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融入舞蹈元素
摘要: 舞蹈教學是藝術教育的一部分,通過培養小學生的舞蹈興趣,運用多變形式進行舞蹈練習,善用肢體語言進行糾錯,以及結合音樂課堂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舞蹈時。 ...舞蹈課堂 小學階段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重視讓小學生參加適宜的各種舞蹈教育和教學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少兒機體不斷地生長發育,也陶冶了他們的性情與品格。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在上好音樂課之餘,還要多多研究與音樂密切相關的舞蹈教學,針對小學生表現欲強、可塑性強、理解力差、堅持性差的特點,有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舞蹈教學,把知識技能和審美情感的培養貫穿教學的始終。 一、培養學生舞蹈興趣 針對小學生多未受過專業舞蹈訓練、基礎較差的情況,在教學中應經常讓學生觀看舞蹈音像資料,或親自示範一段優美舒展的舞蹈組合給學生看,最能從舞蹈動作及表演的情感去感染少兒,激發他們學舞的興趣、願望,提高他們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同時為他們的下一步學習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 在課堂教學中,可根據舞蹈的特點,向學生進行感性的描述和啟發,以調動情緒,之後再教動作。比如教學跳蒙古舞時,先向學生描述一幅美麗的畫面: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草原上有潔白的羊群、賓士的駿馬,在湛藍的天空中,雄鷹在展翅翱翔……通過描述啟發學生:假如你站在這片草原上呼吸著新鮮空氣,你的心情會如何、通過啟發,調動學生有關草原風情的印象,張開想像的翅膀,使學生能夠理解該舞的意境,自然地拔直了後背、挺起了胸,視線也放遠了。 二、採用多變手段進行舞蹈教學 1.練習法 練習法是少兒參加舞蹈活動的一種基本方法。練習的形式並不是單一的反復動作,從參加人數來說,一般可採用分組、分角色、單獨等練習方法。從對教材的學習上,可採用基本動作、難點動作、分段和完整串排等練習方法。 2.觀察模仿法 這種方法的運用可以保持舞蹈動作的完整性,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學習過程中可不斷地提高他們觀察力、記憶力和舞蹈表演能力。此方法運用時,教師動作要准確,有感染力,最好是鏡面示範,還要有簡明的語言提示,引導小學生學習觀察模仿的規律。 3.游戲法 運用游戲,容易提高小學生學的興趣,保持學舞的熱誠,從而提高舞蹈學習效率。 如,學習新疆舞時,常用手位較多,在復習此舞手位時,可用游戲《水果樹》:將提裙位、雙托位、托帽位等九種手位名稱寫在各種色彩鮮艷,形象可愛的水果卡片上,把這些「水果」掛在「樹」上,游戲開始後,讓學生取下後做出卡片上的手位。 4.語言提示口令法 我們在舞蹈教學中,給學生提供的除了節奏外,還應該有更多的東西,如:感情、味道、語言提示、口令,可加快小學生對舞蹈內容、情感的理解,對動作的掌握,提高學習興趣。 如:在教托按掌小踏步時,應有點下旁側腰的感覺,但學生的眼睛不知落在何處,讓人感覺是有形無神,我就用「美女照鏡」來作比喻,結果學生立刻就心領神會了。 運用口令要注意簡明、形象,不宜過多,加強音樂與動作的配合。 三、充分利用肢體語言,提高教學效果 舞蹈教學不同於靜態條件下的課堂教學,學生不論是完成舞蹈的基礎練習,還是組合練習,教師都要認真地觀察並及時發現學生的錯誤動作,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善於用手勢、眼神、體態等肢體語言,暗示和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將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會幫助初學者樹立對學習舞蹈的信心。尤其在練習舞蹈組合時,恰當地使用肢體語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指導學生做練習時,如果掌握好手勢、眼神、體態等肢體語言,將能使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接受到大量的信息,提高學生對各類舞蹈要領掌握的速度。不僅如此,還能使學生的視覺、聽覺不斷變化集中點,獲得新鮮的刺激,有利於減輕他們的視覺疲勞和心理疲勞,從而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舞蹈學習中。 作為舞蹈教學知識技能的輸出,教師不僅要善於科學地運用好肢體語言,同時還要善於觀察學生在學習中的肢體語言,分析和識別學生對學習舞蹈的態度,如發現學生眉頭緊鎖,表示對所練習的動作缺乏興趣和信心;眉頭舒展表示充滿信心,嘴唇露出微笑表示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東張西望、低頭表示心不在焉,而非語言的肢體並不神秘,只要教師掌握了,反過來用自身良好的肢體語言作為教學方式的改進,對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幫助。 四、與音樂教學相結合,滲透舞蹈教學 在音樂教學中,可經常將學會的歌曲,聽賞的樂曲,在進行音樂形象的分析之後,進行舞蹈教學。其形式也多種多樣。例如歌曲表演、律動教學、集體舞、表演舞等等。 另外,舞蹈中還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發展少兒舞蹈動作的創編及即興表演能力,提高他們對舞蹈的想像力、記憶力、創造力和表現能力。 小學校園的舞蹈教學對我們音樂教師而言,是一門挑戰性、專業性較強的藝術教育事業,為了在小學生的心田中播下美的種子,啟迪美的靈韻,培養和造就一批未來的藝術優秀人才,要遵循少兒的認知規律與心理特點,因材施教。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一專多能,擺在小學音樂教師面前的任務是十分光榮而艱巨的。我們應該刻苦努力,廣泛地學習不僅是舞蹈在內的各種藝術知識與技能,不斷探索新的藝術教學方法,就舞蹈教學而言,要有效調動學生學舞的主動性、積極性,爭取最佳的舞蹈教學效果。讓我們共同努力,使小學舞蹈這朵艷麗之花常開不敗。
B. 音樂在舞蹈中的作用
舞蹈從一產生起便和音樂結成了最緊密的聯系,舞蹈離不開音樂,音樂在舞蹈藝術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藝術總的概念中,音樂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音樂對舞蹈的作用
(一)配合並幫助舞蹈在整個過程中表達情緒,體現性格,烘托氣氛
舞蹈需要音樂的激發與強化。離開音樂,舞蹈是難以充分表達感情的。音樂本來就有直接滲入人心的特點,欣賞者常常把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當作自己內心的感情來體驗。舞蹈家對於自己表演的作品的組成部分的音樂當然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這種感受和理解進一步激發起內心的感情,通過外在的形體動作表現出來。傑出的舞蹈家烏蘭諾娃在《一個舞蹈演員的自述》中說,她在扮演《巴赫奇薩拉伊的水泉》中的瑪麗亞時,是把理解音樂作為「起點」的。她還說,好的音樂就是在對自己「指示舞蹈動作的表情和意義」。音樂可以加強舞蹈的感情色彩,可以幫助理解舞蹈的內容,並且使舞蹈顯得更加生動而有魅力。音樂能夠直接打動觀眾的感情,這就等於在舞蹈與觀眾之間增加了一條感情的紐帶,使觀眾同舞蹈更加接近。
(二)幫助組織舞蹈動作
舞蹈創作要對照音樂來進行。由於舞蹈與音樂有著共同的節奏、韻律和情感內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兩者必須高度地協調一致。舞蹈作品不是把動作設計成之後,再配上音樂的,而是在進行動作設計之前就必須有音樂。舞蹈音樂的採用有兩條途徑,一是利用現成的音樂,一是為既定舞蹈的主題和情節創作的音樂。「按照音樂編舞」,這是舞蹈的普遍做法。扎哈諾夫說:「作曲家寫作舞劇音樂,……,而舞劇編導則為音樂所激動,並在音樂的基礎上創作出舞蹈作品——舞劇。」」當然,舞蹈並非只是服從音樂。首先,舞蹈要對音樂進行選擇,因為不是任何音樂都適合於舞蹈的。其次,如果專為構思中的具體舞蹈作品創作音樂,就要服從舞蹈編導提出的要求,另外,舞蹈編導在編舞過程中還可以要求對音樂進行修改。
C. 淺析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融入舞蹈元素
提高小學音樂教師的舞蹈能力。
培養孩子即興舞蹈的習慣。
教師有意識地以內舞蹈表達音樂。容歌與舞的結合能夠起到以優美的形體動作表達音樂內容的效果,它可以培養孩子們的感受力以及表現力。對於活潑愛動、感性直觀的孩子而言,載歌載舞,才能真正地幫助他們傳情達意。
D. 如何在小學生中上好舞蹈課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各級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小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特別是注重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全面發展。
多年以來,多數小學舞蹈教育教學一直參照專業舞蹈院校的教材、教學大綱、教學方法,注重舞蹈的規范性、訓練性和風格性,很少去尋找能夠適應非職業普及型的不同年級、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性格特徵的孩子們的舞蹈教材和採用相應的教學方法。結果,費盡氣力,適得其反,讓原本質朴、鮮活的生命變為僵硬笑容的呈現,變為枯燥無味的技術展現,使小學生厭倦了舞蹈、遠離了舞蹈。其實,作為小學生舞蹈教育,應該以普通藝術教育的普及化原則為基礎,不能人為地搬用一般專業舞蹈院校那樣的舞蹈專業教學大綱去訓練,更不能把舞蹈訓練作為一種藝術技能的培養,而是應該將學習舞蹈當成是在快樂愉悅中感知生活的美好、表達藝術情感、傳授生活知識,進而能夠改變形體狀態、氣質,提高舞蹈鑒賞水平的有效手段。
音樂是引導學生走近舞蹈的最佳途徑
教授孩子們學習舞蹈,一定要調動孩子們全身心地來參與。首先要有彈撥學生心弦的「手」——音樂。有人講「音樂是舞蹈的靈魂」,確實如此,音樂與舞蹈是最親密的姊妹藝術,是塑造舞蹈藝術形象的內在核心因素。舞蹈形象所需的速度、力度、節奏和旋律在舞蹈的時間與空間中展開。音樂,會帶給孩子們無窮無盡的遐想,描述出學習舞蹈的運動特徵和情感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舞蹈美妙的世界。因此,我們應當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孩子熟悉的音樂,找到他們喜愛的音樂語言,讓孩子願意聽,在此基礎上開始進入舞蹈課教學。海淀實驗小學馮琳老師編排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就是這樣,她選擇了孩子喜歡的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讓他們先學會唱,在理解了音樂的節奏、旋律後,孩子們雙雙邀舞,既有特定的儀式,又充滿獨特的情趣和意味。
游戲是培養學生熱愛舞蹈的嘗試
游戲是在舞蹈形成之初先民的一種娛樂方式,所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就是典型的游戲範例。在小學生率真的天性中,游戲是很重要的學習手段,因此,在游戲中傳授舞蹈是誘發小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的有效途徑。這種游戲既體現在集體舞蹈中,也體現在個體的生活情趣狀態下,特別是在隊形、畫面、位置、調度等的設計與處理上,讓學生在變化的狀態中體驗快樂,讓學生在玩耍中學會生活。如石油附小劉燕鴻老師編排的《剪羊毛》,讓孩子彷彿看到草原,讓孩子模擬騎著馬兒飛奔,讓孩子彷彿看到撒歡的小羊,並和小羊嬉戲,在勞動後非常快樂地「笑哈哈」,這樣游戲般的教學,就會感染學生、啟發學生、調動學生,讓他們在游戲般的舞蹈中學會了生活。
律動是幫助學生體驗舞蹈美感的方式
舞蹈的本質是一種快樂的生命律動。這種律動始於心,傳於體,布於四肢,在肢體的起伏、扭擺中體驗生命,這是舞蹈的實質和核心。然而,這對於初學舞蹈的孩子難度較大,不太容易掌握,但在有一定舞蹈基礎時,也可以嘗試去做。海淀第四實驗小學崔琳老師編排的華爾茲舞蹈《蹦嚓嚓》就是一個較為成功的實驗。在課程中,她從熱身開始,讓學生體驗三拍子;從節奏切入,讓學生聽辨舞步的節奏及強弱規律;隨後,教師再分析舞步的強弱規律並導入基本舞步的學習;同時充分發揮音樂的作用,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基礎上練習舞步,讓學生在步伐的進退、旋轉的變化中,體驗舞蹈藝術的美感。
總之,舞蹈天然就是一種快樂情感的宣洩和張揚,作為小學舞蹈教育更多強調的是使學生在舞蹈中塑造一種健康的體態,養成良好的舞蹈習慣,感知生活的快樂和美好。作為小學舞蹈教育的主導——教師,必須徹底改變專業化的舞蹈教育思想,讓學生快樂地起舞,健康地成長,讓更多的學生走進舞蹈課堂,在美妙的音樂中增進人際的交往與合作,感受生活的快樂和美好。(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教師)
E. 小學體育與音樂融合課,不是在體育課中融入音樂元素,而是兩個教師相互配合完成一節課。
體育舞蹈 (拉丁舞)
F. 淺談舞蹈教學如何融入音樂課堂
新一輪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已經開始,從新認識在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回教學的意義,讓學生在答音樂學習的過程中真正舞蹈起來,是我們每個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關鍵詞:
求新 求學 求知 求異
求美新一輪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已經開始,建立以人為本的音樂發展觀的音樂教育科研已在全國正式啟舞蹈。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為舞蹈力;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的綜合;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完善評價機制等新的音樂教育觀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體系向我們每個音樂教師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今天,我們重新認識舞蹈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意義,讓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真正舞蹈起來,是我們每個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
G. 小學音樂教師資格面試,我是舞蹈專業,面試的時候是不是也要以說音樂課為主
既然是面試,那最好是跳一些民族的成品舞
例如:雨中花(傣族) 走在山水間
你選舞蹈最好內選一些天天藝容術的,像桃李杯,荷花杯這樣的,自己每天對著碟片,鏡子扣動作
但不要太難,畢竟難的需要基礎,不過之前你可以先學習下身韻,網上有視屏,舞蹈很需要身韻的感覺
實在不行,覺得太難,你也不妨挑一個少兒的民族舞,民族舞沒多大關系滴,因為說是少兒,成年也有跳的,例如:竹林深處,這個相對比較簡單,年齡也大點,http://6.cn/watch/11182170.html
當然也有成人版的,網上應該還有這個教學版的。。下學期我也要開始准備成品舞了,我是學幼師滴……
H. 怎樣讓素質教育舞蹈課走進音樂課堂
一、
實施音舞結合教學的注意點
(一)必須強調規范性系統性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在實施音舞結合教學時,必須明確自己是在傳授知識,而知識就應有一定的系統性與規范性。在教學中教師就不能想到什麼就教什麼,應遵循「循序漸進」這一教學原則,必須給教學制定出總目標和學段目標,讓教學有系統性,同時也必須講究知識的規范性。
(二)必須注重保持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任何教學都必須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出發,在音舞結合的音樂教學中,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顯得更為重要。由於長期以來教育及社會多方面的影響,「舞蹈是女生做的事」這一觀念深深地紮根在學生的心中,只有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特別是男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慢慢地去改變學生的觀念,讓學生變「被動學生」為「主動學習」。我在剛剛給三年級上音樂課時,不少男孩子不太喜歡上音樂課,對於舞蹈更是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是我根據男孩子的心理特點從他們感興趣的地方入手,例如:男生特別愛摔跤、騎馬,我就從蒙族舞入手,先和他們聊,問他們到過大草原沒有?騎過馬沒有,引起他們的興趣後,問他們看過蒙族舞蹈沒有,然後再給他們跳幾個很帥氣的舞蹈動作,讓他們知道男孩子跳的舞和女孩子不一樣,他們要表現得是男孩子陽剛的一面,不作女孩的動作。就這樣男孩子不光很喜歡上我的音樂課而且在我挑選男生舞蹈隊員時都特別積極、踴躍。——是的,他們也喜愛上了舞蹈!那麼,是不是只有這些就夠了呢?下面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
(三)必須加強舞蹈成品賞析
舞蹈是一門綜合藝術,更是一門可視藝術。它是集美術、音樂、表演、服飾、文學、歷史、地域文化等一身的綜合藝術。本學期,我在每個班安排了兩節舞蹈成品賞析課,在課上教會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來了解舞蹈,同時懂得欣賞舞蹈。只有了解懂得了才會去欣賞,只有欣賞了,才會去喜歡。有人曾對電視觀眾做過一個簡單的口頭調查,發現對電視或舞台上的舞蹈節目經常是關注地大多數是受過舞蹈培訓的,而那些沒有舞蹈經歷的人幾乎不看舞蹈節目,即使去看也只是看舞蹈外在的服飾,隊形及熱鬧程度等而忽略舞蹈真正要所表現的內容。因此,在實施音舞結合教學的同時,必須側重舞蹈成品的賞析,讓學生從小就學會並懂得去欣賞舞蹈。
(四)必須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一節課四十分鍾顯得尤為珍貴,教師在這有限的時間里既要教一定的音樂知識技能,又要教學一定的舞蹈知識技能,只有合理地分配按排好時間,才能保證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如我在每節課都按排出5-8分鍾的時間做一些形體基訓動作的教學,或是結合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來編排一些簡單的動作,讓學生無論在歌唱或是舞蹈方面都得到發展。如在教學《我是草原小牧民》時,就結合蒙族舞蹈來進行教學,教授他們《輕騎組合》,讓喜歡唱歌的同學來唱歌,喜歡跳舞的同學來跳舞,一堂課上有歌有舞,一個小節目就這樣誕生了!同時也可以在學期中特按排出一些課進行集體舞的教學,在教授一年級音樂課中我編排了系列舞蹈《碰鍾與鈴鼓》,在教授三年級音樂課中我編排了舞蹈《輕舞飛揚》。我是這樣安排集體舞課的時間的:每3-4周一次一節集體舞課,讓學生在不段的復習鞏固中學習知識。總之,舞蹈和音樂是藝術中兩個獨立而又相互聯系密切的分支,舞蹈是看得見的音樂,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在小學藝術教育中,實施音舞結合教學,開辟一個介於藝術課程與音樂課程之間的教學課程,是一種立即可行的教學方式。是一個值得每一個音樂教學工作者去嘗試與探索的課題。
二、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音舞結合教學的策略
1、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動力,是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在新課標理念中,就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和目標。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學習為探索學習,便成為音樂學習中的首要問題。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實施音舞結合,教學就必須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及身心特點,把一系列的舞蹈知識、技能技巧、簡單化、兒童化、趣味化、游戲化,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在自身的參與體驗中來欣賞音樂舞蹈,來學習音樂舞蹈,來創新音樂舞蹈。
2、《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是音樂教學的指針。我們依據《標准》來學習、認識這個問題。《標准》「基本理念」之七是提倡學科綜合,指出音樂教學的綜合其中包括音樂與舞蹈的綜合。《標准》的「總目標」中明確了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有效地滲透和運用到音樂教學中的「綜合」目標。《標准》的「內容」部分分別從「表現」、「創造」角度對舞蹈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大致如下:
能夠隨著音樂的節奏走步、跳步。(1—2年級)
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動作表情作出相應反映 。(3—6年級)
能夠配合歌曲、樂曲用身體做簡單的動作。(1—2年級)
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1—2年級)
創造:
能夠在唱歌或聆聽音樂時即興地做動作。(1—2年級)
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演。(3—6年級)
能夠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1—2年級)
能夠用簡明的表演動作表現音樂情緒。(1—2年級)
接觸與了解戲劇、舞蹈等藝術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3—6年級)
三、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音舞結合應注意的問題
音樂教學如何實施與舞蹈的綜合,這是個大問題,這里僅略談些個人的感觸。
首先,要注意恰切理解《標准》的「綜合」理念。《標准》指出:「綜合應以音樂為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有效地滲透和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通過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的意義及其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因此在教學實踐中,需要體現音樂與舞蹈的綜合時,是將舞蹈滲透、運用於音樂教學之中,應突出音樂為主線,而不是進行舞蹈教學。
其次,對於用形體動作表達音樂情緒,教學中很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即興表演。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還應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是能在尊重學生創造性的基礎上,將學生表現的動作加以規范,提高其表現力。應先讓學生創造,再統一歸結到教師設計的動作上來。
四、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實施音樂與舞蹈結合的教學意義
(一) 美化形體氣質
舞蹈藝術是人體動作的藝術。它是以身體動作練習為其主要內容來進行教學、訓練的,它要求人的身體情感、精神共同參與活動。因此,首先在訓練中通過腦力活動和體力活動的和諧結合,有益於開發中樞神經對動作的支配意識。在訓練中也由於肌肉和骨骼的發展,舞蹈的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在舞蹈中特別要求的身體姿態,如:收腹、挺胸、提臀、抬頭等,還非常有助於訓練和保持良好的形體姿勢,塑造美的氣質。
(二)豐富情感表現
在新的音樂課程標准中,表現與社會交往價值被提高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子。人類在互相交往中,許多觀點都是通過語言來表達。但在語言產生前,肢體表現是人類信息交流、傳情達意的主要方式。而舞蹈就是這種肢體表現的發展和藝術化。它跟音樂一樣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如能根據舞蹈動作的情感意識和文化特徵,在動作訓練中結合對動作文化內涵和對動作情感表達的學習,就更有益於豐富學生情感表現。「言之不足詠之、詠歌不足舞蹈之」,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結合舞蹈藝術的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造性表達個人情感的形式,對於學生來說,自我表現的形式越多,自多發展的潛力也就越大。挖掘人本身就具有肢體表現的這種本能,讓學生從小就養成敢於自信地用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有助於提高人的社會交往能力。
(三)愉悅身心健康
音樂教育所承擔的任務不僅是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學習一些基本的音樂文化知識技能技巧,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音樂審美的體驗中享受成功的歡愉。而舞蹈發展至今它的生命力不僅僅體現在情感、情緒的獨特表達方式,更在於舞蹈過程是一個身心發展,健康體魄的過程。它符合人體最本能的動感要求,不僅通過自身的參與,真正緩解緊張,獲得身心的愉悅,更重要的還健康了體魄。
(四)增進合作體驗
對於小學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樂藝術主要還不是一門知識,而是一種內心體驗,一種審美愉悅的體驗,一種全員參與,互相合作的體驗。而舞蹈是人類群居、交流的產物是建立人群親近、融洽合作的紐帶,與其它藝術相比,更重要的特徵是它的群眾性。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合舞蹈教學就更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更能促進學生體驗交流。
(五)拓展想像創新
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促使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培養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接班人已成為教育的頭等大事。在新一輪的課標中,也非常明確地指出:中小學音樂教學,目的在於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而在舞蹈的動作訓練中,不僅要求從情感表達需要去探索肌肉、節奏、力度、空間等的變化,更通過多重角度的變化去尋找新的動作,從而達到對現有動作規則的超越和突破,促進創造性表現的增長。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實施音舞結合之教學,加深「舞與唱」、「舞與樂」、「舞與說」等內容的教學,通過動作探索練習和音樂即興練習,有益於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展他們的想像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欲,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