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幾種導入方法
復習導入法
故事導入法
謎語導入法
演示導入法
節奏導入
2. 導入音樂課的幾種方法
一堂好的音樂課,課堂引入在教學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有了好的開端也就成功了一半。他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增長求知慾。我用姊妹藝術和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這兩方面來引入作了一些嘗試。 一、用姊妹藝術來引入。用姊妹藝術來引入可促進學生在各門藝術之間互相聯通、互相遷移,以提高綜合藝術審美能力。 1、用電影故事引入。 如《天地在我心》一課,首先設問:誰能給大家介始一下動畫片《寶蓮燈》的故事?教室里一下熱鬧起來,爭著想講。我就採用「三講」法。由「分組互講」到「抽生講」再到「教師歸納講」這三個環節。既體現了師生互動,有放有收,同時使學生了解影視音樂隨故事情節發展而變化,他們的綜合藝術審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歌唱二小放牛郎》也可採用這種方法。 2、用舞蹈引入。 如《巴塘連北京》,首先由教師或者學生表演舞蹈場面(有件的用課件展示),讓學生感受少數民族村寨里,當喜訊傳來時他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景。又如《銀杯》一開始用課件展示蒙古人宴請賓客吃全羊肉載歌載舞的情景,讓學生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引入歌曲教學。 二、用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來引入。用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來引入,可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能力,以提高其綜合文化素質。 1、用民間風俗導入。 用民間風俗導入,可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如《劃龍船》,首先提問:農歷五月是什麼節?(端午節),在這一節日里有哪些民間風俗?(賽龍船、吃包子、吃粽子……),這一節日是為了紀念哪一位愛國詩人?(屈原)。通過這樣的引入使學生了解端午劃龍船的目的意義,開闊了學生的文化視野。 2、用情景導入。 用情景導入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小螺號》一課。課前教師准備好瓶罐或小孩子吹的那種螺號,課一開始就表演吹奏螺號的情景,把學生的思維從課間一下子拉回到了課堂上。又如《一把雨傘圓溜溜》一課,課前找幾個學生把故事情節排煉好,上課展現給大家,使學生一下子就聯想到平常生活中也有這種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現象,同時個別沒有這種助人為樂的習慣的同學從這個故事當中受到教育。象這類用情景導入的課加上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學生的興趣很容易被激發,使整堂課都處於學習興趣濃厚的狀態。 3、用天文、地理知識導入。 用天文、地理知識導入可培養學生的思維。如《水星--飛行使者》看誰的天文地理知識知道得最多,設問"太陽系有幾顆行星?(九顆)哪九顆?(金星、水星、地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根據標題展開你的想像。通過這樣的引入進一步拓展想像力,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提高了綜合文化素質。 4、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 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能讓音樂課堂走進學生生活。如《小小少年》首先設問:你是否有煩惱?都有哪些煩惱?隨著年歲由小變大你的煩惱是否增加了?讓生互相交流,就可引入到歌曲當中來。又如《踩雨》利用設問來勾起學生對往事的回憶從而引入歌曲教學。總之,課堂引入不能用固定的格式,要靈活多樣,以激發學生興趣為重、豐富學生知識為主
3. 談音樂教學中導入新課的幾種方法
為了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我校開展了各學科的課題研究活動,利用課題來推動教師學習,使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方法和眼光與時俱進。我所在的研討小組擬定的課題是:。我擔任三年級語文課的教學,從課題的擬定到現在已經一個學年,這一年中我圍繞課題進行實踐探討,對課堂的導入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導入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堂課如同一篇優美的散文,開頭便要精彩,引人入勝;一堂課又恰似一首動人的樂曲,開頭就要定好基調,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開頭便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語文的第一個環節,十分關鍵,應當引起重視。好的導入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聚攏起來;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能使學生情趣盎然,又能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創造科學有效的導入形式,就必須把握課文特點,根據學生好奇心理,運用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導入新課。那麼,怎樣導入新課呢? 首先,導語設計必須具有針對性。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針對不同教材;不同條件;不同時間選擇不同的適當方法,必須做到與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有機結合,融為一體。 其次,導語設計必須具有吸引力。注意力是學習的先導,它直接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因此,必須充分運用新課導入這一教學環節,在極短的時間內,巧妙地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到位。 第三,導語設計必須具有趣味性。只有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才能愛學、樂學、會學、善學。根據以上原則,在教學的實踐中,我做了一些嘗試。下面我就談談語文課堂導入的幾種方法: 1、談話導入法 如在教學《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時,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教師可以這樣談話導入:同學們當我們眼望蔚藍的天空和廣闊的天地時,心中一定曾經想過:這天地是從哪兒來的?其實,這個問題,古代的人也曾經想過。他們想出了種種答案。我們今天所學的一篇課文,就從一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它的題目是《盤古開天地》(板書課題) 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請你們說說:這篇課文寫的是什麼內容?看到《盤古開天地》,同學們會提出什麼問題呢?教師這樣導入新課,會引起學生積極的思考。 2、情景導入法 那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課文,可運用語言、電化教具等手段,創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為之所動、所感,產生共鳴。教學《荷花》時,可以這樣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公園看荷花,你們想不想去?(播放音樂感染學生)我們走進公園就聞到一股清香,(老師閉上眼深深聞了一下)加緊步伐走向荷花池。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乘著音樂的翅膀去看荷花吧。(出示各種荷花的圖片)你們在看的時候可以指指點點,也可以同桌商量。形象的描述和圖片音樂的結合把學生引入了大自然,引進了美麗的荷花池邊,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隨著老師的引導輕松愉快地進入學習情境。 再如上《一面五星紅旗》一課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迎著東方的晨曦,懷著赤誠的情意,伴隨庄嚴的樂曲,國旗徐徐升起, 同學們,在這庄嚴肅穆的升旗儀式中,望著鮮艷的的五星紅旗,你會想到些什麼?五星紅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我們心裡。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尊重它,愛護它。今天,就讓我們飽含深情與作者一起去異國他鄉,去感受一面五星紅旗在一位中國留學生心中的分量。板書課題:《一面五星紅旗》。雖然同學們都知道五星紅旗,但並不理解五星紅旗的真正意義,就有必要補充相關的語言和背景資料,使孩子們肅然起勁,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調。 3、背景介紹法 有些課文描繪的人或事,學生可能會感到生疏,這時教師可通過介紹背景來導入新課。如教學《趙州橋》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在我國河北省趙縣的河上有一座歷史悠久、舉世聞名的石拱橋──趙州橋。趙州橋經過1300多年的風吹日曬,仍然保持著當年的雄姿,而與它同時代的建築幾乎都不存在了。這座橋為什麼歷經千百年依然巍然不動呢?讓我們走進課文《趙州橋》尋找答案吧!這種導入巧妙地提出了學習任務,創設出了探求知識的情境。 4、名言導入法 古今中外有許多至理名言,字字鏗鏘、句句響亮、寓理深刻、耐人尋味。在教學之始如若引用相關相聯的名言導入新課。如上《和時間賽跑》這一課時,可採用了名人名言導入:時間是什麼?高爾基說: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魯迅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郭沫若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別林斯基說:在所有的批評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同學們,你們認為時間是什麼?根據你的生活體驗,用一個比方來說說。你和時間賽跑過嗎?你們是祖國的花都,是祖國的未來。應該珍惜大好時光,好好學習,請同學們記住他們說的話。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和時間賽跑》這篇文章。這種
4. 音樂欣賞小論文《梁祝》
一個千古傳頌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動了多少愛樂人的心。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是這樣一首令欣賞者為之傾倒的我國優秀的音樂作品之一。
作品創作背景簡析:
這是一部以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為題材,以越劇音樂為素材而寫成的單樂章小提琴協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愛情》)。
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以下間稱為《梁祝》)是陳鋼與何占豪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於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於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題材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成功地創作了這部單樂章、帶標題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了憤怒的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一愛情悲劇的深切同情。樂曲的結構為奏鳴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組成。作品從故事中擇取「草橋結拜」、「英台抗婚」和「墳前化蝶」三個主要情節,分別作為樂曲呈示部、展開部及再現部的內容。運用西洋協奏曲中的奏鳴曲式,很好地表現了戲劇性的矛盾沖突。並吸收了我國戲曲中豐富的表現手法,使之既有交響性又有民族特色.
下面依結構欣賞作品
引子:
樂曲一開始由長笛奏出了華彩的旋律,呈現出一派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景象。 由雙簧管奏出的主題音調,取自越劇的過門音樂。
呈示部:
主部主題——在豎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譯出純朴而美麗的「愛情主題。」
(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多少人聽了段旋律都為之陶醉。作者在選取這段主題時可是費了一番苦心。當年他們還是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學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劇團當演員,他對越劇音樂既熟悉又喜愛。在創作《梁祝》時,故事流傳在浙江一帶,越劇是浙江的代表劇種,他決心從越劇音樂中取材。據平時的觀察,許多越劇名演員,不論他們演出任何劇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時,台下都會博得熱烈地掌聲為之呼應。作者抓住了這段唱腔作為《梁祝》中「愛情主題」的基本音調。這段主題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調。)
副部主題:
與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音樂轉入活潑、歡快的迴旋曲。獨奏與樂隊交替出現,描寫梁祝同窗共讀時的生活情景。(傳說中祝英台女扮男裝去讀書,在途中與梁山伯相識後兩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這段音樂主題就是表現梁祝同窗三載共讀共玩時的情景。)在這段快板過後,音樂轉入慢板,副部主題中的結束部。在弦樂顫音的襯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載就要分別,音樂表現十八相送、長亭惜別的依戀之情。(傳說中二人在臨別時,祝英台假意說家中有個妹妹願嫁與梁山伯,約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這樣發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響預示出不詳的事情就要發生。
展開部:
由三部分構成,抗婚、樓台會、哭靈投墳。(祝英台的父親逼祝英台嫁與官僚馬府少爺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銅管樂奏出了表現殘暴的封建勢力的主題。緊接著小提琴採用戲曲的「散板」節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樂隊以強烈的全奏,襯托著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題。逐漸形成了矛盾沖突的高潮,越來越激化,但音樂突然停頓下來,又轉入慢板樂段——「樓台會」(傳說中正在此時,梁山伯來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樓台相會互訴衷腸。)這時大提琴與小提琴對答式的手法「一問一答」,如訴如泣的曲調。 接下去音樂急轉而下——哭靈投墳,樂曲運用戲曲中的緊拉慢唱的手法,將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至。(傳說中在梁山伯歸家後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後悲痛萬分,她已下定了決心選擇了一條道路,她與父親約定,穿素服上花轎,並繞道梁山伯的墳前祭奠,父親同意。那天祝英台來到墳上向蒼天哭訴後碰碑自盡。)鑼、鼓、管、弦齊鳴表現祝英台縱身投墳,全曲達到了最高潮,樂隊奏出贊頌的音調。
再現部:樂曲出現了引子的音樂素材,而這已不是人世間的美景,而把我們帶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當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開,祝英台縱身投入後,從墳墓中飛出一雙蝴蝶),我們又再次聽到了那段熟悉的「愛情主題」。許多藝術家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這一動人的情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動,對他們的命運給予同情,人們不甘於悲劇的結局,因為我們都憧憬未來美好生活。一雙彩蝶翩翩起舞,飛向遠天,去尋找真正屬於他們幸福,而給人間留下了無限地遐想。
我們與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運共呼吸,是那動人的音樂調動了我們的情感,讓我們時而歡喜、時而憂傷、時而悲憤、時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經歷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於音樂之中,我們的人生就會豐富了許多許多,通過這首作品,也告訴我們人間最可貴的就是真情。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樂曲介紹版本:俞麗拿/英國廣播音樂會管弦樂團/李堅 指揮/時長:25』43)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一部單樂章奏鳴曲式的小提琴協奏曲 它把民間傳奇故事濃縮為「草橋結拜」、「同窗三載」、「長亭惜別」、「逼嫁」、「樓台會」、「投墳」、「化蝶」等7個主要情節。
〈引子〉
鋼琴引出秀麗的長笛聲聲(0』45) 和弦樂的演奏,展現出一派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音畫世界。
一、「草橋結拜」 (1』12)自1』12秒起
小提琴奏出優揚、柔情的音樂,(1』53)隨著大提琴聲的息息相通,(2』38)發展為大、小提琴的一段協奏,好似兄弟情投意合,(3』08)弦樂的齊奏將此情深意篤的情感推向了高潮,(3』59)音樂還續上了一段柔和而又令人陶醉的樂章。 與其是從「草橋結拜」的故事情節中去理解音樂,還不如從愛情主題來理解為好。獨奏小提琴那純朴而又含蓄的愛情主題,確實使人如醉如痴。
二、「同窗三載」 (4』51)
以歡快、跳躍和激情的三分鍾時間的音樂分別講述了三年的同窗學習情景和如膠似漆的友情。
三、「長亭惜別」 (7』33)
梁山伯與祝英台兩人在長亭惜別時的依依不捨的樂句,很有情感,令人纏綿悱徊。
四、「逼嫁」 (10』18)
不安的音樂帶出銅管樂器那凶暴的主題,顯示以祝員外為代表的封建勢力的威逼。 (11』21) 小提琴以散板形式奏出的音調,揭示出祝英台的痛苦心情。 強烈的切分和弦構成的反抗音調,與凶暴的主題交替出現,(12』20)導致英台抗婚的樂曲高潮,隆隆的鼓點以示洶涌澎湃的心潮和憤怒的對抗以結束此樂章。
五、「樓台會」 (14』07)
小提琴與大提琴那對話般的樂章,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兩人在樓台相會時的互訴衷情,難依難舍、委婉動情。
六、「投墳」 (16』32)
急轉直下的音樂,從戲曲借鑒來的散板和快板樂章,是英台在山伯墳前向蒼天的控訴。 在一片寂靜中,(19』33)唯有一個小提琴獨奏出悲憤的絕句,(19』46)凄慘和悲壯的鈸和鑼聲令人心碎……。(20』09)隨之是管弦齊鳴,謳歌英台反封建精神。
七、「化蝶」 (20』18)
晶瑩的豎琴、(20』38)清脆的長笛,將人們引入了秀麗的意境,(21』25)裝有弱音器的獨奏小提琴再現了愛情主題,使之成為帶有神奇色彩的終曲。音樂展現了人們對梁、祝兩人化蝶的美好遐想和祝願。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東晉永和年間,在風景秀麗的善卷山南,有一個祝家莊。莊裡有一戶殷實富戶,人稱祝員外。祝家族規,財產傳男不傳女。因祝員外沒有兒子,為繼承家產,祝員外將女兒英台自小男裝打扮。英台才貌雙絕、聰穎好學。到了讀書年齡,祝員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鮮庵讀書。在碧鮮庵讀書時,有一位同學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莊,兩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引為知己,遂於善卷後洞的草橋結義金蘭,兄弟共勉,相互提攜。英台與山伯在碧鮮庵同窗三載,期間曾同往齊魯謁拜孔聖,又同到東吳游學。兩人日則同食,夜則同眠,詩文唱和,形影相隨。山伯不僅才高學富,而且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愛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終衣不解帶,山伯雖屢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過去。山伯始終不知英台為女子。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篤,祝英台對梁山伯產生了愛意。三年後,梁山伯要繼續去餘杭游學,而祝父因英台年屆及笄,不許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捨,互贈信物。山伯贈與英台古琴長劍,英台回贈山伯鎦金摺扇,親書「碧鮮」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時,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懷,暗示愛慕之情。但忠厚淳樸的山伯渾然不覺,不解其意。臨別時,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許於梁山伯,並約定時日,請山伯來祝家相訪求婚。
英台學成回家後,豈料其父母已將英台許配邑西鯨塘馬氏。山伯從餘杭游學回來,到祝家造訪,英台紅妝翠袖,羅扇遮面,前來相見,山伯方知其為女子。當得知英台已聘馬氏後,柔腸寸斷,悲痛至極。兩人臨別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雙。」
梁祝淚別後,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橋。英台聞訊悲痛欲絕,決意以身殉情。出閣當日,堅持要經胡橋祭奠。轎至胡橋山伯墓時,英台上前祭弔,慟哭撞碑,突然狂風大作,天空混沌,飛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墮入其中。風停雨過後,彩虹高懸,有二隻碩大的蝴蝶,蹁躚起舞,傳為梁祝兩人之精靈所化,黑者即祝英台,黃者即梁山伯,情侶依依,形影不離,比翼雙飛於天地之間。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筆者曾看到過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
近年,浙江越劇團的傅派傳人陳藝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墳」和「化蝶」兩場。
總之,經典就是經典,彷彿有演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意韻,道不完的感嘆。
現在已是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的陳鋼說:盡管迄今為止已有無數中外小提琴家演奏過《梁祝》,但我認為最具代表性的有三位。第一位是俞麗拿。《梁祝》1959年5月在上海藝術劇院首演時,擔任小提琴獨奏的就是俞麗拿,其時年方十八,還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俞麗拿的演奏特點是身心極為投入,肢體語言和表情豐富,頗具現場感力她演奏的《梁祝》唱片、音帶和CD目前已發行了200多萬張。第二位是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早在1979年,西崎崇子就灌錄了第一張《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唱片。為了讓海外聽眾更好地理解《梁祝》,西崎崇子將《梁祝》改名為《蝴蝶情侶》。西崎崇子採用的是國際化的小提琴演奏語言,音色優美,力度好。她迄今灌錄發行的唱片、音帶和CD有六個版本,將近1000萬張。第三位是旅美青年小提琴家呂思清。呂思清對中國文化有極高的悟性,加之他的演奏技巧一流,具有時代感,他對《梁祝》的演繹別具一格,頗受新一代的青年觀眾歡迎.
5. 對《梁祝》音樂的感受,1000字 ·在線等
感受《梁祝》
似行雲飄過
如流水漫過
這一種美麗的憂傷
透過生命 透過心靈
穿越時間版 穿越空間
又一權次將某種殘缺赤裸裸地展現
最初 潺潺的流水中
春天徐徐拉開序幕
蝴蝶以完美的姿態
翩翩起舞於溫馨的陽光下
愛情就開始生長 拔節
心滿載希望在搖曳
然而 夏帶著一個悲劇洶涌而來
前方 雷電閃耀
風雨迷茫
蝴蝶開始迷失方向
但雙雙飛翔的夢想仍在繼續
從生命的晴空不斷傳來陣陣吶喊
呻吟
最後 終於只剩呻吟
折斷
最後的最後 終於雙翼折斷
瑟瑟的秋風吹落最美的花瓣
永不消融的冰雪凍結理想的光環
陽光 鮮花 美好終究被世俗的墳墓埋葬
遠了 遠了
我的心顫抖一如蝴蝶的翼
我的眼深情一如流水的河
我最終不得不承認
滄桑的心可以承受一切創傷
除了 除了破碎的愛情
6. 大學音樂鑒賞課《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作品分析,要1000字論述~
梁祝故事來於一個古老而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在我國南方的家村祝家莊,聰明掃盲情的祝員外之女祝英台,沖破封建傳統的束縛,女扮男裝去杭州求學.在那裡,她與善良,純朴而貧寒的青年書生梁出伯同窗三載建立了深摯的友情.當兩人分別時,祝用各種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內心蘊藏已久的愛情,誠篤的梁山伯卻沒有領悟.一年後,梁得知祝是個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許配給一個豪門子弟--馬太守之子馬文才.由於得到不自由婚姻,梁不久即悲憤死去.祝英台得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來到梁的墳墓前,向蒼天發出對封建禮教的血淚控訴.梁的墳墓突然裂開,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對彩蝶,在花叢中飛舞,形影不離.
這首曲子由三個部分組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下面我就一一說說每個部分的感受
(一)呈示部
開頭的時候我們聽到長笛吹出了優美動人的鳥鳴般的華彩旋律,接著,雙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題,展示出一幅風和日麗、春光明媚、草橋畔桃紅柳綠、百花盛開的畫面。
主部,獨奏小提琴從柔和樸素的A弦開始,在明朗的高音區富於韻味地奏出了詩意的愛情主題。樂隊全奏愛情主題,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摯、純潔的友誼及相互愛慕之情。
在獨奏小提琴的自由華彩的連接樂段後,樂曲進入副部。
第一插部為副部主題動機的變化發展,由木管與獨奏小提琴信弦樂與獨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
第二插部更輕松活潑,獨奏小提琴用E徵調模仿古箏、豎琴與弦樂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國民族樂器的演奏技巧來豐富交響樂的表現力。 這段音樂以輕松的節奏、跳動的旋律、活潑的情緒生動地描繪了梁祝三載同窗。共讀共玩、追逐嬉戲的情景。它與柔和抒情的愛情主題一起從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與學習生活的兩個側面。
結束部,由愛情主題發展而來,抒情而徐緩(B徵調,2/4拍子) 現在已經是斷斷續續的音調,表現了祝英台有口難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樂顫音背景上出現的「梁」、「祝」對答,清淡的和聲與配器,出色地描寫了十八相送、長亭惜別、戀戀不舍的畫面。真是「三載同窗情似海,山伯難舍祝英台」。
(二)展開部
突然,音樂轉為低沉陰暗。陰森可怕的大鑼與定音鼓,驚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們帶到這場悲劇性的斗爭中。
抗婚 銅管以嚴峻的節奏、陰沉的音調,奏出了封建勢力凶暴殘酷的主題。(F徵調,4/4拍子) 獨奏小提琴以戲曲散板的節奏,敘述了英台的悲痛與驚惶。接著樂隊以強烈的快板全奏,襯托小提琴果斷的反抗音調。它成功地刻畫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其後,上面兩種音調形成了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它們在不同的調性上不斷出現,最後達到一個斗爭高潮——強烈的抗婚場面。當樂隊全奏的時候,似乎充滿了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憧憬,但現實給予的回答卻是由銅管代表的強在封建勢力的重壓。
樓台會 B徵調、4/4拍子,纏綿悱惻的音調,如泣如訴;小提琴與大得琴的對答,時分時合,把梁祝相互傾述愛慕之情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哭靈控訴 音樂急轉直下,弦樂的快速的切分節奏,激昂而果斷,獨奏的散板與樂隊齊奏的快板交替出現。這里加了板鼓,變化運用了京劇倒板與越劇囂板(緊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現了英台在墳前對封建禮教的血淚控訴的情景。這里,小提琴叭取了民族樂器的演奏手法,和聲、配器及整個處理上更多運用了戲曲的表現手法,將英台形象與悲傷的心情刻畫得非常深刻.她時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絕,時而低回婉轉,泣不成聲.當樂曲發展到改變節拍(由二拍子變為三拍子)時,英台以年輕的生命,向蒼天作了最了最後的控訴.接著鑼鼓齊鳴,英台縱身投墳,樂曲達到最高潮.
(三)再現部
化蝶長笛以美妙的華彩旋律,結合豎琴的級進滑奏,把人們帶到了神仙的境界。在加弱音器的弦樂背景上,第一小提琴與獨奏小提琴先後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難忘的愛情主題。然後,色彩性的鋼片琴在高音區輕柔地演奏五聲音階的起伏的音型,並多次移調,彷彿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
7. 梁祝音樂鑒賞
引子:樂曲一開始由長笛奏出了華彩的旋律,呈現出一派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景象。由雙簧管奏出的主題音調,取自越劇的過門音樂。
呈示部:主部主題——在豎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譯出純朴而美麗的「愛情主題。」(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多少人聽了段旋律都為之陶醉。作者在選取這段主題時可是費了一番苦心。當年他們還是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學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劇團當演員,他對越劇音樂既熟悉又喜愛。在創作《梁祝》時,故事流傳在浙江一帶,越劇是浙江的代表劇種,他決心從越劇音樂中取材。據平時的觀察,許多越劇名演員,不論他們演出任何劇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時,台下都會博得熱烈地掌聲為之呼應。作者抓住了這段唱腔作為《梁祝》中「愛情主題」的基本音調。這段主題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調。)
副部主題——與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音樂轉入活潑、歡快的迴旋曲。獨奏與樂隊交替出現,描寫梁祝同窗共讀時的生活情景。(傳說中祝英台女扮男裝去讀書,在途中與梁山伯相識後兩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這段音樂主題就是表現梁祝同窗三載共讀共玩時的情景。)在這段快板過後,音樂轉入慢板,副部主題中的結束部。在弦樂顫音的襯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載就要分別,音樂表現十八相送、長亭惜別的依戀之情。(傳說中二人在臨別時,祝英台假意說家中有個妹妹願嫁與梁山伯,約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這樣發展了下去。)低沉的音響預示出不詳的事情就要發生。
展開部:由三部分構成,抗婚、樓台會、哭靈投墳。
(祝英台的父親逼祝英台嫁與官僚馬府少爺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銅管樂奏出了表現殘暴的封建勢力的主題。緊接著小提琴採用戲曲的「散板」節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樂隊以強烈的全奏,襯托著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題。逐漸形成了矛盾沖突的高潮,越來越激化,但音樂突然停頓下來,又轉入慢板樂段——「樓台會」(傳說中正在此時,梁山伯來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樓台相會互訴衷腸。)這時大提琴與小提琴對答式的手法「一問一答」,如訴如泣的曲調。
接下去音樂急轉而下——哭靈投墳,樂曲運用戲曲中的緊拉慢唱的手法,將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至。(傳說中在梁山伯歸家後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後悲痛萬分,她已下定了決心選擇了一條道路,她與父親約定,穿素服上花轎,並繞道梁山伯的墳前祭奠,父親同意。那天祝英台來到墳上向蒼天哭訴後碰碑自盡。)鑼、鼓、管、弦齊鳴表現祝英台縱身投墳,全曲達到了最高潮,樂隊奏出贊頌的音調。
再現部:樂曲出現了引子的音樂素材,而這已不是人世間的美景,而把我們帶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當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開,祝英台縱身投入後,從墳墓中飛出一雙蝴蝶),我們又再次聽到了那段熟悉的「愛情主題」。許多藝術家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這一動人的情節。下面我給同學們朗讀一段「化蝶」的歌詞。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人徘徊,千古傳頌深深愛,山伯永戀祝英台。
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並肩兩無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台。
樓台一別恨如海,淚染雙翅身化彩蝶翩翩花叢來,歷盡磨難真情在,天長地久不分開
8. 如何導入音樂名著欣賞課
既然是機關的話復、應制該就是比較嚴肅的、古典或民族的會比較適合、流行的就算了吧、先做PPT、可以在開始的時候就放一首比較慢的音樂、帶領他們進入狀態、然後再打開PPT進行理論知識講解、恩恩、最好是找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比如梁祝什麼的、經典會比較好、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9. 課堂導入常用的幾種方法都有什麼
一、 開門見山,直接導入
二、溫故知新,復習導入
三、創設環境,情境導入
四、邊玩邊學,游戲導入
五、邊唱邊學,歌曲導入
六、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導入
導入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堂課如同一篇優美的散文,開頭便要精彩,引人入勝;一堂課又恰似一首動人的樂曲,開頭就要定好基調,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開頭便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語文的第一個環節,十分關鍵,應當引起重視。
好的導入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聚攏起來;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能使學生情趣盎然,又能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9)音樂課梁祝的導入例子擴展閱讀:
作用
1、安定學習情緒。課堂導入常常是課前騷亂與課堂肅靜的分界線。學生從課間休息時的游戲打鬧到上課鈴響後安靜下來,需要有個過度轉換階段,這就需要發揮課堂導入的作用。
機敏的教師善於運用導入語,以自身的風度、清晰的聲音、新奇的內容、精彩的語言三言兩語控制全場,抓住學生心理,讓學生思維盡快回歸到課堂腦力思考的起跑線上,從而發揮開場白威懾全局的特有魅力。
2、吸引學生注意。教學過程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心理認識過程,需要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多種心理活動的參與,而注意力是否集中則是這種認識過程能否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證。
巧妙地導入新課,可以起到先聲奪人、先聲服人的效果,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一上課就能把興奮點轉移到課堂上來,集中在教學的內容上。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上課,才能「箭無虛發」,句句入耳,點點入地。教者輕松愉快,聽者心傾神往。
3、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引導學生步入知識的殿堂,收獲豐收的喜悅。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成功的藝術就在於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到興趣。」精彩的導入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入一種美妙的境界。
在導課過程中,教師風趣幽默的講解,富有感情的朗誦、漂亮美觀的板書、瀟灑動人的風姿或一幅美麗的繪畫、一首美妙的樂曲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新課的興趣。
4、溝通師生情感。良好的導課是接通師生信息的電鍵。一上課教師登台亮相後,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抹笑容、一句話語,如果一下子博得學生好感,那便取得了通往學生心靈的通行證,為教學之間的信息交流、情緒反饋打開了通路,鋪平了道路,使教師的講課建築在學生對你的期待、信賴、尊重、理解的基礎上。
朴實親切的導語會在師生之間搭起一座友誼的橋梁,師生的情感會在導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得到交流和升華。高明的教師總是善於運用獨特的開場白來活躍氣氛以達到師生心理相容的目的。這種良好的教學氛圍,既有利於教師的教,也有利於學生的學。
5、明確教學目的。目的性是人類實踐活動的根本特性之一,教學有無明確的目的和學生是否明確目的是衡量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准。有經驗的教師總是在導課過程中讓學生預先明確學習目的。
當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思維處於活躍狀態時,教師就要適時地講明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從而激發學習動機,使學生保持旺盛長久的注意力,並自覺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