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實現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與音樂的結合必須考慮到兩者之間的契合度,須知兩者不是機械性的搭配,而是兩種因素的結合,教師要深入把控教材,掌握教材內容中蘊含的情感價值、人文內涵,深入提取、捕捉、挖掘情感寓意,從而能夠較好的掌握文章和相關音樂之間的關聯性,讓學生獲得 視聽上的雙重心理沖擊。例如, 在講解《找春天》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依照文章主旨選擇《春天在哪裡》這首歌,兩者之間的契合顯然是很明顯的,能夠較好的將學生帶入到文章中,愉悅的音樂聲讓學生情緒上產生歡快感,受到渲染後極好的活躍了課堂上的學習熱情教師在適時恰當的引入課本內容,引導學生感受文章中的主旨,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鑒於小學生生理和心理上都處於較為幼稚的狀態,他們的人生閱歷較淺,情感沉澱少,無法較好的理解具備豐富情感的文學作品,這時候可以很好的利用音樂作為媒介向兒童傳遞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實現情感體驗的升華。教師應當在客觀理解文章主旨後選擇那些契合主體的音樂來構建較為合理恰當的情境,誘導學生體會文學作品中的情感,提升學生從中獲得的情感體驗,從作品中的思想性獲得與作者的共鳴。例如,在古詩詞《憶江南》的教學活動時,選擇歌曲進行播放,再結合學生自主性的閱覽詞的效果,顯然要好於單純性的閱讀文字,語文教學活動的效率得到了升華。
總之,教師需要不斷革新自身知識儲備體系,革新自身教學理念,探討更加符合時代趨勢的教學活動策略,選擇符合客觀需要的音樂,通過音樂讓學生將思緒帶入到文字中,學生獲得了與作者的情感上的共鳴,自然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涵,從而感受到語文的樂趣,實現深層次挖掘學生語文能力的目標。
② 小學美術教學以及語文教學的融合有哪些好處
下列關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中,說法不正確的是現在是知識和信息爆炸的年代,學習成為人類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基礎教育開始轉向全民教育,隨著知識的多元化,也要求我們的語文教育適應時代變革的需要,要用電腦技術來改進我們的語文的傳統教學模式。另外,教育部在《關於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也指出: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並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到其他學科中。近年來,我區開始全面實施國家新的課程標准,教科書也實行了自主選擇,我們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課本。新教材體現了「課程標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導思想,而且教師參考書還配套了教學素材光碟。作為一所硬體設施較好的「農村示範」中學,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整合來促進教學已成為我們思考、探究的一個新課題。在現代教學手段運用方面,一方面,學校投巨資建設校園網、多媒體室,甚至於每個班都購置了多媒體系統;另一方面,老師還是停留在課堂上基本用一支粉筆教天下的階段。較先進的教師也不過是製作幾張投影膠片,放幾篇課文朗讀磁帶,至於製作課件在多媒體室上課則成了老師和學生的奢侈品。但是,作為一名勤於思考的教師,不難發現在新的一輪課程改革的大形勢下,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再不作更新語文教學就難以有實質性的突破,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學習能力更無從說起。無疑,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已成為大勢所趨,不由我們不去思考、探索、實踐。我想,我們的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不妨圍繞著新的課程標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學習模式,以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能力」這方面來展開。所以作為現在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利用現代技術的意識和現代教育的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而大大推動語文教育的教育改革。 2、語文教師應該注意整合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之間的關系,使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3、語文教師應緝敞光緞叱等癸勸含滑該通過信息技術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的自主學習能力,4、4、語文教師應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特點,作為教師的教學輔助工具和學生的認識工具、構築數字化學習資源,學生實現從主動的角度和探究的方法來學習,,探索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中學語文的有機整合,通過有效的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優化語文學科,積極開發並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更好的促進語文教學。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改善學習,變革傳統的教學與學習觀,改善學習者的學習方式,改善學習環境,構築面向信息化社會的學習文化。促進教師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和整合的能力、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加強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從而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
③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與各學科融合
葛慧玲(周口市紡織路小學,河南 周口 466000)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10)08A-0263-01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針對這一要求,怎樣把各學科滲透到語文中去呢?筆者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嘗試。 一、語文教學中融入音樂 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對於凈化孩子的心靈,陶冶性情,自然地形成良好完美的性格具有不可低估的功能。愛因斯坦就是在音樂中發展了自己的理想和夢想。羅曼·羅蘭也是在音樂的海洋中發展了他的思維,獲取了創作的源泉。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嘗試從下面幾個方面運用音樂輔助教學。 1.恰當運用名曲,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生好玩、易動,課間常做一些運動量較大的活動,上課後一時難以安靜下來。這時我設計「請你欣賞」的環節,讓學生聽一些節奏明快、優美動聽、刺激性不強的音樂,如小提琴曲、鋼琴曲、長笛曲等。這樣不但起到轉移興奮、鎮靜安撫的作用,而且能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美育教育。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兒童的腦神經易疲勞,有意注意能力較低,20幾分鍾的學習注意力已很難集中。這時我又讓學生聽一些節奏緩慢、勻稱而庄嚴能給人以舒適安寧感的樂曲,如舒曼的《夢幻曲》、門德爾松的《春之聲》等,同時讓學生或默讀課文或做鞏固練習。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效果較理想。 2.運用音樂,啟發想像。 音樂也是一門富於幻想的學科。利用音樂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課中,在進入拓展練習環節時,我要求學生以《海底見聞》為題寫一則短文。同時,我是這樣運用音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想像的:邊放課文錄音,邊放一曲有海浪、海鳥、海底動物叫聲的自然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這樣他們彷彿置身於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五彩斑斕的景色,摸到了形狀各異的礦石,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之後,再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想寫下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語文教學融入美術 繪畫對孩子的最大好處是可以豐富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美術,則可把課文中平淡的語言描述化為形象生動的圖形,學生在這過程中既理解了課文知識,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和想像能力。 1.以圖激趣。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即在授課時將一幅幅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掛圖展示出來,或在上課時根據授課內容,邊講邊作一些簡筆畫,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在導入新課時,就用投影顯示圓明園被毀滅後殘垣斷壁、破損不堪的景象,再通過聲情並茂的談話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圓明園曾經是一座建築宏偉、收藏著無數珍奇異寶的皇家園林,卻在8天之內化為一片灰燼。到底誰是罪魁禍首呢?此時學生處於「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效果極佳。 2.以圖誘說。圖畫的直觀性在幫助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在看圖說話、作文、編故事時可以應用。如指導二年級的看圖編故事《小鴨子得救了》時,通過電腦顯示畫面,再引導學生觀察,展開合理想像,誘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3.以圖導思。教材中的插圖除了畫面上能看出的意思,往往還包含著深刻的「弦外音」。教學時,引導學生藉助畫面深入思考,配合文章重點段的描述,以領悟文章中心。如《豐碑》一文的教學,文中插圖可與第七自然段文字結合教學,用投影顯示畫面、文字,然後指導學生透過軍需處長的神態、動作、衣著等深入剖析,聯繫上下文描寫,體會天氣之「冷」及軍需處長為了革命,勇於犧牲的精神。 4.以圖促寫。即讓學生在作畫中學寫,在讀文中學畫。例如學生在學習美術第五冊《玩具》一課時,語文教師可同美術教師聯系,在學習畫玩具後布置學生為自己美麗的玩具配上一篇小作文,題為《我喜歡的玩具》。又如在學習《美麗的公雞》一文後,教師可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畫筆,畫畫「我心中最美麗的公雞」,看誰畫得最美(外表、姿態、行為……)。 三、語文教學中融入自然學科 清華大學教授吳文虎說過: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實踐環節不夠,使我們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不強。而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對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更是少之又少。在教學中對「是什麼」講的多而「為什麼」講的少,這種教學不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如引入小實驗這一方法,既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又可以培養他們合作、協同的精神。 在教《趙州橋》這課時,學生在預習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50多米長的橋,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怎麼支撐得起那麼長的橋面呢?如不做成拱形可以嗎?」為體現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問題意識」,我指導學生做了一個小實驗。先讓學生准備一張長方形的畫紙和兩塊小木塊,之後讓學生把小木塊放在兩邊,再把畫紙平鋪其上,然後把橡皮放在紙中間,當放到兩塊時紙便完全陷下去了。第二次,讓學生把兩木塊稍移近固定住,再把畫紙彎曲呈拱形,兩頭分別頂在木塊上,然後將兩塊橡皮放在頂部,紙不會凹陷,放三塊橡皮仍不會凹陷。實驗後,我讓學生根據所提問題組織討論,並說說從中懂得了什麼?學生很快便得出了結論:拱形橋比平面橋能承受更大的重量。學生雖不懂其中的力學原理,但已為他們的繼續學習設置了懸念,也培養了他們主動探索的精神。
④ 淺談如何通過學科融合豐富小學語文課堂
趣味性教學是一場變革,如何實現趣味性與課堂的融合成為教學的制勝點。
主要探究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
旨在更好的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
⑤ 怎樣將音樂巧妙地整合到語文課堂教學中
說音樂美好,絕不是因為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旋律的優美,得到了美的享受。我確實是喜歡音樂的,可我現在要說「音樂是這樣美好」純粹是因為音樂讓我的語文課更有味兒啦。它就像是加入紅酒的冰塊,放入咖啡的奶糖。
當然,把音樂引進語文課堂絕不是什麼新鮮事,配樂朗讀課文,聽音樂寫想像作文,這些都已經是公開課上快用爛了的「包袱」。把「樂」與「文」聯系起來,也絕對不是小語界的首創。翻開人類歷史,揭示文學與音樂密切關系的事實隨處可見。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無論在中國文學史上還是在中國音樂史上,都具有著無可替代的第一個高峰的地位。古希臘羅馬時期,無論是再現曠日持久的特洛伊戰爭的荷馬史詩,還是薩福、維吉爾、奧維德等詩人的詩歌,無論是埃斯庫羅斯、歐里庇德斯、阿里斯托芬等劇作家的戲劇,還是大量產生於民間的情歌、酒歌、贊歌等,也都兼具有文學作品和音樂作品的雙重屬性。只不過,對於我,直到這兩年才開始愛上「在語文課堂上加點音樂的調料」。(偶爾幾次公開課上使用除外。)
一、藉助音樂的魅力,升華情感——讓音樂走進閱讀課堂
案例1:用音樂營造氣氛,讓學生盡快進入角色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上課時,我選用了清新優美的排簫曲《肯爾沃的早晨》來作為播放美麗的小興安嶺風光片時的背景音樂。舒緩柔美的音樂響起,幾秒鍾後,孩子們的情緒得到了安撫,教室里頓時顯得非常安靜了。這時在電腦大屏幕上呈現唯美的小興安嶺的景色,孩子們就以一種真正地欣賞者的身份去感受小興安嶺的美。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並很快進入了課文意境,進入了學習角色。(這又對於後面的文本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情緒奠定作用。)課後,有二班的小豆豆之稱的依一同學跑來跟我說:「金老師,我覺得這節課太美了。我喜歡上有音樂的語文課。下次上課再給我們聽音樂好不好?」
我感嘆——感嘆音樂的無限魅力。這甚至讓我開始改變 「對『聽音樂可以開發孩子智力』的觀點持不以為然的態度」。
案例2:用音樂觸發情感,讓學生領悟作品內涵
課文《掌聲》寫的是殘疾孩子英子內心很自卑,同學們的掌聲,讓她走出心靈的憂郁,走向充滿希望和歡樂的生活。
課堂上,在學生們理解了「英子總是默默坐在教室一角,早早來到學校,最後一個離開,都是為了不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勢,看起來很文靜,其實是她自卑的心理在作怪」之後,我播放了一首《藍色生死戀》中的曲子。舒緩的音樂流淌著,傳遞著淡淡的憂傷。伴著音樂,孩子們情不自禁地就讀起了課文。那一刻,四十五個孩子都已經走進了英子的內心,不,甚至可以說:他們彷彿都成了英子。他們的朗讀聲情並茂,完全就成為了一個有著強烈自卑心理的孩子的內心傾訴。
孩子們感動了——,掌聲情不自禁地響起。我感嘆——感嘆音樂的無窮魅力。朗讀前,我甚至沒有來得及提醒一句「想想朗讀的時候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去讀?」可是音樂幫我做到了,它毫不費力地就讓孩子們走進了英子的內心。(事實證明,配樂朗讀,可創設意境,調動情緒,對學生領悟作品內容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乘著音樂的翅膀,放飛想像——把音樂引進習作課堂
《語文課程標准》在第二學段的寫作目標中特別強調「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中年級小學生處在創造性想像能力發展的最佳期,想像類的作文深受學生喜愛。習作訓練「聽音樂編故事」是對教材想像作文訓練的適當補充。
案例:聽音樂編故事,放飛學生想像翅膀
《百鳥朝鳳》是一首嗩吶獨奏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樂曲以熱情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表現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曲中嗩吶模仿的鳥兒鳴叫聲變化極為豐富,表現出一定的趣味性,非常利於讓學生通過欣賞樂曲放飛想像。課堂上,我並沒有告訴孩子要上習作課,而是說:這節課,我們來欣賞一首中國古典名曲。語文課上欣賞音樂?孩子們很興奮。音樂響起,嗩吶模仿的鳥叫聲此呼彼應,一下子把孩子們逗樂了:「哈,是鳥兒在叫。」「這首曲子真好玩!」「這是麻雀在叫!」「這是布穀鳥。」「不是的,是燕子。」……邊聽著,孩子邊情不自禁地叫著。聽完曲子,我問:「聽了這首曲子有什麼感受?」「很熱鬧!」「有很多鳥在叫。」還沒等我指名舉手的同學來發言,性急的幾個已經大聲叫出來了。於是 「聽音樂編故事」的游戲就開始了。學生在音樂聲中愉悅地進入想像的境界。有的說「很多鳥兒聚在一起在慶祝生日」;有的說「鳥兒們在進行超級鳥聲比賽,百靈鳥是評委老師」;還有的說「鳥兒們在開運動會,他們在爭是老鷹得冠軍還是鴕鳥得冠軍。」……大家七嘴八舌地爭說著,興致越來越高。我趁機為孩子「獻計」一個:七嘴八舌說著,誰也聽不清了,這樣吧,咱們都動筆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吧。」就這樣,音樂成為想像習作的依託,孩子們很輕松就完成了在實踐中實現創造性想像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事實證明:這次習作教學將音樂資源與語文整合起來,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編寫充滿童趣的動物童話故事,是一次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有效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想像作文訓練。)
結束語:
音樂是這樣美好。是的,每次從有音樂的語文課堂走出來,我都會這樣深深感嘆。在課堂上根據課文內容設置特定的背景音樂、聲響資料,不僅給我的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而且讓學生享受著音樂、語文滲透帶來的情感升華。音樂特有的感染力使學生的情感更奔放,心靈得撫慰,思想更飛翔。
這些日子,常常有這樣一個念頭縈繞在我腦海:音樂是人類心靈的詩章,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麼就讓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引入音樂,使之成為一種教學手段,一種教學方法,使之成為引導學生進入語文天地的前奏曲、品味課文內容的間奏曲、深入領會課文主題的終結曲……
附資料:
實踐研究表明,音樂能夠通過改變大腦的物理和化學狀態來調節人的情緒。在課堂上使用恰當的音樂能幫助學生保持學習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不過,不同節拍的音樂對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影響均不同,因此,音樂的使用與選擇也很有講究。
(1)每分鍾40-50拍的音樂。這樣節奏的音樂舒緩、悠揚。在學生進行復習和反思學習時運用,有利於知識回憶、鞏固和提高。在每節課快結束時,使用這樣的音樂,利於學生梳理整節課的學習內容。
(2)每分鍾60-70(平均心率)拍的音樂。這樣的音樂節奏與學生的心跳速率相當,讓人一聽便能安靜下來,在課的開始使用這樣的舒緩音樂,能夠使大腦很快安靜、清醒下來,集中注意力進入學習狀態。
(3)每分鍾90拍的音樂。這個節奏的音樂適合課中的活動。活動時播放節奏感強的音樂,更能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⑥ 為什麼要音樂媒體和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
一、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渴求知識,探索事物的心理傾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甚至達到樂此不疲的地步,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內容感興趣才能有激情。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只是停留在「說教」這一層次,手段單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難培養學生興趣的穩定性、持久性,更難使學生真正產生一種學習的內驅力。語文本來是最開放的學科,與生活同在,色彩斑斕。但是,應試教育卻使學生感到語文索然無味,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樂於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計算機集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於一體,動靜結合、圖文並茂,創設了逼真的教學情境,渲染了活潑的教學氣氛,令學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生動高效,是其他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
我在教學《望洞庭》一課時,首先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導入:同學們,在一個秋天的深夜,詩人劉禹錫行經洞庭湖,被這樣一幅美景迷住了。此時,電腦屏幕上相機展現如下畫面,音箱里同時傳出優美動聽的配樂朗誦:「洞庭湖裡的水清清的,綠綠的,湖面平靜得像鏡子一樣,天空中一輪明月灑下一片銀光。月光倒映在水中,湖水閃爍著銀色,這是多美的一幅秋月照鏡圖,更妙的是,遠望那洞庭的山和水,在這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多麼像那銀盆里放著一個小小的青螺呀,這簡直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色彩鮮明、動靜結合的畫面,舒緩流暢的音樂、滿懷激情的解說相互揉合在一起,生動逼真地再現了洞庭湖的美景。詩中蘊含的美,變得那麼鮮明、具體。接著,教者請學生把書合上,在頭腦中畫畫,把洞庭湖的美景畫出來。學生爭著發言,有的說:「我在藍藍的天空中畫了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月亮倒映在水中……」有的說:「我在湖中央畫了一座山,山上長滿了青青的草……」有的說:「我還在水面加了一點銀光。」學生多種感官並用,不知不覺進入了詩的意境,煥發出愉悅的情感……
二、運用信息技術突出重點,分化難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課堂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是緊扣教材重點和難點進行,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給我們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將抽象概括的文字元號轉化為形象具體的可感的東西,使文字與客觀事物之間建立聯系。化抽象為形象,化概括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突出重點,分化難點,化難為易,逐步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蝙蝠和雷達》一文時,我設計了以下動態畫面:夜空中,一隻蝙蝠邊飛嘴裡邊發出聲音,用「))))」代表聲音。「))))」碰上一棵大樹,「((((」反射回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巧妙地避開大樹,安全飛去。在此基礎上,屏幕出現第二幅畫面:蝙蝠變為飛機上的雷達,蝙蝠嘴變成天線,耳朵變成熒光屏,大樹變成一座高山,飛機依靠雷達安全飛行的畫面便展現在同學們眼前。這些生動的畫面不僅幫助學生理清了蝙蝠和雷達飛行探路的復雜過程,而且體會到雷達正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才發明出來的。蝙蝠和雷達兩者這一勾連,文本內容一下子成為生活中可見可摸的實實在在的東西。
三、運用信息技術可減輕學生在課文難點處理解的坡度對突出重點有益處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要重視學生的審美情趣,這是因為小學語文教材不僅具有豐富的知識,還蘊含著豐富的文、情、景等審美因素,利用信息技術PPT課件科學的、藝術的進行審美教育,可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讓學生充分地感受美、欣賞美和自我展現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語文素養。小學語文教材具有生動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優美的環境和景物描寫,在教學中利用PPT效果讓美的情境感染學生。從而積累語言,在語文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跨越時空限制;把難以見到的事物適時有效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大量的多樣化的信息同時作用於學生的多樣感官;讓創設的特定環境喚起學生的審美意識,使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以較快的速度攝取較多的審美體驗,進而提高他們感受美、認識美、欣賞美的能力,享受語文的審美功能和人文魅力。
四、優化過程,提高效果
我們都知道小學語文的識字,寫字教學一直以來都比較單調、枯燥。老師厭教,學生厭學。但是如果利用多媒體就能「化厭為喜」了。我時常或下載或設計一些識字游戲,如「摘蘋果」「找朋友」等應用於識字教學中,學生們學得開心,記得也牢。還有寫字教學,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性給學生們做出最好的示範。
五、運用信息技術,模擬課文內容,啟迪學生思維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兒童的思維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並不說明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只停留在形象階段,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的材料,再現情境,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促進思維向深層次發展。
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用信息技術對課文進行背景資料的介紹,幫助學生對作者思想感情的了解,對課文的理解。因為小學生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都不豐富,對於有些課文所涉及的背景資料如果缺乏基本的儲備。對課文的理解則可能出現障礙,而教師適時的背景介紹就是有效的解決途徑。
六、注重拓展,深化學生體驗。
想像力的基礎首先是豐富的感性知識。其次還要有對具體形象的生動語言描繪的能力和對感性知識重新組合的能力。電教媒體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教師不失時機地利用這些感性材料,培養學生語言的描繪能力和組合某種形象的能力,讓學生充分展開想像的翅膀,在求知的天地里翱翔,決不可滿足於僅僅利用感性材料達到教授知識的階段.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這是一篇介紹我國最南端景色的課文,有海灘、海底、海島許多美麗的地方。課堂上如何融趣味性、生動性為一體進行教學是至關重要的。我在課件製作中搜集大量的西沙群島的圖片及錄像,在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基礎上,觀看神秘的海底世界和充滿生機的島嶼,從而歌頌我們的祖國有如此美好的景色。
教材只是教學的憑借,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體會它所包含的思想內涵,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學習知識的本領,引導他們去閱讀各類課外書籍,同時深化課內知識。這就要藉助多媒體課件存儲量大、功能強、操作簡便等特點,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知識。從文本到多媒體再到課外知識,無形中,讓學生們學會了自主學習,引導他們探求新知的慾望。從而也更透徹的讓他們理解了課本知識。
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多媒體教學要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它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是因為介入了現代教學媒體,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學質量才有可能提高,才能充分體現多媒體教學的真正含義。只有有機結合語文教學的特徵,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地落到實處。
⑦ 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有效融合
何謂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呢?難道就是我們在平常運用多媒體製作一些課件進行教學嗎?我們現在所說的真正意義上的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其實就是把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更新與信息技術的應用相結合,藉助於信息技術的應用帶動課程體系、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全面改革。在我們現在日常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可以說是已經開始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創新,推動教育信息化進程。變革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變革教學圍著教材轉的教學模式和手段,把以「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中心。實現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和「互補」。把教學學習資源整合轉變為了有效的「資源」,從而助「教」和助「學」,引導和幫助教師藉助與信息技術設計和實現優秀的教學過程。那麼我們的課程與信息技術究竟如何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整合呢?我們可以立足於積極探索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與途徑,最大程度地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要。 而最直接的幫助是藉助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對教法和學法方面的借鑒和探究,使「資源」的助教和助學落實到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教學過程中,推進信息技術教育與各學科教學有機整合,同時也是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交流平台。
就拿我們英語教學來講,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我們就充分利用了互聯網上的資源,諸如英語歌曲、故事、單詞和游戲等。雖說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經常做一些課件來輔助教學,但是這些課件常常是圍繞著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圖片和單詞、句子為主,在剛開始以課件代替傳統圖片教學時,學生或許還比較新奇,所以還能較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時間一長原先所達到的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現在隨著網路的不斷發展,有好多網站上都有較多與我們的教學內容相一致的flash,而它們的生動、色彩鮮艷正好符合學生的興趣,有了它們的幫忙就使我們教師在設計操練方法時有了更多的選擇,同時給我們組織教學帶來了便捷,在課堂中的運用也使學生有了更大的興趣去說、去練。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信息技術完全為學科教學服務。在這種整合模式下,教師和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分別進行教學和學習。首先,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決定用什麼形式來呈現什麼教學內容,並以課件或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並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譬如在家裡他們可以在家長的從旁協助下,根據教師提供給他們的網站進行預復習,預聽課文內容、聽讀網上故事等。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樣,教師通過整合的任務,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創設一個在實際生活學習中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學習環境,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根據"課程整合"的理念,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或者與實際的社會生活問題進行整合,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對教育的變革性推動作用。
再以我們的校本課程—國際理解教育課來講,信息技術可以創設一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並與廣博的科學知識為友的學習環境。國際理解教育課就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書本以外知識為目的而開設的課程,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聽,但我們教師在講解的同時還會把一些展示的機會留給那些有準備的學生,我們往往會在課上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的作業,讓他們上網查閱下一節課所要講授的有關內容,這樣就可以在下一次講課時教師可適當放手,讓他們來談談他們所獲得的一些資料,通過這樣一種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獲取、選擇、傳送、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不至於使他們被教師的觀點框住,從而限制了他們的自主發展。
網路環境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要通過使用探索法、發現法去探索、發現相關的信息與知識;主動搜集並分析有關信息,提出假設、驗證假設;把當前的學習內容盡量與自己知道的事物相聯系,並對其中的聯系認真思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不僅是在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學習與研究的方法、過程與手段,形成了自己的成果,在成果的展示中獲得了成就感。在網路環境下的"整合型"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然後,通過對主題的分析或者分解,幫助學生分析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建立起自已的知識框架。在學生的自我學習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以幫助學生高效、高質地完成自已確認的主題,形成自主學習的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