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班《捕魚歌》教案
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版識的內容,找出與新權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⑵ 幼兒健康教案《大網魚》大班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啟發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通過探索動作要領體驗成功的喜悅。
2.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在游戲中觀察和探索"漁夫"和"小魚"角色的動作要領,團結協作開展游戲,發展觀察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協調合作等能力,形成初步的規則意識。
3.技能目標:進一步發展跑的基本動作和快速躲閃等靈敏性的身體素質。
4·創造力培養目標:在逐漸增加難度的游戲中大膽探索跑、躲閃和合作捕魚等方法。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熟練掌握體育游戲《拉網捕魚》活動規律與程序。
2.製作的小魚兒和漁夫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幼兒跟隨教師進入活動場地站兩隊做准備活動。(重點活動下肢和腰部)
二、展開
(一)在游戲情境中探索、練習"合作追捉""跑"和"躲閃"的基本動作。
1、提問:漁夫是怎樣追捉小魚的?小魚是怎樣逃脫的?
2、探索、練習漁夫"合作追捉"的基本動作。
(1)鼓勵幼兒模仿、探索漁夫捕魚"合作追捉"的基本動作。
(2)邀請幾名幼兒分組示範基本動作,引導其他幼兒觀察練習。
(3)教師小結動作要領,指導大家一起練習基本動作。
(二)開展游戲,總結動作要領和應對策略,強調游戲規則。
1、分組游戲兩遍,總結動作要領,強調游戲規則。
(1)請1組的幼兒扮作漁夫,2組的幼兒扮作小魚進行游戲。
(2)師幼共同討論游戲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合作追捉""跑"和"躲閃"的動作要領,強調游戲規則。
(3)兩組互換角色再次分組進行游戲。(方法同上)
2.增加游戲難度,在圓圈內進行"拉網捕魚的游戲。
(1)教師講解新的游戲玩法與規則。
游戲玩法:請兩名幼兒扮作"漁夫",手拉手當漁網,其他幼兒扮作"小魚"。音樂(網小魚)響起,"漁夫"開始追捉"小魚",被捉住的"小魚"要立刻與"漁夫"手拉手編成漁網繼續追捉剩餘的小魚。
游戲規則:音樂響起,游戲開始;音樂停止游戲結束;游戲過程中"漁夫"的手不能放開,被捉住的"小魚"要立刻與"漁夫"一起繼續追捉剩餘的"小魚";所有幼兒不能跑出藍色圓圈。
(2)師幼共同總結游戲中出現的問題,討論和解決問題。
提問:當漁網越來越大時, "漁夫"們應該怎樣合作追捉"小魚"?
三、結束
教師小結活動過程,隨音樂(再見歌)帶幼兒扮作小魚做放鬆活動,離開場地。
⑶ 幼兒園教案漁夫捕魚故事引導
設計意圖誰都有自己的童年,誰都有自己的夢,而童年的夢總是和童話故事聯系在一起的。童話故事總能給聽過、看過它的人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起點閱讀\"《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中老太婆的極度貪婪,老漁夫的善良懦弱,以及小金魚的知恩圖報,使我們永遠記住了貪得無厭不會有好結果。相信幼兒能從這則故事中認識到,不勞而獲的幸福生活是不能長久的,美好的生活只能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去創造!
活動目標1.根據畫面前後的聯系,理解漁夫四次向金魚索要禮物的故事情節,懂得人不能過於貪婪,只有付出才有獲。
2.能初步認讀簡單的符號和文字,並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1.知識經驗:有一定的閱讀經驗,知道漁夫是做什麼的。
2.物質材料:教學大書1本,幼兒用書人手1本,小圖片(如下)活動過程1.導入活動(1)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漁夫和金魚。你們知道漁夫是干什麼的嗎?他和金魚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教師講述故事前半段(1~4頁),激發幼兒興趣。
(3)師:漁夫捕到金魚了嗎?老太婆是怎樣說的?漁夫會去向金魚要木盆嗎?
2.閱讀指導幼兒自主閱讀5~l 5頁,教師提出閱讀要求。
(1)出示圖片l,請幼兒根據圖片符號的提示閱讀書的第5一l5頁。
(2)思考:漁夫去向金魚要了幾次東西?分別要了什麼?
5.理解故事內容(1)找出故事發生發展的線索。
①老太婆讓漁夫去向金魚要了哪些東西?一共要了幾次?(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2、3中的相應小圖)②漁夫每次去向金魚要東西,大海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4中的相應小圖)為什麼?
(2)師幼共同整理圖片(圖片5),梳理故事情節。
4.情感升華(1)師:聽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2)師:你們喜歡老太婆嗎?為什麼?如果是你,你該怎麼做?
小結:老太婆因為太貪心,結果失去了一切。如果想得到,就必須付出,不勞而獲是沒有好結果的。
活動反思童話故事總能喚起孩子的幻想和美夢。《格林童話》是世界童話的經典之作,其中《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是流傳最廣的故事之一。漁夫和他的老太婆所經歷的因貪欲過度而最終無所獲的故事,包含了深刻的道理。下面我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對本活動的理解和看法。
◆從教學目標來看,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明確,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活動環節清晰,且層層遞進。
◆從教學策略來看,本次活動從幼兒生活經驗導入--自主閱讀--理解閱讀--情感升華,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來理解圖畫故事的意義,將幼兒引入文學欣賞的氛圍,感受閱讀的快樂,最終形成自主思考。接著,通過展示與故事相關的圖片,清楚地交代故事發展的過程。最後,請幼兒觀察每次漁夫去找金魚時海面發生的變化,通過集體討論,感受故事中老太婆的貪婪。
整個活動,注重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努力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在良好的氛圍中感受到:想要得到什麼,就應該付出,過度貪欲的結果必定是一無所獲。
改進建議1.教師的有效提問。提問應簡潔、明了,教師的語言要富有感染力,提問應該落在對幼兒的關注、了解上,在活動前要多准備、多思考。
2.教師除了具有良好的語言素養、較高的分析文學作品的能力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演繹作品,感情要投入。教師的語言、語氣、語調、肢體動作都是演繹作品的關鍵。《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活動有一個較完善的設計,有畫面的沖擊,再加上教師的全情投入,相信演繹的效果也會更好,幼兒也會更投入
⑷ 我們的法則4捕魚時背景音樂
是不是生火的時候啊 One Direction - Live While We Re Young 應該是吧 對的話希望採納我哦
⑸ 誰有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教案 小魚游
音樂:小魚游 活動目標: 1、 願意聽音樂或教師的演唱做小魚游的動作,學習小碎步。 2、 藉助對小魚的認知經驗,嘗試用手臂在身體不同部位擺動表現小魚游。 3、 初步嘗試按規則游戲,在於教師教師單獨身體接觸的過程中增進師生情感。 活動准備: 1、 小魚游水的圖片一張,畫面上有不同姿態、向不同方向游動的...魚若干條。 2、 幼兒觀察並模仿過小魚游的樣子。 3、 教學CD。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圖片,激發幼兒學習小魚游的興趣。 1、 教師:看!誰來了。 2、 教師引導幼兒拍手歡迎小魚,向小魚問好 (二) 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小魚游的動作。 1、 教師:小魚是怎樣游來的呢?誰用動作做一做? 2、 幼兒調動觀察積累的經驗,嘗試用動作表示小魚游,教師注意反饋幼兒的動作,指導全體幼兒有重點的模仿學習。 (1)、引導幼兒用手臂在身體不同部位擺動表現小魚游。 (2)、帶領幼兒學習手的動作,教師唱《小魚游》1/2句為幼兒伴奏。 (3)、引導幼兒學習走小碎步。 (4)、幼兒嘗試行進間做小魚游動作,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腳的動作,強調小魚游的輕輕的快快的。 3、幼兒聽教師唱歌練習做行進間小魚游動作,教師提醒幼兒找空地方游 (三) 幼兒玩游戲「小魚游」。 1、 教師:魚寶寶今天要和媽媽做什麼游戲呢?聽聽與媽媽唱什麼。 2、 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注意最後一句歌詞「我要捉住你」。 3、 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游戲的玩法。 (1)、教師:最後小魚怎麼樣了?被誰抓住了? (2)、教師講解並示範游戲規則,在唱完「我要捉住你」 (3)、教師以魚媽媽的身份,寶寶每個幼兒,再讓每個「小魚」抱抱「魚媽媽」,鼓勵幼兒大膽地親近老師。 (4)幼兒繼續游戲。 (四)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做游戲,鼓勵幼兒時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小魚游,最後,教師鼓勵被捉住的「小魚」和「魚媽媽」抱抱
⑹ 奧爾夫音樂《彎彎曲曲的小蛇》教案
重點難點:
能配合歌曲音樂初步掌握游戲的玩法。
活動准備:
事先學會許多小魚游來了歌曲、許多小魚游來了音樂、小魚頭飾、捕魚人、魚網、呼啦圈。
⑺ 求幼兒園中班戶外游戲,不要太多道具的那種,就像老鷹抓小雞,丟手絹,捕魚這種的
跳圈圈,道具只有呼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