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叫花好月圓
花好月圓,漢語成語,意思是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於祝賀人新婚。出自《木蘭花》。
❷ 民樂《花好月圓》的創作背景
創作背景:
1935年初,在蘇州做小學音樂教員的黃貽鈞經人介紹,考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版樂部下屬的國樂隊任權演奏員。有一次,百代公司在製作一張民樂唱片時,缺一段5分鍾左右的樂曲。於是,音樂部主任任光就約請黃貽鈞擔綱這「補白」的任務。
雖然黃貽鈞沒學過作曲技法,但發自內心的激情,使這個作品一氣呵成。因寫作時沒有標題,國樂隊的陳中根據樂曲歡快熱烈的氣氛,就給它起了個《花好月圓》的名字。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指揮家彭修文就把江南絲竹式的《花好月圓》改編成民族管弦樂。
這首民樂合奏名曲曾由中央廣播民族樂團演奏。此次與原版絲竹管樂恢弘的合奏開場不同,波蘭和烏克蘭組合Dagadana用一段流暢的鋼琴旋律開啟了一個更具想像力的空間。「民族元素變成世界元素,融合跨界是最重要的一個路徑。
其實在國內,許多民樂的『腦洞』沒有那麼大,規定動作太多,可能把任何一個優秀民樂手放到國際音樂場景中,他們是束手無策的。所以我覺得將這樣一批優秀音樂家引進到國內,一是可以為中國學民樂專業的學生提供一種方法論,二是可以使當下的年輕人真正對民樂產生興趣。」
❸ 民樂《花好月圓》的作者,作曲時間
1935年初,在蘇州做小學音樂教員的黃貽鈞經人介紹,考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樂部下屬的國樂隊任演奏員。
有一次,百代公司在製作一張民樂唱片時,缺一段5分鍾左右的樂曲。於是,音樂部主任任光就約請黃貽鈞擔綱這「補白」的任務。雖然黃貽鈞沒學過作曲技法,但發自內心的激情,使這個作品一氣呵成。因寫作時沒有標題,國樂隊的陳中根據樂曲歡快熱烈的氣氛,就給它起了個《花好月圓》的名字。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指揮家彭修文就把江南絲竹式的《花好月圓》改編成民族管弦樂,後經中央廣播民族樂團演奏,影響甚廣。由於黃貽鈞創作此曲時沒署名,故彭修文一直誤以為此曲為任光所作。後經知情人向中央電台反映後,才更正。
這是一首採用有再現的單三部曲式的輕音樂作品,為ABA結構。全曲在熱烈的快板引子中開始。A主題柔和、輕盈,先由笛子以明亮音色呈示,然後轉入高胡和二胡變化重復,描繪了一幅輕歌曼舞的畫面。B的主題先在揚琴和秦琴上出現,輕快活潑;然後由笛子和二胡、高胡的變化重復;通過一個切分節奏的變音,樂曲由G調轉入C調,低音樂器以深厚的音色演奏出有舞蹈性的節奏型,生動地表現了人們在月下花叢盡情歡舞的場面。最後,樂隊以快速的加花演奏,變化再現A的主題,使樂曲在熱烈歡騰的情緒中結束
❹ 《花好月圓》這首作品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連這首作品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描寫了一副怎樣的畫卷?畫好月圓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❺ 《花好月圓》中的歌曲是什麼
《花好月圓》中的來歌曲有源四首,分別是《鸞鳳和鳴》、《萬世流芳》、《花好月圓夜》、《少年游》。
❻ 小班下奧爾夫《花好月圓》教案
教學目標:
1、熱身音樂律動讓小朋友愉快高興的進入音樂氛圍
2、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奏
3、培養幼兒親自參與音樂表演,感受音樂的愉悅情緒
教學重點:
1.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奏
教具准備:
1.CD:《蛙蛙快樂頌》、《粉刷匠》、《律律動音樂》
2.樂器:節奏棒
3.舊報紙做的刷子、畫好的粉刷圖片、彩色貼紙
教學內容:
A.音樂熱身律動:《蛙蛙快樂頌》(5分)
1.主班老師請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貼好的標記)
2.配班老師放音樂,主班老師帶領小朋友隨音樂一起做音樂律動
3.做完音樂律動後,主班老師請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樂提示:剛開始,小朋友只要跟著音樂動起來就可以
B.音樂聆聽游戲(10分)
1.唱名字
老師依次用強弱不同的聲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請小朋友用動作或聲音作出回
應
例如:(老師)× × × ×│× × ×(幼兒)做動作:站起來、舉手;
貝貝 貝貝 在哪裡?
或者說「哎」「到」「這兒」等話回應
2.音樂問候
老師和小朋友拍手互相進行音樂問候
例如:(老師)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們 好 小朋友們 好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師好老師好
3.聽《粉刷匠》伴奏音樂
①師:老師的手真靈巧,喜歡跟著音樂跳。小朋友認真聽,認真看,老師的手跟著音樂怎麼跳舞的?一會兒老師請你們的小手跟著音樂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師放音樂,主班老師手有節奏的做動作
③老師請小朋友一起跟音樂模仿做手的動作
④老師鼓勵、表揚小朋友們的表現
附手的律動:
第一個樂句:胸前拍手
第二個樂句:前平舉左右晃手
第三個樂句:前平舉雙手交替上下做刷牆動作
第四個樂句:伸出食指,雙手分別交替點自己的鼻子
C.音樂語言游戲(10分)
❼ 小班教案藝術花好月圓
教學內容
欣賞民樂合奏《花好月圓》。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從音色、速度、力度、節奏、旋律、情緒等方面感受、體驗音樂,加深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情感目標:根據樂曲的情緒分段感受歡快的情緒。
能力目標:設計節奏型用打擊樂為音樂伴奏。
教學重難點:
從音色、速度、力度、節奏、旋律、情緒等方面感受、體驗音樂,加深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教學媒體:多媒體、琴
課型:欣賞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趣味導入
師生問好
1、導入:欣賞《彼得與狼》時我們了解了西洋管弦樂器,今天我們在一起了解一些我們民族的樂器。
教師出示民族樂器的課件,介紹樂曲主奏樂器的音色(笛子、二胡、揚琴)。
學生了解樂器的音色和民樂隊的組成(拉弦樂、彈撥樂、吹管樂、打擊樂)。
師:今天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一首民樂合奏的樂曲《花好月圓》,樂曲是由彭修文根據黃貽鈞同名管弦樂曲改編的。
二、整體感受、初步感知
完整欣賞。思考:
1、這段音樂使人聯想到什麼?
2、樂曲分為幾個樂段,每樂段的情緒有何不同?
三、明確目標、深層分析
1、分段欣賞樂曲。
(1)欣賞引子部分。
師:這段音樂使人聯想到什麼?伴奏音樂中出現了什麼聲音?
生:這段音樂氣氛熱烈,使人聯想到過年時的情景。
(2)欣賞第一段主題。
哼唱樂曲這部分的旋律,口風琴演奏。
教師出示這段主題的旋律並指導學生視唱。
學生哼唱樂曲的主題。學生在長音出現時用串鈴伴奏。
(3)欣賞第二段音樂:
學唱第二段主題。
教師指導學生體會與第一樂段的不同(從節奏、速度、力度、音色、情緒等方面)。
生:節奏歡快、速度加快、力度加強、情緒更加熱烈。
(4)欣賞最後一部分音樂。
教師出示第三個主題的片段。
學生唱第三部分主題。
師:由大提琴演奏的這段主題性格鮮明、感情奔放(播放音樂)。
學生感受歡快的氣氛。
四、課堂小結、回扣目標
1、完整欣賞樂曲。
教師播放影音資料。
學生再次完整欣賞音樂看畫面。
❽ 花好月圓音樂的聽後感200字左右
本學期第一堂作文課,讓人高興的事還是我們的林老師給我們上課。第一節課,老師便給我們帶來了驚喜,那邊是用笛子吹奏一曲《花好月圓》來表示幾天後中秋佳節的到了,提前祝我們中秋節快樂!
教室里十分的安靜,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在林老師和他的笛子上,只見林老師先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閉上眼睛,深情投入在樂曲的演奏上,樂曲的開頭是笛子以明亮音色呈示出柔和、輕盈,很明白的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中秋佳節是一個溫馨的節日,因為在佳節里是可以和家人們團聚,很家人在一起就會感覺到溫暖和幸福。僅接著笛子由柔和和輕盈的調調轉變為輕快活潑的調子,看著林老師吹著笛子,雙手飛快的在笛子上彈奏,似乎笛子在林老師的手中在跳躍,這段音樂很歡快的在我們面前展現出中秋節和家人坐在飯桌上開開心心的吃著團圓飯,飯桌上滿滿的菜,滿滿的親人間的愛以及滿滿的歡聲笑語。笛子的清脆悅耳的聲音打破了教室里的安靜,更打破了我們每位同學的內心,這清脆的笛聲猶如一股溫暖的泉水靜如我們的體內,與我們的血液相溶,是那麼的舒暢,又是那麼的溫暖。
這首《花好月圓》無疑是一首溫馨的曲子,笛子版的,《花好月圓》沒有歌詞,沒有其它樂器的摻雜,卻一點都不會覺得很單調和枯燥,反而覺得很純潔,可以提空給我們更多的遐想空間,更讓人感到溫暖。
❾ 民樂《花好月圓》創作背景及意境,急需!越多越好!
1995年的單曲《花好月圓》唱紅了歌手刁寒,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首次收錄入刁寒版個人首張專輯《花好月圓權》中,在創作之初,刁寒的生活還比較窘迫,生活的壓力很大,但並未放棄創作歌曲。一直堅持寫作勵志的歌曲,收錄到專輯中。
他在一次專訪中提到:「《花好月圓》之後到現在,這是這么多年來的感悟,送給很多的朋友,尤其現在創事業的一些青年朋友和青少年朋友。
剛開始我們剛步入這個社會或者面臨所有人的時候,想找很多裝飾讓別人感覺我們那麼完美,其實到最後,內部力量繼續爆發的時候是不可阻擋的,人們會忽略到你所有的裝飾和你的容顏去感受你內心的動力,真的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