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音樂教育 概念
1、音復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制徑,對於培養學生的綜合品質,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和文化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
2、音樂課外活動是學校音樂教育的核心。組織學生參加活動,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增強音樂素質、綜合素質、審美意識、音樂欣賞能力和音樂實踐能力。
3、音樂欣賞教學應以音樂教育的主體性、活動性、實踐性、參與性、愉悅性為主,引導學生在綜合品質的基礎上對音樂作品進行參與、欣賞與體驗,使他們在欣賞音樂的實踐活動中認識、理解、感受音樂。
4、音樂課考察的方法分直接考察和間接考察兩類。直接考察可採取課堂提問,書面作業等形式;間接考察可採用問卷、寫作短文等形式;考察的內容重點為學生對所學音樂接受的能力及分析、比較、鑒別音樂作品的能力。
5、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健康的音樂知識和感受、分析 、鑒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音樂素質和觀念。
6、本人不才,但很願意一試!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回答
『貳』 初中音樂常識
參考「樂理教學" 分類下的文章
[音樂常識]什麼是調式
[音樂專基礎屬]調律小知識
[音樂基礎]音樂語言的表現功能
[音樂基礎]基礎樂理--音及音高
[音樂基礎]樂音體系 音列 音級
[音樂基礎]基礎樂理--音域及音區
[音樂基礎]譜號
[音樂基礎]基礎樂理--音律
[音樂基礎]音符與休止符的寫法
[音樂基礎]十二平均律
[音樂基礎]純律
[音樂基礎]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變化半音和變化全音
[音樂基礎]基礎樂理--音符與休止符
[音樂基礎]基礎樂理--音的分組
[音樂基礎]增長音值的補充記號
[音樂基礎]變音記號
[音樂基礎]基礎樂理--五線譜
[音樂基礎]演奏法的記號
[音樂基礎]五線譜
[音樂基礎]省略記號
[音樂基礎]記譜法
[音樂基礎]等音
『叄』 音樂新課程標准
就一句話「以審美為核心」。你就化簡為難吧。教學的時候不要太強調知識點,注重讓你的學生在聽賞荷參與中體驗、探索、感知音樂。
如果你要具體的就是這些
第一部分 前 言
建國以來,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尤其是近年來,美育被列為教育方針的內容之一,音樂教育事業獲得迅速發展,師資隊伍不斷擴大,後備力量增多,水平大有提高;音樂教育科研有了長足的進步,取得了許多優秀成果;隨著國際音樂教育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多,國外一些可供借鑒的音樂教育思想和教學體系被系統介紹和引進;教學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這一切都為我國音樂教育的繼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現行音樂教育觀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這種狀況影響著音樂教育審美功能的有效發揮,制約著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音樂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是音樂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標准》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使學習內容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的不同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課程性質與價值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
音樂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審美體驗價值
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2.創造性發展價值
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徵而充滿魅力。在音樂課中,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造沖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3.社會交往價值
音樂在許多情況下是群體性的活動,如齊唱、齊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這種相互配合的群體音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以音樂為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於養成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樂教育不僅在學校的課堂上,而且也應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進行,對社會音樂生活的關心,對班級、學校和社會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將使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煉和發展。
4.文化傳承價值
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學生通過學習中國民族音樂,將會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華夏民族音樂傳播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生通過學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將會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認識世界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
二、基本理念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3.面向全體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個性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5.重視音樂實踐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6.鼓勵音樂創造
中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對音樂創造活動的評價應主要著眼於創造性活動的過程。
7.提倡學科綜合
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
8.弘揚民族音樂
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同樣應納入音樂課的教學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賴於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以利於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10.完善評價機制
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三個層次,可採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評價指標不僅要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更應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以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等諸多方面。應善於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評價起到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完善教學管理的作用。
三、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本《標准》的主幹是分層面、分領域、分學段呈現的,體現為從課程目標到內容標準的外化過程。如圖所示:
課程目標(體現在三個層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
↓
教學領域(包含四個領域)
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
↓
內容標准(分布為三個學段)
1~2年級3~6年級7~9年級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音樂課程目標的設置以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為依據。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上述課程目標內含在以下三個層面的表述中。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
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裡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贊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通過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二)過程與方法
1.體驗
倡導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
2.模仿
根據中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3.探究
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
4.合作
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5.綜合
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有效地滲透和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的意義及其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
(三)知識與技能
1.音樂基礎知識
學習和了解音樂基本表現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節奏、旋律、和聲等)和音樂常見結構(曲式)以及音樂體裁形式等基礎知識,有效地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2.音樂基本技能
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表現活動中運用樂譜。
3.音樂創作與歷史背景
以自由、即興的創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學習淺顯的音樂創作常識和技能。通過認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題材、體裁、風格等,了解中外音樂發展的簡要歷史,初步識別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音樂,加深對中國民族音樂的認識和理解。
4.音樂與相關文化
認識音樂與姊妹藝術的聯系,感知不同藝術門類的主要表現手段和藝術形式特徵,了解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聯系。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學過的知識,認識音樂的社會功能,理解音樂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二、學段目標
上述課程目標,將分為3個學段,體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9學年中。分段的主要目標如下:
(一)1~2年級
應充分注意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於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採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聆聽音樂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鮮明。
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二)3~6年級
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應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
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
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培養藝術想像和創造力。
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三)7~9年級
學生生理、心理日趨成熟,參與的意識和交往的願望增強,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增多,在學習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經驗,表達情感的方式較之1~6年級學生有明顯變化。應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更有意識地將音樂的人文內涵融入教學中。7~9年級學生正值變聲期,要適當減少唱歌的數量要求,注意嗓音保護。
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關注並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提高音樂感受與評價鑒賞的能力,初步養成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
發展表現音樂的能力。
豐富和提高藝術想像和創造力。
培養豐富的生活情趣和樂觀的態度,增進群體意識,鍛煉合作與協調能力。
第三部分 內容標准
本部分內容的表述框架
領域一:感受與鑒賞
音樂表現要素
音樂情緒與情感
音樂體裁與形式
音樂風格與流派
領域二:表現
演唱
演奏
綜合性藝術表演
識讀樂譜
領域三:創造
探索音響與音樂
即興創造
創作實踐
領域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音樂與社會生活
音樂與姊妹藝術
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分學段的內容標准
一、感受與鑒賞
感受與鑒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形成,對於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驗。應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聯系,為終身學習和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內容】音樂表現要素
【標准】1~2年級
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聆聽歌聲時能作出相應的情緒或體態反應。
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聲。
感受樂器的聲音。能聽辨打擊樂器的音色,能用打擊樂器奏出強弱、長短不同的音。
能夠感受並描述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
【標准】3~6年級
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能聽辨不同類型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其音色。
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標准】7~9年級
具有聆聽和探索各種音響的興趣與願望,能夠用不同物體探索不同聲音。
加深對歌聲、樂器聲的了解和體驗。能夠說明人聲和常見樂器的分類及音色特點。
能夠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節奏、旋律、和聲等音樂表現要素的過程中,了解並評價其音樂表現作用。
感知音樂的結構,能夠簡單表述所聽音樂不同段落的對比與變化。
【內容】音樂情緒與情感
【標准】1~2年級
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作出體態反應。
體驗並說出音樂情緒的相同與不同。
【標准】3~6年級
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標准】7~9年級
能夠主動地體驗音樂所表達的各種情感,並能運用音樂表情術語進行描述。
能夠感知音樂情感的發展變化,並能簡要地表述或通過多種形式表現出來。
【內容】音樂體裁與形式
【標准】1~2年級
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能夠隨著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能夠區別獨唱、獨奏、齊唱、齊奏。
【標准】3~6年級
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標准】7~9年級
聆聽大合唱、組歌、室內樂、協奏曲、交響曲、歌劇、舞劇音樂及其他體裁的歌曲和樂曲,並運用各種形式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通過聽賞音樂分辨不同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能夠結合所聽音樂,簡單評析音樂體裁與形式對於音樂表現的作用。
【內容】音樂風格與流派
【標准】1~2年級
聆聽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或樂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風格。
【標准】3~6年級
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
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標准】7~9年級
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其主要的種類、唱腔、風格、流派和代表人物。
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並能對其風格特點進行簡單評述。
聆聽世界各國優秀音樂作品,了解不同音樂流派的代表人物。
二、表 現
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
【內容】演唱
標准】1~2年級
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能採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4~6首。
【標准】3~6年級
樂於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能夠用自然的聲音、准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4~6首。
【標准】7~9年級
能主動地參與各種演唱活動,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
能夠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積極參與齊唱、輪唱及合唱,並對指揮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確的反應。
了解變聲期嗓音保護的知識,懂得嗓音保護的方法。
能夠簡單分析歌曲的特點與風格,表現歌曲的音樂情緒和意境。能對自己、他人、集體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3~5首。
【內容】演奏
【標准】1~2年級
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
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標准】3~6年級
樂於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並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標准】7~9年級
能主動地參與各種演奏活動,養成良好的演奏習慣。
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
能夠對自己、他人或集體的演奏進行評價。
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內容】綜合性藝術表演
【標准】1~2年級
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能夠配合歌曲、樂曲用身體做動作。
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標准】3~6年級
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有樂趣。
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標准】7~9年級
能夠自信地、有表情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能夠結合所學的歌曲、樂曲創設簡單的表演情景或做形體動作。
學習表演簡單的歌劇、戲曲、曲藝片段,並能對自己與他人的表演作出評價。
【內容】識讀樂譜
【標准】1~2年級
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標准】3~6年級
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標准】7~9年級
用熟悉的歌曲、樂曲學唱樂譜。
能夠跟隨琴聲或錄音視唱樂譜。
鞏固、提高識讀和運用樂譜的能力。
三、創 造
創造是發揮學生想像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和發掘創造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於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音樂創造包括兩類學習內容:其一是與音樂有關的發掘學生潛能的即興創造活動;其二是運用音樂材料創作音樂。其中第二類內容與音樂創作有關,但區別於專業創作學習。
【內容】探索音響與音樂
【標准】1~2年級
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標准】3~6年級
能夠自製簡易樂器。
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標准】7~9年級
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或其他音源材料表現一定的情景。
能夠對自己或他人的聲音探索活動作出評價。
【內容】即興創造
【標准】1~2年級
能夠將成語、短句、詩歌或歌詞用不同的節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現。
能夠在唱歌或聆聽音樂時即興地做動作。
能夠用課堂樂器或其他音源即興配合音樂故事和音樂游戲。
【標准】3~6年級
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演。
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並參與表演。
【標准】7~9年級
能夠即興編唱生活短語或詩詞短句。
能夠依據歌曲、樂曲的內容及情緒,進行即興創編活動。
【內容】創作實踐
【標准】1~2年級
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能夠運用人聲、樂器或其他音源,創作1~2小節節奏或旋律。
【標准】3~6年級
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句。
能夠創作2~4小節旋律。
嘗試用電腦創編音樂。
(註:" "有條件的地區可選用)
【標准】7~9年級
能夠獨立地或與他人合作創作8小節左右的短曲。
能夠為歌曲選編前奏或間奏。
嘗試用電腦創編音樂。
(註:" "有條件的地區可選用)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是直接增進學生文化素養的學習領域。它有助於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它雖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相對獨立的教學內容,而在更多的情況下,又蘊涵在音樂鑒賞、表現和創造活動之中。為此,這一領域教學目標的實現,應通過具體的音樂作品和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來完成。
【內容】音樂與社會生活
【標准】1~2年級
感受生活中的音樂,樂於與他人共同參與音樂活動。
能夠通過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媒聽賞音樂。
能夠參加社區或鄉村的音樂活動。
【標准】3~6年級
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播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並經常聆聽。
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音樂活動,並能同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樂於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標准】7~9年級
養成關注音樂的習慣,能夠用實例說明音樂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喜歡並能夠從傳媒中聆聽音樂,了解和積累音樂信息,願與同學交換所收集到的音樂材料,交流音樂感受。
在出席音樂會及參與社區音樂活動過程中,能夠觀察和了解音樂家或民間藝人的活動,並作出自己的評價。
【內容】音樂與姊妹藝術
【標准】1~2年級
能夠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
能夠用簡明的表演動作表現音樂情緒。
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標准】3~6年級
接觸與了解戲劇、舞蹈等藝術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能夠結合所熟悉的影視片,簡單描述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標准】7~9年級
通過藝術作品,
『肆』 什麼是音樂的基本概念
廣義的講,音樂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審慎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所謂的音樂的定義仍存在著激烈的爭議,但通常可以解釋為一系列對於有聲、無聲具有時間性的組織,並含有不同音階的節奏、旋律及和聲。
音樂可以通過幾種途徑來體驗,最傳統的一種是到現場聽音樂家的表演。現場音樂也能夠由無線電和電視來播放,這種方式接近於聽錄音帶或看音樂錄像。有些時候現場表演也會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錄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聲。當然,也可以製作自己的音樂,通過歌唱,玩樂器或不太嚴密的作曲。
甚至耳聾的人也能夠通過感覺自己身體的震動來體驗音樂,最著名聾音樂家的例子便是貝多芬,其絕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後創作的。
人們想學習音樂的時候會去上音樂課。音樂學是一個歷史的科學的研究音樂的廣闊領域,其中包括音樂理論和音樂史。
音樂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極大量的音樂流派已經發生變化。人種音樂學作為人類學的一個分支是專門研究這些流派起源及發展的學科。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說法很多。筆者認為音樂是一種聲音藝術而非視覺或其它什麼感覺的藝術。把樂音(有時也適當使用噪音)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使人聽之產生美感,這種藝術就叫音樂。
聲音四要素是:音強、音高、音色和波形包絡。現將它們的含義分述如下:
1.音強
音強就是人們在聽聞時感到的響度,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聲音的強弱或大、小,重,輕。它是人耳對聲音穩弱的主觀評價尺度之一。其客觀評價尺度——也即物理量的測量,是聲波的振幅。音強與振幅並不完全一致或成正比,在聲頻范圍的低頻段相差很大,高頻段也有相當的差別。
聲頻范圍也就是人們可以聽到的聲振動頻率范國,為20赫到20千赫。20赫以下稱為次聲波,20千赫以上稱為超聲波。在聲頻頻率范圍內,人耳對中頻段1~3千赫的聲音最為靈敏,對高、低頻段的聲音,特別是低頻段的聲音則比較遲鈍。人耳還有一種特徵,對很強的聲音,感覺其響度與頻率的關系不大,或者說同振幅的各頻率的聲音,聽起來響度差不多.但對低聲級信號(即很輕的聲音),感覺到它的響度與頻率關系甚大:對於同樣振幅的聲音,低、高頻段的聲音聽起來響度比中頻段的輕。聲音振幅愈小,雞種現象就愈嚴重。對1千赫的聲音信號,人耳所能感覺到的最低聲壓為2X10(負4次方)微巴。微巴是聲壓的單位,,它相當於在1平方厘米面積上具有1達因壓力。電聲工作者把這一聲壓稱為聲壓級的0分貝,通常寫為O分貝SPL(SPL是聲壓級的縮寫),正如把0。775伏定為在6OO歐電路中的0分貝一樣。不用聲壓而用以對數表示的「聲壓級」來表示聲音振幅的大小,有明顯的好處。這是因為人耳能聽聞的聲壓范圍很大,可由2X10(負4次方)微巴到2XlO(負四次方)微巴,相差一千萬(1C)倍。對如此大范圍的變化,計算很不方便,用聲壓級表達就比用聲壓方便多了。另外由於人耳對響度的感覺是非線性的,用對數來計量更接近於人耳的主觀特性。當聲壓級達120分貝SPL時,人耳將感到痛楚,無法忍受,因此,人聽聞的動態范國由0~120分貝SPL,在音樂廳中聽樂隊演奏,音樂的自然動態范圍是多少呢?對大型交響音樂,最響的音樂片段可達115分貝SPL,最弱的音樂片段約為25分貝SPL,因而動態范圍可達90分貝。當然,這是很少有的情況。通常交響音樂的動態范圍約為50~80分貝,中、小型音樂的動態范國約在40分貝左右,語言的動態范圍約在30分貝左右。
因此,要求家用放音設備能夠盡可能地再現:
1〕上述音樂或語言的自然聲級動態范圍。
2〕音樂或語言的自然聲壓級。對於家庭內常用的放音音量,平均聲壓級對音樂來說約為86分貝SPL,對語言則約為70分貝SPL左右。
2.音高音高或稱音調,是人耳對聲音調子高低的主觀評價尺度。它的客觀評價尺度是聲波的頻率。和音強與振幅的關系不一樣,音高與頻率基本上是一致的。當兩個聲音信號的頻率相差一倍時,也即f2=2f1時,則稱f2比f1高一個倍頻程。音樂中的1(do)與i,正好相差一個倍頻程,在音樂學中也稱相差一個八度音。在一個八度音內,有12個半音。以1—i八音區為例, 12個半音是:1—#1、#1—2、2—#2、#2—3、3—4、4—#4,#—5、5一#5、#5—6、6—#6、#6—7、7—i。請注意,這12個音階的分度基本上是以對數關系來劃分的。
各種不同的樂器,當演奏同樣的頻率的音符時,人們感覺它們的音高相同,這里指的演奏的聲音具有同樣的基頻。但樂器每發一個音,這個音除了具有基頻fo,以外,還有與fo成正整數倍關系的諧波。前面說過,每個音的音高感覺由fo決定,而每種樂器的不同各次諧波成分,則決定樂器特有的音色。那麼,音樂的自然基頻范圍是多少呢?樂器中,基音頻串范圍最寬的是鋼琴,由27.5~4136赫。管弦樂、交響樂的基音范圍是30~60OO赫。我國民族樂器的基音范圍則為50~4500赫。 順便介紹一下,現代電聲學研究說明,樂音的自然頻率范圍已經超出20~20000赫可聞聲頻串范圍之外,例如某些非洲鼓的基音在次聲頻頻段,而某些中國木管的諧波(泛音)可達25千赫之高。次聲信號雖不能為人耳所感聞,但可為人的皮膚所感知。另外,語言畫基頻在150~3500赫范圍內。
3.音色
人們除對響度、音高有明顯的都別力外,還能准確地判斷聲音的「色調」。單簧管、圓號雖然演奏同一音高(基頻)的音符,但人們能夠明確分辨出哪個是單管管,哪個是圓號,而不會混淆。這是由於它們的音色、波形包絡不同。音色決定於樂音的泛音(諧波)頻譜,也可以說是樂音的波形所確定的。因為樂音的波形(可由電子示波器上看到〉絕大多數都不是簡單的正弦波,而是一種復雜的波。分析表明這種復雜的波形,可以分解為一系列的正弦波,這些正弦波中有基頻f0,還有與f0成整數倍關系的諧波:f1、f2、f3、f4,它們的振幅有特定的比例。這種比例,賦予每種樂器以特有的「色彩」一——音色。如果沒有諧波成分,單純的基音正弦信號是毫無音樂感的。因此,樂器樂音的頻率范圍,決非只是基頻的頻率范圍,應把樂器樂音的各次諧波都包括在內,甚至很高次數的泛音,對樂器音色影響仍很大。高保真放聲系統要十分注意讓各次泛音都能重放出來,這就使重放頻串范圍至少達15000赫,要求潮的應達20千赫或更高。另外,語言的泛音可達7~8千赫。
4.波形包絡
樂音的波形包絡指樂音演奏(彈、吹、拉,撥)每一音符時,單個樂音振幅起始和結束的瞬態,也就是波形的包絡。有些樂器,在彈、吹、拉、撥的開始一瞬間,振幅馬上達到最大值,然後振幅逐步衰減,有的樂器則相反,在開始的瞬間振奮較小,然後逐漸加大,再逐漸衰減。這些波形包絡變化也影響樂器的音色。 顯然重放設備也要求有較好的瞬態跟隨能力,不然就會引起樂音自然包絡的畸變。
近古音樂——兩千年的理論探索與十二平均律的誕生
在中國傳統音樂理論遺產中,有一門科學,自公元前7世紀起便有人開始探究。其後2600餘年,綿延不絕,一直持續到今天。它就是一度被學術界稱為「絕學」的「律學」。
律學,即研究樂音體系中音高體制及交互的數理邏輯關系的科學。它是音樂聲學(音響學)、數學和音樂學互相滲透的一種交叉學科。在有關音高體制的研究與應用中,律學規律幾乎無處不在。例如:旋律音程的結構與音準;調式與和聲理論中的和諧原則;多聲部縱向結合時的各種音程關系;旋宮轉調;樂器製造及調律中的音準與音位的確定;重唱重奏、合唱合奏中的音準調節,都與律學有直接關系。因此,一部「二十四史」,除了「樂志」,每朝都立「律志」、「律書」及「律歷志」之類的篇章。
「律學」遺產之豐富,它在中國文化、學術史上的地位,便可想而知了。
中國樂律史上最早產生完備的律學理論,稱為「三分損益律」,它大約出現千春秋中期。《管子·地員篇》、《呂氏春秋·音律篇》分別記述了它的基本法則:以一條弦長為基數,將其均分成三段,舍一取二,「三分損一」,便發出第一個上五4度音;如果將均分的三段再加一段,「三分益一」,便發出第一個下4度音,用這種方法繼續推算下去,可得12個音,稱「十二律」,每律有固定的律名,即:
黃大太夾姑?仲林夷南無應
鍾呂簇鍾冼呂賓鍾則呂射鍾
因為這種「生律法」是一步步推算5度音,所以又叫「五度相生律」。管子稍晚,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約前580一前501)也以同樣的方法推算出「十二律」。
「三分損益」雖然推演出「十二律」,但計算到最後一律時卻不能循環復生,哪它是一種不平均的「十二律」,各律之間含有大、小半音之別。因此,為了尋求一種可以自由地旋宮轉調的平均律制,就成了兩千多年來樂律學家們孜孜以求的理想。
漢朝著名律學家京房(前77—前37)沿著五度相生的方法連讀推算下去,至第53「色育」律時,己基本還原到出發偉「黃鍾」(歐洲在16世紀時也出現過53平均律)。
他最後算到60律,後世稱「京房律」。表面上看,京房推算60律的繁復律制,與簡練的十二平均律理想南轅北轍,但如果拋開它神秘主義的外衣,他在運算過程中得到的許多律高,都可以在曾侯乙編鍾所體現的「鍾律」上予以印證。南朝的錢樂之、沈重在京房60律的基礎上繼續按「二分損益法」推演生律,直至更為周密的360律。他們把還生黃鍾本律的音差數縮小到最少程度,從而為從其中選擇十二平均律各音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但同時沿此途求解十二平均律的探索也步入「山窮水盡」的困境。
不無巧合的是,與錢、沈同時代的樂律學家何承天(370一447)大膽提出一種「新律」。他的作法是把第十二律不能還原所剩的誤差數,分作十二份,每律增補一份。
十二次相生後,正好回歸黃鍾律。這可以說是天才的十二平均律構想,何承天在當時幾乎就要叩開這一高深莫測的律制的大門了,可惜他不是按頻率比計算,而是依弦長計算,難題再度擱淺。隋代劉焯(581一618)擺脫「三分損益律」的羈絆,以振動體長度桐鄰律之間的差數相同,推算出「十二長度等差律」。王朴(905一959)於959年又提出一種「新律」,以倍半關系的八度音程硬性調整各律。他清楚地認識到,解決不平均律的矛盾只能在12律范圍內進行,但他的基本方法還是在「三分損益法」上修修補補。
經歷樂如此漫長的探索和徘徊,至明朝中時,皇族朱載堉(1536一1611)終於成為登上律學的寶塔頂摘取「十二平均律」明珠的第一人。他以珠算開方的辦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數列,第一次解決樂十二律內自由旋宮轉調的千古難題,實現了千餘年來無數律學家夢寐以求的理想。他的「新法密率」已成為人類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作為一位藝術史上的巨人,朱傤堉在科學、文化特別是傳統樂律學理論方面都有建樹。他積終生而著的《樂律全書》囊括了音樂藝術的方方面面。然而,由於中國封建社會日趨衰微。朱傤堉發明的「十二平均律」。終於未能付諸實踐,被藏在一函書籍之中而束之高閣,成為反映封建帝國扼殺天才的一個悲劇性的側影。
上古音樂——發展史(一)
先秦典籍《呂氏春秋》里說:「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遠至何時,史無確載,但不斷發現的音樂文物,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它的「由來」之遠。
本世紀五十年代初,安陽殷墟「商代虎紋大石磐」出土,證明中國樂器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五十年代中,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出「一音孔陶塤」,樂器曳一下子上溯到6700餘年前;七十年代,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又發現大批7000多年前的「骨哨」和一件「陶塤」……中國音樂確實像一條歷史的長河,這條河曲折婉蜒、多姿多彩,永不止息;這條河由涓涓細流匯成滔滔大江。近些年,河南舞陽賈湖村的一次考古發掘使它再向更古老的年代延伸……
中國音樂的歷史,古代文獻一般追溯到黃帝。盡管關於黃帝的傳說夾雜著後人的理想成分,並有不少神怪內容,不完全可信(例如說黃帝時代建立了「十二律」,就是把後來的創造歸功於黃帝的說法,與現代科學考古發現不合。)要把黃帝作為中國音樂的源頭,也嫌太晚了:現代考古發現已把中國音樂的歷史,從黃帝時代大大向前推進棗其歷史遠比黃帝時代古老!
1986年—987年,在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村新石器遺址發掘出了隨葬的至少16支骨笛,據碳14測定,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這些骨笛用鶴類尺骨製成,大多鑽有7孔,在有的音孔旁還遺留著鑽孔前刻劃的等分標記,個別音孔旁邊另鑽一小孔,應是調整音高用的。這些情況起碼說明,那時人們已對音高的准確有一定要求,對音高與管長的關系也已具備初步認識。經音樂工作者對其中最完整的一支所作測音可知,號稱以五聲音階為主的中國,其實早在七、八千年之前,就已具備了有著穩定結構,超出五聲的音階形態了。(這一歷史事實雄辯地說明,中國音樂後來以五聲為主,並不象有人臆想的,是所謂「音階發育不完善」,而是一種歷史的、審美的選擇結果。)這也證明當時的音樂已發展到了相當高的程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在這之前,中國音樂一定還存在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這段時間以千年還是以萬年計,現在難以猜測。
除骨笛外,新石器時期的樂器,還發現有骨哨、塤、陶鍾、磬、鼓等。這些樂器分布於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時間跨度也很大,說明它們是中國原始時期的主要樂器。其中鍾、磬、鼓在後世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至於塤和哨,還有與骨笛形制、原理相同(今天稱為「籌」)的樂器,甚至直到今天仍存活於民間。
塤是一種很有特點的樂器,用土燒制而成,外形似蛋(或作各種變形),其大小近似中人的拳頭,中空,頂端開一吹孔,胸腹部開一個或數個指孔。塤是除骨笛之外,已發現的原始時代樂器中唯一能確定地發一個以上樂音的樂器,原始時期的塤只有1-3個音孔,只能吹出2-4個音,(這很可能與在不大的蛋形的塤上開孔,比在管狀的笛上開孔要難以計算有關。)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音階發展的進程,尤其能揭示出在中國音階的發展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音程關系;當今有學者指出,那就是從只能發兩個音的一音孔塤起便一再被強調的小三度音程。這一觀點對於認識中國音階的發展,音階音之間的律學關系,乃至中國的七聲音階仍以五聲為骨幹現象的內在機理,無疑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原始時期的音樂和舞蹈密不可分,這大概是世界各民族歷史上共有的現象,中國也不例外。最遲在公元前11世紀,中國已稱這種音樂舞蹈結合的藝術形式為「樂」,甚至在音樂舞蹈各自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之後,「樂」仍既可以指舞蹈,也可以指音樂,一直保存著它的模糊詞義。今天「樂」已專指音樂,所以學者通稱原始時期的「樂」為「樂舞」。現存的有些原始岩畫非常生動地描繪了原始樂舞的場面,那是一種群體的歌舞活動。據後來文獻保留下的片斷「記憶」可知,原始樂舞的舉行跟祈求豐年等祭祀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因此其中必然包含有生產活動的再現成份。
原始時期,樂舞並不成其為社會分工對象,原始社會不存在專職的樂工,樂舞一般是部落社會的全社會活動。因此,原始時期的樂舞,並沒有以專門的藝術形式的面貌和身份,從社會上獨立出來。
嚴格地說,到大約公元前21世紀夏代建立以後,樂舞才真正作為一種社會分工,從社會中取得獨立。傳說夏朝初期的國君啟和最後的國君桀,都曾用大規模樂舞供自己享樂,說明終夏一代,社會已造就出一大批專職的樂舞人員,這正是樂舞作為藝術而獨立於社會的標志。
由於原始樂舞即和原始巫術、祭祀等活動結合無間的緣故,人們對樂舞乃至一些樂器所抱有的神秘思想可能產生得很早。國家產生以後,統治者便會利用和加強音樂神秘觀,以便操縱、控制樂舞,用來加強其統治。保存下來的一些音樂神話故事便是這樣的社會背景的產物。傳說分為章節的大型樂舞《九辯》、《九歌》都是夏代國君啟從天上得來的。我們從出土的戰國初年(公元前5世紀)的樂器上,還能看到啟的圖象,似乎他那時已具有司音樂之神的地位了。又傳說黃帝得到一種長得象牛,名字叫夔的動物,便用它的皮蒙鼓,用雷獸的骨頭作鼓槌,敲打起來,「聲聞五百里」,黃帝用這面鼓揚威天下。夔和雷獸都是想像中的神奇動物。那時的鼓,實際上和後世一樣,多蒙牛皮,但也不乏用鼉(今稱揚子鱷)皮的,因此也成了神話材料。後來,夔轉化成為主管音樂的「人」(神)。蒙鼓的夔成為主管音樂的神,應該看作是支配節奏的鼓這件樂器在樂舞中具有主宰作用的曲折反映。
賈湖骨笛的出土地點,靠近傳說中夏代的夏台,這告訴我們,夏代的活動區域,正是中國音樂高水平發展的地區。傳說中夏代樂舞明顯超越前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我們剝去上述《九辯》、《九歌》是啟從天上得來的神話成份,那麼,就只剩下現實中的《九辯》、《九歌》確實無比瑰麗優美這一點了。唯其如此,才足以引發人們產生「此曲只應天上有」的遐想,並由此而進一步創造出神話來。
『伍』 初中音樂課本目錄
第一單元
1、七子之歌——澳門(唱)
2、東方之珠
3、1997.天地人交響曲
4、鼓浪嶼之波
第二單元
1、青春舞曲(唱)
2、喀什的春天
3、烏夏克木卡姆達斯坦間奏曲
4、褐色的鵝
5、新疆之春
第三單元
1、桑塔。露琪亞(唱)
2、伏爾加船夫曲
3、倫敦德里小調
4、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第四單元
1、當兵的人(唱)
2、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3、婚禮進行曲
4、葬禮進行曲
第五單元
1、夜曲(唱)
2、二泉映月
3、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一樂章)
第六單元
1、雪絨花(唱)
2、冰山上的雪蓮
3、我心永恆
第一單元
1、游擊隊歌(唱)
2、四渡赤水出奇兵
3、保衛黃河《黃河大合唱》選曲
第二單元
1、阿伊亞——非洲的靈感(唱)
2、鼓樂
3、非洲民間樂曲片段
第三單元
1、十送紅軍(唱)
2、採茶舞曲
3、龍船調
第五單元
1、難忘今宵(唱)
2、雷鳴電閃波爾卡
3、藍色的探戈
第六單元
1、渴望春天(唱)
2、春天來了
3、春曉
第一單元
1、讓世界充滿愛(唱)
2、我們同屬一個世界
3、祭獻之舞舞劇《春之祭》選曲
第二單元
1、走進西藏 電視劇《孔繁森》主題曲(唱)
2、阿瑪勒火
3、正月十五那一天
第三單元
1、唱臉譜(唱)
2、我不掛帥誰掛帥
3、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
第四單元
1、美麗的村莊(唱)
2、在中亞細亞草原上
3、圖畫展覽會
第五單元
1、我的祖家是歌鄉(唱)
2、五指山歌(唱)
3、雨打芭蕉
4、八駿馬
第六單元
1、踏雪尋梅(唱)
2、溜冰圓舞曲
3、我愛你,塞北的雪
初二下冊
第一單元
1、給未來一片綠色(唱)
2、瀑布與溪流 管弦樂《九寨溝音畫》選曲
3、日出《大峽谷組曲》選曲
第二單元
1、阿西里西(唱)
2、歌唱美麗的家鄉(唱)
3、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
第三單元
1、大海啊,故鄉(唱)
2、漁舟唱晚
3、夜鶯
第四單元
1、獵人合唱 歌劇《自由射手》選曲
2、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 歌劇《洪湖赤衛隊》選曲
3、飲酒歌 歌劇《茶花女》選曲
第五單元
1、化蝶(唱)
2、十八相送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選段
3、梁山伯與祝英台
第六單元
1、紅色娘子軍連歌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選曲(唱)
2、場景音樂 芭蕾舞劇《天鵝湖》選曲
3、西班牙舞曲 芭蕾舞劇《天鵝湖》選曲
初三上冊
第一單元 祖國情
1、愛我中華(唱)
2、我愛你,中國
3、啊!中國的土地
第二單元
1、黃河水手歌(唱)
2、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3、上去高山望平川
第三單元 曲苑尋珍
1、前門情思——大碗茶(唱)
2、蝶戀花。答李淑一
3、重整河山待後生電視劇《四世同堂》主題歌
第四單元
1、念故鄉(唱)
2、第五(命運)交響曲 第一、四樂章
3、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 第二樂章
第五單元
1、在那銀色月光下(唱)
2、月光
3、春江花月夜
(5)初中音樂課概念界定擴展閱讀:
音樂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型,又可以粗略的分為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原生態音樂、現代音樂(包括流行音樂)等。在藝術類型中,音樂具有抽象性,音樂從歷史發展上可分為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
東方以中國漢族音樂為首的中國古代理論基礎是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聲音階為主。音樂讓人賞心悅目,並為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音樂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我們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
『陸』 什麼是音樂,音樂的定義,概念(比較權威的,教科書上的)
廣義的講,音樂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審慎的或其他什麼方內式排列起來的容聲音。所謂的音樂的定義仍存在著激烈的爭議,但通常可以解釋為一系列對於有聲、無聲具有時間性的組織,並含有不同音階的節奏、旋律及和聲。
音樂可以通過幾種途徑來體驗,最傳統的一種是到現場聽音樂家的表演。現場音樂也能夠由無線電和電視來播放,這種方式接近於聽錄音帶或看音樂錄像。有些時候現場表演也會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錄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聲。當然,也可以製作自己的音樂,通過歌唱,玩樂器或不太嚴密的作曲。
甚至耳聾的人也能夠通過感覺自己身體的震動來體驗音樂,最著名聾音樂家的例子便是貝多芬,其絕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後創作的。
人們想學習音樂的時候會去上音樂課。音樂學是一個歷史的科學的研究音樂的廣闊領域,其中包括音樂理論和音樂史。
音樂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極大量的音樂流派已經發生變化。人種音樂學作為人類學的一個分支是專門研究這些流派起源及發展的學科。
『柒』 什麼是音樂,怎麼定義
音樂是能讓人賞心悅目,並為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音樂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我們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的一種藝術。
音樂是用組織音構成的聽覺意象,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是最能即時打動人的藝術形式之一。旋律響起人們往往無法抗拒的立即處於音樂的氛圍當中。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有自己表情達意、塑造藝術意象的表現形式。
比如舞蹈是通過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繪畫是通過線條、色彩、構圖,文學是通過字、詞、句、篇來體現藝術意象。通常,人們正是以表現手段的不同來區分藝術的不同種類,例如不同的樂器。音樂還能表現出樂手們和音樂創作者的用心。
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音樂是最擅長於抒發情感、最能撥動人心弦的藝術形式,它藉助聲音這個媒介來真實地傳達、表現和感受審美情感。音樂在傳達和表現情感上,優於其他藝術形式。
音樂的聲音形態與人類情感之間存在著相似性,具有某種「同構關系」,這是音樂能表達人情感的根本原因。音樂理論家於潤洋曾指出:「音響結構之所以能夠表達特定的情感,其根本原因在於這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個極其重要的相似點,那就是這二者都是在時間中展示和發展,在速度、力度、色調上具有豐富變化的、極富於動力性的過程。
『捌』 淺談初中音樂幾種教學方法
新的教學理念提出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重視感受與鑒賞,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為首要的基本理念,要求以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為動力,以面向學生全體為主,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倡導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科綜合,寓思想教育於與課堂教學之中。下面是我對如何上好初中音樂課談一談我自己的見解。
一、運用肢體語言教學,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
肢體語言屬於非言語性的語言,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體姿勢、肢體變化和體位變化而構成的一個視像符號系統,是通過身體的動作來表達對音樂感受的一種方式,雖然它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有時可以收到文字語言無法表達的效果,它既能表達情感態度,又能引發人的形象思維。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合理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靈感,使學生具有豐富的想像力,還可以使學生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和審美情趣,並且通過身體的律動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意思,從而進一步理解作品。如我在上一年級《大雨小雨》的時候,我讓同學們把手舉過頭頂左右搖擺來表示大雨,把手放到胸前左右搖擺來表示小雨,讓學生邊唱邊做。這樣不僅幫助我們改善了低年級自律性差的現象,同時根據歌曲的意思加上相應的動作,更加有助於學生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通過表演與律動相結合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低年級的音樂課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寓教於樂,對促進學生全身心健康發展、塑造創造型人才起到推動作用。學生天生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總是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要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上好音樂的入門課,教師應根據兒童好動、愛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少兒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成生動有趣的游戲、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少兒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觀活動和運動、唱歌、表演、游戲、舞蹈等結合起來,從而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要動腦,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思維能力,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每首歌曲都編成律動來滿足兒童活潑好動這一天性。教律動時,教師要打破以往「教師編、學生做」的模式,因為這種機械式模仿束縛了學生的手腳和大腦。教師要在教學中打破這個常規,讓學生自己聽音樂、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像,把聽到的音樂通過自己的手腳去自行發揮、自我表現。如我在給二年級上《大鹿》這節課時,我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根據對歌曲和歌詞的理解編一些簡單的動作,站在講台上來表演。雖然學生的年齡小,編出的動作不是那麼標准,但他們的想像力特別豐富,一句歌詞能使他們想出很多種表達方式,而且學生的膽量也越來越大,有一些平時看起來不是那麼大膽的同學,也會積極舉手要求表演。通過這種形式不僅有利於樹立學生自信心,也利於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
三、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音樂之美
音樂就好比是一股清泉,能夠給人帶來清新和愜意;音樂好比是熔爐,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拓寬思維;音樂也好比是一桌大餐,能夠讓人嘗盡所有的喜怒哀樂。而長時間以來,我們都停留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之下,採用的教學方式也都比較死板和單一,沒有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感受到音樂的重大作用,沒有體驗到音樂本身的實質和內涵。因此,在教育改革之後,我們首要做的就是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創造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正確引導,真正地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知識的魅力和內涵,並漸漸地對音樂知識產生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美呢?
研究表明,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歡快的教學氛圍,組織帶領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學習,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以及讓學生體驗到音樂魅力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通過教師創設的情景,學生的情感便會很自然地融入音樂作品之中,然後在欣賞或是教師分析時學生聽得就會特別專注和集中,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十分全面和透徹。這樣也就會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和體驗到音樂美的所在,有利於培養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的興趣,有益於音樂課堂的順利進行以及高效率完成。
如《梁山伯與祝英台》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的欣賞,課堂教學中在欣賞這首曲子之前,我先把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間存在的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從頭到尾給學生進行了講述,而且在講述的過程中還伴有起伏不定的音樂。這樣就輕松地激起了學生對本節課所要欣賞音樂的好奇心。這樣,我就通過營造氛圍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帶著濃郁的情感和興趣進入教師設計的教學環節之中,並時時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以及愉悅的體驗來學習和欣賞音
『玖』 關於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論文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談
一、概念界定
1、什麼是中小學音樂教育
2、作用和意義(美育教育)
二、現狀
1、國外專中小學音樂教育開屬展情況、教育途徑方式效果等
2、國內中小學音樂教育開展情況、教育途徑方式效果等
三、我國開展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問題和原因
1、重視不夠
2、師資匱乏
3、課時量少
4、教材內容
5、授課方式單一(根據論文要點展開)
四、對策
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建議
『拾』 初中音樂知識
1、〈牧童短笛〉的作者。
聶耳
2、〈滿江紅〉的作者
白玉
3、〈友誼地久天長〉的國家
國產!!!!!!!!
4、黃梅戲的簡介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領的安慶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在其漫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了青陽腔、徽劇等和當地民歌及其他戲曲的音樂精華,逐漸形成了今天自己獨特的風格。黃梅戲用安慶語言念唱,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的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黃梅戲來自於民間,雅俗共賞、怡情悅性,她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鄉土風味感染觀眾。
早期黃梅戲的演出劇目,大多為老藝人自編自演的反映底層民間生活的小戲。本世紀50年代,一大批有志於戲曲事業的知識分子加入黃梅戲傳統劇目的發掘與再創造的行列,他們的加入,大大豐富了黃梅戲的表現形式,加強了黃梅戲的文學性,發展了唱腔和伴奏,使其原來的民俗性和通俗性得到質的升華,旋律更為優美,影響更為擴大,黃梅戲真正迎來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藝術春天。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嚴鳳英、王少舫、潘璟琍、張雲風等一大批優秀表演人才,《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就是這一時期所產生的代表性作品。隨著眾多優秀劇目的不斷推出,國內外的觀眾,認識並接受了黃梅戲,使黃戲從鄉村草台登上了都市的大雅之堂,最終成為馳名海內外的著名劇種。本劇院的劇目和演員曾獲得眾多獎項,多次赴香港、澳門、新加坡、德國、台灣、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演出,獲得文泛的好評,被外國友人譽為"中國的鄉村音樂"。
驕傲和光榮已成為歷史,新世紀已經找開希望之門,如今的安徽黃梅戲又涌現出如馬蘭、黃新德等為代表的眾多新人。面對新世紀,我們寄希望於新一代黃梅戲傳人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用青春、美麗和智慧,創造新的燦爛……
黃梅戲的發展歷史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台灣等省以及香港地區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余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黃梅戲的發展歷史,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約從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後。產生和流傳到皖、鄂、贛三省間的採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歌,受當地戲曲(青陽腔、徽調)演出的影響,與蓮湘、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形成結合,逐漸形成了一些小戲。進一步發展,又從一種叫「羅漢樁」的曲藝形式和青陽腔與徽調吸收了演出內容與表現形式,於是產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戲。從小戲到本戲還有一種過渡形式,老藝人稱之為「串戲」。所謂「串戲」就是各自獨立而又彼此關連著的一組小戲,有的以事「串」,有的則以人「串」。「串戲」的情節比小戲豐富,出場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圍。其中一些年齡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來扮演。這就為本戲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第二階段,是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這一階段,黃梅戲演出活動漸漸職業化,並從農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黃梅戲入城後,曾與京劇合班,並在上海受到越劇、揚劇、淮劇和從北方來的評劇(時稱「蹦蹦戲」)的影響,在演出的內容與形式上都起了很大變化。編排、移植了一批新劇目,其中有連台本戲《文素臣》、《宏碧緣》、《華麗緣》、《蜜蜂記》等。音樂方面,對傳統唱腔進行初步改革,減少了老腔中的虛聲襯字,使之明快、流暢,觀眾易於聽懂所唱的內容。取消了幫腔,試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劇和其他兄弟劇種的程式動作,豐富了表現手段。其它如服裝、化妝和舞台設置,亦較農村草台時有所發展。
第三階段,是1949至今。1952年,安慶黃梅戲藝人帶著《打豬草》、《藍橋會》等劇目到上海演出。幾十年來造就了一大批演員,除對黃梅戲演唱藝術有突出成就的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外,中青年演員馬蘭、韓再芬等相繼在舞台上、銀幕上和電視屏幕上展現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觀眾的注視。嚴鳳英、王少航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攝製成影片,轟動海內外。
黃梅戲的藝術特色
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斗籮》。
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黃梅戲的類別主要有花腔和平詞。花腔以演小戲為主,富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平詞,正本戲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敘述、抒情,韻味豐富,如行雲流水。
黃梅戲的優秀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槐蔭記》、《女駙馬》、《夫妻觀燈》、《打豬草》、《柳樹井》、《藍橋會》、《路遇》等等。
黃梅戲的定名與源頭 (引自著名的黃梅戲理論家吳功敏先生的研究文章)
黃梅戲有兩大聲腔體系———花腔體系、平詞體系。花腔體系脫胎於民歌小調,屬曲牌體;平詞體系淵源於高腔、彈詞、羅漢樁、道情、吹腔、徽調、京劇等聲腔,屬板腔體。這兩大聲腔體系,都植根於安慶地區的聲腔土壤。黃梅戲表演形式,在學習借鑒崑曲、京劇、徽劇等大劇種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早期黃梅戲從業人員中,有成就、且有史料記載的黃梅戲老藝人,絕大部分都是安慶地區的人。例如蔡仲賢(已知最早黃梅戲演員,生於1821年,望江縣人),胡普伢(最早黃梅戲女演員,生於1821 年,太湖縣人)、洪海波(潛山縣人)、葉炳池(東至縣人)、咎雙印(懷寧縣人)、胡玉亭(望江縣人)、龍昆玉(望江縣人)、程積善(貴池縣人)、查文艷(懷寧縣人)、丁永泉(懷寧縣人)、潘澤海(安慶市人)、嚴鳳英(桐城羅嶺人)等,他們之間都有師承關系。
建國前,黃梅戲沒有文人介入,演出的百餘本大小傳統劇目,絕大部分都是移植於青陽腔、岳西高腔、京劇和徽劇。
通過以上對黃梅戲聲腔形成的探討,劇目積淀的溯源,演員師承關系的覓蹤以及黃梅戲歷史沿革發展的總體把握,我們對黃梅戲劇種的發展概貌,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黃梅戲的源頭就在安慶地區,黃梅戲誕生於安慶地區,成長於安慶地區,興盛於安慶地區。聲腔系統是一個劇種的重要標志,任何一個劇種和隸屬於這個劇種的聲腔系統的形成,都有一個不斷吸納、借鑒、融會、揚棄、改造、流傳、不斷適應觀眾審美需求、艱難復雜的積累創造的過程。在這個不斷走向成熟的過程中,一定會有與本劇種在文化背景、人文環境、審美趨向、生活習俗等方面,存在著淵源關系的某一種或某幾種音樂素材,是本劇種的重要養分,從而加速了這個劇種的形成。如果我們將一個劇種比喻成一條江河,那麼,對於催生這一劇種成熟的某一種或某幾種音樂素材,只能算是沿途匯入那條江河的支流。黃梅戲之於黃梅採茶調的關系,就如同江河與支流的關系,黃梅採茶調是促成黃梅戲成熟的重要因素,但決不是黃梅戲的源頭。
黃梅戲源頭的歷史記載陸洪非先生在《黃梅戲源流》一書中,對黃梅戲的源頭列舉了幾種傳說。
傳說之—∶「黃梅戲是在『懷寧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每當春種秋收之時,農民們慣唱『懷調山歌』來歌頌自己勞動的豐收。這種民間優美抒情的山歌小調,統稱為『懷寧調』。」
傳說之二∶「……黃梅戲起源於安徽安慶地區。從前每逢黃梅季節,常常洪水成災,四鄉農民為了祈求豐年,就在這個時候舉辦迎神賽會,會上出現各種歌舞演唱,在這種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戲曲形式,因與黃梅季節有關,故名曰『黃梅調』。」
傳說之三∶「黃梅戲源於湖北黃梅縣的民歌小調即黃梅採茶調。」
以上三種傳說,我認為前兩種傳說較為符合歷史真實,後一種傳說就顯得牽強附會,很多人因為黃梅戲和黃梅縣同字同音而趨同黃梅戲源於黃梅縣的說法。當然,一些專家也曾從音樂、劇目、師承的層面進行分析、推論,認為黃梅戲源於黃梅採茶調,但提出的論據、論點不具有說服力,他們也坦承由於可供借鑒的資料匱乏,所以,無法最終形成定論。至於黃梅戲到底源於何處,很少人有興趣去探討研究。這既有年代久遠,原本就缺少文字資料,一些了解情況的老藝人也相繼去世,又無經費支持的原因,也與人們普遍對黃梅戲起源持漠視態度有關。
性 黃梅戲經過一代又一代人艱苦卓絕的創造發展,已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民間小戲,一躍成為全國著名劇種,且在戲曲整體萎縮的形勢下,依然保持著一種良好的發展態勢,這得益於黃梅戲的通俗化、大眾化的藝術品格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我們不能只將關注的目光聚焦在今日的成績上,而漠視黃梅戲風雨兼程的來時路。如果連一直以黃梅戲為家鄉戲的安慶人,都無法說清黃梅戲的源頭,豈不有數典忘祖之嫌?再者,釐清劇種的源頭,找到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喚起人們對黃梅戲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正本清源,進一步凝心聚力開拓進取,也是黃梅戲在新世紀的持續發展.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源於湖北黃梅地區,因人民的社會交往逐漸向東流傳到安徽。
黃梅戲形成於安慶,是在安慶地區融合皖、鄂、贛三省間諸多民間音樂而形成地方戲種。
黃梅戲吸收山歌、秧歌、茶歌、採茶燈、花鼓調、採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歌,青陽腔、徽調,這些音樂與蓮湘、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形成結合,逐漸形成了一些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懷寧縣形成「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黃梅戲萌芽於懷寧縣,正式形成於安慶。
黃梅戲是由,先在農村,後入城市,逐步形成發展起來一個劇種。
他的起源,大約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但形成一個完整的劇種,那還是近代的事。在這段時間內,他吸收了漢劇、楚劇、高腔、採茶戲、京劇等眾多姐妹藝術的精華,使自己逐漸完善起來而成為一個名劇。在談說這個名劇的時候,不能不注意到,表演這個劇種的團體,同樣經歷了這么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他也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逐步完善起來的。也可以說,黃梅戲的形成發展和他的表演團體的形成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縱觀黃梅戲的表演活動,從業余性到專業性,大略可分為四個階段.
(1) 萌芽階段的表演活動:
只有表演者,沒有表演團體。這時期的黃梅戲
(2)早期階段的表演活動:
相對固定、人員很少、形成業余或半職業的班社黃梅戲從山歌、茶歌、採茶燈、風陽花鼓調的演唱,發展到有簡單故事情節的二小戲、三小戲的時候,演唱者們,便不能如先前那樣隨意演唱了
(3)後期階段的表演:
班社迅速發展,走上正規、固定,劇目增多,行當全,從農村進入城市黃梅戲到了清末民初,兼收並蓄,已經發展成比較完整、成熟的劇種。
(4)近期階段的表演活動:
從職業班社轉為政府管理的職業劇團黃梅戲於1932年進入城市,到全國解放,20多年間,從當時的安徽省省會安慶市,到周圍各縣以及江南的銅陵、青陽、貴池等縣鎮,都有黃梅戲的班社活動。
黃梅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領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以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斗籮》。
黃梅戲進入城市以後,受到了京劇、越劇、揚劇、淮劇、評劇等劇種的影響,在表演上有了很大的改進。從劇目上看,改編、移植了其他劇種的好戲如《文素臣》、《宏碧緣》、《華麗緣》、《蜜蜂記》等。從音樂上看,傳統唱腔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主要是減少了傳統唱腔中帶有濃郁方言土語色彩的墊字,這樣,唱腔簡潔、明快,從字面上也好讀易懂。從表演上看,吸收了兄弟劇種的一些程式化動作。如開門、關門、圓場、喝酒等動作。其他在服裝、道具、裝置、伴奏等許多方面都比農村演出時有了發展。這一時期的黃梅戲尤其是40年代的黃梅戲,已經成熟。
黃梅戲的更大發展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由於國家對地方戲曲給予足夠的重視,為加強藝術力量,國家陸續選派一些文學、戲劇、音樂、美術方面的專門人才參加了黃梅戲的改革工作。新老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黃梅戲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黃梅戲從安慶小戲一躍而成為安徽省最大的劇種。至今,黃梅戲與黃山一起,並稱「安徽二黃」,成為安徽省的驕傲。
這一時期的黃梅戲,唱腔唱法都有了改革,音樂方面增強了「平詞」類唱腔的表現力,突破了「花腔」只能專戲專用的束縛,同時,巧妙地借鑒民歌和其他音樂成分,創造出與傳統唱腔相協調的新腔。伴奏上,也不再是若斷若續的「三打七唱」,而是建立了以中樂為主的中西混合樂隊,從音樂氣氛上大大提高了劇種的表現力。這一時期演出的劇目很多,但大都進行了整理、重編。如《打豬草》、《夫妻觀燈》、《天仙配》、《藍橋汲水》、《補背褡》、《梁山伯與祝英台》、《秦雪梅弔孝》、《柳樹井》、《春香傳》、《女駙馬》、《牛郎織女》、《黨的女兒》、《江姐》、《劉三姐》等,不勝枚數。 其中的《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拍成了電影,為黃梅戲的廣泛流傳,為保留黃梅戲藝術家的卓越風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黃梅戲的歷史不算長,真正成型大約是在20世紀初年。而繁榮發達,則完全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短短的半個世紀時間,它便形成了3次階段性的發展高潮,形成了3次繁榮局面!50年代至60年代初,以嚴鳳英、王少舫為代表的藝術家群體的出現和經典劇目《天仙配》、《女駙馬》的推出,使黃梅戲這個民間小戲在戲曲藝術家族中嶄露頭角;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馬蘭、黃新德為代表的新一代藝術家群體的活躍和一批舞台影視作品的廣泛傳播,使黃梅戲在戲曲藝術整體面臨困境的時刻,獲得了上升的發展勢頭;20世紀末,黃梅戲藝術得到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延續一度繁榮和二度繁榮的藝術成果的基礎上,經過幾代藝術家的共同努力,創造了舞台劇作、影視作品、音像製品、理論著作以及人才隊伍等方面的全方位發展態勢,形成了再度繁榮的局面。世紀之交形成的這次黃梅戲繁榮局面,具有了鮮明的當代文化品格。這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題材選擇上更具原創性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戲曲改革在全面發掘傳統劇目的基礎上開展整理改編工作。諸如《天仙配》、《女駙馬》等劇目,都是那個特定時代整理改編的產物。到了二度繁榮時期,黃梅戲的眼界得到擴展,涌現出一些創作劇目。《紅樓夢》和《無事生非》由於它們分別改編的是曹雪芹的小說和莎士比亞的戲劇,這就與改編傳統劇目有很大不同,其中融入對於黃梅戲的創造意識。
從傳統劇目的改編到古往今來文藝作品的改編,再到原創動力的迸發,黃梅戲的這一題材選擇進程,可以歸結為戲曲藝術的當代性進化的必然結果。黃梅戲在世紀之交再度繁榮時,題材原創的直接結果導致了舞台氣象的新意迭出。以舞台劇為例,《木瓜上市》和《柳暗花明》直接取材鮮活的現實生活,是對時代氣息的熱情呼應,也是傳統藝術直面現代社會的有益嘗試。《徽州女人》試圖發揮地域題材的優勢,張揚徽文化的人文精神;《風雨麗人行》和《斛擂》則把創作題材的地域特色與時代熱點緊密結合,擴展了地域題材的現實意義。《鞦韆架》試圖展示一種超越時空的創作理念,這種嘗試使黃梅戲的題材選擇空間顯得更加開闊。
主題開掘上更具深刻性
黃梅戲的再度繁榮的時代,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優秀成果相互交融的時代,是多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的時代,也是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質量迅速提高的時代。黃梅戲《紅樓夢》所走過的戲曲主題深化道路,在20世紀末的時代氛圍中得到更加廣闊的延伸。例如,《徽州女人》把一種等待升華為一種信念和人格力量,劇中的女人曾因等待不得而失望乃至絕望過,終因信念不倒而在絕望中獲得洗禮和升華。《風雨麗人行》把3個知識女性的人格升華作為主要表現對象,謳歌了她們在反抗非人道的斗爭中「從人道主義走向英雄主義」。黃梅戲電視劇《秋》在改編中,也把歷史對年輕一代的選擇和年輕人對歷史的選擇作為表達的重點。這些劇目的演出和播映,能動人音容,撼人心魄,撩人情腸,無不在作品主題的開掘過程中顯示出深厚的思想文化含量。
風格追求上更具多樣性
受到應接不暇的當代藝術風格的啟迪,踏著二度繁榮的藝術足跡,世紀之交黃梅戲的再度繁榮在風格追求方面顯現出強烈的多樣化意識。例如:《鞦韆架》的舞台上薈萃了多種藝術形態,意在嘗試黃梅音樂劇的風格,把古裝題材表現成為一個現代童話,比較適合青年觀眾的口味;《風雨麗人行》把視角聚焦在幾位知識女性的情感深處,用較多的篇幅進行詩意盎然的情感描述,使黃梅戲舞台上展示出一種儒雅風范,贏得了知識界的觀眾;《徽州女人》把形體語言作為重要舞台手段,實驗一種風格化的表現方式,令許多觀眾耳目一新;《木瓜上市》和《柳暗花明》不同程度地對傳統寫意風格做了現代詮釋,從而更接近時下觀眾的審美情趣;《斛擂》和《乾隆辨畫》完全是一派風雲際會、豪情沖天的舞台景象,為原本輕柔的黃梅戲輸入了陽剛之氣。經由這些劇作的努力追求,黃梅戲的藝術風格真正呈現為多姿多彩的景觀。
近年來,優秀的黃梅戲劇目被搬上熒屏和銀幕,已經不再是對舞台景象的簡單復制。黃梅戲劇目得以用「音樂電視劇」和「電影故事片」的身份走向觀眾。而且,黃梅戲電影和電視劇在影視美學追求上努力突出畫面的多義性,盡量強化唱腔的唱歌性和表演的平實性,當這些追求受到充分關注,並在一定程度上反過來滲入舞台時,使得黃梅藝苑更是「萬紫千紅總是春」。 從藝術角度對黃梅戲的再度繁榮做出歸納和梳理之後,需要立即提出黃梅戲如何持續發展的問題。黃梅戲今後的發展任務將會更重,也更加艱巨。回顧黃梅戲幾度繁榮的歷程,有一條基本經驗值得我們牢記,那就是充分發揮可塑性較大的藝術個性,充分展示輕靈飄逸的藝術魅力,堅持不懈地走藝術變革之路,堅持不懈地追求藝術創新的目標。回首50年代,《天仙配》和《女駙馬》中的那些膾炙人口的唱段,就是在當時的傳統唱腔基礎上,經過增加曲調種類和重新組合各種曲調,並且引進西洋樂器及其配器手法後形成的,就是藝術變革的成果。到了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紅樓夢》和《無事生非》的藝術變革主要表現在,用輕靈見長的黃梅戲來接納曹雪芹和莎士比亞的博大精深,深化了劇種的思想內涵,拓展了劇種的承載容量。再看近年來的黃梅戲,《徽州女人》的高雅風度,《鞦韆架》的童話色彩,《風雨麗人行》的詩化結構,《柳暗花明》和《木瓜上市》的質朴趣味,《斛擂》和《乾隆辨畫》的陽剛氣概,無不顯示出黃梅戲的藝術變革精神。因此,我們要認真總結半個世紀以來黃梅戲幾度繁榮的經驗,積極提倡黃梅戲的藝術變革和創新。黃梅戲的可塑性較強,具備了騰挪轉換的劇種優勢,但要把這種客觀優勢轉化為主觀追求,還需要黃梅戲藝術家們更加敏銳和更加靈活,不斷強化劇種里適應時代變化的藝術因素,保持與社會審美趨向的同步。
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進行藝術創新,不僅要改造藝術形式,也要在藝術內容上體現時代精神。作為傳統藝術樣式的黃梅戲,演起古裝戲來輕車熟路、得心應手;創作現代戲的數量較少,質量上總是差一把火,這種狀況需要改變。黃梅戲不能滿足於古代題材,不能滿足於改編和移植,要深入火熱的現實生活,反映人民群眾投身現代化建設的偉大社會實踐,把形式的創新和內容的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 摸索雅俗共賞的路子,應當研究當今流行的各種藝術樣式。這些年的實踐證明,從現代媒體的豐富多彩出發,把黃梅戲舞台向熒屏和銀幕延伸,就是擴大觀賞面的一種有效手段。黃梅戲能夠流傳得這樣廣泛,唱腔旋律好聽是主要原因。熱愛黃梅戲的觀眾來到劇場,往往就是來欣賞黃梅戲的優美旋律,很怕在聽覺感受上變味。因此,唱腔看來是最能顯示戲曲本質特徵的部位,也是創新的過程中最講究繼承的部位,應當謹慎從事。總起來說,黃梅戲要堅持藝術創新,但創新中要把握好「度」,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
黃梅戲語言以安慶地方語言為基礎,屬北方方言語系的江淮方言。其特點為----唱詞結構在整本戲多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結構,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結構。有時可根據需要以七字、十字句為框架,字數可壓縮或增擴,曲調則常使用垛句。花腔小戲的唱詞靈活多變,有三至七字不等,中間常夾雜多種口語化無詞意的字。句數不一定為偶數有時奇數句重復最後一句便成偶數。唱念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話的安慶官話唱念。整本戲中用韻母念、官話唱,小戲說白則用安慶地方的鄉音土語,唱腔仍用官話唱。
若說到黃梅戲語言在塑造藝術形象,渲染藝術情境,遷移默化的「寓教於樂」的藝術功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