如歌曲《大貓小貓》活動中,我們運用了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創編活動。1、幼兒在認識貓的前提下,先學會唱新歌並嘗試用不同的力度演唱關於大貓小貓的歌詞。2、學慣用其它不同的動物形象創編歌詞,如大狗小狗。3、學慣用兩種大小不同的動物形象創編歌詞,如老虎、老鼠等。在活動中,我們多採用一人想出相應的詞句,則集體一起唱出的方法,以減輕幼兒情緒方面的負擔。 在中班的歌詞創編活動中,為了確保在進行音樂活動時能有更多的創造氣氛和音樂審美氣氛,我們有時會在語言、科學等相關教育過程中,順帶進行一些必要的知識經驗和語言組織技能方面的准備。如歌曲《我有小手》、《走路》、《理發店》等等,我們事先讓幼兒認識手,知道手的用途;了解動物怎樣走;認識理發店等,讓幼兒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後再進行歌曲的創編。如《我有小手》中,教師問:「我們的手除了可以拍,還可以做什麼事呢?」小朋友們馬上就說:「我有小手我敲敲敲;我有小手我搓搓搓;我有小手我彈彈彈」等。幼兒不僅能把編的動詞講出來、唱出來,而且還可以一邊默唱一邊做相應的動作。 在大班歌詞創編活動中,要求又要比中班稍難。如《胡說歌》,教師在引導幼兒動腦筋編一些違反正常生活現象的滑稽事件的唱詞時,幼兒想出了很多很多。如「你把襪子穿在鼻子上嗎」;「你把襪子穿在小手上嗎」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引導幼兒創編襯詞來代替一、二、五句末的拍手動作。幼兒想出了「嘰嘰」、「噓噓」、「喵喵」等多種象聲詞。教師還啟發幼兒想出各種滑稽有趣的動作來替代有聲的襯詞。如在一、二、五句末拉兩下耳朵、眨兩次眼睛、摸兩次鼻子等等。 通過讓幼兒增編、改編歌詞,幼兒體驗到了自主探索和創造性參與的快樂,培養了創造能力。 二、鼓勵幼兒創編伴隨歌曲的身體動作 讓幼兒為歌曲創編動作,一方面可以激發他們歌唱的興趣,另一方面又可以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如《聽》這首歌,幼兒唱了幾遍後興趣就不大了。教師就對幼兒說:「你不僅可以用嘴巴唱,還可以用你的身體來唱。」幼兒的積極性馬上調動起來了。有的幼兒邊唱邊高舉雙手左右擺動,有的幼兒邊唱邊旋轉身體,就好象風兒真的吹來似的。如歌曲《小海軍》,它是幼兒十分喜愛的一首歌,特別是一些男孩子,很快就學會演唱了。當唱到「敵人膽敢來侵犯」時,他們一手叉腰,一手握起了小拳頭,一幅憤怒的表情。當唱到「打得他呀海底沉」時,整隻手有力地指向地面,就象真的把敵人的船隻打到了海底。 在創編活動中,我們不規定幼兒按照統一的模式來做,重要的是讓幼兒自主地去感受,去表現,學習過程的體驗。當孩子們富有個性的理解以及創造性的表現方式被教師肯定時,你們體驗到了被尊重的感覺,滿足了自我表現的需要。這種正面的情緒會激勵幼兒更加熱愛音樂。 三、與幼兒共同探討演唱的多種形式 有的歌曲中,兩段歌詞表達了完全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小樹葉》、《小熊過橋》等。在《小熊過橋》中,我們一邊讓幼兒傾聽音樂一邊出示相關圖片,讓他們有豐富的體驗。幼兒感受到了第一段小熊在搖晃的竹橋上行走時緊張害怕的心情及第二段小熊經過媽媽的鼓勵勇敢地過了橋後快樂的心情。幼兒在唱這首歌曲時,都能較自然地把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准確地表達出來。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在歌唱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是行之有效的。它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激發了幼兒的音樂靈感,讓幼兒在愉快的情緒和積極的心理狀態下保持探索的興趣和創造的熱情,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Ⅸ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握緊拳頭)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專的(或稱屬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