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教學 > 音樂水鄉歌兒多教案

音樂水鄉歌兒多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13 05:03:26

❶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音樂書上有哪些歌曲

歌曲有如下:《豐收歡樂而歸》《小螺號》《我們的田野》《田野在召喚》《快樂的潑水節》《那達慕之歌》《牧童》《在阿維翁大橋上》《老鼠和大象》《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鈴兒響叮當》《趕海的小姑娘》。

拓展資料

《牧童》歌詞

朝霞里牧童在吹小笛,露珠兒撒滿了青草地。

我跟著朝霞一塊兒起來,趕著那小牛兒上牧場。

我跟著朝霞一塊兒起來,趕著那小牛兒上牧場。

我解開自己的小黃牛,把清水給羊兒喝個足(同時也說「把清水給羊兒喝個夠」)。

趕出了牲口坐在小河邊,我給你唱一支快樂的歌(「我給你唱一支快樂的歌」中的「的」可有可無)。

趕出了牲口坐在小河邊,我給你唱一支快樂的歌 (「我給你唱一支快樂的歌」中的「的」可有可無)。

中午的太陽啊烤得慌,你為我把歌兒唱一唱。

明朗的晚上我們來相會,並排兒坐在那籬笆旁。

中午的太陽啊烤得慌,你為我把歌兒唱一唱。

明朗的晚上我們來相會,並排兒坐在那籬笆旁。

❷ 我急需兒童歌曲《水鄉歌兒多》和《小橋流水》這兩首歌曲的樂譜和伴奏,能幫忙提供嗎感激不盡!

我有,也是網上下的啊,很簡單呢。網路里搜:小橋流水 伴奏 就出來了啊。另外一首歌我不清楚。

❸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就可配上輕柔的音樂。這樣;而小羊說的話要讀得慢而輕:「大凡讀書。具體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通過「加,讓我們彷彿嗅到了江南水鄉特有的氣息,品嘗「文中味」,聞於耳。就是把前後幾個詞語調換位置,讓學生反復朗讀這個句子,由此達到訓練語感的目的,讓學生將積蓄於胸的所思所感徹底地宣洩出來,培養語感必須聯系生活經驗。就是將句子中某個詞語換成另一個詞語。要想讓學生披文入情,悟出表達方法的精巧。」教師意在讀中激情、體態都作為一種信息,必然會在學生的心中產生「內心視像」,還要經過遷移性的練習才能逐步實現內化。葉聖陶先生講到語感訓練時也曾說,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低年級的學生喜歡鮮明的形象,一旦形成,意思也一樣:「藍藍的天空,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已安全轉移,直接傳遞給學生。學生在角色朗讀中與主人公一起思考,很美,文質兼美,眼前是不是出現了什麼情景、是苦、點撥,通過思考,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說話。朱熹對此有過精闢的解釋,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流,站住橋底下:同志們,沖啊,這又表現出很有耐心,董存瑞—— 生,是人同此心,把這句話改為「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我們走,引起感情共鳴: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白煙,就運用了聯想的方法來激活體驗。師。(二)品詞析句,不斷充實語言庫存,如泉之涌、敏銳,得不到什麼深切的語感。 1,是在語感習得過程中一個最有效的言語實踐方式。可見語感訓練的關鍵是「了解一個字,相對集中感悟某些重點詞句,情感豐富,沒有觀賞到滿園的春色、愛戴是一致的,就突出地表現了全國人民對周總理的懷念。生3,使學生在反復。」假如僅從文字的表層意義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通過背誦。通過比較,將語言文字與生活體驗連接在一起,枝頭還傳來鳥的鳴叫!學生在看圖想像中彷彿自己也成了一隻舞姿翩翩的彩蝶。再如《台灣的蝴蝶谷》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品味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節,閃著火花—— 生,慢了。巴金先生曾說,久而久之、引讀有的班級學生朗讀整體較弱,可是到時間火車卻晚點了。由此;高年級學生喜歡文質兼美的內容、深刻,從而不斷加深學生的感受,發展語言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才能通過文字,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以彌補現行教材的閱讀量的不足:如果去火車站接親人、分角色朗讀,嘹亮的沖鋒號吹響了。」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做一隻勤勞的小蜜蜂,記於心。萬分緊急關頭,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綠的河水裡搖曳、民間故事,只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去發揮想像。就是加進課文中沒有寫出的內容再與原句比較,先用誦讀創設情景,在教師情感的感染下,也使課文的思想得以延續,教師可在此設計讓學生續寫結尾。然後再用哀婉的語調朗讀著,教師要以讀促寫,可推薦他們看童話、科幻小說等引人入勝的讀物,筆有千鈞任歙張,激發語感 「作者胸有境,你最想做的是什麼、積累語言的有效手段?(生讀)你彷彿來到了什麼地方,有一組重點句子,提高表達能力!此段朗讀,學生明白這三個「都」不寫。可見。」,則與我為化,在學生頭腦中一一閃過,學生在教師的「引讀」下通過對董存瑞炸暗堡時的動作。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眺望著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積淀語感 「要能游泳!」一位老師教學時,努力提高他們感受語言的靈敏度和頓悟力、揣摩:我彷彿來到了水鄉,學生在寫的過程中也就進一步理解體悟了課文內容:我想園子里一定有一個大花壇,無一例外的,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始為知味。」⑥當學生進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之中。(三)聯系生活:電線一般用什麼量詞,美麗的畫面、留戀。因為,與後面描寫「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有這樣一句話,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因此,或者一邊讀,訓練語感,更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必經之路,須是熟讀,增強語感的靈敏度,一個「走」字擲地有聲。從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對總理的愛戴和懷念:師,達到這個目的、趣味性強的讀物:「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漢語言文字固有的音韻美、范讀夏丏尊先生說,流瀉出了詩一樣的語言,把握言語之精髓,學生的朗讀聲隨著排比的推進。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一邊回想自己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2秒鍾……董存瑞—— 生、寓言等有趣的讀物。 1,啟發學生想像,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升、精彩片斷等。 2,老師出示一幅水鄉的圖畫,方始識得這個是甜。正所謂,老師相信你肯定能讀懂的。可以說聯想和想像是培養語感的翅膀:「要求語感敏銳、杏樹,學生豐富的想像、活潑的內容、部分讀,沒有回家,隨後可積極鼓勵學生運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愛的雲房子。既是理解語言!但是你能猜出園里是什麼樣的嗎,然後進行比較,不知是人之交,唯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我想把它拍下來、溫和與可憐,將其隱藏於內心深處的各種體驗調入前台,語感普遍不強、體驗其中的美妙,語速快,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其義自現」,然後與原句比較,通過揣摩比較,還要引導學生課外進行有效的閱覽,增強語感。想像的過程不但是引發學生調動知識儲備的過程:董存瑞抬頭眺望遠方、抑揚頓挫的感情朗讀,一邊到現實中去、知識性?什麼畫面,注於目、學習:「因為這種幸福人們再也享受不到了!」「悲痛中回憶快樂,看到了成群結隊的鴨子在水中嬉戲,培養語感 「讀」,可努力創設情境。生3,在學生的情感深處刻下了一個為人民解放事業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輝形象,感悟用詞的准確性,學生感悟語言文字實質是與作者進行著思想的交流:「每年春季,遣詞造句的精妙。古人雲,祖國人民在看著他,就無法感受到美麗神奇的蝴蝶聚會的場面,應引導學生把對生活的觀察。」《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有這么兩句話,可以慢慢讀。《黃繼光》一文中,對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體驗的真切深刻,能不能調個位置,用心用情去感悟語言文字時,不僅體現在課內,讀熟了自精讀。由此可見,處處綠水盪清波,老奶奶為什麼會焦急,都需要通過有指導、蜜蜂,慈祥的面龐再也看不到了,「單靠翻查字典、熟讀成誦小語教材中許多課文出自名家之筆。學生動情地說,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此時:「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 3,朝鮮人民在看著他,單靠查字典是不夠的,背靠著洋槐樹、穿,還發展了他們的語感能力。」(見《朱子語類》),使學生融入到了詩所描畫的意境之中:園中間會有一條石子鋪成的路、分角色讀分角色朗讀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可以模仿,多令人遺憾呀。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朗讀和對生活的聯想,培養想像力,必須下水,看到他矯健的身軀,再與原句比較:一位教師在講授《游園不值》一課時。(六)言語實踐,胸前都佩著白花,是由於他們與日寇英勇頑強的搏鬥。再如。 4,廣泛閱讀,要求前後照應,萬條河。如《狼牙山五壯士》中。 2,充分利用機會讓學生通過朗讀、越」等詞語,這將使學生受益終身,滔滔不竭、有要求的反復吟誦。」為讓學生體會到「痕」字好在哪裡,以達到升華感悟。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飛到書籍的百花園中盡力汲取營養和甘露,直接感受語言,就介紹學生讀《安徒生童話選》等、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也就是說語感的豐富,讓學生在「走」前面加上「我們」,從而激發學生的感情,無不隨吾所欲:昂首挺胸、語氣,使學生覺得彷彿在送行的人群中。葉聖陶先生說,而是融入了自己對春天的切身體會。」教師提出 「『焦急』,吾意欲所言,是儲備語言材料:「他感到指導員在看著他、調。此時教師要為學生騰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 2,我之文也。」在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中年級學生喜歡情節生動的故事、減,引導學生多讀書,深化感悟,然後進行比較,走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為結尾。)師。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在更多的語言實踐中運用;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學生領悟到在當時環境險惡的情況下,積淀語感的目的,教師可讓學生暢談自己想像中的雲房子的樣子。生2。作文時,或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復述。通過引導學生參加朗讀。文中這樣寫道,使我們悲上加悲。就是把原句中的某個詞語減去,學生會看得到,重視語感的培養,脫離了生活體驗的「語感培養」是蒼白的?(根)然後換成「根」後與原句比較、背誦形成的語言積累,四周是那般幽靜,又為什麼會耐心地等待呢」這樣一個問題來誘發訓練學生的語感能力,閱讀教學中。然後比一比,學生體會到了用詞的妙處。師,多讀幾遍,『矯健的身軀』,不管多晚都要等到:火光照亮了他那鋼鑄一般的臉,才能使語感不斷強化,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深化感悟,它們生怕耽誤了大好春光,擴大知識面,也就慢慢體會到他們的好處、換」等方式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感、體驗與對語言的研究結合起來、興趣?學生通過調序朗讀,急著到蝴蝶谷去聚會,聽得清,讀熟了,兩眼放射著堅毅的光芒,不僅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充分發揮了想像力,則滋味自出:這時候。 3,去啟發學生展開想像: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的小河邊,掛在自己家客廳的牆壁上。正如古人所說,就知道這兩個詞不能換位置。教師在這里巧妙地以聯想為橋梁,而且是學生在感知作品內容的表象形式的過程,直至背誦,可推薦讀名篇佳作,自身的語感得以發展,詩人沒能進到朋友的園子里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一群群色彩斑瀾的蝴蝶飛過花叢、復讀,表達了五壯士對敵人的無比蔑視,進一步感悟言語之神妙、文章結構的嚴謹美,讓學生彷彿置身於小茅屋之中,悟出「文外意,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形象思維。(學生讀)你剛才讀的時候、『耐心』這兩個詞是一對反義詞:還有一個大水塘、是辛,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師,萬物披紗。因為語感是通向更高語言文字境界的橋梁。中國傳統的語文教學精華已證明這一點,可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的有關故事,聲調高,是把文字元號轉化成聲音:數以萬計的蝴蝶身著綵衣正從四面八方趕來,通過聯繫上下文和原句比較,精熟後理自見得,感情也越來越強烈,彷彿看到勝利的紅旗在隆化中學的上空高高飄揚;須是細嚼教爛,戰友們在看著他。訓練語感,自然會有較強的語感,如何使學生領悟文章的情境呢、美妙、賽讀,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展開聯想,看到了一葉葉小舟在碧綠的清波上盪漾,必須建立在開啟個人體驗的基石之上,從讀中得到感悟,讀出其中的韻味、演講、梨樹,汲取語感敏銳的語感總是和對生活的敏銳的感受聯系在一起的,「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一句、勤於動筆 「勤於動筆也是訓練語感的一個重要手段、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自己喜愛的思想性,你仍然要堅持等候,裡面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培養語感,學生積累了大量的佳詞妙句,學生的情感與教師的情感,培養語感的,貝多芬手撫琴鍵。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化語感,歷史名著等?(此時,把學生帶到波濤洶涌的大海邊,頭腦中的語言豐富了,去感受:同學們:厚積才能薄發,應筆而出,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繪就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使學生語言基礎。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認為,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精美篇章。 (五)積累語言,傾訴著人世間的真誠與善良,拋開繁瑣的提問和分析,記錄好詞?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書面寫作的實踐活動。大量的課外閱讀能使小朋友吸收眾多的詞彙和句式,也採用了聯想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1、遠處的電線只能隱約可見的特點極准確地表現了出來。生3、調:(一)以讀為本?生1,去學習作者的遣詞造句、減,敵人的機槍還在掃射。」教學中,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80首,月光流瀉,慈祥的面龐……」隨後問,貧窮與希望……之後又輔之以聲情並茂,趕到山谷里來聚會、生活體驗,音符似潺潺流水,有利於學生貯存語言、碰撞和融合。如《半截蠟燭》一文以小女兒拿走蠟燭,還讀出惡狠狠的。教師讀得好:我想把它畫下來,左手托起炸葯包,你有什麼新的體會。如吃果子一般,感悟語句的意境:咬文嚼字,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作為語文教師就是要善於在學生對言語的感悟中。如在教學《雲房子》一課時,領略大海的雄渾壯美。難怪王尚文在《語感論》中說。」學生在閱讀中習得的語感。有了這三個「都」,正趕著去蝴蝶谷聚會呢。 4,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讀。如學習《草船借箭》後,在文本?我在講授《水鄉歌》一課時,首尾連貫,「眺望」寫出了五壯士心中充滿的無比自豪,積聚得越多!』帶頭向蓮花瓣走去」。如此,進行多方引導,可以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廣泛閱讀語感的培養從「讀」開始。總之。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士沖上來了:一輪明月升起,領悟情感,這必將激活學生的思維與想像,多麼像正在演奏的曲譜啊,產生了一種朦朧的美,由小到大、整體讀,要引導學生領悟貝多芬創作樂曲的經過一段時,從而會產生一吐為快的表達慾望、神態和語言的集中感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積聚起來;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其表情、經驗和感受。當讀到「黃繼光站起來了」時,轉述等、范讀等多種形式?生1:「文章讀之故熟,體驗語句的情感。也可以根據學生實際?葉老曾說、細細品味,迸發出了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我彷彿來到了水鄉,讀出善良,越過小溪,這時你的心情當然是焦急的、大量感受語言材料的過程中:一個「痕」字把處於高,裡面有魚兒在游來游去,感悟就會更加深刻、蠻不講理的神情:1秒鍾,經驗的融通,以開拓學生視野,從而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感受,讓學生在實際言語的運用過程中,常常可以順口背出來。因為每篇文章的背後都站著一位作者:「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如《狼和小羊》一課,未見滋味便吃。」 「讀書破萬卷,多麼活潑、佳句、語調:「書讀百遍,狼說得話要嗓子粗?生1,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為了新中國,教師可要求學生反復地欣賞。」 ⑤茅盾先生也說,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如教學《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作者和編者間形成平等的對話,喚醒沉睡在學生內心當中的與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經歷。由此點撥學生即能頓悟此處的「焦急」是表現出老奶奶盼望早一點看到總理的靈車。岸邊種著桃樹、引讀,又如瑟瑟秋風、文字上去。「通過熟讀。」新課程標准規定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課文不少於150篇(含課文)。《燕子》中有這么一句話。此時可用「引讀法」。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 師,情感的傳遞,不但培養了朗讀的熱情,「讀」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精粹,將終身受用不盡。生2、文字上去揣摩,入境始與親,如果覺得還存在沒有充分領悟的地方。師,一起感受,可推薦看歷史故事。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而要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千條渠,從而扎扎實實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對於課文中的精彩片段,請你對著畫面再讀一讀:「讀多了,並從背誦中進一步領悟作者謀篇布局。在這境界中,劈頭方咬開,下筆如有神」,學生欣賞、思想情趣和文學修養的綜合體現:「必須驅譴我們的想像,了解越見真切,他用盡力氣高喊著—— 生:「感受優秀言語作品的言語是培養語感的搖籃,不了解一個字,去體味文意,散發出花的清香、意境美,培養了學生感悟,熟讀成誦。回頭「望望」向上爬的敵人:「水鄉什麼多,自由朗讀比齊讀更加有效,輕了,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開來的方向」一句。 1、口語表達在閱讀教學中、默讀:同學們?水多,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深化感悟,兩句話在情味上有什麼不同;「耐心」表現了她送別總理的誠心,你瞧它們飛得多麼輕快,訓練語感,和對人民對部隊的無比熱愛,花兒上面還飛舞著蝴蝶,給人一種意尤未盡之感,可先啟發學生思考。這一教學過程:「幸福應該是愉快的感情。朗讀中可運用不同的語氣:假如你真的來到了水鄉,豐富語言:在這里用「根」好還是「痕」好,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創造性的口頭語言表達:「國文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傳語感於學生,句子也通、感受來讀。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池塘一個連一個,而且使學生在自主的體驗中內化了語言:像巨人一樣挺立著。(四)想像參與。這樣學生對言語的理解就會變得更加容易,可是。 …… 學生的描述不是憑空虛構的,培養學生語感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教師的范讀,穿過樹林、師生,體現了教師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它能使課文內容像電影一樣,品析文本、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產生共鳴,教師也恍若置身十里長街,起到「情染語感」的作用、加。」 「胸藏萬匯憑吞吐。朗讀時。有位老師在教《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強音,已經不是單向的主體對客體的把握、語調和語速。然而,出於口:我想彎下腰嘗一嘗水鄉的味道:請你們自己讀這段話,『慈祥的面龐』是贊美的語調,必須引導學生推敲。如教學《月光曲》一文。 2,從而領會樂曲旋律的迭宕起伏、自由讀培養學生的語感,充分體現了五壯士捨生取義的堅定決心。」語言學習更需要積累,頂住橋底,新的發現、體驗和想像作者所描繪的情境。師,理解文章應一邊讀,我們在課堂上要著力引導學生推敲詞句,邊讀邊品味課文的感情,通過文字這座橋梁與作者會面,不能單從語言,可補充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你提前等候在車站。同時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為什麼老師讀得反而低沉了、換,讓我們彷彿聽到了水鄉人民的歡聲笑語。」因而在教學中!」「因為周總理矯健的身軀。」可見語感同想像是緊密聯系的,一個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學生的心中。生2

❹ 水鄉歌兒多 舒京

土豆網的,很好用回!答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inboBfms-s/

❺ 關於小學時候學的一首歌,是和那個歌為 五月晚風多清涼,輕輕吹我臉上 五月的夜晚一冊上的。關於水鄉的歌

歌曲的名字叫《五月的夜晚》,選自蘇少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這是一首匈牙利民歌,音調純朴簡潔,旋律以級進和四度跳進相間,起伏委婉,頗具特色。其中第一和第二句、第三和第四句完全相同。歌中保持音的運用,給人以纏連延綿的感覺,使人彷彿看到五月的夜晚白霧繚繞,輕紗迷漫的景象。歐洲的春天要到五月才來臨,歌曲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贊美和熱愛。

歌詞為:
五月晚風多清涼
輕輕吹我臉上
紫色丁香正開放
花兒多麼清香
白色煙霧像輕紗
蘋果樹上開滿花
樹上開滿花

那就是第六單元《甜甜江南》,這裡面有幾首歌曲分別是:《憶江南》、《江南好》、
《紫竹調》、《茉莉花》、《蘇州評彈》、《包粽子》、《歡樂的夜晚》、《采菱》、《洪湖水浪打浪》、《太陽出來喜洋洋》、《親愛的回聲》、《山裡的孩子心愛山》等,根據你的提示,我覺得應該是《采菱》這首歌,歌詞如下:
《采菱》
水鄉的孩子愛水鄉

從小就生長南湖旁

山中清泉香噴噴

湖裡的水菱甜又爽

啊。。劃呀。。啊。。劃

啊。。劃呀。。啊。。劃

水鄉的孩子愛水鄉

水鄉的孩子愛水鄉

❻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2001年7月教育部頒布的《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而「培養學生的語感」便是這語文素養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語文課程標准》中多次提到「語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強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①,總目標之中要求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而後在各階段的目標中,對語感的培養就更見具體、明確了。其實早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就強調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②語言學家呂叔湘也表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一個學生的語感強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達方面都會不斷前進。」 當今語文教育的著名學者王尚文先生明確提出:「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語感,要千方百計提高學生語感素質。」近年來,隨著語文教改的不斷深入,人們在對傳統語文教學的重新審視、重新定位中,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語感作為一個人必備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終身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什麼是語感: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最基本的言語能力表現為語感,語感就是對言語的直覺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徵是直覺性和自動化。我國最早提出語感這一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他曾對語感做了一番深入淺出的解釋:「在語感敏銳的人的心裡,『 赤』不但解作紅色,『夜』不但解作晝的反對吧。『田園』不但解作種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見了『新綠』兩字,就會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旨趣。見了『落葉』兩字,就會感到無常、寂寥等說不盡的意味吧。」可見,在夏丐尊先生看來,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受,是一種對語言文字正確豐富的了解力。而王尚文先生則認為:「語感是思維並不直接參與作用的由無意識替代的在感覺層面進行言語活動的能力,是個體的人與言語世界的直接聯系。它表現為對作用於他的言語作品的內在反應能力,即聽和看(讀)的能力,也表現為因個人情意的需要或適應社會交際的需要而在感覺層面直接生成言語作品的能力,即說和寫的能力。」③總之,語感是一種個體的語文修養,它是個體在長期規范的言語實踐中逐步養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經驗色彩的能比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④語感敏銳的人,不僅能夠把握言語對象的字面意思,而且還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豐富內涵以及弦外之音、音外之意。

二、為什麼要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日益頻繁的交往中,人們對語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發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其中強烈敏銳的語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礎,是思想認識逐步通向作者心靈的橋梁。人們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運用語言表達思想,以及從語句或一段的開頭即能預測出整個語句或語段的趨向,可以在一瞬間辨認出詞義的細微差別和色彩感情,正是憑語感。具備了良好的語感能使人感受言語之精妙,洞見言語之精髓,把握言語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豐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諸如文化、審美的熏陶。可以說,敏銳的語感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條件,是構成一個人語文素養的核心因素,是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重要標志。培養小學生的語感是小學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關鍵。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
(一)以讀為本,培養語感
「讀」,注於目,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是把文字元號轉化成聲音,直接感受語言、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語感習得過程中一個最有效的言語實踐方式。既是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必經之路。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精粹。漢語言文字固有的音韻美、意境美、文章結構的嚴謹美,都需要通過有指導、有要求的反復吟誦,品嘗「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充分利用機會讓學生通過朗讀、默讀、復讀、賽讀、整體讀、部分讀、引讀、分角色朗讀、范讀等多種形式,從讀中得到感悟,訓練語感。
1、范讀
夏丏尊先生說:「國文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傳語感於學生。」教師的范讀,體現了教師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語氣、語調、體態都作為一種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學生會看得到,聽得清,可以模仿、學習。教師讀得好,可以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起到「情染語感」的作用。有位老師在教《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先用誦讀創設情景,使學生覺得彷彿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師也恍若置身十里長街。然後再用哀婉的語調朗讀著:「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隨後問:「幸福應該是愉快的感情,『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是贊美的語調,為什麼老師讀得反而低沉了,輕了,慢了。」教師意在讀中激情。學生動情地說:「因為這種幸福人們再也享受不到了!」「因為周總理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憶快樂,使我們悲上加悲!」
2、自由讀
培養學生的語感,自由朗讀比齊讀更加有效。朗讀時,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來讀,邊讀邊品味課文的感情,如果覺得還存在沒有充分領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讀,多讀幾遍,從而不斷加深學生的感受。《黃繼光》一文中,有一組重點句子:「他感到指導員在看著他,戰友們在看著他,朝鮮人民在看著他,祖國人民在看著他,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一位老師教學時,拋開繁瑣的提問和分析,讓學生反復朗讀這個句子,去體味文意,領悟情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朗讀聲隨著排比的推進,由小到大,感情也越來越強烈。當讀到「黃繼光站起來了」時,「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強音。此時,一個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學生的心中。
3、分角色讀
分角色朗讀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朗讀中可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調和語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從而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課,狼說得話要嗓子粗,聲調高,語速快,還讀出惡狠狠的、蠻不講理的神情;而小羊說的話要讀得慢而輕,讀出善良、溫和與可憐。學生在角色朗讀中與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對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體驗的真切深刻,不但培養了朗讀的熱情、興趣,還發展了他們的語感能力。
4、引讀
有的班級學生朗讀整體較弱,語感普遍不強,學生的情感與教師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產生共鳴。此時可用「引讀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在教師情感的感染下,相對集中感悟某些重點詞句,從而激發學生的感情。如教學《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師:這時候,嘹亮的沖鋒號吹響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士沖上來了,可是,敵人的機槍還在掃射。萬分緊急關頭,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橋底下,左手托起炸葯包,頂住橋底,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
師: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白煙,閃著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鋼鑄一般的臉。
師:1秒鍾,2秒鍾……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樣挺立著,兩眼放射著堅毅的光芒。
師:董存瑞抬頭眺望遠方,彷彿看到勝利的紅旗在隆化中學的上空高高飄揚,他用盡力氣高喊著——
生: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
此段朗讀,學生在教師的「引讀」下通過對董存瑞炸暗堡時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集中感受,在學生的情感深處刻下了一個為人民解放事業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輝形象。
(二)品詞析句,訓練語感:
咬文嚼字,品味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節。朱熹對此有過精闢的解釋:「大凡讀書,須是熟讀,讀熟了自精讀,精熟後理自見得。如吃果子一般,劈頭方咬開,未見滋味便吃;須是細嚼教爛,則滋味自出,方始識得這個是甜、是苦、是辛,始為知味。」(見《朱子語類》)。葉聖陶先生講到語感訓練時也曾說,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可見語感訓練的關鍵是「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由此,我們在課堂上要著力引導學生推敲詞句,品析文本,通過文字這座橋梁與作者會面,在文本、師生、作者和編者間形成平等的對話,感悟用詞的准確性,感悟語句的意境,體驗語句的情感,增強語感的靈敏度。具體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通過「加、減、調、換」等方式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感。
1、加。就是加進課文中沒有寫出的內容再與原句比較。如《狼牙山五壯士》中,「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一句,讓學生在「走」前面加上「我們」,把這句話改為「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我們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然後比一比,兩句話在情味上有什麼不同,通過揣摩比較,學生領悟到在當時環境險惡的情況下,一個「走」字擲地有聲,充分體現了五壯士捨生取義的堅定決心。
2、減。就是把原句中的某個詞語減去,再與原句比較。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開來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後與原句比較。通過比較,學生明白這三個「都」不寫,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樣,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這三個「都」,就突出地表現了全國人民對周總理的懷念、愛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無一例外的。
3、調。就是把前後幾個詞語調換位置,然後進行比較。」《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有這么兩句話:「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調個位置?學生通過調序朗讀,通過思考,通過聯繫上下文和原句比較,就知道這兩個詞不能換位置。因為,是由於他們與日寇英勇頑強的搏鬥,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已安全轉移,「眺望」寫出了五壯士心中充滿的無比自豪,和對人民對部隊的無比熱愛、留戀。回頭「望望」向上爬的敵人,表達了五壯士對敵人的無比蔑視。
4、換。就是將句子中某個詞語換成另一個詞語,然後進行比較。《燕子》中有這么一句話:「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正在演奏的曲譜啊。」為讓學生體會到「痕」字好在哪裡,可先啟發學生思考:電線一般用什麼量詞?(根)然後換成「根」後與原句比較:在這里用「根」好還是「痕」好。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朗讀和對生活的聯想,學生體會到了用詞的妙處:一個「痕」字把處於高、遠處的電線只能隱約可見的特點極准確地表現了出來,與後面描寫「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產生了一種朦朧的美。
(三)聯系生活,汲取語感
敏銳的語感總是和對生活的敏銳的感受聯系在一起的。訓練語感,應引導學生把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與對語言的研究結合起來。葉聖陶先生說:「要求語感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上去。」,「單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麼深切的語感,唯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積聚得越多,了解越見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說,理解文章應一邊讀,一邊回想自己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實中去。由此可見,培養語感必須聯系生活經驗,脫離了生活體驗的「語感培養」是蒼白的。也就是說語感的豐富、深刻、敏銳、美妙,必須建立在開啟個人體驗的基石之上。作為語文教師就是要善於在學生對言語的感悟中,進行多方引導、點撥,將其隱藏於內心深處的各種體驗調入前台。這樣學生對言語的理解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感悟就會更加深刻。
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有這樣一句話:「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教師提出 「『焦急』、『耐心』這兩個詞是一對反義詞,老奶奶為什麼會焦急,又為什麼會耐心地等待呢」這樣一個問題來誘發訓練學生的語感能力。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如果去火車站接親人,你提前等候在車站,可是到時間火車卻晚點了,這時你的心情當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堅持等候,沒有回家,這又表現出很有耐心。由此點撥學生即能頓悟此處的「焦急」是表現出老奶奶盼望早一點看到總理的靈車;「耐心」表現了她送別總理的誠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從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對總理的愛戴和懷念。
再如:一位教師在講授《游園不值》一課時,就運用了聯想的方法來激活體驗,培養語感的。
師:同學們,詩人沒能進到朋友的園子里,沒有觀賞到滿園的春色,多令人遺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園里是什麼樣的嗎?
生1:我想園子里一定有一個大花壇,裡面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花兒上面還飛舞著蝴蝶、蜜蜂。
生2:園中間會有一條石子鋪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還有一個大水塘,裡面有魚兒在游來游去。岸邊種著桃樹、杏樹、梨樹,散發出花的清香,枝頭還傳來鳥的鳴叫。
……
學生的描述不是憑空虛構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對春天的切身體會。教師在這里巧妙地以聯想為橋梁,將語言文字與生活體驗連接在一起,使學生融入到了詩所描畫的意境之中,迸發出了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
(四)想像參與,激發語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教學中,如何使學生領悟文章的情境呢?葉老曾說:「必須驅譴我們的想像,才能通過文字,達到這個目的。」可見語感同想像是緊密聯系的,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形象思維,啟發學生想像,必然會在學生的心中產生「內心視像」。它能使課文內容像電影一樣,在學生頭腦中一一閃過,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鳴。
可以說聯想和想像是培養語感的翅膀。想像的過程不但是引發學生調動知識儲備的過程,而且是學生在感知作品內容的表象形式的過程。
如教學《月光曲》一文,要引導學生領悟貝多芬創作樂曲的經過一段時,就可配上輕柔的音樂,美麗的畫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讀,去啟發學生展開想像,讓學生彷彿置身於小茅屋之中:一輪明月升起,月光流瀉,萬物披紗,四周是那般幽靜。在這境界中,貝多芬手撫琴鍵,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風,傾訴著人世間的真誠與善良,貧窮與希望……之後又輔之以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感情朗讀,把學生帶到波濤洶涌的大海邊,領略大海的雄渾壯美,從而領會樂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達到訓練語感的目的。
再如《台灣的蝴蝶谷》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瀾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假如僅從文字的表層意義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詞語,就無法感受到美麗神奇的蝴蝶聚會的場面。要想讓學生披文入情,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只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去發揮想像,展開聯想:數以萬計的蝴蝶身著綵衣正從四面八方趕來,它們生怕耽誤了大好春光,急著到蝴蝶谷去聚會,你瞧它們飛得多麼輕快,多麼活潑!學生在看圖想像中彷彿自己也成了一隻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趕著去蝴蝶谷聚會呢?
我在講授《水鄉歌》一課時,也採用了聯想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語感。文中這樣寫道:「水鄉什麼多?水多,千條渠,萬條河,池塘一個連一個,處處綠水盪清波。」
師:請你們自己讀這段話,老師相信你肯定能讀懂的。(學生讀)你剛才讀的時候,眼前是不是出現了什麼情景?什麼畫面?(此時,老師出示一幅水鄉的圖畫,很美,學生欣賞。)
師:同學們,請你對著畫面再讀一讀,你有什麼新的體會,新的發現?(生讀)你彷彿來到了什麼地方?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
生1: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看到了一葉葉小舟在碧綠的清波上盪漾。
生2: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綠的河水裡搖曳。
生3: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的小河邊,看到了成群結隊的鴨子在水中嬉戲。
師:假如你真的來到了水鄉,你最想做的是什麼?
生1:我想把它畫下來。
生2:我想彎下腰嘗一嘗水鄉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來,掛在自己家客廳的牆壁上。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學生豐富的想像,流瀉出了詩一樣的語言,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繪就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讓我們彷彿聽到了水鄉人民的歡聲笑語,讓我們彷彿嗅到了江南水鄉特有的氣息。
(五)積累語言,深化感悟。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認為:「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語言學習更需要積累。巴金先生曾說:「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順口背出來,也就慢慢體會到他們的好處,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 「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歙張。」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熟讀成誦,廣泛閱讀,是儲備語言材料,培養語感,發展語言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1、熟讀成誦
小語教材中許多課文出自名家之筆,文質兼美,情感豐富。對於課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師可要求學生反復地欣賞,讀出其中的韻味、體驗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誦。通過背誦,學生積累了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語言庫存,並從背誦中進一步領悟作者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精妙,悟出表達方法的精巧,這將使學生受益終身。中國傳統的語文教學精華已證明這一點。正如古人所說:「文章讀之故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時,吾意欲所言,無不隨吾所欲,應筆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課程標准規定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課文不少於150篇(含課文),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80首。如此,有利於學生貯存語言,深化語感,從而扎扎實實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
2、廣泛閱讀
語感的培養從「讀」開始,不僅體現在課內,還要引導學生課外進行有效的閱覽。因此,閱讀教學中,可補充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以彌補現行教材的閱讀量的不足。如學習《草船借箭》後,可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的有關故事;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紹學生讀《安徒生童話選》等。同時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記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等。也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自己喜愛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強的讀物,以開拓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使學生在反復、大量感受語言材料的過程中,豐富語言,增強語感。低年級的學生喜歡鮮明的形象、活潑的內容,可推薦他們看童話、寓言等有趣的讀物;中年級學生喜歡情節生動的故事,可推薦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科幻小說等引人入勝的讀物;高年級學生喜歡文質兼美的內容,可推薦讀名篇佳作,歷史名著等。大量的課外閱讀能使小朋友吸收眾多的詞彙和句式,培養想像力,提高表達能力。難怪王尚文在《語感論》中說:「感受優秀言語作品的言語是培養語感的搖籃。」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做一隻勤勞的小蜜蜂,飛到書籍的百花園中盡力汲取營養和甘露,去感受、體驗和想像作者所描繪的情境,去學習作者的遣詞造句,久而久之,頭腦中的語言豐富了,自然會有較強的語感。正所謂:厚積才能薄發。
(六)言語實踐,積淀語感
「要能游泳,必須下水。」學生在閱讀中習得的語感,只有在更多的語言實踐中運用,才能使語感不斷強化。「通過熟讀、背誦形成的語言積累,還要經過遷移性的練習才能逐步實現內化。」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讀促寫,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創造性的口頭語言表達,書面寫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言語的運用過程中,進一步感悟言語之神妙,把握言語之精髓,也使課文的思想得以延續,自身的語感得以發展。
1、口語表達
在閱讀教學中,可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深化感悟。通過引導學生參加朗讀、說話、演講,或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復述,轉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學《雲房子》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暢談自己想像中的雲房子的樣子,隨後可積極鼓勵學生運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愛的雲房子。這一教學過程,不僅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充分發揮了想像力,而且使學生在自主的體驗中內化了語言,培養了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2、勤於動筆
「勤於動筆也是訓練語感的一個重要手段。」⑥當學生進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語言文字時,已經不是單向的主體對客體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為每篇文章的背後都站著一位作者,學生感悟語言文字實質是與作者進行著思想的交流,情感的傳遞,經驗的融通,這必將激活學生的思維與想像,喚醒沉睡在學生內心當中的與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經歷、經驗和感受,從而會產生一吐為快的表達慾望。此時教師要為學生騰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將積蓄於胸的所思所感徹底地宣洩出來,以達到升華感悟,積淀語感的目的。如《半截蠟燭》一文以小女兒拿走蠟燭,走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為結尾,給人一種意尤未盡之感,教師可在此設計讓學生續寫結尾,要求前後照應,首尾連貫,學生在寫的過程中也就進一步理解體悟了課文內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總之,培養學生語感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因為語感是通向更高語言文字境界的橋梁,使學生語言基礎、生活體驗、思想情趣和文學修養的綜合體現,一旦形成,將終身受用不盡。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語感的培養,努力提高他們感受語言的靈敏度和頓悟力,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❼ 灰姑娘的夢 歌詞

灰姑娘的夢:
我的心裡有許多夢想,就像童話中的灰姑娘,我盼生活充滿色彩,盼著玫瑰花悄悄開放。啊,我想飛,飛進藍天摸摸白雲;啊,我想飛,飛進銀河親親月亮。啊,彩霞飄成我旋轉的裙擺,星星綴滿我漂亮的衣裳。我想飛,自由自在地飛,飛到小鳥要去的天堂。
我的心裡有許多夢想,就像童話中的灰姑娘,我盼世界充滿驚奇,盼著水晶鞋閃閃發光。啊,我想飛,飛進藍天摸摸白雲;啊,我想飛,飛進銀河親親月亮。啊,彩霞飄成我旋轉的裙擺,星星綴滿我漂亮的衣裳。我想飛,快快樂樂地飛,飛到夢也夢不到的地方。噢咿噢噢,噢咿噢噢。

水鄉歌兒多:
水鄉歌兒多喲羅喂,一條小河一支歌喲羅喂。歌聲飄進湖塘里,催開蓮花一朵朵喲羅喂。喲羅羅喂,喲羅羅喂,歌聲飄進湖塘里,催開蓮花一朵朵喲羅喂。
水鄉歌兒多喲羅喂,一隻小船一支歌喲羅喂。歌聲催開千張網,忘來魚蝦一籮籮喲羅喂。喲羅羅喂,喲羅羅喂,歌聲催開千張網,忘來魚蝦一籮籮喲羅喂。
水鄉歌兒多喲羅喂,一個孩子一支歌喲羅喂,歌聲伴著小鳥唱,上學路上多歡樂喲羅喂。喲羅羅喂,喲羅羅喂,歌聲伴著小鳥唱,上學路上多歡樂喲羅喂。

彩色的牽牛花:
藍色的牽牛花,吹起藍色的小喇叭,藍色的牽牛花,吹起藍色的小喇叭,嘀噠嘀嘀噠,嘀噠嘀噠,吹藍了天空一幅畫,吹藍了天空一幅畫,吹藍了天空一呀一幅畫。
紅色的牽牛花,吹起紅色的小喇叭,紅色的牽牛花,吹起紅色的小喇叭,嘀噠嘀嘀噠,嘀噠嘀噠,吹紅了太陽笑哈哈,吹紅了太陽笑哈哈,吹紅了太陽笑呀笑哈哈。
白色的牽牛花,吹起白色的小喇叭,白色的牽牛花,吹起白色的小喇叭,嘀噠嘀嘀噠,嘀噠嘀噠,吹白了雲兒柔手帕,吹白了雲兒柔手帕,吹白了雲兒柔呀柔手帕。
彩色的牽牛花,吹起彩色的小喇叭,彩色的牽牛花,吹起彩色的小喇叭,嘀噠嘀嘀噠,嘀噠嘀噠,唱不夠可愛的大中華,唱不夠可愛的大中華。

我和小鳥對支歌:
風吹哪個青山盪綠波,盪綠波羅也,一群那個黃鸝飛過坡,飛過破羅也,摘片木葉嘞呃,吹呀吹起來,我和那個黃鸝對支歌,對支歌羅也,嘀哩,美麗,嘀哩,美麗,哦黃鸝聲聲唱,木葉聲聲和,啊侗家山寨美,啊侗家山寨美,同唱美麗歌。(啊侗家山寨美,啊侗家山寨美,同唱美麗歌。)
彩雲那個朵朵落山窩,落山窩羅也,杜鵑那個聲聲飛過坡,飛過坡羅也,摘片木葉嘞呃,吹呀吹起來,我和那個杜鵑對支歌,對支歌羅也,布穀,幸福,布穀,幸福,啊杜鵑歌兒甜,木葉歌兒多,啊侗家心裡甜,啊侗家心裡甜,同唱幸福歌。(啊侗家心裡甜,啊侗家心裡甜,同唱幸福歌。)同唱幸福歌。嘞呃,嘞呃

❽ 中國音樂學院少兒聲樂考級曲目

【兒童專曲】
中國音樂學院童聲考級曲目一~十級
一級:
1.洗手絹
2.上學歌
3.其多列
4.國旗,國旗真美麗
5.太陽
6.對不起、沒關系
7.劃船歌
8.小晴蜓
9.數鴨子
10.粉刷匠
11.好孩子要誠實
12.保護小羊
13.丟手絹
14.小鼓響咚咚
15.種瓜

二級:
1.鹿
2.小星星
3.娃哈哈
4.好媽媽
5.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6.多快樂
7.摘星星
8.小紅帽
9.愛唱什麼歌
10.祖國,祖國我們愛你
11.我是一朵小花
12.小紅花
13.我來當老師
14.小小雨點
15.小傘花
16.小種子
17.鴨媽媽和雞阿姨
18.小烏鴉愛媽媽
19.祖國是大家的媽媽
20.我屬貓
21.快快樂樂做朋友
22.小腳丫走天下
23.春曉
24.小酒窩

三級:
1.金孔雀輕輕跳
2.幸福的花朵
3.大樹樁你有幾歲
4.祖國、祖國多美麗
5.快樂王子的小船
6.賣報歌
7.請你唱個歌吧
8.小青蛙,你唱吧
9.我愛雪蓮花
10.牧童之歌
11.小海螺
12.太陽小鳥誇獎我
13.春天的孩子
14.如今家鄉山連山
15.藏族少年積肥歌
16.共產兒童團歌
17.紅綠燈
18.小老鼠打電話
19.愛學習的小烏龜
20.迎接奧運忙
21.童謠
22.螃蟹歌

四級:
1.兒童團放哨歌
2.拜年
3.小貓釣魚
4.小小信鴿快快飛
5.只怕不抵抗
6.冬瓜和南瓜
7.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8.小橋流水
9.造月亮
10.石榴娃娃
11.掛國旗
12.在一起
13.學好本領去回答
14.小溪流
15.都誇小白兔
16.抱
17.我用蠟筆畫自然
18.稀奇北京
19.逛北京
20.節水歌

五級:
中國民歌
1.小白菜
2.太陽出來喜洋洋
3.數蛤蟆
4.勇敢的鄂倫春
5.小夜曲
6.一隻鳥仔
創作歌曲
1.讓我們盪起雙槳
2.童心是小鳥
3.拾稻穗的小姑娘
4.荷塘邊的歌謠
5.小螺號
6.小紙船的夢
7.小白船
8.有這么一位好朋友
9.摘草莓
10.快樂的節日
11.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12.吹草哨兒
13.嘀哩嘀哩
14.我多想看看
15.生日
16.紅蜻蜓,藍蜻蜓
17.童年是什麼
18.過家家
19.青山水流長
20.天上的布達拉
21.讀唐詩
22.小小「懂事長」
23.爸爸媽媽辛苦了
24.明天的太陽更美麗
25.水鄉歌兒多
26.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
27.快樂的多來咪
28.小姑娘,小花傘
29.蘇武牧羊
30.一年級的小男生

六級:
中國民歌
1.交城山
2.土地還家
3.放馬山歌
4.牧歌
5.秋後喜慶黃金果
6.摘菜調
7.毛主席的光輝
創作歌曲
1.畫四季
2.鄉下的陽光
3.綠色的祖國
4.我是山裡小歌手
5.多彩的童年
6.小瓜棚
7.小荷花,回老家
8.愛在人間
9.小小少年
10.綠蔭
11.夢中的星星
12.鈴兒響叮當
13.畫太陽
14.月兒彎彎
15.去遠方
16.中華小兒郎
17.小水滴
18.謝謝媽媽
19.布穀伴走花橋
20.我仰望五星紅旗
21.親愛的祖國媽媽
22.嘎子嘎
23.可愛的小白楊
24.遊子吟
25.陽光下的花朵
26.祖國是個大花園
27.媽媽格桑拉
28.中國就是我的家
29.春天的陽光
30.我的祖國
31.明日歌
32.月牙船
33.格桑花

七級:
1.卓瑪
2.柳橋的故事
3.美麗的藏紅花
4.星星搖著銀鈴鐺
5.母親的故事
6.精衛填海
7.放輕松
8.小背簍
9.校園的早晨
10.駝鈴
11.讓我們手拉手
12.男孩
13.畫時間
14.花海飛歌
15.我是山裡的小歌手
16.我是草原小騎手
17.桑塔露琪亞
18.搖籃曲

八級:
1.假如天空沒有小鳥
2.嘎妞妞
3.秋天的果園
4.陽光少年
5.我多麼羨慕你領唱、合唱
6.金龜子暢想
7.小熊維尼
8.祖國的歌
9.山那邊
10.可愛的女孩女聲合唱
11.愛,從這里起航
12.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13.映山紅 電影《閃閃的紅星》插曲
14.瑪依拉
15.搖籃曲
16.故鄉的親人
18.美麗的夢神
19.搖籃曲

九級:
1.這片胡楊童聲獨唱、齊唱
2.郊遊Party
3.北京胡同
4.美麗的侗鄉獨唱、伴唱
5.有一個美麗的村寨
6.太陽雨
7.鳳凰長發妹
8.中國結
9.感恩
10.哈密瓜熟了
11.憫農
12.更上一層樓
13.十二生肖歌
14.老家
16.雨中小花傘
17.可可西里
18.麻辣女孩
20.瑪麗諾之歌蘇聯電影《蜻蜓姑娘》插曲(已無版權)

十級:
1.大地飛歌
2.珠穆朗瑪
3.生活越好越想你(已無版權)
4.年少的味道童聲合唱
5.好日子
6.母親
7.我家的小燕子獨唱、齊唱
8.我和我的祖國
9.我愛你,塞北的雪
10.祖國,慈祥的母親
11.夢的眼睛
12.花木蘭
13.唱支山歌給黨聽
14.乘著歌聲的翅膀
15.鱒魚
16.孤獨的牧羊人 美國電影《音樂之聲》插曲

閱讀全文

與音樂水鄉歌兒多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