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小學高年級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
國家對音樂教育事業的重視度不斷加強,出台了音樂教育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的藝術課程標准,但是相關教育部門並未制訂與上述理念相同步的小學院校音樂課程標准,因此許多高校在音樂教學方面缺乏系統性、制度性等弊端,學生的審美能力無法得到很好的培養。在音樂審美教學過程中,課程內容的選擇直接關系著人才的培養與教學成果的好壞。為了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培養其審美能力、提高審美意識,我們必須對小學高年級音樂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依據問卷調查、實地考察、詢問專家得來的結果,我將從小學高年級音樂教學內容的現狀以及如何促進該教學過程中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幾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能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小學高年級音樂審美教學內容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現如今,在音樂審美教學方面並沒有制定明確的教學課程標准,這種現象嚴重製約了音樂審美教學的發展。而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嚴重的問題,譬如,教材設計中西比例失衡、理論與實踐沒有充分結合等。對此,我將對小學高年級音樂教學內容的現狀進行分析,並找出其存在的原因,為音樂教學的改革提供現實依據。
1.音樂欣賞教材編訂的缺陷制約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西歐的音樂研究與中國的音樂鑒賞研究相比,在時間上存在很大的優勢,因此,在身心尚未成熟的小學生內心深處認為西歐的音樂才是最好的。在教材的編訂方面,也著重於對外國音樂進行介紹,可以明顯地看出中西比例的嚴重失衡。在我看來,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高低並不是由音樂研究的時間長短而決定的,每個國家的音樂都有自身的地域特色,中國學生應全方位了解中國的音樂文化,擔負起繁榮音樂文化的重任。
2.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不夠緊密,學生的審美能力得不到全面發展
據相關調查顯示,有百分之八十的小學採取的是一周一節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模式,時間的簡短使得學生無法對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吸收和審閱,審美能力受到極大的制約。因此,學生需要充分利用課後的時間進行復習,而實踐是學習與溫習的最好方式。但是,大多數學校存在的問題是,雖然舉行了大量的與音樂審美有關的活動,但是參加與音樂有關的實踐活動的人數少之又少。這種現狀應引起教育人員的高度重視,在已有課程的基礎上,開展更多與音樂有關的活動,增加學生與音樂接觸的機會。
二、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措施
1.音樂欣賞教材應具有時代性,符合學生審美能力的要求
教材是教師進行知識傳授的基礎,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之一。音樂課程的系統發展需要對教材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與中國現如今的音樂教育現狀相適應。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歷久彌新,其間所蘊含的寶藏必須被利用。因此,在制定教材的過程中既要包含傳統音樂的精華,又要吸收現代音樂的發展成果,而不是一味地崇拜外國文學,忽視中國音樂發展的偉大成就。另外,在編訂教材的過程中,增加內容傳授的載體。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科技的優勢,突破通過教材進行教學的傳統模式,嘗試通過多媒體課件、專輯的方式向學生直觀展示音樂的魅力,增強學生音樂鑒賞和審美的能力。
2.教師敢於突破,走出教材,用充足的社會經驗吸引學生審美的眼球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當著引導者與督促者的角色,因此教師的思維模式對學生將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須全面認識自己扮演的角色,並能夠認識到即使是最新版本的教材也是以過去式的形態存在的。教師只有敢於超越教材,站在教材之上對現有音樂進行欣賞,才能促進學生對音樂審美意識的提高。因此,教師需要在以往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進行思維創新,在課堂上不再局限於單純地對教材進行解讀,而是要結合最新出版的專輯或是唱片進行全面分析。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實現音樂鑒賞與時代共同發展的目的。
❷ 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分析
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及改革思路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整個教育事業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小學音樂教育獲得了難得的良好發展機遇,受到了黨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視,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概括起來,這些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第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大都初步建立了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管理、咨詢、教研機構,改變了過去一直無專門機構和無專人管理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那種自發狀態;第二,制定了一系列指導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的法規和文件,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無法可依的局面;第三,改變了中小學音樂教育長期存在著大面積空白的狀況,中小學音樂課開課率穩步上升,特別是1994年高中開設藝術欣賞必修課,更是結束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高中不開設音樂課程的歷史;第四,涌現了一大批中小學優秀音樂教師,積累了許多成功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經驗,中小學音樂師資隊伍建設初見成效;第五,開展了一系列有聲有色的課外校外音樂活動,有效地推動了學校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第六,編寫了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中小學音樂教材,音樂教學器材配備在部分地區也已初具規模。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由於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基礎差,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因此,盡管取得了上述這樣的成績,但存在的問題還很多,這些問題包括: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管理機構和管理隊伍仍不健全;音樂課開課率不平衡,有的還很低,音樂師資缺額大,教師素質以及學歷達標率和崗位合格率低,外流情況嚴重;對音樂教育的重視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真正的投入少,整體上教學設備奇缺;對音樂教育的認識不科學全面;教學水平及教材質量不高等等。顯然,這些問題中的大多數是只有依靠政府行為才有可能得以逐步解決的,而不是科研工作者和一個或幾個科研課題所能駕馭和解決得了的。 在另一方面,我們也不難看到,中小學音樂教育目前所取得的成績更多的還是一種量的壯大和硬體上的加強。當然,沒有這些量上和硬體上的發展,就根本談不上音樂教育的質的發展和飛躍。但音樂教育的質的提高,或者說要想使音樂教育能夠可持續發展,除了要得到量和硬體這些外在條件的保證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那就是與此同時,我們應當更多地關注中小學音樂教育本身即中小學音樂教育內在的問題。因此,在20世紀行將結束,21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刻,認認真真地審視我們以往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實實在在地回答中小學音樂教育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包括理論上模糊的問題和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對我們音樂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是迫切的和不可迴避的。 我們認為,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本身存在著兩個較為嚴重和突出的問題,一個是音樂教育的非藝術化的傾向,即中小學音樂教育沒有很好地突出音樂藝術的特點;另一個是中小學教育的專業化傾向,即中小學音樂教育沒有很好地突出中小學生的特點,以至於中小學音樂教育往往在實踐中變成了非中小學的、非音樂的教育。上述問題可以說在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內容與形式、原則和方法等諸多方面都明顯地表露出來。 對於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的理解,目前主要存在著下面幾種片面偏頗的觀點,這些觀點或者把專業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理解為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或者把其他非音樂課程的目的和任務當作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來理解。一些人往往把教會學生掌握音樂教材上的知識技能看作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本身,認為中小學音樂教育主要是為高一級專業音樂學院輸送專業後備人才,因而培養音樂特長生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一些人則習慣把音樂教育看作是「飯後的甜食」,是學校教育的一種點綴,是學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還有一些人則喜歡把整個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簡單移植成音樂教育的目標,特別是在目前大家都在談論素質教育的時候,很多人更是喜歡人為地、空洞地拔高音樂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把音樂教育當作了醫治百病的良方。我們認為,上述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各種片面理解主要是由於對中小學音樂教育本質特徵認識不足所至。一方面,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教育,而不是面向個別尖子的專業音樂教育或職業培訓教育;另一方面,音樂教育是一種藝術的教育、美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一種科學的教育、真的教育甚至善的教育,而藝術教育、審美教育的主旨就是美化生活,提高人類的生存與生活質量。因此,中小學音樂教育應該是通過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活動,使學生享受成功的滿足,獲得審美愉悅體驗,進而使學生喜愛音樂,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慾望,並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具備進一步學習音樂的基礎知識和能力,以及了解音樂文化發展的歷史,為他們在音樂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同時達到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的目的。 在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方面,目前存在的問題同樣也比較嚴重。這首先表現於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人們往往採用沒有突出音樂藝術特點的、與其他學科相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音樂教學;在理論上,雖然近年來學者們也提出了許多音樂教學原則,但其中的一些原則也同樣沒有突出藝術的特點,因而很難對中小學音樂教學實踐發揮出應有的指導作用。總之,目前中小學音樂教學過分知識化、理性化,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參與體驗,重教學的結果,輕教學的愉悅過程,重知識技能的教學,輕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果不好。以至於普遍出現這樣的情形: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音樂,但卻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我們認為,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的非藝術性,必然地使音樂教育中摻雜了一些非音樂、非藝術的成分,其存在勢必會影響到學生作為音樂欣賞、音樂表現和創作主體的那種主體地位。因此,音樂教學方法上的改進,歸根到底就是要真正確立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音樂課是活動性、實踐性課程,音樂教學活動實際上就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音樂實踐活動,因此,音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也就必然不同於其他知識性、學術性的學科。對於音樂教學來說,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學生是否真正成為了音樂教學,即音樂實踐活動的主人。如果音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照樣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那麼學生的主體地位就不可能得到保證,音樂教學就不可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就不可能使學生真正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和成功的滿足。因此,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為學生創造主動參與音樂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音樂教學活動的主人。 在內容及要求方面,目前中小學音樂教育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專業化、成人化的傾向。總體上講,現行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及據此編寫的多種版本的音樂教材,無論在內容上、體例上,還是在要求上,受專業音樂藝術院校的相關影響比較深:內容與要求追求全面、系統,難度偏大,既超出中小學生的現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超出中小學生在音樂方面發展的需要,許多知識和技能是一個非專業音樂工作者所無需掌握和不可能運用的;而在體例安排上,各類音樂知識往往成條塊分割狀態,沒能夠很好地將它們融合在一起,使它們以完整的音樂形象而不是以相互分離的知識點呈現在學生面前,致使學生接觸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識點而不是真正的音樂。同時,教材編排過分強調自身嚴密的邏輯體系及時序安排,封閉單一,死板不活潑,沒有給教師和學生留下多少創造的餘地,與音樂學科本身的創造性格嚴重相悖。我們認為,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充分尊重音樂課程自身的規律和特點,也必須充分遵循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中小學生音樂審美特點。 由於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也由於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實踐水平不高,理論探討不深入,因此,中小學音樂教學評價也相當落後並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可以說,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具有統一標準的中小學音樂教學評價制度,以至於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合符中小學音樂教育規律的行為往往被人們認為是錯誤的,而一些違背中小學音樂教育規律、與中小學素質教育大目標相背離的行為,則往往被人們加以肯定並推廣。因此,認真探討並建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評價標准,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之,目前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在發展,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應該說,我們在上面所指出的問題只是其中的幾個主要問題而已,還有如學校音樂教育與社會、家庭音樂教育的脫節,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的分離,學習國外音樂教育理論不能與我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等等問題也較為嚴重。
❸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
【摘要】音樂欣賞課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對作品的作者、時代背景,民內族特徵,創作特點等容有所了解,而且在欣賞的過程中,要細心傾聽,細致地體會作品所表現的情感,積極地展開聯想和想像,正確地理解作品表現的思想內容,這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循序漸進的過程。【關鍵詞】合理選材; 展開相像;採用方法;鼓勵表揚 音樂欣賞課教學,教學生欣賞音樂,不僅要求學生對作品的作者、時代背景、民族特徵、創作特點等有所了解,而且在欣賞的過程中,要細心傾聽,細致地體會作品所表現的情感,積極地展開聯想和想像,正確地理解作品表現的思想內容,這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循序漸進的過程。(剩餘2772字)
❹ 小學音樂欣賞課概述
一、課程概要
通過講授本課程使學生從音樂的表現手段、聲樂、樂器與樂隊、演奏類型和器樂體裁上了解音樂的基本常識,從而在整體上做到對音樂的全面認識。對音樂欣賞的概念和含義的闡述,使學生從理論層面對音樂欣賞有了初步的了解;再結合具體的例子對音樂欣賞的不同層面進行具體的分析,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音樂不僅僅是感性的體驗,它還是一種審美追求,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對其進行理性上的認識,將會獲得更美好的享受。從而讓學生認識到音樂欣賞的重要性以及學會欣賞音樂的必要性。增進學生們對相關文化的了解,增強學生們對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採納和包容的意識。
二、課程成果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如下要求:
1、了解音樂的表現手段,聲樂,樂器與樂隊,演奏類型和器樂體裁。
2、了解音樂的基本常識,從而在整體上做到對音樂的全面認識。
3、掌握序曲的基本結構特徵。
4、掌握協奏曲的藝術表現形式。
5、了解序曲與協奏曲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的相關內容。
6、掌握學此課究竟要實現什麼價值?
7、交響詩與交響曲歷史發展的演變過程。
8、了解西洋器樂中鍵盤類、弦樂類、管樂類獨奏和重奏的經典作品。
9、了解西方歌劇、舞劇、音樂劇等。
10、了解交響詩和交響曲的歷史與發展規律聆聽。
11、掌握西洋器樂的分類,熟知其各自的代表作
12、在音樂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
13、掌握經典作品的時代背景及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