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教學 > 圖形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研究

圖形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研究

發布時間:2021-03-04 16:49:02

『壹』 如何利用圖形譜在小學唱歌中進行教學

現在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運用到「圖形譜」教學,「圖形譜」是什麼呢 ?就我的理解來說,「圖形譜」它應該是利用一些簡單易畫的圖形、線條來高度概括音樂旋律的走向、速度、力度等的一種樂譜。根據「圖形譜」,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欣賞或者學唱歌曲的時候,能直觀地看到音樂進行中的變化、發展、重復等特點。而且,在聆聽中邊劃「圖形譜」邊聆聽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作品、調動注意力。好的「圖形譜」設計還能增加聆聽的趣味性。
說實話,之前,我對這種教學手段其實很不以為然,覺得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很少涉及。只是如果教材中出現「圖形譜」的設計,就蜻蜓點水一樣告知學生這個圖形譜和作品中哪一段對應,然後在欣賞的時候帶著學生畫一畫,草草感受一下這一段的旋律走向、節奏特點,基本就過去了。但是通過參加一系列有關「圖形譜」的教學與設計的活動,再加上本學期我也重視並嘗試著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多多滲入了「圖形譜」的運用,逐漸感受到了「圖形譜」在教學中運用得好,的確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輔助歌曲教學。
一、歌曲教學中的運用
「圖形譜」在歌曲教學中使用,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旋律的起伏、重復、變化,旋律節奏的密集與疏鬆,作品速度的變化,旋律的連貫與跳躍,音樂的漸強與漸弱變化等等。除此以外,「圖形譜」也能輔助節奏的練習。
(一)歌曲旋律學習的輔助手段
「圖形譜」的設計,一般到要考慮到一些音樂的基本要素,比如音高、強弱、音樂進行的連貫或者跳躍、節奏的密集和舒展等,所以設計貼切的圖形譜,有助於學生更快、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旋律,直觀感知音高變化。
例:《黃昏的鍾聲》
《黃昏的鍾聲》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七單元的一首學唱歌曲。歌曲表現的是自然界與音樂的完美結合——歐美地區黃昏的美麗景色與教堂悠揚的鍾聲。歌曲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是嚴格的三度疊置關系,這一課的設計可以是這樣的,「圖形譜」的圖形用了天邊起伏的朵朵小雲彩來代替,雲朵和雲朵間用線連接,起伏狀是表現出歌曲的旋律走向,連線是表現出歌曲旋律的連續性。上課時,先依次出現這兩個樂句的「圖形譜」,然後,藉助課件演示,讓兩句不同音高的「圖形譜」最終疊置在一起,讓學生直觀感受歌曲樂句的起伏一樣,只是在音高上第二句比第一句更高,體現人們在看到黃昏美景時的情緒起伏與激動的心情。歌曲最後一句是鍾聲,音高是重復了六次的「1— —」,和前面起伏的樂句在旋律進行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圖形的對比演示,讓學生一目瞭然,並且同音重復看似簡單,其實學生往往就是唱不好同音重復,通過直觀感受「圖形譜」從而引導學生在歌唱上把旋律唱得平直、延長。
歌曲旋律是:
美麗的黃昏
3/4
1 — 2 | 3 — 1 | 4 — 3 | 3 2 1 | 4 — 3 | 3 2 1 |
3 — 4 | 5 — 3 | 6 — 5 | 5 4 3 | 6 — 5 | 5 4 3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 ||

「圖形譜」設計是:

1

2

3

如上圖所示,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在「圖形譜」的設計上完全一樣,但為了區別,我在連線的設計上給了不同的色彩,這樣在移動時,學生更容易感受到它們的重合效果。第三樂句,我們設計成了黑色、簡單的長方塊,平直鋪開,間隔相同長短的曲線,就如同教堂中鍾聲的綿綿延音,黑色的色調能讓人沉靜下來,並感受到鍾聲的渾厚。然後在課件中通過動畫設計,讓第一和第二樂句進行重合演示,給於學生旋律三度完全疊置的直觀感受。
(二)節奏練習的輔助手段
在節奏的練習中,學生比較難把握的是附點、切分,以往我們多用劃拍的方法,讓學生明確時值的長短,劃拍是上下進行的,如果用拍手練習時,時值的進行過程不易表現,但用「圖形譜」,學生在拍手的時候還可以把長短的進行過程,通過平移來邊拍手邊感知。如:
附點八分節奏

X X X X X X . X X
附點四分節奏
X X X X X X X . X X
二拍時值的切分節奏
X X X X X X X X X
一拍時值的切分節奏

X XXXX XX X
以上這些節奏學生都較難把握,教師通過圖形的演練可以讓學生直觀看到這些節奏時值的長短,以及和一拍時值的關系。直觀的形象更能讓學生理解和記憶,並且通過循序漸進的演變練習能讓學生輕松掌握。
(三)填詞難點的輔助手段
在歌曲的填詞中經常會碰到一字多音的難點,有些一字多音節奏較為規整,學生還是比較快就能掌握,但有一些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比如人教版第五冊第五課中的《媽媽的心》這首歌曲中有許多一字雙音的填詞,都不是很困難,學生一學就會。但是有一處學生總是唱不好,看下面此處的譜例:

5 3. 3 | 2 3 0 |
我 的 心裡

在前一、二個班級,為了讓學生唱好這一句,我的方法是反復帶學生模唱,雖然解決了,但學生就是機械、反復地學唱與鞏固。後來,主要是自己想偷點懶,少用點嗓,我在黑板上畫了這樣的「圖形譜」來提示學生,沒想到學生不僅很快領會,而且基本不用我教唱,按我的手在黑板上的演示馬上就會唱了。

3
5 的


二、欣賞教學中的運用
「圖形譜」在欣賞教學中使用得較為普遍。結合「圖形譜」欣賞,可以提高學生欣賞時的注意力。通常情況下,當旋律進行到對應「圖形譜」地方,老師往往會讓學生隨樂曲來邊聽邊畫圖譜,感受旋律進行的力度、起伏、跳躍等,所以學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了。除了提高注意力外,還有助於對樂曲的理解與記憶。小學生主要是以形象記憶為主,邏輯記憶為輔。「圖形譜」它把復雜的樂曲經高度概括呈示給學生,形象、直觀,但又不具象,它只是把樂曲旋律的進行方式展現給學生,從樂曲的進行方式中學生對作品內容與表現力的聯想並沒有被框死,還是給予學生充分寬廣的想像空間,而且還有助於學生更正確的想像作品內容。並且,在隨旋律畫圖譜的時候,還使學生由一個旁聽者轉為一個樂曲演奏的參與者,學生的注意力更為集中,印象也就更深刻。
除此以外,「圖形譜」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體驗,從「圖形譜」的重復與變化中感知樂曲的基本結構。下面有個較為典型的案例可以印證「圖形譜」的這一功能。
例:森林水車
《森林水車》是由德國作曲家艾倫貝格所作的一首通俗的管弦樂曲,有人曾將它與《在鍾錶店裡》、《森林中的鐵匠》並列為三首著名的描繪性標題樂曲。該作品為迴旋曲式。
歌曲的A部主題是這樣的:
1=G 2/4

5#4 | 5#454 5321 | 7 7 0 4 6 | 6 6 0 4 6 | 5. 5#4 | 5#454 5321 | 7 7 0 57 |

2 2 0 2 | 5. 5#4 | 5#454 5321 | 7 7 0 46 | 6 6 0 4 6 | 5.

5#4 | 5#454 5121 | 6 1 0 13 | 5 5 0 5 | 1. 0 |
每一樂句前面連續十六分音符的旋律像是水車歡快的轉動,每一句末出現的帶頓音八分音符就像是水車飛濺出的一朵朵小水花。在A部主題出現時,老師就在頓音出現的地方用手演示出一朵朵不同高低的快樂的小水花。
樂曲第一插部情緒歡快,樂句的旋律中多為連續進行的十六分符,像水車轉動唱著歡樂的歌。所以「圖形譜」的設計是用四條曲線圍成的圓圈表示,每一樂句流暢的旋律用了連貫繞動的曲線圖形,四個樂句畫好剛好用繞動曲線圍成一個圓圈,就像水車圓圓的輪子,即趣味,又形象:

樂曲的第二插部結構工整,富於幽默感,設計的圖形是 「 」,象形於水車水斗的圖形來表現。兩小節旋律畫一個「水斗」,主題第一次出現可以畫四個「水斗」。當旋律第二次出現力度加強時,該圖形也隨之變粗「 」。
為了讓學生初步了解迴旋曲式的特點,最後在完整聆聽時,老師呈現了這樣一項填空作業:

鳥叫聲

序奏 ( ) ( ) ( ) 尾聲
其中,括弧中的就是A部主題,每當出現這一主題時,老師就用手在空中做出一朵朵水花飛濺狀,並貼上小水花圖案。這項填空的完成,讓學生一目瞭然看出這一主題共出現了三次,每一次都間隔了一段不同的旋律,很直觀地就讓學生感知了迴旋曲的結構。
總之,課堂上運用「圖形譜」這一手段來進行歌曲教學與欣賞教學,如果設計充分、運用得當是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與感受的。但是,我們也知道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用「圖形譜」來教學,「圖形譜」更多的時候要老師精心設計或者循序指導。有些老師會讓學生根據旋律來設計一段「圖形譜」,但這種設計要有一些鋪墊過程,而不是直接讓學生邊聽旋律邊來設計。因為小學生他們的音高概念、節奏概念都還沒有建立起來,對旋律的基本進行方式也不清楚。因此,如果我們讓學生隨音樂直接畫「圖形譜」,想讓學生對作品旋律進行個性感知與創造性表現,是沒有什麼成效的。而且我認為對旋律特點的感知是要經過充分聆聽才能掌握,只有熟知了旋律進行的特點才能設計出形象、貼切的「圖形譜」。而我們也知道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要讓學生在一節課里充分聆聽,特別是長一些的樂曲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欣賞作品運用「圖形譜」教學的局限性,也是之前我一直不接受「圖形譜」教學的一個原因之一。「圖形譜」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個性理解與創造性表現上有局限,但是通過設計好的「圖形譜」來輔助欣賞教學還是很成功的。我想,「圖形譜」的作用是大是小,就看我們老師如何運用它並從哪個角度來看待「圖形譜」的功效來決定的吧。

『貳』 音樂圖形譜是什麼

利用圖像、記號以及文字記譜的方法。這種記譜法歷史十分悠久、十分形象,記譜版形式多樣。如日本的宗教權音樂曲譜就採用圖形普,當然這是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的。
20世紀中葉以來,一些現代派作曲家不滿足於通用的五線譜,往往自行發明或創造一些新的記譜法,有的就利用圖像來記譜,如具體音樂、偶然音樂機電子音樂,均使用圖形譜

『叄』 新課程理念下對音樂教學內容的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一、音樂教材的呈現形式變化突出;藝術、童趣、實用性增強
當我第一次拿到新教材時,美麗的插圖、富有童趣的圖形譜、孩子們喜愛的動畫人物……頓時讓我眼前一亮,心中倍感歡喜,這么「美」的教材頂會深深吸引孩子們;與教材配套的多媒體教學光碟中,范唱、伴奏、圖譜、畫面、動畫等一應俱全,極大的減輕了教師日常製作課件、描畫圖譜等的工作任務,同時也充分展示了教材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可愛、有趣的課本小圖標讓孩子們非常形象、直觀地知道了自己每課都應該完成那些學習任務,即避免了低年級學生不識字的困難,又非常適應孩子們的年齡特徵。總之,新的音樂教材圖文並茂、生動活潑、文字簡明,富有趣味性和可讀性,的確充分體現了教材的藝術性和實用性。
二、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大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
在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中,現在的「教材」與以前的「教材」已發生了「質」的變化,教師已由以前的「教」教材,而轉變為「用」教材中的適宜內容為自己的教學目的服務,所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對於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習方式有著重大的意義。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共同構建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可以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從而更好的激發教師的創造性智慧。例如;我在新學期的第一次音樂課上就沒有死搬教材。而是自由組合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感覺效果不錯。我是這樣設計教學內容的:第一,我選擇了一首學生在幼兒園學過的歌曲《閃爍的小星》做為本課的基本內容,但本課即不需要學唱歌曲,也不需要學習樂理知識,而是讓學生初步感知音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為目的。第二,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我也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課堂上既有孩子們喜歡的《藍貓淘氣三千問》又有游戲《找星星》,還可以自由探索星星的音響,回家後有獎問答還激勵著學生不斷的思考和學習。第三,適當引入音樂要素—音的高、低、強、弱,讓孩子們感受到音樂的博大,從而處於一種期待中總希望在以後的每一節課上都能獲得新的知識,解答心中的疑問,因而著實地吊了吊學生的味口,起到了「伏筆」之效。因此,我認為學校和教師對於教材的使用,更多的應該是把教材作為課程資源來使用,根據自身實際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用出個性化的風格和特點,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
三、注重音樂學科與相關文化的融合
音樂與舞蹈、美術、戲劇、影視等姊妹藝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並有著許多相似的特徵,如對情緒、情感的表現即是各類藝術共同的特點。那麼,在這一領域中就要抓住貫穿各類藝術的這條主線,充分發揮與運用各種藝術門類的不同表現手段.
其次,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也是豐富的音樂教學資源:如體育,可以運用韻律操動作配合不同節奏、節拍、情緒的音樂;如語文,可以選用適宜的背景音樂為詩歌散文配樂,烘托意境;如社會,可以學習和了解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歌曲或樂曲,以及相關的風土人情。那麼,在音樂學科促進其他學科的同時其他學科同樣也對音樂學科起到了促進作用
課例:在一年級第二單元《跳繩》一課中,我首先讓學生回憶上體育課時老師教的跳繩要領是什麼、應怎樣跳?然後,開展一次1分鍾跳繩比賽,頓時學生興趣濃厚,接著我順勢讓學生聽歌曲《跳繩》第一段並學唱歌曲,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跳繩時的體會創編歌曲的第二段歌詞,並且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創編,結果的確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分組創編了許多很好的歌詞,歌詞形象生動、簡單易記、很適合學生演唱;其次,在一次體育比賽課時,體育老師在課前開展了准備活動—1分鍾跳繩,同時老師就播放了歌曲《跳繩》,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邊跳邊聽音樂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總之,打破學科本位主義,加強各學科之間、學科自身之間的整合已是迫在眉睫的時刻,所以加強融合式的音樂教學定將促進音樂文化及相關學科的共同發展。
四、抓住教材內蘊,嘗試學習方式的逐步轉變
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議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是這場教學革命的核心任務。針對這一教學思想和教材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1、融入群體,凝化自我——引導合作學習方式的構建
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必不可少的,但同時我們也要防止學生無效地合作或為了合作而合作的做法。促進學生有效地合作學習,教師可以從明確合作學習任務、把握合作學習時機、加強合作學習指導、實施合作學習監控、注重合作學習評價等方面入手。教師將充分利用音樂本身具有的合作特徵,有意識地創造合作條件,使學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得到合作能力的培養。新課程強調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強調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強調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強調凸顯知識的發生與發展過程;強調加強學習的選擇性;強調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而不是偏激和極端化,對如何把握不同學習方式的「度」、對不同學習方式的利弊和各自特點確是其中的重中之中我們應當進行了客觀、冷靜的分析同時也要在教學中不斷的嘗試、摸索讓自己牢牢的把握好這其中的「度」,讓他們在自己的教學中運用自如、事半功倍。
2、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從幼兒園初次進入小學時,老師們通常覺得學生學習習慣不好,沒有紀律性,所以總是在第一次課時就給學生提出了許多要求,這樣無形中給學生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上課真累,老師真厲害。無形中拉遠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所以,在新學期第一次音樂課時我就特別注意這點,我將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在課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藝術特長,大膽的表現自己,而且還和學生共同做游戲,使學生在第一次接觸音樂、接觸音樂教師時就感到輕松、親切,自然也就形成了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但對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不良習慣也應及時糾正,但在糾正習慣的過程中應多用類似「請你像我這樣做」、「xx同學你真棒」、「老師相信你一定也能做到」、「你今天進步真大」等激勵語言,讓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訓導中形成規范的習慣
3、課堂上注重學生的體驗,讓學生自然流露真情實感。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明確的知道,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目標的,而這項目標的實現,就靠老師嘴巴說,書上的幾幅圖片恐怕是很難達到教學效果的,但如果學生有了體驗,知識的學習就不在屬於認知、理性范疇,它已擴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領域。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我多引導學生不僅用自己的腦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嘴說話、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
課例:一年級第一冊第五單元唱歌《小寶寶睡著了》這課內容是一個課堂氣氛不好、學生學習情緒不高的內容,但我在教學過程中則先從學生的體驗入手:首先,回憶小時侯父母是怎樣哄你睡覺的?(動腦思考),然後,說給同學們聽一聽(動嘴說),第三,觀察圖片上的貓媽媽是怎樣哄小貓睡覺的?(用眼睛觀察),第四,同學們自由模仿哄寶寶睡覺的動作(親自動手錶演),第五,聽一首媽媽哄寶寶睡覺時的歌曲《小寶寶睡著了》(用耳朵聽),第六,跟教師學唱歌曲,第七……第十,兩個同學一組,互相扮演角色,比一比看那些小朋友表演的最認真?通過這樣系統的思、說、做、聽、模仿、演唱的過程,學生已經完全沉浸在一片溫馨、柔和、甜美的氛圍之中,當我引導學生演唱時,學生自然流露的甜美笑容、輕柔聲音、優美動作的確讓我為之一震,我相信孩子們在這一過程中一定會真切的體會到一些什麼!這不就是體驗的益處嗎?這不就是真悟實感嗎?
4、 注重學生的差異,培養有獨特個性的人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著不同於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說。學生有著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是其獨特個性的體現。例如,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學生,有的性格外向、有的性格內向、有的活潑好動、有的沉默少語……這些明顯的性格特徵老師在很短的時間里就能夠了解學生,而如何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對學生進行有個性化的教育就需要老師想辦法、動腦筋了,在這一點上我採用了「火車爬坡前拉後推」的原理進行教學,既尊重學生差異,又培養獨特個性。在我校一年級有這樣兩位學生,一位叫李xx ,他活潑好動,聰明守紀,父母在家裡教育得法,學習明顯優於其他學生,另一位學生叫陳xx ,他沉默少語,上課經常走神,父母離異跟隨母親生活,但母親經常沉迷於麻將而無心教育她,老師普遍反映較差。在教育類似學生時我多不採用「一刀切」、「一鍋煮」的形式。
課例:在學習一年級第五單元《閃爍的小星》一課時,我提出「你知道星星為什麼會眨眼睛?」這樣拓展到課外的知識,讓李 同學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鼓勵學生向他學習,樹立典型,同時提倡學生大膽想像,多閱讀課外知識,起到了以優帶中的作用,而對於陳 同學,我則提出了「你知道太陽慢慢向西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雖然當我點她回答時,下面同學議論紛紛都說她答不出來,但我鼓勵她說:「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回答對的」,這時她小聲說「就是太陽回家了。「見她回答正確了我馬上讓她站到台前對著全班同學大聲說一次,看著她大聲地說完問題,我從內心裡感到了高興和滿足,對這類學生我則多退著她前進,鼓勵他們學習,讓他們同樣也有成就感,獲得贊許。在這種」以優帶中,尊重學生差異「的思想指導下,使優秀學生不會「吃不飽」,暫差生不會「吃不了」,為每個孩子富有個性的發展創造了空間。
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其實音樂美,就是一種特殊的情感表達方式。情與美的這種不解之緣,決定了音樂教育的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所以,在我們潛心研究各種高深理論的同時請千萬不要忘記:用心、用情、用愛去教育,可能會讓我們的許多困難迎刃而解。
總之,新課程改革理念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厚重,決不是簡單的幾句話、簡單的一些形式上的變化就能發生「質」的變化的,但是從音樂學科這樣一個小小的視角,卻能折射出新課程這個大理念的許多光輝。所以如何將這樣先進的理念實踐於我們孩子身上,還需要我們廣大教師用心去體會、用心去領悟、用心去認真做這件事情,並將實踐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及時的傳達給我們的專家,讓新課程改革的種子健康成長,最終開出最美麗的鮮花。

『肆』 淺談如何建立新型有效的音樂課堂

音樂課是小學生很喜歡的一門學科,是實施美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音樂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陶冶他們的情操。要使學生在音樂課上更好的掌握音樂技能,提高音樂素養,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敢於打破框框套套,沖出語文、數學等課堂教學模式的限定,創造出符合音樂課教學規律、教學目標和高效、高質量的音樂教學模式來,使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使學生的心扉自由地接受音樂美的沐浴。 1.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任何一堂成功的音樂課都有它吸引學生教學的環節,任何教學環節的設計都必須從學生出發,這樣才能為實現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科學制定教學目標是音樂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重要因素。目標的制定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定,不能盲目,目標過高學生完成不了,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和信心受到打擊;目標太低,起不了教育教學的效果,課堂的作用會降低。所以,必須把握本學期的音樂教學方向,了解本冊的音樂教學重點、難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制定一份詳細而清晰的學期總體教學目標。抓住課堂目標的總體走向後,細化每個教學目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途徑。 2.積極創設課堂情境,合理誘導,激活課堂氛圍 營造良好的課堂情境是實現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小,理解作品的能力欠缺,如果老師在教學前沒有將上課的氛圍營造好,他們很難理解歌(樂)曲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教師可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審美特徵,在新授課前,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心理誘導」即用各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是表現在對學生體驗和探索音樂現象的引導,而不是控制發現的途徑和范圍。我們要捨得花費時間啟發學生勇於發現和探索,讓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環境中學習,在課堂上,學生們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律動舞蹈、彈唱表演、小組活動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感受音樂、感受生活的多彩;通過幻燈、多媒體等輔助手段,或自製MTV來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活潑生動、充滿魅力的教學中樂學善思,嘗試成功,進而形成從興趣出發----實踐活動----審美體驗----獲取知識和能力----進行創造----增強信心----再提高興趣的良性循環。 3.優化音樂課堂教學方法,體現教學形式的多元化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整合了個體在聽覺、視覺、認知、和感性等各方面的運作。要讓學生獲得情感深入體驗,必須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墨塞爾講過:「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的體驗音樂的橋梁,事實上它本身就是一個廣泛的音樂學習領域。」教師可以運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方法來演奏自製的一些「土樂器」,讓這些自製器樂進入到我們的音樂課堂。比如一個空易拉罐,幾只碗碟或者幾塊竹片等都能用來演奏「打擊樂」,一根塑料吸管、一片樹葉等都可以利用。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音樂游戲如:打花巴掌、旋律接龍、節奏接龍等,舞蹈如獨舞、雙人舞、集體舞、表演唱等引入課堂教學,只要有助於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只要有助於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表演形式都可以引進課堂。 完成新課後,可以布置一些課堂練習。如: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旋律、節奏設計,或者進行簡易曲創作,或者聽音樂說感受,或者抄寫樂譜,復述樂理知識等,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是為了讓學生懂得音樂構成的基本原理,進而能更准確的理解和體會音樂的美,掌握音樂的愉悅方式。許多學生對音樂課的厭倦情緒,最初都來源於學生處在被動、生硬的基礎知識學習和枯燥的音樂技能訓練中。 實驗法同樣適用於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課可以進行實驗教學。比如用玻璃杯盛不同刻度的水進行音階教學實驗,將樂音與噪音進行比較,將不同樂器的音色進行比較,讓學生在不同節奏、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中體驗不同的感受。 4.挖掘教材中的可表現因素 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可表現因素,營造出相關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獲得美的體驗。翻開音樂書,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充滿了童趣。其中富有創意的圖形譜畫面精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抓住了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淡化了枯燥的樂理讀譜知識,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了旋律外,更方便了學生對音樂元素的了解,以及識譜能力的提高,是音樂教學的一大得力「助手」。 總之,音樂的高效課堂就是教師在新課程、新理念的指導下,採用各種高效的設計、手段、措施,利用多元化的音樂教學課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融入到課堂體驗、感受音樂的魅力更好的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呈現精彩滿溢的課堂。

『伍』 怎樣在音樂課堂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設置有效的教學情境,不僅學生樂於接受,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產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並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當中。
(一)設計游戲情節。游戲是兒童生活中的內容,符合低年級學生好動、好玩、天真活潑的特點。音樂課恰當地選擇兒童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有利於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如果在教唱新歌時,孩子總耐不住老師安排的程序,特別是聽到曾聽過的歌曲或他們喜歡的歌曲時,就往往會情不自禁地跟唱。如果順應這種心理而過早地讓他們演唱,必定會唱不好。這樣的參與就是一種無效的參與。如果採用趣味游戲,讓孩子邊聽老師有感情地范唱,邊配上動作、表情、口型,使學生可以在完整的音樂中感受和學習。等到他們比較熟悉後,由學生唱,老師配口型,從而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掌握歌曲。這樣就豐富了學生感受和體驗音樂的方式,建立了孩子的內心聽覺,培養了學生用「心」唱歌的良好習慣,從而使他們能夠在將來的音樂學習中進行自我調整。
(二)設計故事情節。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主動地參與學習。如教學歌曲《小青蛙找家》時,先講述一段故事:有一天,小青蛙對媽媽說:「媽媽,我們都長大了,該自己去勞動了。」於是小青蛙們高興地到田裡捉蟲去了。它們跳著、捉著,捉著、跳著,不知不覺地離家越來越遠。小青蛙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它急壞了,不停地叫著,好像在說:「我的家在哪裡?我的家在哪裡?」此時教師問:「小朋友們,你們能不能幫小青蛙找到家呢?」 一下子學生的學習勁頭被調動起來,紛紛表示能幫助小青蛙找到家。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觀看圖形譜,各自踩著荷葉,聽著歌曲,學習歌詞,學起來輕松愉快,意猶未盡。這樣,學生們就在一個故事、一幅畫、一段錄音的激發下,就會主動地參與學習。
(三)設計生活情節。音樂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音樂。把現實生活引入課堂,豐富課堂的現實內容,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不知不覺中獲得音樂的情感體驗,加深對生活的認識。如教學《愛勞動》這一單元,鼓勵學生聯系實際生活,通過多種感官的參與(聽、看、想、說、唱、動)體驗,進行勞動動作、節奏、歌詞創編,再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洗手絹接力賽,讓學生親身感受生活,總結經驗,使音樂與情感、體驗相結合,在音樂中親身體驗情感,以情感體驗來學習、感知、掌握歌曲。在興趣中自動、自悟,達到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音樂素質。
二、創造機會,搭建學生自我展示平台
教師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讓學生充分展示展示自我。
(一)表演音樂節目。可以利用每節課前後5分鍾時間,鼓勵學生上台表演。表演內容要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來決定。可以是獨唱、小組唱、獨奏、歌表演、詩朗誦、講述音樂小故事、生活小品等。通過讓每個學生主動表演,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表演能力。
(二)嘗試轉換角色。每個同學都有表現自我的慾望,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與肯定。教師應當抓住學生喜歡表現的心理,讓學生爭當「小老師」,展示自己創編的節奏、動作、歌詞及自製的打擊樂,並組織大家學習;也可以為同學提供課外收集的音樂資料,音樂小故事等;還可以幫助同學解決學習中的困難。通過這種角色轉換,鼓勵學生勇敢地走上講台,不僅增強自信心,也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自豪感。
(三)實施分層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全體學生的潛能都得到發展。對於特長生應發揮引領作用,領奏、領唱、領舞給大家指揮,伴奏;對於基礎差的學生應安排簡單易學的活動,如敲打擊樂器的簡單節奏等,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很好地參與到活動之中。
三、讓出空間,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嘗試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應給學生留出更多的參與機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讓學生自己去探索、體驗、表現音樂。
(一)主動發現重點難點。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學習的重點難點,是鼓勵學生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關鍵。學生自己找出了學習的重點難點,就把握了學習的主動權,激發了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習責任感。如教學《讓我們盪起雙槳》一課時,同學們對這首歌曲已非常熟悉,但由於受到不規范唱片的影響,不能准確地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停頓處理。針對這一難點,在教學歌曲之前,可以先請幾個小朋友上台演唱,其他同學邊認真地看圖形譜,邊聽同學演唱歌曲,並找出他們唱錯的地方,然後再進行歌曲學唱,這樣難點便迎刃而解了。
(二)自主選擇學習方法。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嘗試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歌詞,可按節奏讀,可默讀,也可同桌對讀。又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聆聽完歌曲的感受,可用簡筆畫、色彩、線條、動作等表現出來;圍繞音樂主題,讓學生創編音樂故事;挑選音樂片斷,讓學生討論並創編打擊樂伴奏。只要能夠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就可以嘗試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活躍課堂氣氛。氣氛活躍是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條件。只有通過氣氛活躍的教學活動,才能人充分挖掘出學生的個性和潛力。比如,在教學「音的高低」這一環節,應事先准備一些生活用品及打擊樂,讓學生分組去敲一敲、找一找、聽一聽、辨一辨,去感受音的高低。然後運用學生的生活體驗及對音的高低的初步了解,引導學生用肢體動作去感受、表現音的高低。通過讓學生親身去實踐、體驗、探索,逐步形成學生長期有效的學習動機。
四、密切合作,提高學生整體參與度
成功的音樂教學應該為學生提供討論、交流與合作的機會,通過群體性討論和交流,可以獲得更多的音樂活動經驗。比如,在教學課堂上,讓一個學生單獨回答問題時,大部分學生的精力不能完全集中,而在分組討論時,分心的同學比較少。再如,低年級的歌表演,小組里的每一位學生共同創編動作,然後小組討論,最後大家共同上台表演,學生們認為動作是自己設計的,表演時非常投入。這些實踐證明,採用分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是提高全體學生參與度的重要途徑,改變了「幾人唱戲,眾人旁觀」的局面,為每一位學生營造了一個自主、寬松、活躍的課堂氣氛。
總之,充分發揮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效參與、自主學習,不僅是當前音樂教學改革的重點,也是小學音樂藝術教育的目標。因此,只有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才能真正促進音樂教學向更加科學化、人性化方向發展。

閱讀全文

與圖形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