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教學 > 音樂課中的有效語言

音樂課中的有效語言

發布時間:2021-02-20 14:02:28

Ⅰ 淺談怎麼運用音樂課的課堂語言

一、 運用語言要准確,概念表述要精確
小學音樂課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向學生傳授科學的音樂知識。因此教學語言必須具有嚴密的科學性,這也是對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科學的音樂知識,必須藉助於精確的語言,才能准確無誤的表達其內容,科學的表達方法即語言周到嚴密,含義准確、遣詞用句精當.合乎語法規律。這樣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給人以清晰明澈的正確認識,教學語言的邏輯性應是其科學性原則的組成部分。教學語言的邏輯性,即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式進行教學論證。這樣,就必須注意教材內在規律,把握教學內容各部分之間的本質聯系。譬如,在基本音樂常識的教學中,有關音符時值、節奏的內容就應該特別注意教學語言的邏輯性;在學生已掌握的音樂知識基礎上,根據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嚴密的論證,從而得出結論,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路隨教師的講解,一環扣一環,達到理解掌握的境界。[①]
還有的老師總是把音樂基礎知識介紹錯誤,例如忘記了作曲家的國籍,或者忘記了浪漫主義時期所處在的時間段,這些錯誤都是很不應該在音樂課堂中出現的。
教學語言中最忌諱的是概念不清。這容易引起條理混亂,學生聽後不知所雲,如墜五里雲霧;或曲解定義,以至謬種流傳,誤人子弟。教學語言中的這些毛病很可能在講課中造成邏輯混亂,使講課內容失去科學性,影響知識信息的有效傳遞。例如,有的音樂教師在上課是說:「不要趕節奏。」「請緩慢一些節奏。」我們知道,節奏在音樂體系中主要表現為有組織的音的長短關系。教學語言中出現「趕節奏、」「緩慢節奏」等詞語,把「節奏」等同於「速度」,混淆了節奏的內涵,這顯然是錯誤的。此外,若教學語言中用詞不準確,表達傳遞信息就會產生誤差。因此,應正確使用教學語言中的詞彙和術語,語句通順,合乎規范。忌用「可能」,「大概」這些似是而非,摸稜兩可的不確切詞語。
二、 運用語言要形象,表述要生動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講究運用生動的語言藝術,通過生動的的教學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調動學生積極性。誘導學生積極思維,拓展思維境界,有益於學生的智力開發,同時提高教學效率。在小學生的音樂課堂中利用所掌握的新舊知識之間的承繼和矛盾,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啟發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目的。生動的語言不僅僅是幽默性的,還應該是具有啟迪性和「含金量」的。也就是在生動的同時應該把有效的知識傳遞出去,做好「學」與「娛」兩不誤。
另外,要使課堂語言生動,還可以加入適當的肢體語言和表情語言。肢體動作以及面部表情也是語言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運用肢體語言和表情語言也是使課堂生動化的良好橋梁。
如在花城版教材《走進音樂的世界》第四冊第四課中教學歌曲四川童謠《螃蟹歌》時,《螃蟹歌》是一首活潑、風趣,富有戲劇性,又充滿生活氣息的歌曲,歌曲內容反映了一群孩子去江邊玩耍,遇上螃蟹的情景。歌詞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地描繪了螃蟹夾人的過程;富有地方色彩,全曲富有情節性和戲劇性。歌曲的第一部分描述了螃蟹的長相形態,第二部分是音樂戲劇情節的展開,描述了頑童的腳趾被螃蟹哥的「夾夾」夾住了,一方面頑童努力爭脫,要甩掉螃蟹夾,一方面螃蟹緊夾不放,從而將歌曲推向高潮。最後是頑童求螃蟹哥放了「我的腳」,意味深長,充滿幽默感。教師應該充分運用形體動作來讓學生深切感受到音樂的旋律美、歌詞美、意境美。

三、 運用語言要「聲情並茂」
語言和音樂一樣是具有感情的,在描述和闡釋音樂的時候,語言表述要聲情並茂,要通過語言表達出對音樂情感的流露。假如一首很悲壯的音樂作品,教師卻用很興高采烈的語言去講解介紹,顯然是違背了音樂及作曲家的主旨。這樣的語言講解也會使學生們產生對音樂本身的誤解,還會造成學生對老師的懷疑和猜測。教學過程不只是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引起共鳴的過程.給小學生上音樂課。要盡量做到聲發於情、意寓於情、理融於情,以增強語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謂「聲情並茂」就是在課堂上所教授的音樂情感要與自己口頭語言所表達的情感一致。

Ⅱ 音樂課中怎樣用肢體語言表示歡快

古語說:「手舞之,足蹈之。」肢體語言在我們音樂教學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音樂教師的肢體語言是教學的無聲語匯,它藉助表情、眼神、舉止、手勢、儀表等手段,來傳達感情,是一種具有較高審美價值和感情交流價值的溝通工具。在教學中,充滿激情的教師會極大地喚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生動活潑,避免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音樂教師的肢體語言藝術可根據動作部位不同分為以下若干種類:
身體動作:通過軀乾和四肢的動作變化來傳遞信息,包括手勢、步態與頭姿等。
面部表情:通過臉上肌肉變化,眉、眼、口、鼻的活動和形態變化而傳遞信息。教師的面部表情,是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教師情感過程的「溫度計」。
眼神交流:「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透過這扇窗口,師生之間可有效地交流大量的情感信息。
在教學中,學習歡快又跳躍的音樂作品的時候,當音樂一起,同學們就有要蹦要跳的沖動,想跟隨音樂一起哼唱,一起舞蹈。俗話說:「聞樂起舞」。舞蹈語言是肢體語言之一,它與音樂藝術相輔相成,舞蹈語言能充分地表現節奏和情緒,更能使學生深入地理解和展示音樂作品。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天山之春》時,我就運用了大量的舞蹈肢體語言來表現本單元內容,其中《青春舞曲》這首歌曲的教學中,舞蹈肢體語言的運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首歌原來是舞曲,是首極歡快又活潑的歌曲,無論性別,不管長幼,幾乎人人都喜歡哼唱這首動感十足的歌。學生對這首歌曲也較熟悉,為教學起到了鋪墊作用。以下是我在這課教學中的一點做法:
一、引入中,選播一段具有濃郁新疆風格特點的音樂,我自信地,有表情的表演了一段新疆舞蹈,學生觀後為之鼓掌、喝彩,著實讓我感動。他們對新疆「移頸」的舞蹈動作充滿好奇,我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立即進行下一環節的教學--評點《青春舞曲》,使學生了解到維吾爾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引入新課一首《青春舞曲》,這首歌節奏歡快,載歌載舞,充分體現了這一民族特點,從而加強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在旋律和節奏分析環節中,老師提醒學生發現旋律連接的一個巧妙的方法,拋出問題讓學生發現並總結:3271 3217 664 3▕ 3271 3217 666 6 ▕ 6624 364 332 3▕ 3271 3217 664 3▕ 3271 3217 666 6▕ 每小節的尾音是下一小節的首音,這一方法貫穿全曲。引導學生在演唱時,可以把小節的首音和尾音的音找出來並略突出的演唱,教師邊做適當的舞蹈動作輔助,以加深印象。維族音樂節奏,多用切分音、附點節奏和弱拍上給以強勢的藝術處理。如舞蹈動作中的繞腕,頭的「挑」,腳步的「三步一抬」中的後踢步都是在弱拍做的,邊練習旋律及節奏,加以簡單的「動脖」、「彈指頭」、「翻腕子」等一系列的小動作,以此突出維族音樂風韻和民族舞蹈特點。通過新疆舞蹈的學習,學生在視、聽的結合中,自發地自如地就用手把節奏打出來了,在舞蹈肢體語言運用下,學生在課堂中主動起來,對新疆音樂特點的認識,在美的音樂、美的肢體語言中,激發出來。學生在動口,動手中熟悉和感受其音樂特點。

Ⅲ 如何巧妙地運用音樂課堂評價語言

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對課堂教學的作用至關重要。評價音樂教師的素質,首先應看教師的藝術修養如何。具體的說就是看教師能否在課堂上富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嫻熟而又合乎邏輯地彈好鋼琴伴奏,以恰當的形象動作表現音樂等。其次,應看教師的授課能力如何。具體就是看教師有無嚴密、准確的傳授知識能力,清晰、流暢的語言講授能力以及進行器樂教學的能力等。第三,應評價教師有無端莊、樸素的儀表,親切、和靄的教態,機敏的應變能力等。這些因素常常會成為影響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
二、評價教學思想的先進性
教學思想,即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指導思想。
一、評「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符合《音樂課程課標》理念,符合音樂學科特點,並聯系學生實際,落實在教學全過程。
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關注情感、能力、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的整合。
二、評「教學准備」
1、了解學生,把握《課程標准》,鑽研教材和教法。
2、熟練必要的示範,創設適宜的情境。
3、圍繞教學,多渠道有效開發和利用教育資源。
三、評「教學內容」
1、生動、形象,富有美感,有利於學生的音樂審美學習和文化學習。
2、陶冶學生性情和高尚情操,有利於學生音樂創造與實踐等多種能力的發展。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貼近學生實際,難易適度。
四、評「教學過程」
1、體現音樂審美性,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探究、感受、表現與創造興趣,發展其能力。教學民主,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2、師生互動,提供學生自主學習和選擇的機會,教學生動,氣氛活躍。
3、教學方式多樣化,有啟發性和激勵性,指導及時、靈活、有效,立足學生發展。
4、恰當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教學有特色。
5、充分體現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促進者的角色地位。
五、評「學生發展」
1、音樂學習興趣濃厚,能感受和理解音樂與相關文化,有初步的音樂審美評價能力。
2、大膽想像、思維活躍,獲得相應的審美經驗和多種音樂技能。
3、獲得美感體驗,合作分享,樂於表現,有藝術創新的意識和初步能力,突出個性。
4、自我調節學習情緒,較長時間保持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學習過程保持愉悅,時有成功的感受,學習願望增強。
5、全員、全方位參與學習活動(認知、行為、情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
6、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友好分工與合作。課堂氣氛民主、和諧、活躍。
六、評「教師素養」
1、有良好的音樂素質及綜合修養,理念先進,教法出新,示範嫻熟。
2、教態自然大方,舉止得體,有親和力,富有激情。
3、語言規范、准確、有感染力,教學應變能力強。
七、評「教學效果」
1、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
2、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3、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增強,掌握更多的學習策略和方法。

Ⅳ 音樂課教學中的幾點有效做法

如何有效開展音樂課堂教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眾多新觀點、新方法推陳出新的今日教壇,學生是否得到發展是教學的最終目標,也已成為我們的普遍共識。近年來,江浙、上海等教育較發達地區的一些專家提出了有效教學理念,這個理念的落腳點也正應了促進學生發展這一目標。因此,我在音樂課堂上對如何實現有效教學作了一些膚淺的探討。我認為:要達成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從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積極的創設課堂情境、靈活的運用課堂語言、充分利用課堂評價等方面下功夫。
一、 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音樂課堂教學是教與學雙方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而進行知識信息的獲取、加工、輸出的流動過程。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是提高這一流動過程的有效度,獲得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重要因素。實現教學目標的優化,可以分三個步驟進行:
1、根據新課程標准制定學期目標。為了更好的把握本學期的音樂教學方向,了解本冊音樂教學的重點、難點,在開學之初,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制定了一份詳細而清晰的學期總體教學目標。這將對每堂課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起到一個很好的導向作用。
2、根據學期目標制定課堂目標。每堂課應有科學而明確的指向性、能反映教材的本質內容,而這個方向和目標必須以總體目標為依據。如在制定花城版第四冊第2課中《美麗的朝霞》的教學目標時,根據第2課歌頌清晨的美麗景色,啟示學生對光陰的珍惜這一總體目標,我通過制定強弱處理、感受三拍子的動律讓學生體會音樂美、朝景美;並通過歌曲創編與拓展讓學生感受時間的珍貴。
3、根據課堂目標制定環節目標。抓住課堂目標的總體走向之後,細化每個教學目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途徑。在每堂音樂課中,課堂是靠環節目標去實現,環節目標靠課堂目標去統一,這是目標有效教學的原則。它們的關系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沒有總體課堂目標,課堂教學組織就不明了,會顯得亂。那光有課堂目標,沒有環節目標,教學會顯得空洞。所以有了課堂目標後,制定環節目標必須注意,環節目標有若干,都為實現課堂目標而服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坡度,讓學生的思維經過「爬坡」的過程,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慾望。
二、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教學環節的合理性是實現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任何一堂成功的音樂課都有它吸引學生的教學環節。如在花城版第四冊《有個洋娃娃》一課中,教師在處理歌曲環節中,讓學生表演歌詞「哎呀,哎呀,價錢太貴了」。同學們積極的分組討論,大膽的上台表演,參與興趣濃厚,課堂氣氛也推向了高潮。這一環節不僅完成可歌曲處理這一目標,而且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還包括教師能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合理的調整教學環節。由於音樂教師教授的班級比較多,針對不同班級學生接受能力和性格特點,音樂教師應具備靈活調整教學環節的良好素質。如在不同的幾個班上花城版第四冊《美麗的朝霞》一課時,教師就對每個班的教學環節和側重點做了不同的調整。對樂感較好、表現力的較強的班加強了學生對歌曲情感的處理;對於好動、學習興趣濃的班級增加了畫旋律線的游戲環節;對於樂感稍弱、接受較慢的班級則採取了「三拍子組詞」、「紅星評比」等的游戲激勵環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音樂活動的主動性。總之,任何教學環節的設計都必須從學生出發,從教學目標入手,這樣才能為實現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三、積極的創設課堂情境。全面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情境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在我校「有效教學」模式研討活動的討論中,我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出不同的課堂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戲引入、 場景引入等。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將給我們的音樂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設計花城版第二冊《十個小印第安》這課時,教師以「十個小朋友」的游戲方式引入後又以故事情境的方式展開教學。教師帶著學生「來到印第安部落」,接著課件中出現一所印第安房子,通過尋找「開門暗語」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歌曲、感受歌曲,最終達到學習歌曲的目標。整堂課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生玩的不亦樂乎、學的更是輕松愜意。課堂情境的創設還可以根據課堂的具體情況通過以下方面進行深入和發展:1、通過讓學生觀察生活、觀察插圖、觀察熒屏自主深入課堂學習。2、讓學生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欣賞音樂後說感受、給音樂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樂。3、有效組織,高效參與,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可以結合表演創作、歌曲創作、節奏創作、繪畫創作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式表現音樂。
四、靈活的運用課堂語言。教學活動的靈魂就在於教學的語言技巧,教學語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課堂氣氛生動活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度。音樂課堂因其藝術性和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需要更精妙的語言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如在上花城版第八冊《牧場上的家》一課時,教師課堂語言運用的最多的是「老師聽到幾句唱得很不好」「還不太

Ⅳ 簡述音樂欣賞活動中語言材料設計的要點

音樂欣賞活動中語言材料特指含有藝術形象的有神文字材料。如故事,散版文,詩歌,民權謠等。

設計的要點:

1、一致性

文學作品本身的結構,內容,形象和情感與音樂一致還有講述和朗誦文學作品時,語言的音調,節奏,力度,音色,風格等因素與音樂也相一致。

2、語言優美,文學性強,能為幼兒理解與喜愛。

(5)音樂課中的有效語言擴展閱讀:

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有力手段與載體。音樂教育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增強幼兒對音樂美的敏感性,而且更是使幼兒的左右腦得以協調發展,塑造完美人格的有效途徑。

幼兒園音樂教育主要包括:歌唱活動、音樂欣賞、打擊樂、音樂游戲、以及在音樂伴奏下做動作等,由此可見音樂欣賞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也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礎,因為無論是歌唱還是律動活動都離不開音樂欣賞,並且在發展幼兒的想像力,提高幼兒對睿卡奧爾夫音樂的鑒賞力和審美力方面尤為重要。

Ⅵ 如何改善小學音樂課程評價語言 改善

要想提高課堂來教學的有效性,課前自准備很重要,而備課則是重中之重。在備課時要明確目標,注重過程,不能只按照教參照搬照抄。教材分析要和本課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鮮明、具體的特點。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樂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對學生有用的,對本課有用的。備課時首先要反復聆聽,把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觸和理解記錄下來,再用音樂術語進行整理。一旦把音樂作品分析透了,目標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應的水到渠成了。

Ⅶ 如何提高課堂小學音樂教師評價語言有效性的研究

音樂課堂教學應該是動與靜的交替與有機結合,營造出一種和諧的、美的教育氛圍。
新課程的實施,給音樂課堂教學帶來了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音樂課堂教學越來越生動,越來越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拓展,音樂課堂氣氛寬松而和諧。然而靜下心來思考,也難免會有疑問產生。音樂課堂上老師帶給學生的究竟是什麼?怎樣提高教學活動中有效性呢?
一、備好課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前准備很重要,而備課則是重中之重。在備課時要明確目標,注重過程,不能只按照教參照搬照抄。教材分析要和本課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鮮明、具體的特點。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樂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對學生有用的,對本課有用的。備課時首先要反復聆聽,把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觸和理解記錄下來,再用音樂術語進行整理。一旦把音樂作品分析透了,目標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應的水到渠成了。
教材分析做到具體細致,教學目標也要做到准確清晰。在每堂音樂課中,確定好大目標和小目標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有了大目標後,制定小目標時必須注意,若干小目標都必需為實現大目標而服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一定層次劃分,讓學生的思維層層跨越,層層爬高,而不是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也就是說教學中教師除了對整堂課的教學目標要清晰外,對每一個環節的小目標也要清晰。在教學環節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怎樣才能達到我預設的目標?」在學生已知與未知之間架橋設階,以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慾望,開發學生的跳躍思維。只有圍繞目標,環環相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輕松愉悅、簡單直觀的教學手段,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點。
在教學中,我常利用圖片、實物、精美的頭飾等直觀教具去創設情境。如在教學欣賞課《龜兔賽跑》時,運用動畫,讓學生邊看多媒體動畫邊聽故事,設計一些小問題讓學生自己找答案,然後將一些動物頭飾分發到各小組,讓小組之間進行表演比賽,同學們熱情高漲,寓教於樂,豐富了學生的想像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慾望、情緒、興趣,一節課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度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生的思緒富於具體性、形象性、知識經驗較少、注意力不易集中,應多採用直觀實物進行教學。教學中,運用一些直觀實物教具,來輔助我們的音樂教學效果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如在講音樂知識的時候,在單純音符的認識上很枯燥,又難以理解。一次看電視廣告的時候給我以靈感:廣告中八個孩子分吃蛋糕,劃開十字分成四份後,孩子出其不意的攔腰從中分開正好八份。我就把這個設計運用在課堂上,我准備了四個蘋果,一把刀子,上課時,我帶著教具走進教室時,同學們都好奇地問我要干什麼?顯然,實物教具已經讓他們產生了興趣。講解時,我先出示一個蘋果,然後告訴學生,這個蘋果能作四分音符,它唱一拍;兩個蘋果就是二分音符唱兩拍;四個蘋果是全音符唱四拍;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那麼半個蘋果就是八分音符唱半拍;把這半個蘋果再平均分成兩份,那麼其中的一份是十六分音符,這一份是整個蘋果的四分之一,唱四分之一拍。通過形象、生動鮮明的實物教具在同學們的面前展現,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很快掌握了新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師真正放手、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難點。
學習中遇到難點,學生思維受阻時,很多學生懶於自主思考,而是等著由老師的暗示傳遞給他們的信息。長此以往就容易形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對音樂的敏感性自然就差了,一旦老師不作暗示,學生就無所適從了。這個時候要放手給學生,引導學生合作討論。在學習《大河之舞》時,通過完整地聆聽各種節奏,我引導學生從分析每種節奏的音樂要素上的變化,組織分組展開討論進行分析、歸納和交流。這樣的合作學習淡化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固定模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合作意識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四、掌握好課堂節奏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接觸的音樂作品各不相同,課堂氣氛也不盡相同。要麼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異常激動;要麼整堂課學生情緒低落,課堂氣氛壓抑而沉悶。怎樣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學節奏,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有效,從而構成音樂課堂中的一種和諧美呢?
在研究實踐中我體會到,音樂課的課堂結構要動靜有度、充滿美感。這里的「動」與「靜」,是指教學形態的表現而言的。所謂「動」,是指課堂教學活動的一種活躍狀態。如學生積極參與、涌躍發言、熱情舞蹈、愉快歌唱等,是「有聲有色」的教學。所謂「靜」,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相對安靜狀態,如學生靜心聆聽、深入思考等,是「無聲世界」的境界。如果一堂音樂課一直處於動態,「動」多「靜」少,以致於學生興奮過度,容易使課堂處於失控狀態;如果自始至終寂靜,課堂氣氛十分沉悶,「靜」多「動」少,則學生容易疲勞,抑制學生的思維,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使「動」「靜」合理搭配。在低年級要以「動」為主,但也要有適當的「靜」進行調節。讓學生在激烈的活動後靜下來,給他們以舒緩調節的空間和時間,往往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隨著年級的升高,要增加「靜」的次數,延長「靜」的時間,給學生留有充分思考的餘地。總之,音樂課堂教學應該是動與靜的交替與有機結合,這樣才能營造出一種和諧的、美的教育氛圍。
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所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去研究和發掘,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爭取摸索出更多的對音樂課堂教學有用的東西,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扎實、豐富而有效,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爭取為我們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有所貢獻。

Ⅷ 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傾聽和語言表達能力

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我發現在現行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認為音樂課就是來唱歌,而傾聽音樂就是休息或表演;有些學生喜歡聽自己熟悉的音樂,對沒有聽過或自己不熟悉的音樂就說:「這首曲子不好聽,我聽不懂!」便沒有興趣欣賞音樂。很多低年級的學生認為音樂欣賞就是表演,當音樂一開始,很多學生就興奮地手舞足蹈,他們不但沒有認真的聽音樂,而且影響了旁邊的同學聽音樂;有的學生不能夠堅持認真地把樂曲聽完,注意力經常分散到別的事情上,經常出現「非完整」的音樂體驗。因此,在音樂教學中不能忽視對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培養。 「傾聽」是學習知識的前提和基礎。音樂課作為聽覺學科,傾聽是非常重要的,在音樂課上怎樣養成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呢?在教學過程中,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逐漸積累了一些經驗,並初見成效。 一、在組織教學中,培養學生養成傾聽音樂的習慣 (1)在音樂節奏中進教室 當學生走進音樂教室時,我讓學生按照音樂的節拍,並踏著整齊的步伐進教室,或按照音樂的節奏自由表演,強調學生聽音樂並注意節奏。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沒按要求進教室,我就有必要請學生重新進教室,把規矩做到位為止。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進教室聽音樂的好習慣。 (2)師生問好 上課時,我與學生問好都有固定的音樂,上行音階表示起立,下行音階表示坐下,要求起立與坐下都要做到「靜」、「齊」、「快」,師生有表情地唱問好歌。 (3)用身體語言表達音樂情緒 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要求學生聽音樂並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達音樂的內容和情緒。對表現到位的組及時給予整組獎勵,對於低段學生,我及時指出,告訴他不夠的地方在哪裡。比如有的學生講廢話,不聽音樂表演;有的學生顧自己玩耍,或做一些跟音樂無關的事情等情況,教師都應及時指出。 音樂是聽覺藝術,必須充分利用耳朵,充分體現藝術美,所以它跟其它學科不同,每一環節都要體現美。不僅要內容美、環節美、語言美,總之處處都要體現美。所以音樂課堂上很多語言都用音樂代替,學生聽音樂來行動。 二、在歌曲演唱中,培養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 歌曲演唱是音樂教學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教學內容。無論是合唱或是齊唱都需要建立在聆聽的基礎上,要演唱正確的節奏、音準等也必須建立在聆聽音樂的基礎上。如果不會聆聽,就不能很好表現整個藝術作品。 (1)在學唱歌曲時,讓學生聽出歌曲的拍子和情緒。 (2)一邊聽歌曲,一邊加樂器伴奏或律動表演,臉部表現出聽到的音樂情緒。 (3)聽音樂默唱或跟著琴輕唱,耳朵聽音樂伴奏,輕聲的演唱,聽出自己的音高是否與伴奏相一致,讓自己唱歌不會跑調。 (4)聽自己演唱出的歌聲的音量及音準和其他同學的歌聲,是否和諧統一。 (5)隨著年級的升高,孩子們開始接觸合唱。進行二個聲部的和聲音程訓練時,演唱前先明確二個聲部合在一起的音響效果,一邊唱一邊聽一邊調整合唱音響效果。在訓練中,我從一個單音、一個音程、一個和弦開始入手,逐漸過渡到聽一個樂句,再到聽一首樂曲。多聲部節奏訓練對建立孩子的多聲部的聽覺能力是快捷的一條途徑。從卡農式的二聲部節奏訓練入手,訓練聲部的穩定性,訓練聽覺對聲部的識別、跟蹤的能力,再通過不同節奏織體的二部節奏訓練加強聲部的獨立性和聲部間的合作能力的訓練,感受不同節奏織體交錯發聲的合作美。 歌唱的聽覺訓練是沒有捷徑可言的,教師必須耐心地、扎扎實實地進行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的聽覺訓練,培養孩子們對旋律、和聲音響聽唱緊密相聯的聽覺能力,養成歌唱中傾聽的習慣。 三、在音樂欣賞中,培養學生養成傾聽音樂的習慣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往往學生很難靜下心來或安靜地欣賞音樂,我讓學生用舞蹈、律動、臉部表情等表現方式來欣賞樂曲時,學生便更難做到用耳朵去傾聽音樂。因此學生興奮地手舞足蹈,課堂紀律比較混亂。在欣賞課中,我首先精心研究教材,進行有組織地教學,設計一定的教學情景,教學環節要環環緊湊,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欣賞音樂。但是,孩子對於聽音樂還處於一種無意識狀態,我還要有意識地引導,教給一定的方法,在科學的方法中逐漸養成傾聽音樂的好習慣。 (1)閉眼靜聽 第一遍欣賞音樂的時候,我要求學生閉上眼睛用心聆聽,並充分發揮想像,設問「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畫面?」要想體驗作者所傳達的情感,這就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傾聽音樂。這樣,學生才能對音樂的高低、強弱、節奏、調性等因素逐漸感知,以至對作品的情感、情緒做出判斷。「音樂是心靈的語言」。心靈語言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溝通。在靜穆中,音樂在人的精神上空升騰、泛化,那該是欣賞音樂的最高境界。課堂上,師生表面的「靜」深層的動--內心深處的感動,這何嘗不是主動參與呢?這恰似音樂中休止符的作用--此時無聲勝有聲。 (2)抓住音樂特點聽 任何一首樂曲都是由音樂要素組成的,包括節拍、節奏、旋律、音高、力度、音色、速度等,各個要素有不同的表現意義。每一首曲子由於重點要素的不同而顯示的特點是不一樣的

閱讀全文

與音樂課中的有效語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